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全集》读后感

《人性的弱点全集》读后感

我愿把对这本书的尊敬与理解写成持续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或许没有多长,但以我的体验和切实的行动。分享以书的编排顺序,近乎重新写自己的一本小书了。

备注:因阅读和生活需要,之后的章节顺序没有完全按照书的顺序。

这是我第3次读这本书,上一次已经三年前吧,竟然全忘了,忏愧自己还在交际学上大言不惭。温故知新,感慨万千。《人性的弱点全集》作者:戴尔 卡内基,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如自序所说,我们应该为自己选择经典有用的书籍放在桌上时刻温习和提醒着,这本书不可少。我们应该每读一章就停下来,甚至反复读那一章,去实践。

备注:目前我发现的能放在手边随时翻阅的,除了这本书,还有《圣经》。

***

第1课:如果想采蜜,请不要踢翻蜂房。

读书之时,恰好有位同事进来找我帮忙,他之前来过,我也明确地建议过他应该怎么做,但还是同样的问题,仿佛上次白说了,我便很苛刻地说了他:“你难道不懂英文,不知道我说什么吗?为什么不招着我上次说的做?你这样让我怎么帮你?。。。”他一头雾水,可能碍于求我帮忙,或者公司制度上的一些顾虑,他默然离开了。

我在干什么!拿着手中的书竟然做出这样的事!要记住:永远不要批评别人,所招致只能是回击、怨恨。。。我马上短信他,向他道歉,说刚才的语气出于无心,真是为他好,希望他再来谈谈。。。然后我反思:难道对待他人也不自觉地这样了?一种自大和讽刺别人的感觉?其实,已经有人提醒我了。。。有些人也因此断了联系,一定是我把他们逼到极限了-善意也有限度。

书第7页:“在末日来临之前,上帝也不曾打算审判人,你我又为什么想批评人呢?”

于是我走进隔壁的房间,问正在工作的同事“我是不是很自大?”,他被突如其来的一问不知所措,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说出让自己不舒服的,起码他做到了卡内基所讲的。我呢?

我对他说:“如果我有什么不妥,希望告诉我。”,真的,发现自己的缺点很难,忠言对我不是批评,只要你是善意的。这似乎和本课矛盾,辩证看待吧。。。起码,我行动了。

***

第2课:真诚地去赞扬别人。

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时间静下来读一读,写一写,繁忙的工作与琐碎的家事都不是理由。这似乎涉及到时间管理,我也没多想,因为对待一个美好并且喜欢的事物,你会爱不释手,并且总有时间。现在,它就在我的桌上,我的眼前。我可以每天早到公司半个小时,喝咖啡的空就读了这一章,卡内基爷爷的书很好读,用心去读,也很感动。因此合上书的时候我也对咖啡的头手说了句“你的咖啡很好喝。”

如序言提醒,读下一章的时候应该先看看前两章,当我们停止了对别人的批评时,即不要揪着缺点不放时,或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什么也不管,或者转过来看看优点,这需要赞美。。。这有点逻辑思维,读书人的误区,卡内基爷爷提醒我们对赞美的理由:每个人都渴望赞美,渴望关注,希望做伟大的人物,喜欢光彩的自尊。唯有如此,他们才愿意为之而行动。因此,赞美他人的优点是彼此合作的需要,因为我们是群体动物。

书第11页尾:“在人群中,我有激发他们潜在的热忱的能力,那是我最大的资本,我发挥他们每一个人潜在才能的方法,用的都是赞赏和鼓励!”。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点我以前做得不好,我或许还对自己的资本留有自信,但方式用错了。我喜欢“踢”人一脚,用个座右铭:将军别做士兵的事-方式夹杂着训导。这种激进的方式只能遇到非常投缘的人才可起作用,我确实遇到过(现在体会到这些人的品质何其高尚),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见得一直有用。或许可以辩护一下,就是人们普遍地适应被温柔对待和尊重的社会气氛中显得十分矫情,与人处事的道理挂在嘴上的千百遍,但落到自己身上就两个样子了,经得住被“踢”的,那是天生可贵的品质!

卡尔

纪伯伦在《先知》的“朋友”篇中写到:“当你朋友向你诉说心声时,你不用害怕在自己的心里说“不”,想在心里说“是”也无从压抑”。那么现在的我还会这么爽快吧,我开辟了一个“精品分享”的微信群,这是我唯一经营关注的群,算远离网络了,我对群里的朋友说“既然相遇了,无须保留;如果因为不了解才犹豫,那就来了解吧。我们确实渴望被赞美,但是来自了解我们的人,这样的朋友难得。”赞美 与 献媚就在一线间。

做到了解对方就是要学会聆听、观察、理解和感兴趣,这本书是个有机整体。

***

第3课:唤醒人们内心中的渴望。

今早送孩子上学时,给她读了一首新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如下分享:

清晨入古寺,出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孩子无心,被我们这么灌输着,只能告诉他们我们所认为美的。她手里拿着一棵玩具蛋,是超市买来装小饼干的,已吃完。她要送给老师,并期待老师也送给她玩具。到了幼儿园,老师为她检查温度时问她手里的蛋是怎么回事,她腼腆不说,老师说是不是要我们给你装饼干呀。。。孩子的心,大人猜不到。

书第14页:唯一能影响别人的方法,是谈论他所要的,教他怎么去得到。面对孩子,我惭愧了。我们也经常对孩子失去耐心。他们渴望和大人一样被对待,自尊心非常明显,这点我现在也做不好。

或许我们会把这一课当作一种技法,来,让我们也回顾之前两课:不要批评别人;真诚的赞美他人;唤醒他人心中的渴望。。。其实我一直在做着,一直不得法,卡内基爷爷的书博大精深,现在又有新感受了-功夫无高低,是习武之人的强弱,好的书不同读者该有不同的感受与行为。

只愿一路来的朋友看到彼此的成长,这种动态的学习远高于“一见钟情”,这样走来的朋友也是最值得珍惜的。

***

第4课-要对别人真心感兴趣。

每天写点感想,虽然花时间,但极其有益,被工作与家庭充斥的我们,依然要坚持这一做法,即便在某些时候我必须舍弃什么。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也趋向如此。于是,我必须写得简短而且更贴近生活。

书第24页:“许多人一生中都错误地想办法使别人对他们感兴趣”。

感想:网络平台包括我现在的文章输出是否应征了这一点。或许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只是不知道怎样找到我们感兴趣的人,因为资源太多了,注意力被分散,兴趣具有何等质量。我觉得感兴趣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当我正在读这一章时,一位同事坐下,于是我合起书闲聊起来,同为人父,我问他怎样来得新加坡,怎样养活一家人,怎样打理自己的小生意等,他是我尊敬的一位大哥。

书第25页:“只要读上几段,就能感觉出作者是否喜欢别人”。

感想:昨天我翻开凯文

凯利的《必然》,这是曾经一位老会友推荐的。书的序言风格引起我的反思:如何的文体与叙事才能吸引读者?。。。我正在写书,也不想别人读了几段后就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对我的不好印象,现在卡内基爷爷也来提醒我了。

