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生死何畏——西方生死观考察

西方哲学里的这个生死问题,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死亡是一种诧异。

西方先人,怀着惊异的眼光来面对这世上的一切,这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样形成?死亡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会死亡,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诧异。

第二个阶段呢,是对死亡的渴望阶段。

中世纪死亡哲学的一个表现,为什么中世纪会有对死亡的一个渴望呢?

这就要跟中世纪的哲学发展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在那个时候,我们知道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也就是说哲学完全是为神学来服务的。

为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都是在宗教背景下产生的哲学家,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说人的一个终点,而是说死亡是人走向天堂,所以他们强调死亡是一个更好的更永恒的一个状态。

如果说真的是这样,那就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到天堂。所以我们说这阶段有一种对于死亡的渴望,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意识形态。

到第三阶段,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更多的是一种逃避。

人们从宗教的迷雾当中惊醒了,就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不再思考死亡。

所以就进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里对于死亡的一个漠视,从前面到死亡的一个渴望,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对人的一个觉醒,那我们就不谈死亡。

第四个阶段就是,是镇定理性地思考,勇敢的面对。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开始,人就开始有了非常镇定地理性地思考。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死亡意味着什么?

所以,本文也沿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从这四个角度,来探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生死观念。

第一个阶段就是在古希腊,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生死。

在古希腊罗马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讲这时候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用自然的眼光来审视。也就是从自然的这个角度和死亡的本性去观察,这时候人还会考虑这类问题,人有没有灵魂,人死之后灵魂到底是不是毁灭的,有没有来世,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当然,从自然角度来思考这些终极性的问题,几乎是初民最自然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呢,是赫拉克利特。这个哲学家是古希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列宁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因为他是唯物主义的鼻祖,他首先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创始人。

他有两个观点,第一个是,世界的根源是火。

在这之前呢,泰勒斯认为世界统一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火,为什么又成了火了呢?

他说,世界是永不熄灭的一团火,不断地燃烧。这个里面就有一个运动变化的思想,这就是一个辩证法最基本的思想。

第二个命题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用现在的物理观念就是,运动是相对的。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哲学观念,当然这只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可能其它方面的哲学不这样认为,所以也争论的厉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到底是说什么?

其实是说事物就像一个圆,既运动又相对静止,这属于辩证法。这个影响也很大,比如我们现在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其实也是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这个观点我不在这里详述,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探索西方生死观,有兴趣者自己查资料。

赫拉克利特的生死观就是物质的生灭来解决。他摒弃了用非自然,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死亡,坚持从人的本身物质属性来解释死亡。他认为死亡并不神秘,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其实是和老庄的思想是近似的,但是他对生死问题是非常辩证的。

赫拉克利特用自然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生死,它有一个循环论,他就觉得生和死是一种自然的循环,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很朴素,很科学的观点,也是大多物唯物主义所持的观点。

后来苏格拉底出现了,他是西方第一个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中,来评估人生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观点,就类似于中国的孔子,儒家对生死的看法,苏格拉底把生死问题,同真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他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提出英勇、善恶、死亡等这些问题,他不仅是提出这些观点,而且还通过和其它人辩论,来揭示与加强这种观点的正确性。最后,苏格拉底死于一杯毒药,因为当时的人们的神权意识也比较强烈,社会也不能容忍这种哲学思想的产生,于是给他安了两个罪状,一个是亵渎神灵,一个是古惑青年,他为了捍卫真理,坦然而死。

苏格拉底的最大的特点是在和你讨论问题的时候,他和你是平等的,他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你,而是通过不断地反驳,从对方谈话的那个缺陷当中,给予真理的揭示,让真理自动的显现,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你去接受。

苏格拉底的这种思维方式,最终产生了西方的民主思想。苏格拉底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提出了英勇及死亡的问题,他主要探讨的是生死的价值问题。也就是说为了真理,人可以安然赴死。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伟大最崇高的智者,他用他的生命,给西方甚至是全世界照耀了一条充满理性,真理,而又光明的道路。

