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愈你心伤的人,正在看这篇读书笔记

《谁在我家》

———德国家庭排列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代表作品

作者是谁?

出生于1926年的德国人海灵格老爷子,本专业不是心理学而是神学,5岁时就发愿要做神父,在纳粹德国度过少年坎坷之后,二十岁时如愿投身天主教会,接受了数年专业的宗教体系教育和培训,并满怀虔诚地跑到非洲去给祖鲁族做神父。直到年逾四旬的时候,他在教会组织的心理治疗课程中接触到了团体动力的治疗方法,逐渐感到相比被抽离世外的神父身份而言,他更喜欢在人群中相互联系、影响的感觉。于是在45岁“高龄”时迅速的还俗、退教、结婚,转身发展自己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并拿到了心理学专业的资质。


这本书讲什么的?

这位老爷子跟老子有穿越时空的默契,既不喜欢言传(本书内容来自他的工作手稿和另外两位心理学家参与海灵格工作坊的实录,他的自传也只是采访者整理的访谈录),也不参与和跟随已有的专业心理学体系,他首次使用(老爷子自己认为不是发明,只是发现、实践)了“家庭系统排列”的治疗方法,操作指南如下:

假设小A去找海灵格寻求治疗,海灵格会给他安排其他几个人一起参与治疗,由小A选择其他参与者代表自己家里的成员,在房间里给他们安排各自的位置,直到觉得这些人彼此间的位置关系让小A感到就像真的在自己家里所感觉到的那样。


神奇的是,此时这些“代表们”就会产生一些感觉和想法,和被他们代表的家庭成员真实的感觉和想法非常接近,虽然这些代表们事先并不知情。而小A往往也会被代表们坦率说出来的真实感受所震惊,并看到自己在与家人的关系中忽视或回避的真相。

是不是很像周易的原理?以卦象为具体事务的代表,通过特定的摇卦、解卦方法,推测实际的走向。在海灵格这里,是以他人为小A家人的代表,通过如实的排列、坦率的表达和他的洞察,竟然也能反映小A真实的家庭关系和氛围。

海灵格老爷子凭借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方法,疗愈了大量深受家庭关系困扰的人,从70年代闻名至今。当然,他并不认为是自己“治疗”了这些人,他只是使用这种方法,让小A自己看到了真相,并做出改变。


同时,他也不会给予小A任何直接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只是观察和等待小A自己发现、判断、决定,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是提醒和建议小A遵从爱的选择,用他的话说就是,放下所有的框架和设想,倾听内心的声音。承认并接受世界/事情的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才能形成泰然镇静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

那么,在数年的家庭关系观察中,他发现了哪些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感知到的帮助我们“自愈”的心得是什么呢?主要集中在全书第一部分“亲密关系中的现象学”,这一部分又分为了五章,从个人内心感受说起,依次讲述了男女关系、亲子关系、家族关系。

全书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章良知的界限:愧疚和清白

这一章讲的是与每个个体内心感受密切相关的一些发现。书中所说的“良知”,跟善良或邪恶没有什么关系,通俗点说,类似于价值观、个人行为准则,我认为用“准则”这个词可能更好理解。服从这些准则,你会感到心安理得,而违背它,你会觉得愧疚不安。个人有个人的准则,哪怕在一个三口之家里,也可能妈妈有妈妈的准则,爸爸有爸爸的准则;系统也(即家庭组织)有系统的准则,还有一种神秘莫测把我们引向俗世生活之上的准则,作者强名之曰“第三良知”。我认为,书中的描述近似于一种自然法则,这种法则遵循爱和善意。

海灵格认为,我们在关系中有三类最基本的需求:归属感需求(跟他人、跟外界产生关系)、平衡感需求(维护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平衡,既不能老是付出,也不喜欢一直接受别人的付出)、秩序感需求(感到社会和环境的稳定、能把握未来)。这些需求都会影响我们跟外界的关系,但是,不同的需求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准则(良知)反应,甚至相互冲突,反映在我们心里,就叫做“纠结”,举个例子:

妈妈给儿子关禁闭1个小时,因为他违反了家里的规矩。虽然这样可能符合了社会秩序的要求,让儿子懂得了守规矩,但这1个小时里,他肯定会感到孤独无助,因为归属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妈妈很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状况,通常都会不忍心的把禁闭提前结束,虽然这不符合社会秩序的要求,妈妈会为此感到不安,但另一方面,她满足了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又会在这方面感到心安理得。

