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之智慧

化之智慧

引子

那是去年深秋,桂花暗香涌动,且开始凋谢,至今近一年了。一天清晨,我来到公园,见洒落一地的桂花,心中泛起淡淡伤绪,但生活依旧,还得向前。

我来到公园偏偶处,两株小枫树下,与往常一样,开始我的养生之修。它源起于中国传统中的浑圆桩,这里且不细说,我会在“化之道”一文中详谈。

当我修至深处,双手环抱成一环,似一球,而开始向外拉扯;也就是,在意的作用下,相向十指,往各自相反方向,由内而外,缓缓绵绵微微,外界都难见所动,而扯动时,一种奥妙的感觉出现了。

身子周遭的场力,有粘连感,这一直都有。

但因环抱双手之十指的向外拉扯,却变得象棉絮一样,被拉扯开来,一团团,一丝丝,慢慢的,变得似水般,稀薄的,其实还要更薄,难形容。与此同时,身子也在变化,象是冰山在消融,由内发生;拉扯中,身子的内在,细细密密地融解着,将要坍塌。我朦朦胧胧地感觉,身子里似乎生成出新,不一样的因子,但是什么?我且不知。

这般体验是我不曾有过的。

也许是受前面心绪的影响;更也许是长久的累积,今天发作了。

就在我沉浸其中之时,脑子里跳出一个“化”字,自己被化了。

我开始审视化的概念。化,似乎很熟悉,天天都在嘴边,化解、化除、化去、融化、演化、文化,能说出难以计数的词;但此刻,我开始去审视它时,却觉得陌生,自己并不了解它。它的原意是什么?我就不知道。

“化”字的原意

回家后,我查了《说文解字》。这个世界唯有汉字,一脉相承,从几千年前发明创造汉字起,至今不曾消失,人们用的还是它。而且,人们可以去追溯其造字时的原意,历史上的字意演变,及当时造字的智慧。这是别的文字所不及的。

《说文解字》对“化”字的注解是:“教行也。教行於上。則化成於下。”

这注解说的人之教化,我不满意,认为原意并不在这,继续查。

查到百度百科,它有甲骨文字形及注解,“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其字形为“

”。这是会意字,原意尽在其中,但得好好领悟才出真意,我愿长时间来消化它,理解它。此且不表。

再看下去,《黄帝内经》有这样的注解:“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

还有,《辞源》有化、变的注解::“疏:变,谓后来改前, 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 。“[ 2]即事物渐渐地发展过程, 叫做变;事物从有到无,突然发生,叫做化 。可见变属量变,化属质变。”

这让我为之一震。化与生的关联,化与变的不同,这都是我先前没有的知识。更是,它契合着我引子里的那一幕:当我身子里生发出新的因子时,脑子里跳出“化”字。

这是我们民族古老智慧的基因一直流传在我的血液里吗?仅是自己浑然不知,而今爆发出来而已。

为此,我愿尽其一生,探索下去。

西方之变与中国之变化

在此之前,我的眼里,西方之变就是中国之变化;变化就是变,两者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可以通过逻辑推导出来的。仅是,中国人为了汉字表达上追求节律美,有时用变,有时用变化。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

然而,古人告诉我们,并非这样。中国之变化,变是可以通过逻辑推导出来;但化,逻辑难推。

这是怎么啦?我们是怎么丢失了自己的化之智慧的?我想着。

无疑,有我们的教育缺失,没了这方面的内容;更是,西方知识成了我们知识的主流,主要内容。我没有怪罪西方的意思,人家好的、强的,就是好的、强的。我只是想说,西方就没有变与化之分,他们只有变,没有化。我们跟着学,也自然成那样了,从而丢失了自己的化之智慧。

赫拉克里特一句名言:“我们不能再次踏进一条相同的河流”。这是流变思想,产生于古希腊哲学的早期,深深影响着后来的西方哲学。这是典型的变之概念,河流恒长流着,变着,但不会有新东西生发出来。

即使到了源头,原点,他们也会以公理、假设来处之,数学就是这样产生的,很伟大;但是,物生物的化之意识没有,唯有变。

前面《辞源》注解中提到“变属于量变;化属于质变”;但是,量变也好,质变也好,都是变,没别的。然而,量变、质变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是西方人。这就说明问题了,西方人缺乏化之意识。

至此,我脑子里跳出原子论。

原子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来的,说原子是世界上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统治世界二千多年,直到近代西方科学观察到,原子可再分,它由外层的电子云与内层的原子核构成,而且原子核也由质子与中子构成,且没完。这才打破了原子论。

原子是有形的,打破它容易些,而无形的呢,则难很多,甚至想都不会去。我认为,西方之变就是这样,西方人想都不会去想,这个无形的变,还有可能分吗?

