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是大周朝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地位大国的基础!

  1. 周代对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称谓
    周代对一些特殊职业的人有特殊的称谓,举例说明:
    寺人:指宫中近侍,类似后来的宦官。
    优人:宫中的歌舞艺人。
    贾人:商人。
    细人:见识短浅的人。
    阍人:守门人。
    竖人:宫中供役使的小吏。
    行人:使者的通称,也指出征,出行的人。
    圉人:养马和管马的人。
    舍人:王宫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
    嬖人:被主人宠辛的姬妾或侍臣。
    准人:随侍国王左右的高级官吏。
    封人:官名。职掌分封诸侯的程序,档案等事宜,春秋后也掌管疆域图籍。
    2.周代的车子有不同用途
    秦代以前战争和生活的代步工具主要是车,不同用途的车有不同的名称。
    战车:又叫 兵车 或 戎车 。我国用战车作战主要是殷、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斗中,战车用于冲击敌阵,行军时用来装载粮草。驻军时用来围阵 扎营。战车用四匹马拉。战车的单位叫 乘 。一乘包括一辆车,四匹马,车上三个甲士,车后七十二名步兵。一般的战车在作战时,三个甲士,中间是御手,左边 一人持弓,右边一人持矛或戟,车后步卒随车攻击。主帅所在的战车则不同。中间是主帅亲自掌鼓调动军队,御手在左,右侧一个勇士保护主帅,叫 车右 ,保护 天子或诸侯的叫 车右将军 。
    巢车:也叫楼车,车上设有望楼,用来观察敌情。
    轒(f n)辒:古代攻城用的一种特殊战车。车顶和两侧用木头和生牛皮构成屏障,以保护攻城士卒不被箭、石击伤。
    轺车:古代一种轻便马车,车厢四面敞露,中间竖有车盖,一般用一匹马驾车,也有用两匹马的,相对轻便快捷。也叫轻车。
    辒凉车:古代豪华用车,设有帐幔,上面开着窗子,可以根据需要开闭调节车内温度。
    槛车:设有栅栏。是运输猛兽或囚禁犯人的车。
    安车:古代乘车一般都站在车中,安车是可以安坐行走的轺车。
    传车:驿站专用传递消息、命令的车。
    荦(lu ):人推的独轮车。
    驷乘:古代一车套四马叫驷,四人共乘一驷叫驷乘。
    舆:古代车子乘人部分的车箱。
    3.儿子有不同叫法
    古代对儿子的称呼很讲究,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称谓。
    世子:天子、诸侯、大夫准备嗣位之子叫世子,也叫太子。
    嫡长子:由王后或夫人亲生的长子叫嫡长子。
    支子:指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对嫡长子处于从属地位。也叫别子或庶子。
    嗣子:自己没儿子,以他人之子为子,此子叫嗣子。
    养子:收养他人之子为子称养子。
    公子:指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
    王子:指天子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
    4. 母 有不同的含义
    母 有八种不同的含义, 八母 指八种不同身份和家族地位的母亲。
    嫡母:妾的子女称父的正妻为嫡母。
    继母:父亲的后妻。
    养母:被收养的儿子称收养之母为养母。
    慈母:原意为妾生的儿子因生母病故,由其他妾抚育,被养育者称抚育者为慈母。现在称的 慈母 用的是引申义。
    嫁母:亲母因父亲过世而再嫁叫嫁母。
    出母:被父亲休弃的生母叫出母。
    庶母:正妻的儿子称父亲的其他妾、媵为庶母。
    乳母:父亲的妾中有曾乳育自己的,称乳育者为乳母。
    5.西周的宗法制度
    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其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宗和小宗的区分。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大宗的嫡长子叫 宗子,对大宗他是家长;对群小宗,他是族长。他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祖庙的祭祀。庶子系统属小宗。大宗代表始祖正体,一直下传不变。小宗超过五世就不再宗 原来的小宗。这样就形成了宗子承袭始祖爵禄和贵族身份,小宗的宗人共宗其小宗,群小宗各率其宗人以宗大宗,大宗又率群小宗以宗国君的宗法体系。
    6.宗庙和太庙
    宗庙是祭祀祖先的处所。按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在正屋祭祀。当时每庙就是一尊先祖的塑像或画像。周天子的七庙是 始祖后稷、文王、武王三庙和高祖、曾祖、祖、祢(就是父)庙。始祖庙是不祧(从宗庙中迁出神主叫祧),其他的可根据血统依次迁出藏于祧庙。
    太庙是天子的祖庙。后来诸侯的祖庙也叫太庙。
    7.三族、九族
    族的本意是集矢成束。三族有不同说法:一般指父、子、孙三族;也有解释为父族、母族、妻族或父母、兄弟、妻子。九族指同姓宗族的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
    8.王室、公室
    王室指周天子及其近亲属成员。王作为天下万邦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支配天下土地和臣民的权力。在当时,一邦实际就是一个有血缘关系的部落或有亲姻关系(也有的是臣服关系)的部落联盟。
    公室指诸侯国国君及其近亲属成员。他们有自己的世袭领地(封地或采邑)和人口,成为他的族众。
    9.大夫
    大夫,是因受赏赐而形成的贵族世族。
    对国家的解释,原意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后来发展成诸侯为国,大夫为家。
    大夫阶层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时的大夫多属于王朝之官,不属于诸侯。这个集团形成于诸侯中是春秋时期,以致于后来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 政在大夫 , 政在家门 的情况。甚至大夫废立诸侯屡见不鲜, 三家分晋 , 田齐 代 吕齐 这样取而代之的也屡见不鲜。
    能产生这个集团,就是春秋时期,王室逐渐衰落,诸侯自行征伐兼并,使诸侯在兼并中获得了大量的土地,有能力用这些土地去奖赏对扩张兼并有功的人。受奖的人多了,世袭制又形成了,大夫贵族阶层也就形成了。
    10.周朝的政制体系
    周王朝把彊界内的国土分为畿(jī)内、畿外、侯外三大部分。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有一个直属的控制区,就是所谓的畿内。在畿内,除了王室中身居高位的重臣或王室的庶子所封的采邑以外,还有一些被称为公、伯爵位的附庸小国。
    畿外是诸侯方国,其封爵的等级:天子朝中的三公称公,天子的后人称公,其余的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有的势力强大的诸侯称公,多是死后谥为 公 。国王与诸侯之间是君臣关系,天子是诸侯的主宰。
    在诸侯国内,诸侯为国君。国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形成卿大夫阶层。卿大夫又可以把自己受封的采邑分封给对自己有功的士。这就形成了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卑、卑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的阶级体系。
    侯外是与周王保持臣属关系的诸侯以外的地区。多数是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服。由近及远每五百里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区域,合称五服。
    但在《国语 周语上》一书中对五服的解释又有所不同。称为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按这个说法:天子对畿内 的直接控制区是甸服。王畿以外,是按不同的亲疏关系分为侯服、宾服的诸侯或先朝旧国的统治地区。再边远的少数民族部族,部落则被称为 要服 、 荒服 。
    所谓 服 ,是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控制程度和亲疏程度的一种确认和规定。
    12.国家、国人、野人
    古代国家的原意,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后来发展成诸侯为国,大夫为家。直至后来才特指王朝的统治区域内为国家。但无论形式如何,在实质上,国家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东周列国时期的列国都有自己的都城,城内居住的,除了贵族也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通常称为国人。城外近郊主要是按乡、里编制起来的平民。远郊的居民一般 称为庶人,远郊以外的居民则称为野人。周代的地方基层组织,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族,五族为一党,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
    13.姓与氏
    古代的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姓的分支和发展。
    刚开始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一个老祖母为了把自己的传人和他人相区别,才产生了姓。所以姓,多带有女字。如:姬、妫、姒等。
    当时的部落各有不同的始祖,每个部落有自己的代号,多数和居住地的河流有关,这个代号有的就成了原始的姓。比如炎帝生在姜水,就以姜为姓。
    后来各个部落又分衍出许多分支,尤其在父系氏族社会以后,这些分支又以与本支族有关的地名、河名、国名、官名、身世做命名来相互区别,这就产生了氏。
    按周代的宗法制度,太子才能继承父亲的姓,而其他的儿子要分出去自立一家,他就成了这一支的始祖,就是所说的 别子为祖 。这就每一子都出现一氏。
    姓与氏不分都混同为姓氏,那是以后的事。据专家考证:先秦时期有18姓,875氏。到了现代,干脆用 姓氏 一词涵盖了 姓 与 氏 。有专家研究,我 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约有18000个,现在在用的约有12000个,另6000个因族群消亡而消失,或改成了其他姓氏。
    14.附庸
    原来指中国古代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后来指受宗主国统治和奴役的国家。比如战国后期,韩国就主动向秦国请求成为它的附庸。
    现在也指受别国操纵控制的国家。也泛指依附于某一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15.三晋
    指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春秋末期,晋国被韩、赵、魏三氏卿家大夫瓜分,又各以姓氏立国,史称 三晋 。
    16.战国时期四大名将、四大君子(公子)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秦国的王翦、赵国的李牧。
    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公子)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17.五伯
    也叫 五霸 。是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称霸一方的诸侯。一般的说法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也有一种说法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还有一种说法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
    18.五瑞
    古代诸侯用做符信的五种玉。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公爵用桓圭,侯爵用信圭,伯爵用躬圭,子爵用谷璧,男爵用蒲璧。
