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


143条笔记

第5章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

喜欢做饭也是如此

>所以经常做一些不用动脑子的事情,让大脑休息,修身养性,时刻谨守父亲教导儿子关于养生的方法。

>> 儿子不求他进步有多快,关键是要有领悟,儿子发现他已经领悟到了一些,并有了心得,大概是内心的想法还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第11章 兄弟匪他人,患难亦相赖

>> “境遇难得,光阴不再”

求责于己

>儿子教导他千言万语他也不听;而父亲教导他几句就令他翻然醒悟,痛悔不已,看来这次不是九弟的错,是儿子没有照顾好他,没能以身作则,将他教导、感化。请父亲大人再赐手谕,责备我犯的错误,让我好加以改正,那样就太好了

第15章 教弟写字养神

写字养神,跟做菜养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专注于技法,而不用劳心劳神

>儿子最近每天习字,不多看书

第16章 家中老幼平安,不胜欣幸

>> 游子在外,最重要的就是平安两个字

第17章 劝两弟学业宜精

>> 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

>> 一些小的得失不足为患,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学业不精

第18章 四弟六弟考试又不得志,颇难为怀

>> 弟、六弟考试又没有考中,很难释怀,不过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

>> 将领不懂用兵,士兵没有士气,大大地灭我国国威,不过这次安抚外国人,实在是迫不得已。如果这次安抚能让外国人永远不再侵犯我领土,国内四海升平,则大事化小,乐天之道,难道这不是个上策吗?

>> 孙儿每次收到家信,都觉得说得不够详细,请求以后务必说得详细一点,即使是乡间田宅婚嫁之类的事,也可以一一写出,让在外的游子感受到在家里的那种气氛,就像是没有出家门一样,各族亲戚家的事,尤其要一一写明,那样的话就太好了!

第19章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

通过节省路上时间来静养,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应酬越来越多,我的性情又生来浮躁,怎么可能踏踏实实地静养呢?打算搬进内城去住,那样的话来回可以少走一半路

>> 做学问就像是煮肉,须先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我生平至今的学问,从来没有用猛火煮过,虽然略有见识,那都是自己悟出来的,偶尔下工夫也不过是像游玩那样探索而已,好比是没有煮好的汤,如果用慢火去温,将越煮越不热。于是我想尽快搬进城内,摒除一切杂事、杂念,严格要求自己,钻研学问。

>> 用功好比是挖井,与其挖几口井,但哪一口都不出水,不如专心挖一口井,挖出水之后不就取之不尽了吗

>> 我常说天下所有的事物和道理,都出于乾坤二卦。就拿书法来说,纯以神行,大气浩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这就是所谓的乾;结构精巧,向背有法,长短适度,这就是坤。乾指的是神形方面,是一种感觉;而坤指的则是形体方面,是具体的用笔。

连考数次未中,开始还给与估计,现下恐怕已知不能够,则给与抚慰

>不过科举功名有没有,早有还是晚有,这都是前世定下的,丝毫不能勉强。

>> 我们这辈人读书,只有两件事:一是进德,寻求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以求不负此生;一是修业,练习记忆、咏诵诗词文章的方法,用来让自己立足。

贪多嚼不烂就是这个道理

>进德的事,很难说清楚,至于修业以自保的事,我可以说一下。

    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谋生,农民、工人、商人和劳力都是靠力气吃饭,知识分子靠脑力劳动来吃饭。所以无论是在朝廷拿俸禄,还是在乡下教书,是在官宦家里当食客,还是在别人家当幕僚,都是在用自己的专业为自己挣一口饭吃,并且问心无愧。科举功名,不过是拿俸禄的一种途径,同时还可以检验我们掌握的知识,免得将来为官之后没有才干,空占着位置,还有就是拿到功名后心里也不至于觉得惭愧。能否谋生,贫穷还是通达都是由老天做主,得到还是失去是由人做主,学业、事业精还是不精,则是由自己做主。然而我还没有见过业精而无法谋生的人。农夫如果尽力去耕种,虽然会遇到荒年,肯定也会有丰年;商人如果囤积货物,可能会积压,总有一天会通畅;读书人若是能精其业,也会早晚考中功名,即使考不中,也会遇别的谋生的办法。看来,最怕的就是业不精。

