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冬天

      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我的故乡也庄严肃穆,万籁俱静。呼出的热气瞬间在冷空气里凝固,屋后的桑树叶子上总覆着薄薄的霜花。清晨,地里走一遭鞋子裤脚也会湿大片。

      夜里有寒风呼呼刮过,我们围着火炉谈天说地,这样的日子真好。火炉滋滋烧得很旺,柴灰碎屑漂浮在上空,伴随着风声像雪花漱漱落下,这是我们南方人的雪。城里总也听不到这样的风声,到底自然的声音比街市的车水马龙更遒劲有力。盯着炉火越烧越旺,火苗的颜色深深浅浅。耳边萦绕着碎碎的聊天声,有时会猛然醒悟,就像梦里突然睁开眼睛。哦,对哦,刚才发了好一会儿呆,什么也没想,就直直的坐在炉火旁,大脑一片空白。这种休闲的呆实属难得。也好,这是一段只属于我和故乡共有的时光,就让寂静弥漫,让聆听继续。把自己安住在当下,这一刻即每一刻。

      白天,日头高照。苍茫的大山像一条上了焦糖色的苍龙,蜿蜒盘旋,横亘千里,包裹着村庄。这里没有大西北的风沙尘土如影随形,也没有江南小镇的烟雨朦胧。只有拔地而起的房屋和生生不息的乡民。尽管从小与这片土地建立了深刻的链接,但远离故土一段时间再回去时,一股久违的熟悉又陌生的空旷感扑面而来。寂静的河流从高处自上而下行进。经过的地方留下深深浅浅的河道,无声的解说着岁月变迁。沿着河道两岸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这季节地里已经没有玉米了。只有几颗衰败的玉米秆随风摇曳。隆冬时节,庄稼和植物像是收紧恣意生长的气势,在寒风中,在冻土下静悄悄的蓄力蛰伏着,等待来年春天的热烈生长。河对岸村落上空冒着的袅袅炊烟表明,这里始终延续着民族的文化因子,传递着独特的心灵密码。苍茫的旷野与袅袅炊烟交相辉映,一眼望过去,倒有几分萧瑟与寂寥之感。这里的人们有一种“自适应”能力。他们与孤独和空旷达成了和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我爱的从来不是大山的荒芜,而是在这里生根发芽的朴实的人们。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从生存中开垦出了生活。

      乡民们岁月静好的独安于天地一隅。多少年来,过着有序而自足的生活,才不管城里发生什么事情什么变化。听着广播里播放的时事新闻也只会淡淡的哦一声。 他们在意的是乡间地头的繁琐事,会关心来年春夏是否雨量充沛以及家长里短的邻里生活。凭借着质朴、热情、韧性在高寒干燥,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的原野上谱写出热烈奔放的生命之歌,创造了迭代更新的文明传承。  “下决心,要把那公路修到山顶上……..” 即使这里的山势没有很险要,树木也不多,但每每走几步就呼吸急促。质朴的农人为了方便收庄稼时运输也会合力将路修通到田间地里,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单行道路便由此而生。

        我记得乡民们的名字,久别相逢时,他们热情似火,还未来得及问候,她们反倒关心起我。凛冽的寒风、强烈的紫外线,在她们的脸上、手上打上了风霜的印记—粗糙、黝黑,却又依然笑靨如花。人于日子的要求常常可以是很低很低的,一点点的惬意与温暖就足够叫你心满意足。每天的行程与规划随机而又自由,把心力交给当下在做的事情。一次做好一件事,最终做成很多事。种庄稼时,就把头埋尽地里,把心收紧,伴随着每一粒种子,埋下希望。秋收时,从地里收获的每一粒果实都浸润着汗水、夹杂着欢愉和一丝丝劳作的疲惫。夜晚,带着着那一丝丝的疲惫进入香甜的梦乡。她们与大自然、庄稼、气候建立了某种神秘的链接,形成一个封闭而自转的有机系统,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不需要外界任何讯息来供养注意力,不需要任何外在条件来维持安全感。她们深刻的明白无常才是常。偶尔会有焦灼,不好的念头出现,然后又飘过了。在她们的世界里,杂念只是一种念头,让它飘过就过了。对所有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东西,让它来,让它走。允许一切发生。这深深的宿命论令她们无所畏惧、气势如虹。头脑像那山岗上的原野般空旷又清明,只装下大自然、亲人的爱、有滋有味的饮食以及他人的真心。七八十岁的老人精神头还很不错,没有健忘痴呆,对往事如数家珍 。     

    山涧里有流水潺潺、寂静得听得见细微的鸟鸣声。没有嘈杂的市井噪音,所有的一切都令人心生宁静,世事如此安好。斑驳树影下,恍惚间,时光就这样飘走了。但一细细回味,每一刻都心神俱在,听得见年华流转的声音,看得见岁月变迁的痕迹。彷佛当年赤足蹦哒的小女孩,就像是在昨日风里歌唱雨里笑,声音由远及近。二十多年的岁月就这样凝固在故乡的一砖一瓦上,童年的时光流转回2023年的冬天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乡的冬天 文/一叶飘萍 写于2020年11月7日立冬 2020年初冬的第一场雪落在了11月的第一天,比往年来得稍...
    一叶飘萍阅读 487评论 3 8
  • 我的故乡是河北坝上,哪里一年四季分明,有春天的内敛,夏天的狂热,秋天的成熟,也有冬天的霸气。今天我来说一下...
    生命的记忆2019阅读 328评论 0 0
  • 记忆里的故乡,每年的冬天都要下几场厚厚的雪。雪纷纷扬扬从村子的上空飘落。雪为小路铺上绵软的白缎子;给草垛捂上厚厚的...
    唯进步不辜负阅读 2,509评论 52 120
  •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这样写道:“……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
    苏门映雪阅读 359评论 0 4
  • —01— 我的故乡在皖西一个大山的最深处。居民们依山而居,散散落落地大概有十四五户人家。村...
    墨香红尘阅读 57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