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入而不自得其乐-----林语堂笔下的苏轼

在众多流传千古的文人中,我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在众多苏轼传记中,我特别钟爱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我以为林语堂先生是把苏东坡写活了,以至于合卷默想,似乎东坡先生就在面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语堂先生非常推崇苏轼,在其名篇《苏东坡传》中把自己对苏轼的推崇字里行间描写到极致。认为是中国所有文人大家中从做学问、到做人都做到极致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想起苏轼来,也往往是会心一笑。想起流传而未必真的他与佛印和尚的故事,往往让人忍俊不住。

据说,苏轼曾经给自己的朋友佛印写信吹嘘自己的禅定功夫,所谓“八风吹不动,稳坐莲花台”。差人把信送到佛印那里,佛印提笔一句批语“放屁”,立即着来人把信带回。苏轼看到回信,气愤至极,马上乘船过江兴师问罪。而佛印稳坐莲花台,拈指嘲笑苏轼为“一屁过江”!故事到这里,怎么不让人捧腹大笑!

当你想到,苏轼在家中与家人饭后闲聊,捧着大肚皮笑问:肚皮中为何物时,朝云戏称为“学士里面是一肚皮不合时宜”,怎不让人佩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苏轼的才华把朝云都渲染得堪比咏絮的谢道辒。

苏轼是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山峰,几乎是全能冠军,天降奇才。

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苏子。他是北宋一代文坛宗师,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都是当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一流大家。

他在散文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赋上是宋代文赋中的大手笔,在诗上是北宋四大家之一,词与辛弃疾之作被合称苏辛,书法上是宋代四大家苏黄米蔡之一,画与文齐名,是湖舟画派的重要代表。因此他在文坛上的地位,类似于今天体坛上的全能冠军。

最难得的是,苏轼写文章的用典好像随手拈来,而用的又是那么贴切。

即使是在皇帝身边起草诏书一类的朝廷公文,也是不用查书即把典故随处填上,而大家都觉得放在这里比喻非常合适。如此,把一堆典故能够在用的时候罗列在一起,做个比较,本身就是非常了得。印象中,这种写作方法,李白似有过;现代的钱钟书的管锥编也是这种写法。

苏轼在文上被列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四大家。议论文有阳刚之气。赋、游记、笔记等文章,写得洒脱自由,自然得像随手写来而又巧妙不凡。如《记承天寺夜游》,序言说床前月光,夜不成寐,就踏月去找朋友张怀民。张也不成眠,于是一块闲庭信步,两人想必都不说话,体会那种月夜之下无言的意境。事后苏子记下来,仅如下30 来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看似漫不经心,仔细玩味却是魅力无穷。

可以说,苏轼是文人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只可高山仰止,不能超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磨难造就诗人,生活的不幸常是创作大幸,古人说不平则鸣,“穷而后工”。这对于“崎岖世味尝应遍”的苏子当然不例外,不论是诗是文,是词是赋,贯穿苏子一生创作的大主题,一个是关怀现实,一个是他的人生感慨。

苏轼虽然少年得志,但一生命运坎坷。21 岁时和弟弟苏辙同时考取进士,父子三人一时名动京师,“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主考官欧阳修甚至说为朝廷选拔了两位相才。

苏轼开始进入官场,也开始了他的坎坷生涯。他一生经历了五位皇帝。两次在朝任职,两次外放,两次被贬,甚至还曾遭遇牢狱之灾,差点“断送老头皮”。

宋朝皇帝大多昏聩,而处在深宫里的皇后反而多有智慧者,几次都是靠深宫里的皇后力保才勉强无虞。苏轼每次在政党漩涡中受到诬陷打击,几位皇后凭借对苏轼文章的阅读,凭着女人的直观感受,以为如此率真的一位文人怎么能是坏人呢,所以往往在危急关头让苏轼涉险过关。晚年还被远贬海角天涯的海南。自述诗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句中的几个州都是他曾被贬到之处(而他生活过的州郡达十多个)。

无论是任职地方或被贬地方,苏轼都是始终以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命中的得意或失意。从两次到杭州任太守,在任上修建留下的苏堤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也留下了几首西湖的千古绝唱诗。在徐州,修建和坚守黄河大堤,在密州(现在的诸城)“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海南,发明东坡肘子。


苏轼年轻得意时,就有对于人生的思考。如,早期诗句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雪爪鸿泥”,多么洒脱,富有禅意!

文《凌虚台记》叹到:“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这里既有对自己命运坎坷的长叹,又有在参悟佛禅以后的对生命的顿悟。

《中秋》诗云:“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何年何处看?”