    19.六亲
    形容有的人不尽人情,常用六亲不认一词。其实 六亲 有六种不同说法。
    1.指父、母、兄、弟、妻、子。
    2.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儿之子。
    3.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4.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5.指父、子、兄、弟、夫、妇。
    6.指叔伯、诸舅、兄弟、姑姊、婚媾、姻亚。
    20.六卿和六官
    六卿 的广义是指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后来《周礼》把执政大臣分为六官,也称六卿。也有专指的含义,比如春秋后期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为卿,合称六卿。后世就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六官 按《周礼》的说法: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别掌握朝政,称为六官或六卿。
    21.七出
    是封建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个理由,说明了妇女地位的低下。这七条是:不顺从父母的、不生儿子的、淫乱淫癖的、好妒嫉的、有恶症或传染病的、多嘴多舌的、爱盗窃的。又叫七弃。是封建宗法制度为维护夫权而制定得迫害妇女的封建礼教。
    22.八佾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初期,其礼制对不同层次的贵族享受什么样的舞乐都有明确的规定。八佾是天子专用的乐舞。佾是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八佾就是六十四人的集体舞列。在当时,舞蹈用人的多少,表示贵族之间的等级差别。也叫八溢。
    23.八音
    是古代乐器的总称。即金(金钟)、石(石罄)、丝(琴瑟)、竹(箫管)、匏(笙竽)、土(壎)、革(鼓)、木(祝敔)这八种不同音质的乐器。
    24.九家
    战国时期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也有十家的说法,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小说家。
    25.九州、九鼎
    大禹治水之后,把天下划了九个大行政区,并铸了九个大鼎各刻上每州的风土人情来代表九州。
    九州说法不一,一般的说法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个州;第二种说法为:冀、兖、徐、扬、荆、豫、雍、幽、营这九州;还有一种说法为:冀、兖、青、扬、荆、豫、雍、幽、并这九州。后来泛指中国全境。
    九鼎代表了天子统治天下的王权,它是古代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26.山西
    在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关中的地域概念相同。以后通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
    元代以后,指现在的山西省。
    27.山东
    在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战国时期也指秦以外的六国为山东。以后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元代以后主要指现在的山东省。
    28.伯、仲、叔、季
    古人以伯、仲、叔、季区别同辈亲属的长幼。所以常在名字前加伯、仲、叔、季来明确兄弟排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老四。如:伯夷、叔齐、仲尼、季路等。
    29.妻、媵、妾
    古代的宗法制度规定得比较严密。因为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最忌嫡庶无别。古人虽然可以多娶,但妻子只能一个,妻子亡故了,才能明确第二 个补继妻位的。像鲁庄公,为了尊行母亲意愿一直空着妻位等齐女长大成人才娶来为夫人,其他的无论先娶还是后娶进来的,都只能是姬妾。
    媵是因陪嫁而娶来的女子。媵制起源很早,是原始社会族内群婚向族外偶婚的过渡形式。当时的习俗,男性娶的如果是姐姐,他就有权把达到一定年龄的妹妹也娶过 来。所以古代女子出嫁就有可能有妹妹随嫁。随嫁的就叫媵。对舜就有 妻之以皇,媵之以英 的说法。但媵必须是嫁女的同姓,否则不合礼制。
    古代妾的本意是女奴,实际是性奴隶,民间叫偏房、侧室,贵族叫如夫人。它的来源一是罪人的妻女,二是贫困人家出卖的妻女,没经明媒正娶的也叫妾。
    媵和妾都不是妻,但因丈夫的意志可以继以为妻。媵和妾也有区别:媵是当时的礼教所认可的,妾则不是;媵的来源是出嫁女子的妹妹或侄女,妾则不是;媵的社会和家庭地位高于妾。


    30.六礼
    古代结为婚姻的六个程序叫六礼。即:
    纳采:男方家长派人向女方家长献纳采之礼。纳采前,男方要派媒人到女方沟通,得到允许方可纳采。
    问名:即询问女子的姓名和生日时辰,民间叫合婚,贵族要占卜吉凶。
    纳吉:男方占卜或爻卦得到吉兆,派人通知女方家长。
    纳徵:举行定婚仪式,至此婚姻关系被社会认可。纳徵也叫纳币,就是下聘礼,民间叫彩礼。
    请期:纳徵后男方把迎娶的吉日告知女方并征求意见。
    亲迎:民间叫迎娶,就是男人亲自把妻子迎娶进门。
    31.胡服
    胡,在秦汉以前专指匈奴,后来泛指塞外少数民族。胡服,就是这些游牧少数民族的着装。特征是短衣,长裤,脚穿皮靴,主要是为了适应游牧中骑马的需要,但 在集民为兵时,这种着装便捷,利于骑射。而当时的汉族服装以长袍为主,不利于打斗,更不利于骑马作战。在赵武灵王的时候,为了提高军队对游牧民族的战斗 力,增强军队的机动性,开始使用骑兵,着胡服。在后来的长期民族融合中,胡服成了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32.六畜、五牲、三牲
    六畜指马、牛、羊、鸡、犬、豕,也叫 六牲 。
    五牲指除了马以外的其它五种牲畜。
    三牲指牛、羊、豕为三牲。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叫 畜 ,用于祭祀时叫 牲 。
    33.太牢、少牢
    古代以牛、羊、豕做祭祀用的三牲。祭祀时,祭品三牲齐全叫 太牢。 也叫 大牢 ,一般用于隆重的祭祀,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用太牢。
    祭祀时只用羊、豕而不用牛,叫 少牢 。多为卿大夫祭宗庙之用。
    34.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前业绩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叫做 谥 或 谥号 。评定谥号的标准叫谥法。
    谥号是用一些固定的字来表达的,这些字具有特定的含义,用来表示对死者的褒扬、贬斥或哀怜。例如:汉文帝的 文 ,根据谥法是 经纬天地 的意思,这个谥号 文 就是褒扬。隋炀帝的 炀 表示 好内远礼 ,这就是贬斥;唐哀宗的 哀 表示 恭仁短折 ,这是哀矜。
    上古时谥号一般是用一个字,后来除了皇帝以外,谥号一般用两个字比如岳飞谥 武穆 ,苏试谥 文忠 。
    给天子、诸侯的谥号,由礼仪官员议出再由继任者确定。给大夫和臣下的谥号,是由朝廷赐予。
    谥号也并不是都与死者生前的行为相称,往往有溢美之词,甚至颠倒是非。比如秦桧死后居然被谥为 忠献 。五十多年以后才改为 谬丑 。
    35.私谥
    古人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故吏所加的谥号,叫私谥。有私谥的一般都是有名的文人、学者或隐士,如东汉的陈寔去世时有三万多人参加丧礼,私谥为 文范先 生 。晋代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诔,谥为 靖节徵士 。北宋著名隐士林逋死后,时人谥之为 和靖先生 。以至后来知道他谥号的多于知道他名字的。私谥 是民间议定的,与朝廷颁布的性质不同。
    36.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追尊为某祖,某宗,并用其题庙室,这就叫庙号。
    庙号源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武丁称高宗。从汉朝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嗣君称太宗、世宗等。例如汉代的刘邦称高祖,文帝刘恒称太宗,武帝刘彻称世宗。唐代李渊称高祖,李世民称太宗。
    但汉代还不是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必须是生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称 祖 或称 宗 。到南北朝时称宗就滥用了,唐代起几乎无帝不 宗 。
    古人在特别郑重严肃的场合称呼已死的皇帝时,往往在庙号之后连称谥号,这就叫全号。如:汉文帝的全号是 太宗孝文皇帝 、汉武帝的全号是 世宗孝武皇帝 。
    37.尊号
    皇帝在世时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尊号。这种做法是在唐武后、中宗之世开始的。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 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宋太祖于乾德元年(公元936年)受尊号为 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 。
    尊号是大臣奉上皇帝认可的,而且可以上几次,多数是阿谀奉承之词。
    到后来有的皇帝死后还有被奉上尊号的,如唐高宗李治死后七十多年,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还被尊为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的谥号。
    38.采邑
    古代国君封赏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叫采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采邑制盛行在周代。卿大夫在采邑内有统治权并对国君承担义务。采邑为世袭制,由嫡长子继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级而定。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兼并日益激烈,卿大夫的采邑也开始不稳定。不仅诸侯间征伐兼并,卿大夫间也杀伐兼并,秦就是最强势的土地兼并者。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了郡县制,虽然仍有封邑,但受封者在封地内不再享有统治权,但以其封邑内所收的赋税为俸禄。
    封邑的大小主要以户数的多少计算。
    39.井田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井田制 始于商代,盛行于周代。就是把耕地划分成相对整齐的地块,周围有疆界,中间有小路,就是所说的阡陌。通过路和沟渠把一大块耕地用横竖各两条线 划成 井 字,中间的一大块为公田,周围的八小块由耕种者自己耕种,公田部分由八小块私田耕种者代耕,收获归土地的主人。耕作上先 公 后 私 。因这种 田地的形状像 井 字,所以叫 井田 。
    在 井田 制度下,土地为国家所有,国家把土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分给劳动者耕种,而把收获交给统治者享用。
    40.公田、私田
    在古代井田制中,由劳动者共同耕种而把收获物交给统治者的田地叫公田。尤其在周代,天子是土地所有者,拥有大量公田。称为大田、甫田、南亩。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分封给卿、大夫、士。但除天子以外人等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到春秋末年产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诸侯国君占有的土地也叫公田,而新兴地主占有的土地叫私田。
    这以后,封建王朝直接控制的土地叫公田也叫官田,私田已经是指民田。