然而,受中国传统智慧的启发,我认为有必要去分一分它。那么,西方之变就如同那层电子云,它里面还有东西,就是中国之化,如同原子核。

而且,我们不妨假设,如电子云层上的变,所衍生出来的智慧为变之智慧;如原子核层上的化,所衍生出来的智慧为化之智慧。

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西方人擅长变之智慧,逻辑性强,但缺化之智慧。而中国人,即有变之智慧,又有化之智慧。但是,我认为两者都不是我们所擅长的。

变之智慧,跟西方人一比较,就清楚了,我们远远不及。

化之智慧,现状来说,我们有,但不是在加强,反是在减弱。历史而言,我们仅是朦胧地认知到,但没有经历过如古希腊哲学那样的洗礼;更没有经历西方近代哲学,理性反思般的历练,远远做的不够。这是我心想要写此文的重要原因,我要讲出自己的思考,尽管很弱。

我们有必要继续往下思索。

古代编钟的启示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代。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曾侯乙编钟。这个时期,青铜铸造技术也是个高峰,所铸的编钟,能够一钟二音,就是,在一个钟的不同部位能够敲出二个韵律来。

然而,自秦后,汉唐、宋朝、元明,乃至清朝,人们再也铸不成一钟二音了,只能铸造一钟一音,将就着用。原来的青铜技术失传了。也许是铁的铸造兴起的缘故吧。

直到如今,人们运用科学技术,解剖了秦代前的编钟,分析它的成分,原理,又铸造出一钟二音的编钟来。我们再现了这一技术。这已是二千多年后的事了,期间漫长有岁月里,人们就是造不出来,成了件憾事,当时人定有今不如昔之感慨吧。

这事给我的启示是,一、技术并不是越晚越先进的,也有古时好过后来,并失传的。

二、紧接着,有形的技术,我们尚能发现,容易理解,而那些无形的呢,我们是否能同样发现,并理解它呢?

难说。

我认为,化之智慧就属于此,它是无形的,从前好过后来,更好过现在。它或是失传,至少丢失了其精髓。为什么呢?

我们视文字为工具,造字是一项技术,而讨论。以此为基点,我们考察一下造汉字的技术究竟怎样?

我们不妨通过比较,看看汉字造字的技术。我们都知道,在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都造过文字,而且都是象形字,但是唯有我们的汉字被传承、延用至今,其它三大文明的文字都失传,或者被别的造字技术所替代,如被拼音造字替代。优胜劣汰,这说明我们的汉字好过别人;或者说,我们的造字技术好过别人,这才被留下来。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其实,象形字有其局限,有形的东西,我们好造,如:山、太阳、月亮等;然而,无形的东西就难了,让你造一个“无”字,一个“前”字,一个“用”字,造造看。今天的,远聪明过古人的你,未必能造出来,甚至,读其原始字形,理解其原意,都得用上心,耗上时间去会意,才可能理解到其意。三大古文明就是卡在这,而我们中国古人跳了过去。我们凭什么跳过去的呢?

我们祖先发明了会意造字。形式还是与象形造字一样,但所造的字却有意味,有思想。所以,说会意造字是一种思想造字,而不限于技术造字,更妥当。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会意造字过程中,将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深刻,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在我看来,其高度,其深刻,除老子之外,后无来者。

这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动脑子,提升思想,是件不易且艰难的事,既然有现成的汉字可用,后人就不必再自寻烦恼,去做思想提升;于是,退化发生了。这当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化之智慧的逐渐退化,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当然,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

三、西方的科学技术,还有哲学,都是优秀的,先进的。我们应该象挖掘编钟技术的思维一样,凭借科学技术及哲学,来继续思索化之智慧。

何为生

什么是生?这是化之智慧的核心问题,我们必须思索。

“物生谓之化”,那么,什么是生?就是我们要想清楚的。

生,这似乎太熟悉了,人人都经历过,当我们出生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生。用笛卡尔的话说,这是清楚明白的,是公理。种子发芽出土,也是生,跟我们一样。这是一类,是生命形态的生,无可厚非。

那非生命的呢,是否有生呢?如用岩石做成桌子,是不是生?水降温成了冰,是不是生?