他的死亡很平静,没有任何怨言,他接过了法庭递给他的毒酒,毫不犹豫,一饮而尽,留下了他高贵灵魂,和罗马人心胸的渺小。苏格拉底物质的生命是死了,但他的灵魂已经永生。

苏格拉底临时的时候,他自己非常的平静,但他的学生却悲伤痛苦,在这种情绪当中,苏格拉底喝了毒酒死了之后,古希腊人很快就非常后悔了,他们意识到自己杀死了一个人类最伟大最智慧的智者,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大罪过。

于是,人民愤怒了,当局又不得不把那批法官和以及陪审团人员全部放逐,后来,还专门为苏格拉底修建一个雕像。苏格拉底之死,这个过程被他的学生柏拉图完整的记录下来,他让我们后代人完整地见证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后是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的,在人类的早期,人们更喜欢述而不著,比如孔子,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他们学生的记录集。

这是第一个阶段,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死亡的。我主要谈到了两个人,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

第二阶段那就是我们所讲的,是对死亡的渴望阶段

中世纪,这个阶段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因为有神光的照耀,和宗教的影响,对普通人来讲可能都是求生求死的欲望强烈。

为什么到了中世纪人们对死亡有迫切的渴望呢?

在这个阶段里面,西方人不再用自然的眼光,而是用宗教的眼光来看待死亡。

把死亡看成是什么呢?

看作是人实现永生,回到神当中的一个必要途径,所以叫早死早投胎,人生痛苦,死了之后去天国,对死亡有一个渴望是有这样的一个背景的。

这个代表人物,就是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这个人年轻的时候纵情于声色,到了30多岁才幡然醒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比忏悔,并写出了《忏悔录》这本世界名著,于是皈依了基督教。

奥古斯丁认为,“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了死亡,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的身边,到他神秘的圣殿里使吾人不再永处于死亡之中”。

奥古斯丁认为人要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最重要的是对于天主和基督的信仰,对死后复活的信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当他的母亲去世时,他终于明白:对于像他母亲这样的“安逝”,不应该哀伤和痛苦;这是因为一般认为丧事中必须哀哭,无非是为悼念死者的不幸,似乎死者已“全部毁灭”。“但我母亲的死亡并非不幸,且自有不死者在。”

——这倒是和庄子有一点相似,庄子在他的妻子死后敲盆而歌,其出发点倒是和奥古斯丁是十分接近,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披上了宗教的外衣。

奥古斯丁的母亲去世之后,他也没有非常悲伤,他就觉得他的母亲是到了一个永恒的没有痛苦的,一个圆满的世界。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在尘世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他把人划分了两个世界,用奥古斯丁的话来讲,我们的世界是什么呢?

俗世的世界。

如何由俗世世界通向上帝之城,那么很显然,死亡是一个门槛。对于死亡他有一个渴望,就是奥古斯丁要解决人的有限性问题,认为在时间空间当中,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生活当中你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进入到了上帝之城就不再担心死亡,因为那一切都是永恒的,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人的生命是一个有限性。

这个托马斯阿奎那说道,人在尘世的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这就是他在死后所等待的上帝的最后幸福和快乐……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不会与个人的最终目的有何不同。

整个中世纪的哲学在宗教神学的背景下,完成了由俗世之城向上帝之城的一个飞跃。

通过这个重要的跳板,因为死亡是通向天堂的路,人们就对死亡有一个渴望,这种死亡观念占据了西方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阶段,所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对死亡的蔑视,这又颠覆了对死亡的态度。

中世纪的生死观,就是对死亡的一个渴望,这个从人之常情来讲是违背常理的。但中世纪整个环境下,当一个基督教这种神学作为整个主流思想的时候,那么死亡被作为了一个跳板进入天国的一个跳板。生和死之间的有效转化是通过死亡来实现。

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生死问题有了一个转向。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灵魂不死。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的生死观,就是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是无法通过逻辑证明的,第一人是否有灵魂,第二即使有灵魂,灵魂何以不死?

