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金卉穗:望长城内外,话统一大势

活动:2019年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审活动

授课地点:浙江师范大学附属衢州白云学校

授课时间:2019年11月6日

授课班级:八(7)班

执教人:金惠穗(金华市湖海塘中学)

一、学教设计

(一)教学关键问题

梳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知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说明(认同)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学习目标

以长城这一项目展开学习,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运用,让学生在碰撞融合中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包容力,认同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历史主流。

(三)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家国情怀

(四)学教设计

二、课堂实录

师: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简笔画,有没有同学知道我画的是什么?

生:长城(齐答)

师:猜的都非常准,确实,金老师画的就是长城。今天让我们望长城内外,话统一大势。

(一)城横西塞防胡虏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些朝代修筑过长城呢?

生1:秦朝、唐朝、明朝、宋朝

师:这是你的答案,提到了很多。其他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呢?

生2:还有西汉。

师:其实,长城的建造始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也修筑了中国的第一条万里长城。在秦以后,刚刚同学们提到汉、隋、明等朝代也修筑过长城,那么我们今天看见的长城,我们还能看见的长城雄姿,是哪个朝代的?

生:明朝(齐答)

师:正是明朝。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说说它有什么共同点?

生1:抵御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

师:你是怎么从图上看出来的?

生1:秦朝的时候,长城主要是修建在匈奴和秦朝的国界线。然后,明朝主要是修建在与瓦次(剌)等蒙古民族的分界线上。

师:这是你找到的是不是?好,那这里老师要做一个纠正,这个字不是“次”而是瓦剌,但是这位男生的课外知识真是很丰富啊,这确实是蒙古族的一支。还有没有同学要做补充?

生:无应答。

师:诶,他讲的好像挺全面的是不是。讲到了秦这座长城修建在什么地方?

生:分界线上(齐答)

师:恩,在这个分界线上,是不是。那在秦长城以北,有一个……你来说是哪个少数民族?

生1:羌、氐还有半(大)月市(氏)。

师:羌、氐,还有这个吗?你讲的是不是这个?这个叫月(肉)氏(zhi)。好,那还有没有?恩,还有这些是不是。那同学们第一眼看到是哪个?

生:匈奴(齐答)

师:这些是我们从这幅图上看到的,这是秦长城。那么明长城呢,哪位同学来结合图做一个具体的补充?

生1:我觉得明长城比秦长城更长、更宽阔。有可能是当时少数民族的势力比秦朝时要强大一些,所以要修筑更多的这种边防来抵御少数民族。

师:它主要抵御除了刚才讲到的瓦剌,还有吗?

生1:还有河东(套)

师:河套这是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七年级的时候学过。那哪个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名称?

生1:鞑靼。

师:很好,这些都是刚才那位男生提到的今天熟悉的哪个族?

生:蒙古族(齐答)

师:非常好,给这位男生掌声鼓励。从图中刚同学们也都得出来了秦、明为什么修长城?

生2: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师:抵御他们干嘛?

生2:抵御他们入侵中原。

师:很好,非常棒。是为了抵御他们的入侵。这里呢有两则史料,结合史料看看刚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生3:我觉得是正确的,他们修筑长城就是巩固边防,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使自己的国力强盛。

师:提到了很多,那你具体是从材料中的哪些词句来找到的答案呢?

生3:匈奴的“头曼”北徙了,我们秦朝就会有更加辽阔的疆域来统治。还有明朝的时候,氐不敢入犯,也说明了(明朝)自身的强盛。

师:很好,这位同学还点到了背后的原因,长城不仅起到了防御的作用,还对秦、明两朝的发展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所以刚刚的答案是正确的,我们通过了史料进行了佐证。


总结提炼:确实啊,“城横西塞防胡虏”,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防御性的战略工事,防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统一,不论是防御还是与少数民族的战争,这其实都是一种碰撞。长城,在这碰撞当中,巩固统治。接下来,让我们再走近长城,看长城内外。

(二)长城内外举霞觞

师:这里,老师带来了一组墓砖的壁画,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墓砖壁画中描绘的一些场景,可能是出现在长城以内还是长城以外?

le="师:第二幅是?

生:扬场图(齐答)

师:这应该是描绘怎么样的场景?

生:散谷子(零散回答)

师:对,这就是一种用铲子把谷物扬起来,让风把灰尘和稻壳吹走,留下果实的工具(过程)。第三幅是?

生:牧马图(齐答)

师:第四幅是?

生:犁耕图。(齐答)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出现在哪里?为什么?

