四个人生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

前情提要

回顾《四个人生问题》中第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伺候”好自己,而且可以顺便获得“所谓的”自控力、同理心等等诸多能力,对生存也挺有帮助。

我之前曾陷入一个巨大的误区,以为基于身心二元论发展起来的西方哲科学体系的方法同样适用与自身,后来发现问题,“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很容易造成误导,“理性”这个工具本来就是专门用来解决外部世界问题的,调动它来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是用望远镜来看自身的内在结构一样不靠谱。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有一段描述我觉得很贴切:“概念有硬性规定,精确画界的特点。尽管人们用如何更细致的规定把它分之又分,永远不能达到直观中那种细腻的分限。”

所以了解“认知的认知”,不是为了疗愈自己,而是为了懂得认知的局限性,避免“精致的愚蠢”,身心合一,让自己活得更像“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问题非常难,涉及的领域横跨认知神经学、近现代心理学和哲学,所以没有回答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基础,很难讲的清楚,但一旦搞懂了,你会有一个通透的感觉。

下面再回顾一下前两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升级认知),引入了“NLP理解层次模型”、“三个世界模型(现实世界、经验世界、主体间世界)”,帮你定位自己的认知水平,找到一种升级道路。

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也是围绕“三个世界模型”展开,在现实世界或者主体间世界里遇到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在经验世界中建模来解决,这是人类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法门。但模型都是理性的,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包括关于解决问题方法本身的知识、以及问题所处学科的领域知识,这些答案相信你不会太意外,因为它们都在理性范畴之内的。从“NLP理解层次模型”的角度看,这种方式还是在第三层,能力层,只要你处于这个层次,就可以学习和应用。

回到这次的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它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它仅发生在经验世界之内,却又在你的理性能研究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你用任何概念可能都无法映射到那一部分经验,但是,它却深切的在影响你,甚至,是所有外部问题的第一因。从“NLP理解层次模型”的角度看,它也是打开第四层的钥匙。

问题一,为你搭建了一个可以无限攀登的“抽象之梯”

问题二,则是给了你“问题之锤”,用来敲开混沌的现实世界。

问题三,会给你一面“自我之镜”,帮你找到成为自己的路径。这样,你才有兴趣继续探寻,等到问题四,一起愉快的翻越“开悟之坡”

PS,我自己的水平也不高,这也只是我现阶段的思想快照和笔记,只是提供一个角度,仍然建议大家不要抱着学习的心态来读。

一. 内心世界的问题是什么

我把问题分为三类,可以称为“人的三大困惑”:

1. 搞不懂自己,表现为失去控制感或失去真实感

这类问题的表象像是光谱一样,有两个极端:

最左边表现为一种自我失控

你会感觉到外部的信息无差别的进入到自己的经验世界。在任何时候,你的注意力都会紧紧盯住一个东西,那就是你的需求被满足,比如买到一个想要的东西、升职加薪、或者获得一个外部好的评价。情绪也不太稳定,很容易失落、悲伤,尤其在意别人的评价。

在这种状态下,你对自己的评价会特别低,因为很难集中精力做真正的理性自主选择,无论是人生规划、职业选择这种大事,还是起床、打游戏等这种小事。

最右边则表现为一种失去真实感

你会觉得你太会“管理”自己,活得很“理性”,像一个“好人”,但是内心却感觉很不真实,仿佛活在铜墙铁壁里一样。

在这种状态下,你和外部世界的连接感其实非常差,你只是自己创造了这样一种感觉:我活得很稳定,我活得挺安全,我活得很好。但是其实是处在一种僵硬的状态里。

最要命的是很多人左右都占,比如在工作、社交场合,是右边的状态,虽然能控制但是无实感。在个人独处场合是左边的状态,感觉很自我,很放纵,但是由于失控,事后对自己评价往往又很低。

2. 搞不懂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混乱或孤独

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简单分为在社会领域的“工作关系”和在私人领域的“亲密关系”,在关系的迷雾笼罩下,问题的表象也像光谱一样有两个极端:

最左边表现为一种混乱。

这种一团乱麻的感觉应该很好理解,工作关系也就罢了,如果亲密关系也是混乱,充满了相互的伤害,这就是一种不幸。唯一的好处,反倒是吵吵闹闹中,不太会感觉到孤独。

最右边则表现为一种孤独。

有的人身边朋友很少却不寂寞,有的人总是被簇拥在人群之中,热热闹闹,内心却依然感觉到孤独。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交往,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同时,身边的人也会有一种不真实感。

3. 搞不懂人和社会的关系,意义感缺失

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任何事都经不起追问,无论是打游戏、逛商场这种小事,还是工作、结婚、活着这种大事。

这个问题看似对生活没什么影响,不去追问或者随便抄点答案不就行了吗。但是偶尔午夜梦回,也许你还是会忍不住心生困惑:

“为什么要做这些?这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电影《骇客帝国》里,先知Oracle拿出一颗糖,问Neo,“你要吃这颗糖吗?”

Neo回答道,“你是预言家,你已经知道了我会吃或者是不会吃这颗糖,那么我的决定还有什么意义?”

Oracle回答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她说:

“你到我这里来,并不是来作一个选择。你的选择其实已经作下来了。你到我这里来,只是来理解你的选择。”

正如Oracle所说,无论在社会系统还是在人的意识系统里,其实99.9%的决定都不是“我”真正的所谓的自由选择,但是你需要理解你为什么要作这个决定。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只有这样,才会让你不会迷失方向,让你的思想变得更加清醒,让你的选择变得更加高效,让你的脚步变得更加地坚定。

4. 问题小结

前两个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你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只有一个“假自我”,它作为你的一种“化身”在生活。连主体/对象都不存在,关系自然也无处依存。

而第三个问题则是更高层面的问题,需要在“自我”形成的基础上再回到理性,而是必须用一种更高级的理性审视所有价值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帮“你”,从你的角度,回答一切价值问题。在此之前,你的理性通常只能考虑达成目标的手段是不是最优,而再此之后,你的理性会获得一个更高级的能力——权衡什么目标才是你想要的。当然,这个问题同样纷繁复杂,统一放到第四个人生问题中解答。

二. 为什么理性无法解决内心问题?——认知的局限性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再引入一个“认知模型”,并叠加上现代心理学研究结论。不过,这对问题解决本身并没有帮助,但是不回答的话,估计你还会迷恋理性而不自知,后面可能就读不下去了。

1. “理性”是如何在经验世界里运转的

这里使用一个我比较喜欢的简化版三层“认知模型”,它可以把诸多角度的复杂理论、概念进行归一,提供一个既符合理论内涵又好理解的框架。

我们把人的认知过程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是:

感知层:把物理信号(比如波长、振动)转换为生物信号(比如视觉、听觉)。例如将一个波长为A-B的信号转化为某种视觉“x”。

认知层:把生物信号转化为思维要素,就是指最基础的思维形式“概念”,并和语言符号配对。比如感觉“x”是那种有锤钉子功能的有手柄的黑色头的某种物体,它对应的语言符号是“锤子”。常说的“感性”、“经验”、“直觉”、“快系统”、“潜意识”,都可以理解是在这一层。这一层有很多最原始的经验,康德的认识论称之为“感观材料”,认知心理学则称之为“心理表征”。

理性层:运用这些符号进行逻辑思辨,通过各种形式的判断、推理(类比、归纳、演绎),最终形成了结论,比如“锤子锤到手会疼”。常说的“理性”、“逻辑”、“思辨”、“慢系统”、“显意识”,都可以理解是在这一层。它的特点是逻辑非常严谨,大多数人进行过基本逻辑训练后,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此外,我们熟知的很多定义,都是理性层中的产物:
“概念”经过推理形成“判断”
“判断”又可以细分。
比较客观的称之为“事实”,比如今天天气35度。
主观认定的对某种事物的看法称之为“观点”,比如今天很热。
一以贯之、被普遍认可的“观点”,人们称之为“观念”
通过某些理论体系得出的“观念”,人们称之为“理念”
而这些所有的“判断”,不论强度如何,不论属于事实、观点、观念还是理念,只要你主观上确信为“真”,深信不疑,则可统称为“信念”(Faith / Persuasion,哲学、心理学通用概念)。

