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师学什么

2016-03-23 文/相逢一笑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老师》杂志2016年第2期的热点话题是“向名师学什么”。栏目的策划人语这样写道:名师们的经验和成长经历,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何进入这座宝库,发现自己需要的宝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确实需要深入研究探讨。“该栏目共安排了13篇文章。

王芳老师在《您是一位神奇的花匠》一文中,回顾自己在周一贯老师的影响下由做摘抄开始,逐步养成”爬爬格子“的习惯的故事。

杨海棠老师在《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一文中,写了于老师大病初愈,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给大家讲授“朗读四大技巧”的故事。

任永刚老师在《美好的回忆:用“挑选”造句》一文中,记述了贾志敏老师一节二年级语文课上,教学生用“挑选”一词造句这样一个精彩的细节。

王瑞霞老师在《宛如天籁》一文中,通过王崧舟老师《天籁》一课中几个精彩的片段,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品格与文化自觉的名师形象。

蔡海峰老师在《薛老师公文包里的“三大件”》一文中,记述了薛法根老师公文包里常装的新课程标准、在读的书、笔记本的故事,这”三大件“就是薛老师勤于思考的痕迹、对待思考的态度。

王亚敏老师在《学名师不仅仅在课堂》一文中,讲述了两个故事:一是,薛法根老师在公开课现场亲自帮着摆桌子,让抢占座位的老师当“嘉宾”;二是,王崧舟老师平易近人与自己交流的一个小故事。

蒯威老师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文中,通过学习于永正、薛法根、管建刚老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例展开思考,指出“把握名师课堂教学背后的教学指向,是向他们学习的关键。”

张远超老师在《跟着管老师奔跑》一文中,记叙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由模仿管建刚老师“照葫芦画瓢”,到有了自己的作文创新实践,再到敢于对管老师的某些观点“泛嘀咕”的过程。

方德佺老师在《看“门道”》一文中,讲述了学习评课之道的两条路径:一是,从名师撰写的评析中学;二是,从名师课例赏析中学。

张文千老师在《装在手机里的名师们》一文中,写出了自己向名师学习的两个办法:一是,通过“优酷”等看名师视频课例;二是,把名师讲座转换成MP3格式,拷进手机里听。

王林波老师在《做一个不停奔跑的孩子》一文中,讲述了闫学老师为自己的第一本专著写序的故事。

刘正生老师在《师心不蹈迹》一文中,由齐白石老人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讲起,讲述了自己向名师学习的三条体会:一是,学名师,不能迷失自我;二是,学名师,最好的方法就是蜜蜂酿蜜(博采提炼);三是,学名师,追求学问情怀。

王郡晓老师在《精彩,来自加倍的努力》一文中,讲述了在边存金老师的指导下成功主持一个儿童文学阅读沙龙的故事,从而使我们记住了边老师的一句话:“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读完这13篇文章,我也在想:“到底向名师学什么”呢?13位老师所讲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又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说到自己的心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以我的观点,应该向名师学什么呢?

向名师学什么(二)

2016-03-24 文/相逢一笑 小学语文教师

继续昨天的话题:向名师学什么?

在回答此问题之前,先说一说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行”离开“知”便是乱“行”,“知”离开“行”便不是“真知”。我以为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正是因为他们能把“知”与“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陶行知先生便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回顾自己20余年来的教学经历,刚开始的10年多为“行而不知”,之后的10多年则更多的是“知而未行”,真是惭愧!

近一年来,先后参加了3次集中培训,每次培训均为7-10天,培训中与多位名师机遇。这种面对面的相遇,使自己真正地处于名师的气场之内,体验更真切了,对自已的反思也更深入了。在与各位名师的对话中,我以为以下三点最为关键。如果能够在此三方面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必能在专业上得到快速的发展。

一 、专注于自己的方向

“方向永远比方法重要”,一个不断地变换方向的人,必然会走许多冤枉路,甚至完全迷失目标。“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全才,有的是许许多多的专才。因此,一个专注于自己的方向的人,是更容易做出成绩的。

