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性的弱点》: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

    在面对外界和处理事务时,我们总在与各种人打交道。由于时间、环境和其时心境,在遇人、处事或交流中,常有值得过后反思之处。回望得失,有时欣慰,有时苦恼,有时自信,有时自责。

    于是,想起经常听说的这样的一本书:《人性的弱点》,如按英语对书名直译,应是:《如何在数字时代赢取朋友和影响他人》。

    根据该书的介绍,其畅销程度,在西方仅次于《圣经》,且传播久远和广泛。第一次出版于1936年,于今八十余载,屡次再版。法则永恒,案例常新,久盛不衰,读者甚广。

    作者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 1888-1955) ,出生于美国西部的贫困农家,青少年时期性格中充满自卑,时常有挫折感、恐惧和忧郁的心态,曾饱受奚落、嘲笑,甚至一度想要自杀。他毕业于师范院校,成年后,克服重重困难,其中最重要的是挑战自我的性格,通过典型的“美国梦”般自我奋斗,从1912年开办了卡耐基训练营,至今训练营布满全球,毕业学员多达800万以上,他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导师。”

戴尔  卡耐基

    要说鸡汤文或鸡汤书籍,我觉得这本应该算是鼻祖级别的了。容易随时开始阅读,是这类书籍的一大优点。我们可以在工作间隙,断续地阅读,间或地摘抄,不时地顿想。许多的案例,既脍炙人口,也信手可用。全书归纳出了许多简单却又给人启迪的交往法则。我的体会,印象最深的,可归纳为: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

    因为,摆脱自我中心,换位到对方立场,可能是作为一个教育人、一个管理者,甚至许多场合下作为一个长辈时时要铭记的信条。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要尝试着建立对他的兴趣。在书中,卡耐基认为:

    “如果你对别人感兴趣的话,在两个月之内会交到更多的朋友。这比你在两年内总是试图让别人对你感兴趣时交到的朋友要多得多。”

    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在与别人交谈时,常见的却是太多自己的主张和表达,太少考虑别人的动机和愿望。

    站在对方的立场,则应该明白,对方不希望得到你的批评、谴责和抱怨。

    “卡耐基法则:不要批评、谴责和抱怨。”

    现实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不能够做到绝对的不批评、谴责和抱怨。可是,我们不妨养成凡事不顺、不满或感觉不公平时,试着停顿下来,尽量地换位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不是一定要采取批评的立场?是不是必须要谴责?是不是非抱怨不可?

    若真的必须用批评立场,能不能从提希望的角度开始交谈?或者在批评的开头有尽可能的肯定和表扬作铺垫?或者在批评的结尾指出清晰可接受的改进路径?或者,至少在批评的同时表现出自己对事不对人的诚恳态度。

    再冷静地想一想,谴责和抱怨,或者只对缓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有帮助,也即“只顾自己好受些”。而且,往往公开进行的谴责和抱怨,在没能改进策略跟随的情况下,有可能蔓延成一种不满的情绪,对团队的工作氛围或者是一种伤害。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得认识和肯定对方的优点。自己虽然在教育生涯中,经历实践和反思,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牢固的观点:没有人能够在持续的批评中健康成长。但是,在繁忙的面对教师和成年人的工作环境之中,这样的信条并不能、也不容易持续地坚守。

    “卡耐基法则:用真诚的心赞赏和肯定他人的优点。”

    尽力欣赏他人,相信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工作氛围。借助更多的“非正式表扬”,不失时机地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将之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呈现出来,或许会久而久之地产生“一石击破水中天”般的涟漪效应,人们将这样的理念和做法,推而广之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应当会形成积极的社交氛围。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应当承认和正视对方的内心渴望。

    “卡耐基法则:重视他人的心中渴望。”

    每个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命历程中,都是有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被认可、以及被尊重的渴望的。这一点,即便是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是完全能够解释得通的。

《人性的弱点》精装版

    人本主义科学理论创始人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

亚伯拉罕 马斯洛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五个层次需要示意图

    重视人的需求,意识到人的内心渴望,才能够建立起与他人交流、交友,甚至帮助他人实现改变和努力的基础。重视他人的渴望,试着努力从他人的渴望出发,或者至少考虑到他人的渴望,展开你的交流和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策略,有可能找到彼此目标的交叉点。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要知道对方绝不希望你讲他人的坏话。我国的古语道,哪有人前不说人,哪有不被人后说。于是,我们似乎放松了对自己“口”的约束,变得没有遮拦,甚至信口开河。于是,我们就好比西方谚语中描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拥有两只口袋,一只在自己的胸前,里面装的都是自己值得炫耀的优点,一只在自己的背后,里面都装着缺点,甚至见不得人的东西。人人都习惯于向人展示前面口袋里的东西,但努力掏出对方背后口袋里的东西。于是,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甚至越来越糟糕起来。

    “卡耐基法则:忍住,不要讲别人的坏话。”

