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题记

        古今中外读书这个话题被讨论过无数遍,究其缘由阅读仍是目前为止获得知识最经济和易行的方法。不管是专业知识亦或是人文社科类的普及知识都存在于书面记载当中,训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将会使你在获取知识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的事半功倍也许不能套用在阅读当中,因为阅读是一件颇耗体力和脑力的事情,在浩瀚的资料典籍中能否吸取到精华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就阅读而言事半功倍显得越发奢侈了。事倍功倍也许是最顶尖阅读高手(学霸)能企及的事了,天资平平如吾辈但求十之六七以为乐事尔。这十之六七如不能活学活用,也就不存在温故知新,几经束之高阁即为死书,应试教育即为祸根,这个问题暂且先不赘述。就笔者断断续续十几年的阅读经验来粗浅的谈谈阅读之经验与乐事之一二,欢迎指正交流。


                          楔子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是元杂剧的定场诗,其作用是让听众们安静,集中注意力,意在安抚观众,请各位看官允许我借用之。俗语言“三十不学艺,四十不读书”,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心态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成长的每个时期所关注的事物和拥有的心态都不一样。10岁时,我想要一辆很好看的玩具汽车,20岁时我憧憬爱情以至于想读一本纯爱情小说,30岁时我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三个阶段任意调换位置在正常受教育的人当中都不可能发生,除了精神类的疾病在起作用。

       在应该的年纪接受相应的知识是绝对毋庸置疑的,但我更迫切想表达的是尽可能早的建立起阅读习惯,读书一定要乘早。有的看官要说了,我在意识没有允许我单独想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很好的引导我建立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我错失了很好的时机。对于这样的朋友,我相信占有很大一部分,这类问题我们暂且定为实力不允许。诚然,有个很好的家庭阅读传统至关重要,古今中外大部分作家以及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受益于家庭熏陶。这里我们很显然可以看出阅读潜移默化的作用,为父为母率先垂范是最好的引导,解惑答疑全部有耐于家庭。当然我们大部分平平如吾辈,父母兼具着养家糊口的任务,无法做到这点。三岁习文,五岁作诗这都是古书上介绍名人的序言,但是请相信这是建立习惯的最好的反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是说。

       时光一去不复回,这是工作以后最大的感慨。但是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看似无用的东西在以后你会想加倍去获取。错掉了第一个幼年的机会,我相信大家都能在初中和高中建立自己的阅读习惯,不存在天资问题。为学不进,只是不勇。或背或抄勇力惯行,再不济熟读也能现其义。建立阅读习惯的初始都从一本你感兴趣的书开始,想象力不是太差的话,书中真的翩翩走出来个颜如玉,运气好的话也有可能是林黛玉。一来二去的阅读是你有了生理上的冲动,这就为以后建立起了很好的习惯。任何习惯的建立都抵不过生理上的冲动,日积月累的阅读会变得杂乱无章,这时候我们要找到读书的方法。什么样的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看,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就水到渠成了,知识结构的形成,三观也就如海市蜃楼般慢慢浮现出来了。张潮之言尤可信—“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第一折 兴趣是真老师

       前文我们谈到每个人阅读习惯的建立是通过生理冲动来实现的,冲动多了,兴趣也就来了。贾宝玉读书常私藏小说戏文传奇,每每欣然忘食,这就很自然而然的事。这时候你每个章节的佳妙处你会记得异常清楚,非口诵之而不能罢。这时你就发现了阅读的乐趣,并且愿意孤身而神往之。我就不相信你不会为了林黛玉容颜而钦慕之,我也不相信浩瀚的三体世界对你造成不了震撼。没有人会花时间去读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书,总会为了学业亦或是寻找情感的宣泄口,这里我不得不推荐一本文学阅读指南书,便是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我相信你总会在当中找到你的兴趣点,并由小溪入江河,再如钱塘江的怒潮而奔流入海而一发不可收拾。小说当然是最好的切入口,自从小说诞生起便是弥补人心灵创伤最好的良药,你总能从浩瀚的故事中寻找到你那一抹柔情。如何挑选好的小说就要看著者是否掏心掏肺并欢喜心酸熔铸于十字架上。

       英国作家毛姆的读书笔记《书与你》也是一本很好的阅读指南,可以给你提出很好的阅读意见,他的小说也可以推荐给大家,如《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寻欢作乐》等。最好的描写方法我觉得应该像国画一样,寥寥数笔、点点淡墨就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多读好作品自然能品出优劣,这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上说了如何发现兴趣如何找到兴趣并神游其中,如若试试定然不会使你失望。再者推荐中国四大名著,世代赞许不是没有理由的。只是那个时代的白话口语似乎有些过时,时人阅读起来不免有些困难,如有一二文学大师用现代行文方式忠实原作翻译一些是不是更利于广大群众的阅读。这是笔者愚见,看官听之任之,不做一家之言。如有喜欢历史小说的,《新宋》不失为一本好的读物,历史事实和人情世故都能掌握一二,不至于天马行空,胡言乱语。


