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

image.png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一位伟大的投资人。巴菲特说:“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查理喜欢研究人类的失败经历,从中发现人性的弱点。在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院派心理学的洗礼(他认为是“荼毒”)的情况下,他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人类误判心理学理论,作为他投资和处事时的检查清单。下面为你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几点。

1.避免怀疑倾向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做决定,以消除怀疑的倾向。这是进化的产物。对于一个受到威胁的猎物来说,花很长时间去决定怎么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更早做出正确决定的祖先更容易存活下来,于是我们都继承了快速决断的基因。

这一点是查理努力避免的。因为当一个存在风险的机会出现时,如果没有经过周全的考虑就武断下决定,那就是在碰运气。一流的投资人不会允许自己碰运气。他们会通过调查该公司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这些都需要时间,他们需要不断与这一倾向做斗争。

越是在你感到困惑和面临压力的时候,这种倾向的力量就越强。而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沉着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和后面的很多心理倾向一样,这些心理倾向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那些能够战胜这些倾向的人,注定不一般。而知道有这些倾向存在,是战胜它们的基石。

2.避免不一致倾向

你有没有试过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比如熬夜。总是立志说为了身体,从明天开始就不熬夜了,但总是很难做到。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总是会有各种事情干扰你?为什么你不能排除这些干扰呢?
如果这些任务损害了你的健康,为什么不能早点完成?
还是说,熬夜只是在玩手机?

有没有发现,你会为熬夜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这些理由真的都是无法克服的吗?

这就是避免不一致的倾向中的避免前后不一致的倾向,换句话说是“维持现状倾向”。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倾向?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非常容易改变,说不熬夜就不熬夜,说要日更就能马上做到,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执行力强?也许是,但也同时意味着他过去的习惯非常不稳定!而习惯的本质是“在某种情境下的常用应对方式”。也就是说,面对同一种情况,例如deadline临近,过去的做法都是赶紧把作业赶完,但他可能突然就不交了,而且以后都是这样。改变一个习惯就像翻书一样快。

这有什么不好吗?

当然有。你设想一下,如果过去你和他都是好朋友,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但是不是有可能突然有一天开始,他就不把你当朋友了?如果你是他的上司,他过去都能顺利完成工作,但是不是有可能突然有一天就不完成工作了?

而且最要命的是,你不知道这什么时候会发生。如果他在关键时刻倒戈,你怎么办?如果他在交任务的紧要关头撂挑子不干了,你怎么办?

这样善变的人,本质上也是不稳定的人,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爆炸了。你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反正我不敢。

稳定是人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别人愿意信任你、愿意和你合作的基础。而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和别人合作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我们会有避免前后不一致的倾向。

但这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我们很难改掉过去形成的坏习惯。看看那些戒烟戒酒戒毒的人痛苦的样子,你就知道这有多难了。而且这也让我们很难形成好习惯。之前很多人说21天才能形成习惯,但后来这个观点被质疑了——事实上往往要更久才能做到。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书中说,

行为习惯:指动动手就可以做到的习惯,比如写日记、整理家务等。
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养成。
身体习惯:是指要让整个身体发生变化的习惯,比如减肥、早睡早起等。
可能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思考习惯:指像创意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等习惯。需要更长时间,可能半年,甚至一年两年才能培养起来。

可见我们的习惯有多稳定,我们避免不一致的倾向有多强。

同时,我们也很难改变过去的立场和观点。有时候这会让我们显得古板,就像很多老一辈的人不太愿意接受新观念。如果一直这样,长时间接触最新的观念,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

这也体现在追求稳定的生活。有些人喜欢稳定,不喜欢生活中存在变数,不喜欢冒险。他们的避免不一致倾向可能要更强一些。但这样其实是危险的,时代在进步,经济一直在增长,活在当下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避免不一致的倾向还包括避免言行不一的倾向,也叫“认知失调”。就是说:如果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我们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会采取措施来缓解这种焦虑。

具体表现在,对自己做出了承诺,我们会要求自己做到,不然我们的自尊感就会下降,我们会变得不相信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这是很可怕的。

所以有些人会拼了命,熬夜甚至累成狗也要做到。而有些人会给自己找借口,“我之所以没做到,是有原因的”,这样也能缓解焦虑。

这个倾向还有另一种表现——改变认知。许多监狱的看守会虐待囚犯,但如果他们告诉自己:“我虐待的是好人”,他们的良心会痛。于是他们会告诉自己:“我虐待的都是坏人,他们都该死。”也就是说,虐待的行为改变了他们对囚犯的看法,让他们更加厌恶这些罪犯,即使一开始并不是这样。

这个效应还有正向的应用:想让一个人更喜欢你,你就让他先为你做一些事情。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他不喜欢我,怎么会为我做事情呢?

