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下)

五、专注力的竞赛

人人都知道上学重要,但是对儿童脑发育的知识,一般人了解的太少了。这可能也是因为这些知识才刚刚研究出来。

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脑最理智、最平静是什么时候吗?你肯定想不到,答案是八岁。

六岁以后,青春期以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六岁以前儿童的大脑特点是混乱,而进入青春期之后,大脑会再次变得混乱,甚至疯狂。两者中间的这段时间,大脑非常平静。

这段时间很适合学习。

1.学习模式的转换

我们前面讲了,六岁以前幼儿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现在我们把这种学习模式称为“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通过模仿、听讲和玩,孩子们尽可能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不设限制。幼儿最需要学习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怎样运行的,周围的人都在想什么。

六岁以后,发现式学习仍然在继续,而且达到更高的水平。

比如说关于东西,儿童在这个时期不但知道体积和重量,而且有了“密度”的概念。而关于人,儿童的一个重要认知,是开始理解死亡。你要问四岁的小孩死亡是怎么回事,他可能以为人死了就是从一个地方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六岁以后的孩子就有一点知道死亡是什么了。

他们开始理解一些复杂的情绪,比如为什么有时候人会又高兴又难过。如果不同的人告诉他一些矛盾的说法,他不会困惑,而是自己去做出判断。与此同时,玩,还是那么重要。

但是这时候孩子有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高普尼克称之为“掌控式学习(Mastery Learning)”。

掌控式学习就是要熟练掌握专项技能。掌控式学习要求刻意练习,要练到不用想就能使出来、快速高效的自动化程度。汉字的读写、加减乘除的计算,都是掌控式学习。

发现式学习是探索,掌控式学习是收获。这两种模式的次序很重要,因为这是大脑的成长机制所决定的。

六岁以前的幼儿随时能被任何东西吸引注意力,他自己判断哪个有意思就学哪个。而六岁时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开始要求更大的控制权,它将逐步接管整个大脑的其他部分,这意味着注意力变得可控,小学生能够专注地学习某一个知识。

六岁以前的大脑可塑性是最高的,六岁以后大脑就开始不容易改变了。幼儿大脑灵活多变,现在的大脑开始有效率了。高普尼克认为儿童大脑的创造力,从这一刻开始是下降了。

从内部硬件角度,以前的很多神经连接现在消失了,就像是一棵树被修剪了一样。剩下的那些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会加强!如果我们把神经连接想象成电线,现在有些重点线路的外面被包上了一层皮,就好像是电线外面的塑料皮 ——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层皮叫“髓鞘质(myelin)”,有点像是香肠,是一节一节的。髓鞘质的作用也正像是电线的塑料皮一样,保护神经连接不漏电,能让信号更强更准确。

如果你以前听说过刻意练习的理论,你会立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技能的专业化。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被固化,这个技能如同像肌肉一样长在了你的大脑里。

幼儿的大脑看见街头牌匾上的字也许以为那是一幅画,能产生各种有趣的联想 —— 而固化的大脑看见字就只想到字的抽象信息。从实用角度看这当然是巨大的进步,识字已经自动化了 —— 但是在一位心情不好的哲学家看来,曾经纯真的双眼,现在戴上了一副标准化的有色眼镜!

这个转变简直就相当于孙悟空前往南赡部洲学艺,亚当夏娃离开伊甸园。你欢呼也好伤感也好,该来的就这么来了。

2.学徒制

其实六岁已经不小了。以前孩子到了六岁就得干活,一般是跟着父母、或者出去找个师父当学徒。

我们听德云社的八卦,知道学徒很不好干。一开始都是做杂活,慢慢磨练了性子才能给师父打个下手,一旦犯错师父非打即骂。可是从刻意练习的角度,打骂都应该叫反馈,犯错都应该叫试错,正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挨打多了就学会了。以前到九岁,孩子就已经是个有价值的劳动力了。

当然现代教育体系不是这样的。学徒制的好处是手把手教你玩真的,是实实在在地学习一项专业技能,你完全知道你在干什么。可是当你让孩子背英文字母表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现在的孩子只在文体项目上能体验一点学徒制的影子。你上场打球动作不对、弹琴弹错了,教练肯定会给反馈,特别是你会参加真正的比赛和表演。

