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上)1-徐爱录(度阴山)

度阴山写王阳明与其它老师的区别在于:通过历史事实以及历史人物来解释王阳明《传习录》里面所说的意思,让人在看的时候结合当下历史故事,融会贯通。他对传习录原文进行的提取,有时是整个短篇解读,有的是提取一句话解读,可见他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写作体系。所以,度阴山也给了读书方法。第一步,泛读,有书就读;第二步,精读,挑选你认为最好的书,持续不断反复地读;第三步,是最重要也是最要命的,那就是自得于心。这也是王阳明的读书心得。什么是自得于心?那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不形成自己的思想,就算你读书破万卷,也是个有脚书厨、别人的传声筒。

这本《传习录》是度阴山采用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的,它是之后所有《传习录》的母本,在《传习录》的汪洋世界中,可谓德高望重。

《传习录-上》

徐爱录

亲民与新民:独立意志与自有精神

一部体现心学精髓的《传习录》,开篇就提“亲民”和“新民”,必有深意。中国古人编书,大都讲“春秋大义”或者是“春秋笔法”,说白了,就是正名。所以,“亲”和“新”的区别就是王阳明的弟子们在为老师的学说正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

朱熹认为是“新”民,王阳明认为是“亲”民。

亲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顺着百姓的心而用心,不仅关怀他们的身体,更关怀他们的心理。不违背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有一定的独立精神。新民——以绝对权力按自己的意志来教化、启蒙、改造民众,让他们成为思想上的奴隶、统一行动中的巨人。

从这一点而言,“新民”就是统一思想,不必在乎别人的意志和感受,强行使他们进入自己设置的轨道,使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精神彻底丧失。

以人情推之,你真爱一个人,就会给他自由,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每个人的天性都喜爱自由,这是良知的基本认识,违背这个,就不是真正的致良知。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基石——人人心中皆有个天理在,心即理,所以人人皆可为圣贤,皆不受外在权威和所谓真理的压迫。人只要致良知,所行所为便皆符合天理,不须外求,不需要外在的设计。

“亲民”和“新民”应该合二为一,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正道。既要有在伟大思想下统一的新民(让百姓得到新知识,开拓新思路),更要有“民之所好好之”的亲民(让整个天下都成为一家人)。

王阳明的学说,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就是依良知做事,一切好的制度,都应该建立在良知基础上,凡是不发自良知制定的制度,就是坏制度。

无论你多么英明神武,全凭自己好恶制定出的制度都要缺陷,制定制度唯一的妙法就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为致良知。

因此,王阳明的弟子把这一条放在首位,原因如下:

第一,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一样,其思想都来自《大学》,而“亲民”和“新民”是两派学说的分水岭。

第二,《传习录》第一节讲此,足可见王阳明和其弟子们对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尤其重视。

第三,人具有独立意志和自有精神是阳明心学的灵魂,是阳明心学的支柱,没有这个,阳明心学的其他概念都立不住。

第四,人只有具备了独立意志和自有精神,才能做自己想做的,只要做自己想做的,才能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效率,进而提高人生效率。

只有当人拥有自有精神之后,才能、才敢独立思考,不转折,不转念,以一条直线前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

龙场悟道——心即理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驿站创建心学,提出“无性自足,不假外求”的理念,这八个字简单而言,就是一切靠自己,不必寻求外力。这就是龙场悟道,这八个字浓缩成三个字就是,心即理。

所谓“心即理”,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所有的天理、真理乃至于道理都在我们心中,不在我们心外的事物上。每个人心中都有孝、忠、信、仁这些天理。我们不需要去学习如何孝、忠、信、仁,只要你没有被私欲遮蔽,真诚无欺地释放这些天理,那么,你就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才是忠、才是信、才是仁。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虽然所有的天理、真理和道理都在我们心中,但如果你不去把它呈现出来,就等于没有。王阳明说,心在腔子里是心,到事物上才是理,所以说,心必须到事物上才能呈现出理。比如你心里有个孝顺的理,那必须去父母身上呈现,否则,这个理就不能称为理。那么,心是否还称为心呢?答案是,不能。如果理不能称为理,由于“心即理”,所以,心也就不是心了。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理是合一的。

倘若一切理都在我们心中,做事必须靠心,那我们按本心所做的一切事,就都是符合天理的,就都是伟大的事。你用心孝顺父母,用心对待领导,用心交往朋友,看似是小事,其实都是伟大的事。

儒家哲学认为,人心由两部分组成:性(人性)和情(七情六欲)。朱熹认为,只有人性是符合天理的,所以说“性即理”;王阳明则认为,人性和七情六欲都符合天理,所以说“心即理”。

承认适度的七情六欲是天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的最本质不同,而当我们承认人适度的七情六欲是天理后,就会对别人的情欲持包容的态度,唯有承认七情六欲,才能承认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人。

