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端不平这碗水

姐姐们继续炸。

艺能C位没选出来,话题C位轮番掌舵。

继万茜、张雨绮、黄圣依、伊能静之后,今天更新又几乎包办热搜。

坦白说,有点看腻了,也写腻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角度,Sir对一个问题实属越来越好奇。

置身一群易燃易爆的姐姐中间。

唯一的“哥哥”,怎么想?

说干就干,《Sir电影》联系黄晓明专访。

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

原本只针对《姐姐》,却越聊越多。

关于节目,关于“明学”,关于演员,关于年龄……

甚至,主动承认自己开始“示弱”。

更没想到,采访结束到发稿前,黄晓明没有对文章提出过任何修改建议。

当下娱乐圈,这份坦诚难得。

一个多小时的对话里,Sir感受到黄晓明处于风暴中心的安谧

Sir也以相应的坦诚回应——

三种尖锐评价,三个维度。

他怎么说,就怎么还原。

文|Sir电影

Sir电影 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1

“我不要你觉得”

黄晓明在《姐姐》播出后,喜提一个外号:

“端水艺术十级大师”。

这碗水怎么端?

怎么算端平了?

是他自己想端的吗?

一系列节目上的“行为艺术”,Sir最为好奇:

主动要求加入姐姐群,大派红包;反复强调鼓励的话术,“这是加分项”;为每个人说好话,强调演员的不易、脆弱;录制结束后,也点火锅外卖……

姿态之低让人怀疑,毕竟我们都记得以下名场面。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采访第一个话题,简单直接:

30个姐姐,他怂了?

△ 被网友戏称来选妃的宁静,手机壳调侃:不要我觉得,我要您觉得

黄晓明:

刚开始节目组联系我的时候,第一反应就觉得是“不可能”,这么多厉害、功成名就的姐姐怎么会在一个节目里比赛。

扪心自问,我自己是没有这个勇气的。

当姐姐们真的被召集到一起的时候,我心想,太厉害了。反过来,我也有好奇心,想去现场见证她们一点一点的变化。她们中有的是跟我一起成长的演员朋友,有的是我的前辈,也有的是我看着长大的年轻朋友。

好在我不是评委、不是制作人,只是一个成团见证人,没有那么多压力,所以心态比较放松。

我想,节目组之所以找到我,也是因为湖南这些做节目的朋友了解黄晓明。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熟悉我的人都说我擅长鼓励,很愿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我要做的就是一个托底的人。

入行20多年来,朋友调侃我是“买单王”,时不时给朋友送礼物,我一直秉持的观念就是,大家开心才是真的开心。

幸亏微信红包是有上限,200元。要不然在姐姐群里,我发红包是要破产的,不能只发一个、几个,应该是大家都有。

《中餐厅》里表现出来的我不是完全真实的,何炅老师在节目播出后问我,“这怎么可能是我认识的黄晓明?”他其实知道有一些剪辑或者综艺效果的放大。

我需要去尊重节目制作的想法,也能够理解并没有将节目全部看完,仅仅通过片段甚至预告片得出结论的观众。

坦白说,这档节目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大的困惑,在相当长时间里,我接收到外界的各种反馈,包括层出不穷的段子,内心是惶恐不安的,自己也不敢去看完整版。哪怕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我依然做不到真正的内心平静,还是会有一些事搅乱自己。

所以,对于人生的感受是不会有止境的,始终需要反思。

如果说在“姐姐”节目中看到不一样的我,那肯定是我将对《中餐厅》表现的反思带了进来。角色设置上,从一个领导者转变成服务者。

上一档节目,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业绩压力太大,也有些急躁,忽略了很细腻的方法、技巧。现实生活中,我身边有些做老板的朋友还私下跟我说,其实我也这样。

