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展中的gargoyle滴水兽

文物正面

文物侧面

文物说明牌

这件文物的说明牌上的翻译让人疑惑,查了下英文词典解释如下:

gargoyle\ˈgär-ˌgȯi(-ə)l\noun:a strange or ugly human or animal figure that sticks out from the roof of a building (such as a church)

再百度一下明白了

怪形生物状的滴水嘴:外形为一种奇形怪状或有趣的动物的屋顶上的排水嘴。后采滴水兽的建筑雕塑远远超越了原先只为排水的功用,功能类似于咱们故宫弥座的螭首。滴水兽除了起装饰作用外还有警示人们要远离地狱的作用。

《可怕的科学·科学新知系列》的《超级建筑》中这样介绍滴水嘴:

按照脸的形状制成,可直接通过墙壁排出雨水一一常常做得非常丑陋,据说可以吓走妖魔鬼怪。雕刻匠们有时也模仿某位面的大主教或大主教或另一个工匠的脸,这样制成水嘴,看起来非常滑稽有趣。

看来学好英语很重要,否则容易给自己和他人制造出来困扰!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四章有这样一段,翻译的也有争议。

英文

做这里一句注释的时候很为难。我知道这里类同于“My God”的语气,但完全意译显然不能显示海格魔法世界来的特殊身份——麻瓜不会随便把蛇发女怪挂嘴上的吧?看了一下手头的中文版,他们选择完全直译的方法,翻译成了“贪吃的怪兽滴水嘴”,真的是够直接,但放句中莫名其妙。

中文翻译

请教英语老师(文子老师)得到专业解答:

狂奔的戈耳工 (Gulpin' Gargoyles)是一个巫师惯用语,是用来表示惊讶与不可思议的感叹词。海格1991年在见到哈利·波特、跟他提到伏地魔和他父母遇害的事时,使用了这个惯用语。

戈耳工(Gorgon,或者译作蛇发女妖、高更、意为可怕的,另有人谓为高声咆哮的),在希腊神话中,是三个长有尖牙,头生毒蛇的恐怖女妖,她们当中的代表就是最小的那个美杜莎(唯一能被杀死的戈耳工,很多神话里都有她)。

戈耳工

网上找了些图片,扩展下对外国滴水兽的认知。

这个挺喜感!

想啥呢?
乐啥呢?
要吐啊?
这位象伏地魔不?

还有相关图书



附录: 阿富汗展览介绍

说起阿富汗,大家会想到些什么呢?贫穷、落后、战乱、恐怖主义、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是的,这就是今天的阿富汗。

其实阿富汗并非一直是这个样子,不说早了,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富汗还是一片祥和,秩序井然,工农兴旺,商贾繁荣。直到1979年苏联全面入侵阿富汗以后,这个国家才濒于崩溃,成了一个时代悲剧的象征。

然而古代的阿富汗呢?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知道,佛教是经过阿富汗传入中国的,巨大的巴米扬石窟是唐玄奘朝拜过的圣地。在更古老的年代,那是两千年前张骞通西域去的地方,这个曾叫大月氏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

阿富汗有着四千年的文明史,以及一个又一个鼎盛的王朝,遗存的惊世宝藏堪比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位于中亚腹地的阿富汗,曾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北边是中亚,南边是印度,东边是中国,西边是波斯,四方文化汇集之地,堪称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它本应该是个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只可惜命运多舛,直到现在还处在战乱和蒙昧的泥沼之中,连最宏伟的古代遗迹,也被恐怖分子炸成了历史的记忆。

幸运的是,战乱之前的阿富汗还有一个文化宝库,那就是著名的阿富汗国立博物馆。这家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之华贵精美,世界闻名。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一部分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为了防止文明的断绝,把博物馆中一小部分最珍贵的宝物秘密收集起来,藏进了位于阿富汗总统府达努拉曼宫地下的中央银行秘密金库里,让它们有机会熬过最残酷的岁月。

在中东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中,阿富汗的文物古迹被摧毁的情况是最严重的,而阿富汗人所经历的惨痛也是最恐怖的。

为了保护被视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巴克特里亚文物,阿富汗人几十年来因为始终拒绝透露国家宝藏的下落,而被严刑、被阉割、被杀害、尸首被示众。

2003年8月29日,赶跑了塔利班恐怖分子的阿富汗政府决定重新开启金库,由于时间过去太久,谁也不知道里面的财宝是否还在,大家都很紧张。

打开金库以后,人们从中抬出了一个个巨大的木箱,当年阿富汗珍贵文物的发现者、俄罗斯考古学家维克托·萨里耶尼迪亲自开箱,拿出了第一件宝贝,一片黄金头饰——它是一顶纯金皇冠的一小部分。

随后是更多的财宝,纯金打造的希腊女神阿芙洛狄忒的胸针、镶满绿松石的黄金宝剑、华美的黄金项链,雕工细密的象牙雕塑,还有数不尽的金币……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宝藏之一,一切都完好无损,就像刚发现时一般。

时任阿富汗总统的卡尔扎伊面对电视镜头,激动地向全世界宣布:“阿富汗人最珍贵的宝藏逃过了多年战火,得以幸存”。

无数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就像一个遭遇战火,亲人失散的家庭,忽然发现失踪多年的老父亲还健在,那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刻。这不仅是阿富汗的幸运,也是全人类的幸运。

这些珍宝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巡展,是阿富汗政府与博物馆共同策划的事业。而本次在故宫午门展出的,总共有231件展品,反映了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2世纪的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宝藏。

展出位于故宫午门的东雁翅楼上,平时这里是不对外开放的,因此去看展的小伙伴们又多了一项福利。


文中图片引自
༼།༽༄cxx-cxw༄༼།༽
百度图片
文中内容大部分出自百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每天都在想些什么?”有一天,我这样问两位高中同学。 她们无独有偶,发生一串唏嘘声。 “我每天上班累得要死,下班...
    李晓欣阅读 276评论 2 8
  • 回忆的风声在耳蜗里回响 仇恨的锋刃在街道穿梭 箭簇,指向小城的一个房间 我知道,这是千万个光年的遥远 拱起的翅膀环...
    木郎阅读 277评论 0 0
  • “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但如今在我细细想来“...
    渡舟行山阅读 1,3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