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image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首先,这部分的内容只有一个目的: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这个时间一定不要太久,准备时间越久,越难长期做下去

观察过激烈的篮球,足球,网球比赛里面,那些优秀运动员的神情吗?就是那样的。。。 没有犹豫的,那种寻求什么"方法"的想法,它首先就是一种犹豫。

做一个事情,观察一个东西,你要立刻,立即,马上就打开你的感观,对它完全打开,没有犹豫地,立刻就进入,马上进入它。

仔细体会一下,你那些所谓的爱好或者喜欢的活动,无非就是一些个曾经让你体会到了专注投入滋味的活动而已,不是吗?

无论做什么事情,立刻,马上,当下,现在就进入它,不要犹豫!

只有先立马动手做了,你才会碰到困难,才会用到接下来的东西。

不要拖延!

解决拖延的办法很多,介绍一个很好用,个人也经常用的方法:

番茄工作法:25分钟;没有任何干扰;专心学习

每次一想要玩手机,我会强迫自己拿出书先翻两页,我用的也不是25分钟,只是想让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翻一翻就没有想玩手机的念头。

环境极其重要!

知道为什么牛逼的人都会去“闭关”吗?什么关在地下室三天做出100页PPT,什么关在房间一天做完了整个项目,一天抽了1条烟写了3w字的小说(强烈不建议,身体很容易垮),不过是让自己更加专注,没有干扰。

另外,把东西都收拾一下,尽量有序点,列出学习清单,做事清单。在学校的话,图书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是进入状态再去学习,而是先去学才能找到状态。

---------------------------------------------------------------------------------

接下来开始正文部分

超强的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花最少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这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学习者的终极梦想。学习其实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接收信息--联想理解--实践反刍。

一、接收信息

我们接收的信息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图片更为直观。

image

1 随意信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和规则、缺少逻辑分类,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

可以通过联想,与其他事物挂钩来增强记忆。

2 观点信息:存在争论,大家意见不一致的信息,最大的难点是获取信息。

运用图表的方式,能帮助阅读以后提取出关键思想。

3 过程信息 :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教导行动的信息,如何游泳、编程序、背英语等。

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

4 具体信息:在实际中可以通过看、听、摸等感受到的信息。

5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逻辑性极强,比如微积分。

知道要获取什么信息,即学什么,甚至要比如何学更关键。很多人会把自己喜欢看书,当做学习的例子。但是没压力的读点书,和在压力的情况下,快速的确定你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步骤,是两回事。一流的学习者,在看书的时候,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重点,和知识框架去决定自己的阅读。一般的学习者,常常是根据书籍的进度走。

获取信息的三个主要目标:简化;容量;速度

简化表示在获取的信息中将无用的东西尽量删除,只有那些对你形成模型非常有帮助的例子才需要真正学习。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掌握,就大胆地跳过它

明白了简化后,就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只读一句话当然没有读完一页理解得透彻,知道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一年读50本书,总比一年读2、3本强。

获取信息最后一个目标是速度,30分钟读完一本书比一小时读完效率高。速度看起来与容量简化相反,读得越快,漏掉的信息越多,信息获取也越差。

但我是这么认为的:大脑很难读取哪些很难识别的东西,这也是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觉得晦涩难懂,需要花时间理解,读起来慢的原因。但有些人能够做到快速阅读,原因在于他对所阅读的内容有了知识储备,通过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联想,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再来做艰难的认知障碍跨越。

因此,信息的获取快慢,与知识框架完善与否有关,下文将会提到。

---------------------------------------------------------------------------------

信息太多怎么办?记笔记!

