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片杏花飞,又是一年清明来

春光易逝,转眼又到了人间四月天,转眼又到了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清明。

寒冷的冬天里,日子过的很慢,感觉冬季特别漫长;可岁月一旦踏进春天,温暖舒适的日子,仿佛突然加快了速度,转眼草绿花开,倏忽天气清明,又是一年杏花飞,又是一年清明来。

又是一年清明来

清明很独特,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的传统节日。既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生动反映了花红柳绿春光明媚的季节特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春日佳节,与端午,中秋,春节并称为传统四大节日,显著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崇拜的民族特色。所以,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就成了清明节的两大主题活动。我在想,很少有一个节日,能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却内涵矛盾: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却在清明融为一体:在我们祭拜祖先慎终追远的时候,清明就是节日;在我们踏青郊游放歌逐春的时候,清明就是节气。节气和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形成了清明独有的特色。

清明,节日和节气一体,祭奠和踏青一体

其实,清明起初只是节气名称,后来逐渐与农历三月的上巳节和寒食节交汇融合,才形成了“时年八节”中的清明节,也才有了追思故人和踏青郊游的融合。三月初三上巳节,既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诞辰,也是古代先民"祓禊"(水边冼涤污浊,以祓除不祥)之节,更留下了“流觞曲水”的千古佳话。三月初四寒食节,为祭奠介子推,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干粮和冷食,以表敬意,并且还有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等节俗。只是经过历代的演化发展,上巳节和寒食节的许多风俗逐渐融入了清明,而如今,上巳节和寒食节已不知所踪,却只保留下了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雨已成为清明节的象征,就如端午节一定要有粽子一样。或许,大约千年前的杜牧以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仿佛给清明下了蛊咒,但凡清明,一定要有雨,似乎无雨不清明。其实,清明时节,我国的南方地区往往春雨绵绵,“雨纷纷”不失为南方清明的真实写照;而北方地区则是春旱少雨,“春雨贵如油”,清明时节很难见到“雨纷纷”的景象。况且,作者只是借助“雨纷纷”来体现人们缅怀祖先寄托哀思的心境而已,并非说明清明就一定会下雨。

清明,正值北方杏花绽放时节

清明,从意蕴深厚的唐宋风骨中走来,沐浴着润如酥的天街小雨,洁白的杏花随雨片片飘落,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一幅清新淡雅的春之诗画,静静地挂在眼前。也正因如此,杜牧的这首《清明》才会深入人心,流传千古。

清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春好时节,阳光温暖,天清气明,阳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的意象。《岁时百问》曾这样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正因如此,我便会莫名其妙地喜欢这一节气,无缘无故地喜欢这一名词:清明。清明,大自然清澈明亮;清明,人心清馨明净。而这一切,莫不让人无限欢欣,心生欢喜。

清明,天清景明,春光明媚

清明时节,一切都显得清丽明亮而又柔情无限。一池灵动的水,一只优雅的鹅;一绒嫩绿的草,一道推开的门;一树缤纷的花,一扇敞开的窗……美好的感觉令人神往,就如水墨丹青,温柔飘逸,春意盎然,确实让人打心底无限欢喜。

杏花飞,也是清明的一大特色

清明时节,正值北方果花盛开时节,尤其是杏花,由于花瓣雪白而又稍带红晕,色彩素洁而又带着妩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杏花盛开之时,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夺人眼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朝宋祁的诗充分表现出了杏花开放的热烈与春的喧闹;宋代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又将杏花作为春色满溢的醒目标志;而“春日游,杏花吹满头”,唐代韦庄的诗体现了清明踏青时的雅趣。片片杏花如白雪洒落,似纸钱飘飞,既展现了春天的动人韵味,又寄托了人们的哀思,实在是切合清明特色的一大美景。故此,在书写这篇关于清明的文字时,眼前仿佛涌现出了杏花满天舞春色的美景,并毫不犹豫地选取了“又是一片杏花飞,又是一年清明来”的标题。当然,“一杯杏花酒,满盏思故人”和“牧童遥指杏花村”,也让杏花和清明自然地联接到了一起。我想,“杏花飞”不仅是清明的一大景观,也应与“雨纷纷”一样,应该成为清明的经典代表。

追思与悼念,是清明永恒的主题

清明,不仅有鲜花盛放,也有落英缤纷;清明,不仅有踏青赏春,也有亲人追思。让潇潇春雨洒下祭奠的泪;让纷纷落英飘飞思念的情。

清明,忆满神州,情思华夏;清明,扫墓祭祖,礼敬祖先;清明,慎终追远,弘扬孝道。这是一个古今相续,生死同感的日子,所有远去的人、事、物,都在这个季节在回忆中泛滥开来,化为浓浓的思念,化为绵绵的细雨,湿了山河,湿了梦境,也湿了记忆。择一个明媚的春日,迎面不寒杨柳风,踏着沉重的脚步,怀一颗思念的心,填一抔黄土,擦拭一下墓碑,将一盘盘供果,一束束鲜花放在亲人的墓前,深深追思,切切缅怀。逝者已矣,生者当自强不息,这才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春天与生命,美好与安然,欣喜与繁荣,生机与蓬勃,也许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

踏青赏花,是清明最为人们喜欢的活动

清明,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沐浴春光,感受美好,无疑是人人都喜爱的活动,自古至今人们都乐此不疲。清明踏青,寻柳访花,置身户外,享受春天的温暖和美好,既是身体的放松与调整,又能舒缓心境陶冶心情,舒心畅快的感觉和满目美好的感受,让人陶醉。清明时节,就让我们外出踏青吧!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换上浅色的春装,和亲人,放飞纸鸢,任凭清风寄语天涯海角的心愿;和朋友,纵情山水,感受春风得意,山野之趣的欢乐;春阳照临,春水荡漾,植一棵松柏,插一株杨柳,默默期待“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欢喜和惬意……清明踏青,愿你一路繁华一路歌,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一路春暖花开,一路笑语畅快,所有美景尽收于眼,所有美好尽揽于怀。

清明,踏青访春,祈愿岁月美好如画四季成诗;清明,慎终追远,祈愿人生宁静安暖至清至明。

清明,愿一切美好走进心中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心境;清明不是节日,而是美好。只要心中春光明媚,自己的世界必然是鸟语花香、阳光灿烂。清明节,献上我衷心的祝福:愿春天的你快乐开怀,愿岁月对你温柔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387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845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091评论 0 2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308评论 0 2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662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95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08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3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66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87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81评论 1 26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31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77评论 3 23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2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02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862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734评论 2 2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