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侗戏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侗戏论文)

作者:吴昌海

论文摘要:就侗戏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作一次关于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非主流论述,深入解析侗戏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对如何更加切实有效的继承、保护和发展侗戏提出自己的论点。

关键词:缘起和现状,定位与角色,题材和类型,年轻人,文化价值,策略。

一.侗戏的缘起和现状

众所周知,相比于京剧被誉为国粹,侗戏在侗族人民的心目中,相信同样也是侗族文化艺术的精粹,这是毋庸置疑的基础认知。

侗戏缘起于近两百年前的侗戏鼻祖吴文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虽说有些戏剧元素也是依样于临近县域的汉戏,但在经过侗族语言、侗族服饰、侗族音乐等诸多明显区别于汉戏的侗族元素的加入融合,使得侗戏能脱胎换骨自成一体,并在侗族地区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流传,成为侗族地区普通百姓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佳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侗族人民也在大刀阔斧的时代巨轮之下同步前进,同样伴随而来的,是外部前卫思想的泛滥成灾,致使偏安一隅的侗戏艺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到村里看过侗戏的人应该都有一个普遍印象,以前是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在浓厚的年节气氛里,安安心心的坐下来看戏。那么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呢?那就是只要一到侗戏开演,那些年轻人就像躲避瘟疫一般,很快就跑光了,即便留下来几个,那也是另有目的的,不是无处可去,就是仅仅为了消磨时间。而真正为了看戏坐下来的,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暮气深沉的老人和一部分中老年妇女。

我曾经参与过侗戏的演出,深刻体会到作为侗戏演员的不易。为了能顺利演出,你在年节之前就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到侗戏的预演队伍当中,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往往是早早吃饭出门,一直演戏到深夜才能回到家。耽误了家务事不说,好不容易等到开台唱戏时,却发现原来台下根本就没几个观众。这样的状况对于戏班子来说,无异于是在经历一场精神暴力,你会深受打击,长此以往,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家都对侗戏的前途没了信心,对于侗戏艺术的追求也没了热情。演出与观看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了演观双方彼此的心理失衡。于是,有的村寨再也没能把侗戏班子组织起来,有的村寨侥幸组织起来了,也是走个过场草草了事,像交作业,干巴巴的没有激情。而侗戏师一年年正在老龄化,有的直到过世也没能找到接班人,从此,一个侗戏的继承源就宣告断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就是侗戏当下正在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侗戏作为文化的官方定位和民间角色

侗戏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需要有一个清晰明朗的官方定位。

在侗戏遭遇式微、但还不至于消弭殆尽的当下,急需得到政府文化部门在适当范围内,对侗戏作为一种文化的身份作出一个清晰明朗的官方定位。具体的做法,比如像侗族大歌那样,也设立专属的“侗戏传承人”,并适当的借助一些恰当的时机,频繁组织侗戏文化的民间交流,适当对侗戏故事的题材和类型,作一些试验性的标本抽样,从民意数据上对侗戏故事作出必要的研判,并在侗戏师的新老更迭更新换代上作出务实的引导。

设立“侗戏传承人”要纳入考核,不能是占着位子不干事的投机者,要求“侗戏传承人”要具备作为一个合格侗戏师的资格,既要能系统传授侗戏知识,又要具备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了解当下主流群众对侗戏故事的题材和类型的潜在偏好。加强侗戏文化交流,要结合实际情况实际操作,不能太过武断,要视群众的实际能力为基础,适当的导入一些资金和设立助力平台,从拉动侗戏文化复活的出发点提供应有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实际支持。

我们知道,侗戏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艺术演出,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文化消费,这是侗戏在民间的角色扮演。相比于侗族大歌,侗戏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侗戏因为篇幅的浩大和侗族语言在其内容表达上的绝对占比,决定了侗戏无法像侗族大歌那样远播海内外,并迎来其他兄弟民族群众和域外观众的高度关注,这一确定不变的属性,导致了侗戏只能在侗族地区繁衍生息,而无法通过与其他兄弟民族群众和域外观众的深度交流得到更好的宣扬和发展。由此不难看出,侗戏在当前语境下,只适合在侗族地区的本民族、本村、本寨进行相互推广流传交谊来往,而不能突破民族疆界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

三.对侗戏故事题材和故事类型的解析

侗戏故事题材还需要大幅扩展,侗戏故事类型不能太单一化,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毫无保留的扔掉说教式的故事叙述方式。