牢记一个原则:不管是哪种都只是一个工具,只要能帮助你把知识整理归纳,便于查看,即:达到目的就好。

接下来我给大家盘点一下我用过的这些做笔记的工具。可以参考一下,按需选择。

1 笔记本手写笔记

优点是自己手写一遍印象深刻,看到满满一本会有成就感~

缺点也是明显的,耗时耗力,需要先把内容过一遍才好“布局“,否则笔记凌乱自己也不愿再看。而且知识都是分散的,逻辑层次感不强,不利于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

给大家推荐一个优化手写笔记的方法:康奈尔笔记法。

第一步:按照一定比例把笔记本分为三部分:线索、笔记、总结

第二步:在第一部分线索中记录知识大纲或关键词,在第二部分记录笔记,第三部分写自己的总结和学习心得(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说不定这就是你以后的写作素材来源)。

第三步:通过线索中的关键词和知识大纲来回顾和复习具体的内容。

image

2 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

最开始上网课用word记过笔记,后来电脑突然崩溃导致所有笔记都没了,心痛之下果断弃用。不过话说回来当时是用文字加课程截图的方式,效果确实不好,满眼都是图根本不知道重点在哪,复习也很不方便。印象笔记又有一个上传上限,可以试试有道云笔记,图文结合,能随时查看,还能分享。

image

既然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学习,那么就要善用笔记,尤其是理论,看懂不代表学会,全都记住也不一定学好,相反,忘记了一些也并不代表没有学好。知识是需要在不断地复习、积累、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把学到的变成自己的。

二、理解

是不是经常有以下疑问

虽然在看书,却不懂在讲什么?
笔记记得很好,但不懂什么意思?

1.整体理解

高中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哲学的主要内容就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用在学习中最适合不过了,你要知道自己要读的是哪一类的书;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将书中的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比如我打开第一章:关于这章的安排,我可以继续提问。

编者在这张讲了哪几个方面?

他想要回答什么问题?

他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第一章的内容,这逻辑是什么?

这样做了之后,我无论阅读哪章,哪段,我都知道自己到底在读什么。对“我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部分处于整体系统的哪个位置?”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针对比较难读的书,从头到尾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能够不纠结于细节,第二遍去读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去理解;二是为了能大体上理解作者较大层次的思想,不纠结于细节。

2.细节理解

打开一本新的教科书的时候,里面好多词,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是因为它就是这本书的专业术语。 学起来就相当枯燥,看不进去。

相信很多同学,都做过“名词解析”这种题型吧。

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如何高效学习》中提到,人们更喜欢叙述性学习(Narrative Learning),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更喜欢看段子,案例,故事。联系实际就是知乎上很多赞同数多的答案是个人的经历,或是一个个故事。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赞同,是不是也应该多写些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呢?

从理解名词,再到理解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最后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另外,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以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

总结以下3点:

1.根据笔记大纲回顾一下都学了什么知识点,不用具体到每一句话,有收获、有思考即可。

2.初期理论不懂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不要自我怀疑。往后学,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完善,这时候再回过去复习,你会有新的理解,当时没想明白的问题也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3.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输入的内容太多了,脑子有点凌乱,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停下来,整理一下思路,看一看笔记,理清楚知识之间的连接,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块,形成整体的认知。也就是接下来的内容——知识框架。

三、知识框架

学的好的同学总是在试图找寻知识间的关联,而学得慢的同学却往往只会死记硬背。你当然要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观点。

但是掌握知识的本质,却需要知识间的大量联系。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系统科学家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EricR.Kandel)在其著作《寻找回忆》(In Search of Memory)中写道:“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这就要求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集中精力,并且要将这一信息有意图且系统性地与记忆中已经完善的知识联系起来”。

理解就是知识框架高度发达完善的结果。

是不是有些学科你可以轻松“拿下”?这些科目学起来毫不费力、兴趣盎然,原因何在?因为你的脑袋里已经有了这些科目的发达知识结构。

我们在开始学习一门学科时,都会觉得枯燥。问题可能在于没有和你的经验联系,学习计算机科学时,你是思考课本上的那些文字,还是在想宇宙的神秘符号?学习医学时,你是在背诵那些文字,还是在想着活生生的病人?

只是把知识点摘录下来,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不成体系的孤立知识是很难被记住的,更别说20章笔记,100多个只是点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用心做了读书笔记,还是和没读、泛读一样!