我们做事,只要以七情六欲催动人性,那我们就是圣人。人性就如指南针,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七情六欲则是加速器,它大多时候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冲动,这种情感的冲动,对万事万物付诸我们真是的情感,这才是我们成就伟大功业的必备要素。

如果没有只有人性,而没有七情六欲的冲动,那我们就是一尊石佛,空有正能量在,却不能发挥。我们必须认可情感的冲动在我们的人生中起到冲击波的作用,才算真正懂得人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王阳明说“无性自足,不假外求”,因为我们的心是完整的,但凡你是个人,你就有心,有心就有指南针似的人性和奔向指南针指向的七情六欲,有这两样东西,你还有必要向外求吗?

人性就是让我们走正确的路,七情六欲则是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加速行走,而且保证能走到底,那由此会产生出无数的理来,何必向外求呢!

没有真诚的仪式,就是形式

儒家规定,守孝期间不允许有性生活,赵宣在守孝期间却生了五个孩子,由此可知,这人根本就不是在真心实意的守孝。

守孝是一种仪式,所谓“仪式”必须发自真诚地遵循规矩和执行形式。没有了真诚,仪式就成了形式,形式必须去学习,在内心是求不来的。但仪式却不必向外求索,只要真诚,仪式自然就会出现。你若用心孝顺你的父母,还怕没有仪式?你若用心爱你的爱人,还怕没有仪式?你若用心爱天下人,还怕没有仪式?

仪式,要求我们用心;形式,要求我们外表做的好看,二者看似相似,其实泾渭分明。

我们要有仪式感,而不是形式感。

有人说,有些仪式是不重要的,这话是正确的,因为不重要的仪式就是形式,而有些仪式是绝对重要的,因为通过仪式可以修炼我们的心。

孔子说,祭神鬼就要内心发自真诚地相信有神鬼在,这就是仪式感;如果你祭祀神鬼,内心却不相信神鬼,那就是形式。

形式,最好一点都不要有,浪费时间。仪式,一定要有,当你用心了,真理就会在仪式中自然呈现。

王阳明式知行合一

1517年,王阳明到江西剿匪,接着在南昌平定朱宸濠叛乱,1527年又到广西剿匪,这三场战争的完美胜利把王阳明推上了圣人的圣坛,而王阳明在这三个战场的胜利,都要归功于他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大多数人将其理解为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知道了就要行动。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牛毛。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没那么简单。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始终是一以贯之的,王阳明不可能犯这样浅薄的错误,在创建心学的第二年,就提出另外的概念。

所以,知行合一,应该是来源于心即理。

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心理合一。我们心中有天理,为人处世必须发自本心,如此,天理才能呈现,心中所想不能和行动分道扬镳,是为心理合一。

而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

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

王阳明谈知行合一,谈的是“道”,而其他的知行合一,谈的是“术”。

王阳明如何解释“知行合一”的呢?

见到美色,立刻喜欢上,而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所以,知行就是合一的。

由此可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理论,它是我们的一种本能,这本能就是良知。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饭,人人都自动自发地去吃;美色,人人都发自真诚地去喜欢,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以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

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

人生在世,如果每个念头,做的每件事,都听命于良知,那最终,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

格物:朱熹理学&阳明心学

1508年,王阳明被发配到蛮荒的贵州龙场驿站,那里的生态环境相当恶劣。一方面是空气质量,当地有瘴疬之气,这对于从小患肺病的王阳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另外就是驿站破败,不能居住,王阳明只能住山洞;同时又缺衣少食,对于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王阳明而言,龙场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角度,都是人间地狱。

人遇到困境,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自暴自弃,一种是积极面对,寻找破解之道。王阳明显然属于后者,他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想到了圣人之学(当然是朱熹理学),试图用圣人之学来解决当下困境。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被称为“格物”,朱熹的“格物”是心外去探究万事万物,从而得到真理。为何朱熹的“格物”是这样的?因为朱熹把我们人心中的七情六欲铲除了,我们的心少了一部分,就必须到外面去格真理,以填补我们的心。如此我们的心才是完整的。

向外去格的物,到底是什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知事物和平常事物,天狗食月,我们要去格,人用腿走路也要去格,竹子在那里生长,我们还要去格;另外一种就是经典和权威,直白而言,就是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

每个人的成功经验都不能复制,因为每个人的心性不同,阅历不同,遇到问题时的反应也不同,最后的结果就会大不同。

一切靠自己体悟,知行合一,收获必然多多。终于有一天夜晚,王阳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这四个字在王阳明1521年正式提出“致良知”后,又有了新的解释:致知是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就是事事物物得到天理。比如,致我的良知于父母身上,肯定是孝的天理,于是,对待父母这件事就符合天理了。