生1:我觉得出现在长城以北地区。因为比如C牧马图,不怎么会出现在中原地区,而是应该会出现在内蒙古草原的地方。而A.B .D都是根据丝绸之路的方式(途径),还有北魏的时候传过去的。这些都是南方的一些场景。

师:好,我刚看到这位女生也举手了,你说说。

生2:我认为B和C是在北方的地区,A和D是在南方地区。因为北方地区是游牧民族,而南方地区是农耕的文化,而且当时南方已经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了。所以,我认为它们会在这些地方出现。

师:恩,那你觉得扬场图应该代表的是农耕还是游牧?

生2:它们代表的是游牧的文明。

师: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

生3:我觉得ABD是南方,C应该是北方。因为她刚才说到这时候已经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而D就是铁农具的运用。而C的话就是北方的游牧文化。

师:这两位女生的判断依据都是农耕和游牧,但她们在区分的时候对哪一副图是有不同意见的?

生:B(齐答)

师:那同学们认为这是农耕文化还是游牧文化的代表?

生:农耕文明(齐答)

师:恩,我们刚才已经解释过了。那照这两位同学的思路,是不是ABD就是在长城之内,A在长城之外,(长城)正好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师: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生:我觉得不一定,通过丝绸之路,南方的文化会传到北方去,北方的文化也会传到南方。

师:民族的一种交流,是不是?同学们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同意(齐答)

师:恩,她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几幅壁画正是出土在嘉峪关附近的一个墓葬里,这些图案(内容)可以出现在长城以内,也可以出现在长城以外。

师: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内蒙古汉代墓葬的壁画,我们来看下,这幅图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1:大家在耕地、收获农产品,牛也在运送谷物。

师:那这一幅壁画可以佐证刚刚哪一种观点?

师:恩,就是刚这个女生所说的,可能在长城以内也可能在以外。因为当时民族之间出现了一种生产方式的交流。除了生产方式,在当时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交流呢?老师同样带来了两则史料,我们来看看,这两则史料呈现了怎样的现象?

生1:汉朝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交往很和谐,是互相交流的。民族界限日益模糊,民族不断交融。

师:民族交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就是根据“每到交易时,人嘶马喧,胡汉杂处。”这说明胡汉两族界限消除,文化融合在一起。

师:你看到了背后(的原因),很好,你刚才讲到“每到交易时”,也就是长城内外的互市贸易。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到历史现场,模拟一下当时的互市场景。在同学们的桌上,都有当时互市贸易的商品,老师请每一组同学选择一件商品进行互市,并说明选择它的理由。前面三组同学代表的长城以北的商旅,后面三组同学代表的是长城以南的商旅。请同学们在每组同学中选派一名代表,等下要模拟一场长城沿线的互市贸易。现在开始。

师:现在请同学展示一下你们选择的商品,举起你们手中选择的卡片尽量给长城对面的商旅们看到。现在,请同学们模拟一下互市的场景。第一组,你们和哪一组配对?

生:第2组

第一组情景表演:

生1:我们北方的马啊,又肥硕又稀有,足以抵你们十袋粮食呢。

生2:但是我们南方的粮食也不差啊,颗粒饱满,营养价值高,我认为我们南方粮食五袋就可以换你们一匹马了。

生1:六袋,六袋最少了。

生2:行吧,成交。

生1:合作愉快(握手)

师:成交了这一笔买卖,他们也说了个自己选择的理由,大家有没有观察到,他们在贸易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地方?你来说。

生1:我觉得他们在讨价还价?

师:他们怎么讨价还价呢?

生1:北方的人认为十袋粮食才能换一匹马,南方的人认为五袋粮食就可以换一匹马,最后北方的人还是说六袋粮食换一匹马。

师:(北方人扮演者)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这样可以换取更多的粮食给自己增加利益。

师:那你为什么不用嘴巴说?

生:这是为了强调,自己能用多一点粮食来换一匹马啊。

师:你们觉得在历史上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生:有可能(齐答)

师:为什么呢?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手势代表交换者之间的心情,方便交流的更清楚一些。

师:你讲的很好啊。方便交流,因为当时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易,可能会在什么上存在差异?

生:语言(齐答)

师:在商品贸易的过程中,可能会选择更好的交流方式,比如用到手势,当然随着贸易的长期发展,互相之间会更加了解对方的语言。

第二组情景表演

生1:此物为何物?

生2:这是我们北方盛产的皮毛。

生1:此物有何功效?

生2:这个冬天可以保暖,而且为贵族有装饰的作用。

生1:哦,原来如此。这是我们南方通用的钱财,我们用五十两银子换你这个皮毛,足矣。

生2:会不会太便宜了点?

生1:那就七十两怎么样?

生2:尚可,尚可。

师:赶紧成交,金老师可着急了。你怎么没拿回来东西啊?哦,她给你钱了啊。那你为什么用钱来交易啊?