       第二折 读书长进需下苦功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对于如何成就学问如是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这不是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一个道理吗。多少本作文秘籍也没有多读多写有用。多读好的作品,自然能品出个中文笔,择其善者而从之,多多练习,自然大有长进,时间久了也就自然形成自己的风格了。我始终不相信如韩寒之辈如果没有海博的阅读量会有如此斐然独立的文笔。所以想要在这方面有所进展的作者们一定要下一番阅读的苦功夫。

       又有人问苏子瞻曰:“公之博洽可学乎?”曰:“可,吾读《汉书》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之类,每一过博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核矣。参伍错综,八面受敌,沛然应之而莫御焉。”天资斐然的苏轼都如此下苦功夫,可见博学侃侃的背后便是十年苦读,字字入心。注意的是他讲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在看《汉书》的时候每一遍着重看一项内容,等看完七八遍之后各个科目都会变得很精,个中关联也自然会融会贯通。这个方法各位可以借鉴一下(在有兴趣有时间有精力的情况下),这对于文史类专业研究学者或发烧友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虽然有点残忍。在此你不得不佩服苏轼兄弟的超人记忆力,但是你从他这段话当中可以发现此种记忆力的炼成是靠着熟读抄书来解决的,截取如下:

           “某等自少记忆书籍,不免超节,而后稍不忘;观君家昆仲,未尝抄节,而下笔引据精切,乃真记得者也。”

       再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此君忍辱负重多年,身为道君徽宗皇帝赵佶第九子,本无望荣登大位,金人南下蹂躏内地,多年韬光养晦修仙画画的徽宗怎么能招架的住,金军未拔营之时,徽宗匆忙退位让与大儿子钦宗皇帝,大概是史书读的少,刚愎自负悍然撕毁条约开战,金人怎肯罢了,于是乎父子儿孙妻室皆被掳去,唯独去做人质的高宗皇帝逃到南方,群臣拥立唯一皇室最近血脉继承大统是为建炎。遭此亡国惨祸的赵构痛定思痛,决定效法东汉高祖光武皇帝刘秀重振大宋江山,所以经常读《光武纪》,他说朕读十遍不如抄一遍。皇帝都能如此,两宋出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三苏父子、曾巩、秦少游、程朱等巨匠文人也就不足为奇了,故两宋集历朝文化大成光耀滋养后世。

       此所谓“看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


      第三折 读书长进需寻真方法

        现在谈谈笔者读书的经验,我的阅读习惯奈何前文提到的实力不允许,所以养成于高中末期。那时的习惯也就像第一折中所提到的兴趣,总找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来读。彼时景象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流行玄幻长篇小说,管他什么上课下课人手一只小型MP3,黑白能出字的那种,类似于80年代的传呼机。立一书本于课桌之上,p3藏于袖口,于是大读特读至昏天黑地,孰不知讲课者为何人。终于我从前排被调至中排,中排调到了后排,仍不能自已。一目十行,博闻强记,每每欣然忘食,以至于我觉得北大不收我都是天理难容,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就是那时不入流的网络文学。虽然此时心系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但我总能每每买几本名著收藏于书柜当中,说好以后再读,这就是现在说的做什么事都要有仪式感吧。

       接触较多的正统书籍是在大学入学,因为开学要去图书馆领书所以间隔的去了好几次。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书,而且环境那么好,而且楼底下还有咖啡馆。阅读的欲望又被勾起,这个年纪的学生都应该读几本哲学书,装装门面嘛。于是我的书单中加入了《理想国》、《人生的智慧》、《权力意志》,梁漱溟、冯友兰还有胡适的半部哲学史。其中只有胡适的半部哲学史看完了,因为比较短(还想知道世人皆自豪我的朋友胡适之为何人)。梁漱溟其余看了大半,以至于至今的佛学慧根还受着梁先生的影响。本以用作同学见面的谈资,谁知落得一个好为人师的印象,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大学上课便是走课制了,约莫一个学期我还傻傻的往第一二排坐,由于大课教室比较大,所以我得尽力抢到靠前的位置以便聆听教授老师们的教诲,可是越往后越发现靠前的位置不用抢,比较吃香的位置是最后三排,民主的学术氛围使我不会被老师调到后排,于是下个学期我又开始抢倒数第一排的位置,宛如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最后一排的景象使我异常兴奋,谈情说爱、互诉衷肠、梦游离恨天,昔日钟情的小说得以重见,世间真情、嬉笑怒骂宛如大观园里的场景,于是乎我欣然加入了创作队伍。

(以上偏题,诸位看官且作谈资,如有喜欢的我可另开一篇续之,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1、 名人传记开始以点带面网状辐射

        我之阅读经验从名人传记开始,了解作品的最基本方式是看这个作家所处时代和经历了什么。所以我便开始看诸作家的成功史,看到心潮澎湃之际,每每摘录几句并暗暗自勉自己要誓死效之。最后再看其作品有豁然开朗之意,先前不知所云之部分便可清晰明了。这么做我发现一个好处,传记里必定记载了作者与朋友二三事,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嘛。于是乎我又开始看其朋友的传记,继而其著作。一来二去便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不必再找其他书来读,就这么度过了好几个学期。如果诸位觉得这个方法可以一试不妨效法,其中妙处我词穷乏溃。