    要想做到业精,没有其他方法,只有专心。有谚语说:“技艺多并不能养身,因为不专一。”我挖了很多井但是没有打出水来,就是因为不专一!诸位弟弟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上面下工夫,比如九弟志在书法,也不要把其他专业荒废,但是每天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精神,任何时间、任何事情,都可能被触动灵感,有所感悟。四弟、六弟,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喜好的专长?若是志在研究经书,就要专门钻研一种经典;若是志在研习八股文,则应该只看一家的文稿;若是志在作古文,则应该只看一家的文集。做各种体裁的文章也是如此,写各种字体的字帖也是如此,千万不要几件事情一起干,那样的话每一件事情都会做不好。

>> 诸位弟弟一定要将自己主攻的专业写明白,并且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写得越长越好,让我通过读你们的信,就能体会到你们的专业。凡是专攻一业的人,肯定有心得,也肯定会有疑惑。诸位弟弟有心得的话,可以写给我共赏;有疑惑,也可以写给我,我们共同分析。如果书信写得足够详细的话,四千里之隔的兄弟,就像是在一间屋子里会面谈话一样,岂不是一件乐事

把来往书信中的思考感悟记录下来,以教育后人,所思甚远

>我一生在各种伦常中,唯独对兄弟这一伦,深感惭愧!因为父亲把他的学识都教给了我,而我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全部传授给弟弟,真是极大的不孝!九弟在京城一年多,进步不大,每当提及这件事,我就无地自容。以后我给诸位弟弟写的信,都会用这种格式的纸张,你们要好好保存,每年装订成册,其中的好处,千万不可轻易忽略。诸位弟弟写给我的信,也要用同一种格式的纸,以便我装订。

第20章 读书,无须择地,无须择时

>> 四弟的来信写得很详细,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发奋自励的志向,但是为何要去外地教书呢?说家里的私塾离家太近,让人分心,容易耽搁学业,如果去外地教书,就不会耽搁了。依我看,要是出去教书,会比在家里的私塾还要耽搁。再说,如果发奋自立,不但在家里的私塾可以读书,就是在空旷的荒野里,在人多热闹的地方,都可以读书,就算在背柴放牧的时候,也可以读书。但是如果你不发奋自立,那么不但家里的私塾不适合读书,就是清净的地方,神仙的居所,也不适合读书,何必要在乎读书的地点呢?何必要在乎读书的时间呢?你只需要问问自己立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 君子立志,要有为民请愿的气量,要内修圣人之心,外建霸王伟业,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才称得上是天地间的完人。

以身作则即是做人的道理

>朝廷录用读书人,就是因为他们能代替圣贤说话,他们明白圣贤人的道理,能做出圣贤一样的行为,可以为官治民,起表率作用。

>>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是指什么?是指所有整体和局部的事物。身体、心灵、意识、知识、家庭、国家、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的为人处世,都是物。格就是指穷究事物的本源。比如说定期去看望父母,就是物;探究为什么定期探望父母,就是格物。跟随兄长做事情,就是物;探究为什么要跟随兄长做事情,就是格物。我的心思,是物;探究为什么会有这些心思,探究它为什么会自省、观察、有涵养的原因,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探究如何保护身体的道理,又探究身体站着、坐着、躺着是如何保护身体的这些道理,就是格物。每天看的书,每一句都是物;根据自己的体会、观察,彻底找出它们的道理,就是格物。这些就是获取知识要做的事情。所谓诚意,就是根据知道的去做,诚实不欺。知道一句就按照这句说的去做,这是身体力行的事情。能够做到格物与诚意并进,下可以获取渊博的知识,上可以获得腾达的地位。