这些问题,有些不好回答,但必须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向前推。

显然,岩石做成桌子,是变,不是生。这是也我们有必要确定、分辨清楚的。岩石成了桌子,岩石还是岩石,要不爽,折了,再做凳子也成,是变。

水成冰是生,这有点难,也是关键,想清楚它,生的意识,我们也许就过了一半。我认为,它是生。因为,水是水,冰是冰;用水做不了冰雕,用冰洗不了衣服,两者性质还是不同的,一个是液体,一个是固体。

能够理解到水成冰为生,我们还可推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更好的想明白:生。

一、水与冰不能同时存在,一盆水为水,只能是水,若想成冰,放进冰箱就成,但水就消失了,不会有水的再存在,反之亦然。必选一,这是生的一大特点。难怪,情人总要求对方专一。

二、水、冰可以自由转换,时可成水,时可成冰,这似乎是状态的不同。换言之,生,有着状态不同的因素存其里。这意味着,生,不象时间之箭那样,没得回头。这不好理解吧,我也耗时很久,后来领悟到了。

三、应该在水与冰的背后,更高层上,有个东西存在,它即有水的因素又的冰的因素;是它,使成水或成冰有了可能;要不然,怎么可能或成水,或成冰呢?

这更难理解,我们经验到的,降温了成冰,常温下成水,哪还有别的东西存在,还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呢?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想到它,并慢慢领悟过去,不容易,希望读者慢慢来。理解到它,你思维中哲学的味道就出来了,脑子生化了。

谈完水、冰之生的问题,我们还得继续。

从水、冰之生中,将启发我们作另一思考,回到我们自己身上而思考,难道,我们就只有出生那么一次生吗?

否。

我们天天都在生,这是我们之所以活下来的重要原因。睡与醒就是生。为什么呢?

你看看,上面谈水、冰的三条,条条符合睡与醒,将睡换成水,醒换成冰,仅换文字,它条条合乎逻辑,讲的通。

一、睡与醒不能同时存在吧?二、睡与醒可转换吧?三、睡与醒背后,更高层上,有个存在吧?

前两条很好理解,不用我多言。至于第三条,背后就是自己的活着,那个活。这比水与冰背后的存在好理解多了,因为我们自己都能感受到。

最后,我想给生下个定义。为此,我借用量子力学的一个概念:量子叠加态。

一个多样叠加态,最终确定下来一个态,而步入时间长河的为生。

以上,并非我瞎想,是自己长期思考、学习和实践的一点心得。

分离之意味

这一点,按排列,应该排在上节的第四点,单列出来,是视其为重点。

水与冰,在这成水成冰之前,我们谈到,有一个东西存在,它即包含着水也包含着冰。那么,成水或者成冰,其中都有一种分的意味,这是显然的。

无非,我们现实中,要么面对水,要么面对冰;这只能说,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已被分离了的世界。但是,对那个尚未分离的世界,我们不能说不去思考,不去试图理解它。

同样的,睡与醒亦然。

或许有人说,那我们的出生就不是源于分,而是源于,用中国话来讲,是阴阳,是男女的交媾。

看上去是这样,但细想,仅是表层的。众所周知,生命进化到人这个层面,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其中出现过许多生命形态。一开始,单细胞就是分离而产生新生命的。所以,我们不妨这么认为,分离之生是生的最原始形态,是“尚未分离的世界”的生。而阴阳之生则是后来形态,是“已被分离了的世界”的生。

我这样思考合乎了老子的思想。老子说:“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一生二,这怎么生?只有一分为二而生。二生三呢?不就阴阳交媾而生嘛。短短几个字,就把二种生的形态讲到了,老子确实伟大。

这段话还有一层意思,老子只管万物生成之前的事,以它为自己的重点,而思考,而实践;至于后面的,老子以“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句带过;万物该怎样就怎样。如果这样想,你就能理解老子了,他的无为思想并非消极,中国人那般生生不息,一样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只有更甚。

老子还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这更厉害了,不仅自然中的生是一种分离,人为也一样。其深刻在于,人的主动性将产生出生这样伟大的形态来。这一节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天下的事,不管那一件,本没有美丑,却包含了美丑;但人们一旦分离出美来,说其美;美就生出了,丑暗藏其后。后面的善与不善,无与有,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可以相同的模式理解。

有意思的是:有无相生。这太深刻了,西方人死活都理解不了,因为他们缺化之智慧。

其实,坚定我对上述思考的,还有一件事,它是量子理论给我的启发。

量子理论的启发

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现在在量子力学应用上超过了西方人,成了领跑者。还有,哥本哈根学派是量子力学理论的权威,但他们的族徽引用了中国的太极图。我知道,这不能说明什么,但似乎在述说着一个故事,至少,中国智慧挺契合量子力学的。说点闲话。

