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梁实秋:从这里,奔向不同的命运(二)

命运的短暂交会

1940年,老舍与梁实秋终于会面了。

当时,老舍在北碚筹备新的“文协”办公地点。在友人的引荐下,梁实秋拜访了他。

虽经过了1938年关于抗战文学的笔战,可两个性情中人会面之后,不仅不计前嫌,而且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之后,二人就时相过从,成了朋友。

1943年,老舍一家定居在北碚。两人住得近了,更是来往频密。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刚到重庆,一时没有工作,一大家子生活颇为困难。梁实秋就推荐她到国立编译馆做编审工作。

那时候,国立各机关和“文协”经常组织宣传抗战的文艺活动。老舍一口京片子,喜爱民间曲艺,又惯来是积极分子,当然要时常登台表演。

他不仅自己登台,还要拉上梁实秋一起。

在二人故居的展览中,都收入了下面这张漫画:

这是漫画家丁聪所绘的《老舍演双簧》。好多人误以为这画里画的,就是老舍和梁实秋,其实不然——前面扎小辫儿的,确是老舍无疑,但他身后藏着的那位,其实是有名的滑稽大鼓艺人富少舫,也是他的一位好朋友。

老舍与梁实秋一同出演的并不是双簧,而是相声。

1944年,北碚各机关团体发起募捐劳军晚会。老舍自告奋勇说一段对口相声,选中梁实秋做他的搭档。

梁实秋是北平长大,相声听过不少,但没有登台说过,于是连连推辞。老舍说梁若不答应上台,他也就不演了。梁实秋熬不住软磨硬泡,只得勉强同意。

老舍对相声很有研究,能把老相声全本大套地背诵下来。他很快就把《新洪洋洞》和《一家六口》两个段子默出来了,与梁实秋一同排练。

排练时,他叮嘱梁实秋说:

“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说到紧要处,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喝彩声,哄堂大笑。”

果然,他俩合说的相声,相当成功。他们连说两晚,头一晚由老舍“逗哏”,梁实秋“捧哏”,第二晚相互对调。上演的时候,他二人走到台前边,泥塑木雕一般绷着脸、不开腔,片刻过后,台下观众已是笑不可抑。

梁实秋多年后回忆说:老舍认为老相声经过了千锤百炼,“已到了至美的境界,不可稍有损益”。后来,因为他再三坚持,老舍才同意在用折扇打他头的时候,只略微比划,不会真打。可是,到了第二晚真演到这一出时——

“老舍不知是一时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反诺言,抡起大折扇狠狠地向我打来,我看来势不善,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了我的眼镜。说时迟,那时快,我手掌向上两手平伸,正好托住那落下来的眼镜,我保持那个姿势不动,喝彩声历久不绝。有人以为这是一手绝活儿,还高呼:‘再来一回!’”

曾有人因为这精彩的一幕,判断他们二人的相声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殊不知这是二位业余选手的一时失手。

这样的失手当然无法再来,而那一晚的开怀大笑和掌声雷鸣也成了无法重复的回忆。那次他们的合作,就是最后的一次。

不知你想过吗,若有了时光机,你会去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我的愿望很多,其中的一项,就是要回去听那一晚的相声。


奔向不同的结局

命运的短暂交会之后,他们各自奔向不同的结局。

抗战结束,梁实秋离开重庆,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利用课余,他重拾起中断八年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工作。

这项工作是在胡适先生的倡导下开始的。1930年,胡适物色了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和叶公超五个人,一同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后来,其余四人陆续退出,只有梁实秋坚持了下来。

抗战前,他已译出四部悲剧、四部喜剧。抗战结束后,他凭借一己之力,继续这项浩大工程。直到1968年,他终于在台湾完成了莎士比亚37部剧集和3部诗集的翻译。

这项翻译工程前后花去了他38年的光阴,却也使他的晚年充满了荣耀——他是汉语世界译完《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梁实秋把他在台湾的住所也命名为“雅舍”,并继续创作雅舍系列散文。直到1986年,他还出版了散文集《雅舍谈吃》。

1987年11月,他以84岁高龄在台北病逝。

如果说梁实秋的后半生如同江流入海,日趋宽广、平坦、和缓。那么,老舍的后半生则如大江冲进高山峡谷,急湍胜箭,猛浪若奔,直至这汹涌的急流在1966年8月24日,戛然而止。

头一天遭受到严重冲击、侮辱和殴打的老舍,选择在太平湖结束了生命。

有人说他的死是为殉道,有人说是出于激愤,也有人说是因为悲观绝望。他没有留下遗言,他最后一刻的想法,成了谜。

梁实秋在回忆文章中悲痛地说:

“像老舍这样的一个人,一向是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他的思想倾向一向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他的写作一向是属于写实主义,而且是深表同情于贫苦的大众。何况他也因恪于形势而写出不少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他那样的结局。然而,不应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

老舍始终努力地走在时代的前列,然而,他仍然没能避免为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覆顶。

在被淹没的时候,他是否有过一丝后悔?后悔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失去了太多的自我?后悔在宣传机器的轰鸣中,失去了他最可宝贵的、文学的本真?

我们再也不会知道答案。

王小波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一文中也提出过一个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

他给出了他的答案: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此言不虚。


推荐阅读:

老舍与梁实秋:从这里,奔向不同的命运(一)

藏在细节里的张爱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