    这一信条的关键在于忍。忍,并不是简单的心理情绪活动,而是建立在尽可能的理解、换位思考,甚至人性的宽容思维基础之上。

    “历史会经常提醒你,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都懂得如何在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管住自己的嘴巴,压制自己的自尊心。”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不要事无巨细、不分对象地喋喋不休。教师做久了,总有“好为人师”的倾向,又有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仿佛我总是对的,我是权威和话语霸权的拥有者。

    每一次的宣讲,都尝试了解受众的群体分布,话题的可能性目标群体,宣讲的目标,甚至宣讲的形式和每一个环节。想想过去的工作和大型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训还少吗?因为多媒体衔接问题和故障带来的骚动,漫长的演讲造成的受众的木然甚至走失,不加区分地对受众灌输引发的观众席的消极反应等等。卡耐基在书中写道:

    “抛开你的记事本,让你想传达的信息更有意义。无论你要向庞大的粉丝团发布重大新闻,还是要向董事会成员更新消息,一定要铭记,没有人想了解你一箩筐对你自己特别重要的消息。首先,听众想接受的信息必须有价值。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向他们的耳朵、收件箱和IPHONE里塞满你近来遇到的麻烦或一大堆抱怨的话,他们的耐心是不会持续多久的。时刻记着对方的需求才是最积极的交流方式。”

    是必须尝试互动式宣讲的时代了,也是演讲的内容和形式并重的时代了。

    “简短、谦恭和睿智的说话方式远比一通激烈的长篇大论好得多。”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应慎重“度人”。尽可能地站在对方立场,从对方的内心出发,思考和分析对方言行的动机和目的,风格和倾向,而不是太过主观地武断,和下定论。

    古老的犹太寓言说,“你们怎么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标准衡量人,也必怎样被衡量。”

    这有点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又有一种说法,看待一个人的人品和修养,不是看他工作,而是他如何度过自己的闲暇,和什么人在一起。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当“慎思之”,“明辨之”。社交的交谈之中,客人到来之前,往往是经过精心的构思和策划的,其语言往往也是一环扣一环地展开,有时是“图穷匕首现”,有时又有“原来是这样”的味道。学会倾听,了解对方的身份、来意,尽可能迅速而精确地捕捉对方语言和表情背后的真实观点和想法,是很必要的。无论怎样,这种场合的交谈,都具有某种目的性,或者至少从对方角度看都有可能达成合作的可能性。

    “亨利·福特说,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有能捕捉到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情须兼顾你及对方的不同角度。”

亨利 福特(1863-1947,美国企业家,发明家,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

    知己知彼,知易行难。

    站在对方的立场,最好是努力从肯定对方的价值角度考虑问题。 “恨铁不成钢”式的批评,当着家长面对学生错误的“如数家珍”,“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在从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用“有色眼镜”看教师,以教师过去的过失来度量他的当下。别人的缺点记得牢,自己的优点挂嘴边,这是凡人的弱点,也是人性的弱点。但是:

    卡耐基说,“如果你想影响他、改变他的生活,那么一味地重申他过去的错误是徒劳的。但是,如果你一直强调他过去的成功、美德和见识(哪怕只是很短暂的),让他醒悟到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人,那么他内心里美好的品质一定可以被唤醒。但是记住,讲的话一定要真实,不能凭空臆想。不管现在是什么样子,他可能也会意识到自己仍然会变得很优秀。”

    那样的一句信条,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了:人的发展,其本质是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基础上的自主发展。

    “如果我们按照现在的样子看待他,就会让他觉得自己现在更糟糕;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他表现最好的时候看待他,就会让他变得更加优秀。”

    “爱默生说,每一个人都有表现最佳的时候,并且应该因此而受到重视。”

    站在对方的立场,最好尽力关心到别人。从崇高的人类生命使命来讲,人的生活最高境界,是从满足生命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基础上的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前提,又离不开外界承认(对方)基础上对于自己的内化肯定。换言之,自顾自的生活,是“小我”的实现,是没有完美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卑微的我”,而服务他人,对他人有价值的生活,是“大我”的成就,是把个体放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多维度之下考量,并为“他者”做服务和奉献的“完美生活”。今年的培训之中,授课教师关于“财富”的一句话,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挣钱反映你的能力,花钱反映你的境界”。

    “艾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凡不关心别人的人,必会在有生之年遭到大困难,并且大大伤害到其他人,也就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损失。”

艾尔福雷德 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

    我有一位老朋友,在得知我关于他一位拿年薪却让孩子申请国家高中助学金的事例后,感慨:一个人可以自私,但不能太自我。

    “铃木健三说,所谓关心,就是对别人的体贴之心。体贴不是煞有介事,而是细微的,不露声色的。

    关心和体贴,不是做作的,也不应当是刻意的。因为你对别人的关心,并不应当夹杂出显示你高大或高尚的任何目的。

    站在对方的立场,你必须时时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渴望。每一个人的成长、成就和所谓发展,其实讲到根本,都是基于自我内心渴望的符合心理学最近发展区原则的努力和创造性活动。你不能通过指导、命令、训斥和任何的外在逼迫行为实现对方的发展。你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是帮助他,做他的顾问,促使他发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和潜能。

    “卡耐基推崇的原则是:要想影响别人的行为,你首先必须关注他们内在的根本需求。”

    一个管理团队的成员,如果能够激发人的根本需求做些努力,应当是职责存在的最大精神价值了。如此,制度,管理,训导,能有比这更大的价值吗?