书第26页:“由于持续对别人所产生的一种兴趣,当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时,他却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生命”。

感想:这与生涯规划极其吻合。我正思考如何在晚年充实和圆满时,卡内基爷爷又送上方子了:用一生的真诚与热情交到这么一批朋友时,晚年应当如此。

最后,我对昨晚的状态忏愧,爱人建议我用一用喜马拉雅软件为孩子讲故事,我应该尝试一下。或许脑子短路了,但是接上后要尽快补上,不留后患。

备注:现在喜马拉雅没用,但每晚用录音小软件和孩子互相讲故事,乐趣多多。

***

第5课 给人留个好印象。

我寻思这篇应该以轻松体写,虽然比较难。有个笑话:一面试官问应聘者“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让他记住你?”,于是应聘者给了面试官一巴掌,我想,如果问题改成“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给我留个好印象?”或许不会挨巴掌了,如果还挨,那一定是面试官脸上有蚊子,应聘者处于善意才做。

“留好印象”是当前的一个困境,每个人都掌握了基本的技巧,比如参加一个聚会,都规规矩矩,和颜悦色,坦白说,印象挺好,但过去就过去了;卡内基爷爷特别提醒要表里如一,就是你在说谢谢的时候,声调、眼神、表情等都应该配合上,这个装不出来,那么就难了,这意味着:留下好印象的本事简直就是天生的,至少受过长期的训练与修养的熏陶。。。似乎也意味着即使违背常理出牌也不见得差。。。对我来说,几年前让我感到不舒服的人现在我却非常想念他们,即:当初留下的所谓坏印象,可能某时忽然发生了转变,人的思维有这样神奇的本领。。。这是对自己某些行为的辩护吗?

表里如一是深刻印象的本质,如果你是喜悦的人,那就一直喜悦着,不用在陌生的场合有什么顾虑;相反,对于一个严肃的人也一样。。。因此,“印象”应该有两点:一是做真实的自己,这需要时间的沉淀,以稳定的行为来创造形象,而不是这里是个喜悦的人,到那里又换了一个人似的,八面玲珑是把双刃剑。。。但有个驳论:这充其量是“印象”,说不定是坏的,如此而来,这样的人当被逐渐远之,成了孤家寡人,他就有两个选择:愿意继续做孤家寡人;或者改变,后者意味着一种思想的质变。。。但不需对前者如何担心,所谓“孤”只是相对大众的评价,反而,对另一种现象也担心:大众都喜欢的人自己却感觉孤独。于是,印象没有了好与坏。

给人真诚的微笑,这点我做得不好,尤其对待家人时,应该每天早上给她们一个微笑。来到工作也应该有微笑。。。行为上,真的挺难,这需要很高的修养或者稳定的生活状态。。。内心中硬撑着只会表里不一,我能做的就是不想微笑的时候坦言告诉对方“现在的心情不太好,希望别传染了你们,你们可以选择暂时避开我”。。。我也忘不了某天我的孩子的微笑,那是我非常沮丧的一刻,他的微笑让我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不只是一种交际手段,而是心灵相通。

语无伦次地说了一堆,最后问:如何留个好印象?我觉得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了解对方,坦率交流就可以了,不用计较表面的现象。有句话这样说:一天的朋友,靠样貌;一年的朋友,靠脾气;一生的朋友,靠品行。

***

第6课 记住他人的名字。

我原以为这一点做得不错,不尽然,当我读这一章时,送咖啡的小伙子随口说:“我看你很喜欢读书,家里一定有很多书吧”,确实猜中了,我随口回复“是啊”。这位小伙子每天不用问我就把咖啡放到我面前,我也自然地掏腰包,他了解我,已成默契。他是个会做生意的人。

忽然意识到,我竟然不知道他的名字!如果一个人每天在你的眼帘出现,最好知道他的名字,社会心理学称之为“曝光效应”,不必这么专业,生命有限,遇到这样的人要把握。如果她是个女孩子,问问她的名字,寒暄几句极有可能促成姻缘呢。所以临走时我走过去问了他“老兄,怎么称呼你呀?”,“叫我阿D就好了”。我把上几节课学习的用上了,加一句:“阿D,你的咖啡挺好喝的”,再示以真诚的微笑。

上面的例子还有个现象,新加坡各种族混合,名字实在绕口,大家索性简化了,印度的同事叫Venka的,全名要长5倍,咖啡的阿D也是如此。连我在参加混合聚会时就用手比划着老虎爪子说“叫我tiger吧”,大家以为这样比较容易记,是的,当时容易,但是也容易忘。正确拼写和发音一个绕口的名字不止是尊重和兴趣,也是个人的求知欲,各个国家的名字都有学问,大小名的顺序,祖姓等等,认真学习自然就记住了。那就请你看看身边有多少你并不熟悉名字的熟人吧,现在留意,当再有人告诉你缩写时,你应该问他们的全名并学会读写。

记录名字也很重要,人来人往,有些一次过,图像比符号更持久,所以才会“脸熟”,于是在本子上翻一翻。这些记录应该有系统,结合名片管理,照相留念等等。很多人喜欢线上post照片,其实打印出来,贴在本子上,再圈出每个人,写上他们的“生辰八字”,这已不是记录,更像艺术品,让我想起一个流行词:“手帐” -精致的规划,美好的记忆。加上前几节课学的,也要留意他们所喜欢的,还有生日。

***

第7课:获得演讲的基本技巧。

请允许跳过书的顺序谈谈对演讲篇章的感受,为我即将面临的:演讲

我曾经在社团或者家里举办了很多分享,这与公众演讲略有区别,这次要到学院讲课,虽然是课室模式,但偏向公众演讲了,它与分享的根本区别是:你需要站起来有系统地演讲,占据了多数时段,对思维和表达也是挑战。我不能说自己会做好,但如书253页所讲:“就像当初学滑冰一样,固执地摔跤,知道习惯为止”吧,也如彼得 德鲁克大师提醒的:“当我们可以承受摔倒时,最好多摔几次”。我会认真对待,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坏”的知识传播给社会。

四个要点:勇气,理想,规划,实践

书第251页提到了演讲的药方:这一课告诉我们“学会让别人能够理解你的想法和心情。学会向个人、集体、公众有条不紊地表达你的思想、见解。在不断地尝试努力之后,你最终会给别人留下身份深刻的印象”。这个“不断地尝试”和上段滑冰一样,也和后面写的“冒险”一样,是勇气。

回想我在组织社团最得意时一气呵成的一篇文章《我的理想》,把它发给了我最投缘的会友,她说“亮哥,你的心情我已了解了”。可见,我之前没少啰嗦自己的理想,就是这种力量让我们勇敢。在这篇文章里,我料想一个场景:当会社壮大后,一次礼堂中坐满了人,前排是会社的骨干精英,第二排是我的同事和老板,还有朋友,也招来了媒体。我把自己的爱好,工作,生活合而为一,这是最幸福的时刻:实现了也实现着我的理想。

