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范仲淹的潇洒地标

 

桐庐山水

        知道桐庐,是从初中课本中读到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开头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寥寥几句,足以让我从少年记挂到现在。

    富阳在那里,桐庐在那里,之前沒有概念。我居匡庐之下,指的我居庐山之下。桐庐,名字好听,桐木,宽阔大叶,想必结庐于斯又是另一番景象。梁载言《十道志》载:“桐庐县,吴黄武四年分富春置,以桐溪侧有大椅树,垂条偃盖,傍荫数亩,远望似庐,因谓之桐庐”。北宋时的桐庐指的就是现在的建德市梅城,而不是现在桐庐县。范仲淹潇洒桐庐十郡诗的第一句中的乌龙山,就是梅城的乌龙山。也有传桐庐的来历,是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心中一直对桐庐留着好奇和愿想。

    好奇的的缘由皆因富春江。自古被视为“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富春江,也只是钱唐江的中间一截,自梅城开始,下至萧山闻家堰止,只因流贯富阳、桐庐两县,雍容华贵,独占浙江山水风头,才被世人单独一表。富春江不长,全长一百多公里,两岸群山连绵,江中沙洲点点,水色清澈,倒影如髻,秋景有时飞翠鸟,夕阳无事起炊烟。富春江西连贛皖,借水路的便利,自黄山,景德鎮,入昌江,可到鄱阳湖;往分水,过宣城,入芜湖,可以到安庆、上海。以黄山为连接点,东可入浙,西可通赣。范仲淹游富春江,咏唱桐庐,一副陶渊明得适田园的心态,完全不把贬官流外当不快,更是增添了一份好感。对范仲淹,不免有想法,想提笔一谈。范翁天下第一人范,说到这,一时语塞,便又不知如何说下去。所以一直谈不成。

      上次得闲去了一趟桐庐,切身感受到桐庐山水的別致。尤其是就着范仲淹纪念公园里的碑刻重读范翁十赞桐庐,竞然觉得找到一说范翁的话题了。

    这个范翁很有意思。当朝的仁宗皇帝新婚不久,宫中新得两美人,就三心二意,想另立美人为皇后,忌于祖制,不好休妻,闷闷不乐。但是一次宫內纠纷,皇帝逮到了机会。皇后与宠幸的美人发生纠纷,皇帝拉架,皇后不小心打着了皇帝身体,犯了大罪(当然也是很好的借口),被皇帝当理由废了郭皇后。可怜的皇后就这样被打入冷宮。范仲淹因上朝庭议时反对废郭皇后,皇帝当然不听,反被解除了谏官职务。仁宗时期,权力集中在中央,但中央集权又受皇权、相权在内的各种权力互相制约,没有谁能够为所欲为。设立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又分解了宰相权力,宰相和谏官机构又对皇权构成制约,说白了,有时皇帝说了也不一定算数;尤其是谏官权力在宋仁宗朝达到顶峰,可以引导舆论,可以阻挠皇帝任免官员,可以改变皇帝的敕令诏书。但仁宗时的宰相吕夷简借党营私,迎合皇帝,说范仲淹妄议,帮了皇帝一把,把范仲淹降到睦州这个地方任职,桐庐在睦州的治内,他就这样来到了桐庐。

        范翁此次遭贬时时年四十六岁。我也现已人到中年,心态上己体会到"人生那能多如意,世事只求半称心"的禅意。惟其不如意,所以想也许是好事,或者说应该是好事,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本来面目。范仲淹在桐庐写了两组五言绝句,即《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和《潇洒桐庐郡十绝》。范仲淹写《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可谓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而《潇洒桐庐郡十绝》仿佛横空出世,气势非凡。一个遭到朝庭发配的人能够潇洒起来,究竟要多大的內心支撑?

    王蒙先生的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如果说还完全有当年的状态那是不可能的,但初心是一直都在的,走了这么多的路,都是为了人生更美好。”

      范翁在桐庐以“瀟洒”语作诗,初心一直存在心中,这份瀟洒的境界,实非普通人可为。以宽慰自己而言,瀟洒中看不到半点恹气。以自嘲而言,瀟酒中只有对山水田园的真诚告白。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举《出守桐庐道中十绝》一句为例:"沧浪清可爱,白鸟鑑中飞。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范翁在首句即用先秦民间诗人《孺子歌》中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清可爱”,看似描写行程中水色清澈可亲,其实是即景抒情,隐喻着诗人自身面对表平风平浪静,实质暗流汹险官场的人生态度。次句“白鸟鉴中飞”紧承上句的写景,这沧浪之水如何可爱。江面平明如镜,光可鉴物,鸟儿掠过水面都可以照出影子,倘若自身不平,何来对水鉴心?