从故事题材上说,当下所能看到的侗戏剧目,除了一些从汉族戏剧改编过来的老剧目,很大一部分的侗戏剧目都是老掉牙的题材,不是主人翁命不好,就是儿媳妇不孝顺;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固守不前空嗟叹。而最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侗戏都是苦情戏,这已经严重脱离现实。如果大家足够关注现实,就一定不难发现,生活中从来不会缺少故事题材,而最直接的题材,就是每天都发生在身边的现实故事。比如:留守儿童题材,打工题材,创业题材,异地恋爱题材,两代人的文化差异题材,城乡改造题材,中国梦题材等等不一而足。

从表达方式上来说,比如留守儿童题材,我们可以避开常规的苦情戏模式和说教式的叙述方式,那就可以试着从留守儿童的自强自立开始,比如让他自己学习种菜,自己做饭吃,自己学着维修电路,自己收拾家里……然后可能的情况是,有更多的孩子受到启发,从而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进而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而苦情戏的结果,往往就是浓墨重彩地讲述这个孩子有多孤单,有多可怜,有多无助。这是一个错误的表达方式,至少是一个反现实的表达方式。因为短时间内我们根本无法改变我们正在面对的现实生活,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你就只有改变自己,用积极的、励志的方式去表达一个孩子如何面对自己人生的困境,从而通过积极的态度,引导自己走向坚强自立的、对人生带来积极意义的途径。人们在观看这样一出具有积极引导意义的留守儿童题材故事时,一定会不同程度得到启发,从中寻找到一丝希望的光芒,这才是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应该追求的终极意义。

再从故事类型上说,绝大多数侗戏是悲剧,正剧很少,而喜剧更是几乎没有。但毫无例外的是,每一个故事都在隆重的将说教式的故事叙述方式进行到底。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几乎可以说,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林黛玉那样枉自伤春悲秋的人。也再也找不到一个愿意抛弃个人立场而为顺应教条俯首贴耳惟命是从的人,可以毫不掩饰的说,这是一个更加注重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加注重体现个体生命价值的时代。这个时代同样有着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价值评判体系,甚至比过去更加注重对于精神涵养的鲜明追求。

现在这个历史阶段,早已不是当初那些曾经凄风苦雨的艰难岁月,但生活的压力从来也没有减少半分,本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烦闷的不行,想看个侗戏透透风解解闷儿,一看又是苦大仇深的悲剧,你想想,谁愿意看下去?观众在看戏时,没有得到舒适的情感体验,没有从中感受的审美愉悦,没有得到一点点精神境界的升华,没有因为看戏而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激情、有意义、有希望,那他就不会轻易为剧情所动。试想,一个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侗戏剧目,每天干巴巴的持续在演出,演出者累,观看者也累,大家都落不着好,何必呢,还不如不要开演这种没有意义的剧目。

悲剧太多,是年轻观众流失的主要原因,而一成不变的说教式表达,则是年轻人最反感的精神毒药。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侗戏故事,都是不合时宜的,不具有促进文化发展的先进性。直白点说,作为承载着未来使命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当下的侗戏,不喜欢侗戏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侗戏的故事表达已经落后于时代语境,跟时代发展已经严重不同步。

而要想与时俱进,则必须从侗戏师开始,带动所有参与侗戏演出的成员,摒弃旧有观念,结合现实,重新在故事题材和故事类型上开疆拓土,用切合时代精神的方式去讲故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侗戏艺术的再次辉煌。

另外,应该提倡每个村的侗戏班子要保留自己的个性色彩,不能趋同一色。这个所谓的个性色彩,是由那个村子本身的语言习惯和行事风格基调所奠定的基础,没必要去刻意仿照其他村寨的风格,这样一来,各个村寨的侗戏班子,无论是唱法、腔调、配乐、走步、着装等等各方面,彼此之间就能有一个清晰的辨识度。

培养侗戏继承人,一定要能从前人的故事脚本中,找到一个创作故事的规律,哪怕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用现代的创作思维,去关注大众审美情趣,去关注故事题材的拓展,去关注故事类型的实验性尝试。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侗戏从旧有模式中解脱出来。总而言之,不是侗戏不好,只是缺少会讲故事的人。

四.侗戏应该要努力去打动年轻人

凡是故事,都有其魅力,只是分时间长短。有的故事听几句就够了,有的故事却非得听完看完不可,这就是两个故事之间高下立判的分水岭。侗戏也是一样,它也在讲故事,它讲的故事还配上了伴奏的过场音乐,还有独具特色的侗族服饰的展示,再加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抑扬顿挫之间,就能把你带入到古旧的时光深处,去领略剧中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