可是一般的科目,像数学、语文,就不是学徒制了。学写生字和背诵乘法口诀只是为了考试,老师并不带领学生从事帮人写信或者算账之类的谋生业务。

高普尼克开了个脑洞。如果学棒球也像现在学生学数学语文这么学,你猜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十二岁以前全都是棒球理论学习,考试考的是棒球的规则和历史文化。在这漫长的学习中你对棒球的术语、棒球界的名人事迹倒背如流,但是你从来没摸过真的棒球。到了中学你才开始有球训练,到了大学你才开始练配合……一直等到研究生二年级,你才第一次上场比赛。

有这么训练棒球运动员的吗?可是我们现在训练科学家就是这个方法。过关斩将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才算当上了学徒,结果老板一看除了考试啥也不会。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无奈。今天的科学实在太难了,高中生进物理实验室也帮不了什么大忙。

离开了学徒制,今天的孩子在课堂上学的很多东西是不自然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他们在很长的时间里根本用不上这些知识。

所以他们要想学得好,必须投入极大的专注力。

3.专注力竞赛

本来六岁以后大脑的发育就是会变得更加专注,已经为学习专业技能做好了准备,搞一些要求专注力的活动没问题。但是现在学校对专注力的要求已经超过了自然水平,小学生要调用的专注力已经比大多数成年人在工作中的专注力还高。

可孩子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小孩天生没有那么强的专注力。

如果你的职业选择是猎人,那你根本不需要很强的专注力,你反而应该避免过分专注,得时刻对周围环境保持机警。但是学校教育可不培养猎人,学校要求孩子必须能把专注力放在老师讲的东西上。

你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学校很大程度上是专注力的竞赛。哪个孩子专注力强,他学习成绩就好。

结果猎人式的人才在学校里就成了落后分子,甚至成了病人!有研究表明美国政府把标准化考试推行到哪个地区,哪个地区的儿童多动症诊断率就显著提高。

咱们中国现在既不流行儿童多动症也不流行用药物控制专注力,我们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是性格问题,不是生理问题。但是美国人民更相信医学手段。我儿子有两个同学,我看着非常正常,他们的家长私下告诉我们他们在吃药治疗儿童多动症。这种药短期也许有效,但是有副作用,而且长期看来不能真正改善大脑的专注能力。

中国家长也搞军备竞赛,而美国家长可是连生化武器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政府应该像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一样禁止专注力药物,甚至应该在每次考试之后搞药检。也许将来会有这样的规定。

儿童在六岁左右会经历一次大脑发育的变化,使得他们从发现式学习模式向掌控式学习模式转变。本来这个时期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是传统的学徒制,但现在在学校教育体制下,专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 家长能做什么

你是不是有点觉得现代教育体制是对儿童的摧残呢?其实也不一定,这种教育能培养复杂的人才,是过去学徒制比不了的。义务教育实行的一百年间,人的智商提升了很多。

发现和掌控,探索和收获,机警和专注,这些都是矛盾。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法能调和这些矛盾,每个人只是根据自己情况取舍而已。

但不管怎么取舍,首先你得尊重大脑生长的规律。六岁以前适合发现,六岁以后才适合掌控。大脑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两三岁就强迫认字背唐诗,这不是拔苗助长吗?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六岁以前主要任务就是玩。

六岁以后玩仍然很重要,但学校里开展了一场专注力的竞赛。如果你家小孩专注力天生很强,那恭喜!

六岁以前其实也可以为这场竞赛做一点儿准备,不过高普尼克的建议可不是三岁开始认字背课文,而是让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多接触书籍,多和孩子对话,让他提高词汇量。这样他上学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能感觉更亲切一点,就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上面,仅此而已。

而如果想让孩子在学校取得成功,六岁以后是专注力训练的好时机。现在是时候下点功夫认字背课文了。

但是你永远避不开那些矛盾。过度的专注力训练会让孩子的创造力进一步下降,他有可能成为一个只会专项技能的普通人才,也可能成为只会考试的人,甚至成了只知道听话的机器!