    正如李白在《清溪行.宣州清溪》诗中所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景物晶莹澄澈,纤尘不染,正是范翁放逐自我于自然中的心境。后两句转而抒发胸怀,“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诗人不相信京洛豪华奢靡的风尘,可以把素衣染成黑色。范仲淹直抒胸臆,表明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初心。这两句源自《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不日白乎,涅而不缁”,本是说纯洁的东西不会被染黑。后来陆机有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范诗没有沿用陆机的诗意,而是从正面采用论语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受京洛风尘沾染,永远保持清白高尚的风格。纵观范仲淹的这首诗,景中寓情,不见痕迹;以情见志,清新可喜。从路途中感遇赋诗,对前途沒有半点迷茫,恰恰在心中却好像燃烧着一团烈火。让人读罢而生敬畏敬佩之心。

      “潇洒”好比是一面旗帜,里藏着一根硬"骨头"。范仲淹的“骨头”有话要说,任由旗帜说出。他践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思想主张,又"瀟洒"地走出了他人生的困惑,那就是如何为官,自信为官的问题。上一次贬官,是范仲淹谏止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而后又敦请她“卷收大权”,结果范仲淹惨遭贬官,而且一去就是三年,最后等到章献死了才回到了都城。这一次遭贬,是在范仲淹回到首都不到一年的时间。因“庆历新政”失败,他第三次遭罢免,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任陕西知州,从此未再回到朝廷。。“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自称一生三次贬黜为“三光”(光荣),但这并未阻止他的实践之路。这不仅是为官者廉、为政者勤、为民者亲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国家竭尽忠诚的士大夫阶级观的体现。以忠诚为荣,以勤政为荣,以体恤百姓为荣。范仲淹的道统思想包含诸多方面,大多是围绕政治改革和国家治理方面。范翁学识渊博,清风正气,实事求是,明辨是非,敢于直言,无私无畏。范仲淹再三遭贬,也不忘人臣已任;受尽坎坷,也不改先忧后乐的初衷。赴任睦州时,乘船遇险,险葬鱼腹;贬官饶州,无人相送,无人相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都不放在心上。范翁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在朝为官,耿直进言,得罪当朝权贵。他的好友梅尧臣作《灵乌赋》劝他,赋中说:“乌兮,事将乖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意思是,乌鸦在人将死时用鸣叫来警告,反被人们当作凶鸟而厌恶;并劝范仲淹“结尔舌兮钤尔喙”,闭口不言以自保。范仲淹作《灵乌赋》回赠,表露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心迹。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即使身处逆境,他也不会缄口不言,噤若寒蝉。知邓州时,他上表皇上称自己:“救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在《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对百姓劳作充滿同情。以救民疾、分国忧为己任,这是何等气魄。

    正如孟子曰“知天立命”,范仲淹则是“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胸中希冀的是“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直不为肆、光不为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堪称一代士大夫之楷模。

      潇洒桐城,“潇洒”的是一个人的外在精神流露。桐城的山山水水藏不住一派自然风光,让诗人率性吟唱。一千年前的北宋,某种程度上,文官制度的运行,政治上露出曙光,因言犯谏,不足以获大罪。政治开明,人心无私,潇洒是坦诚的,是率真的,也应该是自然的。对比中世纪的欧洲正在黑暗艰难中涉步。范翁应感谢北宋那个时代。 巴尔扎克曾说:"世间事永远没有绝对好坏,一切都因人而异。"挫折可以很快地击垮一个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磨练一个人的品质。当身处逆境时,有人毫不动摇,不仅意志坚定,还积极寻找机会摆脱困境;而有人则怨天尤人,妄自菲薄,甚至拒绝别人的逆耳忠言。正所谓,烈火见真金,逆境出英雄。范仲淹被贬桐庐,似乎也是应证了这句话。事实也证明,他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范仲淹在睦州知州不到半年,朝廷派遣范仲淹前往苏州治水。范仲淹在苏州呆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治水、办学两件大事。象这样非常严谨做事,又能轻松自在呈潇洒状写诗。沒有足够的定力是做不到的。范仲淹愈贬愈坚,将贬谪的日子过成了风淡云轻,过成了诗和远方。

    范仲淹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者?岂必有诸己而后为乐也。俸赐之余,宜以赒宗族。若曹遵吾言,毋以为虑。”曾经受范仲淹启蒙成为宋学大儒的张载,也与程颢程颐兄弟讲起过,有人意为范仲淹购买唐代宰相晋公裴度在洛阳留下来的“绿野堂”,范仲淹坚辞不允之事。他说:“昔年有人欲为范希文(仲淹)买‘绿野堂’,希文不肯,识道理自不然。”他引用范仲淹的话说,一旦有私心为自己谋取财物,如何能够心安理得?。在大自然的万物中去读包容,读悲悯,读宽宥,在灵山秀水中获得灵感、获得共鸣、获得力量。因此理解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如何淬炼而成,理解了他屡屡接受贬谪时如同接受加冕的释然和欣悦,居庙堂,也历江湖,在宠与辱、进与退中不断地调适角度,给自己生长和思考的时空,不断格式化繁杂内存,刷新和矫正自己,报国不忘读书,在专文和事俸之间转换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自我的肯定,完成了自我的涅槃。

    范仲淹写萧洒桐庐郡十绝,其中写道:“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诗中表明的心迹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心与天地宽。在范仲淹身后,可以设想,让范仲淹圆滑处世,简直是不可想象。生而为人,为自身利益狗苟蝇营是一种活法,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又是一种活法,范仲淹的选择不言自明。

2021、10、1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547评论 4 3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787评论 2 30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175评论 0 2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752评论 0 22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169评论 3 29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56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195评论 2 32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0评论 0 21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24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72评论 2 2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44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67评论 3 2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379评论 3 2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02评论 0 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2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189评论 2 28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987评论 2 2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