还记得小时候,每当逢年过节,我都特别盼望能去舅舅家看戏。我舅舅家在高近村,他们村既有侗戏,又有大戏,也有洋戏。洋戏,顾名思义就是西洋戏剧,是用来充场的,没有浩大的故事内容,但是注重个性,特别是伴奏的曲子,悠扬动听,走场的动作更是另类而张扬,令我至今难忘。大戏,就是汉戏。汉戏注重把式和台风,但所有的服化道等,在高近村都是原始沿用,没有加入任何属于侗族的元素。这两种戏剧,如今在侗乡早就陨落,无从寻找。而侗戏虽说有一些村子在逢年过节时还在坚持上演,但是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景象。

眼下无论在哪个侗族村寨,只要是有侗戏演出,你所能看到的场景,就是台上是一些中年人在演出,台下是一些老年人在观看。不明就里的人,很容易被这个见惯不怪的场景误导,以为侗戏就是给侗族老年人看的,没年轻人什么事。甚至听说,有的侗戏演出,出现了开钱请人充场看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侗戏文化的悲哀。

我们知道,艺术是不分年龄的,侗戏艺术也一样,不应该出现年龄划分,更不可能只是老年人的专场。但是年轻人不在乎啊,他们觉得无所谓,因为这个时代可以关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何其多哉,自顾不暇,哪还有时间去看什么侗戏?

有一年,我们寨南村请来了坝寨的侗戏师杨富华老师,他那时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为人十分的谦逊和蔼,用一句侗家人常说的话就是“老少和三班”。那一年,他带我们学演的侗戏剧目叫《凤娇李旦》,故事讲述的是唐朝皇帝李旦和皇后凤娇之间的爱情故事。我在戏中扮演一个丑角,吴增荣和吴运娇在戏中分别扮演李旦和凤娇,后来他俩还因此成了真正的现世夫妻,也算是一个侗戏剧目给他们修来的缘分。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前朝皇帝的正宫娘娘的吴培开丫头,在遭遇武媚娘的迫害、被打入冷宫之时,她凄凄切切的唱腔、将断未断的声气把挠痛人心的悲苦情境抒发得淋漓尽致。我当时在戏台一侧拉二胡伴奏,看到整个戏台下观影的群众,幼者噤若寒蝉,大人则无不随其悲戚泪目,更多的长者更是入戏太深老泪纵横……看吧!济济一堂的观众,都陷入了当时的戏剧情境当中,那是我第一次被侗戏震撼到,深刻体验到了侗戏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审美享受。而那时,我们青春正好,就是一帮年轻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不是侗族年轻人不喜欢看侗戏,只是很多侗戏没能打动他们,没有打到他们心里那根弦。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从《凤娇李旦》这个剧目来分析,首先,它是一个正剧类型的古代爱情题材故事,它也有悲剧情节,但不是刻意强调的悲剧,而是顺应剧情发展自然而然出现的悲剧情节;它也有喜剧情节,比如我所扮演的丑角在剧情当中,就有很多具有喜剧特点的戏剧情节。故事好了,再加上演出上的出色表现,自然就能立得住,从而也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现在的老年人普遍认为,如今的年轻人都不好交流,说什么都不听。其实真不是年轻人怎么了,而是时代在向前发展,而老年人多半固步自封,没有了跟进时代步伐的激情。怎样让垂垂老矣的侗戏,变成精神抖擞的年轻人打心里愿意接纳,并成为肩负起侗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主体,是摆在当下最大的难题。可以这么说,侗戏只有真正做到打动了年轻人,就一定能顺应时势,在年轻人的热情参与和责任担当的主观意愿带动下,继承、保护和发展侗戏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总之一句话,能让年轻人也跟着老人们一起坐下来开开心心看戏,那么侗戏的未来也就有希望了。

五.别让侗戏变成没有价值的文化

侗戏的价值,说白了就是文化消费。反观当下,看侗戏的主体,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基本上不太感冒,甚至大多数年轻人对于侗戏表现出本能的反感。这不是侗戏的错,是侗戏在发展过程中,给年轻人留下的刻板印象,让年轻人对侗戏来不了电,侗戏已经变成了年轻人避之惟恐不及的精神符号。年轻人在侗戏艺术里面没有找到认同感,进而没有消费意愿,所以他们往往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这种现象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久累积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射。对于侗戏来说,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是长久以来,侗戏以苦情戏加说教式的传统故事策略,跟年轻人的价值判断产生了严重分歧,而正能量和喜剧的严重缺位,让年轻人更加名正言顺地移步于网络文化,他们认为侗戏已经没有文化价值,这是侗戏在故事上的错位,给年轻人造成的误判。