    私田在性质上属于私人所有,但要向官府交纳田赋,并可以自由买卖。
    41.分封制
    分封制又称封建制。是周代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创新。就是周天子对自己的同姓兄弟、儿子和信得过的异姓功臣,把土地和土地上的居民,以封赏的方式交给受封人,由受封人去代周天子治理指定的封地内的土地和人众。
    夏、商时期也有分封,但多数是通过册封明确了臣服部落的臣子地位和活动区域。而周代的分封不同,建国之初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其中五十三个是同姓的,另18个像太公吕望(姜尚)封齐都是信得过的功臣。只有宋、杞几个有限的商、夏遗民封国。
    这么做,使诸侯和天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这些诸侯国包围着周天子的畿地,卫护着他。在外围的也都占据要地,成了周天子的安全屏 障和镇抚触角。周公又制定施行了一套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统小宗,大宗共忠于天子,周天子就具有了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家族的大家长的双 重身份,也就形成了双重控制。这种创新无异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控能力。
    所以,分封制是周朝统治者发明的,旨在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统治、镇抚被征服地区人民的一项措施。
    42.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免去旧职,任命新职务。指任命,受职。
    (2)赏:赐予官职,官衔,爵位。
    (3)擢:指选拔和提升。
    (4)迁:改任。有迁升、改任、降职三种含义。
    (5)徒:一般的调职,只改任官职。
    (6)谪:官吏降职,相当于贬。
    (7)拜:授予、任命。
    (8)出:出京受任。
    (9)去:卸职。
    (10)黜:废免、革职。
    (11)放:放逐。
    (12)陟:升迁,指提升和进用。
    (13)夺:指罢免官职(14)罢:革除官职。(15)复:恢复原职。
    43.三教九流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以道教、儒教、阐教为三教。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以儒教、道教、佛教为三教。九流指先秦时期的九个学术派别,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这九个学派。
    44.五行
    五行学说的创立者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他以五行说和阴阳说为中心建立其哲学体系。所以又称 阴阳五行家 或 五行家 。
    五行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土、火、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物质不断的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既相生又相克,相生相克的制化才有事物的变化。五行相生的规律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5.执牛耳
    指古代诸侯结盟时主持会盟的人。在古代,诸侯结盟要将用于祭祀的牛耳朵割下由会盟主持人掌握。参与结盟的诸侯以牛血涂在唇上,表示言出必践相互无欺。这种仪式叫 歃血 或 歃盟 。后世把 执牛耳 比喻为某人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方面居于领导或领先地位。
    46.社稷
    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土神和谷神,所以立朝先立社稷坛墠(祭祀用的高台或平地)。灭人之国也必须毁其社稷。
    国的社稷。从政治意义上说是国家政权的标志。有史以来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也无论地处何方,都视社稷为国家的象征。
    现在北京市还有明清社稷坛的古迹,在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又称 五色土 。
    47.革命
    革命在现在的含义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暴力行动。但这个词是典故,原义是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典出于《易 革》,书中说: 天地革而四肘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
    后来隋唐时期的大学者孔颖达曾解释为: 夏桀、殷纣皆凶狂无度,天既震怒,人亦叛主。殷汤、周武,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放桀鸣条,诛纣牧野,革其王命,改其恶俗,故曰: 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 。
    48.什么叫方国
    宗主国周边臣服的小国就是宗主国的方国。
    49.墨子
    墨子姓墨名翟(d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战国初期鲁国人,即今山东省腾州人。生卒年为公元前468 376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还算得上一个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因为他精通手工技艺,又是一个发明家。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其学说以兼爱为核心,就是不分等级、不分 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以节用和尚贤为支点。节用就是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尚贤就是不分贵贱不论等级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墨家学派的影响很大,墨家又是一个纪律极严的组织,领袖被称为 臣子 ,成员被称为 墨者 ,成员对领袖要绝对服从,受命要 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
    墨子一生主要从事两个活动。一是广收门徒,严肃门规,全力推行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主要的著作有《墨子》一书,内容包括政治、军 事、哲学、伦理、科学和逻辑学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之一。《墨子》原著已经失散,西汉时刘向整理录成《墨子》七十二篇,到了宋代只剩下六十篇,目 前只存有五十三篇。
    50.孟子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兴。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 三恒 公族孟孙氏的后人,生卒年约公元前372 289年。
    孟子少年丧父,母亲教育很严,曾为选择对孩子有良好影响的邻居三迁其居。在清苦的生活中成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学习刻苦,深悟儒学真谛。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儒学的核心思想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学成之后,曾先后赴齐、宋、滕等国游说。一度曾经出任齐宣王的客卿,但最终没被重用。孟子主张 仁政 ,提出了 民贵君轻 、 人性本善 的学说, 反对列国杀伐和武力兼并。有倡导 良知 、 良能 说,教导人们心存善性,和万章等儒学门人收集整理儒家论述,著有《孟子》一书,战乱中有散失,目前存有 七篇。
    孟子对儒学的发展贡献很大,后人称其为 亚圣 。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51.三纲五常
    是儒家思想推崇和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
    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纲维、法度,指必须服从的法权。
    五常 ,指人们应该遵行的日常行为规范。即:仁、义、礼、智、信。
    这一思想,前者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后者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人文公德的准则。
    52.三皇五帝
    泛指远古时期的帝王。
    三皇:是传说中的上古时期三位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帝王。其指向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是指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即黄帝);第二种说法:是指伏羲、神 农、女娲;第三种说法:指伏羲、神农、燧人;第四种说法:伏羲、神农、祝融;第五种说法:指天皇、地皇、人皇;第六种说法:指天皇、地皇、太皇。但第二种 说法比较普遍。
    五帝:是传说中上古时期有作为的五位帝王。说法也不尽一致。第一种说法:黄帝(即轩辕)、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第 二种说法:伏羲、神农(即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第三种说法: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第四种说法: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第五种说 法: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世人对第一种说法认同程度较高。
    53.三从四德
    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封建礼教。 三从 :是指女子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从:就是顺从、服从。 四德 :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思想束缚了中国妇女几千年,是一种反动的封建礼教。
    54.国
    古代指都城或诸侯的封地。西周、春秋的时候指都城,和郊外的 野 相对应。西周分封诸侯,各诸侯的封地也叫国。秦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而确立郡县 制,各诸侯国不复存在。汉朝初年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他们的封地也叫做国,和直属朝廷的郡同时存在,两者的地位相等,所以时常 郡国 连称。
    55.州
    地方行政区划名。传说尧时大水成灾,禹平洪水以后,曾把全国分成九州,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也 称部),每州设置刺史,他奉皇帝之命巡查郡、国。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在魏、晋、南北朝没有改变。隋末改州为郡,唐又改郡为州。宋、元的 州,和唐代大致相同。元代不属于路而直属中书省的州叫做直隶州,统属于路的叫散州。明清改州为府,如苏州府、青州府等,还保留了一些直隶州,地位略次于 府,直属于省而不隶属于府,隶属于府的州通称属州或散州。
    56.郡
    春秋至隋唐的地方行政区划名。春秋末年以后, 各国又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来增加到四十八个。郡从秦、汉 一直沿用下来。隋唐时州、郡迭改,宋代废郡设置州、府,虽然各州有郡号,如德州平原郡等,但这个郡号只是空名,并无实际作用。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 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