       著作阅读完毕如果还有兴趣在这个领域深入了解,不妨翻翻书后援引目录,如果作者是第一流的大学者必援引第一手资料,对于某一专业议题,你查阅源作者的会避免许多弯路,易于课题项目进展。这就是我找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想必各位看官必定受二手材料之苦久矣。

 2、 读书笔记的摘抄

        这里我们先谈谈做文史类论文的笔记摘抄,大教育家蔡元培陈述自己读书缺点时提到“我读书不得法有两点,其一是不能专心,泛读而不精,学的太广终不能专一一门,其二是笔下不勤,为了速读起见常常无暇摘抄重要论据,每每想到用时就不易寻找到,此两点希望后辈学人忌之改之”,也许这是蔡先生的自谦之词,但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他说道胡适时这样写道“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时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见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铅笔做记号。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我在作毕业论文时试此方法裁剪了好多两寸见方的小纸条,每每遇到有用或预感有用的材料登记书名页码作者便摘抄分类备用,一个学期下来便有二十几公分那么厚。论文正式开始时便逐次引用,文章也会很有条理,省去了很大的精力。此法也可用作平时用以增加知识量而用,可喜的是现在电子设备功能强大,手机备忘录可编辑保存,kindle标注笔记功能也可有大用。我要说的是手机倘有一天损坏,长期心血便付之东流,切记截图备份,我深受其害,所以仍保持手写便条,请诸位谨慎选择。

 3、 眼口心手到

        此四到方法是胡适总结满清大员左宗棠目、口、心三到而来,左宗棠其文如下“尔读书不看清字画偏旁,不辨明句读,不记清首尾,是目不到也;喉舌唇牙齿五音,并不清晰伶俐,朦胧含糊,听不明白,或多几字,或少几字,只图混过,就是口不到也;经传精义奥旨,初学固不能通,至于大略粗解,原易明白。稍肯细心体会,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识字测其义理,自然渐有所悟。”手到就是上文提到的循句摘录置小卡片之类,此四法如能相应配合使用,读书做学问效率大大提高。另阅读文史书籍时需注意古人为人处世、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待人接物,细心与自己比较就会有意外的收获,毕竟自古到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遇到的与人相关的事古人都用不同的方法做过好几次,只需细看甄别即可。由于性格原因一时做不到也无妨,毕竟“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此一生笔者觉得极尽夸张之能事,人云亦云传扬开来,误者甚广,改成“却仍旧过不好这半生”较为合宜,毕竟一生需要往后余生的经验加持,就像阅读一样循序渐进慢慢来,随着年纪阅历的增加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方法。这属于自身体验借鉴阅读体验,此处不待赘述。

 4、 输入输出法

       我们阅读了那么多美好亦或是伤感的内容怎么才能记住呢,怎么消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自身的素质呢?这个问题我相信是所有看官的问题,有人说我读了那么多书,可是没过多久就忘了,还不如不读反而浪费时间。确实我们的脑容量有限,会主动过滤经常不用或不太重要的知识。

       这里我们谈到输入(input),也就是我们通过阅读而灌输的知识,怎么才能使这些散装知识(好的坏的都有名曰散装)分门别类呢,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输出(output)来做加强巩固,首先我们可以当做口头故事加以编辑讲出来,选择亲近一二好友围炉闲话娓娓道来,不但可以锻炼语言组织能力,还能检验输入质量,能够绘声绘色的演讲出来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再者可以利用直播平台,由于受众面比较广,所以总有感兴趣的观众,最后就是通过书面表达出来。最后一项极考验和锻炼人,输入输出中间通过不断的语言交流再落实到书面语言需要加工的步骤太多,修辞文法口语书面调整都要注意,也就没有一吐而快来的那样酣畅淋漓了。最后还是落在输入上,多看好的文字描写以及表达自然能写出比较流畅的文字,多写写多改改也就知道什么是高级的写法了。如此输入输出循环往复你自然能够记住好的东西而过滤掉糟粕。

       读书博而不精和精而不博都不是好方法,须根据个人能力循序渐进的博览而后选择性的深入为好。


        第四折 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一千到一万,读书为的是活用,没有任何用处那是死书,不读也罢。如何把各个作者的经验成功借鉴到自己的一生当中,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命题。《旧唐书—魏徵传》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怎么使这些美好的素质为我所得为我所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直至终有一天你自秀而不知,我们就可以过好那下半生了。临了我还是想道一声知易行难,还是那句兴趣为主,方法为辅。愿诸位都能在迷失的大千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场,纸上得来终觉浅,人情练达才是好文章啊。

拙文粗鄙期与君共勉!


题目 胸无城府人如玉

正名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108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699评论 1 2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812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236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83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39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57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04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4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43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3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86评论 3 2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51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0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8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82评论 2 27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81评论 2 2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