我为自己将来规划着,没有融入网络主流,得知这门“生涯规划”已经热门得很,我却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知识积累的结果,我很感恩,也很奇妙地享受着。人生很多彩,规划充满了可能性。

社团的一个作用就是让相遇的人各展才能,我们一定不要浪费这个宝贵的机会,不是只听或被安排着做什么,而要大胆地展示自己,如同冒险,换来的不见得都是快乐,有反对与疑惑,这就是社团的价值,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机会更要珍惜,抓住不放。

写这篇文章中途,正巧我的一位前辈看完了我的初稿,他是完整看完的第一人,我请他喝咖啡仔细争取了建议。如果它要发表,那如同一份长篇讲演,一字一句吐露着真情,言行合一。

***

第8课:培养演讲者的自信。

在讲演这个主题上我仍然需要滋养。

回想七八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只闻其名:“人性的弱点”感觉有意思(确实,很多书都是因为巧妙地设计名字才很受欢迎),“讲演”仅是个内容的章节。过去三四年我重读了一次,总算有点印象,自序中说“要读一点用一点,待人微笑,真诚”,零星的字眼深刻在脑海中。这几年实践了很多,效果好坏参半,有了这些经验,如今再读,字字冲击了我的心,真的被卡内基言中了:“你会用各种笔来勾画你喜欢的句子”(第1页),我这么做了。

首先是“自信”,我觉得自己有,甚至有些自大,当我谈起什么时,可以忘我,忽略他人的反应,好的来说是投入,讲演需要投入,卡内基说“我喜欢他仿佛在挥赶嗡嗡不绝的蜜蜂的丰富手势(第259页)”,这样的人在业余讲演中算不错了。我也见过在一次金融工具的介绍课上讲师的魅力,举止投足沉稳优雅、近乎完美。切斯特 巴纳德说过“有主见的人往往有些自负”,这里的“自负”是个中性词。。。说了能做出来,就是自信,不然就是自负或虚夸了;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不过我还没有正式公演过,如书上说的,准备的再好,站起来面对观众时全懵了,于是用些技巧:别把观众想得太高;别背稿子;别害怕出丑,坦然面对,幽默不止是天分,懂得自嘲也是一种幽默。。。我幻想一个极端的例子:一朋友生拉着我来到一个舞台,说已经有近百位观众等着讲演,讲演者却爽约了,让我打火!天哪,我甚至不知道这次的讲演主题是什么,观众的特点和期待是什么,要讲多长时间。。。等等。该怎么办?如果这样的场景也能应付,有备而来的就不是问题了(一个娱乐节目“笑傲江湖”里有个周云鹏的脱口秀就是极好的例子)。。。或许我应该坦然地告诉观众:“反正已经来了,假如我讲的没意思,你们可以走;不然听我啰嗦几句,说不定交个朋友,学点东西”,假如语气得当,观众反而不反感。。。这是实在的话,能说出来就需要极大的自信。。。另外,我即将的讲演虽算不上打火那么急,也属于有准备的帮忙了。

在脱离背稿子甚至完全不知情的场景里,说什么呢?让我想起黄西的一次美国宴会的演讲,我写这篇文章前重新看了一遍,他在讲他自己,妙语连珠。就是说,我们可以讲熟悉的事物,最好关于自己,当然还有经过深思熟虑过的,卡内基说“我们始终都在思考,只要我们的思路清晰,我们的谈话就像呼吸一样来得轻松自然”(第258页)。我没少思考,写了很多感想(这不正在写么?),这些知识片段一旦串联起来就滔滔不绝了,紧张下或许懵了,找不到开启它的钥匙,于是返回自我,说说前一分钟、昨天在干什么,缓冲后又找回了感觉。。。幽默也要练习,但不须强求,只要变得轻松了,自然来了,有人外表严肃,骨子里很幽默的,荤笑话也一堆。

我不喜欢PPT演讲,似乎这成了讲演必须的。有一次开会时因为投影器不能正常工作,演讲的人摆弄了半小时,最后我问那个人“你能不用投影器给我们讲吗?”,她确实这么做了,我们反而听得更用心。有人说过,PPT最多放几个字提醒讲演者别跑题或者用来把握节奏,剩下的应该是图片或者多媒体的穿插,生动有趣。更要提醒:与观众的互动。我就要这么做了,这是种伎俩?更要说:其实观众是我们的老师,你只需要有序激发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会喜欢,整个过程也最活泼。最高超的讲演应该是一窝蜂的,你只分辨出谁是“主持人”而已。。。这样你还可以凑空喝口水喘喘气,“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还可以帮助你避免怯场。”(第261页)

最后,记得把语速放慢-这个书里没写-即使你沉醉在自我的世界中,也可以放慢,拉长这个享受时间,空隙间看看观众,他们应该像你的朋友一样,为你感动,为你喝彩。

***

第9课 成功讲演的捷径

这一章里的内容和我之前体会到的很像,也勾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

读书会的一种形式是分享各自喜欢的书,我仔细聆听各自的发言,不光得知那是否是适合我的好书,而且了解了读者;反过来,对书囫囵吞枣地看过有笼统地介绍的人,吸引力自然不够。正如266页说的:“我们的兴趣不在于那篇文章的作者,他既不在场,也不与我们相识。我们想了解的是你本人和你自己的想法”。

讲诉个人的经历往往有种暴露隐私的感觉,说话总留一半。我们发现知名人物的事迹家喻户晓,不用自己来说,谈论他们并为其出书的也很多,这些人看似已失去了隐私生活。其实,这就是他们受欢迎的原因。很多看似保留的其实不算什么,我准备在即将的讲演中多谈谈自己的经历,先剧透一个:我高中的语文课上安排学生轮流上台演讲5分钟,轮到我了,就没用稿子,而且边说边踱步,围绕着讲台从这边溜达到那边,其实我很紧张,尽量镇定着。之后同学们都说我怎么这么轻松!---这种称赞是我没想到的。。。现在每次回忆这段时光,都激励着我,对自己说“我天生就有讲演的能力”。。。现在有了更深体会:当你集中注意力时,压力或许多过快乐,但是外界却看到的是你的优秀;是否也可以说,当你悠哉游哉时,外界其实忽略了你呢?

