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 这部写作圣经在德国被吹爆,国内鲜有人知

谈及写作,很多人都知道《金字塔原理》,但如果问100个人,99个居然不知道卢曼。酒来!这里有个故事。


写了五年文章,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30岁的我,接触写作也有5年了,但论起水平,仍停留在“新手村”。输出断断续续,拖稿断更是家常便饭。更严重的是,我的文章就像矮个丢到人堆里怎么找也找不着的那种,想写写自己的观点,发现半天也没有找够支撑观点的素材,后来写着写着也没了兴致。

我也有报写作班,但大多时候听课激动万分恨不得马上“下笔如有神”,一到实操却笔悬半空大字憋不出一个。后来课程上多了,发现都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套路,小白实在太多了,“大V”们都抱团展开收割行动,我被割韭菜是常有的事。可恨的是,被同一波人换着皮肤来回割,割我的永远是那几个换汤不换药的课程内容

要有个独特的选题、打动人心的故事,要追热点,这样才能获得流量倾斜。

先搭结构再成文,然后一定会有人“墙裂”推荐读《金字塔原理》

让你去搜集新榜10W+爆文的标题先把标题练起来,因为标题占了80%的比重

让你去批量全网搜索,把金句、名人语录、有共鸣感的故事、标题、行文结构等通通收集整理好,建立“拿来即用”的素材库

让你报班报课跟老师学

让你拆解大号,拆解文章(哪篇火了去拆哪篇),然后大量仿写临摹

对了,他们还会反复强调一定要有用户思维。

学完这些课程,的确可以写出文章,但我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观点是别人的,素材是网上找的,故事是编的,文章是拼凑的,总是捡别人的剩菜剩饭,写出来的文章能有多少营养?后来仔细想想,我的文章缺了“灵魂”。

此外,按我以往的写作模式,文章就是文章,无论好坏,思想、观点、洞见都散落在这些文章里,知识被严重切割,复用率极低。

线性的写作顺序让我每次写作都有一种从零开始的痛苦。选题-找素材-列大纲-组织成文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写作顺序,长此以往,让肚子里本身没有多少墨水的我十分抓狂,渐渐丧失了继续的动力。我想,这很可能也是很大一部分写作新手坚持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我仍然在寻找写作救星的路上走着,被各种眼花缭乱的套路继续收割着。

没想到,把我从迷茫中捞起的是一德国白领

今年3月,我在刷豆瓣时,看到一本叫《How to take smart notes》的书,内容大致是:

上个世纪德国,开局只有一支笔装备全靠打,一位普通白领通过自己发明的笔记法,单枪匹马闯入学术界,从学术萌新逆袭成为德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奠基人。

男主用此方法大量输出,30年内,出版了 58 本书,发表了几百篇文章。横跨十几个领域,其中许多都成了领域的经典。

写作居然和记笔记扯上关系?这是最新的收割套路还是说我捡到宝了?我抱着“大不了继续被割”的心态展开了一番挖掘,遗憾的是,这本书只有英文版,居然还没被本土出版社引进,这更让我想知道书中的情节了。

刚开始,这本书的观点确确实实把我雷得里焦外嫩,但随着慢慢深入,我发现剧情似乎并不是我想象的这么简单。借着书评和机器翻译,我读完整本书,我还记得当时用手捂在胸口在屋子里快速走来走去,我妈在一旁关切地问:“你胃病又犯啦?。。。”

重塑我写作观的居然是本名不见经传的外文书,当时的我心跳得超快!

