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 思想的力量 | 一年读书300本

TED思想的力量系列 - 套装共11册
中信出版社

  1.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2. 演讲的力量
  3. 你为什么而工作
  4.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
  5. 安静的力量
  6. 爱情数学:如何用数学找到真爱?
  7.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8. 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
  9. 像TED一样演讲
  10. 医学的真相
  11. 瞬间打动人心的设计

收集到的书堆里,发现了一套《TED思想的力量系列》。里面的一本《安静的力量》之前已经读过,于是乎,又挑了其中的几本翻上一翻。


  • 《你为什么而工作》,作者巴里·施瓦茨。

读此书时,频频回想起《驱动力》,二者讲述了大致相同的道理,就是过去驱赶式的、认为人一定要靠外力激励才有动力去工作的想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需要反思,究竟什么都是工作的真正动力?

工作动力的来源、带着使命感工作、赋予工作额外的价值、创造需求还是迎合需求、不忘初心。简单的五章,单看标题,似乎就已经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我为什么而工作?

如果从工作中寻求挑战、意义、成就和满足感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便需要打破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层层禁锢,这坚不可摧的禁锢中包裹的是对人类天性和人类动机的深层误解。

从工作中寻求挑战、意义、成就和满足感,本就是人类自然的天性。是时候,回归本然,回归简单,回归天性了。

公司减少员工的自主性、工作的成就感和工作的意义,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就下降了,他们好好工作的动力就下降了,而当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下降后,他们的上级就会收回更多的工作自主性。这种治疗方法只会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不得不再次佩服《塞氏企业》的作者里卡多·塞姆勒,他对塞氏企业所做的坚定的、大尺度的改革,归结起来就是一条:释放了员工的自主性

在最后的“不忘初心”这一章,作者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当涉及到工作的设计时,我们必须问“为什么”,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还需要问“通过何种方式”?我们是否允许员工能够自由地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判断力去独立解决他们日常工作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是否允许员工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工作?
我们还需要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

看完此书,最大的念头,就是想赶紧翻出这一集的TED演讲来听~~

  •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作者斯蒂芬·彼得拉内克。

对于去火星的印象,之前完全来自去Space X的马斯克。那个一定要把人送到火星上去的坚定行动派。读了这本小书后才知道,原来在马斯克之前,就已经有神人对去火星进行了极其准确和周密的计划,冯·布劳恩,这个二战德国战犯在美国过战犯生活时,为了打发时光,写了一本《火星计划》。

书中写了好多技术环节的探讨,看不太懂。
对移居火星的动机那一部分,有一段描述,很有趣:

一旦火星上有一个基地顺利运转起来,人们一定会蜂拥而至。只需要大致看一下在地球上每年有多少人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迁移,就会知道地球上其实有很大一群人希望到一个未来看起来更加光明的地方去。这也是人类精神的一部分。

在最后一章《从大航海时代到星际旅行》中有这样一段话,读过之后很动容:

从遥远的太空深处俯瞰地球,也许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也许会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新的启发:对于各种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我们将会获得更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人类也会获得关于生命意义更深刻的理解。

~ ~ ~ ~ ~ ~ ~ ~

  • 《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作者马克·库什纳。

这本书通过100个例子,告诉了该对优质的建筑物作何期许。
这100种建筑,按照“极端地点”、“变废为宝”、“早日康复”、“奇形怪状”、“自然建筑”等几个大部分进行了简要的归类。

比如介绍的第26个:你愿意长眠于此吗?

这是葡萄牙一处位于阿尔卡比德希的老年综合居住区:夜幕降临,半透明的屋顶随之发亮,以确保老年住户在夜间也能自由行动。
更神奇的是:一旦启动房内的警报,房顶光线的颜色便由白变红,发出求救信号。

再比如介绍的第75个:绘画能够团结一座城市吗?

这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进行的一项贫民窟彩绘项目,他们将贫民窟打造得更具生机和吸引力。——积极的改变来自几罐颜料。

非常欣赏作者在最后的一句观点:

不要只做旁观者,不要消极地接受建筑。

~ ~ ~ ~ ~ ~ ~ ~

-《瞬间打动人心的设计》,作者奇普·基德。

很有趣的一本小书,列举了种种设计,每种设计在描述之后,都有一个作者的“神秘值图表”打分。这个图表很简单,就是从清晰(!)到神秘(?)的程度变化的一根直线:前者为1,后者为10。

比如电影海报,作者说感到奇怪,为什么海报上的人名不印清楚?一点儿不清晰,给了10分。

网页上的弹出式广告,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那个叉小到不行,找也找不着!一点儿不清晰,给了10分。

最惊艳的,是美国税务系统发的纳税表格。10分已经不足以表达作者那汹涌澎湃的情绪了,直接打到了13分。

读起来就已经好有趣,要是看TED演讲,会不会被乐得直不起腰?