海灵格认为,个人和群体其实就是通过准则而产生联系的,尤其是在个体最无能为力、最依赖他人的情况下,比如年幼的孩子、虔诚的信徒、刚入伍的新兵,这种联系格外紧密。

在归属感需求的作用下,人们会采取极端的做法,维护这种群体准则、处罚违背准则的成员,避免自己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哪怕这些做法很邪恶,他们也意识不到,因为那是道德的事了,而准则不是道德。

另一方面,在平衡感需求的作用下,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有形或无形的付出时,我们会觉得内心有愧,通俗的说是欠了人情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为了消除它,通常我们会急迫的找机会回赠,感觉到无债一身轻才舒服。这种相互交换付出和接受的模式有三种:禁欲、帮助、尽情交换。

简单来说,第一种“禁欲”模式,就是有些人为了避免对别人的亏欠感,封闭自己(极端一点就是节食、隐居、禁欲),他们觉得这样才能摆脱需求和义务。但实际上,这种尽量不参与生命的方式,让这类人成为了生活的旁观者,他们感到空虚和不足,但是不愿意面对和承认,通常,这类人会通过抱怨别人给的不够,或者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来证明自己这样封闭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种“帮助”模式跟第一种相反,有些人通过否定自己需要别人的付出,来维持自己对别人的不亏欠感,这种不亏欠感,甚至带给他们很微妙的权力感(我想,也许是一种感到自己特别伟大无私,因此比别人更胜一筹所带来的权力感),海灵格把这种症状叫做“助人综合症”抛弃对他人的需求,宁可别人欠自己情,不可自己欠别人情。这种人其实是跟关系对着干的,他们拒绝别人的付出,即是拒绝接受生命的馈赠,否认了别人和自己之间的平等。这种人的下场,跟他们以为的相反,别人不仅不会因此而感激他们,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让他们痛苦不堪、孤独终老。因为,谁喜欢被人看不起呢?哪怕是潜藏在最深处、连这种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看不起;而又有谁不喜欢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感觉呢?很多时候,关系正是通过需要和付出的互动,才建立起来的。

第三种“尽情交换”模式才是海灵格认为最好的模式,通过大量的、平衡的付出和接受的交换,关系双方都得到心满意足。当然,这种平衡是动态的,也不是精确的,有时,它也不是完全存在于接受方和付出方之间的。例如亲子关系,我们总是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当我们把从上一代接受过来的东西,付出给下一代时,也达到了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平衡。

一个男孩出生的时候,他母亲就死了。没有人认为他应该对母亲的死亡负责,但他的理智始终战胜不了内疚感。因为,命运把他的出生和母亲的死亡联系在了一起。内疚的压力无情的折磨着他,在他的生活中会不自觉的制造出一些失败,好像自己不值得过得好似的。

海灵格建议,当我们接受到别人(或者命运)的赠与,哪怕是一些意外的、感到无以为报的东西时,最好的方式不是焦虑、害怕引起嫉妒(甚至天妒),而是坦然的感激,欣然接受,对这种超出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赠与,谦恭的服从,是最好的态度。对于上面这个不幸的男孩,海灵格认为,如果他能够意识到,母亲不会白白死去,他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做一些事情来纪念她,这才是母亲的死亡的价值。那么,内疚的压力就会变成有益的力量,让他反而为常人所不能为。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刚刚学会开车的年轻人出了车祸,他奶奶正好也在车上,伤势严重,命不久矣。她在弥留之际,把孙子叫到病床前,说:“不要怪自己,我死亡的时候到了。”孙子泪眼婆娑的想:“我接受这个任务,成为你登上极乐世界的工具。我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来纪念你。”他的确也这么做了。

除了爱的付出和接受的平衡,其实,伤害和痛苦也同样遵循着平衡的原则。例如,在婚外情发生之后,如果伴侣一方顽固的要保持自己的清白感,即通俗所说的得理不饶人,那么伴侣关系很难恢复。因为一方坚持自己的清白有理,另一方的罪责就不会结束,只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没有人喜欢停留在让自己感到罪恶的关系里。