因爱不释手,此后又读了几遍,我发现市面上大多教写作的书以及上面提到的课程内容,都存在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把写作建立在空白文档基础上。

“从零开始”是主流写作思想的地基。无论是山村的野屋还是大城市的擎天高楼,大部分以此地基展开建设。

但事实上,以白纸,或者说空白的屏幕开始写作,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误解。写作其实早于白纸很久就开始了,写作最重要环节不在把手稿整理成文的阶段,而是记笔记的习惯,而且写作永远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工作。。。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书,居然没有中文版。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我不希望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大部分写作经典的宝藏继续深埋尘土之下,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凭着我的英语战五渣水平,加上死缠烂打地请教各路英语高手,经历了大改5次,小改无数次,居然真的被我折腾出来了。这是我何一叨叨的第一部中长篇译作了,特别有纪念意义,所以我给它取了个中文名,叫《会记笔记就会写作——德国超高产作家的知识整理魔法》

欧阳锋:把写作倒过来练

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尝试过了100种写作法仍不得要领,不妨试试这第101种:即放弃前面提到的100种,并把写作流程倒过来练——逆练九阴真经

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你只需要修改一篇好的初稿,想要好的初稿,只需要把一系列观点独到的句子按照线性的文章顺序排列,观点独到的句子早已在你的笔记库中就位,笔记库怎么来?你只需要在阅读或思考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支笔。

《会记笔记就会写作——德国超高产作家的知识整理魔法》

本书不是一本正儿八经教你如何写作的书。很多写作细节本书没有涉及。比如,没有教你如何写出吸睛的标题、也没有教你写10W+爆文,更别提引起读者共鸣等。。。又比如,诸如“写作前要头脑风暴”、“先写大纲再行文”、“一定要讲故事不要说大道理”、“一定要有用户思维”等等,这些写作畅销书里讲过的99%陈词滥调这本书均无涉及。

相反,上面的很多观点都在作者的吐槽范围内。相对于主流写作思想而言,本书观念可谓一股离经叛道反传统的泥石流,颠覆了我以往对写作、阅读、思考、知识管理的认知。


很多畅销书读一遍就被我扔进收藏夹吃灰了,就算是被称为“写作人的案头书”的《金字塔原理》我也只是来回刷了5遍,那是因为太难了,简直是一本《写作-从入门到放弃》的书(当然,也有可能当时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

但这本朴实无华的英文书,我居然来回啃了不下10遍,每次阅读,思维都一种被火云邪神用沙包大的拳头打得肉身全毁,随后又活过来的快感。


3个必读理由:吃惯清汤挂面,不妨来一口酸爽醒神的手工螺蛳粉

必读理由1:本书教你看清写作的B面,学会拥有永远也写不完的有趣、有洞见、有角度的“3有”话题,以及学会一口气同时写10篇文章的心法。

必读理由2:按照书中的方法刻意练习,简直可以晋升阅读高手行列,再难啃的书,都有办法一遍搞懂。

必读理由3:最年轻的百度副总裁李叫兽曾曰过:在只有几个知识时,人和人的知识差距不明显,但当人们拥有10000个知识,高手每接触一个新知识,他可能新增5000个知识,因为他和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人和人的知识水平差异就此被拉开。本书教你搭建网状的笔记库,打造互相关联的共生知识体系,终身学习者请勿错过。

最最关键的是,书中的方法,均经过何一叨叨本人亲自实践,确保真实可靠有用,本书就是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而且最关键一点——只要智商正常的普通人(就像我何一叨叨),都能轻松掌握。(更重要的是,本书不用你花1分钱,直接看即可)

实际上,如果你认认真真看2遍,再实践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学习、思考、写作等各方面的认知和技能会有点不一样了,比如我自己。

朴实无华的写作,在我手里成了恶趣味的拼图游戏

我在写作上的进化还得从记笔记的认知升级说起。

无论对新手还是老鸟,写作最大的阻碍是“从零开始”。我们是否可以绕过这个“从零开始”的魔咒呢?