所以这个世界哪有万无一失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不过多玩可以中和专注力的危害,我的建议是让孩子尽可能保留一点六岁以前那种赤子之心。

不过就算你不让玩,孩子也不会这么一直专注下去……青春期就要到了。

六、青春的较量

“青春”中国文化里绝对是个好词,代表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东西,我们总是说“美好的青春”,什么“红火的青春”。但是在美国,一提“青春期的少年”,那基本等同于麻烦制造者。如果在纽约街头看到几个十几岁的少年结伴向你走来,你有理由为自己的安全担心。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非常强调自控能力,少年相对比较低调。美国青少年的江湖暗流涌动,有吸毒的、有校园霸凌的、有堕胎的,学习好的老实孩子一般不是主流。但是在这些表面之下,其实青春期的问题哪里都有,咱们每个人也都遇到过或者将来会遇到。

一个被视为希望之星的天才少年,为什么在大学里突然沉迷网络游戏不学习了呢?一个系统学习过生理知识、平时特别文静的女高中生,为什么突然怀孕了?而且那个男生还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青春期少年经常会犯一些愚蠢低级的错误。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脑科学。

1.混乱,又见混乱

中学老师经常感到很无奈,仿佛是突然之间,学生们对老师讲的内容都不感兴趣了。幼儿园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小学生把老师的话当成金科玉律,可是到了青春期,好像课堂上的东西再新颖也无法吸引学生。他们不再迷信老师,对家长也是叛逆,他们的心思好像根本不在学业上。

所以就有老师向高普尼克抱怨这个情况,说你不是脑科学专家吗,你说说为什么青春期少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呢?高普尼克说不是啊,你看他们对“谁喜欢谁”这个问题,感不感兴趣?老师说那倒是!这帮学生一天到晚就是研究同学的八卦。

人到了青春期,大脑会发生一个重大改变。我们前面讲了幼儿大脑的可塑性非常高,所以灵活多变又充满了混乱。上学以后,从小学到青春期之前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是非常平静的。可是到了青春期,大脑再次变得活跃,可塑性再次提高,混乱又回来了。所以青春期的大脑,有点像是幼儿的大脑。

这种改变是在为离开家庭做准备。

青春期之前的孩子,他的生活是以家长为核心,他最关心的是和家长的关系。青春期开始之后,他最在意的是和同伴之间的关系。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个什么位置,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 他更关心自己在同学中的位置,他想得到来自同学的尊敬。

幼儿时期的打闹,现在变成了复杂的社交演练。谁跟谁是朋友,谁跟谁是盟友,分工、谈判、妥协、利益分配、建立游戏规则,这些高级的东西都出来了。

青春期少年有个地下文化。他们私下交流会说一些只有他们知道的词汇、只有他们懂的典故,他们关注的东西家长根本理解不了。你要不信可以尝试一下“快手”之类的东西,你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这个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之间传承,还不断地创新。青春期少年是否掌握这个文化,对于他的欢迎度十分重要。

为了赢得地位,青春期少年会去做一些冒险的、匪夷所思的事情。青春少年最尊敬的不是学习最好的孩子,而是敢想敢干、有反叛精神的少年。

青春期少年其实也是在探索,但是他们这种探索和以前的探索不一样。以前都是在家长的庇护之下探索,做一些游戏性的操作。青春期少年的探索则是直接面对真实世界,他要追求独立。他打交道的对象都是同龄人,这是给即将到来的成人社交做演练。

活跃的内心遇到陌生的场景,青春少年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动。脑神经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

2.两个系统

我们知道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提出一个学说,把大脑分为两个系统,系统1负责快速直觉思维,系统2负责慢速的理性思维。其实这个系统1和系统2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划分,并不是说大脑里面真的有一个组织结构是系统1,另一些组织结构是系统2。

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视角,把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分成两个系统 —— 一个是“动力系统”,一个是“控制系统”。用汽车打比方,动力系统就好像是油门,控制系统就好像是方向盘和刹车。

动力系统的作用是通过调动感情,让人充满各种做事的动机。青春期少年迫切希望实现自己的各个目标、满足各种渴望,体验各种感觉。

从脑科学角度来讲,动力系统跟大脑中负责奖励的区域有关系。说白了,就是大脑非常想要获得奖励。奖励可能是爱情或者荣誉,但青春期少年最想要的奖励,是来自同辈伙伴的尊敬。比如研究者做了一个模拟赛车实验,一个少年开车本来开得好好的,但是一旦当他知道有其他的少年正在看他开车,他就会去做一些更冒险的动作 —— 因为他想要赢得尊敬。与此同时,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显示,他大脑中负责奖励的区域被激活了。

动力系统在整个青春期间都非常活跃。只有当青春期过去之后它才会平静下来。

科学家提出一个洞见。青春期少年之所以会去做一些不负责任、冒险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他低估了危险 —— 而是因为他高估了奖励。或者说,他对奖励的体验比成年人强烈得多!