在《如何高效学习》中,作者强调的“大脑如何工作“的规律来学习。根据认知神经学领域的知识,我们的记忆在大脑中存储的方式是按照神经元网络存在的。作者这里强调的整体性,是站在整个神经元网络的角度,将新的知识融入整个神经元网络,也即作者一直强调的建立联系(高速公路)。

举个例子,理科学习中,通过对同一个题目的分解,搞清楚这道题目所考知识点,反思自己解题思路的由来,理清楚每一个解题步骤的意图可以让我对这一类题都游刃有余。

为了更加贴切的说明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借用Young Oscar几张图来说明。

局部性学习者——只建立了信息孤岛,就像这样子的:

image

整体性学习者——会将新学的知识,和已经熟知的只是网络建立联系,不断扩大知识

image

更加厉害的整体性学习者——除了会不断扩大已有的学习网络,还会不断的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image

——图中每个节点理解为一个知识点。其中较小的节点理解为已经熟知的知识点大一点的节点(⭕️中包含一个白点)理解为新获取的知识点

知识点之间的线理解为联系

作者阐述的方式是整体性学习的概念,即创建知识框架,构建你自己的知识网络

整体性学习是运用你的大脑已有的丰富 神经元网络 吸收整合 信息。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网络“。

---------------------------------------------------------------------------------

这里就要说一下思维导图。笔记知识是平面的,还算不得体系,也无法指导实践,这时候就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出知识的逻辑关系,这个过程就是构建知识树,思维导图构建成功,知识也就真正完成了体系化。

思维导图的优点是逻辑清晰,结构分明,有利于全局把握知识脉络形成体系,还能图文结合,电脑、手机可随时查看。不过要用一小段时间才能熟练操作。

思维导图类工具 :xmind (PC和iPhone端) 、思维导图(都适用)、Mindmanage(专业但收费)、幕布等等。

友情提示:会用基本的功能就行了,选择自己用得习惯的就好,不必太纠结哪一个最好,毕竟这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

个人常用的是xmind,就以mind为例,科普一下脑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下载地址:https://www.xmind.cn/ (不需要专业操作的话下载免费版就可以了)
评论有朋友问收不收费?像文章开头这种简单的导图是不收费的

第一步:打开Xmind软件,创建中心主题,方式有两种:

1.文件-新建空白图。(新手推荐!!)

2.从模板欢迎界面选择空白导图或者选择已有内容的模板。

image

第二步:XMind思维导图主要由中心主题、分支主题、自由主题等基本结构构成

image

基本操作:

双击主题,更改中心主题的名称。

enter快捷键添加【分支主题】

使用Tab快捷键直接添加【子主题】

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创建【自由主题】

Ctrl+I 插入图片

xmind更多操作:http://www.xmindchina.net/jiqiao/shiyongjiqiao--kuai-jie-jian.html

知识树构建出来后,书中的精华已经被吸收到知识树中,书本完全可以丢在一边了。

整个笔记算是初步构建完毕,“读的书很快就忘,读书还有什么意义”这种困扰算是解决了一半,但还没有最终结束,因为,这种构建可能会比较粗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运用、更新。

读其他书有了更深层的触类旁通,这就是运用,或者经常翻阅读书笔记,对现有的知识树不断更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

经常提醒自己读书时候多联结自己的经验,不只是书,还可以推广开来,比如一部电影,看知乎,以及别人的一些经验等等,都要学会拿来为己所用。

四、回顾

复习也是有套路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复习不过是再回顾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做个总结。

但其实,这还不够。

对股票交易员来说,每天有个工作,叫做复盘。

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一书中,复盘的基本程序包括四步:

  1. 回顾目标:清晰、明确、共识的目标为我们树立了评估结果、分析差异的基准;
  2. 评估结果:回想实际的过程,对照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点;
  3. 分析原因:对于差异,深入分析,找到根因,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关键点,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4. 总结经验:基于差异分析,可以找出利弊得失,从中学到经验教训以及未来行动改善建议。

收盘后,再一次看一遍市场全貌,针对白天动态盯盘时来不及观察、来不及总结的情况进行重新思考。

复盘时,他们要重点看以下几点:大盘走势,综合排名榜和涨跌幅度。

一个是关注全局,一个是关注其他股,一个是关注自己的股票。

这其实为我们的回顾提供参考:

1.看全局。整个学习过程我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理解不了?有哪些地方我是很快理解的?为什么能这么快理解?