良师益友,相互促进

>我的那些好朋友,比如倭艮峰的胸襟广阔,令人对他肃然起敬;吴竹如、窦兰泉的精益求精,一言一事,追求完美;吴子序、邵蕙西在经学方面的造诣,深思明辨;何子贞对于书法的见解非常精妙,尤其是他谈论诗的时候,与我的看法无一不合。

第22章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

>> 用交朋友来端正自己的缺点,这是交友最大的好处。

>> 天下那些对你有益的事情,其中肯定包含着对你不利的因素,不可以不去辨别。

第41章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 不如还是安分下来,耐住心烦,待在乡间,无师无友,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这就是我对弟弟们的期望。

第45章 家中诸事,男亦愿闻其详

>> 去年所送戚族银,男至今未见全单,男年轻识浅,断不敢自作主张,然家中诸事,男亦愿闻其详,求大人谕四弟将全单开示为望。

说话谦逊又有原则

>去年送给亲戚、族人银子的数目单,儿子至今没有见到,儿子年纪轻见识浅,绝不敢自作主张,但是家中的这些事情,儿子非常愿意详细地知道,请求父亲大人让四弟将全单开出来。

第51章 请四弟送归诰轴

>> 不过无缘无故地依靠别人,终究不妥。

第52章 述接待朋友之法

>> 如果认为可以,希望叔父于明年春天栽竹种树;如果觉得不可,希望叔父写信告诉我原因。

第53章 常恐祖宗积累之福,自我一人享尽

>> 侄儿庸鄙无知,托了祖宗的福,侥幸得到官位,常常反思,觉得惭愧!经过这个月的大考,承蒙皇上天恩,连升四级,侄儿何德何能得此殊荣?经常担心祖宗积累的福气,被我一个人享尽了,非常害怕!

做事考虑得如此周全,通晓人心

>叔父要在无意中送给他们,千万不要说这是侄儿的意思,免得让那些没有分到钱的亲戚感到失望,有怨言

第54章 可知风水之好,万万不可改葬

>> 蒙皇上天恩,及祖父德泽,予得超升内阁学士。顾影扪心,实深惭惊!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予之德薄才劣,何以堪此?

第55章 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 我自从己亥年开始在外面到处游玩,现在非常后悔。将来万一在外做官,或是督抚,或是学政,以前欠下的人情,成百上千,都将会成为钓饵。他们若是找到我帮忙办事,不答应则显得我刻薄,答应的话就算是十倍地报答当年的恩情,也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

>> 八年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情愿别人占我的便宜,我也绝不肯占他人的便宜,将来若是在外地当官,京城以内,没有让我报答的人

>> 难道是怕稍等一会儿,就找不到亲家了吗?贤弟行事太急躁而欠缺冷静,以后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儿女姻缘,前生注定,我不敢阻拦,也不敢劝说,只是叮嘱贤弟凡事不要太急躁。

第59章 谨守大人保养身体之训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竭尽全力,何愁没有进步和成就?

>现在衙门中的一切事情,儿子都已经熟悉。各位司官对儿子都很佩服,上下关系很好,同龄人之间也很和谐。儿子即使是终身都在礼部衙门任职,为国家办理照例的事务,也要一丝不苟,不能松懈,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这也是我深深希望的。

第63章 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

>> 一心为国家办事,无论是升官还是得失全不放在心上。

第64章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 凡是办公事,都需要深谋远虑

>>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变通的,需要督抚写奏折请皇上决定,绝不可能自作主张,违章办事。

>> 只需谨守《小学》、《五种遗规》二本书,做到一句,算一句,做到十句,算十句,这样做比记忆咏诵的学习方法强千万倍。

第65章 劝宜力除牢骚

与其怨叹无法改变之事,不如努力改变可以改变之事

>我的朋友中那些牢骚太多的人,后果大多是心情郁闷,心气不顺,例如吴(木云)台、凌荻舟之辈,这样的人很多。无缘无故去抱怨老天,老天肯定不会答应,无缘无故去责备别人,别人肯定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 凡是想要发牢骚的时候,就反躬自省一下,我身上有哪些不足,导致积蓄了满腔怨气,猛然反省,果断将怨气扫除。平心气和、谦虚、克制不仅可以让你早日取得科举功名,还可以减轻病痛。