~ ~ ~ ~ ~ ~ ~ ~

  • 《医学的真相》,作者悉多达·穆克吉。

之前读过作者的另一本书:《众病之王:癌症传》。当时读完后就觉得,我们还远远没有认识清楚癌症,以及我们自己。这一本《医学的真相》,副标题为“如何在不确定信息下做出正确决策”,其实已经告诉了真相:医学,也是不确定性的。

开篇即问:医学有规律可循吗?作者很诚恳的回答:

我从未想到医学竟是这样一个毫无干什么可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随后作者介绍了三个法则。“三”这个数字在TED演讲中是很神奇的,每每精彩演讲的内容,罗列出来的时候都是只有一二三。

法则一 为什么敏锐的直觉比单一的检查更有效?
法则二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药物反应不同?
法则三 为什么看似有益的医疗方案却是有害的?

都很反常识啊~~ 常理都是认为,检查肯定比直觉靠谱啊,药物对人的反应应该一样啊,医疗方案肯定得怎么有益怎么来啊。

但真的,不是这样,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把医学称为“最年轻的科学”。

在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医学的法则涉及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运用知识。去掉消毒酒精和漂白剂的味道;忘掉可调节床、病房标示和医院大厅耀眼的花岗岩;让病房里身着蓝色棉罩衣的病人或给他治病的医生逃离片刻痛楚和委屈。然后你得出一条法则,这条法则还在试图让纯粹的知识与实际的知识和解。

即便有千般难,也不会打消一个医生充满希望的热情。

“最年轻的科学”同样也是最人性化的科学。医学,可能是我们正在做的最美好、最精细的事。

读作者悉多达·穆克吉的文字,总让我回想起那位也是笔耕不辍的阿图医生,好巧啊,他们都印度裔的美国人。

相信会有越加多的医疗从业人员像这两位医生一样,会去思考,会想去改变。小小的行动和改变汇集起来,终将合力将最年轻的科学推向更加美好。

  • 《像TED一样演讲》,作者卡迈恩·加洛。

TED从2006年到如今,已经发布了2500多个演讲,这还不包括全球各地本土化的TEDx。TED的持续风靡全球,除去精彩的内容本身,演讲者的精彩show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本书:《像TED一样演讲》。

前几本的TED系列都是很小巧的,都是10万字不到的小书,这一本就相对大部头了。

情感、新奇、难忘,这是全书的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都用三章的内容来做进一步的诠释(哈,神奇的数字三)。

第一部分:情感

释放你内心的热情、掌握讲故事的技术以及让演讲像好友交谈一样自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TED演讲中情感把握的精髓。

想知道什么能让你充满热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什么能让我的心灵歌唱?"

启迪人心的传播者和最棒的TED演讲者使用的不外乎以下三类故事:
直接与谈话或演讲主题相关的个人故事;关于其他人的故事,这些人的经历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关于产品或品牌的成功或失败的故事。

第二部分:新奇

给人们一个看世界的新视角、设计让观众惊掉下巴的环节、用幽默给你的深度加分。

作者用不少的篇幅介绍了一个TED演讲嘉宾“汉斯·罗斯林”。一般人当讲到数据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到枯燥的境地,但是罗斯林不一样,他让数据动了起来:

罗斯林让画面动起来,展示出1962~2003年世界的动态变化。随着气泡在屏幕上快速地转移与跳动,他解释着世界发生的各种变化,就像在解说一场曲棍球比赛。

哇,这是什么神奇的呈现啊?好想看!不查不知道,汉斯·罗斯林前前后后已经在TED做了10次演讲~~

https://www.ted.com/speakers/hans_rosling?language=zh-cn

汉斯·罗斯林的TED

第三部分:难忘

严格遵守18分钟的时间规则、抓住观众吸引力的魔法——多感官体验、表现最真实的自己,把握住这些原则,就会向做出让人难忘的演讲更进一步。

“三”的法则,在此处被提及:

“三”的法则是指,人们能够很好地记住三项信息;如果再增加信息,记忆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这是写作和传播中最有用的概念之一。

就如乔布斯那极为有名的2007年大学毕业演讲:我就讲三个故事。

多感官体验又是什么意思呢?

请一定记住,当有一种以上的感官受到刺激时,人们就能更准确地记忆信息。准备下一个演讲时,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讲故事(听觉)、展示图片或播放幻灯片(视觉)、以及使用道具(触觉)来“亲密接触”观众的五种感官。

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你要坚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成为最好的你。

也特别喜欢作者在后记中对读者说的话:

像大多数人一样,你有能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你有能力感动他人,激励他人,给悲伤者以希望,给迷失者以方向;你有能力教育、感染、启迪和鼓舞他人。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能做到。
别让“负面的标签”阻碍你实现梦想。

记住,思想是21世纪的货币。你的想法可以改变你的生活方向,也可以改变世界。不要让任何事情,包括负面标签,阻碍你前行。

  • 这是无悔在2017年速速读的第242-247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