康德在三大批判中有所论述,三大批判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那么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从逻辑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上帝的。

但是,他发现人还是需要有一个上帝。于是,康德又把人的认识能力分成了三种,“感性”,“知性”,“理性”。

第一种“感性”,是人的感性的认识能力。那就是我们所讲的感觉,比如当你看到一个桌子,就说这个桌子是个长方体,黄色的木制的。颜色形状大小,这样被称为是感性直观。

第二种“知性”。知性就是观察事物,总结规律,探讨事物背后的一个规律,形成科学知识。然后总结,归纳事物的特点,形成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知识。知性的科学知识离不开逻辑性证明。

第三种就是“理性”。理性其实谈的是人的认识能力。但是康德的这个理性呢,就有一点像哲学里面讲的直觉,用那个佛教里面的话是观照。直觉、智慧或观照也好,但总体上还是摒弃了那个逻辑证明的,对于幸福,以及对灵魂对上帝的认识,实际更多的是一种宗教体验,你要用逻辑证明是没有办法证明的。因为它不是逻辑推理,所以它是不可复制的。

在康德这时,理性其实是关于灵魂和上帝的认识。

我们从感性的角度,还从知性的角度都没有获得灵魂和上帝的认识,因为感性的角度来说,虽然有的人说他能够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但那只是一个人感情的体验。

上帝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体验。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人,他不会相信上帝存在;但对一个宗教人士,他又是非常虔诚的信仰着上帝。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帝他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现实,在时间和空间当中体现不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各种知识,声音,色彩,气味,但我们没办法运用这些知识来获得关于灵魂、上帝相关的领域。科学知识可以通过规律性逻辑证明,来加以证实,但对于灵魂上帝是没办法的。

所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就指出了什么呢?

其实,上帝从知性和感性的角度来说是没办法把握的,也就是说,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来讲是没办法认知的。但是,生活当中我们虽然证明不了上帝存在灵魂不死,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个上帝,为什么呢?

这个就要联系我们的日常中的实践来理解了,理性的角度。佛教里面有一句话说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大量看到的是什么呢?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

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法律也好,在康德看来,可能并不能完全保障至善的人,就是无法保障那些道德非常高的人。

法律有时候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坏人一定得到惩罚,但是你要相信上帝,上帝在那个地方它看着你,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相应的善报。就是在你的实践行为的过程当中,让你有这样的一个希望,那么把这个希望投射到你的事务过程中,鼓励人们去行善。

康德从这方面,他给了你这样一个希望。希望就在道德上,他是有确定性的,那么希望人们去行善,因为上帝最终会给予你慈爱的光芒。于是,这个上帝的位子呢,而又被凸显出来了。

关于灵魂不死,康德认为。灵魂不死是没有逻辑的确定的,我是没办法从逻辑的角度来证明的,但是可以从道德角度说明,灵魂也是确定的。

生死超越与灵魂永生——神圣意志的励炼之途。

’以靡德之思路,“意志自律”与“人性的根本恶”,一个作为人自身的最高善,一个是人性中的恶之源,二者同归于人自身,虽然有冲突,但并不矛盾。“设定”人性的根本恶,决不是为恶而恶,恰恰是为了人的由恶向善,正是在由恶向善的过程中,方能显示出康德道德人格的内在主体性力量。

上帝存在我没办法证明,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存在。如果是被仅仅看作是内在的感受的对象,它不具有普遍性的这个色彩依然没有得到证明,而且,也是证明不出来的,这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谈到关于“灵魂不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康德的生死观。

康德处理生死,他的重心是放在人怎样使人生更充实。他提出了,想的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你就活得越长,不是说生命的长度,而是说生命的这种厚度广度。

康德认为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两种情绪,要么快乐,要么痛苦。但这个问题又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

人们只有处在痛苦的状态当中,在困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才会对个体的存在有一个反思。他认为痛苦是有活力的,活力的刺激导致了我战胜了痛苦,产生了快乐。他认为劳动的本身其实并不是快乐,劳动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但是劳动的成果,能够让你感到自我的满足感,也就是说快乐产生于痛苦。

有句话说是,痛并快乐,这是享受生命最好的方式。你做得越多,那么你的成就感就越多,你的自我满足感的就越多,享受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辛苦的劳动,创造的双手,得到肉体和精神的满足。

无聊则是人生最可怕的负担。人的一生当中如果没有任何目标,整天就会碌碌无为。在康德看来,无聊相当于是慢性自杀。慢慢的等待死亡的状态,死亡的状态是对内心的那种痛苦,可能要远远胜于所谓的那种生命激流的冲动。

这是康德所讲生和死的问题,他的重点是放在劳动是享受,是生命的最好方式,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

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没有痛苦,永远快乐,让日常事务都是停留在一个很快乐的情绪状态当中,而且是希望这个快乐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但是,从哲学家的角度来看,痛苦是理想的光辉,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这是一体两面。

因为人只有在痛苦的状态当中,才会想到摆脱痛苦,才会激发潜能,这是一些关于终极问题的思考。

第三个就是康德对于自杀问题的这个理解。

康德是反对自杀的,为什么呢?