第66章 七月二十五日丑正二刻,惨闻母大故

>> 接受别人的恩情,就是欠下一个人情,将来应当好好报答,不要求过多的人。

第67章 痛闻母大故,写京中家信,料理一切

>> 生活更是清苦,都万万不要向他们索取欠款,即使他们送来也要退还回去。既然我欠着人家的账,还没还清就离开京城了,怎么要求能欠我账的人,都还清呢,这样就太不讲道理了。以前黎樾翁离开京城的时候,也非常窘迫,但是他不肯去问自己的穷朋友那里索债,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第69章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

>> 最重要的便是“勤敬”二字。无论是在盛世还是在乱世,只要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没有不兴旺的;不勤不敬,没有不败落的。一定要记住!

第70章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此是败家气象

奏折基本都寄回家中,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导方式

>初四上奏折,详细叙述了这些事情,现在把奏折寄回。

    初三日收到皇上发给各省的谕旨,我被赏赐三品顶戴,现在就写奏折谢恩,谕旨以及谢恩的奏折现在一并寄回。

>> 诸位弟弟不爱整洁,比我还厉害,这是败家的气象,以后一定要细心收拾,就算是一纸一缕,竹头木屑,也要捡起来,做好儿侄们的榜样。若是第一辈涣散懒惰,第二辈就会骄奢淫逸,这样下去,就会渐渐变得白天睡觉,晚上打牌,甚至吸食鸦片。

第71章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

所思所虑甚远

>诸位弟弟在家,最重要的是要教子侄守勤敬。我在外面,有权有势,这样最容易使家中的子侄变得骄傲、放浪。这些毛病都会导致败家,希望诸位弟弟时刻留心,不要让我们的后悲变成这个样子,一定要记住。

第75章 带兵之事,千难万难

>> 带兵打仗,千难万难,澄弟带兵到衡阳,温弟带兵到新桥,很幸运都非常平安,以后还是不要带兵为好。我在带兵方面有两年阅历,知道其中得罪人的事情,造孽的事情都太多了,恨不得当面详细地说给诸位弟弟听。诸位弟弟在家,侍奉父亲,与乡亲亲族和睦相处,都非常用功。至于练团、带兵的事情不要过于出头。澄弟在外面时间长,知道我的话中所说的苦衷。

>> 吾觉得读书不要求硬强去记,也是养身之道。凡是要求强记的人,心中都有贪图名声的念头,所以就会越是记不住。若是心中没有一点儿对名声的贪念,记也可以,不记也可以,这时的心非常轻松,反而会觉得更舒服,或许反而会记住一二处,这也说不定。

第76章 宜时时内省,处处反躬自责

有红名则谓祖上积德,时刻谦逊得体,居安思危

>这意味着我们家从高祖、曾祖以来,积德甚多,后人享用,绵绵不尽。我们兄弟年富力强,更应该时时内省,处处反躬自责,勤俭忠厚,继承先人,传承后人,互相勉励。

第78章 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

以小见大

>三个女儿会不会做鞋了?三个小姑,一位嫂子,每年每人都要做一双鞋子寄给我,各表孝心,各展现一下自己的针线功夫。用自己织的布,做成衣袜给我寄来,我也要看一下闺门中谁勤快谁懒惰。

第80章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

>> 世家子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奢”、“傲”两字。并不是锦衣玉食才称做奢,只要整日里皮袍呢褂随手可得,舆马仆从习以为常,这样就会一天天的变得“奢”起来。见到乡下人就嘲笑他们朴素鄙陋,在雇工面前就颐指气使,这样就一天天的就变得“傲”了。

第82章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若还不能规划远大,就得先事事细致

>?自古以来,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规划远大与管理细微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 但是说到规划远大的人,最容易变得散漫。遇到事情漫不经心,毫无条理,就算是远大又有什么用呢?办理差事有条不紊,持续稳定,这才是器局宏大,没有流弊的人。

