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有毒的原生家庭一直在迫害你

我们等了一辈子,都在等父母一声抱歉;

父母等了一辈子,都在等我们一声谢谢。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等到。——阿耐

最近《都挺好》的热播,带动了群众“手撕苏家三个男人”的热潮,也让不少人回忆起童年的一些事。

借着这个当口,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希望大家能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苏家一类型的故事。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感同身受着,与你相似的故事重复在一个又一个人身上。

受到伤害并不是你的罪过,如果你希望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哪怕是撬开一丝缝隙,那么是时候阅读这本书,与自己达成和解了。


01 你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了吗?

“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家庭是一个体系,交织着爱、嫉妒、自尊、焦虑、欢乐和内疚各种各样的人类情感。”

家庭是一个孩子最初的营地,家教会我们用何种目光看待世界,如何认识自我、该如何与人相处。

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能够正视人生的问题和苦难,能够理解世界的多元化和人们的差异性,懂得去爱、付出和包容。

但是社会上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更多数都是曾经历过童年的恐慌,成年后容易做下错误决定的人。


你会无缘无故感到愤怒或伤心吗?

你是否觉得身边的人待你很糟糕?

你是否觉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毁灭性?

你是否觉得自己明明出于好意,却总会把事情办砸呢?

你是否难以弄清自己想要什么,无法想出一个明确的目标?

你是否想要一切尽善尽美,经常被人扣上“强迫症”的帽子呢?

你是否觉得快乐总是短暂的,每当你情绪高涨又很快会被不幸打压下去?

你是否相信自己难以长期经营一段亲密关系,觉得总会厌倦或者被对方抛弃?

你是否觉得自己并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以上这些心态的出现,并非是我们有意识地牵扯麻烦,那是因为我们少时经历的悲惨事件已经成为身体记忆的一部分,我们仍在负重前行。

而唯一解开这个自暴自弃循环的方法,就是直面家庭的真相。


02 不是你有毒,中毒的是父母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健康家庭的孩子多数天真的离谱的。没有人不希望遇上慈爱的家长,和平地长大,家就像一座庇护所,用双翼遮风挡雨避寒保暖,为受挫的孩子抚去所有的伤痛。



可是事实都不是尽如人意的,就像大家小学时写的作文,一千个孩子里有九百个,都会写重的情节:

他们发烧妈妈连夜照顾背他们去医院、父亲教他们骑自行车、父母经常带他们去游乐园玩……

实际上有多少孩子真的有这些过往呢,他们不是因为抄袭才写的一模一样,或许是因为真的没经历过,或是家庭的事在他们笔下还难以描述。

就是在这种捉摸不定的情愫下,孩子们带着一些无法呈现在阳光下的心理,就这样长大了。

即便他们成年,看似有了自主权,成为了一个大人,那份阴影仍在,甚至深深地困扰着他们。


就像《初恋那天所读的故事》女主角顺子,她活到三十四岁成了一个大龄未婚女,每天补习班和家两点一线,一直搞不清生活的意义所在,觉得自己是个无趣的大人。

而她也曾经成绩优异,被视为能考上日本一流大学的尖子生,可是从小母亲过高的“望女成凤”,愣是把她养成了一个书呆子,除了读书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了,以至于没有考上东大之后,就业接连受挫,30多年没谈一场恋爱,甚至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不管小时候经历如何,是常常挨打还是被独自留在家,是遭受性虐待还是被当作傻瓜对待,是被过度宠溺还是为负罪感所累,中毒的成年子女表现的症状都惊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

有过情感受伤的成年子女或多或少都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他们把某方面的自我封锁起来,本以为能避免伤害,却给自己披上了一件带刺的甲衣。

他们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病人,但其实,真正有毒的是父母。

意识到这一点,你才有可能去掉自己的“病根”。


03 有毒的家庭是如何迫害你的:我们的童年不同又相似

我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便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看似这一句里饱含着对长辈的孝心,实际上它误导了太多的人走入愚孝,让自己陷入一团糟的路。