不仅说有趣的想法,“我们愿意听到的,是别人在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和克服困难的。(第267页)。。。解决困难的方法有很多,说起来容易,就在吃午饭的空闲,和摊主聊起来,很神奇,当你仔细聆听时,对方可以兴致勃勃地将他的创业史和遇到的困难讲出来,这些都是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比如人手短缺了,通常回答是“请人呀!”;有点赚头了,就说“怎么不扩大店面呢”,等等,在他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看到作为老板的辛苦。。。告诫那些整天埋怨老板的人儿吧,当个雇员挺幸福的,老板给我们一个稳定的收入和生活,艰辛自己扛着,那么也理应有好的回报了。

我的课件都是深入思考后编写的,学院讲课要系统专业,往往不熟悉的也要点到,不过我会诚实告诉大家这一块不熟悉,或许学生会填补,他们可以是老师了。讲自己熟悉的才有激情。最后一课是“生涯规划”,我自己的心得,甚至没有看过网络所说的,但一定会吸引大家的。不论是否报名的,如果你愿意,我会安排你可以旁听,甚至希望你提出意见,“一旦有反对意见提出来,你是否满怀信心地应对自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题目就选得很完美了(第268页)。。。这不是广告。

备注:这趟“生涯规划”没有外来着,我平坦接受了–如同水,很平常,却真的无价。

***

第10课 谈论别人最感兴趣的话题

接下来本该谈“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这一章节,尽然因为忙碌给落下了!向大家致歉。不过关于聆听这一话题我在之前的若干分享也提到过,熟悉我的朋友查查历史吧。

了解别人的兴趣说明我们最好在见别人前先熟悉他们,甚至做一番研究,这似乎显得做作。假如你是搞文艺的,要见一个电脑工程师,于是硬着头皮聊起怎么编程或者人工智能啥的,估计撑不了多久。而且这只是身份下提前的印象,见面有可能发现对方兴趣不在这里。。。好吧,那就随机应变,少说多听,抓个漏洞拿来谈,那么最好对方不是这么想的,不然两人吱吱呜呜谁都不愿多说,随声附和,反而尴尬。。。看,技能学多了也不好。。。那么,这是卡内基爷爷希望的吗?

我们为什么会见面?要么是巧合,要么事先因为某些原因的安排。巧合的话,就随意了,留个好印象就好,反而建议把彼此的基本信息先了解了。这让我想起“速配婚姻”的做法,说几十对男女几分钟换一轮,这么短的时间能了解什么,不如每人胸前挂个牌子,能写的都写上,对方有手机,好像对犯人那样一拍照,回去研究。那这几分钟就闲聊一下,看看对方的优雅举止吧,这是文字不能表现的。如果事先安排见面的,比如开会、预约啥的,客观上有各自的立场,你只要多问问对方怎么看,这已经是兴趣了。除非对方能扯到其他不沾边的,那是福分。

不论怎样,你需要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随机应变的头脑。这不是一堂课教来的。。。这时我正好邀请过去懂“生涯规划”的老会友来听我的讲座,坦白说,我没听过他的专门分享,但他是个对这个话题渊博的人,于是就着话题让他了解我的看法,这算不算对他感兴趣呢?似乎是种倒反的行为,即:有些东西你觉得对他人有用,那就说给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激起他们的兴趣,但不代表你对他们没兴趣,于是要还原回:你有多了解他们。。。真正了解的,已不拘于招数了。

***

第11课:永远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好!我是个重情义的人,表达方式反而让人感觉相反了,这是为自己的辩护,汗颜了。

谈谈对待身边的亲人吧,读的时候就感觉对不起爱人了,可以说,生活分为10个时间的话,5个时间我不那么让人高兴,这个5个时间里的90%是我自己的问题,然而对待自己重要的人如此,我很惭愧。书里说“给一个微笑,几句亲昵的话。要是做丈夫的和做妻子的都能这样,我不相信会有那么多闹离婚的”(第58页)-卡内基爷爷的书我应该放在桌边,一生不断地翻阅着。我也预定了另一本书《爱的5种语言》,这是曾经分享会上有人推荐的,看,现在缓过神了。以后还要去听更多的分享会。

我爱人的优点不妨告诉大家:

1.非常有耐心,她若发火的时候要么是生理周期,要么一定是我做得出格了。

2.她指导我某些缺点,我的自大往往听听就算了,过了很久后回过神才知道了她的智慧。或许读书量上她不如我,但智慧不在读多少。

3.她是真正实践知识的。每天陪着孩子学习,我却依然专注自己的书,有一次把她惹急了抓起我的书丢在一边使个眼色陪孩子,我惭愧了。其实,她受了我的影响,问我什么书好,我却总是高人一等地说:“要读就读专业的书”,别说,她还真读了几本,不懂的也问了我,但我的反应回想起来不怎么热情。

4.爱人打扮朴实,不花钱。哦,这应该违背女人的天性,应该是她的牺牲吧,我写在这里,要为她补偿。

最后我要说,对我最重要的就是爱人和孩子,不管我的方式怎样,内心中都感激着,我爱你们!。。。唯有不断反省和改善自己了。。。读书之时有个人坐在旁边点了杯咖啡,摇起勺子,哒哒哒地碰杯子响(这是新加坡喝咖啡的文化),瞬间感到反感,但转念一想,瞄了他一眼,看看能不能找到让我赞美的-没有。。。知识没有实践成功,希望以后多观察,真正地赞美吧。

***

第12课:你不可能在争辩中获胜

卡内基爷爷把争辩的后果定性为负面显得极端,不过体会他的善意吧,因为通常争辩是由于个人的私心,卡内基爷爷希望我们体谅对方,不要做无谓的行为。

我的个性很强,被我认准的通常会接受挑战,当然挑战者往往被我的气势打退了,对我的印象是:固执。于是,我第一件事应该学会闭嘴,聆听别人的建议和批评。这有点矛盾,如果对方不了解你的真实处境或者历史背景等,他的建议真的很难接受,有些人说些宽松的话,我视为“旁观者”,即:反正行为后果不影响对方,对方何必刁难呢?所以和这种人说话不能解决问题。

衍生出一个谈话的目的:只是寒暄几句还是为了解决问题?争辩对后者是有好处的,尤其对方在不牵扯到利益的情况下还能争辩,就算不同意最好装在脑子里。很多人的话我都记着,有些还是曾经我讨厌的或者讨厌我的人。这些话好比警语,用不到还好,有个提醒没坏处。

似乎还牵扯到人的性情,如果是寒暄中发现了问题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要么曲解后产生不好的后果,要么出于善意想帮助剖析。与我相识很久的朋友我几乎了解他们的“软肋”,同样,他们也懂我,我每次都会挑些词说说,对方理解我的善意不过仍然不舒服的时候就刻意岔开话题了,我也会意不多说了。。。书看多了真的有点邪门,听别人多说几句就有了“感觉”,这是文字的奇妙,如同爱好音乐的从音符中可以听出创作者的心境吧,于是不禁有了恻隐之心:有些人如热水里的青蛙需要捞出来。

举个例子吧:身居异乡,很多人在新加坡待了很多年还是不习惯,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交友圈,工作、学历都在这里,每天的生活精彩得很,不过还是要离开这里,回到家乡熟悉的环境,把异乡生活当作美好的回忆。。。如果回忆真的美好,应该不愿意舍去吧,一定有其他的难言之隐,而这些都被忙碌精彩的生活淹没了。。。我们需要乐子,更需要安静的思考和懂我们的人,这样才能有效率有目标地生活。。。这时的生活反而很平淡。彼得