    57.县
    战国以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名。春秋初年,晋、楚、秦 等强大的诸侯国往往把新兼并到的地方建设为县。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把县制逐渐推行到内地,并且在卿大夫的领地里也逐渐地分别设县。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在新 兼并到的地方设郡,郡的面积比县大而地位比县低,战国时期,各国的边地逐渐繁荣起来,不像过去那样地广人稀了,于是在郡下设县,产生了郡县二级制。秦统一 六国后,确立郡县制,县隶属于郡,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任免。这样,县的建制自战国以来,历秦、汉、隋、唐直到明、清各代不变。隋唐以来,县隶属于州或府, 是郡、县二级行政区划或省(行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8.里
    基层行政区划名。始于秦、汉时期。是亭的下一级行政区。十里为一亭。隋、唐时废了亭,里直接隶属于乡。
    59.府
    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始于唐代,上升京师和陪都所在地的州为府。贞观年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六十个,其中府有都督府和京兆、河南两府,这时府和州同 级,是县的上一级的建制。宋代,州和府同时存在,它隶属于路。元、明、清时期,府的建制逐渐代替了州,成为省、府、县三级基本建制中重要的一级。元代的 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属朝廷。明代以京畿、应天诸府直属朝廷,其余隶属于布政使司。清代以顺天、奉天二府直属京师,其余与明制相同。
    60.中原
    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比如:南宋陆游《示儿》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北宋时黄河流域的广大国土。
    61.三关
    古代不同时期三个重要关口的总称。各朝代所指不同。东汉指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三国时候,指阳平关、江关、白水关。明代指今河北省境内沿内长城的居 庸关、倒马关、紫荆关为 内三关 。今山西省境内沿内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 外三关 。是屯兵重地。此外,南朝时义阳即今河南信阳市南的平靖 关、武胜关、黄岘关和五代时后周世宗从契丹统治下收复的今河北境内的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都总称为三关。
    62.九塞
    古代的九个要塞。据《吕氏春秋有始览》记载为: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淮南子地形训》中又把冥阸称作渑阸,殽称作殽阪。
    63.四渎
    古人对四条直流入海的大川的总称,即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尔雅释水》中解释说: 江、淮、河、济为四渎,发源注海者也。 古代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的四川即指四渎。因为那时淮、济还是直流入海的,所以和长江、黄河并列。唐朝才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这种叫法也为金、明各 代所沿用。
    64.关内
    地区名。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亦称关中。另外,今河北山海关以西地区,四川康定以东地区,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旧称关内,是和关外相对而言。
    65.关东
    地区名。泛指一般关隘以东地区。秦汉等定都于今陕西省内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史记李斯列传》: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 就是指函谷关以东之地。后来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东,是因为它位于山海关以东而得名。
    66.关西
    古地区名。汉唐等时代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为关西。
    67.关外
    泛指一般关隘以外地区。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近畿之地为关内,相对而称关东地区为关外。明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为关外,因为这三省都在山海关以外。也有把嘉峪关以外的今甘肃省西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称为关外的。
    68.关中
    古地区名。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因而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陕西省,这是一般的说法。有时又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期秦国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有时还包括陇西和陕北。
    69.江表
    古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表 的意思是外,从中原来看,长江以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所以叫做江表。
    70.江左
    古地区名。泛指长江下游的东部地区。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魏禧《日录杂说》: 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根据地都在长江下游的东部,所以历史上也常把它们的全部统治区称为江左。
    71.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但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多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
    72.江东
    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汉代以后,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的主要渡口,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三国时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故当时又称孙吴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东。
    73.山前
    古地区名。从五代至宋金,习惯上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军都山、燕山以南地区称为山前。
    74.幽州
    古九州之一。幽州在燕地,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部分。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十三部中就有幽州。魏晋以后,辖区缩小。唐代辖区相当于今 北京、天津二市及附近的大兴、通县、房山、武清、永清、安次等地。五代石敬瑭在契丹扶植下建立晋朝,割让给契丹燕云十六州中也有幽州。辽改幽州为南京,成 为辽的五京中规模最大的城市。自东北女真人灭辽建立金后,把都城从会宁府迁至幽州,并改称中都。金定都中都后,大肆兴建都城。内城北面则是全城最大的市 场,各种海陆百货,都聚集于此。
    75.函谷关
    函谷关原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地势险要,北面是大河,南面是崇山峻 岭。山谷中两边悬崖峭壁,深险如函,故称东自崤山,西至潼津为函谷。战国时,秦国占领此地。在谷中设置关隘,名函谷关。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也由此而得 名。这条通道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时东移三百里到今新安县东建关,称为新关。原函谷关称作旧关,改置为弘农县。
    76.蓟城
    城名。周灭商后,封召公于燕,治所在今北京地区。从春秋至战国,燕国由弱小发展成战国七雄之一。这时燕国都城已迁至蓟,城址在今北京市西南广安门一带。 由于蓟城是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的必经之地,地势十分险要,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蓟城就成为北方的重镇。自西汉时期起,蓟城是东北地区各民族和汉族人民经 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每当以汉族为主建立的王朝强盛时,蓟城便成了中央王朝控制和经营东北地区的基地,如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以蓟城为陪都,又称燕京。
    77.晋阳
    古城名。周灭商后,周王封姬叔虞为唐侯,封地唐在今太原附近。后来姬叔虞的儿子姬燮父,因为唐地临晋水,改国号为晋。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太原 郡,治所就在晋阳。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经隋唐五代十国,晋阳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北魏高欢以晋阳起家,称晋阳为别都。其子高洋篡东魏自立,称北齐。唐高祖李 渊原是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太原留守,因他据叔虞封地唐而得天下,所以立国号为唐。唐朝都城在长安,晋阳被定为北都。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北汉 ,开始时都是在晋阳建都称帝。
    78.虎丘
    位于苏州市西北三点五公里处。原名海涌山。春秋时吴 王夫差葬其祖父阖闾于此。相传埋葬后有白虎踞其上,因此得名虎丘。还有一说山形如蹲虎而得其名。晋代司徒王珣、王珉兄弟,在此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 山寺,寺以剑池为界,分东西二寺。唐会昌年间,寺毁,移建山上,合二寺为一。北宋时重建,改称云岩寺。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始建于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为江南第一古塔。平面八角形,共七层。塔身砖砌,外檐为砖木结构。因屡遭火焚,外檐及塔顶铁刹已 不在,仅存砖砌部分。塔内壶门、斗栱、天花、额坊上均饰以彩绘,图案优美。塔身倾斜,经过多次整修,至今仍巍然屹立。山上有千人石,石北有剑池,剑池下有 吴王阖闾墓,相传因阖闾爱剑,卒后以 专诸 、 鱼肠 等宝剑殉葬,故名剑池。剑池石壁上镌有 风壑云泉 四字,相传为北宋米芾所书。虎丘石上刻有 虎丘 剑池 四字,相传为唐颜真卿手笔。其他景观还有真娘墓、孙武子亭、冷香阁、致爽阁、小吴轩、白莲池、憨憨泉、拥翠山庄等处。
    79.屈原墓与屈原祠
