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能力

你是否正在经历因辅导孩子作业而鸡飞狗跳,血脉喷张。

是否正在遭遇孩子到了青春期,你说十句,她却不回你一句,每一次交流,都要在心里默念,我要说几句话,一次性说完,避免一句话说完,另一句却被拒之门外。

工作不顺,就把满腔怒火发泄到孩子头上,不是打,就是骂。我们根本不愿去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适合。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面对着一连串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是积极的想办法解决,还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采取逃避的策略呢?

数不清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身上一遇到难题,就感到束手无策,并且采取逃避的策略是真的没有办法吗?

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

承受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我们就能从痛苦中学到很多东西。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要想拥有自律的人生必须坚持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

如果一个5岁这孩子要和伙伴们愉快地玩耍,就应该多一点儿耐心,让同伴先玩游戏,然后自己再玩,这样孩子满12岁时,无须父母敦促,就可以先做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自己的一种常态。

承担责任是父母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孩子出现问题,做父母的应该勇敢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这便是承担责任。

面对问题,会有两种神经反应: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

患有人格失调症的孩子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来,所有的孩子都会忙不迭地推卸责任。

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应得。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

但是需要保持敏感,需要主动投入爱、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承受痛苦。

但是患有人格失调症的父母遇到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责怪他们的子女。

他们不履行作为父母的责任,他们从来不会自我检讨,而是归咎于教育制度,或是抱怨和指责别的孩子,认为是他们“带坏”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无法理解这种指责多么不合理,于是就归咎于自己,由此成了神经官能症患者。

家长遇到问题喜欢选择逃避,不容许别人质疑,常常对孩子说:“不许顶嘴,我们是你的父母,在家里我们说了算。”

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当,我称之为“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条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9岁那年夏天,作者刚学会骑自行车,整天骑着车到处玩耍。家附近有一段陡坡,下坡处有个急转弯。一天早晨,他骑着车飞快地向坡下冲去,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真是棒极了。假如刹车减速,必然使快感大打折扣,所以我这样盘算:到了下面转弯处,我也绝不减速。结果悲剧很快就发生了——几秒钟过后,我就从车上摔了出去,四仰八叉地躺在树丛里,身上多了好几处刮伤,崭新的自行车也撞到一棵树上,前轮撞变了形——这就是失去平衡的后果。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9岁的我贪恋风驰电掣,不肯放弃一时的快感,来换取转弯时的平衡,最终让我体会到: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

相当多的人都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诚然,放弃可能带来不小的痛苦。这种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所放弃的东西的规模。小规模的放弃——放弃速度、放弃发怒、放弃写演说词式的感谢信,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但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则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

我们不妨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简单归纳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

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

无所不能的幻觉

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或二者)的欲望

童年的依赖感

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

青春的性吸引力

长生不老的空想

对子女的权威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身体永远健康

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总体说来,这些就是我们在人生过程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放弃这些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

这一种放弃是成年生活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促进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技能我称之为“兼容并包”,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对此,神学家萨姆·基恩在《致舞神》一书中,做了恰如其分的描述: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退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在此过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和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

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驻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兼容并包的道理在于,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放弃的痛苦是死亡的痛苦,但是旧事物的死亡带来的是新事物的诞生。死亡的痛苦与诞生的痛苦是同一回事。生与死,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建立新的观念与理论,旧有的观念与理论就必须死去。诗人艾略特在诗作《智者之旅》的末尾,如此描述三位智者皈依基督教,放弃过去信仰的痛苦:,历经重生的次数就越多,与此同时,他经历死亡的次数也相应较多。换言之,活得越久,就会经历越多的欢乐和越大的痛苦。

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完全避免心灵的痛苦呢?或者说,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心灵的成长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肯定的,是因为如果能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复存在。同时,我们不断学习自律,可以使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接近尽善尽美。比如那些在孩子们眼里是天大的难题,到了成年人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

