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市——天价彩礼背后的辛酸

      2016年4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十版集中发了五篇文章,说的都是天价彩礼的问题。天价彩礼这种现象在近十年来一直存在,但彩礼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被主流媒体报道可能是2014年焦点访谈上对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市的报道。在古时候,文明和经济均不发达的地区,会有人市,给人头上插根草,然后买家卖家买定离手。但是,2014年的甘肃出现人市,而且这个人市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环境,里面有牵线谈钱的,有买家也有卖家,而且有默认的市场价格等等,俨然是个发展成熟的市场。焦点访谈将这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人市”报道后,全国开始关注针对婚姻的市场,直到今天,《人民日报》将“人市”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彩礼”单独提出来讨论。在这里,可以看出媒体介入后的精细化,但是,也相当程度反映了主流媒体在社会潜在问题上的后知后觉。


      当天价彩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时候,很多专家学者也出来说道。专家学者在业已形成的思维逻辑上去探讨彩礼形成的历史经过,各个时期彩礼的状况,彩礼的货币形式,彩礼在新婚夫妻关系中起到的作用等等。但是,正如大多数学者专家所做的事情,他们在论述了很多的历史现象后,并未就彩礼形成的社会现实因素进行说明,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我觉得,这种犬儒主义的论述不要也罢。这种论述不停的占据着主流媒体的面子,却无法给社会撑起里子。当然,这是学界见怪不怪的风气,头头是道的大家并非关心大家的人。

      我嘴上没毛,办事或许不牢靠。我希望通过观察到的东西对这个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在近几年,我喜欢打听别人婚事中的彩礼,尤其喜欢的是到一些偏远地区看看真实情况。在很多偏远地区,彩礼的数额确实很大,对于一个农户来说,可能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的地区,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彩礼在18万左右,这是个市场的行价。而且,这种现象在经济和文化愈加落后的地区表现的越加突出。在三线城市,对于一个一般的家庭来说,供给儿女上大学至少要10万,儿女毕业后找工作又得花钱,工作后男方结婚一般的条件是有房有车,最次也要有房。按照底线折算,一个普通家庭,生了个儿子,也就意味着你已经预支了200万给他。但是,200万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或者城市家庭来说,或许是几代人辛苦攒下来的钱。这就是现实的状况,我的列举连天价彩礼所引发的百分之一都没有说到。可是,我觉得已经够残酷了。


      那么,这种天价彩礼到底是怎么来的?我想的比较简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提出了“异化”问题,他很担心在经济科技等等的逐步发展中人会异化,人的社会功能会被其他的功能完全取代。我从这个切入点看天价彩礼,彩礼所直接联系的对象是男方和女方,这是以后会成为夫妻的人。那么,作为男方和女方这两个独立的人,女方的价值就是彩礼的价值,男方的价值就是自己的彩礼减去女方陪嫁的钱,在这个婚姻关系刚刚开始的时候,男女的价值就是这么大。这种现象是什么产生的,我觉得自从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后,并未曾真正的去关注人文环境的培植和传承。在近20年的时间里,人们开始用货币衡量人的价值,甚至于叫骂的口语中都时常出现“你值几个钱”之类的话。这就是中国70、80、90年代三代人的整体异化,人本身是没有功能和价值的,这三代人的集体观念里已经将货币作为人来看待了。我想在这三代人中,如若你愿意统计,不难用数字看出钱重要还是人重要。

      这两年,国家开始从制度、法律层面关注一些文化问题,无论是对当下乡贤的重视还是对传统礼仪的复归甚至到立法,这些都是好的兆头。但是,这些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上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我的担忧不在此,我担心的是,对于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并不是你给多少钱能够解决问题,也不是你大力推进城镇化能够解决问题的。我们知道,文化本身有其滞后性,当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有长时间的稳定性及不可更改性。天价彩礼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表征,它一方面象征了货币和人价值的等同,当然,这始作俑者是马克思。同时,它也象征着在天价彩礼生存的文化土壤的顽固性和长久性。说实话,我对于天价彩礼会在十几年内消失根本不报任何希望,首先,作为一种民间约定俗称的事情,政府的干扰不可能太大,而且政府在公共领域行使职权,这是个介乎公共和私人之间的灰色地带。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或许触摸起来会烫手,短期内不会有领导人闲着没事干吃这个山芋;其次,作为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约束力,而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变成了强有力的民间信仰,被很多的尚未认识到人的价值的人所信奉;第三,对于很多个体来说,形式上的“人市”或许不存在,但是,心里上的“人市”存在。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出嫁女儿的目的不是为了女儿的幸福,而是要换取更多的钱财;娶媳妇的目的也没有那么崇高,而是找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面描写的祥林嫂以及鲁庄里的事情,在现在那些事情远远没有消失,只是转变了一种存在状态继续上演。现在的社会,并不缺乏祥林嫂、鲁四老爷等等的人物,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尚且不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差的时代”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