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生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

前情提要

回顾《四个人生问题》中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更好的在社会上“求存”,以时间、资源、能力为成本,解决现实问题,兑换一些钱权名利什么的。

虽然讲的很轻松,但在现实中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人甚至不了解“问题”是什么,更不用提解决。

如果把问题粗略划分,可分为“良构”和“劣构”问题。“良构问题”的要素、关系、目标、条件清晰,难点确实在方案,比如“我有5000块预算,希望买一个看视频用的pad,应该怎么选”。“劣构问题”一般仅有十分粗略的目标的方向,比如“我是要读研究生还是工作”,这类问题恰恰是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它的核心在于先用一套方法把目标“设计”出来,然后再解题,但是很多人都当成“良构问题”处理直接给答案,当然解决不了。此外,还有大量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如何赚一个亿”,这种则是需要先把它翻译成“问题”才行。

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也不必对自己的知识抱有太大希望。虽然绝大多数人早晚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穷尽一生,也只不过是人类众多领域中的一个原子而已,问题可是不分领域的扑面而来的,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领域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真的是螳臂当车。

遇到钉子找锤子,遇到螺丝找扳手,我找到的答案叫“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顾名思义,是可以分析任一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的方法(仅限外部世界问题范围)。当然,我只是从整个西方哲学、科学哲学、科学范畴内找到的这些智慧,拿来主义。

一. WHAT:认识问题

1. 重新定义“问题”

有了回答问题一的基础,你应该知道,我们当然不是急着找方法,而是先绕道问题背后,本着吓他一跳的心态,先问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下面这些都是问题吗?

  • 赚不了一个亿怎么办?
  • 早饭吃什么?
  • 打工还是创业?
  • 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

咋一看,确实是我们常说的“问题”,但是明明很不一样,有的一眼就知道答案,有的感觉超级难。而且问题无穷尽,难道解法也是无穷尽吗?

所以,我们今天先退回到抽象世界里,明确抽象的“问题”的定义,然后找到它对应的抽象解决方案,那么这个解决方案不就是所有具体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了吗?最后,只要这套抽象框架,逻辑自洽,符合你的广泛经验,那么你就能随时把映射回现实的情景,解决具体问题了。

第一步,还是从辨析概念开始。

“问题”(problem)的字面定义是这样的:现实(是什么)和理想(应该是什么)之间的相差的结果,而且需要现在或将来采取行动。

里面又引用了两个概念,“现实”、“理想”。

“现实”,即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解释,真实的即时物。

“理想”,指符合理性思考的目标之想象,也是对自己理性对待目标的想法。

又出现了“目标”…

“目标”,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

一般人在这里就会跪了,因为再往后就要开始触及到一些十分底层的概念了,上述出现过的:主观、客观、真实、意识、活动。它们都属于世界观中“核心领导班子”地位。

不过没关系,我先用主流世界观继续拆解,相信你不会有太大违和感。不过这里强调一下,主流世界观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是有明显BUG的,不过你没发现的话,可以暂时当不存在。

好了,抽象框架建模开始。

首先有一个现实世界,是物理的、真实的、客观的。

人感知到客观世界,构建出了主观的经验世界。

在经验世界里,人们会感知到无数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再把它们认知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系统”,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人们称之为“现实”状态,而主观期望它能达到的状态,叫“理想”状态,它就是所谓的“目标”。而目标和现实的落差就产生了“问题”。

到此为止,我们就可以回答关于问题的问题了,注意,它的出场顺序是:
客观世界→经验世界→要素和联系→系统→现实状态→理想状态→目标→问题。

所以结论如下:

  1. 系统是一切的基础。有客观世界的观察经验,才能认知到“系统”。
  2. 有系统才有目标。对系统的理想状态的预期形成了“目标”。
  3. 有目标才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才有“问题”,是解决问题意义上的问题,是为“真问题”。

下面再回顾一下之前提出的“问题”假在哪里?

  • 早饭吃什么?→ 缺少目标。
  • 应该打工还是创业?→ 缺少目标。
  • 赚不了一个亿?它的目标是“赚一个亿”吗。如果它是目标的话,目标是系统运行的理想状态,那么它背后的系统、现实和理想状态是什么呢?所以,也是缺少目标。
  • 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目标是“控制自己”,对应的系统是“自我”,这个确实是真问题,但是遗憾的是,上述模型解决不了…先埋个坑,最后一章再讲。

2. 解构“问题”

下面引用《如何解决问题》书中的分类,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问题。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整体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叫“良构问题”。它的特点是背后的系统(要素、关系、边界条件)明确、目标清晰,在人类的知识领域中基本都有对应解答,它的细分有:

  • 运算问题:就是数学题。
  • 故事问题:就是数学应用题。
  • 规则问题:一些程序中常见的算法都属于这一类,或者公司中核算成本。它的特点是系统比较复杂,所以通常是不一定有最优解。
  • 故障排除问题:就是解决某个系统中的bug。修电视机、改程序bug都算。

第二大类叫“劣构问题”,它的特点是目标不清晰,所以需要先把目标设计出来,而设计目标又需要理解目标所依托的系统,所以就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支撑,它的细分有:

  • 决策问题:这是良构和劣构问题的分水岭。有的相对简单,比如我有500w应该在哪里买房子。有的则复杂的不行,比如我大学应该选哪个专业。
  • 政策问题:一连串决策问题混杂在一起,又融合了很多价值判读和约束。
  • 设计问题:大家一定很常见,设计产品、文案、程序都是这个范畴,如何满足用户或老板的需求。
  • 两难问题:完全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很多辩论的论题都是这个。

很多时候,搞清楚问题本身,答案常常已经有了。而实际上,对大部分人而言,搞不清楚问题、不理解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本着实用原则,下一章还是把解决方案总结出来吧。

二. HOW:解决方案

将劣构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方法转换为良构问题,是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

包含四个步骤:

1. 定义问题

在上一章里已经讲过,其实就是将一个原始诉求,转化为解决问题框架中所定义的“问题”,明确它的系统、目标、基本分类,然后再开始往下进行。

话说,问题分类其实有很多种,比如麦肯锡方法里提供了一种更简单直接的目的分类法:

  • 追求理想型
  • 恢复原状型
  • 防范风险型

目的就是希望你在没有问题意识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过的好一点。

追求理想型问题,比如上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买什么车,它的关键在于分析并设定合理的目标,然后找到路径努力达成就可以了。

而恢复原状型、防范风险型问题,比如学习成绩恢复、防止成绩下滑、修复故障,它的关键在于分析并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然后处理原因就可以了。

但是即使这样,很多人仍然常常搞错,症状主要表现为:

在处理恢复原状型问题时,瞎定目标。比如,本来一直很开心,为什么结婚之后感觉自己不幸福?所以我要多赚钱啊,钱多了就会幸福、家庭和睦,我要加油…

然后在处理追求理想型问题时,又盲目归因。比如,为什么无法升职加薪啊?一通乱分析,人际关系没搞好、表现的太少了、没天赋、领导不喜欢我…

最后陷入到死循环里走不出来,问题没解决,还搞的自己很痛苦。

2.设计目标

把目标背后的系统搞清楚,是一个“知识活”。在系统中设定合理的目标是一个“技术活”。

大部分人搞不清楚目标(我指的是解决问题框架里定义的“目标”),不是因为没技术,而是因为没知识。

你要在淘宝里卖货,想提高销量。那么你至少需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用户群、买卖关系是什么样的,你在里面属于哪一个节点,你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同理,你要上大学,选择专业难。那么你至少需要知道社会系统是怎样的。假设它是一个大市场,那么里面有哪些角色?可以卖什么?他们之间的用工模式又怎样的?搞清楚之后,你才有思考的基础,包括以后希望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做什么、理想状态是什么。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系统,那么目标是否合理就是一个技术活了,无非就是评估自己当前的能力、现实的约束,量化计算、决策。工具也有很多,最常用的叫“决策树”,这里就不细化了。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很多人会把“指标”当“目标”。

指标是怎么来的呢?

指标就是把系统量化之后的产物。人们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把现实世界映射到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中,用包括了要素和关联的系统来表达,这样,客观现实和主观目标才得以在同一个基础上讨论。之后,再把系统进一步抽象成对象和关系,进行统计&测量,形成了“数据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对象都可以量化,所有关系之间的因果性或相关性都可以用概率表达。这样就有了绝对理性、完全符合逻辑的工具——“指标”。不过,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和经验世界,不总是匹配的,用统计学术语讲,叫存在一定的“拟合度”。

但它实在是太好用了,所以问题也由此产生:

把体重这个指标从80kg降低到70kg是目标吗?不是,“健康”或者“健美”可能才是你的目标,只不过对人体的量化技术还不够而已,和“健康”的拟合度没那么高而已。如果你把体重当目标,天天忍饥挨饿,指标确实能降下来,但是身体也跨了。只解决指标差距的问题,本身就是在制造新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反而被忽略掉了。

3.找到方案

通常到这一步已经很简单了。不过新手和专家还是会有很大差别。

新手习惯从现象中寻找规律。

面试的时候,常常能见到很多年轻的候选人,他们会讲述自己在工作中如何解决问题,通常就是见招拆招,沉淀1-2年后才会形成一些自己的经验总结。归纳逻辑,总是会让人感觉不够高级。

专家则习惯从原理出发指导实践。

原理指的是人类在这个领域沉淀的规律,可以为一系列相关问题提供方案。这就需要演绎逻辑,是需要经过特殊训练的。

新手和专家之间的差距,首先自然是知识储备不同,但更重要的是,专家可以把问题所处情景关联到已有的知识结构,这就是知识+实例一起训练出来的,在之前回答问题一的文章里我用了一个概念叫“认知晶体”,虽然没有解释概念,但是相信你已可以通过字面意思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在问题解决领域,这个晶体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问题图式”(problem schema)。

4.评估效果

评估方法很多,不过我个人建议还是用一些特定的指标来衡量会比较客观。所以,就需要一些关于量化和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了。

但是,现实问题到底能不能被切实解决,还是有四个根本性的约束:

(1)经验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拟合度。这就要看你掌握的知识和观察经验的水平了,如果你构建的系统和现实匹配度不高,一切逻辑推导都是错的。

(2)问题意识。这需要充分了解系统、目标、问题这一套解决框架,并能实际运用好。

(3)解决方案和问题的匹配度。这就是主要依赖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经验的积累了。

(4)数据世界和经验世界的拟合度。这需要你掌握量化的方法、以及统计学、数据分析的深入理解。

三. 总结

用自己画的这个可视化的抽象框架,来做一下整体性的总结:

首先万事万物在人的认识范围内、在经验世界中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系统”。(系统,即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大到社会、公司,小到研发团队、人体都是系统)

“目标”则是某个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主观认定的。

由于“系统”的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落差,因此就产生了“问题”。

当人们把系统量化建模,并对系统的某些运行状态进行数据化表达后,就形成了很多“指标”。“指标”作为工具,它能用数值在从某种程度上表达系统的理想状态和现状的差异,辅助问题的定义、度量、分析、改进和控制。

在这套体系里,希望你可以记住四个“公理”:

(1)有目标才有问题

问题是现状和理想之间的落差。人们提出的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模糊、宽泛,达不到这个标准,顶多就是一些现象或者原始诉求。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目标”才是问题,需要先用某种方法把它对应的“目标”找到甚至是设计出来,所以需要学习和使用“问题解决方法”,尤其是定义问题的部分。

(2)理解系统才能获得目标

目标是系统运行的理想状态。如果不理解系统的运作原理,就无法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也就设计不出目标。这种情况下,“无法理解系统”才是问题,需要优先学习系统所在领域的“领域知识”。

(3)找到指标背后的目标

把体重从80kg降低到70kg不是目标,“健康”或者“健美”可能才是你的目标。同理,“赚1个亿”、“提升幸福感”都是某个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指标”。

有的时候,有些被称为问题的东西,其实只是达成某个指标的诉求。这种情况下,“把指标当目标”才是问题,直接解决因为无法达成指标的问题,会本末倒置,忽略真正的问题本身。

(4)领域知识对问题解决起决定性作用

如果希望系统和现实高度拟合度、数据模型和系统高度拟合度、问题和解决方案匹配,就需要积累相应的领域知识和经验。

好了,总结完毕。至此,相信你已经获得了一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自信了,但这种感觉其实盲目而虚假的。不信过几天,你就会发现,这些知识已经被你遗忘,随风而逝了。忽然来了一个问题,你还是见招拆招,希望可以“乱拳打死老师傅”。

好吧,接下来不解释为什么,相信大家是不会被说服的,所以后面还有一章…

四. 更重要的问题

原因就是…

有一些更前置、更重要的问题你解决不了。

比如:

  • 虽然我知道问题影响很大,但是我不想解决问题,就想打游戏,怎么办。
  • 我就是喜欢听知识的感觉,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不怎么用,怎么办?
  • 我心里难受,什么都不想思考,怎么办?
  • 我怎么努力也解决不了努力的问题,怎么办?

“内部问题是所有外部问题的第一因”。

遗憾的是,这套问题解决的抽象框架对这类问题无能为力,因为这套框架有用的原理是,它能在你的经验世界里通过理性思考来运作,帮你聚拢你的经验,让它们更有序、更结构化。虽然它提出的这些概念,本质是“假”、是“空”,但是你通过它们触及的你的经验是“真”。

而你自身的问题,却恰恰全部在理性关照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你用任何概念可能都无法映射到那一部分经验,无法用理性解决的问题,我们统称为“内部问题”。

好像在手机上,你可以装很多apps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但是手机系统自己的问题,闪屏、低功率、死机,靠app是搞不定,如果你强行处理,很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常说的“意志力”,这东西其实是伪概念,谁用谁知道,你今天用理性压抑了,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反弹的,压的越久,弹的越狠。

人们普遍认为对自己控制力是最强的,实际上,不过就是一个骑象人而已,你脑袋里的叙事自我,每天唠唠叨叨,其实也说服不了真正的“你”几次,“内部问题”一大堆。

而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掌控力其实已经很强了,用本文讲的方法再加上各类积累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外部问题”,可惜又不喜欢学习,所以才有各种钱权名利的困扰,各种人生观、价值观被挑战,被按到地上摩擦。

记得《十三邀里》有一集,马东讲,中国历史至今识字率一直没有超过5%,也就是最多只有5%的人可能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另外95%的人就是活着而已。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解决内部问题的诉求,可能更强烈,也更重要。

好吧,“答案”就在《四个人生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中,这一篇可能会很突破,会尝试颠覆你的理性,但是希望它可以真正帮你渡一切苦厄,当然,我不会讲五蕴皆空之类的,毕竟不是在借哲科修佛,还是从实用角度写吧,虽然感觉可能不够高级。敬请期待。

单虓晗写于20200206

相关

《四个人生问题(序)》
《四个人生问题(一):如何升级认知》
《四个人生问题(二):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
《四个人生问题(三):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
《四个人生问题(四):如何找到价值追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