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一部主旋律剧情的背后,你有怎样的共鸣、共情?

起初,通过抖音片段,知道这部剧;看简介,知道讲的是扶贫故事。或许是故事的开始,演员的形象、场景都过于陈旧,不如都市剧的华丽,能给人视觉冲击,不太能够抓住眼球。后来,好奇于一直领先的评分,查看了故事背后的原型,有些震撼,决定一探究竟。

最后,喜欢它简洁的剧情,只有23集,情节紧凑、不拖沓,追剧无压力;喜欢演员的表现,从方言、着装到场景,都渗透着极强的感染力;偶尔也感动于某些故事情节,唤起共鸣;看到了扶贫故事本身,看到了影响这些故事的那些人。

一、贫困,总让人对远方有无限遐想

几个年轻人瞒着父母,带着一点点干粮,义无反顾逃离家乡的情形,在时隔20余年回忆起来时,他们还自嘲,“当初以为跑上施工火车就能远离家乡”。实际上,那会儿实在太穷了,顿顿土豆,实在是难以下噎;总觉得,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

逃离未遂,几个男孩扒火车差点被抓,出去打工挣钱的小火苗始终从未熄灭,于是尕娃不见了,得宝为了寻找尕娃下落,几经周折最终回到家乡,尕娃险些丧命不得不返乡;他们也才明白,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那时候,能够挣钱,摆脱贫困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渴望。

幸运的是,扶贫项目的落地,几个年轻人率先尝试,在不同行业成为“吃螃蟹的第一人”。这当中,他们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更受益于看到的新世界,接触的新知识,拓宽的新眼界,掌握的新技能。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小姑一定要坚持去读书的情形;那时候,能够走出去读书,才能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才可以有其他谋生的选择。在从小的意识里,我也萌生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那时候,没看过外面世界的我,也一度以为除了家乡是农村,其他地方都是繁华的城市。梦想着,有一天,也一定要走出农村,通过习得知识,走向家乡以外的天地。

长大后,走过一些地方,才知道,山外有山

到如今,当故乡成为回不去的远方,他乡成为第二故乡以后,既感谢当初的贫困,成为奋进的源动力;又偶有感慨,看到家乡的变化发展,看到上海25年的对口支援,更加意识到,发展虽然受制于地域,但关键核心还是发展的思路、思维,更离不开知识的武装、技能的支撑、科技的引领。

身在他乡,唯有既来之则安之,把脚踏实地留在这片土地,将希望祝福遥寄家乡

二、如果无力改变,那一切应是最好的安排

剧中李水花这个人设,不由得让人佩服。面对父亲的包办婚姻,她选择逃婚;后来,也许是看到了毁约后父亲挨打,也许是明白了青梅竹马的德福终究与自己有缘无分,只好接受命运的安排。

看到她丈夫永富在努力兑现当初的承诺(挖水窑),替水花感到欣慰。谁又能想到,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丈夫死里逃生,截去双肢,从此,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印象最深的是,独自一人拉着板车,带着截肢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和所有家当,在漫天风沙里走了7天7夜,主动移民,正好成为吊庄村第60家移民户,解了这个吊庄移民村因不符合政策迟迟通不上了电的燃眉之急。


移民后的日子,并没有很顺利,实际上,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所要承担的压力和付出的艰辛远比想象的还要多。德福想要施以援手,起初也被父亲阻拦;她想参与种植双孢菇,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好不容易参与得宝的菇棚,却又被丈夫怀疑;挣了钱给丈夫买了轮椅,换来的却是责备甚至轻生。

本以来,她会崩溃;意外的是,她还是没有放弃,面对丈夫的质疑与争吵,她没有据理力争,默默坚持;面对丈夫选择轻生,她以心换心,引导丈夫接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逃婚到接受,从起初的命途多舛到后来的顺风顺水,除了她的果敢坚毅、敢爱敢恨,更有着“认命但又不信命”的那股劲她懂得知足,总说“已经很好咧”;却也敢想敢干,从小超市开到大超市,从普通村民到妇女主任,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光芒。

三、支援的最初只是为了工作,不曾想,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陈金山作为对口支援的副县长,没有太多篇幅,但他的故事应该是所有对口支援干部的缩影:挥洒满腔热血,总希望还能做得更多,只可惜时光总是很短暂;好在,支援的接力棒还在一批又一批的选派干部手中传递,对口支援情谊仍在帮扶共建中传承