由于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所以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心上完成。你要吃饭,就在吃饭这件事上正念头——细嚼慢咽;你要好色,就要在色这件事上正念头——只对自己的女人好色,别去外面胡搞。

这就是王阳明的“格物”,一切都在心上完成。

儒家从天赋上把人分为三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王阳明认可这种说法。

生知安行的人,尽心知性知天。就是说,他一来到世上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天),能得到什么(知性),最后就是按与生俱来的良知用心去做(尽心)。他不管心外那个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会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

学知利行的人,存心养性事天。就是说,他来到这世上并不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创造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但他有意识地去追寻这些答案,尽人事听天命(养性事天),时刻让自己良知光明(存心),通过后天努力,也能抵达生知安行的人的境界。和生知安行的人有差异的是,学知利行的人必须和客观世界接触,偶尔会受客观世界的影响,来营造自己的世界。

困知勉行的人,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这种人没有天赋,或者说良知太小,来到世界上,又不肯光明自己的良知,浑浑噩噩一生。

你认为自己是哪种人?

心外无物

公元前356年,卫国人商鞅(曾用名卫鞅)在秦国进行了一场魔术般的变法,这场变法让一直落后于东方六国的秦国脱胎换骨,成为当时的一等强国。

商鞅变法的内容,全部出于让秦国强大的诚意,没有这份真诚,变法就不可能成功,即便成功,也不会如此功效显著。很多人都大惑不解,区区一个外国人,跑到异国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竟然成功了。他凭的是什么?

这就是本段要论述的内容

首先,商鞅是个有肉身的人,主宰他肉身的是他那颗热血忠诚的心。有了这颗热血忠诚的心,其所思所念就属于正。种种念头的正,非是出于当时的价值观,而只是出于商鞅的知。知就是良知,良知告诉他,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有能力做到,什么事没有能力做到,最后讲此良知的答案付诸行动。行动就是物。这其实就是一件事。

身、心、意、知、物,本为一体,本就是一回事,一贯而成。

没有肉身,人就不可能存在,就不可能有心,其他就都不用提了。有了肉身,就能装载我们的心。在良知的指引下,商鞅有了使命感和热血忠诚,这才有了后来变法的种种与成功。

没有了良知指引的心,就不可能有物(事情)的出现,也就无所谓成功。正如你没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不可能有孝顺父母的这件事(物)出现。

心外怎么可能有物(事)?

中庸的“不诚无物”其实就是心外无物。我们用心,才有物(事);不用心,就不可能有物(事)。用心就是诚,真诚地对待良知的判定,在所有的事情上正念头,即是格物。

关于心外无物,王阳明在后面还有很多讲解,在这里,心外无物的解释就是,用心才有物,无心即无物。

良知:道德感和判断力

这是“良知”在《传习录》中首次出现。在1521年正式提出“致良知”之前,王阳明提的“良知”次数并不多,在《传习录》中,清晰地提出“良知”的,只有此处。

虽然不多,但只要提出,就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何心即理(天理在我心中),原因就是我们心上有个良知。心自然会知,全是良知的功劳。由此可知,王阳明当时龙场悟道,已经悟出了“良知”,只是没有正式提出。

见到父亲自然知道孝顺,见到兄弟自然知道友爱,见到小孩在井口玩耍自然内心紧张,这就是良知。

它是自然知道的,不需要靠后天思考和努力。既然是自然知道的,那它就是先天而来的,不是后天获取的。我们先天就有这样一个什么都知的良知,所以天理就在我们手上,而不在心外了。

遗憾的是,很多人的良知因被私心妄意遮蔽,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必须“格物”——在所有事上正念头,克除私意,回归天理。良知恢复后,我们再依凭良知去行动,这就是致良知。

良知,不仅仅是良心。譬如七楼掉下的不是婴儿,而是一个二百五十斤的胖子,我们就不会去接。同样是生命,为何接婴儿不会去接胖子?原因在于我们良知里有个判断力,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良能。

如果良心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判断力就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什么是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

于是,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它是我们心的主宰,心的上帝。

天理是动态的

天理就在我们心里,没有外在的固定标准。当享富贵即享富贵,就是存天理;当弃富贵即弃富贵,也是存天理。什么时候存,什么时候弃,衡量的标准只有两个字:心安。

所遇情境中,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事,只要心安,就符合那个情境,就是在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不并立

朱熹认为,心分成两种,一种是人心,即人欲;一种是道心,即天理。

王阳明则认为,道心和人心只是一心,人心正了就是道心,道心歪了就是人心。所以,天底下没有永恒的圣人,只有圣人和魔鬼的不停转换。

也就是说,道心人心本是一,天理人欲不并立。再好的人也有做坏事的时候,再坏的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只看他们是存了天理,还是存了人欲。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点,就知道,有些人并不那么坏,他们的身上肯定有人性的闪光点;有些人也并没有那么好,他们的身上也必有恶的火花,稍不留意就会冒出来。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对人类报以同情——坏人不是注定就坏,只是常常发挥“人心”。我们也会对那些高大上的人抱以警惕——没有永恒的好人,他们只是更多时候遵循着“道心”而已。

人欲太多,天理就不在了,人欲怎么可能听天理的?天理过多后,人欲就不在了,那还去什么人欲?