可能在员工、同事面前就显得不那么亲切。

我只承认自己的方法、技巧上还不够平滑,但内心深处,自己知道没有高低之分。

从小的家庭环境里,父母对我的教育,就是要听话、要孝顺,要懂得感恩。

入行之后,我看到的,经历过的起起落落,也让自己明白,肩上的责任很重,要对得起工作伙伴,对得起团队,还有观众。

如果真的要反思自己的性格。

我做得不够好的就是边界感,太想对人好,太想付出,但有时候也会给人压力,反过来没有保护到自己,受了伤害。

也是人过四十,我才慢慢体会到,付出没有问题,但善良是需要锋芒的。

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你真正爱的人。

02

“大家都不喜欢看我”

艺人上综艺是被动的。

大量“台词”、微表情被拿出来分析、解读,排列组合出各种版本。

黄晓明也难以幸免。

安慰刘芸,在金晨表演后舔嘴唇的小动作等等,都被铺上娱乐的异色。

事实上,他已经不记得自己跟刘芸说了什么,是下意识的礼貌;而那个小动作,也只是刚好嘴皮觉得干燥,被剪辑进去。

被误解几乎是每个公众人物的“宿命”。

剪辑越强,明星越弱。

迄今为止,Sir以为黄晓明最显“弱”,反而也最可爱的一次。

李佳琦直播间:

- 佳琦我是不是挤到你了?

- 没有没有,大家都是来看你的。

- 没有啦,大家都不喜欢看我

声音很低,缩在角落,低头。

当下满屏唏嘘,也因为这让人心疼的示弱,黄晓明在公众眼里似乎不再那么“油腻”了。

以上。

是设计?还是真心哀叹?

黄晓明:

刘芸被淘汰的时候,我现在真的都忘记自己具体怎么说的,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

大概的意思是,你还是当年的小姑娘。她的确没怎么变,说话不太会思考很久,就脱口而出了。这的确会惹麻烦,我也有吃过这种亏,但反过来说,能够保持这种真实也很难得。

△ 两人曾合作《大汉天子》《鹿鼎记》等剧

下意识、无意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作为公众人物,就会承担很多的压力。

坦白说,即便是出道多年的姐姐,私底下都会跟我说,我害怕我紧张,我要死了,她们的先生,姐夫们偶尔也会发微信跟我讨论。这大概就是节目厉害的地方,把演员真实的情绪展示出来。

我也会紧张,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有一次连手卡都从我手里滑下来。

(提到进李佳琦直播间上热搜)回头想一想,那句话完全是下意识。

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这些年经历了那么多事,我会有应激反应,人生会有很自信的时候,但也会有不那么自信的时候;第二个原因就是一种习惯,毕竟是他的主场,我很怕喧宾夺主,把李佳琦挤到一边,显得不太礼貌。

但是,我不介意大家看到我“弱”的这一面,因为,的确我并不总是那么强,这也不可能。

就像这些姐姐,她们站在舞台上就会忘掉一切,觉得自己是王?这是不可能的,名气越大,反而心理负担也越重。说实话,我在镜头前20多年了,依然还在对自己说,放松一点,坦然地去接受可能发生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大概人生就是在自信与自卑中摇摆度过的吧。

那对自己来说,可能比较管用的心理暗示就是:就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吧,只能全力以赴,过程总会结束的对吧。

我已经接受到一个事实,黄晓明并非一个很有天赋,也无法自己评价演技的演员,但是他一直在努力,也承认自己的不足。

示弱,不是要向谁妥协,也不是怯弱,而是清醒地认识自己。

在生活中,有时候示弱是对于人的一种尊重。如果我的示弱,能让姐姐们觉得快乐,也挺好的。

03

“幸运儿”

作为演员,黄晓明的能力始终被质疑。

说他只是赶上潮流的幸运儿之一。

Sir曾经写过一篇《黄晓明不傻》的推文。里面提及,自评并非天赋型选手的黄晓明,还是拍过好戏。

两个角色公认“能打”:

《风声》,日本军官武田

《中国合伙人》,创业者成冬青

近两年作品里,《无问西东》的陈鹏、《鬓边》里的程凤台,虽然无法跟前面两个相比,但也有可取之处,至少不那么油。

再放眼当下行业:易烊千玺、彭昱畅等新人冒头,大有“后浪”之势,而且颜值,本也是不能久固的“资本”。

黄晓明自己心里怎么想?