颇为感触的是,陈金山为了能让闽宁村民挣到钱,知道凌教授种植菌菇可以尝试以后,在得不到凌教授本人首肯的情况下,不得不先斩后奏,事先告诉乡亲们“种菌菇可以挣钱”的消息。这个细节,对于凌老师来说,必须要实验成功才可以去实践,这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对于陈金山来说,他考虑的是如何在自己短暂的支援期内,帮助老百姓改变贫困的面貌,能够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一名支援工作者的初衷

虽然会被老师误解为,为了所谓的“政绩”不考虑现实可能性,但对陈金山来说,时间尤为宝贵,宁可不成功,也不能错失机会,在那样的条件下,他的非常之手段,倒是显现出了他想尽千方百计的良苦用心。

那一刻,不禁想起昔日援藏的领导们,为了能让高原大地吃上大闸蟹,请到了上海海洋大学的成教授远赴当地调研,并引入一批蟹苗进行培育;为了能让当时尤为珍贵的野生木耳成为牧民增收的一种途径,举办培训班,教会当地人开展人工种植;为了能让当地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打开市场、拓宽渠道,特意邀请上海电视台前去现场采风,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正如,凌教授离开时,乡亲们抱着土特产前来一一道别的那样,援藏领导们身上挂不下的白色哈达,表达的既是由衷的感谢,又是十分的不舍。尽管,支援的最初,有气候环境的不适,有语言沟通的障碍,有项目实施中老百姓的半信半疑;但最终,留下的,更有对那片土地的怀念,以及弥足珍贵的两地情谊

四、百人百姓,动机不一定单纯,但私心可以既是阻力又是动力

剧中李大有这个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他是第一家被动员移民的,在没有看到任何利好消息之前,他始终不愿意。移民以后,正当全村人跃跃欲试种双孢菇的时候,他又是第一个出来唱反调,只要政府不给补贴,说啥也不干;等到政府批准无息贷款以后,他有些动摇,直到看到其他人先后都挣了钱,他这才下定决心,搞笑的是,他种出第一茬菇的时候,正值市场供大于求,他并没有像大家一样挣到很多钱,一气之下,与儿子大吵一架,儿子负气离家,他也点燃了前不久才搭建的菇棚,啥也没捞着。


再说说男一号马德福的爹——马喊水,儿子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动员吊庄移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为了儿子的前程,作为代理村主任的他不得不上门做工作;到后来,儿子作为副镇长再次负责全村搬迁工作的时候,差事又是难上加难,他硬着头皮、顶着训骂,召集全村人开会。 其实,他自己本身也不愿意搬,但是为了支持儿子工作,不得不嘛!

就像最后全村搬迁的成功,村民不是因为政府的一句话就响应号召,而是因为老太爷服毒,医院太远差点丧命于半道,更是不忍心子孙后代每日奔波几里地才能上学,才不得不同意搬走。

每个人的动机或多或少都暗藏着私心,但谁说,私心一定是件坏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没有这乐此不疲的奔波劳累,哪有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

五、看着日新月异的家乡,不忘来时路

昔日的几个年轻人,在闽宁村发展为闽宁镇最后到闽宁县的过程中,各自也都收获了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因为孩子们的集体消失,让整日忙碌于事业的年轻人,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这时候方才想起,自全村搬迁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当初的地方,看到昔日的戈壁滩变成如今的生态园,俯瞰着脚下的土地,心中想的应该是曾经的逐梦之路,筹划的还有努力奋斗的远方。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总想逃离农村;如今,昔日的农村展现出新面貌,随着交通、网络的便利,更多的人把农村作为度假休闲之地。

每次返乡探亲,都会欣喜于硬件设施的发展变化,但也会有一些“瞎操心”。比如,缺乏当地的支撑产业,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仍是农村发展的困境。同时,也有资料显示:1.47亿“80后”“90后”和“00后”农民工成为主体,被学界称为“第三代农民工”;他们基本脱离农业生产的成长环境,出生在农村却缺乏务农技能导致回不去,向往城市生活但缺乏能力立足,形成新的“群体孤岛”。如何加强农村教育,怎样加强知识储备,如何提高技能水平,进而实现物质文明跃升向精神文明提升转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等到那个时候,应该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每每思之及此,总会想起走过的路,也更加体会到“不忘来时路,坚定脚下的路”在小我中,也不是一句空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387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845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091评论 0 2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308评论 0 2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662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95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08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3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66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87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81评论 1 26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31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77评论 3 23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2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02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862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734评论 2 2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