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身份曝光对自闭症家庭启示: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康复效果

​(文 / 徐亨福)

最近几天,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各地高考状元也一一揭晓。

围绕这些高考状元的出身以及家庭教育也成为热议话题。

例如:广西南宁的高考理科状元杨晨煜取得了数学、英语双满分,语文140,理综290,总分730分的好成绩。

据媒体报道,这是广西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分,不仅刷屏朋友圈和新闻,还登上了微博热搜。他不仅是学霸,还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全能学霸,书法、羽毛球,足球均有涉猎,平时喜欢看纪录片,对科研有兴趣。

而同时登上热搜的还有“诗词才女武亦姝高考613分”。

这位在2017年初,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以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横扫百人团,三战三捷的“才女”,今年的高考成绩是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被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新雅书院录取,将成为一个清华学子。

据6月23日合肥公共新闻报道,之前考场跪谢母亲的考生王恒杰,也取得了635的好成绩。

王恒杰表示:“我妈一直对我付出她对我的爱,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动力吧,因为真的高中有时候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压力,真的你需要有一些东西来支撑着你。这是我妈对我最强的动力支持,她让我无所畏惧。”王恒杰的妈妈也说,这几年孩子的陪伴,也给了她支撑。

而综合媒体报道可以看出,那些各省高考状元虽然兴趣爱好各异、学习方法不同、父母工作有差别,但是却都有一个类似的共通点——

一个和睦积极有爱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根据媒体报道梳理武亦姝的家庭及成长历程可以发现。

武亦姝2001年降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妈妈是小学美术教师,爸爸在知名律所工作。

作为家中独女,武亦姝小时候也被父母制定的一套教育方针推着向前走,不想女儿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事与愿违,小时候的武亦姝很顽劣,调皮捣蛋,不光不愿意学习,连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也草草了事。

于是,武亦姝的父母带着她去拜访一位朋友。在朋友家看到对方孩子非常爱读书。

夫妻俩讨教后得知,这种没有刻意培养的培养却使其孩子成为了一个样样突出的“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的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家中藏书众多。平时,全家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起读书,互相讨论。

随后,武亦姝的父母彻底从自身开始改变,

武爸不去棋牌室了,开始啃《二十四史》和《山海经》;武妈手机不玩了,开始带着小亦姝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节,改编故事结局。

家里频率出现最高的游戏是“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就做家务。

就在这样的熏陶中,从幼儿园到读高中,武亦姝从未远离过诗词。如此数年,小时候顽皮厌学的亦姝,蜕变成了知礼尚学的高中生。写得一手好字,吟得一首好诗,武亦姝成了名副其实的诗词才女。

有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就像杨晨煜的父母,都是当地学校毕业的知识分子,他妈妈表示: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帮助养成习惯,家长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丢一边自己玩手机,定型之后,未来的路会很好走。平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

于是,正如网友所说,“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一样,很多后来看起来各方面都出色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他们也曾平凡过,也曾普通过,只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好父母”就开始在人生的交叉口做出了改变。

从不平凡开始逆袭,通过自身和家庭的拼搏成为优秀的孩子。。

这里所说的拼不是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而是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潜移默化或者说是分心尽力的带动和影响。比拼的是父母所能给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教育氛围,教养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而如果把这份对家庭教育的方式泛化到自闭症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其实虽然孩子的个体是不一样的,但是其教育的普适性和共通性却是一样的。

一位星妈,从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不同于普通孩子后,承载了巨大精神和肉体压力。可以说和很多星儿家庭一样,经历了从生到死,又死而复生的心路历程。

她在陪伴孩子多年的康复语学习后总结了自己带孩子康复的经验,她说,与其他正常孩子的家长相比,我们的生活更加忙乱,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然而,我们不能倒下,我们像小草一样,用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活着,并力争让我们的孩子活的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她结合自己近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将自己的感受和理念浓缩成了八个字——

感恩、宽容、沟通、坚强。

十几年来,她发现,自己的坚强指数是随着岁月不断的磨砺而不断提高的。在一个又一个不断袭来的麻烦面前,越来越自如,越来越睿智,也越来越坚强。生活给予她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她坚强,也就有了另一种特殊的阅历。学会了感恩,感谢生活所给予我的一切,虽然并不全都是美满和幸福;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与别人沟通,学会了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学会了坚强。

一名自闭症儿童父亲,也是一名特教老师,在谈到如何教育自己不会说话的自闭症儿子时,他不断总结学习,放下手头的工作,自己先回去教,在生活中教,在家里教。在生活中坚持、再坚持。

就在不久前《新晚报》刊登的《哈尔滨妈妈不仅教会“重度自闭症”儿子说话,今年儿子还将参加高考》的新闻一度刷爆自闭症圈。

张金玲一家三口

张金玲是哈尔滨一个18岁少年的母亲,她的儿子范昊然是“重度自闭症”患者。确诊后的两年,张金玲带着儿子往返北京3趟,可是范昊然却一点起色也没有。

本来打算放弃的张金玲说,就是因为丈夫的一句“我不会放弃你们娘俩的,咱们一家一起挺,一定会好的!”给了她撑下去的勇气,她默默地告诉自己:再苦再累,也得咬牙挺住,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