第二部分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有一位年轻的男患者,他胆小怕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对我说:“母亲对我的爱太深了!她因为怕我在外面受到伤害,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就天天开车接送我上下学,直到高中三年级时,她仍不肯让我坐校车上学,这也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经过我苦苦的哀求,她才终于同意让我坐校车。她真的是太爱我了!”为了顺利完成治疗,我必须让他意识到,他母亲的动机,可能与爱没有关系,甚至根本就不是爱。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父母缺少自律,心灵不能成长,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自律,获得心灵成长。我们在推动他人心智成熟之时,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为了他人去努力自律,与为了自己去努力自律一样,这二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最终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随着时间的推进,两者不但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甚至会模糊不清,乃至完全泯灭。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我们爱自己或爱某人,就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获得成长。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我之所以用“意愿”来定义爱,是为了让它与一般的“欲望”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成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二者的差别就相当于说:“今晚我想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把这种爱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想爱不等于去爱,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在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会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孩子到了两三岁左右,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在此之前,尽管他知道自己无法让母亲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但他仍然会把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同母亲的行动混为一谈。两三岁大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的“小霸王”,稍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闹得天翻地覆。到了三岁以后,虽然孩子的态度有所收敛,虽然他们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脑海里还是会幻想着如何随心所欲。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在他经受到更多的打击以后,才能够逐渐消失。在此之前,他会幻想自己无所不能。所以,这时,强大的超人和太空飞侠之类的故事,总是最受他们的欢迎。而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而言,超人和飞侠已不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了。这时的他们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和能力有着多么大的局限性!他们也隐约意识到,个体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更好地生存。他们渴望突破自身的局限,却又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他们产生无助的痛苦。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独。有的人把自我界限当成是一把保护伞,比如那些性格孤僻的人,因其童年生活都很不快乐,甚至遭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满险恶,孤独和寂

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

培养某种爱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我们需要为自己提供许多与心智有关的养分。我们必须爱惜身体,好好照顾它;我们要拥有充足的食物,给自己提供温暖的住所;我们也需要休息和运动,张弛有度,而不是永远处在繁忙状态。俗话说:“圣人也需要睡眠。”合理而健康的爱好,是培养自尊自爱的必要手段。当然,爱好本身并不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否则就偏离了人生的方向供子女上大学,或是用金钱购买更多的自由和时间,这样才有条件去学习和思考,去推动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对于这些人来说,金钱和权力不是最终目标,人类才是他们爱的对象。

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母亲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来对待,同样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孩子长大成人,不再接受她们病态的溺爱,她们就会遭受重大打击。孩子两岁之前,她们尚可算是理想的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也无微不至,但当孩子的自我意志开始成熟,变得任性和不听话,甚至试图摆脱母亲的束缚时,她们的爱便宣告终止。她们不再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产生怨恨和厌恶。她们可能很想再次怀孕,拥有另一个孩子作为新的宠物。而当新的孩子降生以后,就会开始新一轮恶性循环。她们也可能帮邻居照顾婴儿,却对自己的孩子置之不理。失去母爱的孩子孤独而悲伤,母亲却视若不见,反而把精神“贯注”在别人的孩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长大成人,就可能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或形成“消极性依赖人格”。

对婴儿的爱、对宠物的爱,以及对唯命是从的伴侣的爱,多是出自父性或母性的本能,这和坠入情网的情形极为类似,无须付出过多的努力。这样的爱不是主动选择和努力的结果,对于心智成熟也无帮助,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当然,这样的情感有利于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成为真爱的基础,但是,要拥有健全完善的婚姻,要养育健康成熟的子女,要实现整个人类心灵的进步,需要的远远不止于此。

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得多。引导孩子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的过程,与出自生物本能的养育过程完全不同。以那个不肯让孩子坐校车的母亲为例,她坚持开车接送孩子,宁可为此牺牲大量时间,当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情感滋养的方式,可是这种滋养不但无益,反而会妨碍孩子心智的成熟。类似情形还包括:有的母亲溺爱孩子,到了不加掩饰的程度;有的母亲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恨不能把大量食物硬塞进孩子嘴里;有的父亲花大量金钱,为孩子购买满屋子的玩具或衣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是有求必应……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与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进行理性地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过分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不是感觉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爱的成分,甚至还具有破坏性。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后者是把情感与兴趣“贯注”到外在对象上,将其当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精神贯注和真正的爱虽然容易混淆,但仍有显著区别。

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这对象可能是股票,也可能是珠宝,贯注的过程不见得以爱为出发点。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患有消极性依赖症的人,甚至害怕贯注的对象成长进步。那个开车接送孩子的母亲,显然是以孩子为精神贯注的对象。她把个人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却不重视其心智的成熟。第三,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在酒吧里初识的两个异性,可能在短时间内相互贯注。他们事前没有安排约会,没有做出过承诺,没有考虑过各自家庭的稳定性(这些显然要比性接触更重要),仅仅是追求性的暂时满足。最后一点是,精神贯注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性接触和性行为结束后,双方兴味索然,就会觉得对方毫无吸引力。换句话说,精神贯注的生命力极短,不可能长久维持。

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患者跟医生建立“治疗同盟”,才能让人格得到健康成长。患者寻求心理治疗,是为了实现某种改变。他