如果你需要的所有零部件都摆在你眼前:角度独特的话题、深刻的观点、所有的参考素材、引用,还有一些金句以及完整的参考书目和文献内容、甚至连文章大标题以及每一段的小标题都有了,你要做的只是把它们串在一起编排成文,这活肯定要比每次都从抽象的大脑中把想法提取出来、再全网搜索支撑想法的素材,然后整理构建成文章要简单的多吧。

《会记笔记就会写作——德国超高产作家的知识整理魔法》

此时萌新的你应该会问:一切听起来都很美好,但这些东西是怎么从哪来?这不就跟你说“如果你缺钱,你就从余额宝里把存款拿出来就行了”一个意思吗?如果把主要部分省去,所有人都可以把事情弄得看起来很简单。问题是,存余额宝的钱从哪来呀?全部的零部件从哪里来?笔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书讲述的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它很像大脑的运作模式: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的大脑会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加工,封装成一个整体,称为‘’组块‘’,有点类似物流运输所用的集装箱。组块与组块的拼接,形成更大的组块,卡片笔记就是比传统的‘’词句‘’和‘’段落‘’更大、更丰富的组块。

用卡片写文章很像程序骇客玩编程。程序员在写代码的时候,不会一口气从头写到尾,而是先写一块功能,然后试运行,跑通了就封装起来保存在代码库中,再接着写第二块功能,如此进行下去,日后如果要用到某块功能,就可以直接从代码库中整块调用,或针对代码库中的块,迭代、升级。

用卡片笔记写作就像给自己积累代码块

每一行“代码”都精心撰写,详细阐述,它们风格一致格式统一。

每个“代码“块只有一个想法,或是感人的故事、或是某个具体的事实、亦或者是严密的论证、独到的观点、引用、文献参考等。

每写完一张就放到被称为“卡片盒”的笔记库中,这些相关的笔记有些扎堆出现,有些则分布在完全不同的主题位置和上下文中,有一些是直接相关的,读起来就像是评论,有一些的联系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没有一条笔记是毫无联系般孤立存在的,它们组成了互相关联的知识网络。

当积累够一定数量的卡片后,就可以在写文章时直接按需调取,再按线性的逻辑顺序排列成文。

《会记笔记就会写作——德国超高产作家的知识整理魔法》

一直困扰我的写作难题就这么被一张张巴掌大的卡片解决,写作这件如此朴实无华的事,如今在我手里成了恶趣味的拼图游戏,我却乐此不疲。

记笔记一时爽,一直记录一直爽。翻译的这小半年我一刻也没闲着,每天大量实践书中方法——读经典、记笔记。不知不觉卡片盒中积累的“存货”接近2000,虽然我的文章依旧很多问题,但已经不愁写作话题和素材了。

这就是我积累的部分卡片

我爱上卡片写作的原因:一天3公里,攒出马拉松

用这种方式进行写作太轻松了,以跑马拉松为例,今天跑3公里,明天跑4公里,攒着攒着就出一个马拉松了。

“作家拖稿、举世公认”。

阿兰德波顿

从“我要写一篇文章”,转变为“我要写一张卡片”,后者的认知负荷明显要小于前者自然更容易打破行为瘫痪,取得写作进展。

但也有让我发愁的事:因为要阅读、记笔记、建立链接,工作量很大,时间变得不够用,写作清单上的话题积累的越来越多,我的起床时间已从原来的早上7点半调整到5点半,现在是凌晨4点半,每天只睡不到6小时,仍觉时间太少。

但也有好消息传来,比如,我的文字比以前信息密度更大了,以前总为一个观点如何写出几千字的文章发愁,现在我要把多个观点压缩再压缩才能被几千字的文章放得下。阳志平先生在《纳博科夫的卡片》一文中提到:

同样是花费心力,写作高手把三千字压缩成一张小小的卡片,所以信息密度高,而平庸作家挥霍才华,把原本一张卡片的内容来回炒冷饭,稀释成一本又一本书。

阳志平

真正的洞见,拍脑袋是想不出来的

如果要说开始使用书中的方法,什么习惯被改变了,那就是“将注意力从拍脑袋提出先入为主的想法和观点然后全网搜索可支撑的素材”的习惯变为“到卡片盒中遍历检索寻找关联从而产生‘洞见’”的习惯。我不断和自己写的笔记“对话”,主题、素材,我需要的一切都已经在卡片盒中,“要想写出好文章,只需阅读时手里拿着笔”,慢慢的,我发现写出来的文字开始变得“有灵魂,有香气”。