就这样,张金玲辞掉了工作,在两年的时间里使出了浑身解数:

参加自闭症妈妈的各种课程培训。

自学了自闭症患儿治疗的语言认识、思维逻辑等方法,在家领着昊然一遍一遍的练习。

为了让昊然对语言有“亲近感”,张金玲用学过的方法跟儿子进行了一个月不间断的舌头、口型触碰训练。

每到周末,爸爸总是带着范昊然一起踢球、打游戏,度过最快乐的时光。

张金玲每天在家都要不断地跟昊然进行思维练习,图形认知、拼图练习、找数字练习的方法……每天都要磨上无数遍。

现在,张金玲和小昊然的故事在小区里迅速传开,她也成为了“圈里的明星妈妈”,很多有着同样经历的自闭症患儿母亲都慕名找到张金玲寻求帮助。

《都市晨报》于4月初报道的《致敬从未放弃的他们!徐州24岁自闭症女孩成长之路,是你想不到的艰辛》一文中,讲述了一位名叫张莉的妈妈,陪伴如今已经24岁的自闭症女儿贝贝康复及成长的经历。

张莉和女儿贝贝(左)

为女儿康复自办康复机构,她创办家庭式幼儿园。为了给贝贝康复,她多次到很多城市学习康复方法,凡是全国知名医院组织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培训,她一定会去听课。结合自己的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再加上习得的先进康复技能,她给贝贝制作了很多独特的康复治疗方法。

24年来,她和丈夫没有睡过一夜的完整觉。

贝贝是不幸的,因为患有自闭症,但是她同时又是幸运的,全家人对她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她更多的关爱。

作为一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尽管因为女儿的病症严重,无法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依旧需要亲人24小时的照顾,但是张莉建议凡是家里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不用遮遮掩掩怕别人知道,只有社会知道了,大家才能伸出援手帮助你们。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暂且不论自闭症发病原因是否天生,是否和后天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有多大关系,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冷漠的家庭和缺乏爱心的父母,一定不会培养出一个有大爱且懂得分享的孩子;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多种不良症状的叠加有迹可循,但是纠正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或存在的不足,却需要每一个有耐心的父母付出更多。

父母不爱学习、不思进取、一味地把孩子交给机构和学校,自己当甩手掌柜,却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大进步,看不到孩子的变化,反而不断的斥责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即使在康复机构有了进步也会在家庭中出现倒退。

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你总是看到其他自闭症孩子每天都有变化,不断成长,却看不到其父母是如何付出和陪伴;

你总是羡慕其他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生活自理,但是却忽视了其父母回家后是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的;

你总说自己陪孩子朝九晚五康复训练已经很累很累了,为什么却是收效甚微,却从来没有找过自己的原因,你的那些费时费力的陪伴只是陪孩子在一起,却并没有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只是觉得陪孩子辛苦,那与其陪孩子耗费时间,自己从不参与,还不如多出去工作挣点康复费用来得实际。

一个不断成长的自闭症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热爱学习,彼此互助的家庭,父母不说有多高的悟性能读懂多少专业的康复训练书籍,但一定要不断学习掌握基础方法。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这句话特别适合自闭症等特殊需要家庭。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

尽管他们不会说话,没有眼神,不会交流,行为刻板,但是他们也是会模仿同龄以及成人的行为。身边人的好习惯好行为,他们能够很快学会,但是那些坏习惯和坏行为也会得心应手。

成为一个好父母,不是要求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能够成为行业顶尖高手,榜样楷模,而是希望他们能够端正心态,积极进取,树立孩子身边良好行为的榜样。

我曾经在文章中多次重申过一个观点:自闭儿的确是对父母的考验,在国内也的确有很多很多的难处和身心疲惫的煎熬,但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其实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伴随自闭儿康复的,其实还有父母的康复,尤其是心理方面的转变和修复,提升。唯有,尽快地转变心理落差,适时地调整心理预期和做好心理准备,这样的父母才是星儿最需要的。

那些高知父母,虽然也会有自闭症孩子,穷人也会如雪上加霜地生出一个自闭儿,但是,很多实践证明,高知父母在对待自闭儿方面,能够很快地扭转心态,不断地去学习,也从不放弃,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自己内心强大了,技术提升了,孩子才能够有更大的转变。

而那些总觉得家有自闭儿就是天要塌下来,又不愿意自我提升和学习的家长,你们的自暴自弃和自怨自艾,其实更是加重了孩子的苦难。

我们无意也没有资格责备那些已经被生活摧残到尘埃里的自闭儿父母,因为他们的感同身受,是没有体会过的家长永远无法明白的。

无论怎么样,你们都是伟大的。只是,我想说的是,父母自暴自弃真的无济于事,只有转变心态,带孩子一起走出阴霾,才能看到更多阳光。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从来没有经过几个月康复训练就能够恢复到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自理的自闭症孩子,也极少有智商超群的高功能自闭症天才,但是那些真正的患有自闭症的普通孩子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康复训练之后取得巨大的进步,逐渐接近普通同龄人的生活方式和自理能力,甚至升入普通学校,最终考入普通大学,当然离不开遇到一个好机构好老师的悉心专业教育,但更离不开一个好父母拉着他们的小手一路同行,披荆斩棘,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