生2:因为我觉得钱比较携带方便,可以快速达成交易。

师:可能商品贸易不一定物物交换,也可以用钱,确实也有这种可能。刚你说你是带着南方的钱去换北方的货物,这种钱币也可能会流传到长城以北。

第三组情境表演

互相用手势完成。

师:完成了?你们换的是什么?哦,皮毛和茶叶。我刚看到你笑的特别开心,为什么?

生:他们没有用语言,只用动作描述了当时交易的场景。

师:他们两个最后抱了一下,说明他们两个商旅的感情怎么样?

生:感觉很深厚。

师:是啊,感觉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贸易,所以,随着商贸,民族之间的感情也会不断加深。刚刚还看到他们有不同的动作,为什么?

生:可能是民族之间的习俗不同,导致动作不同。

师:这是你发现的,非常好。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包容力,刚才两个同学想呈现的是礼仪上的不同,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这些礼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互市贸易中,我们也发现了除了经贸上的交流,还有背后文化以及情感上的交流。在互市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流状况。

师:这是长城沿线通过互市贸易达到的交流。其实,长城内外的交流涉及到更广泛地区的交流。我们来看这三则史料,请同学们选择一则资料说明它反映的历史信息。

师:好,这位男生你来说说。

生1:我选择材料一,从材料一提到的“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话”说明北方民族正在汉化。这也反映出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在进行融合。

师:这是你看出来的,哪个材料一相似的还有那一则材料也是体现少数民族汉化的?

生2:材料二(齐答)

师:恩,讲的是女真族的汉化,即改汉姓。确实,像鲜卑、女真在内的这些民族,有一个汉化的(现象)那谁来解读材料三?

生3:我认为材料三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交流吧。女真产的乐器传入汉族,成为时尚物品。这些乐器改变了中华民族的……

师:音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很好,这是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这就是刚那位男生提到的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现象。可以说,我们逐渐在交流中逐渐形成了“夷中有夏,夏中有夷”的格局。一种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当中包含着多元。

总结提炼: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包容力,建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可以说,长城在农牧民族的碰撞融合中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众志成城化于心

师:这两位君王是谁?你来说

生1:第一位是唐太宗,另一位是康熙帝。

师:很好,哪一位同学来说一下两位君王对修长城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生2:唐太宗的态度就是不想修长城。因为他觉得隋长(炀)帝不能安抚边境,但是他已经通一了全国,边境安定,修长城没什么作用了。

师:这是唐太宗的观点,那康熙帝呢?

生3:而康熙帝是少数民族的皇帝,修长城会阻碍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不能更好的发展,资料也说……

师:我打断一下,我问你的是他们的态度,你已经解读的非常好了,他们都是不同意修长城。我们结合学习资料以及课件上的材料看一下,唐太宗和康熙帝为什么不修长城?

生4:主要是康熙帝认为修长城不符合当时的民族关系,一是当时游牧民族与中原保持着良好的联姻关系,二是不符合清军兵力的实际,三是修长城与八旗部队作战理念不符。然后,不修长城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变革传统的民族观念和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不修长城也有利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的融合。

师:这是你找到的,那我刚才听到你提到清朝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是哪个民族知道吗?

生4:满族。

师:所以,你是从“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这里找到的?恩,这也是一个原因。还有没有同学做补充?

生5:我想说的是康熙帝,因为长城是巩固国家统一,稳定边疆的工具,而他认为巩固国家应该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他觉得只要得了民心,国家自然会安定。而且,他认为修长城会征用兵役和徭役,会损害百姓的利益,加重百姓的负担,所以他选择不修长城。

师:你认为康熙帝是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唐太宗呢?

生6:因为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前一直与关外的民族有着往来,使唐朝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觉得应该带动其他民族一起发展,不修长城有利于长城内外的经济交流。

师:好,这是你找到的,你觉得唐朝足够强大,不需要有长城。还有吗?

生7:唐朝不修长城的原因就是,它已经把突厥击败了,西域也大部分被统一了。

师:你找到了,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是的,唐朝在当时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少数民族的拥戴,唐太宗和康熙帝为什么不修长城,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道无形的长城,那就是“众志成城化于心”。不论是外化于行,还是内化于心,长城都是一个统一的象征,统一是民心所向。

结语:城墙长在有新天


师:今天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城墙长在有新天,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消磨时间,最好的办法是去咖啡店,那里清闲,而且往往没有事情出现。一个人 静坐在里面,时间的流逝毫无所感,心思在空灵...
    李一十八阅读 327评论 0 0
  • 清晨八点,按原计划读完了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很早就听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不过,总腾不...
    Fwx烟雨倾城阅读 195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