实用主义的阳明心学

王阳明谈到儒家经典六经。孔子删过六经,有人认为这是对文化的无耻破坏,而王阳明则认为,有些坏的东西不应该留下,就应该删除。为什么?

因为坏的东西会给许多人以启蒙,这种启蒙会给社会带啦不好的影响,这就是实用主义。

阳明心学就是实用主义,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下面这一条:

徐爱问,为什么三代以前的历史很少,三代以后的历史也很少,只有三代(夏、商、西周)特别多?

王阳明的回答是:三代以前,已不可复制,写了也没用;三代以后,不能复制,所以要少写;只有三代的社会治理是可以效法的,所以圣人们写了很多。

三代以前,是高大上的;三代以后,是下三滥的。下三滥的肯定不要写,高大上的也少写,因为不实用。

把宏图伟业和超前规划写得天花乱坠,没用,因为实用性不强。没用操作性的东西,写出来何用?

文史哲不分家

中国历代大学问家、大思想家,都是才、学、识兼备,也就是文、史、哲皆通。本来,在古代中国,一直是史中有哲,哲中有文,文中有史,后来由于帝制时代结束后的强行分科,才有了文史哲的概念。

《春秋》既是史,又是文,也是哲。六经中的其他五经同样如此,从记事的角度来说就是史书,从论道的角度来说就是经典。历史就是大道的具体呈现,大道就是历史的根本缘由。譬如《史记》,从记事的角度说是史书,从文采来讲,就是文学经典,从其历史叙述中总结出的道理,它又是哲学。

大道至简,为何至简?

理由就是,所有的大道都藏在历史中,并且以优美和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书写成书。所以,人人都喜欢读,在读的过程中人们就明白了什么是大道。

真正的大家,必须是文采、才华、想象力、情怀,与文史知识、学养、功底、治学态度,与思想、见地、智慧、立场的大集合。

文必须和哲在一起,才能展现美好人性,脱离了哲的文只是勾栏瓦肆的小说,没有了哲的史就成了莲花落。

《诗经》就是文史哲合一的产物。它是史,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它又是文,以纯粹的文字叙述了那时的人类;它更是哲,读了它,不但能认识很多花草虫鱼的名字,还能懂得人生大道。

所以王阳明认为,《诗经》里的《郑风》《卫风》是伪作,因为它们虽然文采优美,惹人爱怜,却没有哲学大道的成分,没有承载人性大道。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魏文帝曹丕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周敦颐说:“文以载道。”这些大家的话都说明中国古人把文看得很重,为什么很重,因为他们看透了人生是短暂的,但文章可以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

文以载道,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的硬指标,文学必须承载和包含着传统文化之道。这个“道”,可以是儒释道,可以是为人处世之道,更可以是“为天地立心”的历史沉淀和哲学思考的通天大道。






P82

省察存养,本是一回事

曾国藩是省察存养方面的高手,也是凭借着省察存养,智商不高的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那半个。

所谓省察,就是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用阳明心学的说法就是认真检查念头发动的一刹那;所谓存养,就是保持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在阳明心学这里,善良之性本具足,不需要外来的补足和修养,所以存养,就是光明良知。

曾国藩还有自己的省察存养特色:功过格。做了件好事就记在功格里,做了件坏事就记在过格里,时刻提醒自己,要存天理、去人欲。

有事时反省体察不得力,多因无事时失于存心养性所致;无事时反省存心养性不得力,多因有事时不能反省体察。

无论是反省体察还是存心养性,其实都是持续不间断的“存天理、去人欲”。

如果能将反省体察和存心养性合二为一,那就是圣人。

人的一生就四个字:人情事变

以正确的人情对待事变:遇到该喜怒哀乐的事变,我们就喜怒哀乐。在“事变”中保持正确的“人情”,也是应对事变的高明之法。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王阳明说,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关键在于独处时要恪守本己。独处时,我们就要保持正知正念,不要有各种欲望的念头。你是否有坏念头,良知知道。它一知,你就立即改正。调整好自己的“人情”,才能解决以后的“事变”。

人只有一物:心

真正的人会针对不同的人发挥人性中正的或者是恶的部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恩怨分明和是非分明上,而不是老好人般地和稀泥。

一个人总发挥人性中的正的部分,对任何人都宽容,对任何事都不计较,恰好证明了他不是个好人。对他人他事宽容的人,对自己也会宽容。对任何人和事都保持一致的平和,只能说明他不太在乎这些事,冷漠!最终的结果是他会纵容恶,会让本该杜绝恶念的人将恶火点燃。