他觉得自杀并不是普遍的自然律,也就是说他觉得人为的去结束生命是违反自然律的。绝大多数的人来讲,都会生老病死,这是自然与普遍的规律。

那么自杀呢,他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自然律。如果你人为的结束生命,就是违背自然规律。人他不是手段而是人就人本身,人有其自身的目的,所以即使是你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就当你要放弃生命的时候,他觉得也应该坚持下去。

这是他反对自杀,但是呢,康德呢又讲到一种特殊情况。舍身救人,精忠报国,为了理想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种行为可不可取呢?

他的答案是,你自己决定,你自己发挥自己的这样一个自觉的判断,在自觉能力判断的基础之上,来对自己生命所做出的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他不赞成因为空虚无聊的这个状态,而选择自杀,或是你逃避人生觉得痛苦而选择自杀,那他对这类选择是持一个否定的态度。

如果你为了一个更高的价值目标,是为了国家为社会的这个利益。如果个人在冷静的思考之后,而为这个更高的一个价值目标献出生命的话,他觉得这也是个人自由的选择。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他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虽然都是基于个人判断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生命,你是不是为了有更高的一个价值或目标,来做出这个选择。

有意思的问题是,康德为什么他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面,把上帝驱逐出去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又认为人的灵魂又不死?

康德的观点是,从逻辑性的角度来讲,灵魂是没有确定性的,但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他觉得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他就说不一定是生命的长度,而是有可能是它的宽度和厚度。

我们分析了康德所考虑的,人在自觉与反省能力这个基础之上,对于生命所做出的这种自我选择。也就是说,你到底是用什么样的一个价值目标来进行判断。

对于生死问题,黑格尔也有很多探讨。

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他认为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扬弃,其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哲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

因为这个辩证法的思想,所以有人甚至指出,黑格尔的哲学就是一种死亡哲学。

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体系当中经过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

那么从形式上来讲逻辑阶段和精神阶段,都是绝对精神,以精神与意识的这个状态存在。

黑格尔指出,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存在。比如,关于桌子的概念,到底是先有具体的桌子,还是先有桌子的概念呢?

现实生活当中,根据已经存在的有各种各样的同样功能的东西,抽象出一个关于桌子的定义,这个概念应该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抽象。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如果按照柏拉图的那个理想国,首先是人类想到了类似于桌子这样功能的理念,然后再制造出来,我们叫它桌子。比如,典型的一个例子,关于美的那个概念,而我们所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的美的事。

它为什么是美的事物呢?它之所以美是因为那个美的概念当中所蕴含的一些特质。

首先是先有美的概念,然后人们才能感觉到美的事物,很显然这都是两个非常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绝对精神他是在运动变化,第一个阶段绝对精神与概念范畴的形式存在,他通过自我的一个否定力量不断地运动变化,然后就进入到了自然阶段概念

但,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的训练,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讲,就是唯物主义这种思维方式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

关于桌子的这个概念,进了自然阶段是什么呢?

你所能看到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是什么呢?

都是概念借助物质外壳表现出来,呈现出来的这个千差万别的世界,包括人也好,碳水化合物等等,构成了这个人具体的形态。绝对精神始终是有一个自我否定的力量,他到自然阶段不断的发展会发生什么呢?