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患者跟医生建立“治疗同盟”,才能让人格得到健康成长。患者寻求心理治疗,是为了实现某种改变。他们必须信任医生,以求获得足够的力量和安全感。医生为了与患者建立“治疗同盟”,也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医生未必有足够的耐心去长时间聆听患者的倾诉,但其职业性的奉献精神,却要求他们不论喜欢与否,都必须对患者的倾诉洗耳恭听。这种情形和婚姻极为类似: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过程一样,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只有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走出初恋的幻觉,并愿意各自独处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细心照料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我们对对方的关注,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

行为不仅能促进对方心智成熟,还可以对抗自己内心的懒惰,让我们付出努力。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如果用现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个人爱的意愿,我们就会发现,爱的意愿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关注。为了完成意愿所需要的努力,就是对关注的努力,也就是努力去关注。我们要让头脑清醒,让心智健全,这是体现关注的最基本要素。”

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别人说话,可多数人却不懂得如何倾听。一位企业心理咨询家告诉我:学校教育学生学习各类科目耗费的时间,与学生长大后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可能恰恰成反比。例如,一位出色的企业管理人员,每天大约用一个小时阅读,两个小时谈话,八个小时倾听。但在学校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孩子阅读,教他们说话的时间却少得可怜,而且几乎根本不会教孩子如何去倾听。当然,我不认为学校应该按照成年后使用机会的比率来安排课程,但我相信,教孩子学会倾听是明智之举。即使取得的成效有限,起码也应该使孩子明白,倾听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更应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倾听是对他人表达关注的具体表现。大部分人不懂得倾听,是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或者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不久前,我有幸聆听过一位知名人士的演讲,题目是讨论宗教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我对这一题目颇感兴趣,而且早有涉猎和思考。那位演讲者开口不久,我就意识到他绝非等闲之辈,他是具有真知灼见的业界专家。他在演讲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事例,显然是想把诸多抽象的概念,清晰地传达给场下听众,我也听得格外用心。他演讲了大约一个半钟头,礼堂里温度很低,我却听得满头大汗。由于太过认真和专注,竟然感到颈部僵硬,头也隐隐作痛。他演讲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我估计自己能吸

大部分的倾听中,我们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接受者,而是给予者,尤其是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倾听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6岁孩子,说起话来可能没完没了,对于这种情形,父母如何处理呢?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让孩子闭嘴。在有的家庭里,父母甚至做出规定,绝不允许孩子说个没完。第二种方式是不管孩子说什么,大人都不予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能自言自语,他们跟大人之间丝毫没有互动和交流。第三种方式是假装倾听,实际上仍在忙自己的工作,想着自己的心事,偶尔“嗯、啊”或者“好极了”,以此应付孩子。第四种方式是有选择地倾听,孩子说到某些似乎重要的事情时,家长才会竖起耳朵,集中一下注意力,试图以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信息。当然,大多数父母未必受过专门训练,可能不具有良好的选择能力,所以通常会遗漏许多重要信息。最后一种方式则是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尽可能去理解它们的含义。

在以上五种倾听方式中,父母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一种比一种多。你或许以为我会推荐最后一种方式,因为它能体现父母对孩子最多的爱和关注。然而,事实并不是6岁的孩子说的话,大多单调而乏味,整天倾听,只会让你感觉无趣而厌烦。最好综合以上五种方式,有选择地权衡运用。有时候,让孩子直接闭嘴很有必要,尤其是在他们喋喋不休的时候。他们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只会让你分心,无法专心做好别的事。你和别人讲话的时候,孩子也可能故意插嘴,表示他们对外人的敌意,或故意引起你的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6岁大的孩子并没有明确的意图,常常只是为说话而说话,不一定需要你的倾听。这种时候,他们即便自言自语,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不过有时候,孩子也渴望与父母亲近,需要父母听他们讲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的不是言语交流,而是和父母间的亲密感,因此只要假装倾听就足够了。其实孩子也能够意识到,父母有时是在有选择地倾听,但这种“倾听原则”同样能使他们感到满足。6岁大的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种倾听规则,而且在他们大量的话语中,只有少部分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反应。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父母有时是在有选择地倾听,但这种“倾听原则”同样能使他们感到满足。6岁大的孩子,已经可以接受这种倾听规则,而且在他们大量的话语中,只有少部分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反应。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应该把别的事放到一边,真正全心关注孩子说的内容。不愿把别的事放到一边,就意味着你不愿真正倾听。其次,把注意力放到6岁孩子的讲话上,需要的努力甚倾听6岁的孩子讲话,通常是相当艰难的,如果你能够做到,就证明你表现出了真正的爱的行动。因为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倾听6岁孩子单调、枯燥、喋喋不休的话语上呢?首先,愿意这样做,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就像尊重一流的演说家那样。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分地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第三,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唠叨当中,孩子的确能说出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讲话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你的孩子极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特别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更多。第四,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你对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怜,那么你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他们没兴趣的,就是他们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还要深入。最后一点,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如果你了解孩子,教育得当,孩子就渴望从你那里学到更多。他们学到得愈多,就愈有可能成为出色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父母与孩子在爱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双人芭蕾舞不论年龄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尽管父母与年幼孩子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但仍需要给予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你不可能一边想别的事情,一边和孩子玩“拍手游戏”。玩游戏时三心二意,你就有可能培养出做事三心二意的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父母倾听的总体时间,显然要少于6岁时期——他们讲话的目的性更明确,不像幼儿时期那样随意。不过一旦他们开口讲话,就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