2. 误解——对认知没有认知

了解了认知过程,你一定认为,在日常生活里,绝大多数决策都是“理性层”做出的吧,实际上并不是,而是“认知层”。

这个发现,也是现代心理学研究最大的突破之一,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的话阐述就是:

“人都会假定自己的思维是理性的,但是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我们做着很多自认为有道理、有逻辑、有理性的事,但实际上,我们依靠的往往是自己的直觉。”

心理学给出的关键性实验就不举了,很多书中都有写。不过,脑科学角度给出解释倒是挺有意思,就是直接甩锅给进化过程:认知过程或者说“意识”,对应我们大脑的物理区域叫前额叶。前额叶是一个新近进化的器官。在过去的200万年里,人类从能人进化为智人,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体积增加了3倍,而体积增加的主要部分,就是大脑的前额叶。这个新近进化而来的器官,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完备性还有所欠缺。

还是用三层模型来解释一下大致的原理:

认知层和理性层是轮流驾驶,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工和运行准则。

“认知层”的工作像是“自动驾驶”,接管所有主体自身不知不觉的内心的意识活动。它的运行准则就是基于“信念”的,它的能力是在你脑中已经积累的像是拼图一样的信念集合中快速产出结论。

“理性层”的工作则是“主动驾驶”,负责人们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虑、有目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它的运行准则是基于“模型”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对现实世界抽象,对系统建模,使用基于逻辑的方法框架来解决问题。

其实大部分活都是认知层干的,为什么你会误以为理性层工作很勤劳呢?因为理性层除了自己开车以外,还兼职副驾驶,负责“解释”。就是每当你做出某一个事情之后,他会在你头脑里进行叙述,帮你补完做事的理由,结果你误以为每次行动都出自你的理性思考。

这里可以作个类比。你想象你现在坐在车的副驾驶座上,你看见方向盘向左转了一下,然后你说这个车会向左转弯,结果车就真的向左转弯了。但是,你不会说,你控制了车的行驶方向,因为你清楚地知道你只是坐在副驾驶座上观察而已。认知也是一样,你因为某个原因需要动一下手指,你的认知层首先接受到了信号,快速决策后已经做出让你动手指的指令了,这个指令比真正行动要早535毫秒左右。而理性层则会观察这个指令,并产生一个描述“因为xxx,所以你手指要动一下了”,这个描述仅仅比真正行动早204毫秒,但是你得知你要动手指的时间确实早于你手指真正运动,因此你就产生了一个错觉,这个错觉就是你的理性决定了你的行动。

3. 悖论——解决问题造成了问题

至此,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认知的约束。

解决外部问题的主动分析、思考,用的是理性层的能力,依托的是“模型”。而内部问题是认知层造成的,它的运行依托的是“信念”体系。如果你强制用理性层为内心建模,那么只能得到一个假模型。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会很自信的提出理论,说一个陌生人都有可能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因为你总有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你自认为能够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而事实上你只是在通过观察自己的表情、生理状态等去推测自己的内心状态。而这个推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偏差而不自知(术语叫聚焦偏差),误以为你很了解你自己。

这种现象,就好像“理发师只能为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一样,在任何形式系统中也都存在,统称为“悖论”。日常生活里,因为刻意解决内心的问题反而造成的问题,难道还少吗:

  • 你怎么想努力,也无法真正的努力。
  • 你怎么想睡觉,反而睡不着了。
  • 你怎么想认真听东西,反而走神了。
  • 你怎么想放松,反而越来越紧张。

这类问题,都不是错在方法、技巧上,反正是错在这个“想”字上了。

其实在哲学界,早在三四百年前,当笛卡尔提出心物二元论之后,斯宾诺莎就极富远见的洞察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构成心灵本质的最初成分,就是一现实存在的身体观念”,简而言之就是心物是合一的。如果你陷入悲伤,去找笛卡尔,他会告诉你,是你的身体干扰了你的理性,克服它们,回归理性。而斯宾诺莎则会告诉你,你确实应该诉诸理性,但是需要想办法唤醒更多正面情绪,是情绪、身体反应改变认知,而不是理性。其实,我们生活经验一直在印证斯宾诺莎的观点,比如,改变习惯的最好方法的创造新习惯、压制欲望的最好方法的创造新欲望,可惜,我们的骨子里,仍然是一个笛卡尔主义者。