第84章 凡人做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 来信说兴趣不在那里,就会兴趣索然,千万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凡是做一件事情,就要全神贯注地去做,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要松懈,不可见异思迁,做着这个想着那个,坐这山望那山。人若是没有恒心,将终身一事无成。我这一生犯了没有恒心的错误,实在是受害不小。担任翰林的时候,应该留心诗文书法,却喜欢涉猎其他的书,涣散了心志;读性理书的时候,却掺杂着读诗文各集,没有专一;在六部的时候,没有尽心尽力办好公事;在外带兵的时候,又不能竭尽全力专心治理军务,有时候去读书写字,结果乱了意志。一生至死百事无成。就是水军这件事,也是掘井九仞深也没有见到水,弟弟应当引以为戒。你现在带兵,就埋头苦干,钻研带兵的方法,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梦中,除了带兵以外什么都不要去管。不要又想着读书,又想着中举人,又想着做官,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重蹈覆辙我走过的路,一事无成,到那时再后悔就晚了。

>> 精神越用就越多,阳气越提就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越轻松。如果你存着一点儿不舍得用精神的意思,既想这样,又想那样,毫无生气,绝对很难有一番作为。

第86章 余生平之失,在志大而才疏,有实心而乏实力

>> 凡是人做一件事情,做到专心才可能精通,如果纷繁则会杂乱。荀子说耳朵不同时听两件事情就会听清,眼睛不同时看两处就会看明,庄子说专心专一,不分心,就能做到聚精会神。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第87章 绅民中实在流离困苦者,亦可随便周济

>> 。凡是与人交往,若无诚意,则不足以感动别人,但是只有诚意而没有文饰,那么诚意也就无处体现,这也就是《礼》中所称的“无文不行”。我一生之中不讲文饰,到处受阻,近来深刻认识到了以前犯下的错误。弟弟在外办事,应该随时注意这一点。

第88章 济人须济急时无

>> “救济人需要救济那种最危急的人。”还说:“布施要看缘分,主要施舍给那些亲眼看到的弱者。”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术。如果不是只救济亲眼所见的人,而是泛泛地寻找受害者,全部给予救济,像造名册发赈灾款一样,那么地方官员就会嘲笑你们,说带兵打仗的人专门会干这种沽名钓誉的事,并且还有挂小漏万的顾虑。

第89章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 以前耿恭简公说过,做官最重要的就是要耐烦,带兵也是这样,为兄的短处就是不耐烦,这也是我多次谆谆教导弟弟要注意的一点。二十七日的来信上说:“在昏庸无能的傀儡官员手下做事,我又怎么能快乐?

第92章 于两弟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

>> 看来胸中积累了太多抑郁,怨天尤人的人,不仅不善于处世,还不利于品德修行,不但不利于品德的修行,还不利于保养身体。中年以后,肝、肾会生病,就是因为心中抑郁不畅导致的,伤木;心火上烁,伤水。

第93章 善始者不必善终,行百里半九十里

>> 头脑越思考越灵活,不要因为身体向来虚弱,对自己过于爱惜;智慧越是受挫折越是精明,不要因为处境遇到一些小挫折,就垂头丧气。

>> 弟弟平日里应该把寻求人才当成一件大事。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即使是亲戚朋友,也不宜久留,担心贤者不愿意与他们在一起共事。

第94章 心好古文,颇知其意而不能多作

>> 筠仙刚才来信,说弟弟的名声远震京师。盛名之下,很难做到名副其实,弟弟需要谨慎再谨慎!现在将原信抄一份给你看看。

第95章 喜弟之吏才更优于将才

>> 余固恐弟之焦灼也,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 我本来就担心弟弟心中焦躁,一旦焦躁,就会心绪不宁,办事不能妥善。我前年之所以荒废、松懈,也是因为焦躁的原因。一定要做到平心静气,办事稳妥。