    在湖南汨罗县烈女岭上。传说屈原投江后尸身逆水而上,在此处被发现,因头部已不全,其姊女嬃用黄金镶铸,安葬于此。为防盗墓,筑有疑冢十二。墓北有楚 圹,相传为筑墓时取土处。烈女岭亦名姊归山,下有剪刀池,池畔有捣衣石,皆与嬃女有关。屈子祠在屈原墓西南玉笥山上,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重建。正殿内有屈原神龛。另有独醒亭,传说为屈原与渔夫交谈处,亭名取 众人皆醉我独醒 语义。玉笥山上有 骚坛 ,兀立汨罗江边,相传为 屈原构思《离骚》、《哀郢》、《怀沙》、《九歌》等篇章处。祠附近还有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望爷墩、绣花墩等古迹。
    80.都江堰
    在四川成都西岷江上游处。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秦昭襄王时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所建。都江堰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鱼嘴是建于江心的分 水堤,岷江水势至此一分为二,成为内外二江。外江为主流,内江经宝瓶口流入平原灌溉农田。因分洪堤头部形似鱼嘴,故名。宝瓶口为引岷江水入内江总入口,因 形似瓶颈,故名。入水口系开凿玉垒山,筑离堆而建成,既是入水口,又起节制闸作用。飞沙堰位于鱼嘴及宝瓶口之间,平时将江水引入宝瓶口灌溉农田;发洪水 时,又能将水排至外江,起泄洪作用。三项工程互相制约,互相为用。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后人为纪念李冰父子,建有二王庙及伏龙观,二王庙在都江堰东岸玉垒 山麓。始建于南朝齐建武四年(497年),原名崇德祠,祀李冰父子,宋以后历代皆加封李冰父子为王,故改称二王庙。庙背依玉垒山,面对都江堰,殿宇错落, 气势宏伟,院内有楠、柏、银杏等古木,林荫蔽日,游人至此,如入清凉世界。伏龙观在离堆北端。传说李冰父子曾制伏岷江孽龙,锁于离堆下,后人立祠祭祀,宋 初改名为伏龙观。殿宇三重,逐级升高,最高处为观澜亭。大殿内有李冰石像,镌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像高近三米,胸前刻有题记及造像年月。
    81.黄帝陵
    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上。《史记 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陵前有碑亭,石碑上镌刻 桥陵龙驭 四字。陵墓南侧有一土台,台前石碑上镌有 汉武 仙台 四字,传说汉武帝征朔方归来,在此筑台祈仙,祭祀黄帝。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从陵左远眺有沮水环绕,景色开阔,气氛肃穆。山下有黄帝庙,有巨柏 一株,传说是黄帝手植。另有一株将军柏,传说汉武帝曾挂甲树上,故得名。庙中有亭,立石碑七十余座,刻有历代皇帝祭祀碑文。
    82.秦始皇陵
    在陕西临潼县骊山北麓,建于公元前三世纪,高七十六米,形如缓坡山峰,巍然矗立。陵区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二千五百余米,外城周长六千二百余米,规模极 其宏大。秦始皇陵东侧,有兵马陶俑坑,是陵园从葬品的一部分。陶俑武士身高一米八十左右,与真人相同,身披铠甲或战袍,束带,扎绑脚,发簪千姿百态,纽扣 式样种类繁多,面部表情也各有不同。或手执弓箭,或紧握戈矛,武器皆系实物。陶马大小亦与真马相仿,造型生动,栩栩如生。1979年,在遗址上建立起秦始 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整个陵区尚待发掘,其整体规模之大,从葬品之多,实属罕见。
    83.立嫡
    指确立嫡子。嫡子将继 承父位,故立嫡问题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特别重要。其基本原则是: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羊传 隐公元年》)。即:都是正妻之子,则立 年长者,不论其贤能与否;如都是庶子,则看谁的生母身份高贵就立谁,而不论年龄,这叫 子以母贵 。以上原则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但随着时代不同略有变 化。《唐律》规定, 诸立嫡违法者,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以长。不以长者亦如之。 据《唐律疏议》,如果嫡妻之长子已死,则 立嫡孙。 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 。比起春秋时略有变动。立嫡的原则虽是如此,但也有列外。据 《史记 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父 田婴有子四十余人 ,孟尝君是贱妾所生,但由于他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另外,还有请神选 嫡之法,见《左转 襄公三十一年》和《昭公十三年》。尽管对立嫡有种种规定,但由于嫡子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在历史上还是导致层出不穷的兄弟相杀、骨 肉相残的夺嫡之争。
    84.七情
    儒家所指人的七种感情。语出《礼记 礼运》: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唐韩愈认为,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 。即七情是人天生的本性。 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说这七情是人的本性与外界接触而产生的。
    85.中庸
    是儒家的处世哲学和最高道德规范。《论语 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亦乎。 朱熹注: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至,拯也。 又引用程 颐的话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朱所说的 理 是一种主宰万物的客观精神。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偏不倚,既 不过头也无不及,就是达到了与 天理 一致的最高境界。
    86.三礼
    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是考察儒家思想与战国前制度器物的重要典籍。
    87.五礼
    古代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合称。其说源于《周礼 大宗伯》。
    吉礼即祭祀之礼。古人认为祭祀是 国之大事 ,故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对象有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等。
    凶礼不单指丧葬,也包括对天灾人祸(如饥馑、水旱、战败、寇乱等)的哀悼。
    宾礼,指天子对诸侯的接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
    军礼,主要是指战事和各诸侯可以拥有的兵力的规定。此外,田猎、建造城邑、划定疆界等事也属军礼。
    嘉礼内容比较复杂,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和贺庆之礼等。
    88.九拜
    古代的九种拜礼。据《周礼 春官 大祝》,它们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前四种为正拜,即常用之拜。后五种依附于四种正拜。
    89.君
    周代称诸侯为君。秦以后天下统一,称皇帝为君。在战国、秦汉时期又是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孟尝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
    90.臣
    上古时期臣是对男性奴隶的通称。后来发展为与 君 相对应的概念,含义包括国君以外的各级官员。
    91.士
    商、西周、春秋时统治阶级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左转 昭公七年》: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 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臣。如季孙氏是鲁国大夫,费是他的采邑,宰就是季孙氏的家臣。就是士。士一般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因此,后 来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从春秋到战国,养士之风,愈来愈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 君,养士各在三千人以上。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是学者,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他们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思想、政治主张,在文化上 有巨大贡献。一类是策士,如苏秦、张仪,即所谓纵横家。他们长于政论,善于外交,在当时各国之间的斗争中,他们起着重大的作用。一类是方士或术士,他们中 间有的是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农业、技艺等学科的专门家,在文化上也有重大贡献。最下的一类是食客,品流很杂,包括孟尝君所养的鸡鸣狗盗之流,有的还 是罪犯、赌徒,这类人有士之名,无士之实,多是贵族的鹰犬。
    92.民
    上古指奴隶。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 庶人、庶民,通称庶民。庶,众多之意。民的本意是和百姓的本意相对立的,后来由于阶级分化,演变为同义词。董仲舒《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 民者,暝 也。 金文中屡见 民 字,其字作左眼被锥刺瞎状。郭沫若认为,臣与民在上古都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所以 盲 其一目以服苦役,因而命之曰民 。
    93.奴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甚至杀死。 《左传 昭公七年》: 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 自皂至台,是各级 奴隶。马夫牛牧不列等,比台更贱。据近人研究,甲骨文中的 工 、 奴 、 奚 、 臣 、 妾 等,也都是奴隶。奴隶中有的专门从事家务劳动的,如小 臣、仆侍、妾婢、阍人、寺人等;有的从事手工业生产,如金工、车工、木工等。大量的则从事农业生产。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罪人和贫困卖身的人,也是奴隶 的来源。奴隶可以像牛马一样在市场上买卖。奴隶还可以被任意屠杀,特别是殉葬。当时法律规定主人有权杀死奴隶。
    94.百姓
    百姓在夏、商、周时代指的是当时奴隶主阶级。其对立面为 黎民 庶民 ,即奴隶。 百 ,表示众多; 姓 是族号。奴隶无姓。尧的统治方法,自上而 下,分三个层次。一是九族,即尧的亲族。二是百姓,即百官。三是黎民,即奴隶。九族和睦了,百姓昭明了,黎民就会变得顺驯。到春秋后期,旧的宗法制度逐渐 发生变化,有的庶民上升为新兴地主,有的贵族下降为庶民,故庶民也可以称为百姓,百姓也可以称为庶民, 百姓 就成了平民的统称。
    95.百工
    即百官,也即是古之百姓。还有一说解释百工是指掌握专门技术、占有手工业的小奴隶主,是百姓是组成部分。
    96.黔首
    是战国时秦国及秦王对平民的称呼。
    97.冠礼
