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房子

老四又建了一栋新房子。

这是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房,外墙都贴上了瓷砖,在村里也算不错的了。在这之前,老四是有一栋房子的,那时候阿丽还在,儿女们也还在。

老四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前面有三个姐姐。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而阿爹常年酗酒经常醉得不省人事。因为家里穷,老四上不起学,读了三年小学便回家跟着姐姐们种地了。15岁之后,老四跟着村里的人去外省,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

25岁之后,老四的同伴们大都结婚生子了,老四也想找个老婆,有自己的小家。姐姐们托人给老四说媒,但没有哪个姑娘看得上瘦小的老四,而且老四家的房子又破又旧,家里阿爹又是个累赘,介绍的姑娘们知道老四的家庭状况后都不再联系了。隔壁王婆劝他,你要是不建个房子,怕是要当一辈子光棍咯。

所以老四决定不再待工厂里了。他跟着村里几个人去了工地。工地虽然辛苦,但听说有2、3百块一天,比工厂多多啦。老四毅然拜村里的刘伯为师,学起了砌砖。虽然瘦小,但是老四特别努力,也吃得了苦。很快的老四也成了一个砌匠。工地上一块砖一毛钱,有时候他一天能砌上三千多块。老四没有其他嗜好,不抽烟不喝酒,打工的钱大都存下了,加上之前的积蓄,两年后老四就回村里盖房子了,他自己亲自动手,另请了几个老师傅,建了一栋两层的红砖房。简单装修后老四又回工地去了。

阿丽就是这个时候认识的。

阿丽比老四大五岁。她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黝黑的。平时不太说话,但是谁惹着她了她也会扯着嗓子骂出来。介绍人文哥说阿丽是云南人,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老四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是在追女孩子的事情上一点也不含糊。会主动买礼物给阿丽,晚上经常约阿丽出去吃宵夜,微信上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情感表达。中秋节工地放假阿丽跟着老四回老家,见过阿爹和几个姐姐,就算是一家人了。

一年后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老四非常高兴,对阿丽也更加体贴,每个月发工资后全部交给阿丽,也不让阿丽再给工地做饭,就在家带女儿。阿丽自然高兴,每天在家看看电视,想出去了就带上女儿去工地最近的镇子逛逛。阿丽可比老四会享受生活。她给女儿和自己买了很多衣服,也会买几斤20块一斤的荔枝尝鲜。

一天,老四正常从工地下班,到家后没有发现阿丽和女儿,电话也没人接。两天后老四接受了阿丽离开的事实。村里人说外省的妹伢都是留不住的啰。还有人说阿丽是有家室的,那个文哥就是她老公。老四什么也没说,每天依然努力地砌砖,他总说人要走留也是留不住的。

2个月后,阿丽带着女儿又回来了。村里的老太太们又说,肯定是发现那边没有老四这里好!老四依然什么都没说,每天上工地,发工资了就给阿丽。不久阿丽又有了,几个月后他们第二个女儿出生了。在这期间,阿丽带老四回了一趟云南,见了阿丽的爸妈。回来的时候,阿丽带上了户口本,和老四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老四很满意自己的生活。有事做的时候就去工地努力砌砖,没活儿的时候就跟阿丽带着女儿在老家种菜喂鸡。村里的太太们都住了口,不再说外地媳妇留不住了。

两年后阿丽再次怀孕了,生了个男孩。老四开心极了,在孩子满月酒席上,老四第一次喝醉了。之后老四更加卖力地砌砖,他感觉每一天都充满了干劲。除了每个月的话费他几乎不用钱了,有人劝他说阿丽这个妹伢不简单,要给自己留点私房钱,老四听了也只是笑笑。拿到工资后全部都给了阿丽。每天回到家看到几个儿女,老四心里感觉满满的。

这种美满在一个大雨的夏天被打破了。老四的大女儿平常喜欢找河对面的一个小女孩玩。这天吃完早饭,她就打着伞出去了,中午阿丽去对面找人,小女孩说她已经回家了。一直到晚上都没见女儿的影子。阿丽和老四商量要不要报警,工头让他们再找找。下班后工地的老乡都来帮忙了,附近能玩的地方都找遍了没有发现女儿。第二天早晨有人在河里发现了一个尸体,是老四家的姑娘。

大女儿走后,老四就带着阿丽回老家了。老四没再出去工作,和阿丽在家种菜养鸡,他们买了个小三轮车,每周去集市卖一次蔬菜和鸡。这样的生活只是够满足基本生活,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年以后,老四决定再去工地,阿丽就留在老家带孩子。每天老四都会给家里打电话,阿丽会把大小事都告诉他。老四有时候会想起大女儿,他觉得很遗憾,但是总会对自己说一句,这是命,命里注定我没有两个女儿的。

转眼到了秋天,流感高发期村里好多人都感冒了。老四家的孩子也一样,小儿子高烧,阿丽给他吃了药,煮了稀饭。可是孩子几天都打不起精神,也不怎么吃东西,阿丽以为只是感冒也没重视,可是孩子烧退了又起,三天后的晚上孩子烧到了四十二度,阿丽有点急了,叫起姐夫带孩子去了村医家。村医检查后说是手足口病,要马上输液送到医院去。阿丽让村医先给治着,打算第二天再去。村医给孩子输了液,一瓶还没输完孩子的脸色开始惨白,也不哼声了。姐夫立即打电话给村里开车的老清,在去y医院的路上,孩子就断气了。

老四颤抖着接完姐夫的电话,连夜买了票回家。回来后看到儿子惨白的小脸,老四放声痛哭,仰天大喊“我怎么就是这样的命哟!”

安置完儿子后,姐夫让老四去讨说法。老四就去了村医家,说他误诊,儿子是他治了才没了的,村医说他耍无赖不讲理,最后村书记和主任都来了。经过协商,村医同意赔偿老四18万。

几天后,阿丽带着女儿消失了。老四没有去找,工地也没去了。就窝在家里谁也不见,饿了就做点饭吃。姐姐们时不时来看看他,给他带点菜,帮他搞下卫生。大姐请来了个老先生,在老四家周围转了两圈,说这里的风水不好,不适合在这个地方建房子。老先生建议老四把房子建在一里外的白菜地里。老四应着了。

年后,老四继续上工地了。还和以前一样每天努力砌砖,下班后就回宿舍听听歌,看看小说。几个月后,老四突然接到了阿丽的电话,说要跟他离婚。老四没说什么,只说了句好。回到老家,老四给阿丽打电话约去民政局的时间,在电话里,老四听到了婴儿的哭声。

两天后,老四在民政局见到了阿丽,协议好老四每个月给阿丽300块当女儿的抚养费。办好离婚证后两人就各自离开了,没再说一句话。

一年后,老四拿着儿子的赔偿金和工资盖起了这栋三层楼的新房。他坐在大门口,非常满意地欣赏着自家的房子,心里想着,这下会有媒人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