发展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具体的物质,只能局部的来呈现那个概念。就是我们头脑中可能会产生一副非常完美的画面,但现实中你可能永远画不出那个概念。

所以我们做到了自然阶段之后在精神上会发现,我原来是希望物质外壳来表现我自己,但这种物质外壳怎么样都不可能完满的表现我自己。

那如何摆脱物质外壳对我的束缚呢,思想这个问题,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绝对精神阶段。

要摆脱物质外壳的束缚,就得重新回到概念范畴,就是回到以精神状态存在的这个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绝对精神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绝对精神之所以能够从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不断地运动变化,就是因为它内部所蕴含的自我否定的力量。绝对精神不是一个静止的,而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当中。

回复到自我的过程,就是由自我不断运动变化和回复到此的。他对前一阶段当中那些被否定的以及那个阶段应该否定的,其实这里面就包括着死亡的意义。

大胆的去否定自然界的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淘汰那些东西,这个否定的力量就是一种死亡的力量。在这里,死亡不是说单纯的一个肉体生命的一个消失,也不是害怕死亡,而是要敢于承担,并在死亡当中得以自存的生活。这个是在他的精神现象学里面所讲的。

后来,唯物主义的先驱费尔巴哈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他说,“必须从人本学来理解不死的信仰”;“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

第四个阶段就是,镇定理性地思考,直面死亡。

这个阶段的西方人不再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死亡的态度,而是要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的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

第一个代表人物叔本华,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追去生命意志

可是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做了什么,不管人们是谁,不管人们拥有什么,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

他说,“个体有生有灭”;“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尼采,尼采认为应该重估价值,成为一个创造的超人,永恒重现成就之死。

尼采认为,我们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排除我们身上趋向于死亡的东西,也就是赋予我们个体生命一种永恒性(尼采把生命比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即允诺又抗拒,即亲近又保持距离,因而特别具有魅力。她使你受苦,又甘愿为她受苦,也许她惹你恨,但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你最爱她)。

他说,“生存就是不断地从我们身上排除趋向于死亡的东西”;“永恒重现”与“成就之死”。

尼采的永恒重现就是一种负重精神,一种自由精神和一种创造精神,它要求人们要有生存的勇气,敢于把自己的生命承担起来,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永恒无限的自由创造中去。所谓成就之死,就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

尼采认为许多的人都是“失败的死“,因为他们毫无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结果,少年斑白,精神先老。还有一种失败之死,是中世纪的基督之死,他们之所以是失败的死,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渴求死,不知道生,只知道向往天国生活,而从不知道爱大地。

第三个是海德歌尔。海德歌尔说,人要向死而生。

“烦”的本真的、也是最后的形成——“面对死亡的决断”。

在这种状况下面,最后的可能性就渗进了现实,切断了未来,并保证了实现的过程之中,他认为只有面向死亡的才体现到存在的全部含义。只是在面向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验到存在的全部含义——对他的全部可能性的依附,设计与实现。

我们人你好端端的生活的时候,你不会想到你的真实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你真实的感觉是什么,我听他们讲,你是亮眼人,你不会感觉这个世界是多么黑,但是要是你的眼睛一下子瞎了,你会想要到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亮眼就可以了。眼睛亮对这时的你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是我们一般人会把这当回事吗?

你说你耳朵灵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个听觉有什么意思,音乐有什么意思,但是,如果你聋了以后,哎呀,世界上的声音是多么美好啊。死亡也是如此。

第四个,是后现代主义,福柯生命最高峰的体验。

他们认为任何写作都是遗书,因为人最终会死亡,所以你写的文字是遗书,说的话是遗言,干的事是遗迹,因为生命就奔向死亡,只因为如此,你才要面对人生的虚无,活出精彩的自己。

“人只是近期的产物,并正在走向消亡”,“人像是画在沙滩的肖像,是可以被抹去的。”

其代表人物是,福柯。

有一次汽车开了以后,他差点被撞死,撞了以后跌倒头上血哗的出来了,那个时候,刚刚太阳下山,他说那个时候,太美了,这就是他所谓的生命最高峰的体验。

一般人吓都吓死了,还会有这种美的体验吗,但是他有。然后,他喜欢听那些碎片性的音乐,一般人听不懂,他喜欢听,他喜欢画,他看到一个像乞丐一样的男人,像疯子一样的男人,他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最深的人性。

通过此文,我们了解到,西方哲学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发展,是有一定的进化性的,这些观点,也足以启发中国人,面对生死,勇敢无畏,体验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