三. 问题的根源——错认了“自我”

如果是一路读过来,相信大家已经了解我解决问题的“套路”了。上一章,其实是把内心世界这个“系统”定义清楚了,还记得吗,无法理解系统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看不见真正的问题,也得不到恰当的解决方案。

现在,通过理解“系统”,我们已经明白,这个系统非常复杂,而且漏洞很多。理性层虽然可以用通过建模的方式认识客观世界,但是对“自我”的刻画十分肤浅、静态、片面,经常出偏差。而认知层是信念驱动的,又很不稳定,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属于潜意识,有时候理性,有时候非理性,在冰山之下的暗海中,难以琢磨。

在这样的系统下,接下来,只需要搞清楚两个核心问题:

(1)目标是系统运行的理想状态。假设解决内心问题的目标是获得一个所谓的“真自我”,不仅有控制力还活得很真实,那么它是什么,又在哪里呢?

(2)问题即落差。如果现在我以为的自我是“假自我”,那么它是怎么来,又为什么会造成失控或没有真实感呢?

纵观哲学、心理学大神们写的攻略,其实出奇的一致,都有围绕“真自我”和“假自我”展开的分析,也不知道是不是抄来抄去,我一边引用,一边介绍。

1.假自我

拉康从哲学的角度对自我的虚假特点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十分精彩。下面引用他的模型,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我们的“假自我”是怎么来的。
〖注:拉康是哲学家、心理学家,他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按照拉康的说法,我们其实身处一个虚无的镜像世界,有三面镜子贯穿了我们的幼年、童年和成年,分别是“自我之镜”、“他人之镜”、“符号之境”,我们是在这三面镜子中误认了自己。

当然,这里的镜子是个隐喻,泛指一切不是你的“他者”,你的目光投向这些他者,他者映射出的那个幻象,就是你以为的“你”。

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6个月之后就会和镜子里面的镜像进行一连串的互动,肉体即自我,最初的“伪我”出现了。

6个月到2岁半的这段时间,眼前出现了第二面镜子——他人。他人看见你,你也透过了他人的看见而确认了自己,他人对我的反馈开始主导我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别人眼中的我即是自我,第二层“伪我”出现了。

这个过程将持续整个青少年时期。所以你会发现,越是成年人越喜欢说:“一定要变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因为整个青少年时代,你都在关注“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你带着这个自己走出了摇篮走入了社会,马上就会被困在角色和意义编织的网中,第三层“伪我”出现。我是一名工程师,我是一名父亲,我是一名员工,我在杭州,从事互联网行业……前面每一个概念都是这个概念体系和你的链接点。概念之外关联更多的概念,概念背后是已经定义好的职责、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意义。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自由”一些,只不过因为他和体系的链接点比别人少一些而已。

顺着这个思路持续追问:

  • 肉体、样貌是你吗?
  • 别人对你的反馈是你吗?
  • 社会角色是你吗?
  • 你通过“内观”认知到的你是你吗?

似乎都不是,任何一个角度都不足支撑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

所以,世界上有“你”吗?若按照拉康的说法,答案是没有,你只是空无。现在的你,就是一个最里层啥也没有的俄罗斯套娃,基于理性构建的“伪我”,让你的理解和经验错位,导致了你出现了各种障碍。

为什么没有真实感?

一个人活在头脑里,整天都在理性地思考,很少展现情绪、展现动力,就好像是你的语言符号构成的“化身”在生活,这个化身在处理绝大部分事情都会运行一套自动化的脚本(认知层的信念体系),而真正的那个“你”通常并不在场。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理性太多,觉性太少,会给人感觉缺乏魅力,给自己的感觉则是不够真实。

为什么会失去控制感?

