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爱人》章句

十多年前的一篇旧文,整理出来。

本篇于《小戴礼记》中原名“哀公问”,此处依据本文主旨,易名为“爱人”。

爱人章句序

中华文明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迎来了中华文明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蔚为壮观。儒家思想就诞生于的春秋时代,大思想家孔子整理当时的存世文献,梳理历代先贤的治国为民的思想和精神,以继承和传播这种思想为己任,聚徒讲学,周游列国。创立了被后世称为儒家思想的学派。

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种学派相互攻讦之后,在随后的秦汉一统的社会中,当时民间社会和政府,经过艰难地选择,逐步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兼收百家的路线。适应了当时凝聚社会人心,积极有为地推展事功的需要。其所主张与推行的伦理教化,与推动社会的秩序化、和谐化,端正人心,淳化风俗的要求相适合。儒家思想兼取百家之长,形成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共识,而被当时权威定为一尊,延续后世。

随着后来的佛教传入中国并得到大力发展,一方面丰富我的我国传统文化,一方面由于佛教主张的寂灭无为的思想和我国固有的积极入世的处世态度相冲突,难以作为国家的主导思想。经过唐宋几代知识阶层的努力,通过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借鉴,形成了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代表的理学,梳理了古圣先贤的思想脉络,随即得到后世知识阶层和政治权威的认可。

明清以来,由于交通限制和闭关锁国的导致我国社会与科技与西方列强的巨大差距却不自知,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长期累积的差距所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导致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进而导致了传统文化在形式上的解构,但是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立志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近代我国形成的各种思潮和学派,无一不能看到传统思想和精神的潜在影响,尤其受到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就与儒家思想存在着相当部分的共通性。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外部危机和人民的生存压力得到缓解,缓和和消弭社会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变得更为迫切。而由于近代以来一系列革命和运动的冲击,摧毁了我们传统之中一些有些不合时宜的教条,使我们从一个更宽更广的范围去寻找解决方案称为可能,而我国文化一贯所具有包容性的传统使得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生我养我的传统文化将成为这个过程的主线。

而继承发扬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思想文化,弘扬我国数千年的士大夫精神传统,不可不研究主导我国社会近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研究儒家思想不可不研究孔子,在孔子学说被后人收入卷帙浩繁的儒家经典之中的,当数孔子晚年拜会鲁国君主的几段对话最能提纲挈领地阐述其思想,而这种思想能够很好体现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士大夫精神。

欲研究传统精神和思想,此篇不可不读。孔子思想构成我延续数千年的士大夫精神的主体,基本的要点在于“明天理,正人欲”。于人道之中,以爱人作为根本。本人不才,写了点读此篇文章的一点心得,愿以抛砖引玉。

[原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

孔子曰:“丘也小人也,不足以知礼。”

君曰:“否!吾子言之也。”

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既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

其顺之也。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

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注释]

大礼:由于“礼”的应用范围很广,包含的事情也很广,所以说是“大礼”。

[语译]

鲁哀公问孔子说:“大礼是什么样子的?君子谈到礼时候,是什么让他们那么重视呢?”

孔子说道:“我孔丘只是个平凡的人,还不能完全理解礼。”

哀公说:“不!先生尽管讲吧。”

孔子说:“我听说过,在民众所赖以生存的事物中,礼是最重要的。没有礼就不能有区别地崇奉天地间的神明,没有礼就不能辨明君臣、上下、长幼的名分地位。没有礼就不能分别男女、父子、兄弟的亲属关系和婚姻、亲疏的交往。君子因而如此重视礼。

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礼来教导百姓,防止废弃礼仪品节。到有所成效的时候,再确定雕镂器具、色彩装饰、礼服纹饰来传承礼仪规则。

在民众顺从教化之后,再教给他们丧葬时间的计算,置备鼎、俎等礼器;设置牲猪、腊肉等祭品;按照岁时恭敬地祭祀,以排定宗族秩序。

让人民安居,衣着朴素得体;宫室不奢华,车乘不加以雕饰,器用不加以刻镂,食物不求味丰。以和民众同甘共苦。古时的君主是像这样实行礼治的。”