其实我们人只有一个东西,就是人性,而人性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会不断变化,在不同的情境里,针对不同的人,作出正确的判断,然后依此判断去行动。

仁义礼智、残忍冷酷,就是人性指导我们作出的行动,所以王阳明才说,这些看上去特别正能量的人性,其实只是人性的表象。人应该对镜应感,对父母是这样,对敌人就要那样。

每个人最终表现出来的都是人性,区别在于,圣人表现得特别精准到位,庸人则表现得乱糟糟,坏人则故意逆人性而动。

这就是圣人、庸人和坏人的区别。

如何修习阳明学

1508年王阳明创建心学后,提出了著名的王门四规,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所谓立志,就是以做好人为志向;勤学,就是勤奋学习经典;改过,就是要不停地行动,只有不停地行动才能产生过错,然后快速改之;责善,就是交往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提升自己,以朋友的智识磨练自己。

总结而言,修习王阳明心学的步骤如下:

第一,遵守王门四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第二,静坐(禅宗式),将自己的心放空。

第三,省察克己,去事上磨练心,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此心不动,就是不要被动。

第四,静坐(儒家式),如猫捉老鼠一样,捕捉自己心里的私念。

鬼,是由良知制造的

有弟子问王阳明:“人晚上怕鬼,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只因为平时不能积德行善,心中有所愧疚,才会怕鬼。如果平日里做事都能合乎神明的意志,那又有什么好怕的?”

我们内心有愧时,其实就是我们的良知制造了一个鬼在我们心里,它不停地使我们紧张乃至恐惧。消除它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做坏事,做了坏事后立即改正,除此,别无他法。

或许有人问,良知应该保护我们,为何它会制造鬼恐吓我们?恐吓我们就是在提醒我们,归根结底还是保护我们。良知不是永远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它会随着你的行动而改变模样,要么和蔼可亲,要么青面獠牙。

我们每个人,对欲望过度追求时,其实恰好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关键,就是制造一个鬼。你对美色的欲望过高,它就会制造个色鬼给你;你对财富欲望过高,它就会制造个贪财鬼给你;你胆小怕事,良知就会制造个胆小鬼给你;你无所事事,它就会制造个空虚鬼给你。

这些鬼被良知制造出来,反过来又干扰你的良知,使你内心不宁,心理压力增大,最后就会发现自己是具行尸走肉。

人人都在制造各种各样的鬼,要清楚它,唯一的途径就是借助良知的力量,看清楚自己为何会空虚,为何会贪财,为何会好色,为何小肚鸡肠。

总结出这些问题后,首先去做正义的事、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关注当下,认真做好每件事。少去胡思乱想,因为就在胡思乱想中,藏着多如牛毛的鬼,你不召唤它,它不会出来,你一召唤它,它绝对俯首听命。

物来顺应  就是圣人

天理是亘万古而不灭的,是永恒的,是定的。一个人若有天理之心,就如静水深流,你根本看不出他有多大本事,只有他把天理幻化成以下两种状态时,我们才知道他是圣人。

天理的两种状态,一是动,二是静。比如一件事特别危急,那就要动若脱兔救人于危难之中,就符合天理;再比如等待检查结果,那就要静,不要焦急静候消息,就符合天理。

良知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其主旨就是物来顺应。

曾国藩说:“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已有着,则私也。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恋。”这就是对物来顺应的最好解释。

《大学》和《中庸》的关系

王阳明说,《中庸》首章是《大学》的中心思想,可谓一针见血。

《大学》所谓的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中庸》的不睹、不闻、慎独。《大学》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中庸》里的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所以说,《大学》的全书要义,《中庸》首章都概括了。

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庸》,千万别把它当成永恒的经典看,它只不过是一群儒生呕心沥血琢磨出的一段大战略,这大战略能否付诸行动,关键还是看每个人,而不是看《大学》《中庸》本身。

《大学》首章就是一幅圣人恢宏的大战略图景,《中庸》首章把这战略图景又细化了一下,这两本书号称千年经典,其实说来说去,就说了一件事:大家要知行合一,才能大有可为,否则就是穷咀嚼。

感情流露太多就是欲

王阳明和朱熹理学的本质区别就是,王阳明认为人的七情六欲如果能保持适中状态就是符合天理的,而朱熹认为七情六欲不符合天理,所以要彻底去除。

人有七种感情,感情流露得太多即是过度,流露的太少则是不够。才超过一点就已不是心的本然状态了,所以必须通过调节,使得心绪中正平和才可以。以子女哀悼父母的丧事为例,作为父母的孝子,难道不想一下哭死才能纾解悲痛之心?然而圣人却说‘哀伤不能害了性命’,这不是圣人要强人所难,只是天理的本来状态规定了一定的限度,因此不能超过。人只要能够认识心的本来状态,自然一丝一毫都不会有所增减。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这个”淫“不是卖淫,而是过度。我们在感情上常常淫,哀伤到要死,狂喜至闭气,这都是毁情灭性的事。