子女需要倾听,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有一位30岁的专业人士,因过度缺乏自信而患上了忧郁症。他清晰地记得,同样是专业人士的父母,几乎从不听他讲话,偶尔勉强聆听,也每每抱怨他婆婆妈妈、说话啰唆。22岁时的一件事令他伤透了心。当时他写了一篇毕业论文,论述当时广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他的论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他期望很高的父母,也为他的优异表现感到骄傲。遗憾的是,尽管他把论文影印本放在家里,而且是位置最明显的客厅,但整整一年时间,父母都视而不见。他再三暗用心倾听是一种耗费精力的过程,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只有基于共同成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家长的角色和心理医生相似。聆听子女的心声,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坚守权威,颐指气使,才有助于家长拓展自我,实现自身的完善。因此,只有恰如其分地做出改变,使人格和心灵不断完善,才能担负起做父母的职责。与此同时,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跟着一并走向成熟,这对于双方都是大有益处的。不少父母在子女处于青春期以前,尚算得上尽职尽责,渐渐地,其思维却变得落后和迟钝起来,无法适应子女的成长与改变。他们不思进取,放弃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进程。有的人认为,父母为子女经受痛苦与牺牲,是一种殉难行为,甚至是自我毁灭,这完全是危言耸听。实际上,父母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子女。如果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漠视了这一点,白白错过了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机遇。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爱与独立

帮助他人的心灵获得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由此导致身心的痛苦乃至严重的疾病。

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上球场;身为学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这样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误导,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痛苦。

他们不在乎我的感受,只是在乎他们留给别人的印象。”青少年的抱怨,常常不是空穴来风。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修剪齐整的草坪、擦拭一新的汽车一样,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父母的这种自恋情结,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而且,这种情形相当普遍。难怪在论述子女教育的一首诗歌中,诗人纪伯伦提出批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397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但遗憾的是,我们却习惯于保持原状,热衷于使用陈旧的地图与陈旧的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在反抗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心灵需要同熵的力量对抗,就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我们的心灵克服了熵的力量,才一直成长到今天。尽管我们遭遇到各种阻力,尽管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然而,我们的心灵还是逐渐变得成熟而健康。我们免不了要吃苦头,但相当多的人仍可实现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这推动了文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身后有一种力量,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它使我们宁愿忍受痛苦,选择艰难的旅途,使我们敢于穿越荆棘,趟过泥泞,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心灵进化的金字塔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但我们必须积极行动、克服阻力,才能实现目标。它也同样适用于整个人类,只有每个人心灵的进化,才能带动全人类的进化。童年时期,我们接受自身文化环境的滋养,到成年时期,我们可以将得到的滋养回馈给整个社会。心智成熟的人可使自己受益,也会把创造的本书的主题并非探讨进化,但涉及的内容无不与进化有关。心智的成熟就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进化模式。我们的肉体可能随着生命周期而改变,不过它早已停止了进化的历程,不会产生新的生理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肉体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在人的一生中,心灵却可以不断进化,乃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换句话说,心灵可以始终生长发育下去,其能力可以与日俱增,直到死亡为止。在我们的一生中,心灵获得成长的机会无穷无尽,而且没有任何限制。本书的侧重点是心灵的进化与成熟。考虑到生物进化的历程与之极为相似,我们不妨把它作为参考模式,进一步了解心灵成长与恩典的意义。