[引论]

“礼”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宗教意义上的礼,其二、政治治理意义上的礼,其三、社会伦理意义上的礼。

“礼”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层次是表面的礼仪,而更深的层次是这种礼仪所代表的制度。孔子所推崇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这种“礼”从人民中来,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认可;一方面需要遵守和敬重这种“礼”。这种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它的普适价值,任何时代制定的法律和制度都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这种制度安排需要得到虔诚的尊重。

礼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对先贤道德成就的继承和发扬。

[原文]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行之也?”

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语译]

哀公问:“现在的君主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孔子说:“现在的君主,贪得无厌,败坏道德,乐此不疲。怠惰荒废而骄横傲慢,搜刮竭尽民财,忤逆民众发动不义之战,不择手段追求私欲,当今治理民众,采用的是后面的做法,当今的君主,没有实行礼治的。”

[引论]

正人欲,克己复礼。人类的欲望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必须有一个边界,而确定这样一个边界的形式就是礼,所以礼是一种节制。

[原文]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

公曰:“敢问何谓为政?”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注释]

愀然:突然惊讶的样子。

[语译]

孔子陪哀公坐着,哀公说:“请问在人道中什么最重要呢?”

孔子忽然严肃起来回答说:“君王您谈到这个问题,真是百姓的福分啊。所以臣岂敢没有什么回答呢?在人道之中政治最为重要。”

哀公问道:“敢问如何是实行政治呢?”

孔子回答说:“政治即是公正之治,君主实行公正,百姓自然就会遵从政治。君主的作为就是百姓的所应遵从的。君主不作为,百姓遵从什么呢?”

[引论]

“政者正也”,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无论是由人民默许形成的世袭君主还是基于社会契约的普选政府的治理,都需要遵从的一个公平公正的原则。

[原文]

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

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人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语译]

哀公问:“敢问实行政治该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夫妇有别,父子亲爱,君臣相敬重,这三方面得到实行,其他所有事情就会顺着做好了。”

哀公说:“我虽然不是很贤明,还是愿意听一听实行这三个方面的方法,可以讲一讲么?”

孔子回答说:“古时候实行政治,爱人是最重要的;要实现爱人,礼是最重要的;要实现礼,尊敬是最重要的。尊敬的最高体现,天子诸侯的婚礼是最重要的,既然天子诸侯的婚礼是恭敬的最高体现,所以穿者朝服亲自迎娶,这是亲爱新娘的表现。亲力亲为也是亲爱的表现。因此,君子提倡恭敬以表示亲爱,离开了恭敬,就是没有做到亲爱。不爱就不亲,不敬就不正。爱和敬,不就是政治的根本么?”

[引论]

从本文可以看出,在普世王权的时代所提倡的“三纲”之说,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不是孔子的本意,而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附会进去的,而且和孔子的原意有着很大的出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孔子的叙述从最基础的社会结构夫妻关系开始说起,再到父子和君臣,说明了对最基本的人伦的重视,然后才有政治治理;二、三者之间不是简单的“--为--纲”的主导关系,而是一种互动的协调关系,“三纲”之说是由后世曲解所致,这种与“三纲”的出入,也是本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受到特别重视的原因之一。

[原文]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

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

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

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则国家顺矣。”

[语译]

哀公说:“我还想问的是,穿着朝服去亲自迎娶,是不是过于隆重吗?”

孔子忽然严肃起来回答说:“结合两个家族的姻缘,以继承先祖的血脉,作为天地、宗庙、国家的主人,君王怎么可以说过于隆重了呢?”

哀公说:“我很固陋,不固陋又怎么能听到这些话?我想继续问,不知道从哪里问起,就请你接着讲吧。”

孔子说:“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天子诸侯的婚姻,是万代的延续,君王您怎么能说过于隆重了呢?”