    古代贵族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帽子)仪式。古代贵族成年人必须戴帽子。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同时起个字(别名),表示他已是成年人了。古人 很重视冠礼,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必须参加 成丁礼 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这种 成丁礼 后来演变为冠礼。知冠礼在宗庙里举行,由父或兄 主持。在此以前,先要筮日,即以蓍草占卜,选定加冠的吉日。冠礼的前三天筮宾,宾是负责加冠的人,一般是父兄的僚友。宾选定后,要一再敦请,直到宾答应为 止。冠礼进行时,宾给冠者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制作,由几块拼接而成,形如后代的瓜皮 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中带黑色的平顶帽,因其颜色与雀头相似而得名。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帛制成),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每加一次冠,宾 都要对冠者致祝词。如在初加缁布冠时说;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元服,即 头衣 即冠)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大意是加冠之后,你要 去掉小孩子脾气,按照成人的规矩办事,愿你寿命长,愿你福气大,三次加冠后,主人设酒馔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 礼宾 。 礼宾 后,冠者入家 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 字 ,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入室拜见姑姊。这以后,冠者要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用的帽子和衣服,换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 品,去拜见国君、乡大夫(在乡而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居乡的官员)。这种种拜见,都是要说明冠者已是成人。最后,主人向宾敬酒,赠送礼品,冠礼告成。
    98.笄礼
    古代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的加笄仪式。笄,就是簪。行笄礼时要改变幼年时的发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再用笄插定发髻。它像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大体和冠礼相同。主持者是女性家长,负责加笄的是女宾。
    99.三不去
    有三种情况丈夫不能出妻,叫三不去。据《大戴礼 本命》,一、妻曾经为公婆持三年之丧,不能出;二、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不能出;三、有所娶而无所 归(即娘家已无人),不能出。《唐律》规定,丈夫违犯 三不去 中任何一条,都要 杖一百,追还合 。戏曲中的陈世美,就是违犯 三不去 的一个典型人 物。
    100.殡
    停柩待葬叫殡。周代制度,人死,敛尸于棺,在堂的西阶掘一坎地停柩,这就是孔子说的 周人殡于西 阶之上,则犹宾之也 (《礼记 檀弓上》)。西阶是客位,殡于西阶,就是把灵柩当作宾客了。据《礼记 王制》说,从始死之日起, 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 而殡,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 殡不是葬,《礼记 王制》说; 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就拿晋文公来说,他是诸侯,据《左传》记载,殡文公于三十二 年十二月,葬于三十三年四月,相隔恰为五月。后世所谓 出殡 ,才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
    101.寒食
    清明 前二日(一说清明前一日,也有说是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古人从寒食起禁火三天,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得名的由来),到清明节重新起火,叫 新火 。寒 食这一天,折柳条插在门上、屋檐上,叫做 明眼 ;男女成人举行冠礼、笄礼,也在这一天。关于寒食节的由来,相传起于春秋时,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 居山中,重耳烧山想,逼他出来领功受赏,哪知他和母亲抱在一起,宁可烧死在树下也不受文公的赏赐。重耳为了悼念他,下令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烧火煮饭,以后 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102.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 端阳 、 重午 。也写作 端午 、 重五 。民间 节日。关于端午的传说很多。据《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这一天划船竞渡,表示要救他。后来把竞渡的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 端午这一天,人们还包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在门上悬挂菖蒲何艾以 避邪 ,这些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唐宋以后,端午被规定为大节日,朝廷常常给百官以 赏赐。
    103.裘
    皮衣。 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 古时着裘装,毛向外。行礼迎宾时须在裘外加衣(类似今之罩 衣),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敬。朝会时,还须另加朝服于外。与裘之颜色应相配合。衣之袖,一般较裘为短,如此裘毛外露,显得美观。裘有狐裘、貂裘、羊裘、鹿 裘等,其中狐裘、貂裘等较贵重。所以哪一级穿用什么样的裘服当时都有明确的规定。
    104.甲
    铠甲。古代作战用的 护身衣。也叫身甲。先秦之甲,多数用犀兕(野牛)皮制成,用铜铁制作的铠甲始于秦汉。甲披于肩膊者叫掩膊,当胸者叫胸甲或胸铠,贴于两腋、垂于两腿之外者 叫裙。古代特别看重由犀兕(鲨鱼)皮制作的皮甲,尤以犀甲最为贵重。皮甲坚而耐久,上绘彩色,分段连属,下加锦彩作边缘装饰。也有用铜铁片或锦彩作边缘装 饰的。也有用铜铁片或丝带编组而成的。另有一种甲,系用绢帛加绵衲成,叫作 练甲 。汉以后,甲的种类增多,如 琐子 、 两当 等。南北朝一度流行的袴 褶服,即内着两当铠,前后两大片,上用皮襟联缀,腰部另用皮带束紧,外罩袍服,下面大口袴加缚。唐人称之为 临戎之服 ,意思是袍服一脱,即可作战。因为 脱卸便利,所以南北流行。
    105.绶
    系印纽的丝带叫绶。我国古代官阶等级的区别除了表现在冠服上,还表现在绶带 上。绶带从不同的颜色、长短和绪头多少来分别等级,与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通称 印绶 。绶带长短宽窄各有不同。帝王有长过二丈的(汉代一尺约等于现在六 寸半),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从传世的绘画雕刻作品上看,佩戴时,挂于右腰一侧,或拖于地,或打成一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贮绶有 绶囊 ,平时佩于腰 间,用皮革制成。
    106.缨
    系冠之带。古代男子以冠束发,发用笄穿过左右冠圈固定住,冠圈两边各系一根丝带,用以结颔下,这两根丝带就叫 缨 。
    107.宫室
    在上古,宫与室是同义词,都是房屋的意思。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住宅、房屋,没有贵贱之分,普通人的住宅、房屋也称宫。此外,宗庙也称为宫室。秦汉之 后,宫成了帝王所居的专称,即宫殿之意。如秦有 阿房宫 ,汉有 未央宫 等等。宗庙、神庙也称宫。宋代以来的许多学者根据《仪礼》所载礼节,研究春秋时 代的宫室制度,已大体判明当时的宫室格局:宫室一般坐北向南,南面宫墙正中有门,门内有院,院的北部有主要建筑,主要建筑的内部分为堂、室、房等。
    108.堂
    上古宫室的主要部分之一。堂位于宫室主要建筑物的前部中央,坐北朝南。堂前没有门,而有两根楹柱;堂的东西两壁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分别叫东序、西 序;堂的东西两侧是东堂(东厢)、东夹和西堂(西厢)、西夹;堂的后部有墙,把堂与室、房隔开,室、房有户(即门)与堂相通。由于当时宫室是坐落在高出地 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有两个阶,东面的叫东阶,西面的叫西阶。堂的这种格局,从春秋到汉代一直没有多大改变。堂用于举行典礼、接见宾客和日常生活起居,而 不用于寝卧。堂上的座位,以朝南的为尊,所以古书上有 南面 (坐北朝南)的说法。
    109.阶
    古代的宫室建筑在 高出地面的台基上,要进入宫室,必须由阶走上去,这就是 阶 。宫室前面有两个主要的阶,位于堂前的东西两侧,分别叫做 东阶 (祚阶)、西阶(宾阶)。 古人在室外尚左,因此东阶是供主人走的,西阶是供宾客走的,以示尊敬。由于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 升堂 、 登堂 。宫室后部偏东的部位还有一 阶,叫 侧阶 ,侧阶通往后庭。
    110.甗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 物;下部为鬲,置水。鬲的形状似鼎,下有三足,足间烧火。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 周的甗,是把甑、鬲铸成一件,圆形,侈口(口沿向外撇),有两直耳(或称立耳,耳直立口沿之上)。春秋战国的甗、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 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可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可同时蒸两种食物。
    111.俎
    古代切肉用的小案子。形状为两端有足的长方形平板。有的板面微凹,有的板面上有几个十字形孔。已发现的俎有商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数量很少。古人食肉 时,先用匕(匙)把熟肉从鼎内取出放到俎上,然后用刀切割着吃。所以古籍中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史记 项羽本纪》: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 这里的刀俎比喻宰割。
    112.驿馆
    亦称 馆驿 。古代在驿路上设置的馆舍。唐代每三十里置驿,既传递官府文书,又供官员住宿。
    113.四象
    《易》学术语。说法不一,有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有指水、火、木、金布于四方的。有指阴阳、刚柔的:阴阳又分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即日月星辰, 是为天的四象;刚柔则分为太刚、少刚、太柔、少柔,即水火土石,是为地的四象。《易 系辞》说: 两仪生四象。 两仪 即指阴阳或天地,认为四时等变化 都是有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114.朔
    月球和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时刻。这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大体上和太阳同时出没,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不到阳光,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中国古代历法把包含朔时刻的这一天定为每月的初一日,叫做朔日。
    115.望
    月球和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一百八十度的时刻。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月球朝地球的一面照满阳光,从地球上看起来是光亮的圆形,叫做满月或望。中国古代历法把满月的这一天叫做望日,它总是在夏历每月十五日的前后,夏历定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为既望。