如果受伤的那一方还想继续伴侣关系,海灵格的建议是,回报给对方一些基本相当但决不能超过的伤害,也就是,大家扯平了。这样,即使双方都受到了伤害,但双方仍然是在交换和交流的,当然,要尽量从跟痛苦相关的方式的交流,转移到跟爱相关的交换。海灵格说:爱意需要有承担适当罪责的勇气。

同时,他建议,要避免幼稚的宽恕,受害的一方不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试图去宽恕做错事的人,这对关系的破坏性更大。我们应该明白,受害人有要求对方补偿的权利,也有这方面的义务,而加害方,不但有承担行为后果的义务,也同样有这样的权利。这是双方的尊严。而那些满怀痛苦的被害方,常常不自觉的利用道德上高人一等的权力,拒绝加害方的作为,让他们永不超生。

分手也是一样的情况,我们不必只看到主动分手的人有新的机会,被动的一方,也有机会创造新的开始。但是,如果被动的一方停留在痛苦中,拒绝接受分手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就会给主动方制造困难,那时,双方往往还保持着紧密的关联,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最后,关于秩序感需求,海灵格认为,所有持久的关系都会发展出一些准则、禁忌,来约束所有成员待在这些关系里。在社会结构比较稳定、持久的时代,大家很习惯,甚至下意识的就按这些准则行事,而在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个人拥有了更灵活的选择和自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增加疏远、困惑感,因为新的准则还没有建立。

第二章男人和女人:家庭的基础

这一章讲的男女关系,对我们现实中的很多关系纠葛有一针见血的剖析。海灵格依次讲述了男女关系的基础、男女关系的维护,以及对包括出轨、离异、死亡、同性恋等特殊关系的看法。

海灵格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吸引力而非理性和道德,才是家庭的主要基础,因为它接近生命的本质,男女通过性,才产生真正的连结,从彼此身上得到自己所缺乏的另一性的特色,从而成为真正完整的人。一个人在对伴侣表露性欲及进行性活动时,实际上正是ta处在最毫无保留、最依赖对方的状态,也是双方关系最亲密的状态。鉴于平衡的需求,伴侣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这种欲望、并勇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欲望,如果一方长期扮演付出者,维持着摆架子或者给予者的优势地位,就会加剧对方对被拒绝的恐惧,把对方从关系中推离。

同时,伴侣之爱的产生,必须在双方都放弃最原始、最亲密的爱——小时候对父母的爱之后,才能真正全情的投入伴侣关系,成为独立的男女,建立真正的伴侣之爱。如果男性继续停留在对母亲的眷恋中,或者女性继续沉溺于做父亲的乖女儿,那么双方都很难成为完全成熟的人,成为平等的伴侣。

正如伴侣之爱的基础是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力,伴侣之爱的维持,关键点在于双方各自保持自己男性和女性的能量和魅力,这常常需要独处的时间去补充和发展自己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活力和气质。并且,伴侣之间的连结,不能基于其他与男女性能量无关的理由,例如因为无聊空虚、生活所迫、宗教信仰、同情心、给孩子找父/母,甚至给自己找替代的父/母等,这些理由虽然常常把两人结合在一起,但却无法在他们之间培养出能战胜一切惊涛骇浪的亲密无间。

最常见的例子是,一个男人寻找一个像妈妈一样温柔关爱他的女人时,碰到一个按儿子标准寻找男人的女人,他们貌似天作之合,但当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往往这个男人难以适应女人把对自己的母性转移到新生儿身上,双方的关系出现困难。

其实,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等到孩子出生,困难才降临。几乎每一个成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都经历过被教育、被管束的成长过程,长大以后,如果遇到的伴侣还试图重复这个教育过程,可以想象,多数人都会感到窒息——自己继续被当做小孩而不是有独立意志的成人。这时候,被管束的一方多半会从伴侣关系中或明或暗的挣脱出来,在关系之外寻找自由,或者安慰。有时是兴趣爱好,有时,就是另一个给予ta成人待遇的第三方。

在道德上,婚外情常常是不可接受的,未出轨的一方觉得自己很无辜,似乎自己有权要求对方永远专一。实际上,这只是一厢情愿。在海灵格看来,如果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就能独霸对方而不必注重满足对方的需求和愿望,那么对方在伴侣关系之外寻求满足,甚至是潜意识而不是理智上的举动。此时,未出轨的一方因为无辜和受伤感,往往采用折磨和充满怨愤的方式以求赢得对方回心转意,实际上,这种没有发挥爱的方式,只会让对方更加确定自己在当前的伴侣关系中无法得到满足。