孔子继续说:“对内主持宗庙的礼仪,完全能够匹配天地的神明;对外主持发号施令的礼仪,完全能够确立上下的尊敬。遇到事情败坏的耻辱,完全能够振作起来;遇到国家衰弱的耻辱,完全能够振兴起来。要实行政治要先实行礼,礼不就是政治的根本吗?”

孔子继续说:“从前夏商周三代圣明君主的政治,必定敬重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是合乎道义的。妻子是亲族的主体,怎么可以不敬重呢?儿女是亲族的后继,怎么可以不敬重呢?君子没有什么不敬重的,而敬重自身是所有之中最重要的。自身是亲族的支脉,怎么能够不敬重呢?不能敬重自身,就是伤害自己的亲族;伤害自己的亲族,就是伤害自己的根本;伤害了自己的根本,支脉从而就消亡了。自身、妻子、儿女这三项,百姓也是像国君您一样有的。由自身想到百姓自身,由自己的儿女想到百姓的儿女,由自己的妻子想到百姓的妻子,君王能做到敬重这三者,那么天下人都能一样做到,这样的话,整个国家便和谐了。

[引论]

推己及人的爱,是一个普适的价值,这一点构成了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

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公曰:“敢问何谓成亲?”

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成亲之名也已。”

[语译]

哀公问:“敢问如何是敬重自身?”

孔子回答说:“君长言语失误,那么人民也会一样说错;君长行为失误,那么人民也会一样效法。君长的言行都合乎义理,而不能有什么过错,这样不用发号施令百姓就会敬重恭顺。像这样,就是能够敬重自身;能够敬重自身,就能成就自己的父母。”

哀公问:“敢问如何是成就自己的父母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是个人成就的名誉,当百姓赋予一个人名誉,而称他为君子之子,这就是将他的父母视为君子,这就是成就父母的名誉了。”

[原文]

孔子遂言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公曰:“敢问何谓成身?”

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注释]

有身:保有自身,坚持自我之意;

安土:立足于世,安身立命之意;

乐天:乐安天命,乐循天理之意;

不过乎物:不超过事物的界限。

[语译]

孔子接着说道:“古时实行政治,爱人是最重要的。不能爱人,就不能持守自身,不能持守自身,就不能安身立命,不能安身立命,就不能乐循天理,不能乐循天理,就不能成就自我。”

哀公问:“敢问什么是成就自我呢?”

孔子回答说:“立身处世都在义理之内,而不超越事物的界限。”

[引论]

本文所体现的孔子“成身”也就是成就自我的推崇,近代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学说表明了,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但是他没有说明实现这一要求的途径,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按照现实的规律办事,不要超越事物的界限,才能实现自我。

[原文]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

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语译]

哀公说:“敢问君子如何遵从自然法则?”

孔子回答说:“尊重自然的运行不息。比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的相继运行,这是自然的法则。运行无阻而且长久延续,这是自然的法则。不见有所干预,万物都能生长,这是自然的法则。万物成长显明于世,是自然的法则。”

[原文]

公曰:“寡人惷愚冥烦,子志之心也。”

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

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

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注释]

惷:愚昧的意思。

[语译]

哀公问:“我实在愚昧,思维混乱不能理解,您教给一些记在心上吧。”

孔子恭敬的离座回答说:“仁人不逾越事物的界限,孝子不逾越事物的界限。因此,仁人侍奉父母就像奉行天理一样,奉行天理也像侍奉父母一样,因此孝子能够成就自己。”

哀公说:“我听到了这番道理,恐怕将来还会有所过失,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说:“您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是臣下的福分啊。”

[引论]

像侍奉父母那样去奉行天理,天理需要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能用一种机会主义的态度去面对。明天理,正人欲,以期得到天人合一。



原创作品,转载或摘录(序及论说)须标明出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1,192评论 4 36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186评论 1 30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844评论 0 2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471评论 0 2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876评论 3 29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891评论 1 2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68评论 2 3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1评论 0 20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539评论 1 24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772评论 2 25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250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77评论 3 2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244评论 3 24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4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49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995评论 2 2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812评论 2 27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