比如你想想,初恋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美好。一直到成年,每个人都觉得初恋特别美好,其实初恋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只是那时候你是青春期,你对奖励的感觉特别强烈而已。

我当年上的都是重点中学,同学都比较老实没什么人早恋,但踢足球给我带来的奖励感觉特别强烈。初中有一次我们班四比零赢了别的班,我作为守门员表现出色高接低挡做出几个值得慢动作重播的精彩扑救。同学夸赞不说,比赛结束后场边有几个不认识的人都向我致意,我好像成了球星的感觉。第二场比赛开始之前,对方的守门员居然专门跑过来跟我握手!结果后来我野心膨胀喜欢冒险出击丢了不该丢的球。

从进化角度看动力系统完全合理。有这个系统的激励,你才愿意离开温暖的家庭环境,去面对社会上的风险。但是问题就在于,你需要控制这个动力才行,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系统,也就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主导。我们上一讲说了,随着大脑慢慢发育,前额叶皮质开始尝试接管大脑的其他部分,它能掌控感情,也控制动机。

控制系统相当于刹车和方向盘,它克制冲动,引导我们做出科学的决策。它鼓励我们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推迟享乐。同样也正是这个系统,主导了掌控式学习。

但是控制系统的掌控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而是慢慢成长出来的。它从青春期之前、刚刚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一直到成年以后都还在成长。

所谓“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股力量的较量。

3.火候

最理想的局面是两个系统达成平衡。本来也容易平衡,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情况,孩子们的青春期都在提前。

为什么青春期会提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人从能量角度,认为现在的孩子营养摄入过剩,而运动却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营养在体内没有被消耗掉,就被用于加快身体发育。还有人认为是环境中的各种激素太多了,甚至还有人说是各种人造光源对人的身体产生了影响……

总而言之,青春扑面而来。动力系统已经变得活跃,控制系统却还没有准备好,结果就是青春期的少年更容易冲动冒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提升控制系统。

那要如何提升控制系统呢?难道是加强思想教育、依靠团支部书记的领导吗?当然不是。

从脑科学角度来讲,青春期的动力系统是自然生长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它就出来了 —— 但是控制系统并不仅仅是自然生长,而是可以训练的。

控制系统高度依赖学习和经验。试错就是个好办法。如果你做出过一些错误的决定,吃亏了,你就会学会下一次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在实践中吃一堑长一智,你就会慢慢变得成熟,这个成熟的过程就是你的控制系统成长的过程。

所以试错宜早不宜迟。最好在青春期还没到来之前,在小学生这个阶段,家长就让孩子去做一些决策,和同学多互动。这时候还有一个好处是家长还有一定的权威,能给一点引导。

这就又回到了学徒制。高普尼克真是非常推崇学徒制。家长应该找机会领孩子去做一些真实的工作,让孩子体验一下在真实世界里自己的决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自由度越大控制力就得越大。最理想的情况下,随着青春期少年慢慢长大,他要求的自由越来越多,同时他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两个系统一起成长。他既有强烈的进取心,又能够调整方向控制自己……就这样变成大人。

这个做法是在矛盾中寻找平衡,就好像做菜一样得讲究火候。其实整个这本书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孩子就好像是树苗,拔苗助长不行,不到时候就修剪枝叶也不好,到时候了不修剪枝叶也不对,家长就好像是园丁。

***

说到最后我想起两件事来。我家附近有个高中,我一个朋友告诉我,这个高中的学生有时候会因为篮球比赛之类的事儿跟别的高中发生冲突。但是他们的家长厉害,出了事儿总能摆平,所以学生们有点有恃无恐。

按中国文化的标准,这种家长岂不是把孩子给惯坏了吗?不过凡事都有两面。主导了美国原子弹研究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试图毒杀老师被校方发现,结果家长出面摆平,给美国留下一个人才。

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付云皓,在北大上学的时候也是因为年少轻狂,有一门非数学专业的课连续两次没有考过,被学校取消了学位资格,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未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成功人士”。

我听说付云皓的故事,就想起奥本海默来。如果当年付云皓的家长厉害,把北大那点小事儿给摆平,中国会不会多一个数学家呢?

