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悦堂私塾课008-文房四宝之松烟侯

文房四宝的第二宝,就是墨,其别名就是松烟侯。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别名?因为松烟是制墨的重要原料之一。
墨的历史和毛笔一样悠久,有了毛笔相信就有了墨。不过最开始的墨可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墨锭或者墨汁,而是天然的黑色氧化物或烧火之后的锅底灰之类。个人猜测,正是有了锅底灰,我们的先人才逐渐找到了制作墨锭的方法。

制墨的原料比较简单,就三种:烟、胶、香料。
烟就是烧东西之后我们能看到的冉冉上升的黑色空气流。它之所以是黑色的,就是因为它里面含有丰富的燃烧后形成的细微的碳灰。墨锭的来源实际上就是收集好的这些细微的碳灰。
我们的先人在制墨的时候所燃烧的东西大致有两种:油和树枝。油包括菜籽油、胡麻油、大豆油等,树枝主要就是松枝。它们燃烧之后,在火焰上方放一木板,烟中的碳粒就集结到这个木板上,刮下之后,就是碳灰。
有了碳灰,就可以加入胶,使碳灰凝结,进行炼墨。这一步骤,我们可以用和面作为参考。碳灰就是面粉,胶就是和面用的水。二者混合后,不停的揉和用木棒捶打,经过N下(N>30000),捶打后,炼墨这一过程就结束了。这里所用的胶都是天然产品,如兽骨、鱼鳞、鱼鳔等,并且胶的好坏,对最后成墨的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之后的步骤就是成形。将炼好的墨团(面团)首先分成合适的大小,然后放入模具中按平、加压,就可以得到设计好的墨锭初成品。在成形这一步骤,墨工必须赤膊上阵。寒冷的冬天是制墨的好时机,我们就可想而知墨工会有多辛苦。而且按照墨坯的特点,放入模具时,墨团最好能接近人的体温。我们聪明的墨工就发明了一个方法,把墨团放在自己屁股底下,保持温度,到时取出即可。据此,我相信古时的墨工其屁股一定是黑黑的,哈哈!
然后就是干燥这一步骤。将墨团从模具中取出,放入草木灰之内,利用草木灰强的吸潮性,吸收墨中的水分,直到最后干燥、定型。
最后的步骤就是装饰。在干燥的墨锭表面涂画。但涂画之前,要先水洗去尘、再次干燥、打磨抛光。之后用金、银粉、朱砂、水彩等在墨锭表面涂画。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便能使文字、图样、色泽毫无瑕疵。此时的墨形态固定,颇能激赏人心。特别是抛光后(以前用野猪的牙,现在用贝壳),会出现光泽。好的光泽,会让墨锭看起来温润如玉,沉静似水,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由于“玉”在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所以墨还有别称,叫做:“墨圭”。

墨中一般都加有香料。因为所用原料如油烟或松烟特别是胶都来源于天然的物质,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异味,所以必须加香料以遮盖。同时,加了香料之后,在磨墨时,通过和砚台的摩擦香料的味道会充分散发出来,给人非常好的享受。经常加的香料有动物性的麝香和植物性的冰片等。

上面说的就是墨的制作过程,我已经用尽可能简洁的步骤和语言去描述。可实际上真正的制墨过程,远比这复杂的多。其中的选料、制作工艺、制作经验、火候控制等等,都是历经多年传承的心得与操练,非实地操作不可得,仅凭我简单的描述,也仅仅是管中窥豹而已。

中国这么多年的制墨历史,也产生了许多的制墨名家,不过传承到今天的已经不多。曹素功和一得阁是离我们现在的年代比较近也是相对比较有名的两家。
曹素功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9)。由于考取秀才后并没有获得有实权的实职,心灰意冷后返乡以制墨为业。由于他算是新兴的官僚,结交的又都是有权有势的新贵,制墨的生意就很快飞黄腾达以来。相传他曾借康熙帝南巡之机,向皇上进献了一套佳墨,颇得皇帝赞赏,且此套墨得皇帝御赐“紫玉光”之名号,遂名声大振。他的墨虽然借用了皇帝无意中给他设计的广告,但也确实制作精良,许多高级官吏、著名书画家都爱他家的墨,甚至定制他家的墨。如曹雪芹祖父曹寅定制的“兰亭精英”,刘石庵定制的“柳汀仙舫”等,甚至清末李鸿章也预定过其后人制作的“封爵铭”墨。而曹素功“三不卖(新墨保存不满365天不卖,墨锭外观不平整图文模糊不卖,墨面有裂纹、缺损的不卖)”的规矩,更是体现了古人“信实为宝”的古朴高风。
一得阁是一家店铺的名称,现在仍然在北京琉璃厂营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家店铺实际上对于制墨业起到了开创新的市场的作用。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的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同治四年(1865),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店铺名称叫“一得阁”,并亲手书写牌匾,悬挂于门前。这便是“一得阁”墨汁的来历。

既然说到了墨汁,那就不得不说墨盒。
墨汁的承装,都是放在瓶子里。但我们写字的时候,总不能把毛笔伸到瓶子里去蘸取墨汁吧?直接蘸取,会比较多,必须在瓶口滗一下,可是滗过之后一定会流到瓶子外面。所以,墨盒就出现了。
当今的墨盒研究者公认墨盒出现于清中后期嘉道年间,并一直延续到民国、解放初期乃至现代。当年我学写书法时就主要用的是墨盒。它的外观比较简单,就是一个正常的盒子形状,有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材质以铜质为主,内蓄丝绵,用于积存墨汁。
最初墨盒使用者不多,因此外观也很简单、素朴。但到了咸丰后期以及同治、光绪年间,墨盒使用之风大盛,便开始有人在盒面上做文章,出现了一批刻铜墨盒大家。据谢松岱记载,专业墨盒者,始于琉璃厂万丰斋;刻字于盖者,始于陈寅生茂才。这些大家,为大家奉献了诸多做工精致、刻画细腻、图画丰富的刻铜墨盒。虽然墨盒整体出现、使用时间不长,但在中国几千年文房历史上,也不失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墨有关的文房用具,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墨匣,其二为墨床。
墨匣用于保存墨锭,起装饰和保存作用,尤以套装墨、集锦墨、彩墨等所用为最讲究。其用料多为木质,如紫檀、乌木等名贵木料。
墨床用于放置未干之墨锭。

墨作为文房四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和毛笔一起成了一个黄金组合,二者缺一不可。只不过进入现代社会,传统文房用具衰退之势越发严重。因此写下此文,希望能够为有兴趣的各位提供一个接触、了解它们的机会,也希望这些传统能够继续传承,老树吐新枝。

专题介绍: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近现代技术、社会、人文的发展,好像离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传统越来越远。其实不然,我们生活中仍然有着很多传统留下的痕迹。本专题从生活各个方面分享给大家这些传统的内容,同时也会有一些相关的内容给大家做为参考。各位亲可以以此作为古代传统文化的启蒙知识,也可以给家中的孩子看一看,讲一讲,以便让这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是本专题的第八篇文章。本专题已发表文章列表: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1 - 我们的叫法都是错的!冰箱应该叫冰柜,冰柜应该叫冰箱!!!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2 - 金砖满地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3-『椅人』、『主席』?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4 - 好吃不过饺子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5 - 中和韶乐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6 - 老北京铜锅涮肉
锦乡悦堂私塾课 007 - 文房四宝之玉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16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720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84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245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96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47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77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08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48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57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41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93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53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0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90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99评论 2 27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85评论 2 2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