《赤壁赋》借客语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把人生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尘土的意境描写得恍恍惚惚,似梦似真。

北宋三个男人王安石、苏轼和司马光之争,让苏轼仕途尝尽了苦头。

王安石推行变法,力图革新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激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司马光坚决反对,是坚定的保守派;苏轼则是中庸派,认为一些从实际出发,即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泥于古制不知变迁。

苏轼不盲从,他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几次在任职太守期间躬身实践,成绩斐然。对于王安石的新政,他从现实的角度,善意地提出新政中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从而遭到以王安石这位拗相公为首领的新党的打击。

而当新党失意,蛰居二十五年一直等待反扑机会的以司马迁为首的元佑党人执政时,又对王安石的新政全盘否定。这时候,苏轼看到,新政中的一些合理措施已经使极贫积弱的宋朝有了起色。苏轼再次站出来,从公正的角度,说明新政中一些合理的政策应该继续执行,从而遭到元佑党人的打击。

当元佑党人下台后,以王安石的新党中的后辈执政,疯狂打击元佑党人时,苏轼再次遭到打击。

当我每次看到北宋这段历史,往往为书生气的苏轼抱屈。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苏轼是辩证的,客观的,谁的对就支持谁,决不盲从。他没有矫枉过正的偏激,是和而不同。

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无入而不自得其乐的境界和人生态度,让苏轼坎坷的仕途遭遇也变得鲜亮起来。

人生短暂易逝,而短暂之中竟又充满了艰难困苦,如果换了另一个人,受到那么多挫折,恐怕早就一蹶不振了。

苏轼就是苏轼,不仅能活下去,每次被贬之后还能活得更好,并还能吟诗为文,就在于他悟通了宽容达观的处世哲学。他在亲身体验领悟儒家真正的“无入而不自得”,他在以老迈之年被贬岭南时,却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就是说岭南也不错,人生能漂浮到此地也是缘分,一切随缘,能够借被贬的机会来到难得到达的岭南也挺好。

粉丝把诗流传回北京,结果让政敌更生气,你不是挺好嘛,又是写诗,又是吃新鲜的“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再贬,一个圣旨下来,贬到比岭南还南的海南,那可真是古代所说的八荒之外了。林冲刺配沧州有多远呢?从开封到沧州不会超过500公里,而从开封到海南,要从蛮荒之地的岭南,再到雷州跨海,飘渡到海南,要几千公里,不知此去能否有回!苏轼的遭遇,比林冲苦多了。

苏轼去了海南,因为北边级别低,待遇也低,生活困苦,营养不足。但他发现,当地人把猪肉看成污秽的东西,不吃猪肉。发现了丰富的猪肉资源,苏轼经过反复烧制试验,终于做出了东坡肘子这一美味。让美食界从北宋就开始增加了一道名菜。

苏诗中那些从微小或习见的事物、景物中见人生哲理、事理和情趣的诗作则别具一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绝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素来被认为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一般都说《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词豪放的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思念兄弟子由而填的词,成为了表达中秋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千年之后,作为苏子的粉丝,苏轼有何可以启发苏粉?

我们所采取的人生态度,应该与苏轼相似,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自得其乐。

苏轼是积极入世的,他参悟儒释道三家,总体上是以儒家为主,从来就没有说过遁世,冥想过来生,但还是抓住今生现实生活好。

没有舞台时自己游历人生,参禅悟佛,与朋友文字交往,把闲适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一旦给予舞台,决不扭捏作态、沽名钓誉地推辞,马上投入救民于水火之中,做一番利国利民、展现自己价值的事业。

苏轼是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他上可以陪皇帝,下可以因渴自己去求农妇给一杯茶;可以老夫聊发少年狂,与青年后辈玩在一处;可以在酒席中间睡去。可以参禅悟佛又诙谐拿严肃的佛祖开玩笑;可以扪虱与市野乞儿笑谈。他是真正的“大人者而不失其赤子之心”。

近千年过去,他的音容笑貌透过文字,又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苏轼是难得的真正经历过大坎坷磨难而又能真正看得开的智者,他的为人处事哲学是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解释。

真正应该学习的,是像苏轼和陶渊明那种对待生活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像他们那样对待生命和生活,成功和失败,乐观豁达,永远阳光。陈白沙专门就以此立说,宣扬儒家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

“无入而不自得”,我愿终生学习、实践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90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021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34评论 0 2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1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51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02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05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6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6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00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60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5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85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9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