伴侣之爱的维护,同样要遵循平衡的需求。伴侣之间的融洽,有赖于他们相同程度的付出和接受,相同程度的需要和满足对方,对对方的价值表示认同和尊重。如果一方习惯付出或索取过多,平衡和关系就会面临危机。这种平衡,并非僵化的绝对公平,而是一种双方都感到平衡和满足的感觉。

有时候,这种平衡还会因为双方来自拥有不同准则的成长环境,而受到干扰:

一个巴西女人嫁给了一个芬兰男人。女人看重的是北欧人的沉稳和守信,而男人看中的是巴西人的热情和奔放。但在双方结合以后,问题开始层出不穷。男人习惯于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而女人却觉得这是一种疏远和退缩,对此表露出惊慌和不满。而女方的激烈反应在男方看来近乎歇斯底里,成为了一种要求和控制,让男方更加望而却步。于是双方都不满意对方的行为模式,都希望对方改变,彼此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不久就形同陌路。

这种情况,其实不需要南非和北欧这么大的距离和文化差异,仅仅是在我们国内,南北差异就造就了无数不幸的婚姻。海灵格的建议是,双方应该认识到,想要解决差异问题,必须认真、慎重的评估自己和对方从原生环境中带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并互相交换其中对伴侣关系发展有益的方面,保持互相的尊重,并用增加新的信念,在新的层面上相互融合。

此外,伴侣之间的阶层差异,也是影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时候,伴侣关系就像一支双人舞,男人自然而然的带领、女人自然而然的跟随,此时的感觉才最妙不可言。通常看来,男人在关系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女人通过孕育和抚养生命、照料家庭,往往在事实上成为家庭真正的重心。海灵格倾向于男人真心实意的带领和照顾家庭,女人以放松和满足来跟从男人,双方更容易得到自然而然的舒服自在。但这种带领和跟随并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伴侣关系中的双方以内心的真实需求来选择适合双方的角色,共同达到和谐。

谈到伴侣关系的种种特殊情况时,海灵格指出了一种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困境:伴侣把孩子的需要看得高于一切。实际上,在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基本的关系,伴侣关系提供的力量,才造就了好的父母,孩子才会感到真正的保障。在伴侣关系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成为了伴侣关系的延续和完善,孩子是他们之间爱的肯定和嘉许,孩子也会感到轻松和安全。

尽管海灵格讲出了如上种种维护伴侣之爱的方式,在现实中,我们还是无奈的看到有很多面临分手或者离婚的伴侣,这个过程通常都会漫长而痛苦,很难平心静气,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的一方,往往都通过责备对方或其他人,来减轻这种痛苦。


海灵格认为,责备只是一种破坏性的方式。责备制造了一种假象,让人以为,双方做出改变,就可以挽救伴侣关系,而在某些情况下,行将结束的伴侣关系确实是因为双方之间已没有爱来维系付出和接受的平衡。这时,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双方平和的接受所经历的不幸,完全的接受对方在自己生命中所付出的一切,双方之间的错误,是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责,对方的责任留给对方。这种负责任的分手或离婚,才不会对孩子产生致命的影响。

第三章父母和孩子

在国内,心理学界中比较早专注于亲子关系且比较知名的专业人士是武志红,他写的《为何家会伤人》等一系列著作,已被无数困扰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的人们当做心灵的良药。武志红从海灵格老爷子其人其学中得到的主要感悟是:个人应听从、臣服于内心的声音、顺势而为,接受并认同已发生的一切,毫无挂碍的自然而然的选择疗愈的方法。

海灵格认为,成为父母,本身是一个生物和自然的过程,和父母是好是坏无关,因此,对亲子关系的洞察,不能全赖于道德判断。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创伤的人,常常深陷对父母的愤恨不满,无法自拔。对此,海灵格在第三章提供了几个准则: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生命的机会,当然,这不过是父母从祖辈一代代传递下来转交给孩子的,孩子最好的应对方式,是按父母的现实状况,接受并珍惜这份生命,而不应额外要求、挑剔或拒绝。