提到管建刚老师,大家会说:“他的作文教学很出色。”提到陈琴老师,大家会说:“她的经典素读太有特色了!”提到韩兴娥老师,大家会说:“她的海量阅读改革做的真扎实。”此外,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语文”,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等,无一不是多年专注的结果。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一辈子几十年专注于“情境教育”的研究。李老师曾经有机会担任市教育局长,但她一生致力于情境教育的研究、实验与推广。无论是在一线,还是退休以后,她从未停止过对“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总结。

在上周参加的培训中,我也碰到几位如此专注的“名师”。杭州学军小学老校长杨一青,一辈子在一所学校干一件事情;金师附小教育集团荣光国际学校校长徐锦生跟“非智力因素”较劲16年。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朱乐平,不做教育局长,而选择到教研室做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带领几十名教师醉心于对小学数学的研究之中……

找准方向要“趁早”。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起自己对于事物认知的坐标系。这种特有的知识背景与思维角度,对于认识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是至关重要的。

风格不仅是形式,是内容,而且是在面对一个事物发生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思维坐标和认知背景去看待它,这就是你的风格。最近,看到管建刚老师也开始向阅读教学方面转向,但他提出的目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你看,他依然没有失去自己的方向,他是以自己特有的坐标系来看待阅读教学的。这是一个多么新颖而又独特的角度!

二、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人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受益(这是根本,是一切的基础。)

第二层次:提升教研能力,让同事受益(一个高级教师的职责,这是关键。)

第三层次:提炼教学思想,让同行受益(名师的责任,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应当去追求。)

处于第一层次的教师,工作中只需要潜心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即可,受益的只是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处于第二层次的教师,在丰富自己经验的同时,必须懂得表达,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受益的可能会是同一个教研组、同一个学校的老师,并潜在的影响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受益;处于第三个层次的名师的发声,则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受益的老师与学生则会呈数量级的增长。

今天给六年级的孩子讲《白衣天使》,课文讲的是现代护理事业的开创者——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的伟大不仅在于富有爱心与人道主义精神,投身护士工作,并且把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她的伟大更在于一生不停地宣扬自己的理念与思想,从而改变了人们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开创出伟大的事业,影响了全世界。直到90多岁时,她还在不停地接见来访者,不停地发现自己的声音。

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是出风头,不是炫耀。

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便意味着随时准备接受他人的质疑。实际上,作为教师,必须做好三件事:读、做、写(或说)。“读”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过程,经常有新信息输入,才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做”是一个信息加工应用与实践的过程;“写(或说)”则是一个信息梳理与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出,必然会形成信息的反馈,这种反馈,要么是肯定,要么是质疑。但无论是什么,都对于个人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一个不愿写、不会写、不能写的教师是走不远的。写是一个梳理与提炼的过程,通过写可以促进对“读”与“做”的反思。写也是积累个人教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如果不写,一些创新的想法、做法便会随风而逝;反之,今日写一点,明日写一点,日积月累,个人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教育教学思想也会越来越明晰。

2002年6月22日,时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就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发布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帖子内容如下:

好消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今天正式开业了!

现在保险业生意兴隆,什么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航空保险……可谓名目繁多,花样迭出。既然那么多的保险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今天也来凑个热闹,开一个成功保险公司。

本公司终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

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投保金额:不限。从数元至数千元任您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欢迎投保,欢迎垂询!

保单索取:webmaster@eduol.com.cn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2002年6月22日

在上周的培训中,我就见到了一位成功的投保人。他就是温州九中的方海东老师。10多年来,方老师坚持每天做到“四个一”: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和一个孩子谈话,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一篇超过1000字的教育随笔。现在不满40岁的他已成为一名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特级教师,他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

三、坚持是最高的美德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正是因为坚持,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平凡”与“非凡”之间其实只隔着一件事,那就是“坚持”。

在近一年参加的3次培训里,我见到了几位接近古稀之年,甚至年愈古稀的老先生。成尚荣老先生已经75岁了,可他在讲座时竟然能够不借助一张幻灯片,不看一页纸,滔滔不绝地讲近3个小时,其中引用的各种名言名句,披露的各种数据资料详实准确,精神矍铄,风采依然。还有上面提到的杨一青校长、徐锦生校长,都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教育梦想。至于小语界鼎鼎大名的于永正老先生,更是如此,他今年也已经75岁了,但他依然在开公开课,依然在坚持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1期上,还发表着于永正、成尚荣两位老先生的新作。