什么样的心决定了什么样的行

“体用一源”真正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视听言动,就是“用”,这种“用”若要符合天理,必须是“体”里有良知。我们的每一个言谈举止,每一个人生决定,若想正确,就必须发自本心。否则,必然大错特错。

如果我们的心不够强大,我们的良知不够光明,整日私欲丛生,又不肯努力恢复良知,那我们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因为如果“体”本身就是错的,那“用”就不可能正确。

用王阳明的说法就是,现在的人没有做到‘发而皆中节之和’,可见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实现‘未发之中’。

世界上没有跨界这一说

人生在世,一般会面临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所谓“心的出入”,其实就是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在返回精神世界的跨界。古典儒家哲学认为,心的出入是确实存在的,当我们不去物质世界时,我们的心在精神世界,而当我们的心一动,去了物质世界,就等于是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做了连接。

精神世界是我们的家,我们出门就是进入了物质世界,这就是心的出入。儒家认为,心的出入没有规律,更不可能有方向。

王阳明说,只要内心纯粹,出门和入门本就是一回事,或者说,当我们的精神世界无比强大后,与物质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能连接,我们的心不是没有规律和方向,而是会寻觅出各种规律和方向。

就如达芬奇一样,只要精神世界强大,那他和物质世界的勾连就轻而易举,可以在物质世界称王称霸。当达芬奇安静的待在家里时,他的心也不是真的在家里,而是在和物质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

这其实还是王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心,必须到事物上去呈现,理才能称为理,所以心和理是一回事,只不过呈现的场景不一样。心在内,理在外,但没有内就没有外,之所有有外、是因为有内。

海纳百川 才是正途

几点人生大道理

第一,人类历史上,无论是哪种宗教、哲学,归根结底都是指向人心、让人向善的。道、佛虽然有各种不同于儒家的奇思妙想,但教人向善的主题相同。如果有一种宗教和哲学没有这样的主旨,那它就不是好的宗教哲学。

第二,人在世上,通往的目标可能一样,但路径不一样。有人通过学佛学道做大官,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大官,有人靠祖宗的白骨做大官,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圣贤大道。圣贤大道只有一条:不在乎心外的这些功名利禄,只在乎心内的强大与否。

第三,击败对手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强大自己。儒家如果强大了就会吸引那些参加道佛的人弃暗投明。所以,我们不是喋喋不休的攻击对方有多坏,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的有多好。

第四,道家和佛家理论深奥,是上达,是道,但没有实践,就没有下学,没有实践和术,而儒家很实际,恰好与道佛相反,只有术没有道。

王阳明总结了一点,他说,别说谁有下学、谁有上达,但凡你用心去学任何一种好的思想,就能学到,学到了就是上达和下学兼而有之;反之,如果总是在那里胡扯下学、上达,而不去做,那再好的思想也和你无缘。

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因为心外无学,凡是不用心学的思想,根本学不到,凡是用心学的思想,你管它叫什么名号,为我所用,即是天理。

内容为王,工具永远只是工具

无论什么时代,花里胡哨的形式只能赢在一时,唯有好的内容,才能赢得一世。如果你有了好的内容,什么样的形式都是锦上添花;如果你没有好的内容,那就算用尽世界上所有的形式,也只是穷折腾,留下笑柄。

阳明心学就是内容,无论你学习的形式怎样,都能有所收获。

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按王阳明的意思,做件好事就是天理,但你做件好事非要让人知道,这就是人欲。念头、动机特别重要,很多人总是成不了圣人,就是因为想法太多,每一个动作中都包含着千百万个目的,这样一来,虽然你做了很多好事,但最终反倒成了坏事。

我们所能掌控的  只是我们的心

王阳明说,精神、道德、语音、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这个“收敛”其实是管理和掌控,我们人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我们所能掌控和管理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的精神、道德、语言和行动。

唯有能管理和掌控我们精神、道德、语言和行动,宁静于内,我们才能在发散时做到无敌于外,不会受外界干扰而乱了方寸。

其实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只有掌控了自己的心,才能在不得已的时刻与客观世界建立对接,创造一个最能保护自己的全新世界。

真正的真相  是没有真相

这里讲一个小例子,1068年山东登州地界有个叫阿云的少女,父母早亡,在她守孝期间,他的叔叔为了点钱,把她强嫁给了当地极丑的男人。很明显阿云是不同意的,所以在一个晚上,阿云砍了那个男人几刀,但最终也只砍掉了一根手指。针对这件事情我们来看当时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做法,在此之前,皇上发过‘敕令’,说自首者不能判处死刑,只能判有期徒刑。

