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文/微风不老

故乡何处是?

一场夜雨之后,天空开始放晴。小区楼下的施工队伍在赶工,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或者“嗞嗞嗞”的噪音。而此刻的我,正读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内心久久沉寂在书中那种既真实又残酷的乡村镜像里,走不出来。望着阳台上还带着水珠的兰花,突然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提到非虚构写作,梁鸿是不得不提的名字,尤其这本《中国在梁庄》更是这一类型的扛鼎之作。但坦白地说,在7月底之前,无论是对非虚构写作还是对梁鸿及其作品,我都不曾了解过。6年的记者职业生涯,让我除了日常的新闻写作和业余的随心文字之外,很少去研读文学意味这么浓厚的作品。

或许是机缘巧合,在广东省作协参加“青年作家创作培训班”的一周里,几乎每一堂课,梁鸿的名字都会被提及。这也让我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于是网购了这本《中国在梁庄》,并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仔细拜读。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梁鸿构建的“梁庄”会离自己很遥远,毕竟她所写的是中原内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而自己生活在粤东山区的一个小城里。可静下心来深入其中,却发现那些乡村的图景自己也曾亲身经历过。她用脚步和目光丈量的土地、树木、河流,以及她重返之后寻找的昔日伙伴、长辈与已经逝去的亲人,也是每次回老家,最令我嘘唏与怅然的。尤其是对于她的这种“重返”,我也曾经萌生过类似的念头,想要抛开一些杂事回到故乡生活一段时间,求得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我的老家离城区不到40公里,虽然城镇化的春风还未吹及,但田地的荒芜,河流的污染,以及一座座人去楼空的房子,让人时常有一种“空山寂寥,何枝可依?”的喟叹。

“老支书:选举给钱都找不来人”;“现任村支书:谁干就是让谁累死”······梁鸿在书中提到的农村政治,我也是感受颇深。记得我才六七岁,当时快退休的老支书来说服我妈去当村干部,刚开始我妈不愿意,因为不想卷入农村复杂的政治纠纷与闲言碎语中。后来老支书三顾茅庐,我妈硬是被老人家的诚意感动了,没想到一干就是20多年。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村里发生过不计其数的纠纷,有关于土地房屋的,有关于金钱利益的,甚至有些是家长里短的。而作为村干部,常常是吃力不讨好的,村民对他们存在各种质疑、谩骂,选举时砸场子的事也时有发生。

生活在农村的那些人,往往想法是很现实的,看过许多为了钱而争执的,而在这个争执的过程里,利益、亲情都变为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让人感到一切都似乎冰冷、无情、疼痛,甚至是撕裂的残酷。

梁鸿通过重返梁庄,从“亲历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视觉出发,结合了社会调查、口述实录、访谈等不同的体裁,既有叙述与说明,又有评论与抒情,以其质朴与真切,展现了一个村庄20年来的变迁。这种“真实”与“非真实”双重叠加的立体方式呈现出来,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前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那种情感、精神以及内心深处的变化,让人读起来简直触目惊心。

非虚构写作的扛鼎之作

有人评论说,这是一本困惑的书,也是一本思索的书。我对这句话深表赞同。作为一个归乡的游子,她既是一个观察者,又是一个思考者,我们可以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她的目光,她的忧思。同样作为一个在乡村生活了十几年后又离开故土的“游子”,虽然故乡离我并不遥远,但每次回去总有一个惆怅之感。记忆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傍晚时的炊烟袅袅,儿童时期的那些小伙伴,如今都只能在梦里依稀。

我觉得《中国在梁庄》这本书提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农村?如何看到这个时代的发展?从“土地承包”到今天近30年来,农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过去的眼光里来看待现今的农村,显然会陷入一种困境,也不能最深刻地了解当前中国农村的凋敝、破败,以及新一代农民精神上的涣散与缺失。因为,目前农村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医疗、养老等,而是整个村庄逝去了凝聚力,甚至是变成了一个没有魂魄的空壳。

杨锦麟先生在《中国在梁庄》的香港版序里这么写道: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从来不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那些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大中小城市为唯一的衡量坐标,而应以最广大、最广袤的农村,占中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逐渐城镇化的乡村,以及超过2.5亿农民或新工人阶层的现实状态和命运归宿为观察切入不可取代的视觉,他们才是最具有雄辩说服力的样本。

我们从一个个边远偏僻的乡村来到一座座现代化都市,无论是在见识还是在生活上都有了根本的变化,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能否到达自己向往的“远方”,能否理解已经远去的“故乡”?甚至,能否理解这个时代变迁带来的遭遇?或许,这是令人最为纠结的问题,也是最令人沉痛的反思。

那些彷徨游荡的少年,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那些背井离乡的青年,那些留守在乡村的“闰土”们,梁鸿用这些人物构成了乡村的主题,通过对他们的命运探知,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因为真实,所以深刻。

其实,梁庄不仅仅是“梁庄”,它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的缩影,所以能让我们感同身受,甚至为书中的情节哀婉叹息。正因为它刺痛我们的心灵最深处,我们在思考当今农村困境的时候才会辗转难眠,甚至,我们从中还看到了每个人的故乡在时代洪流中日渐沦陷的模样。

过去,故乡是回忆;如今,故乡是籍贯。过去,故乡是出生的老屋;如今,故乡是埋骨之所。过去,故乡是生存的土地;如今,故乡是精神的寄托。

生活在被钢筋泥土四面埋伏的城市里,看着故乡在记忆里逐渐模糊。到底该如何理解“故乡”,又该如何回到“故乡”,哪里又是追寻的“远方”,何时才能抵达“远方”?

问天索地,依旧迷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