有的人从不回看自己的笔记,因为他抱着一堆垃圾

我以前看到好的文字也会复制摘录下来,但我直接就扔印象笔记了,那里堆了将近20000条,但我从来不回看它们。

后来我开始意识到,记笔记是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以及给未来自己留言的过程,所以要像小时候第一次交给老师批改的作业那样认认真真工工整整,老师不只会逐字逐句读,还会在写得好的句子下面画红色波浪线,遇到特别优秀的作业,还有抱在怀里的冲动,没有谁愿意抱着一堆垃圾不放吧,这就是很多人从来不回看自己笔记的原因。

原来,高手都不做分类

笔记错综复杂的分类,一直是我最为头疼的问题。以前我会人为划分不同的主题进行笔记分类,但我发现永远没办法穷尽划分每一个主题,而且相同的内容有时候能同时划分到不同的主题下,这占据了大量的精力去划分,而不是用这些精力去写作。

本书提出了笔记标准化的概念,这让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不用考虑分类和层级结构,这对大脑来说真的是好消息——我们拥有的注意力和意志力屈指可数,我们需要用它们来思考与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

每次新增笔记我总会着眼于卡片盒,思考这条笔记和哪些已有笔记有关,然后就把这条新笔记放在最相关的笔记后面,对那些次相关的笔记建立链接并说明关系。事实上,这是一个遍历检索的过程,每一次都能激发思考,加深对笔记内容的记忆,而且经常有新发现,写不完的话题就从这个步骤产生了。

人最可怕的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丧失拆解和重构的能力

我像很多人一样,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会直接大段摘抄或引用,这里给出的建议是不要直接一字不漏地照抄原文的观点,更不能直接引用原文内容,而是在原文语境和卡片盒语境间做一个过渡,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原汁原味的文献内容。

如果你理解了所读的内容,并将它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把别人的洞见和观点转化为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把该书的思想用自己的话翻译成10万字的译本。这远远不够,为了更深入理解卢曼笔记,我把该译本拆解成920个“块”(block),1个“块”就是1条笔记,这些“块”被我打散打乱,重新构建了新秩序,最终它们融入我的知识体系,成为属于我的知识。能够对问题、观点和信息进行拆解重构,甚至比单纯地拥有大量知识更重要。

这是我拆解的920个“块”


无脑的笔记链接,是毁掉笔记库的最快方法

书中提到了笔记链接的话题,现在双向链接越来越热它的好处十分明显,通过笔记建立链接,知识之间架起了桥梁,内容不再孤立,这些链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看似无关的话题之间惊人的联系和相似之处。

链接虽好,但我反而越来越谨慎地使用。因为滥用链接造成的后果,其实比毫无联系的笔记的后果更糟糕。当你有一天看知识图谱变成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时,我相信你会有种删掉所有,一切重来的冲动。

一个人的读书水平,看他读书的样子就知道了

大音希声,书中的思想如春雨润物,无声地渗透着,默默地影响着,慢慢地,我改变了从前的阅读习惯,思想也完成了重塑。

以往我读书大多对书中观点全盘接受,或先入为主只看我认可的点。自从接触了该书思想,我正在习得一种全新的能力:超越文本既定框架的思考能力,以及在更大一点的框架内解释文本中特定信息的能力。

一个理论,有的人会把重点放在它的A面,而有的会放在B面,无他,讨论的角度不一样而已。但是这就为我收集观点提供了更客观全面的线索,这是先入为主的线性写作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我的笔记收纳原则是:无论观点是正是反,亦正亦邪,只有和研究的方向有关,通通一顿收纳。比如这两条笔记:

编号为WX-31的笔记和WX-33的笔记,文献双方作者分别就比约克的‘’必要难度理论‘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神仙打架,热闹非凡。

这样我的卡片盒就很有趣了,里面充斥着大量或正或反的观点,我可以翘着二郎腿悠闲地看着双方“掐架”,因为我知道,一昧地支持或反对,都不会让我看清世界的全貌,写一篇观点激扬碰撞的文章,要比写观点一面倒的文章要有趣得多,也轻松地多。