>> 我在前面告诉过弟弟要把能打仗作为第一要事,爱民为第二要事,联络各营将士、各省官员、各地乡绅为第三要事。现在酷暑逼人,弟弟的身体向来虚弱,如果不能兼顾,就将联络乡绅这件事,稍微放一下,第二件事也可以不必太认真,只有能打仗这件事,一时一刻也不可松懈。

第96章 弟目下在营,不可看书,致荒废正务

>> 任何事都有开始,但是很少能善终,希望弟弟谨慎再谨慎,最重要的是善终。

第98章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 少年不可以怕出丑,一定要有狂妄进取的野心。现在不去尝试,以后就更不想去做了。

>> 例如“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在车上就仿佛看见这四个字刻在车上”,“君子无论是众是寡,是大是小,没人敢轻慢”,这就是“泰然而不骄傲”;“衣冠端正,一副严肃庄重的样子,别人就会望而生畏”,这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如果想学会“敬”,这些是最容易入门的句子。    孔子说“自己想要站立,就要让别人也站立,自己想要达到目的,就要让别人也达到目的”;孟子说“行动之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心中一直装着仁义和礼仪,那么会忧愁一生,不过却不会有一时之患”。这些都是学习“恕”最容易入门的句子

第99章 读书需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 才感悟到身处高位的人必须遵守道义,身份低下的人必须遵守法律,如果人人都遵守道义,遵从自己的心愿而不守法,就会以下犯上。

>> 近些年阅历日渐增长,才知道治人不治者,是因为智谋不够。这就是所谓的切己体察。

第100章 作事无论大小易难,皆宜有始有终

>> 无论做什么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容易的还是困难的事,都要有始有终。

第101章 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

>> 祸、福由天定,但是善、恶由人来定。由天定的,谁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但是由人定的,尽一分算一分,撑一天算一天。我们兄弟绝不可不洗心革面,以求努力挽回家运。

第105章 改葬先人,须消除求富求贵之念

>> 改葬先人的事,一定要将求发财求富贵的念头消除干净,只求能免受水涝、蚁蛀之灾,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免除凶煞,以使后人安定而已。倘若心存一丝求富求贵的念头,肯定会被造物鬼神忌恨。以我的所见所闻,凡是已经很发达的人家,没有寻地改葬的。沅弟主持这件事,希望能将主意拿得稳,拿得准,这十分重要!

第114章 宜以勤字做主,不宜以命字谕众

>> 要有操守而没有官气,办事有条理而不是只在嘴上下工夫。

>> 筱荃,尤其要以能吃苦耐劳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吃苦耐劳的正人君子,时间长了自能成大事。

第116章 总以除傲字为第一义

>> 满招损,谦受益

第119章 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

>> 家族衰败,离不来一个“奢”字;个人失败,离不得一个“佚”字;讨人厌烦,离不得一个“骄”字。

第121章 余近年在外,问心无愧

>> 国家一天不如一天,我们家的子侄一辈一定要以“谦”、“勤”二字为根本,戒除“傲”、“惰”,这是保家的方法

第123章 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

>> 天地间唯有谦谨是正道,骄则满,满则倾。凡是动口动笔的时候,厌恶别人低俗,嫌弃别人粗鄙,议论别人的短处,指责别人的失败,都是骄气的表现。无论指责是否正确,即使指责的都很恰当,也是违背天道的。

第124章 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

>> 戒除“骄”字,第一件事就是绝不轻易嘲笑别人。

第125章 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 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晚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第128章 述告办事好手不多

>> 唯有能办事的人才实在是不可多得

第129章 若有陆兵三千在彼,当易得手

>> 杏南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  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 成大事的人,最重要的是多为自己找接班人。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可以姑且选用排在次位的,慢慢教育即可。

第130章 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 人的气质由于是天生的,原本很难改变,唯有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古时候精通相法的人都说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要想知道变换的方法,必须要先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