人们成年以后犯的错合该由自己承担,但未成年时经历的痛、做错的事,父母都难辞其咎。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经历,但为了让毒素不要继续蔓延,将疾病传给下一代,我们需要尽快了解:有毒的家庭是如何迫害你的。

首先,需要了解有毒家庭的多种类型,包括:


不称职父母——我生了你,但是不想养


他们通常的表现是极度失职,没有承担起作为父母的榜样性角色。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父爱母爱的本能,一些初为人父人母的,自己尚未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命,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去照顾他人,他们往往不会尝试自学或向他人取经,他们的第一想法便是逃避现实。

他们不会管孩子是不是肚饿或者生病,有意忽视生活上的艰难问题,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感受,于是便有种母亲一次次将孩子丢到福利院,等自己又一次跟男人分手需要情感慰藉时,又跑回来领孩子。



这样的家庭里,容易出现父母孩子角色倒置的情况,孩子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过早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职责。父母开心的时候,会给他一块糖,而在父母遇到感情问题时,他们便会沦为发泄对象。

这类父母没有给孩子一种“可靠的大人”感觉,没有提供一份家的安全感,缺乏归属感。


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担心遇到伤害,所以主动用一层锋利的刺包裹住自己,即便他成人以后,这层刺也经常会刺伤别人。

在这些孩子心里,父母亲情、男女感情无外乎如此,他们变得极度渴望被爱,又因担心被伤害,就早早说放弃或者是玩弄一份感情,把生活变成了四处漏风的一栋屋。


操控型父母——我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这种父母总想捏着孩子的小辫子,在他们的世界里,养孩子就像放风筝,无论你想飞得多高多远,都脱离不了他们的掌控。

在他们眼里,孩子这一辈子都是自己的儿女,他们的培养方式,很容易将孩子变成一个事事询问父母的没主见的人。

孩子们试图独立思考和分辨对错时,总会被他们干扰,以他们的方式给孩子规划一条成长之路。

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到了社会上,至少有一半的孩子被认为是“不靠谱的人”,一问三不知,年纪一把还像雏鸟一样总要依赖别人。除了少数从小家境优越的,长大后仍能养尊处优,其他人真是一遇到事就流泪,扛不住一点打击。

但操控型父母偏偏觉得自己没问题,看孩子的眼里也是“自家的宝贝最好”,当然,前提是听话的宝贝最好。

这些父母将自己过去缺失的爱,都投射到了子女身上,以爱的名义对子女施加压力,动辄便是一句“我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啊,你可不能伤我的心”,去胁迫孩子达到他们的目的。



实际上,现在很多被称为“妈宝男”的人,并非是他们缺不了父母,非要和家长住在一起,甚至被和媳妇拆开和母亲睡一屋。

而是他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一直控制着他们,他们已经潜意识地形成了:我如果不遵从,不答应,违背了父母的意愿,那么就是我不孝,我甚至可能失去他们的爱,那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这种看似亲密的家庭关系并不是良性的,它总会在某时某刻崩塌,给家庭成员致命一击。


酗酒型父母——房间里的恐龙会成为终生的噩梦

酗酒与滥药,他们都属于这一类的。

恶习会毁掉一个人,而当这个人还有孩子的时候,那么孩子就成了最无措的受害者。

他们无法改变自己出生在一个酗酒的原生家庭,只能从最开始的不解,到后来默默忍受,精神始终挣扎在一线上,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里的大人又喝大了,会做出些什么事来。

酒鬼最大的特点,就是无下限,他们通常是因为对生活的不满、抱怨社会不公才酗酒成性。而当他们喝大了,便毫不介意那些世俗规矩、脸面亲情,男人会公然在孩子面前打老婆,女人更可能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醉酒的家长,可能会带出一堆的烂摊子,交给清醒的人去收拾,但当他们酒醒后又全然否认自己的作为,事情过去不久,他们又重复来过。

但是其他家人为了“守护”住这岌岌可危的家庭,硬是去否认家里有这么一个酒鬼,每个人都呆呆地看着房间里的恐龙,任由它越长越大,侵占了人的生存空间。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不得不时刻小心翼翼,像站在悬崖边上,随时会掉下去。