而思考问题总会着眼于我的卡片盒已有笔记的关系。因为我意识到,决定人和人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联系,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知识增多越拉越大。

今天和星球里的小伙伴聊到相关话题,他的回答很形象。

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作者:李靖 | 李叫兽是如何搜集和整理信息的? - 知乎


磨刀真误了砍柴功,上瘾不说,还放下刀讨论起本质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现实中很多人往往磨刀上瘾,甚至放下刀研究起刀的本质,忘记自己上山是干什么来了。

重新认识工作流的全局把控作用是重要的,以前我把“写作”当成一个庞大的任务,总想着单一地用一个工具解决写作的全部问题。

事实上,工具不应该成为信仰,单独使用,帮助有限,不能因为你拿着锤子就到处去碰钉子。只有工具适配了工作流程,任务才能往前推进。否则工具再好,无法互相配合也没有意义。

我们平时所掌握或运用的每一种读书、写作工具,本身用起来都不难,就像这江湖侠士发明的一招招独立的剑式,重复练它个100次应该都能掌握,但是仅靠一招招孤立的剑式,很难应付复杂的情况,敌人的刀换个方向劈过来,你就不会挡了,这样闯江湖就很危险。于是,后来就有人把这些孤立的剑招连在一起,变成了剑法,有了剑法就能应付多变情况,或劈或砍,虚晃中藏着杀招,狠招中夹着阴招,高手剑雨漫天,进退自如,这就是工作流。

在工作流的加持下,写作被拆分成一个个定义清晰,步骤衔接流畅的细小任务,每一个细小的任务都可以完成得毫不费力,你会一直写写写,写上瘾,沉浸在写作的心流状态中,忘掉时间、忘记还没吃午饭。

卡片大法:钱钟书、司马贺、纳博科夫用了都说好

事实上,这个卡片法的受益者并不止卢曼一人。著有《围城》的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用《洛丽塔》轰动20世纪文学界的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以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工智能先驱司马贺(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还有奥斯卡编剧Dustin Lance Black等真正的大佬,他们用卡片笔记法创造了大量打动人心的作品。

除了写作,钱钟书还用卡片法大量涉猎英、法、德、意、西班牙以及拉丁文学,这才是真正的海纳百川。立志终身学习的你,难道不心动一下下吗?

为什么康奈尔能火,卢曼不能火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非小说作家开始关注非线性写作的话题。但对于想在写作方面有所建树,或者立志终身学习的人来说,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是思维定式问题。笔记的长期、跨专题组织,只以自己的理解和兴趣为导向,与我们教育体系的模块化、分割化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大相径庭。

尽管我们今天对于记忆和学习的运作原理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教育方式仍然是填鸭式的,学生并没有真正被鼓励独立地在异构信息(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建立知识体系。

其次,是对笔记的既有认知问题。很多人把笔记系统当工具来用,他们忽略了工作流的重要性。

更多的人把做笔记当做建立档案库使用,如果我们只是存储信息,就没有必要使用这套方法,要发挥卢曼卡片法的威力,需要改变我们的工作流。当然,前提是深入理解方法背后的原理,为什么有效,以及写作的不同步骤和任务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以一本书的形式展开解释,而不仅是一篇千字文。

压力面前也很难改变旧习惯。我们感受到的压力越大,我们就越倾向于坚持我们原来的日常生活方式——即使就是这些方式才引起问题和压力的。这就是所谓的管窥效应(《稀缺》一书的主要观点)。好在《稀缺》的作者也找到形成新习惯的办法——当解决方案看起来很简单时

当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最后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答案。卢曼的卡片法很简单,阅读的时候拿着笔做好笔记,并把它们联系起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不再从零开始,坚持做你想做的事:早起、跑步、阅读,思考,写作,当人生开始有了好积累,复利的二阶效应自然就会体现。


作者「何一叨叨」 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学习的奶爸

公众号「何一叨叨」 深度还原写作的“B面”

《会记笔记就会写作——德国超高产作家的知识整理魔法》完整版刊登于公众号「何一叨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