德鲁克说“一家好的工厂应该很单调”。。。和这样的朋友争辩,负面大于正面得多,但是我依然选择前者。

卡内基爷爷的话我反复思量着,可以屏蔽自己的想法单纯地应用他的招式,假如依然不领悟,便不能做我自己了,这样的生活更糟糕。是否在不争辩时依然让对方了解我呢?书中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

***

第13课 避免制造敌人

通过批评或者争辩而指出他人的错误,不论你的初衷如何,要么让人自尊受挫,或者显得你自大,都不会受欢迎。

书71页:“这位老教友说,‘你打击与你意见相左的人,你太不应该了!现在,没有任何人会在乎你的话。朋友们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快乐。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以致再也不需要有任何人告诉你任何事情...事实上,你除了拥有现有的知识外,不会知道的更多了,而那非常有限,你明白。’”这是说给伟人富兰克林的话,并使他改变了。这些话也有人说给我听,没有好好接受,现在呢?。。。我不想辩驳逻辑,但请注意上面这段话的一个“漏洞”:那就是:这位老教友的语气完全不同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他用了直言批评。

我非常感激曾经给我建议甚至批评我的,数量各半,或者说我并没有刻意接近那些把技巧应用如此好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太多了,我真的无暇分辨谁是怕伤害我而不愿多说,谁就是怕多说,或者就是不想多说。或许一个分辨的看点就是那人确实找到了我的缺点,不论用如何的方式却告诉我了-他是善良的。

我不愿公开批评一个人,但尝试过公开点评,对方反应也不一。什么是公开?如果只是10人以下的聚会讨论,非常小众,大可说得直接深入点,有解释和周旋的余地。再小的场子尤其一对一,我会直接指正的,但凡促成一对一的也可见彼此的重要性;再大的场子就难说了。我设想这样的场景:我在演讲,场下50位观众,有个地方我做得不好,一位直性子的听众喊:“先生,你讲错了吧,应该是xxx这样子吧。”,你猜我会怎样?我不能预想自己的反应,一定很尴尬,尤其这种讲演对我的形象很重要时。。。假如我能承受住,往往就是片刻的时间,我应该当众向听众道歉,向那位指出我的人感谢,这个错误我会永远记得;尤其这样的讲演本是我精心准备的,就更加深刻了。

如果你非常慎重地看待一件事或者某个人,而现实却让你下不来台时,我希望你沉住气,因为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却是人生的成长所需要的。。。不论当即还是过后,你会感谢这段经历和曾经批评你的人。

***

第14课 错了你就承认。

在8年前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前辈曾和我说过:“你很固执,但有一个比金子还珍贵的品质,就是你错了会认的”。他的话影响了我对周围人的观察,有些人同样很固执,我也同样看到他们有这样的品质,这样的人我很珍惜,也愿意等待。

我是个不常道歉的人,我想别人更这么觉得,一些交流上的字眼的应用上也很平淡,比如感谢、夸奖、批评等等。我愿意这么做时,内心中也激荡着,比如最近让我的下属帮我网购了一些书,网购很平常了,我却很感谢他,不管是否他觉得应该帮我做。

一对一的承认错误还好做,就算语言技巧上应用也容易,就某一个观点僵持不下而惹得不高兴时,我们可以退一步说“好吧,我惹你生气了,是我的不对”,这里的道歉和事情没关系了。当然,对方如果没你的修养,那一定口服心不服,毕竟你没有承认是观点错了。

对错在成年人看来越来越模糊,虽然有人茶余饭后会抱怨些什么,就当是发发牢骚,人人有这个需要,最好牵扯的人真的不在,然后“揪”着它不放过过瘾,这和把照片贴到沙袋上给两拳差不多。这些不能说明对与错。确实如此,思想越成熟我们越看到事物的深层次也越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果牵扯实际利益,换位思考只是谋求个人胜利的手段,不然应该达成谅解。

是不是真的没有对错?我在曾经一篇“化解误会的终极定律”文章中提到三个方面(这篇文章其实也算对《人性的弱点》读第二遍的一个概括感想),挺实用,那就是:

a.量化标准的对与错;b.榜样效应的好与差;c.善意初衷的善与恶.由刚到柔。

公开承认还是私下承认?其实不碍事,比如上一篇说的一个场景:我在演讲,有听众当众指责我的错误。那么,首先我要弄清楚是否真的是我错了,说话的这个人是谁,还有他是否无心地提醒,这是一瞬间的反应,可以锻炼的。我想多数我会当众道歉并感谢他的。

***

第15课:从友善开始。

我读这一课的时候不禁翻回这本书的序,“这是一本行动的书”,寻思着如果从已经读过的书里觉得好的,愿意放在桌面上的,这本书是其中一本。风和太阳的寓言故事也很好,我曾把它用在善意持续的效果上。《伊索寓言》是我最近思考的一本好书,还得知它的来头。

如何才算友善?别人让你不舒服时应该宽容?让我想起《武林外史》的一个段子,一老头经常报复他讨厌的,有人劝他出手时多想想:“他们真的让你不高兴吗?”“你真的恨他们吗?”“一定是你的对吗?”等等,他自问自答,还真是这样,于是改变不了。我能理解到的层次就是克制,也许你不必刻意讨厌他们,不打交道就是了。

如果感受他人的善意。。。有时越想越模糊了。

***

第16课: 设法使对方立即说“是”

能让对方说“是”已经不容易,还能立即说,那当事人的脑子要机灵很多,除非自己很快理解对方的感受,然后像苏格拉底一样慢慢引导到正确的路上(我在自己的书里的一章节专门谈对苏格拉底的启示)。

语言中的“不”,甚至“你的”“我的”这种很自我的字眼都让人有防范行为,心理学上说孩子到了3岁以后开始有了自我,明白什么是“你的”“我的”,而且喜欢教训人了,我的女儿不能教训我们就开始教训弟弟了,弟弟每次哭闹。。。孩子的天性使人性展露无遗。不同的是,他们哭过一会儿就好了,大人的可笑的记忆力反而怀恨在心,一个言语不当而吹了。

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真的不容易,双方本来就是不同的世界,即便和家人也是一样,过得越久反而分歧不断,就算很细微,如果每一处都细细思考再同意对方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说出让她“是”的话),这样的智力真不容易啊,还要有很好的脾气。

想起一个很滑稽的场面:我实在不知道对一个和我争论的人我该如何让他说“是”,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来和我吵架的?”,他说:“是!”。我说:“好了,我们达成共识了。”

其实,说话幽默点,别当回事,抱着善意直爽点就好吧。

***

第17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和上节课其实很像,不然怎么让对方说“是”。每天读,每天有新的体会。

就说说昨晚和房屋中介的谈话,他们不愧受过专门训练,我说个啥顾虑或者争辩,对方都先同意我讲的,绕了一大圈最后来个“但是呢。。。”。。。现在的交流课程很多,这种技巧估计都熟悉了,如果应用自然效果还是不错的,当事者迷吧。我也是听了对方老是这么绕了好几次后才发觉的,有个漏洞就是每次说完的对方的反应都是这样的。。。一个方式一旦死板或者成为惯性后,也就不走心了。。。这和我的思维确实不同,如果我有什么异见,会直来直去的,读者不要想着我如何粗鲁或者大条,直来直去也可以走心,不过如果你身边都是会这些技巧的人,忽然遇到我这样的就会短暂不适应。。。所以最后我和中介说:“谢谢你的理解,不过我们不必这么兜圈子,我已说给你我想要的,你也说给我你想要的了,不如各自思考一下,别浪费时间了”。