这个世界有很多特权人士一直到老都被人惯着。可是青春少年犯点错误,有人就说不能惯着,我觉得惯着还是不惯着,似乎也得讲讲火候。

总结、就这样变成大人

书名:《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出版日期:2016年(暂无中文版)

| 童年到底是什么?

动物界的普遍规律是未成年期越漫长的物种,智力水平越发达。

漫长的童年是人类的竞争优势,让人类在这段期间学习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

人类的童年和青春期都越来越长,这个回报也是巨大的——人类一代比一代强,早就不是一般的灵长类了。

童年,是一种风险解决方案。

| “早当家”是好事吗?

人类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复杂。

学习一项技能需要专注,而变复杂需要在各个方向探索。探索期间,只能靠父母。

所以父母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探索。让他们可以无责任地随便折腾,变复杂,以期适应未来多变的环境。

所以养育的重点不是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而是让他学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早当家”就不是好事儿。

| 童年时代,小孩应该干什么?家长呢?

小孩应该干的:探索和学习。

家长不是给孩子定制、制定或者指定发展路线。提供资源保障,让孩子充分探索。

是让孩子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具备抗打击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 六岁以下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

学习有三个渠道:自己摸索和试错、模仿、听讲。

孩子的模仿非常高级。他不是什么动作都模仿,只有你这个动作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他才会模仿你。通过模仿,孩子能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关键:孩子模仿的对象,必须得是人。

更关键:最好是关系亲近、跟他相似的人。你跟孩子关系越好,他越愿意模仿你。

| 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

孩子听不听你的话,首先取决于你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接受信息,孩子非常挑人—— 不是什么人跟他说什么东西他都信。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

安全型的孩子听家长的。他跟家长关系好,他相信家长的话;但是家长和真理不一致的时候,他更相信真理。安全型孩子的学习模式非常健康。

回避型的孩子,有可能听家长的,但是家长在他心里没有权威,一旦遇到冲突,他不相信家长。

焦虑型的孩子,永远都相信家长。他不顾客观事实……搞不好长大了会变成妈宝男。

当你指责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先要问问自己跟孩子是个什么类型的关系。所谓“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动。

孩子听不听你的话,其次取决于你行不行。

两三岁的小孩就已经善于判断一个人靠不靠谱。如果这个人不自信,小孩根本不信他。

综上,如果你本人很靠谱,知识丰富充满自信,跟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孩子对你有安全感,他就愿意模仿你,他就更信任你的话。

如果你本人的一举一动都很有教养,心地善良做事稳重,你的孩子也会是这样。

你是什么人,比你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 为什么孩子要打闹?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它是孩子在学习社交互动。

如果一个小孩从小都没有跟别的孩子打闹过,他到了社交场合就会表现得很笨拙,他不知道怎么跟人互动。

打闹还能增加大脑的可塑性,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做好准备。

| 玩具对孩子有什么用?

孩子玩玩具,是在探索意外。探索有利于孩子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玩玩具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孩子玩的时候,大脑前额叶中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让大脑变得更可塑。

大脑可塑性越高,学习新东西就越容易。

| 为什么孩子喜欢假装扮演游戏?

很多动物都会打闹和玩玩具,但是只有人类的孩子会假装。

对一般想象出来的东西,孩子能分辨那是假的。特别是当孩子假装的时候,他们非常明白这是假的,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假装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想象不同的可能性。会假装的孩子能想象出很多可能性来,而不会假装的孩子没有这种能力。想象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人类创造力的起源。

假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

“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就是说你要知道别人的情绪是什么样,他有什么意图,他有什么欲望,他是真的还是假装,他的信仰是什么……你得会判断人的心理状态。

六岁以下儿童最应该学的东西就是心智理论,想要发展这种重要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假装。

假装跟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对心智成长至关重要。

| “玩”到底是什么?