但在民间,还是有很多中青年人,很喜欢侗戏,他们大多数也只是把热爱藏在心里,他们不是闷骚,他们只是不敢轻易说出来,因为在有些地方,侗戏已经沦落到了一旦说出来,就有可能会被取笑的地步。

亡羊补牢未为晚,我们应该尽早行动起来,用实际的行动带动全体热爱侗戏艺术的人们,从故事开始,把题材拓宽,把类型往喜剧和正剧上偏重,把时代偏好作为选择的基础,去伪存精,让那些苦情戏见鬼去吧,让那些说教式的叙述方式见鬼去吧,让那些粗陋不堪的低级趣味见鬼去吧,别让侗戏变成没有价值的文化。

六.继承、保护和发展侗戏的策略

下面再来说说个人对于继承、保护和发展侗戏在政府职能引导下的具体做法。

在现在来看,侗戏在民间的继承是讲究缘分的。有的年轻人喜欢侗戏,但是他本身无处讨教,有的侗戏师想找个继承人,还真找不到这个“合适”的人才。但其实也是可以不用等缘分,政府主管文化的相关部门可以设置平台统一牵头,通过村民委搜集侗戏师和配乐师,这其中包括熟手和有参与愿望的确认是可造之材的新手,因为有备无妨多多益善。然后通过政府平台对接,就能互通有无,弥补因为信息不畅形成的资讯断裂。

从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要想真正实现侗戏文化的保护,就要通过政府职能,像鼓励侗族大歌传承人一样,用实际的资金作为犒赏和鼓励侗戏师朝着正确的、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方向去创新故事。这样既能发挥侗戏师的创作积极性,也体现了对侗戏文化和侗族大歌同等的重视,更能促进侗戏艺术在侗乡各个村寨的繁荣发展。

侗戏师绝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这个人一定是对侗戏有最强烈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既要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又能团结上下知人善用;既要博古通今明辨是非,又要宽宏大量德才兼备。总之,侗戏师绝不是一个一心想要混取犒赏的人能轻易做到的。

说到侗戏的保护,应该像保护侗族大歌一样,对过去具有深远影响的侗戏剧本加以誊根和修正。誊根,是对文化老本的尊重;修正则是对当下文学常识的尊重。誊根就是照抄;修正要按照文学常识进行修改,但要尽量保持原创的创作意图和精神风貌,力图远离那些荼毒人心的说教式的苦情戏。

说到发展,这是个大课题。马克思说过,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结合到侗戏的发展上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量变。在侗戏濒临困境的当前,政府要着重牵头引导,以点带面,带动民间力量,把握在文艺汇演、旅游推介、逢年过节、民间交谊等相关的时机和契机,以提升侗戏艺术审美为目标,将侗戏的故事讲好,重新擦亮这块早已落满尘垢的文化招牌,让广大群众在消费侗戏艺术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群众在观看侗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舒适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能从侗戏的文化传达中得到一点点精神境界的升华,能因为看侗戏而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激情、有意义、有希望。只有这样,侗戏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才有立根之本,才有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广阔无限的未来。那么侗戏文化也必将在一种良性循环的演进过程中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最终达到传承、保护和发展的终极目标。

                                                   吴昌海

2017/2/1于广州天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02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655评论 1 2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726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204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58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31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44评论 2 3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98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38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33评论 2 24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2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44评论 3 2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37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0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88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72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6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吴昌海 论文摘要:就侗戏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作一次关于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非主流论述,深入解析侗戏当前面临的困境...
    穿风阅读 992评论 0 1
  • 此刻是2017年10月20日早上两点半,我在学校宿舍里面,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一边回味一边失落,室友的磨牙声让...
    风起飞舞的日子阅读 584评论 0 1
  • 迈出第一步! “明天聚聚”。哥们打电话来,太好了! 呀,天这么冷,怎么去呢,坐车去?冷!开车去?老爸同意吗?呃.....
    我要的只是成长阅读 212评论 0 1
  • 不知道你会不会跟我一样很容易舍不得。小时候,有时亲戚到我家住几天,到离开那天,我都会很难受。经常放的牛被家里卖掉了...
    唔哩君阅读 786评论 0 0
  • ​ 看到一个笑话:一女大学生坐地铁回学校,补妆时有个小男孩一直盯着她看。补完妆后女学生听见小家伙对他妈妈说:“妈妈...
    静夜思呀阅读 21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