认知层靠信念群做决策,信念的运行规则基本遵循图论和逻辑类型论,大概含义就是,一个观念、指令输入后,会融入到整个信念体系内做集体决策,如果和很多信念发生冲突,则系统整体状态不变。举个例子:

你对自己说,不要逛商场了要多花时间去学习,但是潜意识的暗海里会出现很多相关的信念与之对抗:

  • 你无数次的经验已经证明的“逛商场很爽”。
  • 你从朋友那里学来的经验“今朝有酒今朝醉” 。
  • 你年轻时遗留下来的格言“我的未来我做主”。

最后系统会产生一种平衡,你的观念入石沉大海,结果就是你会失去行动力。然后,你的理性会自圆其说找一个理由,比如“因为需要给谁谁谁买东西,不得不去呀”。更惨的情况,理性可能实在编不出来了,给了这么一个理由:“我就是一个没自制力的人嘛,现在也挺好的”。久而久之,这个理由也被沉淀成一个信念,反而造成了新的问题。

2. 真自我

假自我中解构的太厉害,估计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困惑,连理性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难道我们没事就批判一下的非理性就能解决了吗?至少,在内心问题上,还真是…

心理学流派很多,其中三大主流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行为,都会涉及关于“真自我”的理论。虽然心理学的说法都很模糊,作为一套科学理论很牵强,但作为一门能指导实践的技术,还是比较实用的。

无论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罗杰斯的 “ 成为你自己 ” ,温尼科特的 “ 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 ,还是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论”,其实对真自我的说法都有同一个意思:

“真自我,是彻底听从自己感觉后,获得到一种根本性的力量和体验。”

是的,他们尤其警惕理性,而强调体验。在他们看来,定义一个人是谁,要看他的体验而不是理性的思想。现实中,我们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一般对理性符号特别重视,因为前者是有迹可循的,可以用文字表达,符合逻辑,但体验常常被忽略,因为实在是太不容易捕捉。而他们的研究结论恰恰是:“我”,不是别的,就是一个人在过往时空里一切体验的总和。一个人,无论是想真正了解别人还是了解自己,必须触碰这个人的体验。

那么能触碰体验、拥有有真自我的人,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我总结了如下三点:

(1)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自我“管理”在他这里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有假自我的人,则会自动去寻找别人的感觉,并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为别人而活,他们对别人的感觉敏感,却对自己的感觉很不敏感。这种“讨好型”人格的表现,看似乖巧,实际对自己压抑的厉害。

(2)有真自我的人,往往使用内部评价体系驱动自己做事,所以很少会失去控制感。有假自我的人,则更多依赖外部评价体系,更在乎的是评价、认可、数据和金钱等。使用外部评价体系时,通常,谁控制着评价标准,谁就控制着他。

(3)有真自我的人,会给自己和别人一种活得真实的感觉,那是一种本能喷薄而出的生命力,或者说是一种“攻击性”的展现(心理学中说的攻击性,主要指本能欲望,比如自恋、性、表达情绪等等,不是指伤害别人的破坏性)。有假自我的人,绝大部分行为都在他的角色、符号的定义范畴之内,往往都在你的预期中行事,像一个游戏中的NPC。

所以我在开篇中提到,“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会给你造成一个误解,就是必须用理性来了解自己,这个误解会引导你构建出一个“假自我”。而我更喜欢罗杰斯的说法,叫“成为你自己”,虽然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各种心理咨询和鸡汤文里。

四. 问题的衍生——关系中无“我”

接下来再看关系,为什么说人际关系问题,都是由自我问题衍生出来的呢。

因为,常用假自我的人,在交往中也一样,都没办法把自己当“人”看,更不用提能把别人当“人”看,他看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一堆标签、语言符号而已。

在这种状态下,很多交往行为都变成了剧本一样的可预期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经常看到两个“化身”相互搞来搞去,很是俗套。

拿“赞美”来举个例子。

很多讲沟通技巧的书把赞美视为利器,说“俘获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去赞美他人”,显然是把人心想简单了,这句话的成人版本是“暴露你虚伪最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地去赞美他人” 或者“俘获假自我之人最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地去赞美他”。