其实不是这样,有时候直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比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要更加容易。

你试过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吗?比如上课老师让你回答问题,你本来不愿意,但迫于老师的权威,还是不得不起来回答。再比如在聚会中大家叫你唱歌,你本来不想唱,但迫于大家的热情造成的压力,还是不得不唱了。但你心里还是不愿意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此中高手。他想得到某个重要人物的垂青,于是经常设法请那个人帮他一些小忙,比如借一本书给他。久而久之,那个大人物就更加欣赏他了,他无法接受自己帮了一个自己不欣赏的人这么多忙。

我们了解这些倾向,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利用这些倾向,让自己获利。

3.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损失已有的好处和损失即将拥有的好处会让人产生极大的不适感,让他们想要采取措施来阻止这种失去。也叫“损失厌恶”。

这种不适比同等数量的得到要更强。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捡到100美元之后又遗失了这100美元,按理说人应该从狂喜到恢复平静,但事实上被试都感到非常伤心。研究还发现,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也就是说,丢了100美元,需要捡到250美元才能不那么心痛。

有些商家会利用这种倾向,先让你试用一下他们的商品,你试过之后觉得很棒。有了这种体验,你会有更大概率买下来,因为你不想失去这种感觉——这种已有的好处。商家做的就是让你产生“我已经拥有”的感觉。

老虎机(一种赌博机器)的设计者会故意设计出很多“差一点中大奖”的情形,比如两个7(三个7就是超级大奖),这些结果让促使那些以为自己差点赢得大奖的赌客拼命加注。“煮熟的鸭子飞了”带来的失落也是如此。

甚至只是“想到自己有可能失去”都会带来极大的不适。比如有些女孩对自己的伴侣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每次想到可能失去对方都会非常难受,她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确认自己在对方眼中的重要性,例如有些女孩会反复问:“你爱不爱我?”通过对方的肯定回答来消除这种痛苦。

如何避免这种倾向呢?

一个坏消息是,这一反应倾向往往作用于潜意识层面。也就是说,它已经发生了,你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被这种倾向影响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失去部分思考能力。

比如一家企业暂时经营不善,需要降薪度过难关,主管苦口婆心跟员工说未来会涨回来,但员工更多地看到眼前的损失,不愿意接受。他们被眼前的损失占据了大脑,部分地失去了思考未来长期利益的能力。

后来,经理过来,换了一种表述,先跟员工说:“公司经营不善,马上要破产了,大家马上要失业了。”先引起了大家被剥夺的感觉,在员工议论纷纷,不知所措的时候,经理提出解决方案:“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失业:如果大家愿意暂时接受80%的薪水,企业就可以度过难关。大家就不用失业了,而且以后还可以涨回原来的薪水。”员工们很乐意地接受了。

只是在表述上更换一下比较的对象,从和原来的工资比变成跟失业之后的零工资比,员工产生的感觉就从单纯的损失变成了损失后的得到。

可见,有时候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说,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这也是心理倾向的神奇之处。

4.自视甚高倾向。

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例如,瑞典的调查发现,有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平均水平(50%)以上。

这种高估也会迁移到自己的“私人物品”身上。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类似的还有: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自己的文章是最优秀的等等。即使不会这么绝对,也会普遍高估。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了禀赋效应:人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之后,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就会比他们拥有之前对其的评估要高。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也可以用避免不一致倾向来解释:我花这么多钱买的,它一定是值得的,甚至是超值的,不然不是显得我像个傻子一样吗?
(查理专门提到,很多效应其实是互相交叉的,而多个效应共同作用,会形成更强的心理偏见。)

这个效应还会作用在自己的观点上。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是错的。人们也会因为喜欢自己的结论而不乐意做出改变。

怎么样避免受到影响呢?

查理说,在评价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的时候,逼迫自己更加客观,尝试着站在一个陌生人的角度来评判。或者也可以在做出评价之后,故意做出一些低估,来抵消这种倾向。

但是,书中没有说,这一倾向对大多数普通人有效,对抑郁症患者和自卑的人却无效。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研究,一台机器,所有按键都可以按,但有一些按键是受被试控制的,有一些是不受被试控制的,实验完之后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这台机器?结果发现那些抑郁症患者可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而正常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控制力。

我们看书,不是全盘接收,而是结合自己的其他知识和经验有选择地吸纳。

总结

这些心理倾向对大部分人都有效,只有极度理性的人才能避免这些倾向。

(看到上一句,你是否觉得自己足够理性,可以避免呢?如果是,也许就中了自视甚高的倾向。)

学习这些,不是为了套路别人,而是为了不被别人套路,减少自己的误判,做一个不受这些倾向影响,能“自己说了算”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