    116.太史
    官名。西周、春秋时,掌撰文修史,兼及天文历法、祭祀及典籍管理。秦汉设太史令,职位降低,隶属太常。魏晋时,太史仅掌天文历法。隋有太史监,唐时改称 太史局。唐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五代时同。宋有司天监,元丰年间改立太史局。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称太史院,明清时为钦天监。宋代史馆开始设置编 修、检讨官,而明清时的翰林院也设编修、检讨,故亦称翰林官为太史。
    117.太傅
    官名。一、古代三公之一,周代 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秦代无太傅。汉高祖元年复置,其地位次于太师。东汉时太傅参预朝政。其后历代太傅与太师皆称上公,但多以他官兼领,或不备置。明、 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虚衔,无实际职事。二、辅导太子的官,西汉时称太子太傅。隋唐以后为虚衔,与太子毫无关系。
    118.卿
    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西周与春秋时期,周王朝及诸侯中都设卿,并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为爵位,有上卿、亚卿等。秦汉时,朝廷有奉常(汉:太常、太 奉)、郎中令(汉: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汉: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汉:大司农)等九寺长官,均称卿。北魏在卿下又设少卿。后代相沿设 九卿,但九卿名称并非一致,执掌事权亦有大小。宋初虽有九卿,但为命官品秩,而无职事,直到元丰年间改官制,才有职掌。明清都有大小九卿之别。明大九卿为 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史。清代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一般六部尚书不算在九卿内,九卿所指亦无定制。小九卿与明代也有不同。清代常以三品 至五品的卿为官员虚衔,无实际职务。
    119.三闾大夫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有三闾大夫,以掌握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曾任此职。
    120.宰相
    官名。战国时期,秦悼武王二年开始设左右丞相。至秦朝中央官吏以丞相、国尉、御吏大夫为最高,时谓三公。丞相作为正式官名,是从秦国开始而在秦朝确立 的。丞相制度的确立,完成了战国以来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主要变化,即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使权力进一步集中,君权得到加强。西汉初,改丞相为相国,不 久,恢复旧名,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公元前一年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又恢复称丞相。唐代废了丞相,而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等为宰相;又因为这 些官的品位高,轻易不授人,而以其他官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名义任宰相之职。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及行中书省均置左 右丞相。明初设丞相,洪武时废除。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121.大良造
    爵名。战国初为秦国的最高爵,商鞅、白起曾任此位。职掌军政大权。商鞅制订二十等爵时,大良造为第十六级。汉代沿用。亦称大上造。
    122.太尉
    官名。秦时有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汉初置太尉,和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复称太尉,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除北周外)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到明代废止。或用作对武官的尊称。
    123.三公
    周代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是协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一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西汉以丞相(西汉末改为大司徒)、太 尉(汉武帝时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西汉末年改为大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综理众物,以太傅为上公,三公亦称三司。三国魏初所置 三公与东汉同,但都不参预朝政。晋沿置。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唐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无实际职务,仅为大臣虚衔。唐以太师、太傅、太保 为三师。宋沿唐制设三公,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明清相沿设三公。
    124.九卿
    官名。周代以少师、少傅、少 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秦以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汉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 勋,典客为大洪胪,治粟内史为大司农。魏、晋以后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事权受到削弱,仅专掌一部分事务。南朝梁加卿字以名官。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少府 为大府。明改宗正为宗人府,废卫尉、司农、太府,以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大九卿;以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 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为小九卿。清代以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通政司、宗人府、銮仪为九卿;以宗人府 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为小九卿。清代在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可知六部尚书不 在九卿之内,然对九卿所指亦无明确规定。
    125.二十等爵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根据以功赐爵的原则,制定了十 八级赐爵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秦国的二十等爵。汉代沿用。二十等爵是: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五级大夫,六级 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自五级至九级位相当于大夫,都是军吏。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五级少上造,十 六级大上造(即大良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自左庶长至大庶长相当于卿,都是将军。所统辖的都是庶人更卒,故以庶更为名。十九级关内侯(即伦 侯),二十级彻侯,汉武帝时改名通侯,后又改为列侯,这两级相当于诸侯。战国时期,秦的五大夫以上就有食邑,汉初改为公大夫以上才有食邑,官大夫以下可以 免除徭役,汉文帝以后又改为五大夫以上才可以免役。
    126.五刑
    古代的五种轻重不同的刑罚。五刑的内容,历代不 尽相同。《尚书 舜典》: 五刑有服。 所谓五刑是指墨、劓(y )、剕(f i)、宫、大辟。墨刑,脸上刺字。劓刑,割鼻。剕刑,把脚砍掉。宫刑,阉割 男子的生殖器,毁坏女子的生殖机能。大辟,死刑。这种五刑,实行于上古。
    后来,由于肉刑的逐步废除,到了唐代,就正式确立了新的五刑 制度,即笞、杖、徒、流、死。笞刑,即用竹板打。据《唐律疏议》,笞刑分五等,从打十下到五十下。杖刑分五等,从杖六十下到一百下。徒刑分五等,从一年到 三年。流刑分三等,从流两千里到三千里。死刑分二等,轻绞重斩。自此以后,五刑的名目历代相沿不改,只不过在实行中略有差异。另外,也有记载周代以甲兵、 斧钺、刀锯、钻笮(z )、鞭扑为五刑。甲兵,指发兵讨伐不顺从王命的人。钻指膑刑。笮指黥刑。此五刑说可备一说而已。
    127.车裂
    古代死刑之一。即将人的头和四肢拴在五辆车上,以五匹马或五头牛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在秦以前,施用车裂酷刑是在罪人既杀之后施行。
    128.烹
    古代的一种酷刑,即用鼎镬煮死犯人。盛行于周及秦汉之间,秦代设为常刑。颜师古注: 鼎大而无足曰镬,以煮人也。
    129.王道
    儒家政治思想。主张以仁义作为治天下的方略。孟子把 王道 解释为 仁政 ,所谓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荀子在《王制》中认为治国的方略有王 道、霸道、强道三种,王道以 仁眇(高视)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 ,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他在《王霸》中阐明了王道、霸道于 强道的区别是: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即强道)立而亡。
    130.霸道
    是法家的政治学说,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和秦代。其思想与 王道 相对应,指用厚赏、严刑治理天下。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王道和霸道的区别是王道缓成,霸道可以速成。行王道得天下,行霸道强一国。齐桓公、晋文公就是行霸道的成功代表。
    131.性善论
    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观点。认为 善 是天赋于人的本性。善的表现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从道德观念讲,就是 仁义礼智 四端。孟子的 性善论 成为宋朱熹明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依据。
    132.性恶论
    战国时荀子提出的人性论观点。认为 人之性恶 ,如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愉佚(即好逸恶劳),都是天生的,这叫做 性恶 而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 其善者,伪也 伪,指后天人为造成的,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133.人治
    儒家的政治思想。与 法治 相对应。指为政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贤明。孔子提倡人治,认为: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人治的主张,强调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以及修身、重贤的必要,但也夸大了统治者个人的作用。
    134.德治