孩子成年后可能拼命的不想沦为这么一个人,于是过分苛刻自己去做好每件事情,生怕一点疏忽都会出大祸。对家庭产生一种扭曲的忠诚感,习惯了跟在家人后头收拾烂摊子,甚至会潜意识又寻找类似的伴侣,重复过去的灾难。

而关于父母酗酒的记忆往往会令人在深夜惊醒,那种疯魔一般的状态始终萦绕在心头。


言语虐待和身体虐待——你是我生的,说你两句,打你几下怎么了


很多父母都执着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那么就是自己的私有品,跟家里的摆件、厨房的餐具没什么不同。

他们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将子女当成一件物什去对待,殊不知这种关系每一刻都在伤害着人的身心。

《都挺好》中的女强人苏明玉,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母亲因为她曾阻碍了自己的“晋升之路”嫌弃她。

同样是家里的一份子,还是三个子女中的老幺,这位母亲从没把苏明玉当作一个人看待。她不是差这份母爱,她有那么多的情,但是她选择了给苏明哲和苏明成。



在她眼里,她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但是看待苏明玉,她就只是个累赘,在家里吃了一口米、占了一间屋的女娃,所以连她考学的机会都不给她,将所有的资源分摊到儿子身上,不管苏明玉的死活,只要不丢她的脸做什么都行。

渗入了每一天的言语虐待,激起了苏明玉的反抗,她越长大便越发现和家庭的嫌隙之深,无比清楚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由内而外抗拒和家庭来往,只想求一个答案,可这问题却随着母亲去世成了一个谜。

至于身体虐待,更是家庭中的普遍现象。这种虐待,不是说因为成绩差打孩子几下,搞得鸡飞狗跳那种。

而是不由分说就将孩子拉过来,把生活各处积攒的怒气都发泄到孩子身上。

变成“人肉沙包”的孩子,会习惯性地认为是自己有错,寻找各方面惹家长不快的地方,努力想做得更好但依然避免不了被这样对待。

病态的家庭将疾病延续给孩子,身体虐待型父母多数也是曾经历过同样的教育方式,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他们那儿已经成了通用规则。



《新警察故事》里吴彦祖饰演的“阿祖”,便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他的一帮狐朋狗友也差不多。

他们这些有权有势的富二代,拿人命当儿戏,抢银行又针对警察,一个个像疯子一样,小时候看只觉得无法原谅,他们最终相继被击毙都是应得的惩罚,是报应不爽。

可是长大一些再看,阿祖曾经在家里被剥光了衣服鞭打,被大骂“垃圾、废物……”的画面一直占据在脑海。

他的叛逆是父亲一鞭一鞭打出来的,身为总警司的父亲,本该是社会的榜样、孩子的骄傲,可他在家中却成了一个折磨孩子的恶人。



阿祖对父亲的怒火伴随着疼痛发酵,迟早有一天会爆发的,可他选择了把这怒火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他对父亲的畏惧,导致了他肆意伤害生命,最终自己也倒在枪下。

对于重刑犯和违法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都曾面临严峻的原生家庭问题,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伤害。当这些曾经的受害人心理失衡时,他们选择了看似最轻易的泄恨方式——伤害他人。


性虐待型父母——家长对我做的事情永远都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性虐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对孩子的伤害行为,这种行为背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也摧残了孩子的感情。

“弱小的受害者根本无处可逃,也无人求助,保护者变成了迫害者,现实变成了囚禁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牢笼。”

这种乱伦,不单发生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也包括被儿童视为家庭成员的任何人,那些亲密的长辈。

不仅包括遭受了实质上的侵害,也包括心理上的,长辈们用带有性含义的行为方式同孩子相处,同样具备伤害性,属于性虐待。

乱伦行为极其丑陋的特性令人根本不想承认它的存在,但是多年的数据调查显示,人们根本无法否认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

去年,有网友拍下“高铁上父亲对女童做出猥亵动作”的视频,女童一直很抗拒,但是却挣脱不了来自父亲的这双“咸猪手”。

即使是幼小的孩子也会本能地对这种行为感到排斥,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当孩子遭遇这一切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乱伦的侵害者可以是任何人,甚至看起来工作勤奋、为人诚恳、毫无异常,但他们仍会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去掠夺、骚扰弱小的孩子。

