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策划成品】2017高考:高考恢复四十年

一、网络新闻策划说明:

报道选题:高考四十周年

选题分析:高考,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高考在每一个学子的人生中是一次转折。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能够说影响人的一生。2017年又是高考的四十周年,想借此次策划来展示这四十年的高考历程。

报到时机:高考前一周内。

事先说明:本人以央视网络新闻编辑的身份策划该选题。

思路简要:首先以一组图片来展示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到今年2017年6月5日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的万人送考。主要是通过图片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四十年的高考历程。之后附上两篇新闻报道和一篇新闻评论,通过新闻文字来勾勒高考的许多变化。最后,以结语收尾,表达对高考四十周年的些许感想。

呈现说明:报道主题和标题用二号黑体并加粗,字体颜色为是黑色和红色,主要是为了突出主题。正文用四号宋体,颜色为淡蓝色。宋体纤细秀丽,比较轻巧。从而能够美化版面。字体颜色运用淡蓝色,不易使读者阅读时产生阅读疲劳。另外,结语处用了三号楷体字,楷体流动自然,比较活泼,象征着参加高考的万千考生斗志昂扬,充满活力。每幅图片与每段文字之间留有空白,易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从而增强图文的强势,引人注意。最后提一下开头利用摘要突出主题,升华内容,且在开头对报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二、策划成品:

2017-6-06  19:41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大黄

【摘要】明天2017年高考将要拉开大幕。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四十次高考。

40年来,高考影响和改变几代人的命运,是许多中国人共同而又有区别的记忆。

图片故事

高考四十年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由33名全国各地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北京市高考第一天

1977年12月7日,北京市高考第一天。那年高考由各省分别命题和组织考试,北京考试共三天。


1978年第一批新生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录取的第一批新生。1978年高考,全国首次实施统一命题,分省录取。自此,分省录取的制度基本沿用到现在。


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张筑生

1982年7月6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张筑生,顺利通过答辩,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个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与同此时,英语热不断升温。


2000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考场的学生参加语文考试。

2000年普通高校试行春季招生考试这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考场的学生参加语文考试。


2003年6月7日,考生在山西省实验中学考点答卷

2003年6月7日,考生在山西省实验中学考点答卷。从这一年开始,高考考期从7月提前至6月。

考生用撕书扔书的方式释放压力,迎接高考

2014年考前几天,四川巴城部分学校考生用撕书扔书的方式释放压力,迎接高考。


毛坦厂中学校,高考考生奔赴“前线”

2017年6月5日,安徽六安,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校门外,万名家长与居民夹道欢送今年的高考考生们奔赴“前线”,以至于当地需要出动警车为送考生开道。




新闻链接:

高考四十周年不同年代的“高考记忆”

6月7日,在河北衡水二中考点,结束首场科目考试的考生走出考场

又是一年高考时,全国数百万考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关键时刻。今年是恢复全国统一高考40周年,这场年度大考比往年更受瞩目。伴随着紧张、不安与兴奋,改变无数人人生轨迹、见证时代发展变迁的高考,再次勾起许多人的难忘记忆。  60岁的北京市民赵建国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他说,得知要恢复高考,特别高兴,“上大学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可这个梦想并不好实现”。当时,20岁的他正在北京顺义的大孙各庄镇插队,负责养猪。

“当时摆在知青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扎根农村干革命,另一条是招工回城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我们面前就有了一条新路。这是命运带给我们的机会。”他说。

赵建国记得,当年许多知青都报名了,“大家发疯了一样学习”。“考试太不容易了,前后十几届学生一起考,但再努力也有落榜生”,而他就成了其中的一个。赵建国不气馁,第二年继续报考。为了复习,他托人四处买书,找资料,本来不戴眼镜的他,因为看书一度把眼睛视力熬到0.8,“写东西快要趴在桌子上了”。

1978年,赵建国再次进入高考考场,最终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毕业后,他一直从事航空航天技术工作。“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会在插队的地方一边放猪,一边等待回城的机会,那一定是另外一种人生了。”他说。

北京市民老汪是1982年参加的高考。“当时的环境是,十年浩劫后国家急需人才,大学生非常稀缺。另一方面,考完后包分配,有很多好的岗位供你选择,报考的人很多,如果上了大学,你的人生就上了一个大台阶,路就好走很多。”他说。

老汪记得,当年他所在的贵州省贵阳市乌当中学,有两三百人报考,仅考取了6人,“考题很难”。当时的老师、学生知识欠缺,有的老师需要“现学现卖”,当时复习资料很少,“一本复习材料大家都传抄,老师还得亲自用油印机给大家复印”。

幸运的是,老汪考上了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了媒体工作。“我觉得高考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础,帮助我走入社会,也使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说,“现在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可以走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1992年参加高考的王波现在是北京一家环保公司的负责人。他说自己对高考的记忆是“噩梦”。因为山东人口多、考生多、名额少,大家都很拼命,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前的一年简直是 魔鬼般 的生活,竞争太激烈”。

不过回头看来,他依然感谢那段日子。“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就在家乡山东高唐县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因为高考,我从家乡来到天津,考上了天津外国语学院,眼界更开阔,见识更多,也找到了职业方向。高考为我提供了一个增长见识的大平台。”他说。

“高考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经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6岁的硕士研究生邵子剑说。2009年,他在上海参加高考,正值梅雨季节,“天气又闷又热”,考了3天。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因为太紧张,一些同学跑错了考场,最后被警车护送到考场”。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做数学卷时太紧张了,填空题做到第9题就不会做了,大脑一片空白,看到别人都在奋笔疾书,为命运奋斗,自己却没有任何思路”。数学考完,他心情差到极点,晚饭也没吃,父亲专门为他放了歌曲《从头再来》。

让他庆幸的是,其他几门试卷发挥顺利,再加上自主招生加分,最后竟被北大录取,这让他感觉“冰火两重天”。出分的那一天,他还在毕业旅行的路上,也不敢查分。听到父亲在电话里告诉他好消息,“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放下”。

“从目前来看,我觉得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一场考试,因为在考场上,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邵子剑说,“如果没有高考,我就进不了北大,也不能感受这样宽阔的平台和多彩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很幸运!”



