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探源之二:走进偃师二里头

    平时我们在我们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忙得团团转,并有所成就,但是对于专业外的知识,有时候我们就像一个文盲,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这是我脑海里经常浮现的感悟。

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我大约是在两星期前才知道她的名字,离郑州这么近的一个文明古迹,已建成多年我居然不知,还是高老师告诉我的,查阅一些资料才知道二里头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古遗址博物馆,许多文明古迹其实就在你的眼皮底下,而我们却熟视无睹,经过一个星期的筹备,2020月5月23日一大早,高老师我们一行16人便开启了华夏文明探源的偃师二里头之行。

一路上我想了很多,自宋亡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完成了向东南部的转移,不必说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后的衣冠南渡,还有南宋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南渡,灿烂的中原文化,黄河文明就此暗淡了许多,从宋以后,中原就一直处于战乱的纷扰之中,人才流失,宗祠被破坏,庙宇被拆毁,文化的依附被夷为一片瓦砾,中原地区以至于沦落为中国近现代文明的一片蛮荒之地,幸运的是还有地下的一些两三千年以前的东西被无意的保留下来,虽经历代的盗墓破坏。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从郑州开车向西走,连霍高速公路一个小时不到,便进入了洛阳偃师的境内,他还是全国布鞋之都。

公路两旁的小麦麦芒变黄,再有一周就要收割了,不远处就是黄河岸边,黄河的农耕文明,是华夏子孙的骄傲。

下高速十分钟就来到了博物馆,博物馆呈扁平状,像一个摊开的巨大的古城的古城地基,呈现在我面前。印刷体宋体的馆名,刻在一个长条形的石头上,低矮的就像都城部落的一段外围城墙, 让博物馆显得更加磅礴宽广。

博物馆室内的墙体全部采用夯土层原邈加紫铜墙板的装饰风格。古朴原始感十足。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实地感觉更加震撼。

走在其中,就像在穿越时空隧道。

从这个时代开始,古人们已经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早期文明的胚胎已发育成型。

夏是古中国第一个王朝,洛河,黄河孕育出河洛古国,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根,是中华文明的魂。

第一个王朝为何取名为“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在古籍中,“华”与“夏”是同义词,“华”即“夏”,“华夏”等同于中原。
夏朝领域在中原一带。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他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其中豫州位于天下之中,在今河南省所在地。

精美的陶器,修补以后,仍然让我们感觉到3500年前古人的高超手工工艺

出土的镇馆之宝网格纹铜鼎

爵是酒具,在夏朝乃身份的象征,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权使用。此物号称“华夏第一爵”,是罕见的夏朝青铜器,典雅高贵,器型舒展轻盈。
七孔玉刀长65厘米,纹饰精美,刀身上有七个圆孔,可能是丧葬礼器,象征王权。
陶蟾蜍匍匐在地,生动逼真。在古人眼里,蟾蜍是吉祥物。

难以置信,夏朝的手工艺品精妙如斯!这个微雕骨猴仅有小指肚大小,猴脸人身,抱膝蹲坐,透过放大镜才能看清。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装饰品精美绝伦

龙形绿松石,已经代表在当时对龙的崇拜,龙象征智慧、力量、吉祥、尊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使中华龙有了最早、最真实的依据。 这件宝物是在二里头遗址的墓葬坑中被发现的,龙身用2000余片绿松石粘嵌而成,华美异常。

这个陶器名叫甑,下方有空洞,相当于馏馍的蒸笼,用来加热食物,陶器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陶器是夏朝人离不开的生产、生活用具。夏都位于河洛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造陶器得天独厚。馆内有盛酒的陶爵、温酒的陶盉(hé)、烧饭的陶鬲(lì)、馏馍的甑(zeng)盛水的陶罐等陶器。

里面还装了有七升的液体,被称为灵丹妙药,或许这是古代的养生神器吧

夏都作坊区生产各类劳动、生活器具。馆内的陶器、铜器、骨器、绿松石器等,大都来自夏都作坊区。夏朝工匠多是奴隶出身,身份低贱,生活困苦,但他们心灵手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夏都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发现

另外一个馆有汉代墓葬的一个展览

造型精美的台灯,光的亮度可以调节,方向也可以调节!设计巧夺天工,造型充满童趣。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并请高老师致辞。

高老师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评价这次游学活动,启发了智慧,传播了知识,对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正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他说,我看夏都是奴隶制的开始,夏启是国家的开始,光武帝是东汉的开始,小浪底,是会盟镇黄河水变清的开始。勉励我们,发掘好中原文化,讲好铜人故事,弘扬大河精神,为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看完博物馆,已是午饭的时间,我们来到孟津铁谢一家羊肉汤馆。看到这个招牌我突然想起岭南的李松来,他还在搞着他喜欢的针灸吗?李松汤馆今犹在,另一李松在岭南。

以汽水代酒敬马飞强,感谢他们一家三口专门从洛阳市区"飞"车赶来,陪同我们,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强”。

铁谢汤馆千百家,唯有李松最正宗。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到当地最有名的铁谢李松羊肉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松羊肉汤口味正宗,添汤是免费的,20块钱一碗。

羊肉馆的对面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陵区种植了大量的柏树,有1500年的历史。

汉代的一个巨大的石辟邪,就在门口

师生合影留念
1900岁的古柏,依然枝繁叶茂




写到这里要感谢洛阳的婵娟,马飞强夫妇,他们为我们当了一次免费的导游,让我们节约了很多的时间,下午看了刘秀皇陵,王铎故里,喝上了正宗的李松羊肉汤。

古渡

黄河古渡铁谢游,

碧水奔腾何曾休。

疑河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浪底流。
注:浪底代指上游小浪底水库

九曲黄河孟津清,站在孟津铁谢的古渡口上,黄河水在这里变得清澈见底,碧绿如玉,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一碗河水半碗泥的景像,完全判若两人。

野渡无人舟自横

离开铁谢古渡,开车十分钟左右,便来到孟津王铎故里。王铎是明清时期著名的行草书法大家,也是孟津的骄傲。


参观完王铎故里,已是夕阳西下,一天充实而又紧张的行程,就这样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婵娟回洛阳,我们回郑州。期待下次完成没有完成的旅程,颜真卿墓,唐僧寺,玄奘故里,龙马负图寺,以后再见吧。

夏都感怀

新朋老友览夏都,

光武侧柏栩如生

王铎故里赏书法,

铁谢羊汤不虚名!

张典赋诗一首,聊作此文的结尾。

2020年5月23日于郑州虚静山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