生活在这种看似美满的家庭里,子女会厌恶身边的一切,更加厌恶自己,浑浑噩噩,自我放弃。

因为,乱伦摧毁了童年最宝贵的本质——童真。


04 满街可见樊胜美,人间难得苏明玉


有毒家庭的类型往往是交叉的,孩子不只收到一种身心伤害,在多方面都被刻薄的对待。

这些恶劣影响代代相传,人们在家庭生态中并没有感受到恰当的关爱,便没能学会积极健康地爱人。

一些人习惯性地迁就父母,满足一切无理要求,背负了过重的责任感沉重前行;

一些人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各处都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认为自己只是生活的无名氏便自暴自弃;

一些人对感情极度需索,又信任缺失,控制欲极强,反而处理不好每一段情感;

一些人走上了歧途,比父母更变本加厉,以为这样就能让心理上好过一些……

但是家庭曾亏欠的,并不是虐待自己或者虐待他人就能找补回来的,唯一海阔天空的方式是与自己达成和解。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看《都挺好》的时候,大家觉得苏明玉是个刺儿头,但本能为她曾遭受的不公将情感倾向于她。

苏明玉是很争气,选择离家出走,独自一人赚学费生活费读完大学,还打拼出一番事业,坐上总经理的位置。

但是世间又有几个苏明玉,能够不留情地斩断一切联系,不给家庭伤害自己的机会。

更何况她也是封闭了一方面的内心,主动关上了需求亲情的心门,不见不念,无欲则强。


男友不明内里说她处理的好别人的家事,怎么到自己反而一团麻,拎不清。

那是因为她早已意识到原生家庭对她来说是一场灾难,母亲的斥责偏心,父亲的漠然逃避,已经困扰了她整个成长期,再掺和进去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解决,她不想在投身到阴影中了。

但无奈的是,她还是有那么一些心软,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不过这一次,她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自己的底气。

苏家那几个男人再糟糕,她还是不能避免自己是父亲的女儿、兄弟的妹妹。她不会无谓的妥协,纵容无理的苏大强,也开始对兄长能帮则帮,成了家中至关重要的主心骨。



如果不是足够的坚强,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

遗憾的是,我们人人都向往成为苏明玉,却总不免沦为了樊胜美。我们并没有小说那种好运遇到贵人风生水起,更多的是努力了结果也就平平。

同时,与家庭的牵绊太深,一直试图拯救家庭危机,也隐隐期待有人来拯救自己。

但是游到眼前的机会太少了,最终是在平淡生活里被磨去韧性和期待。



不如换一种思维想想,我们何必都想成为苏明玉呢?我们其实足有千百种途径去好起来,无论是自愈还是寻求帮助。

想解脱原生家庭导致的恶劣影响,就是学会脱离家庭看待父母,承认自己与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

当抛开这层世俗关系之后,你才会发现,他们一直在对你施加伤害,这伤害有多严重,你作为一个人都有哪些感受。你要说出来,至少写下来,别让压抑的情绪永远没有宣泄口。

别再给自己背上一个包袱,名为“不能丢下他们不管”,背负太沉重的责任感,有时候他们没有你一样能生活的好好的,何必要总在他们眼前晃,成为情感惩罚的对象呢。



要克服面对父母的恐惧,在已经明显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创伤的时候,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至少找一个理智的倾诉对象,帮你疏导内在的憋闷、悲伤等情绪。

不必拿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生活嘛,是一天一天进行时的,不是大吵一架就能把陈年旧事说明白的,你的抗争要同你的自愈变化一样慢慢来,但掷地有声。

(更多修补自己原生家庭性格缺陷的方法请大家自到书中去寻,本文浅显,就不赘述过多了)


希望这本书能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改变,无论是受过伤害的成年子女,还是老师、家长,都能从中找到自我疗法和合理的教育方法,明白影响孩子的三观,到底是从哪些方面开始的。

处理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要终生身陷牢笼,被愧疚感压垮。

也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位对孩子来说亦师亦友的大人,或许就能影响人的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