生活中很多不是交流就能达成共识的,有着其他的智慧与限制,只要彼此是善良的就好。看着中介风尘仆仆地来,我临走给他带一罐饮料。我很感谢他,其实中介也是专业的,他能和我说这么长时间我也感受到诚意了。

***

第18课:了解每个人所需要的

在饭摊摊主聊起今早的堵车,原本半小时的车程成了两小时,耽误了工作,倒是饱饱地享受音乐了,我调侃说:“堵车不是坏事,锻炼了耐力。”身后有个人擦了一下,我没理会,但发觉他在看我(很奇妙,如果侧面有人看你,你会感觉到的),于是回头才发现是我把人家的咖啡弄撒了,我赶快示意对不起,那人的眼神冷冷地瞄着我,摊主碰一下我的胳膊说“没事啦(别理会的意思)于是我另找座开始通常的早饭和阅读时光。

不知怎么还是觉得有欠缺,回想起大学的一次,我蒙着头走路,也碰了一个人,头也不抬地说“对不起”,当然这是下意识反应的礼貌-根本不算礼貌,迈出几步后回头看那同学冷冷地看着我。。。曾经的和现在如此相似,回忆勾起欠缺感吧-这些人需要的是真诚的道歉与自尊。

我觉得应该走过去向他道歉。

这么寻思着,继续看书,这一章契合我的心境!卡内基大师就像坐在我身边一样,看着我说:你懂了,去做吧。。。我快速看完这一章,站起身走向那人方向时,他已不在了(吃得比我还快)。。。很遗憾。。。或许读者觉得我小题大做,然而这一点都不简单,我重复三遍:不简单;不简单;不简单,不是为了自夸我的高尚觉悟,而是这种郑重道歉的意义。

如果你的咖啡被无意碰撒,别人只是惯性地示意抱歉后你肯定有些不爽,更可气的是那人再坐在你相邻的桌上,顿时他就像个污浊的虫子惹得你不舒服了,为一杯咖啡不必开火,但这种自重感的缺失让你牵肠挂肚,之后散了,眼不见心不烦还好,但如果这种事成为生活常态,人的心就被打下烙印,所谓的礼仪、理解与尊重究竟是如何的?。。。这时,如果那人起身走到你面前,向你说:“刚才真的不好意思,没看见,虽然撒了一点咖啡,如果愿意,我可以赔你一杯。”,你会如何?你所得到的不只赢回自重这么简单,刚才对方还是虫子的形象马上变得高尚了!甚至你会对这样的道歉不知所措。没关系,回过神来后你会感受到一种美,于是以后你再碰了别人的杯子或者惹他人不高兴时,不用多想,过去真诚地道歉了。

这是个如果,因为我想做时那人已走,历史的可能性很多,我们惯性地选择了不太好的一种,希望好的可能性变得多一些,我们选择得坚定一些。

我看着这本书,想着这一课的主题:我们需要什么。。。

***

第19课:如何使人与你合作。

总结为要按着对方的思路来就好办事了。

如果一个东西是自己的精心成果,为了达到目的而迎合别人的思维,那确实违心了,这是个矛盾:坚持自己的不一定有成果;有成果的必须(部分)放弃自己的。所以社会需要互相妥协下才能合作。

对这一点不全赞成,要看这件事的重要性。说找对象吧,没人会将就的-你希望我是什么样的人而去改的让对方喜欢,然后在一起,就算在浪漫的电视剧里,这种为他人而改变的段子最后也“回到自我,爱情的本质”。。。那么,返回与人处事上,一件事对个人的意义和他要用的手段是相关的,如果为了赚钱谋生,妥协是必须的;不然也不必坚持自我,只要再多交流,达成共识。“共识”与“妥协”在表面行为上是一样的,但内在截然不同。我甚至猜想,世上顶尖大师的巅峰之作可能并不为外人所知道,或者被埋没了。

好了,“共识”的形成应该如何呢?于是我翻阅这本书的其他章节,竟然没有一章是写:“如果使彼此达到共识?”!。。。相关的话题是:“如何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引起对方的兴趣,等等”,这不是共识。。。卡内基爷爷的书很好,这是我读的第三遍,可是这点想不通。

一本好书,就是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当你看了一本书后,马上心潮澎湃地说:“写得太好了!这就是我想的!”,那么你会再读第二遍吗?这本书给了你什么?。。。好书应该给予更多的启发,这种启发往往不那么舒服,至少让你平静地思考,于是再读,再读。这本书应该一直放在我的桌角,第三轮读完后,或许不以读后感的方式读第四轮,每每翻之,内心中又有新的内容了。

***

第20课:给他人说话的机会

别人说话,不论是正常的还是抱怨,最好不要打断对方,这是一种尊重,而且激发起说话者的热情,“口无遮拦”往往获得更多的信息,很多好处。

我就品味着。。。我本身是个喜欢说话的,从小就喜欢讲故事,现在想给人讲课,还真尝试了!就是说,一开口可能收不住,这可能是糟糕的-别人给了我说话的机会,我却占用了时段。。。这不,本来去见老会友,差点要抢风头了,感谢卡内基爷爷的提醒。

不过设想两个人都希望让对方多讲,那也会吱吱呜呜的。其实,谁讲没关系,要有感觉,投入感情地讲,那么对方再能讲也会闭上嘴听-越能说的人往往也是最能聆听的人,信不信?读书的一个好处就是“听”作者讲,一听一本书啊;写作就是自己“讲”,不要以为你真的很能讲,即便你是个讲演者或者教育工作者,出本书讲讲?哈哈,我就这么干了。

其实不要被这些技法所缠绕,真情所致,你自然讲了,我也自然听了。

***

第21课:激起对方高尚的动机

三个石匠的故事听过吧,说三个人刻石头心里想的东西不一样,最卖力的那个说为了赚钱养家糊口;雕刻的最漂亮的是为了自己的爱好;第三个最普通,看不出雕刻什么,他说是一座城堡,这只是第一块砖。。。谁是最高尚的呢?第三个。但现实中我们能看到哪一种呢?