生物进化的过程乃是莫大的奇迹。依照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进化过程本来并不可能发生。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会自然地从有序状态流向混乱状态,从分化状态流向均一状态。换句话说,宇宙的秩序处于持续不断的崩解之中。通常,我们以“水往低处流”来描述这一过程。想使这一过程逆转,就必须借助水泵、水闸、水桶提水等方式,使它回到原来的状态,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也就是说,使这一过程发生逆转的力量,必须来自别处。为维持某处的秩序保持不变,必须以其他地方的秩序崩解为代价。这样下去,经过数十亿年时间,整个宇宙会完全分解,其秩序降至最低点,成为没有任何形状和结构、不再发生分化的死寂状态,这种没有秩序、不再发生分化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熵”。

能量自然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使熵不断增加,这种自然倾向或许可以称为熵的力量。进化过程是与熵的力量彼此抵触的,是由低向高的发展。在进化过程中,生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序。病毒是一种极其简单的有机体,仅仅比单独的分子稍稍复杂一从病毒到昆虫和鱼类,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复杂化,走向高度分化的有序状态。而当这一过程发展到人类,已经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人类由此高居进化阶梯的顶层。说进化过程是奇迹,是因为它显然违反熵增的自然规律。不夸张地说,如果按已知的科学定律去理解,那么不管是本书的作者还是读者,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进化过程可以画成一座金字塔,结构最复杂但数量最少的有机生命体——人类——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数量最多但结构最简单的有机体——病毒——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进化的力量与熵的力量方向完全相反。在金字塔内部,我用竖直向上的箭头标出了这种“反自然”的力量。既然这种力量在数十亿年来战胜了目前所谓的“自然法则”,让生命发展到了如此复杂有序的高度,就说明它本身必然也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人类的心灵进化,也可以画成类似的金字塔图形,如下图所示: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但遗憾的是,我们却习惯于保持原状,热衷于使用陈旧的地图与陈旧的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在反抗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心灵需要同熵的力量对抗,就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我们的心灵克服了熵的力量,才一直成长到今天。尽管我们遭遇到各种阻力,尽管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然而,我们的心灵还是逐渐变得成熟而健康。我们免不了要吃苦头,但相当多的人仍现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这推动了文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身后有一种力量,一种无可名状的力量,它使我们宁愿忍受痛苦,选择艰难的旅途,使我们敢于穿越荆棘,趟过泥泞,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心灵进化的金字塔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但我们必须积极行动、克服阻力,才能实现目标。它也同样适用于整个人类,只有每个人心灵的进化,才能带动全人类的进化。童年时期,我们接受自身文化环境的滋养,到成年时期,我们可以将得到的滋养回馈给整个社会。心智成熟的人可使自己受益,也会把创造的果实奉献给人类。个人的进化与社会的进化息息相关,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质。

不过,对于人类进步的梦想,有的人却感到怀疑和失望,在他们看来,人类世界其实没有取得多大进步。他们从不认为人类的心灵处在成长之中。他们说这似乎不符合事实,因为世上到处都是战争、贪污和污染,世界局势益发混乱糟糕,既然如此,有理性的人怎么还会认为人类正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呢?而这正是我想加以解释的。我们产生幻灭感,是因为我们对世界的期望远远高于上一代人。今天令人无法容忍的行为,昨天还被视为归根结底,推动个人乃至整个物种克服懒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已经给它取了名字,那就是“爱”。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在于持续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在生物世界中,存在着永久而普遍的进化力量,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爱。它违反熵增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我们不求回报地滋养自己和别人时,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可爱的人,这样爱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们身上。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

如果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的生活毫无自律,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结果可想而知。培养孩子自律的第二条原则就是承担责任。

在孩子稚嫩的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神圣而威严。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他们会用恰当的敦促、鼓励和表扬,以及必要的警告和责备,来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教他们学习自律。

他们会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从孩子吃蛋糕、做功课、撒谎、欺骗、逃避责任等行为中,及时发现问题;他们也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对孩子的管教上,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紧,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表扬,什么时候该批评。他们给孩子讲有意义的故事,用小小的亲吻、拥抱和爱抚,用小小的警告和批评,就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使问题消失于无形。

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自信必须从小培养。

有些父母贪图省事,缺乏耐心,动不动就会用“遗弃”来威胁和管束孩子:“照我的话做,不然我就不再爱你,你自己想想,会落得什么下场!”——那当然意味着抛弃和死亡。

这样的父母把爱心丢在一边,他们觉得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把世界看成是地狱,这种恐惧的感觉会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

他们宁肯提前透支未来的快乐和满足,也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在他们眼里,将来太遥远、太渺茫、太不可靠,所以,即使将来比现在好过许多倍,他们也不愿意去等待,只愿意得过且过。

承担责任是父母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如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