王安石认为,既然有皇帝的敕令,那就应该按皇帝的敕令办,所以阿云不该判死刑。司马光认为,皇上的敕令不能大过法律,因为法律明文规定,杀人未遂,也是死刑。

双方展开激烈的言语大战,最后皇上出面说:“老子的话是放屁吗?就按王安石的意思办”。

这件事最精彩的在后面。若干年后,司马光成为宰相,掌握了实权,他重新翻出阿云案,将阿云判了死刑。一个人能坚持到如此境界,实在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很多的意见我们放到当时的处境来看。当时,王安石正要进行变法,而支持他的只有皇帝,反对他的却多如牛毛,比如司马光。王安石必须表现出将皇帝的命令视为第一位的态度,如此才能将变法顺利推行下去。

天地万物,固然客观存在,但赋予它们价值、善恶、是非的却是我们每个人。因为所有的真相,不过是我们的一个投射,而我们作出的投射原理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

视角不同,真相就不同,追寻真相的人,一直感觉自己的视角是正确的,当他真的追寻到所谓的真相时,其实那根本不是真相,而只是他的视角。

真正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因为一切真理、天理都在我们心中,不在事物上,所以,我们用心追寻到的真相,不可能是事物本身,而只是我们良知和无良知的体现。

正因为没有真相,所以才需要我们诚心实意地致良知,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作为视角,去审视万事万物。

名有千万种,实只有一个

元气、元神、元精,这是道家仙人的三宝,但其实这只是个名,道家喜欢云遮雾罩,故弄玄虚。王阳明就说,这三个名称只是一回事:流动的时候被称为气,凝聚起来被称为精,发挥奇妙作用是就称为神。

以名乱实,是人类的陈规陋习。在名称上故意搞复杂,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一个事物,就算有千万种称谓,但都能归为一,这就是它的本源。今日世界,各种创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仔细思索之下,其实都是新瓶装旧酒。无论是多么崭新、出奇制胜的瓶子,酒都是一样的。

王阳明想说的其实就是,无论是元气、元神、元精,都只是一个良知。

欲让人知,就是私欲

喜怒哀乐本事人心具有,属于天理。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好事,就会惊喜;遇到让人焦虑的事,会立刻显出哀伤;看到不平事,会发自本能地呈现愤怒。这些感情的自然流露,就是中正平和。

但是,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就是私欲,就不符合天理了。

“加入一点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展现感情时,故意想让人知道,这就是别有用心,就不是中和了。如果一个人想隐居,但非要让人知道他隐居,其用心是做官,这就是私欲。

直接而言就是不端不装,遇事时全凭我们自然感情的推动,不掺杂一点故意让人知道自己感情的心,这就是中和。

私欲一起 效率降低

《中庸》曰:率性之谓道。什么是率性?就是顺着我们人的人性,听命于人性。我们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只要顺着它,视听言动就皆符合天理。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比如见义勇为,为民请命,为天地立心。但这些符合人性、遵循天理的事情,要么只是一念起就灭,要么半途而废。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有私欲掺杂进来。

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私欲尚存,众多的恶念变会接踵而至。想得太多,效率就无法提高,事情就无法成就,没有效率的人生,就是恶的人生。

人心如明镜 看你怎么擦

阳明心学和传统心学不同,他说,人心是明镜,只要擦拭明镜即可。但拿什么擦?

禅宗的底子慧能认为只要拿自己的念头擦就是了,而王阳明则认为,拿念头擦,不是如枯木死灰地在那里坐着,认为天理在我心中就万事大吉了,你必须要去事上验证这个天理。

确切地说,这是一种科学精神,要不停地实验。做实验的真正目的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验证已经存在的事物的正确性。经过验证后,若发现从前的天理不对,那就要立即纠正。这纠正的过程就会产生新事物。

镜子本身如果昏暗,就是良知不明,这样一来,你越是涉猎外物,就越是迷惑,越不能获取到真正的知识。若要良知光明,就必须擦镜子。擦的过程就是去事上磨练的过程,磨练的过程其实就是验证我们心中与生俱来的真理的过程。

真理非常简单,人所共知,所以人人都能验证真理,只要肯擦镜子,镜子就没有不明的。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王阳明的比喻很精准:好比这一间房子,人刚进来时,只看到个大概。待得久了,才将梁柱、墙壁一一看清楚。再待一段时间,柱子上的花纹都能看清楚了。然而,这从头至尾也只是同一间房而已。既然从头到尾只是同一间房,那看得精和粗就没有了分别。我只要看到我想看得,且能为我所用,道就是真正的道。

我们对一个事物,不比面面俱到,抓住适合你、能给你带来好处的一点就足矣,这就是道。

天下大道,并非客观存在,因为道是被人弘(琢磨)出来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你不进,由于水在流动,你其实就是在退。

如何做到不退?必须前进。这前进就是对从前知识的复习以及接受新知识。王阳明的解释很耐人寻味:不用功的人,不会知道自己在退步,天长日久,你就真的退到愚昧之境了。

我们如何才能不遗忘从前学到的东西?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复温习。反复温习,就会把深奥的东西变得浅显,浅显的东西,比如我们用筷子吃饭,是绝对不会被遗忘的。

所以,这个额公式就是,深奥化为浅显,浅显化为本能。

如何看清天理和人欲

有人问王阳明:“天理和人欲如何区分?”