    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用统治阶级的德行和道德准则来感化教育和统治人民,反对统治者单凭借威势、刑法以及武力征伐的政策来统治人民。《论语 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认为政、刑只能起镇压的作用,德、礼则能使人知耻归心。
    135.法治
    战国时期法家的政治主张。与儒家的 人治 相对。认为统一的法律和严格的刑赏是治国的根本。其理论核心是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为李悝、商鞅、申不 害、慎到、韩非等所提倡。其中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学说在实践中的得失,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完整法治理论。规定一切都 断于法 ,主张 以法为 教 , 以吏为师 ;用 循名责实 的办法考核官吏,重用 法术之士 。
    136.儒家
    春秋末孔丘首创,后被历代 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一家。儒家学说以 仁 为中心,提倡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崇尚 礼乐 、 仁义 ,重 亲亲尊尊 之恩,行 忠恕 、 中庸 之道。政治上以 仁政 、 德治 相号召,德行兼施,竭力维护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封建等级 制度。孔丘去世至战国时期,儒家分成八派,以孟、荀二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儒家思想即被历代封建统 治阶级奉为正宗。但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学说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其内部也持续着派别之争。
    137.墨家
    春秋战国之际墨翟首创的学派。墨翟主张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天志 、 明鬼 、 节葬 、 节用 、 非命 、 非乐 ,与儒家 学说相对立。墨翟去世后,墨家发生分化,分成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三派,即所谓 墨离为三 。后期墨家清除了 天志 、 明鬼 等宗教迷信的内容,对自 然科学中的几何、光学、力学等作了有益的探索,对名实关系、感觉和思维等关系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曾与儒学并称显学,秦汉之后墨学趋向衰 落,西晋鲁胜、唐乐台、宋郑樵等曾力图振兴墨学,均未成功。清中叶后,墨学又被广泛重视。
    138.法家
    战国时期 主张以法治国的学派,是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家。法家可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和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又作了新的发展。商鞅重 法 , 申不害重 术 ,慎到重 势 。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法家经济上主张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执行重农抑 商和奖励农耕的政策。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制,严刑峻法,赏罚分明。人事上主张官吏从基层选拔,所谓 宰相必起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思想教育方面主张废 文学、止儒墨,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法家学说大多切于世用,当时在诸侯各国多有采用,特别是秦国。西汉武帝时,虽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武帝 及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多数仍采取外儒内法、儒法兼行的政策。
    139.道家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 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称之为道德家,《汉书 艺文志》始称道家。道家认为 道 是宇宙的本原,天道自然无为, 道法自然 ,人效法道,提倡清净 无为,顺其自然。政治上倡导 小国寡民 、 无为而治 。主张 齐物 论,认为 万物一体 ,无是无非,物我两忘,即可逍遥自在。并主张 绝仁弃义 ,故 与儒、墨两家相独立。春秋末年的老子(李耳)是道家的创始者,后来的杨朱派的 全性葆真 说,宋钘、尹文派的 情欲寡浅 说,都与老子观点相近,称为道家 别派。道家到庄子(庄周)时与儒、墨鼎足而三。后来又与名、法两家结合,成为黄老之学。魏晋时期的玄学,则以道释儒,促成儒道融合。佛教传入中国,学者用 老庄之学释佛典,促成释道合流。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虽以儒家为尊,但道家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补充,亦被广泛利用。
    140.名家
    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派。当时称为 刑(形)名家 、 辩者 ,西汉时称为名家。名家在名(概念)和实(事实)关系问题上主张 控名责实, 参伍不失 ,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惠施提出 合同异 ,从事物同异的相对性,引出事物在本质上无差别,得出 天地一体 的结论。公孙龙提出 离坚 白 ,认为视觉见石白不见其坚,触觉得石坚而不得其白,因而得出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结论。前者否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别,后者过于强调这种差 别,都陷入极端。但名家有关名实的论辩对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相当的贡献。
    141.农家
    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派。代表人物徐行。徐行提倡 神农之教 ,主张以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认为贤者应 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反映了战国时期农民阶级的朴素愿望。是研究先秦社会及其生产状况的可贵资料。
    142.纵横家
    战国时期靠游说从事政治外交的谋士。代表人物为张仪、苏秦等。其主要策略是合纵、连横,所谓合纵即 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则 事一强以攻众弱 。苏秦 约纵,主张南北六国联合以拒强秦,张仪连横,使秦国用分化瓦解的方法对六国逐个击破。战国时期七国争战不断,各国为统一天下或自守疆土计,竞相延揽策士, 故纵横家一度盛行。
    143.兵家
    先秦时军事理论家的总称,也指研究军事的学术派别。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兵书,共 得一百八十二家。《汉书 艺文志》把兵家分为 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成 的兵权谋家; 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 的兵形势家; 顺时而发,推刑德, 随斗击 为主的兵阴阳家;以及重视武艺训练和体育锻炼的兵技巧家四类。代表人物有孙武、司马穰苴、孙膑、吴起等。孙武有《孙子兵法》一书传世。《孙膑兵 法》失传千余年,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可惜已经残缺不全。
    144.阴阳家
    战国时提倡 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代表人物为邹衍。该派以五行说和阴阳说为中心建立其哲学体系,故又称 阴阳五行家 或 五行家 。阴阳和五行两说,本来具有朴素的唯 物主义因素,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则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木、火、土、金、水五种势力支配,提出 五德终始 说,用以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王朝的更 替,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145.杂家
    战国至汉初以博采各派观点为特征的一个综合学派。其特点是 兼儒墨,合名法 , 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杂取各家观点,形成自己的学说。代表作为《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杂家的出现,是各学派观点趋向融合的表现。
    146.两仪
    《易》学术语。指阴阳或天地。《易 系辞上》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疏: 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147.一
    有三种解释:①指道,即万物的普遍本质。(《老子 三十九章》): 万物得一以生。 《怀南子 诠言训》: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 ②指从 无形的道派生出来的混沌之气。(《老子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③指事物的对立的统一体。北宋张载《正蒙 乾坤》: 二 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和。 明罗钦顺《困知记》: 一而二,二而一者,言阴阳则太极在其中,言太极则阴阳在其中矣。
    148.道
    有三种解释:①指世界的本原。《易 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 最早从理论上论证 道 的是《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庄子阐发了老子的 道 ,认为 道 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 而不为深,先天地而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大宗师》)。但又认为 道 在时间上有始而无始,又有无始的无始;在空间上有而无,又有无的无。 (《齐物论》),把 道 引向相对主义和神秘主义。清代戴震认为 道 是物质的、运动的 气化流行 ,不断产生万物, 生生不息 。②指伦理道德、社会秩 序。即 人者人也,道者义也。 ③指思想学说。如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
    149.王畿
    实行分封制的社会经济制度,天子把国都周围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统归自己支配,这部分土地就是王畿之地。王畿以外的土地分为 五服 ,所有权是天子的,但使用权封给了诸侯。
    150.镐京
    西周的国都。周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继位,把都城从丰地迁到镐地(今陕西省长安县)。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镐地名镐京。周平王元年(公元 前770年),周王室放弃了镐京,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学家称以镐京为都城的周王朝时期为西周,以洛邑为都城的周王朝时期为东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