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亚十六岁的时候,做了一件事,去溺水死亡。

一、

十六岁的莉迪亚是家中第二个孩子,有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哥哥和一个十岁的妹妹。莉迪亚学习成绩很好,兼顾父母两方的优点,被视为掌上明珠。故事开篇第一句话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其实,不止“他们”(即莉迪亚的父母和兄妹)不知道,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我们也不知道莉迪亚为什么死亡。于是,故事展开了。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是亚裔二代移民,大佛大学教授,年轻有为。虽然他出生在美国,但从没有归属感。那个时期的美国接受黄种移民的条件苛刻,他不认为自己属于这里。于是从小拼命想要融入人群。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土生土长普通平凡的美国人,单亲家庭。玛丽琳的母亲是家政老师,一生囿于厨房,在从未走出去过的小镇里孤独终老,最终去世。玛丽琳对此既愤怒又怜悯。于是她处处追求与众不同,发誓决不能像母亲一样那样终此一生。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因为“这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詹姆斯的亚裔身份吸引了玛丽琳,因为他和别人如此不同。玛丽琳的普通平凡也让詹姆斯觉得融入美国人群会更为容易。于是两人迅速走向了结合。

然而这一切也都为莉迪亚的自杀埋下了伏笔。父母二人在自己没能完成心中的期望之时,共同把“任务”交给了莉迪亚,因为她既继承了父亲的黑色头发,还有母亲一样颜色的蓝色眼睛。这也是她成为父母宠儿的原因之一。遗传规律上的双重显性是上天赐给莉迪亚的礼物,同时她也承受了父母双方的压力和期望。作为依靠的哥哥也即将离家上大学,莉迪亚的世界更阴暗了。她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在一个静谧的夜里,定了凌晨2点的闹钟,准时赴死,最后用一具尸体向她的家庭做出了最后的告白,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二、

这是一个很中国内核的悲剧故事。在中国或许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我们把莉迪亚的身份换做一个未婚大龄女青年,换做一个高三苦读却成绩不理想的寒门学生,换做一个想要工作却不得不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的毕业学生,大家会再熟悉不过这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这类故事以各种形式反反复复的出现在微博上,新闻里,电视上,出现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正如美国的一个评论:这本书揭露了一个大家都了解但都选择忽略的问题。而作者细腻缜密的描写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我们以前选择忽略的东西,对于主人公来讲,是多么密不透风的裹挟。

书中有一句话: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玛丽琳的母亲让她拒绝渺小,追求与众不同,詹姆斯的父亲让他变得想要融入人群,不那么出众。父母的价值观来源已久,已经根深蒂固。而莉迪亚所代表的人群是这些人结合所诞生的。他们不仅仅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在家庭中也是弱势的。面对的强势权威的父母,他们只能选择接受,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拒绝,也找不出理由去拒绝。这即是价值观的输出。所以,当有人选择单身或者丁克的时候,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批评的声音会比比皆是。当人们在输出他们价值观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出现。

于是,有大批的年轻人得了回家综合征,在网络上隔绝长辈,但这些都是经济已经独立的成年人才可以选择的。如果还是学生,并没有脱离家庭进入社会,他们该怎么做?没有人去指导这些稚嫩的思想。他们跌跌撞撞的一路跑过去,在别人铺好的大同小异的道路上拥挤熙攘,却又孤独无比。

曾有一个书迷把自己的日记寄给太宰治,后者根据此灵感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女生徒》,记下了一个14少女的琐碎而又单纯的臆想独白。故事中写道:我们的痛苦,其实谁都不了解。如果现在就长大成人,我们的痛苦和寂寞会显得十分可笑,以至于也许连追忆都不值得。然而,在成人之前的这段漫长而又讨厌的时间里,究竟该如何度过才好,谁都没有告诉我。我们每天都这么郁郁寡欢,也许会因此踏错一步而重重摔下,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一生从此再无天日。又或者因一念之差而轻生。正因如此,世人才会感叹,明明再多活一些日子就能明白,再多成熟些就会自己领悟,无论是怎样的遗憾,置于本人的立场的话,果然只有无关痛痒的大道理翻来覆去。

莉迪亚的困境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人们都会遇到这样的一段时期,甚至我们自己都还没有从这段时期走出去。即便走了出来,也并不会有经验可以传授。浮躁的社会里早已失去了耐心这种品质。而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谁都不能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和压抑,这种无法逾越的距离让我们对彼此都觉得陌生。所以当有自杀者出现在新闻头条上的时候,有人会批判死者不负责任让爸妈失望,也有人同情死者抵制批判的声音。其实生是比死更加艰难更加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生存就要不断解决问题,时时刻刻战斗下去。所以,我们姑且不去评判孰是孰非,应该来思考生和死两种选择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三、

最近朱雨辰和他的母亲通过《我家那小子》这档综艺节目上了热搜。节目通过妈妈的视角讲述独居男艺人的生活。出演过《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的朱雨辰今年39岁了,至今单身。网友一边倒的对朱妈妈的做法感到质疑和反对。这位母亲称“用整个生命为孩子奉献”,自比“顶两个菲佣”,十年如一日的每天早晨四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汁,甚至过度干涉儿子的感情,一定要按“贤妻良母”的标准找女朋友。可想而知做为儿子对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感受到的压力。

生活中我们对子女,对恋人,对配偶,对长辈,都在付出自己的爱。而付出的人,会不自觉的有一种道德的优越感。而对于被付出者,会觉得自己身处一座山下仰望着付出者。朱雨辰的母亲属于前者,莉迪亚属于后者。前者会控制对方,后者会讨好对方。前者会毁灭对方,后者会毁灭自己。

但我们不能否定一个人的爱,爱没有对错,我们反对的,是以爱的名义去控制他人的人,反对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的人。我们没有权力去剥夺别人爱人的资格,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一意孤行的爱着别人。我们在这种犬牙交错的爱中踽踽独行,会因为爱失去一些东西,但得到的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爱是一种欲望,欲望得不到控制就会一点点蚕食掉理智。那样的爱,就不在是爱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825评论 4 3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887评论 2 30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425评论 0 2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801评论 0 22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252评论 3 29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8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216评论 2 32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05评论 0 21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47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83评论 2 2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54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94评论 3 2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406评论 3 2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22评论 0 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6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242评论 2 28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6,017评论 2 28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