当你为别人的事说了一个高尚的动机,即“你所做的是城堡的一块砖”,这个动机只有转化到对方的内心中才算有效,即他明白什么是“城堡”。。。我们经常说工作是为社会做贡献;教育应该把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或周围的人;公司或社团应该如何如何。。。那么,怎么算贡献?怎么算好的东西?。。。概念的模糊让这样的动机显得无力了。我要说: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城堡:门应该是什么样子,走进去的格局如何,塔尖如何,面积如何,外部环境如何,居住在里面的人如何生活等等,如此逼真。。。

逼真的动机才能唤醒真正的高尚,然而短时间的接触无法让人相信。那么还有一个法子:唤醒他人内心已有的,就是了解对方,可能他没有多么高尚的想法,可能你真的不了解他。。。上周我的一位朋友说:卡内基的这本书可能偏重“术”,我就知道他非常有学问。这是我读它的第三遍,“心”与“术”的交织,这是本好书,因为它引起了不断的质疑,不断地思考,于是放在桌角,每每思索,又翻阅了。

***

第22课:顾全对方的面子

解雇是常见现象,公司会写一份漂亮得体的信给你,但只要看到这个标题,里面说什么也白了。现代的人对“保留面子”已经免疫了。又让我想起水浒小说里的梁山寨子里,每次抓到一个好汉,宋江赶忙松绑道歉,给足了面子赢得了归顺,这很受鼓舞。

话是否得体要看是否真诚,比如女孩子拒绝苦心追求她的男生,说“你真是一个好人,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女孩。”,这是最不真诚的-既然能找到更好的,还用来找你吗?或者反过来,你会嫌弃这样的好人?。。。干脆把一些隔阂的说清楚了,比如公司觉得你为什么不能工作或者公司有多么困难等,对于那个男生就告诉她不喜欢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顾虑面子反而引起误会,纠缠不休。

顾及面子更为了以后的合作,不然说点实际的,就算不好受些,反而有帮助。。。忠言逆耳。

***

第23课:如何鼓励他人获得成功

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患了大病休学半年,因此本科毕业时没有典礼,而那时我也签订了工作就忽略了这形式上的庆祝;之后的硕士学位是在半工半读中匆忙获得,记得去拿文凭的时候是趁中午休息坐出租车去大学办事处,外屋除了文件柜就空空的,我摁了铃铛,里屋有人出来核实我证件后从柜里取了文凭的信封。。。而本科与硕士学位却是包括我的每个人需要的工作敲门砖!如此重要,获得时却如此平淡。。。又想起普遍上的婚庆的热闹,但真实日子的紧凑与平淡。。。于是,可以说,“成功”这个看似光彩的词其实也如此。

今天我拿着书稿去了报社,这份勇气是受前几天报纸新闻的激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应该改变了,抓住并创造机会;而向政府反馈的渠道也不应守旧,去开辟新路径。这与我的心情契合,于是把稿子打印了,查到报社地址直接过去了。柜台问我是否预约(是啊,现在什么都要预约,我竟忘了),我说没有,只想把这份稿子送来,不图什么。柜台给了我内接电话号,我和一位员工聊起来,他说把稿子放在柜台就好了,我说想见见您,只要说几句话就好。等了几分钟,一位比我年轻的小伙子出来了,我便如此这般地说了几句,理解他被我冷不丁拜访的懵样。就此,这本书送进了报社。

我不知道下文,有期待吗?。。。其实很平淡,如我开头的信里所写:“只为尽我为社会的责任”。。。好啦,我也不需伪装,来看看书第130页写的:“一个男孩把他的稿子寄出去,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被退稿,最后终于有人接受了,编辑还夸奖了他,有一位编辑承认了他的价值。他的心情太激动了,因而漫无目的地在街上乱逛,眼泪流下了他的双颊...你也许听说过那个男孩,他的名字叫:查尔斯 狄更斯。”

当你遇到这样的人时,记得给他们一个鼓励,因为你曾经或现在也想做这样的人。

***

第24课:最坚实的名誉是什么

第239页:“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这能使那些人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

生活在温柔乡的人喜欢风平浪静、和和气气。。。我觉得有两种人都挺成功,一种是你说的东西别人不但同意,而且照做了;另一种是你所说的别人总是批评,而且很认真进行辩驳和修改。。。然而,介于之间的是生活的常态:别人或许同意你的说法,行为上却没有改变;或许也批评和嘲笑你,但没有真心帮助。。。就成功的人,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偏爱第一种,我们都希望说些什么使别人注意了也遵从了,这不简单。

慢慢地,我不能就每一章写读后感了,思维不断地柔和,也许再读第4遍时补上吧。就挑其中新颖的对自己有用的吧。。。卡内基这本书处处都是宝,不同时间,不同心境,有用的也不同,此刻勾画下这些,不足为提。

***

第25课:思想决定生活的状态

第222页讲了一个丧失自己侄子的军官读到几年前侄子给他新的故事:“我一遍遍地读这封信,好像此时他就坐在我的身旁,正在和我谈心”。这句话击中了我,因为在我一本本送给政府与学府书时,如同各位大师在书架上看着我一样,我感受到力量与祝福。

第223页:“动物们都能安详地面对黑夜、暴风雨和饥饿,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到”。这话顿时让我觉得人还不如动物,有时把事情想简单些或者少想些反而安详了。。。为什么只有经历重大波折的人才会安静呢?可能那种波折耗尽了胡思乱想的精力了。

第227页:“如果我们的想法全是好的想法,我们就会变得很平静;如果过度沉浸在自怜中,人们就不愿意接近你。”前半句体会到了,我确实平静了;后半句也在体会,这是很矛盾的。。。可以说,我依然有困惑。

谢谢卡内基爷爷的书,虽然还在探索,但确实给予我方向与力量。

***

第26课:你愿意用100亿交换你所拥有的一切吗?

这次以纯粹摘录的方式作为感想,所摘录的都是和我心境有关的。

第165页:"不断回顾一些感动过你并让你永记心中的故事"(提醒:应该以此激励你身边有困难的朋友,相信每个人都有引以为豪的、哪怕是零星的回忆,这就足够了,它让你的生命有了意义)

第167页:"不过在我的眼里可并非如此,你至少有一年的光阴反思自我,充分发挥思想的主观能动性来分析研究自己"(这是对一个不愿意接受长期住院的人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的停顿往往是新的开始,或许在这个忙碌的都市中,更应该学会停顿了)

第168页:"我有了更多的闲暇翻阅教我深思、催我奋进的经典著作。"(就好像我的书架上,每次困惑时都觉得这些人在看着我,鼓励我,感恩!)

第169页:卡内基爷爷提到了鲍吉尔德 戴尔写的一本书《我要去看》,可惜搜索了中文网络,没有出售。读者们帮我留意吧!

第170页:结尾:"勤于思考并学会感恩,摆脱自怨自艾的困境,即使你遭遇过上千次挫折,也要数出1001个祝福。你的人生必将因此而步入海阔天空的全新境界!"---这句话送给所有的读者。

***

第27课:说服性演讲

这一章真的很有趣,即使已有心得,也温故知新了。

第329页:“只要彼此有耐心,开诚布公,最终达成一致不是问题”。

第330页:“他们甚至难以相信自己也有希望拥有这种能力”。这一页对即兴演讲有两个好点子:抓阄主题;接龙游戏。可以在聚会中试试。

第333页:“最后我们将意识到,面对广大听众进行即兴演讲和我们平常生活在私底下同朋友聊天没什么两样”。

回想起以前某节课的一个假设:如果我被临时叫到台上救急,面对满堂听众会如何呢?

