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里最早叫中国——探寻华夏“历法之源”

本文为独家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4700年前的一个清晨,太阳才刚刚从塔尔山上升起,一位陶寺人早已在山前等待:他是奉命来“看”太阳的,山前13根夯土柱就是他的工具。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中间两根柱子之间的缝隙时,他决定立刻回去报告这个消息。因为,播种的好时节就要到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就始于四千多年前的襄汾县陶寺村。《尚书·尧典》中有,帝尧时期,天下归心,为安农事,顺民心,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如今,二十四节气已经不再简单地指导农业生产,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它从气候的概念推及饮食、养生,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走向了世界。


陶寺古观象台遗址


历法之源——塔尔山前观日出

华夏大地5000年的文明史中,“历法”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传统历法以朔望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其安排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因而又被称作“农历”。

传统历法流传到今天,节气几乎成为了它的“主角”。在科技手段极其发达的当下,它却仍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的开展,仿佛一种“神奇”的存在。

“历法之源在山西,‘二十四节气’始于‘二分二至’。”

2003年,在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专家发现了一处由13根夯土柱及同心圆组成的遗迹。经在原址复制模型、模拟实测、精密计算并论证后,专家确定该遗迹为帝尧时期的古观象台。它占地1740平方米,距今约4700年,比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500年。

最早的“节气”概念,就出自这里。

每日清晨日出前,“观测员”都要站在同心圆的圆心,透过夯土柱的缝隙看日出,以为农事和祭祀活动“看个好天儿”。渐渐地,他发现了点什么:一个冬天的清晨,太阳出现在了最南边两根柱子的缝隙间,明亮的大“圆盘”下缘,恰好与对面塔尔山的山头相切,那天的冬夜格外漫长。转眼炎夏,清晨的太阳又刚好出现在最北边两根柱子间的缝隙间,那天的白天亦格外长。

与此同时,昆仑山(今云丘山)顶,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组成的奇峰异景中,羲氏、和氏昼追圆日,夜观北斗,也发现了一年中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重要节点。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将这些发现总结成为了一套古老的历法:将一年的天数确定为366日,“以闰月正四时”,并分20个节令。

5000年前,从陶寺和云丘山起源的这套历法,成为了“农历”的雏形,也使上古的农业生产告别了“不确定性”。虽然在节气上与当今相差三天左右,但其精度和先进程度,依旧领先于其他古文明。

今天我们站在塔尔山前观日出,不由地要为先祖的智慧深深鞠上一躬


农耕之基——体“物候”,看节气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中的这些句子,记录了各种小动物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6月5日恰逢“芒种”。山西南部的运城地区,麦田已经一片金黄。午后一场雷雨即将到来,田里有人忙着把刚收割下来的麦子放到拖拉机上带走。

虫动鸟徙,春种秋收,这就是“物候”。

今天的翼城历山舜王坪,曾是舜帝重华带领人们躬耕、观察自然现象、记录物候特征的地方。相传舜帝躬耕期间,曾绘制了最早的物候历——《七十二侯历》。舜帝以后的一千年,《夏小正》中才有了“正月启蛰,雁北乡.震呴”的记载;至汉代,《七十二候历》渐渐系统完整;待到北魏时期,七十二候被载入了国家历法;及至太平天国,“天历”中也有上年的物候记录,称“萌芽月令”……

《七十二候历》和《夏小正》究竟是何人于何时所做,如今并无确切资料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歌作为宝贵的经验总结,已然成为了黄河流域的经典“农事指南”,也是广大农民心中的“图腾”。

蜓立荷角作物旺;蚂蚁垒窝要落雨;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在技术非常不发达的过去,古人通过对物候细致的体察和对气候变化微妙的感知,确定了“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把一年划定为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一候里气温的起伏,会引起某些生长发育期特别短的植物巨大的变化。

在冬小麦主产区运城,冬小麦适播期大约需要600℃积温。在没有小型农田自动站帮助之下,农民们自有方法: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一候”“一气”,在这里体现得尤为明显:仅仅差了那么几天,种下去的麦子,明年可能就无法收获。

古人的经验,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科学的。

从羲和观物,到“萌芽月令”,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的人民,为了守护这宝贵的经验,用一段段农谚、一首首歌谣,将历法的精髓交到了现代人这里。

摆脱了刀耕火种的限制,品尝着现代农业文明的成果,你是否该为这发展进步感到骄傲呢?


文明之始——这里最早叫“中国”

从历法的起源到农历的确定,过程多少带有些神话色彩。然而在历法起源之地展开的考古发现却表明,三皇五帝或确有其人。

在上古羲和观天象的云丘山,至今仍保留着与历法有关的地名,如鼎石(丁石)为立竿见影确定的石标杆;斗勾洼是测北斗星斗柄的地方;夏历则为整编历法的地方。

相比地名,更为可靠的还是物证。

2009,专家组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天文观测工具——“圭表”的复制品进行了验证观测,发现它与一起出土的玉琮、玉戚等,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得最早的圭尺实物工具套。这一重大发现表明,《尚书·尧典》关于尧进行的天文活动的记载是真实的,帝尧并不是传说!

站在塔尔山上俯视,陶寺古城呈现出“国都”的气势恢弘。在这座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城池东北方,宫墙将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隔开来,墙内宫殿庄严肃穆,墙外街巷人声鼎沸。南边种着各色作物的农田,西边官方主管的手工业作坊,是这城市吃穿用度的来源;东边的祭祀场所,西边的皇家陵寝,则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至于古观象台、仓廪国库,则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必要支持。

《周髀算经》曾记载,“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这一段对夏至圭表影长的描述,是基于站在“地中”的前提。而在2009年的论证中,陶寺出土的圭尺,在夏至这天影长即为1.6尺。这说明陶寺遗址即为当时的“地中”。专家组再以这个点进行测量,进一步印证了《尧典》中“光披四表(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的记载。大型墓葬出土的“龙纹圆盘”,进一步证明陶寺人曾生活于王权之下。

真实存在的尧,考古发掘的圭表龙盘,乃至标准化的都城建制,让陶寺遗址显得卓尔不凡。因其独特的时间空间地位,陶寺遗址撑起了尧舜禹时期的华夏文明,更为何为“中国”这个深奥玄妙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4700年前,山西已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中国最早的历法由此产生,中国古老的文明在此发源。三晋大地,表里山河。站在“农历”诞生的地方,我想我们会选择骄傲地说——

这里最早叫中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825评论 4 3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887评论 2 30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425评论 0 2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801评论 0 22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252评论 3 29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8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216评论 2 32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05评论 0 21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47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83评论 2 2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54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94评论 3 2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406评论 3 2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22评论 0 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6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242评论 2 28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6,017评论 2 28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姑且称呼你为W吧,我和你认识是在高二那一年,你是一个令所有老师都头疼的人物,叛逆,极度的叛逆,不羁,极度的不...
    C文敗類阅读 159评论 0 0
  • 姑苏城的钟声悠悠响起,青衣罗裙,云烟缥缈。 不是客船,是姑娘的小船,穿行自如,荷叶田田。 江南的夜,许你繁华,许你...
    北瑶阅读 244评论 3 1
  • 从字面的意思看,runloop有循环,跑圈的意思 runloop在开发中的作用是能够保持程序的持续运行,用于处理A...
    笑啥风云阅读 2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