玩不是工作,像过家家之类的玩法好像是模拟日常的工作,但是动作会故意做得很夸张,一看那就是在玩。

玩好像有一些特定的形式,像小孩打闹,似乎一直在重复一些动作,但是在重复之中又总有变化。

玩是自发和自愿的。

玩是一种试错式的学习,能让我们快速获得反馈、积累经验,提高应对意外局面的能力。

玩,很好玩。

获得各种好处、促进大脑生长、学会各种技能都是副产品 —— 我们之所以玩就是因为进化给我们设定了爱玩。

为什么要让孩子玩?因为孩子爱玩!他们有权拥有幸福的童年。

| 关于“玩”,家长能做什么?

第一,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如果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孩子能放开了玩,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探索。

第二,提供玩具。玩具不一定非得多么高端复杂,一根小木棍也可以玩,关键是得有玩具可玩。

第三,如果家长想参与,想引导孩子一起玩,也行 —— 但是你别忘了先戴上一顶侦探帽:你得能融入孩子的主流文化才行。

| 六岁前后的学习模式有什么不同?

六岁以前,幼儿的主要任务是探索, “发现式学习”的模式。通过模仿、听讲和玩,尽可能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不设限制。幼儿最需要学习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怎样运行的,周围的人都在想什么。

六岁以后,发现式学习仍然在继续,而且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且有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掌控式学习”——熟练掌握专项技能。掌控式学习要求刻意练习,要练到不用想就能使出来、快速高效的自动化程度。

发现式学习是探索,掌控式学习是收获。这两种模式的次序很重要,因为这是大脑的成长机制所决定的。

| 训练专注力要注意什么?

六岁以后是专注力训练的好时机。

家长能做的,是让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多接触书籍,多和孩子对话,让他提高词汇量。这样他上学遇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能感觉更亲切一点,就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上面。

仅此而已。

| 青春期的大脑有什么不同?

到了青春期,大脑再次变得活跃,可塑性再次提高,混乱又回来了。青春期的大脑,有点像是幼儿的大脑。

青春期之前,孩子的生活是以家长为核心,他最关心的是和家长的关系。青春期开始之后,他最在意的是和同伴之间的关系。

青春期之前,孩子的打闹是游戏,青春期变成了复杂的社交演练。

青春期之前,孩子的探索在家长的庇护之下,青春期的探索直面真实世界。

这些改变,都是在为离开家庭做准备。

| 为什么青春期会犯愚蠢的错误?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

动力系统作用是通过调动感情,让人充满各种做事的动机。就好像是油门。

控制系统克制冲动,引导我们做出科学的决策,鼓励我们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推迟享乐。好像方向盘和刹车。

“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股力量的较量。

|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该做什么?

动力系统已经变得活跃,控制系统却还没有准备好,结果就是青春期的少年更容易冲动冒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提升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可以训练的。它高度依赖学习和经验。试错就是个好办法。

试错宜早不宜迟。在青春期还没到来之前,家长就让孩子去做一些决策,和同学多互动。这时候还有一个好处是家长还有一定的权威,能给一点引导。

家长应该找机会领孩子去做一些真实的工作,让孩子体验一下在真实世界里自己的决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最理想的情况下,随着青春期少年慢慢长大,他要求的自由越来越多,同时他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两个系统一起成长。他既有强烈的进取心,又能够调整方向控制自己……

就这样变成大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458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54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171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62评论 0 2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4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61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0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09评论 0 20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79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0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85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09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2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04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08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
    c03268551739阅读 1,213评论 0 3
  • 或许这是25班很普通的一个活动,但是对于今天的我却意义非凡! 从8月开始我们25班九举办了一场说出你的故事这样的一...
    紫宜阅读 289评论 1 2
  • 2018年 12月30日 晴 01. 认识我的人几乎都知道,我喜欢笑,不会是因为某件搞笑的事触动了我。 而是那种热...
    我叫林十三阅读 1,241评论 6 20
  • 我觉得写得一目了然,比较有用,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大致情况 【一张图解读:为何过去这一年,这么多O2O公司都“死了”...
    心中收束阳光阅读 576评论 0 51
  • 问答吐槽: 1、 对于本身很穷,但是自以为很富有的人,怎么看呢? 你不看不就行了,自己非要看还怪别人装。 2、 有...
    1e81dcf20286阅读 8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