第131章 以劳谦廉三字自惕

>> 谦存在于内心深处,外人看不出来,它表现在外面,大约有四个方面:一是面色,二是言语,三是书信,四是仆从属员。

第132章 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露出,

>> 人之所以还稍微顾及自己的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敬重。如果人的骄傲、懒惰、粗鄙都被揭露出来,那么它就会索性不知羞耻,不管不顾,与正直的人结下仇恨,以后就会变得不可救药。

第133章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

>> 从古代帝王将相开始,没有人不是由自立自强开始做起的。即使是圣人、贤人也有各自自立自强的道路,所以能做到独立不惧,坚韧不拔。

>> 天地间的道理就在于刚柔并济,不偏不倚。太柔则会颓靡,太刚则会折断。刚并不是指暴虐,是指强硬;柔并不是指卑鄙软弱,是指谦退。

>> 办理公事的时候,应当强硬;追逐名利的时候,应当谦退。开创家业的时候,应当强硬;守家安乐的时候,应当谦退。在外面与人应酬交往的时候,应当强硬;回家与妻儿享受的时候,应当谦退。

第135章 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

>> 有才能的人为这种没有根据的诽谤感到愤怒,但是全然不顾,诽谤的声音也就越来越高。有德的人也为这种没有根据的诽谤感到愤怒,但是他们能抑制自己,提高自己修养,于是诽谤的声音渐渐消失。

年轻时,应该狂妄进取,不怕犯错

位高后,处处谨慎小心,不妄为

正好也对应阿里管理三板斧 儒家有所作为,佛家利他,道家无为 三阶段

>为兄窃据高位,徒有虚名,随时有下台的可能。我通观古今人物,像这种位居高位,有权有势的人,能善终的很少。我担心自己在名声鼎盛的时候,不能庇护弟弟,而等我被赶下台的时候,却要连累弟弟。只有在平时没事的时候,常常居安思危,互相劝诫,或许能免于大难

第137章 治身宜不服药

>>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第139章 莫买田产,莫管公事

>> 鼎盛的时候要时常想到衰落的时候,上场的时候要时常想到退场的时候。

第140章 与官相见,总以谦谨二字为主

>> 沅弟的才能,不仅是我们家族中很少见的,即使在当今世上也不多见。不过,我这个做兄长的一定要奖励他的长处,并且同时规劝他的短处。如果明知他错了,却一概不提,那就不是沅弟一人的错了,而是我们全家的错。

第141章 凡行军最忌有赫赫之名

>> 凡是行军打仗最忌讳有显赫的名声,被天下人所瞩目,也被贼匪争相打击。不如从敌人不经意的地方下手,得手之后才让他知道自己的要害在哪里,他们奋起反抗的时候,我们已经占得先机。

>> 常心存不贪图名声的想法,为人处世要低调,立下功劳同时不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功劳,那就好了。

第144章 吾兄弟报国之道,总求实浮于名

>> 我们兄弟报国之道,总是要求实际贡献大于虚名,功劳大于奖赏,才能大于实事,切切实实做好这三点,或许能免于大难。

第145章 弟有大功于家,有大功于国,

花开则就要凋零,月园则就要亏缺

>弟弟的志趣很像春夏时候的万物生长,我的志趣则像秋冬之际的收敛。弟弟觉得万物生长从而生机勃勃,我认为收敛才会生机厚实。平日里最喜欢跟人说 “花未全开月未圆”

第146章 自古圣贤豪杰,其志事不同

>> 身处功利场中,应该时刻勤劳,就像农民种田,商人逐利,船工撑船上岸一样,早起做事,夜晚深思,以求有所成就。然而除了办公之外,还需要有一种豁达冲融的气象,二者并进,勤劳与恬淡融会贯通,最有意义。

第147章 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 《中庸》的五个方面:学、问、思、辨、行,其中的要点可以归结为不明白的地方想明白,柔弱的地方变强大。