2.看同学。他学习得怎么样了?有哪些思考方式可以借鉴?又有哪些自己一定要避免?

3.看自己。100分的话,给自己打多少分?哪里需要提升?

而完成这一系列之后,把文档整理封装,划掉一个知识盲点。

复盘的一个重要使用场景是阅读,特别是经管类书籍的阅读。

一是看全局。即对内容重新梳理。

二是作对比。对比什么呢?看过的其他类似的书,有没有相关的理论,或者类似的观点。谁对谁错?

三是对比自己。

其实这就是拆书的原理。将自己看到的、遇到的与书中提到的进行结合,然后找到共鸣,或者指引——只有找到与自己的相关点,才能真正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结合之前看的一些关于整理的文章,并与自己的现状联系,最后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

记笔记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整本书的精华进行提炼、压缩,几十万字的书,有用的知识可能才一两万字,甚至更少其他无用的信息被丢弃,这极大方便了我们对知识的加工、理解。

笔记最终整理成什么样子,阅读、理解、加工起决定作用。

在多次阅读笔记之后,对全书知识点有了整体的把握,就能根据知识的关联性进行整合,有点类似合并同类项,合并的效果如何,完全依赖自己框架的建立。

现在你手上有一套自己的笔记,检查一下确保自己没有从原材料中借用任何行话。将这些笔记用简单的语言组织成一个流畅的故事。

将这个故事大声读出来,如果这些解释不够简单,或者听起来比较混乱,很好,这意味对这块知识理解不够,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五、应用

  • 重述:如果你真的想确保你的理解没什么问题,就把它教给另一个人(理想状态下,这个人应该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或者就找个 8 岁的孩子)。检测知识最终的途径是你能有能力把它传播给另一个人。
  • 讨论:找准机会,和同学和朋友就这块知识进行讨论,往往会有意外收获。通过对比,对这个工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分享:当对一个问题思考得较为充分之后,不如把它写出来。现在的自媒体有很多,公众号、简书、微博、博客,在一个公共平台上表达出来,因为有“潜在观众”的监督,文字会更有逻辑,思考会更有深度,输出也更有质量。说不定输出多了,还能成为专业领域的IP。

这里提一下费曼技巧,在我入门互联网运营的第一次班会,老师跟我们分享的就是这个技巧。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传统的教室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而图片加声音的视频模式能保留20%;但最高的还是转教其他人和立即运用,能保留90%。

image

费曼的办法是: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他是一位教师,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像初学者阐述一个名词、公式、学科的概念,但这种方法适用于我们任何想学的东西。它能让你的学习能力有质的跃升

举个例子

有人问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边一小时,感觉就像一分钟;而夏天你在火炉旁坐上一分钟,感觉就像一小时。”

使用重述、分享、讨论等方式,不仅是学习的妙方,还是窥探不同思维方式的窗口,它让你将想法撕开揉碎,从头重组。这种学习方法会让你对观点和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你可以在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什么的情况下,理解这个问题。

---------------------------------------------------------------------------------

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适合任何场合的任何学习者。因此,你在学习应用这个方法时,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总之一句话,几个步骤之间不是固定的线性顺序,学习的顺序可以往返也可以跳跃,要相信现实世界,而不要迷信理论,现实世界中,有几个学习者会完完整整把框架做好了,再去应用?可笑的是就有人本末倒置于是这世间就有了教条主义。

一开始用技巧可能会降低你的效率,不奇怪。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适应期,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法,不要生搬硬套,那么学习能力将会突飞猛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