近代物理中,一开始,西方人认同光是波,后来牛顿认为光是粒子。牛顿多牛啊,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们一改从前,认同光是粒子。这过程中,他们有机会认识到光即是波又是粒子,但这不符合他们的思维文化,一个东西怎么可能由两个相对的东西组成呢?他们接受不了。

后来,到了量子的发现,量子力学的建立,事实证明了光即是波又是粒子。这时他们承认了,事实毕竟是事实,西方人很理性。但是,他们还是接受不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一个量子尽管即包含波也包含粒子,但一旦测出来是波,粒子消失了;反之亦然。这他们接受不了。而且,这还于人们的检测方法有关,你想测波,放个屏,屏上就出干涉图,粒子没有了;想测粒子,放个粒子接收器,就得到粒子,光消失了。他们怎么都理解不了,直到今天。

我认为,这是思维观念上的问题,是缺乏化之智慧的现象。

象我,有过前面内容的思考,且有二十多年中华养生之修的实践,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思维观念,理解上述量子现象,就觉得不难,认为是合乎情理的。其实,只要想明白生之概念,就能很好的理解它。因为,生的概念能让你容易建立起,生之前,系统是叠加的,而且往往是相对两个东西的叠加,睡与醒,水与冰,美与丑,都是这样。

从生之概念,我们也知道,叠加的两个概念,一旦你去分辨,分离出其中一个来,意味着新物产生了;这个新物只能是其中一个,另一个看似消失。那么,量子检测就是生的操作。当你想测波,拿着一个屏放在那时,就如同老子拿着美去分辨一个事物一样。所不同的,你得到的是波,老子得到的是美。重要的是,这已是经生而有的新事物了,并不是仅在量子里取出波来,将粒子排除在外。这一点是西方人难以建立起来的观念,但它是理解量子理论的重要钥匙。

反回来,我能一步一步理解到生之概念,也得感谢量子理论,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原本的哲学抽象在我心中具象化。

我曾说,当我们看到冰或者看到水,其实背后有个冰与水的叠加存在,这是哲学抽象;思考它不易,理解它也难。

但量子理论是反过来的,它首先说,波与粒子叠加的一个系统,称为量子。这与与冰与水的叠加,模式上一致。但是,一个是具象事实,一个是哲学抽象。这有利我通过具象事实来理解我的哲学抽象。

再然后,因为人对量子的检测,做一个确定(判断)操作,再成了波或者粒子。这其实是来到了我们的世界,世界改变了。这是我们难以理解量子世界的原因,因为人们总习惯站在自己的世界看问题。我理解到了这一层,从而更坚定我对生之概念的理解。

量子理论,其波与粒子二重性的叠加帮助到我,使我理解到那冰与水背后的哲学抽象,并非抽象,而是具象的,是真实存在的。

总之,量子理论帮助我理解到哲学抽象的具象事实性。

这很棒!

最后,我们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一幕:当我双手环抱成一环,似一球,而绵绵缓缓微微向外拉扯时,脑子里跳出“化”字。

这不就是分的操作吗?只是尚在路上,还有生出。

也就是说,是新事物还没产生之前的动作,可谓是生的过程之中。

如此一来,可这样认为,生的过程称为化。

因此,我认为自己在做的养生之修,化是其中的主题之一。这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二十多年的实践,无意插柳柳成荫,所得的结果。而以上,所写文字的思考,是我近一年来,为了理解它,反证它的成立,做的努力。

写到此本该收笔了,但我还是想多言几句。很多年前,我就质疑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现在,我更坚定自己的观点。宇宙怎么可能,象玉米一爆,变成玉米花那样,而产生呢?玉米再怎么爆,出来的还是玉米花,是一种变,不是生。

宇宙只能在分离中产生,其根上,同样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西方人想不明白这一点的,因为他们没有化之智慧的基因。

我知道我的声音很弱,象蚊子嗡嗡,但总归是叫了。

这是一个变之智慧昌盛,化之智慧缺位的世界。我心不免淡淡悲伤,但它给我力量,生生不息。

-�+�c��B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当太阳冉冉升起,每个人不同的一天正式开始。 每天都在重复一些必须的事,每天想一些不同的事,每天遇到不同的人...
    M麋鹿M阅读 337评论 0 2
  • 先放一张上期回顾图🤣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记得上两季演的什么,也不知道过了这七年的时间...
    m涵涵_travelwin阅读 439评论 0 0
  • 她一个人坐在食堂里,一口一口地吃着自己的饭菜。因为是最后去打饭,好吃的菜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三个菜,刚好她不吃豆腐,...
    阿紫姑娘_阅读 229评论 0 2
  • 2010年,我即将高二。 那一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便是此——《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从那时起,理想与现实,仿佛...
    文寿书画苑阅读 5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