40年见证不曾间断的高考情缘

 一张准考证,迟到11年;一段“高考情”,延绵40载。泛黄的考卷,逝去的时光,唯有那段记忆犹新。在江西南昌,有一位老人用39张高考试卷,见证了他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

家住南昌市蓼洲街社区的70岁老人甘福保,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幸运儿”,他执著地将自己的高考情结延续至今,不曾间断。

1966年,高中毕业的甘福保满怀希望地准备参加高考,等来的,却是大学停止招生的消息,这让甘福保的心瞬间凉了下来。带着这份失落,甘福保进入一家工厂做工。按部就班的工作,顺其自然的生活,也难以填补他心中的遗憾。  1977年底,恢复高考的消息“喜从天降”,30岁的甘福保怀揣着那张迟到了11年的准考证,终于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已是而立之年的我,真没想到还能和年轻人一起同场比试,接受祖国挑选。”提起当年的情景,甘福保热泪盈眶。


高三考生

  “还记得当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时刻》。我心想,重返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不就是我此生最难忘的时刻吗?”甘福宝说。

为了这场考试,甘福保一刻也不敢怠慢。每晚两个半小时的补习班满足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求,白天上工,也一定要挤出时间复习功课。

“1978年1月4日,厂党委办公室通知我,可以参加体检了,那时我便肯定,考上了!”甘福保顺利考取当时的江西大学物理系,从一名工人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带着工资上大学,成为让人羡慕的幸运儿。

1978年夏天,高考又如约而至。已经是大一新生的甘福保高考后去高招办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自己做一做,再对一对答案,其乐无穷。”他说。

从那以后,甘福保就像上瘾一般,每年都得收藏一份。“不仅自己能练练手,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时,也能与时俱进。”

如今,甘福保已经连续收藏了39份高考试卷。  “国家通过高考选拔人才,让一大批有志气、有才能的青年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甘福保说,“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有着特殊的意义。等今年高考结束,我一定再去买一份试卷!” 



评论链接:

书写更加精彩的梦想答卷

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高考

芒种时节,我们迎来了2017年高考。对全国近千万考生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重要节点。如果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历史,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回首来时路,一部高考编年史,刻印下一代代人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曲折历程,带给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与启示。

梦想一旦燃烧起来,将会怎样震撼世界?40年前,历史的一幕已经给出了答案。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亲自过问和大力支持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关闭已久的高考之门再次打开,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一个新时代随之开启。对当时数以百万计的青年来说,这是一个“冬天里的春天”。当他们从农村、从工厂、从牧区、从学校、从营房,从一切梦想之火被点燃的地方涌向考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已经来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新成为社会共识,通过努力奋斗、公平竞争改变个体命运成为新的希望。40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事实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考试时间从7月改为6月,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考试科目从“文6理7”到“3+2”“3+X”“3+3”……40年来,高考制度尽管有待不断完善,但始终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正在深刻转型,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时代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让现代版“抡才大典”更加成熟完善,事关莘莘学子、千家万户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

“惟公则生明”,让高考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是人们的共同期盼,也是制度的公信力所在。40年前,一张考卷打破了阶级出身等限制,提供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竞争舞台,追求公平成为高考与生俱来的基因。从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到实施“异地高考”,再到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多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凸显促进公平的价值取向。在利益日益多元、教育发展尚不均衡的今天,更好发挥高考作为教育公平“压舱石”的作用,更加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革除积弊、消除壁垒,通过统筹协调兼顾各方利益,从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大地,点亮更多人的梦想。

“不拘一格降人才”,让高考制度更加科学有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决定学子们的努力方向,关乎识才选才育才的根本大计。从较为单一的知识考察到逐渐增加的能力测试,从“一考定终身”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以更具科学性的考试内容和招录方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为高校输送更多“好苗子”,始终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面向未来,只有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敢闯敢试,才能更好发挥高考作为人才选拔“风向标”的作用,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优秀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光阴荏苒,四十不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过去、凝望现在、展望未来,当年千军万马相争的“独木桥”正变成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配置,让我们能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理解高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高考如何变革,中国人对知识的尊崇、对梦想的追求从未改变。在这张永无止境的答卷上,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各自的考题,都应当也必将作出精彩的解答。




结语

40年前那代年轻人对知识本能的眷恋,这种在田间地头以外的奋斗,让他们获得了见证人生下半场辉煌的入场券。即将进入考场的90后甚至00后,将第一次品尝到奋斗等价于收获的果实。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高考都是这些奋斗的见证者,这也是高考在每一代心中所留下的共同的痕迹。

                                                 

编辑:大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444评论 4 36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867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157评论 0 2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312评论 0 2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673评论 3 2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802评论 1 22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10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3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96评论 2 25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87评论 1 26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38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88评论 3 24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2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02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889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741评论 2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