作为演员,他恐慌吗?

谈表演,难免聊到人生状态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或贴合,齐头并进,或分裂悖论。

黄晓明的回答让Sir有点意外。

七分底气,三分悲伤。

黄晓明:

《风声》还有《合伙人》是我比较自豪的大银幕作品,因为心里清楚自己为角色做了什么样的付出。

演武田之前,我有过一段很害怕的心理过程,因为从来没有演过反派,确实害怕失败。后来导演跟我说,要不你把头发剪短,先从形象上找找感觉。我就把头发剪得很短,留起胡子,还去健身,让自己的肌肉很大块。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能花时间下功夫。我学了三个月的日语,真的是蹲茅坑都在背。

到了开拍那天,真的就大段大段冒出来。

而演成冬青,也是这样做的,英文自己磕,最后一场戏英文独白是一条过,虽然也不那么标准,但是说完之后,剧组在场的人还给我鼓掌,大概是没想到我能够完全不过脑子,就靠本能讲出来。我也看了很多关于俞敏洪的书还有视频,做笔记,包括他鞠躬要到多少度,怎么抬手的,穿衣服的习惯,都会跟导演商量、考虑到。

如果这两个角色大家是认可的,那就说明我相信的是对,努力是能够接近更好的标准。

你刚才提到易烊千玺,我突然想起前几天自己在家陪孩子玩,还跟我妈聊天说,你看,现在的小孩多么幸运,一出生就赶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手机、pad等数码产品就围绕在身边,他们获取信息、机会的能力简直是爆炸式的。

他们自然比易烊千玺这一代更幸运,这才符合发展规律。

我的意思是,现在的年轻演员很幸运,赶上了高速发展的几年,有IP、有流量,有做主角的机会。但是不管多么爆炸、高速,最后能够留下作品,被记住的还是行业里少数几个,除了幸运,他们也一定要非常努力才行。易烊千玺能够获得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他的认真付出。

我们那一拨(指北电、中戏96明星班现象)是幸福感很强的,虽然没有那么多大投资的、做主角的机会。但是我们见证的是一个行业阶段性的飞升,有机会向当时最顶尖的香港电影的偶像学习。

△ 《大上海》,与周润发演对手戏

《三国演义》里不是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你问我“三剑客”(指黄晓明、陈坤和赵薇)现在的状态,我想说,当你还在学生时代的时候,你们只能在一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各自有了事业,各自的家庭,就不能这样了。但是又到了一定年纪后,大家会想要回到校园时在一起的状态。

我们班是有向心力的,不知道你查过没有,我们班回学校聚会还是比较多,最多不敢说,但至少在前几位。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崔新琴老师,她当初选学生的标准,会选一些很感性、情感很细腻的孩子。当我们的心累了的时候,知道身后会有班级这么个大家庭。

入行20多年来,经历过无数个剧组,每一次演戏几个月,都会投入感情。刚开始,杀青了,要说告别了,还会哭,少说也哭过十几次。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别离,也习惯了保持适当的距离。现在我会提醒自己的是,接受它,不要哭。人生何处不相逢,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你和分开的朋友又转到一个剧组,一个节目里,说不定的嘛。

别离的意义,是让我们更坚强。

做演员就是这样,需要感性,也需要有冷静,抽离的能耐。这一点我也不敢说做得很好,还在努力。

如果说我自己在演员这件事上还有什么想法、期待,就是希望未来几年能够有机会拍文艺片。对,比如说娄烨、刁亦男、贾樟柯、董越(《暴雪将至》导演)。还有霍猛,我看过他拍的《过昭关》,很喜欢。

我已经过了四十岁,尽管我的精神并没有因此僵化、顽固,但明显感觉到肉体确实到了这个阶段,代谢变慢了,似乎减肥也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所以也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健身,去维持。

那反过来说,肉体在衰老,似乎精神就在升华。

所以,我不是端水大师,人生这碗水是不可能一直端平的。

今天说的很多话,是现在的我说得出来。

而以前,不会说出来。

以上,便是《Sir电影》对话黄晓明的全部内容。

04

多说几句

作为电影号,Sir一直坚持忠于作品。

演员的作品,终归是表演。

但表演也是跟随演员一生,随着时间积淀而成的漫长功课。

借用当下最爆,也最深邃的童谣《小白船》比喻:

电影世界,也是一次没有方向的航行,物质的障碍没有了,就像“桨儿桨儿看不见,船上也没有帆。”

通过表达,我们依然试图,渴望朝着更自在的人性彼岸飘去。

黄晓明的自述,恰好折射了一个演员,第一代内娱超级偶像的心路历程,是撇开热搜、八卦传闻的自省。

他和同一起跑线的同学、同行们,大概经过了三个阶段。

表演是,做人也是。

第一阶段,茂盛。

黄晓明1998年出道,之后凭古装剧《大汉天子》声名鹊起,随后有了《神雕侠侣》《新上海滩》等作品。

刘彻、杨过、许文强等角色都属于概念性的,扁平的。但与黄晓明当时的状态高度吻合:颜值俊朗、年轻气盛,对于旁人、世界都是一副傲视的状态。

年轻,赋予他可以在专业上被原谅的豁免权。

同理,鬼马赵薇之《还珠格格》(1998年)、忧郁陈坤之《像雾像雨又像风》。

他们出现前,刻板的,僵化的成人作品太多了。内地终于出现了这么几个不逊色港台艺人的偶像。

第二阶段,混乱。

偶像坐稳,市场认可,粉丝群体越来越清晰、稳定发展。

反之,演员身份变得更被动,在名利中撕扯。

黄晓明自己也曾经承认,内心深处是不自信的,什么潮流来了,都想试一试。

不是天赋型演员,那努力总行了吧。

他唯一没有想明白:努力也需要方向。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被影迷看到并肯定的出演之前(《风声》),他演了不少热剧热片, 但也像一锅油被反复烧热,蒙上“腻”的观感。

他当然帅,却以为帅就是好。

甚至《风声》之后,也并没有趁势巩固,直到2013年才贡献出第二个值得一说的角色,《中国合伙人》的成冬青。

中间这几年的作品,质量参差,类型凌乱。

第三阶段,落地。

三部不太“黄晓明”的作品问世:

2017年,《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播出;2018年,《无问西东》公映,今年3月,《鬓边不是海棠红》播出。

豆瓣分别是8.5、7.6和8.0。

共同点:非核心,不炸裂。

黄晓明在其中的表现,Sir以为也不完美,谈不上无懈可击。

但是观众口碑上扬,更能看出演员由内向外渗透出来的平和,以及努力找到角色与真实自己的平衡点,不求超过,但求沉稳。

黄晓明落地了,才真正找回自己。

《琅琊榜》导演孔笙说,黄晓明生活当中就有大哥的气质;

《无问西东》搭档章子怡说,他身上的那种自然可以发光;

《鬓边》里,较之商细蕊的疯魔,不少观众更肯定黄晓明的稳重、不过分的贵公子气质。

可以看出——

表演、选剧本时的变化,也与黄晓明人生态度的转变暗合。

当一个演员(男人)内心深处接受了人生的不可控,意识到“弱”的存在以及它持续的作用力。

他开始钝化自我,抬高角色。

有人说是这是温柔。

Sir觉得太鸡汤。

这种钝化是一种或主动或无奈的牺牲,成年人必经的成长。

但Sir真正想提醒“长”到类似阶段的偶像、演员:

这种钝化不是认输,更不该是以认输为幌子的另一种“油腻”。

好演员的最终归宿绝非世俗意义上的“自洽”

而是在认清自己后,仍继续逼自己反弹、抗争,又努力回归锋利与不妥协。

Sir更狠心地说——

影响表演的因素,有技法,有天赋,有外形,有心态……

但论一个演员的创作力。

持续的,忠于内心的创作,必然以持续的痛苦和撕裂为原料。

眼前的黄晓明,端水的样子让人有些唏嘘、甚至心疼。

但Sir更不希望他止步于此。

想清楚了。

想明白了。

与其原地端水。

不如试试走出风暴,再浪一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