王阳明回答:“如果你不切实不断地下功夫,那就没有办法区分天理和人欲,因为外在的天理和人欲的规定看上去都是不言自明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凡是普世的东西真的就是真理?未必,所以,你必须去探究。

哥白尼如果没有探究精神,就不可能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这样人类的科学就没有办法进步。

怀疑的精神包括两方面:敢于怀疑,然后拿出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有道理。敢于怀疑是知,拿出行动是行,这其实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举的例子是,譬如你走路,从前常常走的一条路,好久不走了,今天你去走,发现岔路口多了,你该怎么办?

王阳明的办法是,遇到岔路口就问,不要以为你曾经走过,就认为自己掌握了路径,人需要不停地怀疑和追问,才能得到天理。这天理是与时俱进的,不是发家耳熟能详、不言自明的从前的道理。

你站在岔路口一门心思琢磨这条路该怎么走,可就是寸步不移,这对于走这条路毫无帮助,必须即走即问,即问即走。

若想搞清楚一些事,就必须去行动,就如走路,先走起来再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自然要问,这就是知行合一。

心外无道

孔子当初站在水边,说:“逝者如斯夫。”意思是,时间像流水一样, 一去不还了。

老子看着滚滚大河,由衷地说:“上善若水,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意思是,最伟大的东西莫过于水,江海所以能成王,是因为它肯谦卑地下流。

中国古代鸡汤大师们教导人们:“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同样是水,孔子、老子、鸡汤大师看待它的角度不同,解析出来的道自然就不同。

但正如王阳明所说,大家总谈论天,可谁见过真正的天?将日、月、风、雷等天象视作天,这不对;认为人、物、草、木就不是天,却也未必如此。

大家总谈论水,但谁见过真正的水?有谁把水最本质的特性说了出来?

无论孔子、还是老子,或者鸡汤大师,他们说的水,其实都是我们感官能得到的水的特点,任何人都没有说出水的本质:它为什么不停地流?它为什么总会向下流?

如果用今天的科学来解释,是因为地心引力,所以水才会永远不停地向下流。

这就是水背后的道——地心引力。而这个道,根本不会轻易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你必须用心去琢磨、实验才可得到。

孔子、老子、鸡汤大师说的水,只是依据自己的偏见,得出的一种现象而已,并不是本质。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道。

王阳明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这个知心,即是用心。

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外表华丽的东西蒙骗,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用心去了解华丽外表的本质。正如我们从来不想去了解生活的本质,却把生活中的诸多外在的装饰(房子、车子、容貌)当作本质。其实,生活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心安。

住大房、开豪车、左拥右抱的人心未必安,倘若能安,房子、车子、女人这些表象才有真正的意义。

否则,就不是道,就不是天,就不是心。

心外无道,一切道都在心里。

不局限自己

每个人都有天赋,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刻意去寻找,只是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成就很大,就钦羡起来,然后去学人家。拿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天赋去拼,只能累到吐血。

所以王阳明说,人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去成就事业,才能有所作为。夔「kui」的天赋是音乐,稷的天赋是农事,因为他们的天性适合做这样的事情,才能做得特别好。所谓天性,就是天赋。

如何在心上用功,王阳明没有说透彻。他最后一句话大概就隐藏着答案:“像《中庸》所说,‘身处富贵则做富贵时该做的事,身处患难则做患难时该做的事。’都是不为具体的才能所束缚。”

不为具体的才能所束缚,就是不要把自己所谓的优势当成真理,必要时,要放弃自己的优势。不能执,万不可先给自己设定人生规则,一旦时间和空间发生转变,你所坚持的规则和你所拥有的优势,就成了扼杀你的毒药。

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理,一切天理都在心内,所以根本不必去准备讲究,只要心光明,遇其事,就有其理。

人但能如此,就是圣人。


本文抄录自本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825评论 4 3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887评论 2 30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425评论 0 2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801评论 0 22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252评论 3 29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8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216评论 2 32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05评论 0 21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47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83评论 2 2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54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94评论 3 2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406评论 3 2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22评论 0 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6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242评论 2 28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6,017评论 2 28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