    卡耐基认为,“首先要激起对方的渴求。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能拥有全世界,做不到的人只能独行。”

    管理者,从来都难以统一行动,如果在目标方面能够做到彼此的交叉,进而共赢,就不仅仅是实现所谓“无为而治”那么简单的管理状态了,而是一种“大治”,和人的发展的终极意义。

    “乔布斯于2002年说,人们会有无尽的需求。”

乔布斯(1955-2011,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

    站在对方的立场,理应学会交谈。不,其实更多的是学会倾听。记得1998年比尔·克林顿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的结束语:

    “就我个人而言,提出问题比我的讲演要重要的多。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演讲,我就永远学不到东西,我只有要倾听他人时,才能学到东西。”

威廉 杰弗逊 克林顿(1946年生,1992-1998任美国总统)

    管理团队的习惯,往往是“职业病”倾向,说的多,做的少。可是,你瞧瞧:

    卡耐基在书中举了这样的事例,“邓肯列出的两组对照词汇,在人际交流中,哪一组词汇形容你最恰当:对话交流/独白;考虑到他人情感或需求/自以为是;真实/虚假;透明/控制;安心/缺乏安全感;对满足需求感兴趣/只对挣钱感兴趣;增加信任/增加紧张压力。”

    让我来重复一遍,加深自己的印象吧:要对话不要独白;在意对方的情感和需求,而不是自以为是;真诚地表达而不是让人不舒服的虚伪;透明地表达观点而不是利用权威的语言来控制谈话;对等地交流;关注对方的兴趣而不是唯利是图;传递信任、欣赏和期待而不是给予压力和指令。

    “迪斯雷利说,同人们谈他们自己,他们会愿意谈上好几个钟头。”

    再来读一读如下的信条:

    “卡耐基法则:对别人真正感兴趣,关心他人的利益。”

    “学会倾听,鼓励他人多谈他自己的事情。”

    “与他人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通过细节善待他人。”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必须尽量不要指责对方“你错了”!否则对话的大门就此关闭。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假如你争论,痛击或极力抗辩,有时是可以得到胜利,只是那是很空虚的胜利,因为对方永远也不会对你心服口服。”

本杰明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出版商)

    言语的争锋获胜,许多时候是得势不得分,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真正的赢家是赢得对方内心的认可,哪怕是心服口不服呢。

    站在对方的立场,就不要扮演无所不知的角色。这种角色,时常让对方生厌。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中国老子则说,“知则不博,博则不知”。

    孔子也告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即便做不到沉默的智者,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社会之中,人心最丰富,自然最奥妙。世界之上,宇宙最宽阔,比宇宙最宽阔的可能是人的内心。“认识你自己”,是两千多年前的智者苏格拉底的呼唤,也是人类至今都没有完全做到的事情,更何谈认识作为生命客体的他人呢。所以,沟通和交流,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科学无止境,艺术则又见仁见智。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认为:

    “准确的沟通十分重要,比以往更加重要。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平衡容易被打破,一句错误的或者使人误解的话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灾难。”

    书中引用了美国总统演讲撰稿人詹姆斯·休姆斯的观点:

    “沟通的艺术是领导者的语言。”

    学习沟通,学习交流,反观并时时反省自己,是一件只要是生活在人际之间的必须面对的难事,也是一门学问。愿我们不断地在反思的态度,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构建更加单纯而干净的人际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工作和事业,而有助于建立我们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你决定放弃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接近获得了;当你正在放弃的时候,其实即是你正在收获。

    [注]写于2016年9月23日,改于2018年9月19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思考时,要像一位智者;但讲话时,要像一位普通人。 --戴尔·卡耐基 《人性的弱点》 【2】:人不是因为没有...
    忆叶舟阅读 44,725评论 2 313
  • 面对生活的无所惧 小时候,总希望快点长大,可以想吃多少糖,就有多少,再也不会与妈妈斗智斗勇,费尽心思地搜索下一个糖...
    微笑的糖逗阅读 116评论 0 0
  • 一、超级个体:未来5年的职场 by古典 1.1你的价值会被什么界定: 1.2职业新坐标下,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能力: ...
    Aladdin_79007阅读 185评论 0 0
  • 十月怀胎将你孕育 含辛茹苦将你养大 从来不叫一声苦累 心无旁骛无怨无悔 一粥一饭一针一线 一声叮咛一世牵挂 把艰难...
    木禾_520阅读 457评论 42 61
  • 在引入 sys 这个模块函数的时候,一直不太懂它的用法,然后试图从结果发现它的用途,结果还是不太懂,在网上查...
    Gambler_194b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