很多时候,父母真实的状况和提供给孩子的东西却让孩子感到受伤害,进而在心中排斥父母。事实上,这种受伤和排斥同样让孩子自己感到空虚和不完整。因为,孩子天然的爱着父母,无意识的渴望着父母无条件的爱、认可,甚至希望自己能与父母一样。正如孩子们外表叛逆,实际上却在背地里效仿父母。而只有坦然的承认,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接受他们生下自己的事实,相信他们已尽其所能用,最合适的方式对待自己,孩子才能真正从亲子关系中解脱出来,无拘无束的享受自己所拥有的生命。

当然,有些东西,例如债务、困难、个人努力所得到的特权或财产,不是跟随着生命天然传递下来的,父母有义务保护孩子不受这些东西的影响,不论其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而孩子也不能觉得自己有资格并要求接受这些东西。这样,父母和孩子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才能有清晰的范围,尊敬和爱也从其中毫无负担的产生。海灵格认为,这才符合家庭中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法则。

正如伴侣关系一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亲子关系的准则表现得丰富多样。但共性的东西是相同的:在所有文化中,亲子关系中的每个人应当各归其位。海灵格重复强调了在剖析伴侣关系时提到的原则: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伴侣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亲戚关系。不论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都不关孩子的事,父母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影响他们各自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这个原则,其实特别需要父母的遵守。很多时候,伴侣关系不幸时,成人容易将苦闷倾倒给孩子,部分极端的父母甚至把孩子作为工具,在与伴侣发生准则冲突时试图争夺孩子的支持。在孩子面前指责另一方、在另一方面前强调为了孩子……等等行为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的家庭里发生。而这种试图干扰乃至割裂孩子与另一方亲子关系的行为,注定要失败,因为从生命的源头而言,孩子天然的就是父/母的一半,孩子渴望与父母的连结,越是“不要像你爸/妈那样”的告诫,越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效仿被贬低的父/母,从而让自己感受到与那一方的连接关系。

亲子关系中的很多原则,同样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决定性因素在于养父母的意图。如果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真正出于对孩子的爱,而只是想克服自然给他们设下的孕育障碍,让养子女满足他们做父母的期待,那很难培养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常见的情况是,很多养父母甚至向孩子抹杀亲生父母,试图让孩子怨恨亲生父母。然而,只有当养父母把自己当做亲生父母的替代者,帮助亲生父母完成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时,孩子才会真正把养父母和亲生父母的角色分开,理性的处理自己对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分别的感情,如果对亲生父母有怨恨,养父母也不会成为这种负面情绪的替罪羊。

第四章家庭群体的良知

在这一章,海灵格把关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谈到了包括兄弟姐妹、叔伯、祖父母等在内的大家庭关系。他认为,与前面所述的关系法则一样,在大家庭关系中,同样要尊重和顺从关系中已发生的一切,包括:

一、尊重所有家庭成员的权利,没有人能够否决其他成员的存在和地位,那是由生命和血缘决定的;

二、保持大家庭的完整,不能因种种原因排斥和刻意忽略某个成员的存在;

三、按参与大家庭关系的时间先后,排列各个成员的优先顺序,例如,伴侣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

四、同上,按关系建立的时间先后,排列各个子关系的优先顺序,例如,新的家庭关系优先于伴侣各自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五、尊重时间,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成员都会生老病死,如果执着于某个成员的逝去,将会限制自由,限制与现有成员的关系发展。

第五章爱和伟大的灵魂

海灵格说:接受和热爱现实世界的人,不会把自己留在单一群体的范围内。他们会走出特殊群体的界限,拥抱整个现实世界。这种对世界的爱,超越了自己的群体,带他们奔向伟大的整体世界。

————————————————————————

这种感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应该类似于泰戈尔所说的: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感触所带来的意象,跟我曾经阅读的所有旷放文字不同,不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郁郁不得志,也不是古来万事东流水的强作洒脱。它像一段诗歌,在我脑海中翩翩而至: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我们每个人,从关系中来,参与别人的关系,建立自己的关系,最终在哪一段关系里安息?看这本书,给了我难得的洞察和伴随的平静,愿以上所述的要点,也同样能给你们一些所得,一些安宁,一种“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的感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1,601评论 4 36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367评论 1 30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1,249评论 0 2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539评论 0 2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967评论 3 2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929评论 1 2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98评论 2 3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5评论 0 20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609评论 1 24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796评论 2 25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282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03评论 3 26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277评论 3 24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5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59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079评论 2 2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874评论 2 27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