(1)在高位对低位的优势权力关系中,高位者可以直接进行任一方式的赞美,低位者由于很在意外界评价,会获得一种被看见的快感,屡试不爽。比如CEO在见面后若能叫出一线员工的名字和负责的工作,员工立刻会热血沸腾。

(2)在低位对高位的弱势权力关系中,低位者普通的赞美言词,其实全部在高位者的预期之内,话语一出,立马落入俗套,低位者就会变成了毫无存在感的群演。

(3)在两个平权关系中,剧本是最有趣的。赞美的背后,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其实都是为了表现自己,把别人变成群演,然后获得自我满足感。所以你常常能听到这种有趣的对话:

A:“你儿子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吧,真有出息了”。

此刻,如果B只说谢谢那就太不懂事了,必须要回一句:“哪里啊,你儿子才厉害呢,名牌大学毕业,现在还自己创业当老板了。”

A:“是呀,这孩子,从小就没让我们操心,巴拉巴拉巴拉”。

在上述3个场景中,两个人的交往模式基本都是固定的,双方的“自我”都没有被真正的看见,相当于不在场,只有两个化身在运行自动化脚本。

在社会领域的人际关系中,本质是要确定权力关系,然后按权力关系的预期行事,那些长期习惯用假自我的人遭遇到的问题,也无非就是长期顺应剧本,缺乏真实感,对生存倒还没什么影响。但是,在私人领域的亲密关系中,则问题会变的更复杂、混乱,问题有三种类型。

(1)把社会领域的权力关系,带到私人领域的亲密关系中。生活中,听到两口子之间,有一个人在借题谈论自己在公司多么牛的时候,希望获得一种权力认同,我都会不自觉的为他感到心酸。

(2)没有区分出权力关系和亲密关系。比如夫妻之间,不同的事情也是需要不同的关系的,孩子的养育教育、父母的陪伴这些都是需要确定权力关系的,如果当成亲密关系处理,一定会适得其反。

(3)无法构建“我”与“你”的关系。“化身”是无法构建亲密关系的,亲密关系的本质什么?“我”透过化身看见了“你”,“你”才得以存在,而“我”也能在你的目光中显现,“我”才存在。这种体验,很难用文字表述,下次见到你的爱人、朋友的时候,不要想说什么,静静的看着他,像看一个人一样,用心体会。

五. 方案有,可惜距离解决问题还很远

问题拆解到这种程度,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这次的答案,可以说是我现阶段能探索到的最高水平,而且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印证。

不过这些“答案”,就算我写出来,而且假设它们都对,其实也没用,因为这个领域的“知道”和“做到”之间看似一步之遥,实则难于登天。这是非理性范畴的秘籍修炼特点,一方面需要语言、文字的指引,另一方面又要刻意的和它们保持距离,更多的去体悟。

维根特斯坦,曾缔造了逻辑学的最高峰,被称为发现了终结一切的哲学。可他并没有陷入理论的泥潭,后来,又终结了这个终结一切的哲学,一生活得洒脱、精彩,到了晚年,告诫世人要“回到日常”,能说的说,不能说的就不要说,任何理论都只是梯子,爬上去之后,终会意识到它们都是没有意义的虚妄,所以要“登楼撤梯”

佛陀似乎更早的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告诫弟子“佛法如舟,登岸弃之”。所以佛学尤其强调“修行”,就算你知道并认可了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这些大道理又如何?别人对你的一句评价往往立刻将你打回原形。佛家的三慧叫“闻、思、修”,听到佛法、产生思维、触达到你的经验、情绪,最后通过禅定修心,整顿经验世界,获得终极智慧。

唠叨了半天,其实还是担心读到这篇文章的你太工具主义、太功利,忽略了语义背后的语境和语用。在这个世界上,“觉醒者”其实很多,只不过修行路线各不相同,西哲路线的特点是,过程可说,但是到了后期比较乏力,尤其是要和你呕心沥血搭建的体系、框架保持距离,不能迷恋梯子而忘了你是一个要登高的人。好了,再说就没有意思了,下面继续分享一下“梯子”、“小舟”。