坚持的高一层境界,叫做“养成习惯”。据说一件事如果能够坚持做21天,就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如果坚持做3个月,就能够成为一种稳定的习惯。但最难的恰恰是这开始的3个月,很多人都难以熬过这3个月,从而演出一幕幕“虎头蛇尾”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也不止一次在我的身上演出。这次,我准备熬一下。

“知易行难”,这是通病。但熬过来了便会不同。名师便是那些熬过来的人。努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你想当特级教师吗?

2016-08-06 小学语文名师

1469953432787686.png

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老师de微信公众号

感谢您阅读本文,请点击上方蓝色小学语文名师关注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带来更多资讯。如果你觉的本期推送的文章够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很多人也都以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那么,换个角度想想,不想当特级教师老师会不会也不是……?

当然,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毕竟,人各有志嘛。

但能够当上特级教师,相信也是很多老师在入行之初都有过的美好幻想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特级教师的数量少之又少。

所以,特级教师更是成为了对一位老师职业本身的最高赞誉与认可。不知道同样身为老师的您,是否有过这个梦想?是否仍在坚持?您认为自己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呢?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老师,您想要成为其中的“黑马”吗?

在教育界,衡量一个老师上课好不好,专业素养过不过硬,“特级教师”是最高的评价。甚至,一所学校好不好,学校的名师多不多,特级教师也成为了一个标杆。

不熟悉教育界的人可能会认为特级教师和初级、中级、高级教师一样,都是职称的一种。其实不然,特级教师并非教师职称(教师的最高职称是正高),而是政府给与的一项特殊荣誉。“评上特级教师,对收入的带动并不高,只有每个月350元的政府津贴。”一位老师这样介绍。

即使如此,不少老师对于特级教师都还保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毕竟,“特级教师”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近乎最高认可。“特级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崇高荣誉,能成为特级的人很少,自然是教师中的尖子。本地为数不多的几位特级教师我都熟识,并能与他们经常一起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尽管有一些认识、观点上的分歧,甚至会因某件事情发生争论,但我很钦佩他们对教育的执着与热情,他们身上表现出与一般教师的不同在于他们似乎一直在思考,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实践者,还是教育的思考者。”一位老师这样写道,对于特级教师们的钦佩溢于其中。

数量少之又少,特级教师都是“人尖尖”

但要想评上特级,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项极小几率事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职特级教师总数一般控制在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以内。评选的重点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在1993年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颁发的《特级教师评选规定》中,有着如是的规定。

虽然时段不同,但足以见得特级教师数量之少。

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当特级?

特级教师不仅数量少,评选条件也非常“苛刻”,根据《评选规定》,特级教师们应该是这样的:

1、具有中小学校高级教师职务。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精通业务,严谨治学,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

2、或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成绩;

3、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创新或在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中成绩卓著。

4、在当地教育界有声望。

总结起来,就是要具有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拥有自己独特的教法、勇于创新。这些都还不够,并且还要在当地教育界享有声望。这肯定不是一般教师能够达到的水准。

但如此的高标准,高要求,也让不少老师望之却步。有老师直言,“绝大多数老师似乎都觉得特级教师高不可攀,首先论文、课题、专著等就很难达到要求,也有一些人似乎觉得麻烦、懒得搞,当教师上好几节课就行。”

更何况,在特级教师中,既有学校校长、教育局教研室专家,又有学校中层干部、一线教师。可以说涵盖了教育行业各个层面的精英,是最了解教育的一群人。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更是对自己失了信心。

不知道老师您,是否也会如此呢?

好菜要烹,至少要“等”这几道

煎:煎到能“教”了,才算是有真本事

对于学生成绩,特级教师能够免“俗”吗?