第149章 凡事皆当存一谨慎俭朴之见

>> 凡事都要谨慎、俭朴。

第150章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

>> 自古以来的大战争,大事业,三分在人谋,七分在天意。往往有功劳的人,得不到名望;得到名望的人,享不到福分。这次作战,如收复武汉、九江、安庆,有功劳的人得到了名望,按照天意来说已经算是十分公道了,但是不可以以名望自居。我们兄弟只要在积劳二字上下工夫就行了,至于名望,则不必去管,至于享福,则更不必去管。

>> :一是心中淡定,莫求速效。

第155章 凡郁怒最易伤人

>> 凡是抑郁和恼怒最容易伤身体,

第158章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 士兵中有不愿意留在徐州的,也跟随茂堂一块回去。总要让吉中全军人人荣归故里,有去有回,不让别人说半句闲话,惹人非议,沅弟尽管放心。

第159章 尔写信太短

>> 以前跟你说过有气概则有声势,有见识则有度量,有情调则有韵味,有乐趣则有意味,古人非常好的文字,在这四各方面中肯定有一个方面非常优秀。

第160章 尔当兼在气势上用功,无徒在揣摩上用功

>> 凡是说博取众长的人,最终都是一无所长。

>> 你应当同时在气势上用功,不要总在揣摩上用功。你的文章中偶句多,单句少,段落多,分股少,不要拘泥于科考的格式,短则三五百宇,长则八九百字,一千多字,都可以。虽然是从《四书》中出题,可以论述后世的史事,论述当今的时务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总之需要将气势展开,下笔要强硬,这样文章才不至于被束缚拘滞,紧凑呆板

第161章 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

>> 养生的方法,大约需要注意五点:一是睡眠饮食有规律;二是不生气;三是节欲;四是每天夜里睡觉前洗脚;五是每天饭后走三千步。

>> 凡是家道可以长久的家庭,不是依仗一时的官爵,而是依仗持久的家规;不是依仗一二个人的突然发迹,而是依仗大家的维持。我

>> 对待贫穷的人与富者一样,兴盛的时候要想想衰落的时候,自然就会打下深固的地基。

第162章 自修处可求强,胜人处不可求强

>> 所以我们在自我修养方面求强可以,在强于别人的方面求强则不可。如果专门在强于别人的方面求强,能不能强到底尚未可知,就算是终身靠强横过安稳生活,这种行为也是君子所不屑的。

第163章 子弟之贤否,六分天生,四分家教

>> 子弟贤能不贤能,六分天注定,四分靠家教。

第164章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 大致上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所谓立,就是发奋自强,站得住;所谓达,是指办事圆融,行得通。

所谓老成,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这九年中,痛下决心戒除没有恒心的毛病,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也非常留心,这都是自立自强的功夫。上奏公文,再三斟酌,没有一句不恰当的话,没有一个自夸的词,这都是办事圆融的功夫。至于怨天,本来就不敢,尤人则常常难免,也应该随时强制自己克除这个毛病。

    弟弟若是想警惕自己,可以学习为兄丁戊二年的悔悟,然后痛下决心纠正自己的错误,肯定会有很大的长进。立达二字,我曾经在己未年写在给弟弟的信中,弟弟也要时刻想着自立自强,但是在能达方面还缺乏体验,在不怨天尤人方面还很难做到克制自己。我会在信中随时指点你,劝弟弟克制自己。赵广汉原本是汉朝的贤臣,因为星变而弹劾魏相,后来灾难却降临到自己身上,可以引以为戒。心中默存一个“悔”字,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挽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家书》笔记 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
    方鸿渐加油努力奋斗阅读 970评论 0 1
  • 2020年初,因肺炎疫情宅在一处。让我真正明白了王云五先生所说的“天下第一等好事是读书”的意思,也确实体会...
    jsxs1919阅读 753评论 2 5
  • 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
    余岁记阅读 608评论 0 2
  • 曾国藩家书笔记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虽然曾国藩对德,业的解释孝悌仁义,诗文作字有他时代的局限性...
    李宁_ee6b阅读 421评论 0 3
  • 一、论专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若志在...
    Always_Gooner阅读 8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