六. 三段解决方案——成为自己

1. 真自我如何形成?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形成真自我,那就是真实。你必须真实地活着,真实的带着“攻击性”展开你的生命力,包括你想吃饱穿暖、你想获得爱、你想展现你的自恋。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道路。

同时,你还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就是你的自我,只能在关系中形成、只能在关系中显现。只有被别人看见并接纳真实的你,获得积极的反馈,你才能真正的认同“我是好的”。相对的,如果你总是在为别人着想,追求不断地有人说你这个人真好,这没有用,甚至这是一种虚假的感觉。你需要带着一种任性,带着一种“我就要做我自己,我就要这么活着”的感觉展开你的生命力,然后周围人对你说这是可以的,这样挺棒。只有在这种感觉之上,你真实的自我才得以存在。

当然,你也需要懂得在关系中适当的、合理的表达攻击性,而避免破坏。你也不要指望、也没有必要期望所有人都会给你积极回应,也不要因为害怕被拒绝,就把自己变得懂事、乖巧。你需要默认相信其他人也都是真实的,积极的探索,找到能看见并接受你的攻击性的人,你才能得到救赎。

2. 自我形成的四个阶段

下面再分享一下武志红的自我形成的四个层次,也很适合用来判断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

(1)破碎自我

无论真的假的都没有形成,无差别的接受外界的信息,情绪很不稳定,很难承受住外界的破坏性的评价。不过据说,很多天才、艺术家都是这种自我,他们经常活在感觉中,没法阻隔外界信息,但是内心世界的很多东西也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所以破碎自我的人经常显得很有魅力。

(2)头脑自我

就是反复提及的“假自我”,因为生存需要形成,十分理性。头脑自我比起破碎自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是一个完整的壳、容器,能够有条理的选择性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但是比较固化,灵活性不够,尤其缺乏真实感。拥有头脑自我的人,接受到批评,他貌似能接受,但是内心并不能承受得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周围的人心生宽容。

(3)内聚性自我

如果我们把头脑自我理解为是一个壳的话,这个内聚性自我就是一个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你充分地展开了你的攻击性,很真实地活着,由此形成了一个坚定的内核。当你有一个非常真实的内聚性自我的时候,你就会变得既稳定又灵活。你能接受别人的惊涛骇浪的情绪,化解掉,再还一个好东西出去。

(4)无我

你逐渐觉得自我是可以放下的,自我没那么了不起,这时候会觉得自己和周围世界融为一体,生命力在你周围流动,甚至会体验到天人合一的感觉。(PS:这个境界,可能需要彻底回答了问题四才有机会触碰)

3. 一个实例

记得2-3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忽然和我分享了自己的事情,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特别精干、擅长沟通,总是笑呵呵的特别亲切。不过一聊下来,原来他正在参加一个很私密的集体心理课程,价格不菲,主要目的是疗愈自己。培训的内容是被要求保密的,他不便多讲细节,主要是分享感受,所以培训细节我了解不多,但是主要记住了这么几个特点:

(1)课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探寻自我。
(2)课程是体验式的,由老师引导,形式是要求陌生人之间必须合作做任务,陌生人大多是经济条件很好的精英人士。
(3)课程过程中,会设计很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很多人都会受不了,有些会中途走掉,但是最终留下的人关系会变得非比寻常。
(4)有人一直难以突破,会反复上这一阶段的课程。

他自己的感悟是,冲击特别大,仿佛被重塑了一样,重新找到了和外界的连接,尤其感受到真诚、真实的力量。后来他又陆续参加了后面几个阶段的课程。

我当时的思维能力还处于“能力层”,关于心理学,虽然读了一些书,概念、方法一大堆,但是不曾真正理解过“心理”。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这个课程的目的这就是帮你跳出头脑自我,形成内聚性自我。它逼着你展现你的攻击性,让你体验到被拒绝的绝望,但是同时,也有更多机会让你被他人接纳,获得这种被看见、被认同的感觉,让“真自我”得以显现。

