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

——献给曾经的那个年代

        共和国经济最困难的日子,我出生了,在东北黑龙江鹤岗一个叫兴安台的矿区;「兴安」是满语,丘陵的意思,如果你去过大、小兴安岭,你也就能理解了兴安台,一片丘陵中的一个高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如同整个北大荒,人迹罕见,"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最形象的写照,这里的生活方式更像是农村,只是因为煤矿属于工业,所以才没有被叫做农村,由于煤矿的开发,这里才逐渐的繁荣起来了。

      那时候能听到的大多都是地道的方言,山东的、河南的、安徽的,唐山的、四川的……,一幕幕,典型的逃荒与闯关东的历史景象,当然这段历史早已尘封,现在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这个煤矿作为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是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煤矿的建设者们担负着早出煤、多出煤、出好煤的艰巨任务。

      那时候,矿区的住宅是没有暖气和上下水的,取暖靠火炉和火炕,而用水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设置一个「水楼子」,居民家里准备个大水缸,自己去担水,水票每桶2分钱,平时还好,冬天地面冻的像个冰山似的,路滑的厉害,很容易摔跤。

      因为没有下水,所以茅房是室外的,那个年代天气特别冷,这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是件挺纠结的事情,这就是历史的现实。

        童年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物质匮乏,但是这里有山有水,玩的一点都不少,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乡下的孩子更了解生活,经受过困苦的人更懂得生活。

      那个时候国家需要煤炭,父亲常年吃住在煤矿,很少回家,母亲就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母亲是文化女性,是读过书的,既可以读书读报,也可以写信,尽管一生没有参加工作,但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家庭,承担起了相夫教子的重担。

      我的家庭教育几乎全部来自母亲,那时候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偶尔回家,也很少和孩子交流,父亲严厉,孩子更是躲的远远的,受父亲的影响更多的是他的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很高的个人操守。

    那个时候粮食是定量供应的,每人每月26斤的定量,其中一斤大米、八斤白面,剩下的就是粗粮,主要是玉米面、玉米碴子、高粱米。

      我家兄弟四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粮食不够吃母亲就会用细粮换粗粮,一斤细粮可以换一斤半的粗粮,吃的最多的还是大碴子粥。而菜主要是白菜、萝卜、土豆,吃的最多的是凉菜,用白菜丝、胡萝卜丝、干豆腐丝、粉条、香菜用调料拌起来,香的不得了,我家兄弟多,吃的也多,每次拌凉菜,都得用脸盆大的盆来拌,记得大嫂刚进我家时,曾经纳闷儿,怎么能吃这么多。

      其实一个人的口味,就是看小时候吃什么,味蕾的基础是什么,人就会一辈子喜欢吃什么,大碴子粥和这种东北家常凉菜,始终是我的最爱,从来没有吃够过。

      那时候,很少有机会吃肉,肉票供应是每月每户的一斤猪肉,而且都是买的肥肉,炼油炒菜炖菜用了,偶尔买只鸡或者炖条鱼,都是给祖母和爸爸吃的,根本没孩子们儿的份儿,这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上的第一堂抵制诱惑的课,那时候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我想是体现孝敬长辈的文化和保证家庭主要劳动者的体力缘故吧。

      后来很多年,我和朋友讨论,孩子们在面对这样诱惑时,男孩和女孩会有什么不同,比较公认的结论是男孩的眼睛会离不开美食,眼睛围着美食转,而女孩则会埋头吃饭,不敢直视,那时候孩子受美食的诱惑时流出口水是极其正常的生理反应,而现在好像只有狗才会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文革刚开始的时候,为了改善家里生活,母亲曾经连续三年养猪,那时候养猪,没钱买酒糟、麦麸子、豆腐渣这些饲料,完全靠大哥二哥采野菜,再用大号的铁锅烀猪食,二哥年纪小,常常会晒的后背爆皮,母亲心疼,溢于言表,虽然很辛苦,但是春节能杀头猪,你可以想像得有多开心,那时候是真的盼着过年。

      父亲忙于工作,从来不做家务,倒是大哥过早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不仅买煤、劈柴、挖菜窖、买秋菜……,而且钓鱼、织渔网、砸冰窟窿样样精通,特别是冬天捉"苏雀",其实就是从苏联西伯利亚飞过来的大群的肚皮红色的类似麻雀的东西,大哥做的带有十个"拍"、十六个"滚"的雀笼子,在邻里间口碑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小半天捉三五十只鸟儿是很容易做到的,烤苏雀,成为冬天里我们最期盼的美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哥还带我们去山上采树条子,回来编筐编篓,春节前夕就会逼着我小摊去卖,我惹不起,也只好硬着头皮,低着头,唯恐遇到熟人,好在这也不需要叫卖,也不需要推销,大哥手巧,编织的既美观又结实,也不愁卖,一天也有十几元的收入。

现在想起来,劳动贴补家里支出,也不是件丢人的事情。

……

        兴安台,我的童年在这里度过,火热的生活,让我的人生从未寂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999评论 4 3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102评论 1 30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709评论 0 2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439评论 0 2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846评论 3 29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881评论 1 2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62评论 2 3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3评论 0 20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517评论 1 24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762评论 2 25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241评论 1 26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68评论 3 2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236评论 3 24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4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41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965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802评论 2 27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月13日,五弟从老家打来电话说,大侄女杨阳出嫁的日子,定在农历4月13日,到时候,你和宝宝回来。我说,行啊。5月...
    瘦竹斋阅读 710评论 1 6
  • (一) 如果用颜色来标记我的童年,我想我的应该是红色吧——幸福,满足,快乐。12岁之前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苦,不知道生...
    晓兰sally阅读 737评论 3 6
  • 我人生的一切从家乡开始。我生在98年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的年代,那时候我小哥一岁多,我刚生,为了躲计划生育,我...
    甜不是糖阅读 441评论 2 6
  • 村学前后 文/刘俊兰 书本上说:“苦难是人生的大学。” 与很多孩子不同的是我一出生便开始了我的人生大学。 ...
    博文办公刘俊兰阅读 530评论 0 1
  • 三年级,是我童年生涯中记忆最为丰富,也是烦恼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我取代了我的女同学,成了班长。那时候,我才知道,...
    石佛寺车站阅读 3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