恐怕很难。曾担任过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的特级教师谢洪涛透露,他的教学科目成绩在全市教师中是最好的,起码在全市排名前三。“高中教师的高考成绩最有说服力,比如东莞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贺怀春,曾经带出过27名清华、北大学生,巅峰时期,全班90%以上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还可以比拼学生奥数等成绩,贺怀春曾指导7名学生获得全国奥数比赛一等奖,二三等奖数十名。”

的确,对于特级教师来说,教学能力依然是真本事,所以,如何提升教学能力,仍然是这些老师中的“尖子生”苦练几十年的基本功。

炸:荣誉傍身来加“油”,评审也要看奖项

作为一项荣誉评比,奖项、荣誉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中、小学老师和美术、音乐老师来说,突出的“成绩单”是狂刷国家级、省级比赛大奖或承担科研课题。

谢洪涛曾先后获得国家、全省、市级比赛19项大奖;东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特级教师陈凤葵曾主持省市级以上课题4项,承担国家级、省市级名师示范课和讲座120多次……

但近些年,在特级教师成绩条件认定中,有关竞赛成绩其权重也正在降低。

煮:风格入味自成一家,名师都要有升华

学生在课堂上犯错了,您会作何反应?

但特级教师华应龙一定会大喊一声:“错得好!”

作为全国数学名师,华应龙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育,打造“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课堂,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中,最亮的招牌就是“化错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而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对待学习中的错误的良好心态。

“特级教师重在一个‘特’字,申报者若没有自己过硬的一招(或数招),没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仅凭一二次考试成绩,二三篇获奖文章,外加一次政治表彰,而勉强‘达线’‘够杠’,即使评上了,别说众人不服,就是当事人自己恐怕也会身感愧疚的。”有老师这样说道。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特级教师的确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自成一家。

比如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数学;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等等。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必然有其“升华”之处。

这一阶段,老师们还要发表论文或专著,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据媒体报道,某特级教师曾著有学术专著8本;另一位特级老师撰写专著一本,坚持写教学随笔论文600多篇,50多篇教育科学论文获得国家、省市一等、二等奖;还有老师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东莞教学研究》等国家、省市级核心期刊或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熬:入行至少10年,细熬慢炖火候足

要修炼成特级教师,一定要“熬”,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表示,最出色、最顺利的教师,要评上特级教师,至少要熬上15年,一般的至少年龄要在40岁以上,教龄20年以上,很多教师评上时已经五十多岁了,没有几年就退休了。当然,特级教师评选对于在农村基层学校任教10年以上的教师有倾斜,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在山沟里熬上10年不“出走”?

大多数特级教师在获评之前,在教学一线的时间至少是10年。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2006年评上特级教师,是当时浙江省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当时他已经教书14年,年龄34岁。

拼盘出锅:缤纷需耐心,大量流程需要走

根据《评选规定》,主要流程有三步:

(一)在学校组织教师酝酿提名的基础上,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可在适当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全面考核,确定推荐人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地(市)、县的推荐人选审核后,送交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特级教师、对中小学教育有研究的专家、校长组成的评审组织评审。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特级教师评审组织的意见确定正式人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但这仅仅是大体流程,在各地的实际操作中每一步流程中都可以加以细化,并有大量工作要做。

以杭州市为例,在2014年的媒体报道中,杭州上城区的一位老师在评选过程中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

“第一关是通过区内审核。作为区内候选人,一定要符合浙江省评选特级教师的申报条件,区教育局先查看他的资料,看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候选人还要在区内上课、说课,教育局要入校考核及师德考核,跟候选人的学生、同事、领导座谈,给家长、学生发放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这些项目完成后,区内对候选人进行综合打分,选出最终的候选人上报给杭州市教育局。

第二关,在审查候选人材料后,第一轮要刷掉一半人;进入第二轮评选,再进行一次借班上课,去候选人单位调查等流程。第二轮结束后,大概还留下一半进入省选拔。

第三关,去省里评。同样是先看材料,候选人的课堂教学辐射力怎么样,师德怎么样,从候选人的论文看他的课题研究能力;接下来是说课(给出一个材料,半小时后说一下这堂课怎么设计,意图是什么)。最后还有论文答辩,从提交的论文中选一篇作答,考察其思考力。”

如果有梦,就去追吧!