或者如书中:如果你本来是个听众,却不自觉地被挑选站起来说几句时,你会如何呢?

这样的情景我们一定会面对,除非你就是个安于现状的懦夫!除非你不想成功!

对于如何下手,书上给了几个点子,比如举例子,说些听众熟悉或认同的等等。。。这些技法稍加训练都可以做到,然而流于形式,也正如书上提醒,听众不是傻子,会感受到你是否真诚的,你的情感才是吸引或说服听众的根本。

我倒建议:1.你确实需要从熟悉的下手,不过瞬间的反应或许不知道哪个熟悉的才是适合讲的,没关系,就把此时此刻的感觉说出来,坦诚自己的不知所措或者不自信,在别人眼里反而是美德,而那种感受就是你最熟悉!2.在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放松和自由的,因为只要你能讲出来,听众也在听,瞬间的循环鼓励就会激发你内心的宇宙-记着:其实人人都可以讲演,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或者给予自己机会,这是质的跨越。3.你确实需要不断地学习,就一个词一句话多思考,由点击面产生无穷发散,于是出口成章,富有诚意了,这不是技巧可以学来的。4.珍惜你的当下,每时每刻的机会,与你的家人或同事或朋友交流时,先思后说,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往往很平凡,当别人注意到你的光辉时,已无从复制了。

下周跨界去我爱人的单位(医院)做一次讲演,这篇文章也是激励自己的,加油!

***

第28课:学以致用

这是书的最后章节,却不是我的,不知怎的我就跳到了最后一章,读的过程中我竟差点哭了-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读了最中你心境的书,这样的书才是好书吧。

第369页:“一旦你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后,你就会开始留心周围的一切,总结经验,并把它们作为演讲的资料”。。。在我的《理想国-论理念会社的崛起》的这本书中“自序”曾写到:“某一天当我们确定了目标或为着一条主线而前进时,所有的知识与经验便顺理成章地串联起来,虽然还伴随变化与更新,却不再零乱了。”很奇妙,当我的这本书截稿时,我对它如此客观-它也成为我引用资料中的一部分了-读书与写书其实没分别。

第371页:“他(林肯)一辈子所受过的正规教育加起来不超过一年。但是阅读呢?他时刻未停止过。”这让我们反思知识与文凭的关系:一个正规教学如果不给文凭,还算吗?给了文凭的有时教授的也不怎样。。。无意针对什么,现实中的确存在。

第372页:“不轻言放弃,哪怕是第一百次挫折。”。。。我的书中第三章

第六节写到:“于是,一种勇气回来了:倘若100个人中有99个说我的不是,只有那最后一个,就是我,不能放弃。”

第374页(也是最后一页),我摘录整个一段:

“我(卡内基)为教程的教员们写了下面的话:‘当学员发现已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获得教师的赞美与全班的掌声鼓励时,他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此时,他们已培养了内在的自信,培养了勇气与沉静,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结果会怎样?他们会敢于从事以前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在众人面前讲话不再是噩梦。他们渴望成为商业和各行业以及社区活动力的活跃分子,最后成为其中的领袖。’本书中‘领导能力’曾多次被提及。”

下周我就去爱人的医院做一次讲演,这是一次机缘巧合,爱人顺便帮我撮合了,我对她说:“你可能没意识到这次讲演的真正意义。”她很期待。我很感恩。

读到这本书的尾声,那时我在咖啡屋的桌上,同桌的还有其他人,但我的眼眶湿润了,也迅速克制自己没流泪,但还是被他们注意到了,或许他们认为世间很多人很苦闷,无厘头地发泄一下情绪吧,不过也有一种情况:对知识的热爱和生命的觉醒。

如果要在桌旁放几本一生都经常翻看的书的话,卡内基这本《人性的弱点》就是;还有一本:《圣经》。我不是教徒,但看了这么多,每每感触时便会想起《圣经》某处曾经说的,简短的一个故事或者一句话,让我流泪了。以后还有没有其他的?有,大师们的书都在书架上被好好的珍藏着,或许看过后短期不会重看了,但他们的眼睛看着我,我的行为坚定了,也不会辜负他们。

***

第29课:不要为身边的琐事烦恼

有一句话挺好的,第215页:“有限的生命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不该再为那些琐事而耗费精力”。

这句话不简单,做个剖析:“有限的生命”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时,说明我们对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开始关注了,其实我们只是时间轴上的一点,我所能做的如此微不足道,即使这样,如一则寓言所说的:“依然要拣起被冲上岸的无数海星中的一只,扔回海里将它就活。”这就是价值。再看“琐事”,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还为材米油盐发愁的自然不把它们当成小事了,如同马斯洛对个人需求的不同层次,仿佛低层次的总是琐事,它们却很重要。。。这里的“琐事”是怎样的呢?

第216页,引用整个故事:“美洲有一棵树活了400年,从哥伦布登陆到第一批移民的到来,也曾遭受雷击14次和无数暴风雪的袭击,它依然挺立着。然而,当一批甲虫来攻击它时,它却倒下了。这批甲虫先吞树皮,再咬树干,最后毁了树的生机”。。。甲虫就是“琐事”。。。事无巨细,只要有意义并充实地活着,我们生命这棵树才会长青。

***

第30课:重温“原序”

这本书没有明确提到出版的时间,序的第一句话就是:“在20世纪的前35年…”就是说,这本书应该是1935年之后出版的。后来查看网络,基本确定:1936年截稿,1937年出版。因此也消除了一个细节的疑惑:书中提到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他是在1933年就任总统的,所以书必须在这之后出版。同时,也要注意:这是二战前的书,里面提到的对“事情分重要性来处理”的思想在二战后彼得 德鲁克和当今的斯蒂芬 柯维的书里都提到了–这本书是先驱,一本智慧的书。

我把第30课定为阅读的最后一课并不是结束-正如我说的,这本书应该放在桌边时常翻看–而是觉得越来越没什么说的了,书上印有卡内基爷爷头像,他看着我,我问自己:“我读懂了吗?” 我感到一种不自信,再次回想过去的经历,在整合和重读我过去一个多月所写的。。。假如不是这样持续性地写,那我哑然了。。。起码,长达两万字的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一种发展–自我的苏醒与反思。

暂时把它收起来,我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音乐,或许,以文字分享它的学习进程是不恰当的,某天我学懂了,应该作个曲或者以音会友吧。不过,我还会分享文字,大家看不到和音乐有关的,但我却细水绵绵了。学习任何的知识都不该只是技法,料想开始一两年还是东看细看,从人文整体来了解一门知识的庄严,那时,看、听、思应该是一体的。知识如大海,我再次潜入底层了。。。把握住音乐的脉动,或许对人际相处注入了美:我们都是游散的音符,期待一种方式排列在曲谱上,尝试弹奏一下,曲子神奇般地出现了。

此致

Lazytiger 

2016.11.1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