可惜我当时也是理性太多、觉性太少,没有发现那次谈话,其实也是让我自己醒悟的契机。

我担心更详尽具体的例子,反而会因语言而造成误导,希望这个叙事,可以同样帮到你。

八. 三段解决方案——理清关系

关系问题的解法比较简单,首先是调用理性把关系分为两类:

  • 权力关系:本质就是必须明确谁说了算,如果不明确,就会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争夺谁说了算。或者可以理解为,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将你视为达成我的目标的对象与工具,总是试图掌握控制权。

  • 亲密关系: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看见。我别说控制你,甚至都不忍将我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让真实的我和真实的你相遇。

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你和一个人之间不是只能选一种关系,而是多种关系的,一旦搞错,就会一团糟。比如夫妻之间,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对孩子的养育、两性其实都是权力关系,如果当成亲密关系处理,就会产生一种“糊涂哲学”。当然,识别并运用权力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事业,是为了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但同时,也要知道,只有亲密关系,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找到你自己。

方法讲完了,技巧还是不能少的,两种关系应该如何处理:

  • 权力关系:明确特定权力结构中的权力关系,优势、劣势、平等,顺应对方的交往预期,或者说是心理欲望。说白了就是,别人希望自己作为主体,把你当对象。如果你不认可,你就直接争取,如果认可,你就做一个好对象,不要不自觉的和主体争夺控制权,失控就失控,去别的地方找你的控制感去。当然,反之亦然。

  • 亲密关系:I see you,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语言已经追不上了,就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了。

九. 三段解决方案——回归社会

这一章其实不是方案,是一个坑…

假设你已经找到了真自我,也理清了关系,你确实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但是你可以给任一一个事情、物体赋予价值吗?似乎可以,只要你说“你喜欢,这是我的本真热爱”,别人是几乎无法反驳的。确实,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然是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尤其是已经找到真实自己的人。这种认为自己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的观点,是一个哲学观点,叫做“唯我论”。

但是以查尔斯·泰勒为首的很多现代思想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他认为,“唯我论”观点存在一个盲区,就是把“忠实于自己”等同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解释绝对正确。这样一来,你就会误以为,只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就能创造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多余的,甚至看成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和敌人。

泰勒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人宣称自己非常独特,因为他的头发正好是3732根!你会赞叹这种独特性吗?不会的,这反而会让人感到好笑。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精湛的钢琴演奏才华,为此而自豪,或者一个人待人特别真诚友善,获得了大家的赞赏……这样的独特性,我们就会认为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这两种“独特性”给我们感受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泰勒解释说,我们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并不是在孤立的内心中凭空产生的,如果你不断追问你为什么会喜欢,你会发现,所谓“自我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仍然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实际上,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需要依据一个背景框架来衡量,你只能依据这个框架来“选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所以,你如果想获得真正的自主性,无法凭借孤立的内心来实现,人无法脱离社会谈自我,而是需要把自己和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会让你变得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更好地实现自我的自主性。

所以你仍然需要继续探寻问题四的答案,这也算是一个终极问题:如何找到价值追求?话说,到底什么才是价值?

十. 总结

四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个人成长的核心概念》
(20161001完成,2018做过一次优化),围绕着“认知”和“能力”两个概念,写了足有一万字。当时的心态是,有了这篇文章,所有的成长类书籍都不用再看了,这种自信源于两个原因,第一是这个领域市面上的主流书籍,我全部读过一遍了,第二则是在心理学领域50年来没有太多新东西可用了。

现在看来是多么无知,当年那篇其实只能作为入门科普,而现在这篇,其实也不过是过程产物罢了,“抽象之梯”,永无止境,因为,你需要最终抵达的经验,太过复杂。而我仅希望,如果你有缘读到这些伴我、渡我的梯子,在经过你的印证和反思之后,兴许,对你有用。

PS:这篇文章有1.6w字,实在是超长。如果你读到了这里,请点赞让我知道,又多了一个读完的朋友~

单虓晗写于20210215

相关

《四个人生问题(序)》
《四个人生问题(一):如何升级认知》
《四个人生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
《四个人生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
《四个人生问题(四):如何找到价值追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