想成名师,先拜师

“我为了能成长为特级教师,就曾拜4位外地特级老师为师。”一位特级教师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

拜名师为师、加入名师工作室也成了很多有志于此的老师的选择,“我是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中的一员。三年多来,我在刘导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实现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飞跃——被评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做教师的时间已经22年,算是很长了;我做特级教师的时间还很短,才一年。我感觉自身的成长往往源于长时间的积累、历练和思考,一如酿酒,越陈越香。”陆老师在被评为特级教师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马不停蹄地研读教材,学习理论,研课磨课,快节奏、高效率地建构起了典型课例,这对我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和众多老师一起磨课、精雕细琢、不断反思,一起承担课题研究、思考,让不少老师在其中成长飞快。

磨课是名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虽然磨课饱受争议,但不少特级教师都将其看作是自身快速成长的通道。

“一节公开课的背后需要艰苦地摸索,对于我来说,40多节公开课的磨课经历,可谓尝尽了酸甜苦辣。正是这酸甜苦辣的磨课提升了我对数学课堂的认识,锤炼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在磨课的过程汇总,有成功的欣喜,更有失败的痛苦。”一位特级教师看来,磨课是其成长的路径——“磨课让我快速入行、让我茁壮成长、让我内涵发展。”

一遍遍的讲课、说课中,让老师们能够直面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虽然过程痛苦,但胜在具有指导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的重要性。真正的好课的确需要“精雕细刻”、“千锤百炼”,教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地“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从而使教师得到更快的专业化发展。“磨课”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教学历练!

写作是特级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因素

2011年,曾有人以“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为调查主题,设计了相关调查项目的问卷,向江苏省全省50位特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陆续收到回复的问卷共2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通过对他们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对这些知名特级教师的教育反思与写作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他们平均著述128.5万字,人均论(编)著2.45部,人均论文125篇。当然这之中也不平衡,最多的论(编)著达到18本,论文达到300多篇。最少的没有著作,论文也只有十多篇。通过对这些特级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对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

很多名师都有着写作的习惯,写作并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有感而发的过程,更是促进老师理性思考的过程。

不爱学生,如何有动力?

“我感觉,为人师,最重要的还是爱学生。 ” 上海评1978年首批选出的17名特级教师之一臧慧芬臧说,“这份爱,让我有一股冲力去关心学生,不仅仅教书,更注重育人。我也爱一师附小这个集体,那时一到晚上,办公室就灯火通明,老师们备课,练板书,干劲十足。 ”

臧老师每次上课都要提前备三次课,这恐怕是现在老师们难以想象的。每年暑假,臧老师很少休息,她在家把下个学期所有语文课通读一遍,通背一遍,这是第一次备课;开学了,在上某一堂课前一周,她第二次备课;在上某一堂课前一天,她还会备第三次课。一而再、再而三地备课、磨合,臧老师其实是把课本知识凝练在了最高效的时间里。正因如此,在她每一节40分钟课堂里,前面不仅留有5分钟听默写时间,后面还设置了10分钟课外延伸阅读指导。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工作的勤勉、热爱,都来源于对于一个目标、一个梦想的执着。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恐怕就是这背后之源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继续昨天的话题:向名师学什么? 在回答此问题之前,先说一说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
    相逢一笑阅读 275评论 2 4
  • 上周,陆续写了两篇关于“向名师学什么”的文章。其中写到“专注于自己的方向”的重要性。网友“子不语”留言说:“向名师...
    相逢一笑阅读 550评论 2 3
  • 《小学语文老师》杂志2016年第2期的热点话题是“向名师学什么”。栏目的策划人语这样写道:名师们的经验和成长经历,...
    相逢一笑阅读 991评论 0 3
  • “悠悠,天啊!Oh my god,快来看看你的新同桌居然是他!”悠悠的好朋友信菲双手紧紧拉着悠悠,...
    襄铃阅读 271评论 2 4
  • 质朴的大姐,她蒸的馍很好吃。就像我母亲蒸的一样。 我喜欢质朴的人,没有多余的话。但每句话都简单,朴实,不让人感觉到...
    陪伴成长_7dd0阅读 4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