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小品文/PIXIU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1775 -1817)的代表作。21岁时,她创作了第一部小说《最初的印象》,投稿被拒,经过17年的反复修改更名为《傲慢与偏见》,等正式出版时作家已经38岁。然而,4年后奥斯汀不幸病逝,年仅42岁。

  奥斯汀去逝第18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出生。他成名后曾刻薄地说:“一个图书馆里只要不收简·奥斯汀的小说,就是非常好的图书馆。”

  奥斯汀去逝第44年,远在大洋彼岸的爱默生(美国文学家)说:“在我看来,奥斯汀那些小说格调低俗,缺乏新意,囿于英国社会可悲的陈规陋习,毫无天分和智慧,见识也很浅薄。”

  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奥斯汀生前默默无闻。她一生写了6部小说,个个堪称上乘之作。在英国人最喜爱的百部文学作品中,《傲慢与偏见》位列第二,毛姆甚至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她的小说《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同样独树一帜,成为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经典。可惜,得到这样的认可时,这位终生未婚并热爱写作的女作家已经告别人间200年。

  奥斯汀活着的时候,幸好没有听到这些严酷的诋毁声,否则会多么伤心。同样,她也不曾料到,自己死后会成为一位在世界文坛上令人瞩目的作家。如果她知道当初那些非议在时光面前如过眼云烟,又该会多么高兴!

  也许,傲慢与偏见是人类与人俱来的一个通病;真实与浮华,这两样东西,前者往往不被人看重,后者却太容易蒙蔽世人的双眼,而时间的伟大,就在于它可消弥这种傲慢与偏见,见证世间的一切真实与浮华。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受欢迎的作品,主要讲述了19世纪初期,英国的乡绅之女伊丽莎白五姐妹的爱情与择偶故事。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让我们先从故事的情节说起。

     (一)内瑟菲德庄园的来宾

  英国中部,哈德福郡朗博恩村,本内特夫妇家有5个女儿,个个长得貌美如花,到了芳心涌动、成年待嫁的年龄。

  按理说,这5朵金花在当地都是数一数二,无人能及的,何愁嫁不出去?但在本内特太太眼里,却并非如此。因为家族的遗嘱里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她们家的财产将来都要由丈夫本内特先生的一位表外甥继承。也就是说,自己亲生的5个女儿根本没有份。一旦他们老两口去世,女儿们就要被人家赶出家门,失去生活保障。因此,女儿们一天不嫁出去,她的心结就解不开。

  一天晚上,本内特太太又开始絮叨起来。“本内特先生-我亲爱的丈夫,听说有位绅士租下了内瑟菲德庄园。这位萧洒、有钱的年轻绅士叫宾利先生,有十万镑的遗产。求求您快去拜访新来的邻居吧,只有我们家先去,人家才会回访。家里的男人们先去了,我这妇人才能带着女儿们出场。你再不抓紧去,我担心卢卡斯爵士就要捷足先登了。他的大女儿卢卡斯小姐(夏洛蒂)已经27岁啦,为了女儿,他一定会抢先去的。哦,不,不要指望郎格太太的介绍,我不相信她肯这么做,她自己还有两个亲侄女。郎格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假仁假义的女人,我瞧不起她!”

  紧接着,这位母亲又摆出了那套至理名言。“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哦,那个宾利先生,令人羡慕的富家之弟,一想到他就是女儿们理所应得到的一笔财产,我就兴奋。不管他相中5个中的哪一个,我都……”

  第二天,本内特先生去了3英里外的内瑟菲德庄园。很快,宾利先生就作了回访,还邀请本内特一家来参加下周的舞会。

  客人刚走,本内特太太就乐开了花。“哦,太好了,舞会,我们全去!女儿们,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发觉,刚才宾利先生有好几次盯着我们的简出神,我相信,我们的大女儿已经属于他啦。简,妈妈为你有这么好的福分感到幸福!另外,我有点忘了,和他一起来的那个朋友叫什么来着?哦,叫达西,对达西先生。虽然他更富有,我可不喜欢,他那么傲慢无礼,一点儿也不真诚。假如我的5个女儿要嫁人,都不能嫁他。他可比不上宾利先生,没有人家那么性情温和,彬彬有礼,让人喜爱。”

  这次初见,5个女儿像她们的母亲一样,都对宾利先生印象极好,对达西先生存有偏见。尤其是二女儿伊丽莎白更是看不惯达西先生那股傲慢劲儿。

  舞会很快到来了,本内特家的小姐们由母亲带着全部到场了,村里其他急于嫁人的姑娘们也一个不缺,这让本内特太太很不高兴。不过,她的眼睛可一刻也没有歇着,看到宾利先生把新租下的庄园打理的井井有条,很有品味,让她更觉欢欣,仿佛这位年轻绅士已经是她的女婿啦。这可不是瞎说,“你看,在舞会上男士少,女士多。他竟和简跳了4场舞,我们的大女儿是受邀最多的一个姑娘。”

  那天,达西先生仍然很傲慢,也很少说话,几乎没主动邀请过哪个姑娘跳舞。伊丽莎白没有跳舞,还有个小插曲。达西先生曾邀请过伊丽莎白,但她拒绝了。“谁让他请我跳的是那种趣味低俗的苏格兰乡土舞,分明是瞧不起人,有钱有势就可以蔑视人吗?”

  回家后,简私下告诉妹妹伊丽莎白,她和宾利先生很投缘。几天后,简就受到男方的邀请,再次来到内瑟菲德庄园作客。没想到,她突发感冒,一时回不来,不得不在人家那里小住了半个月。

  期间,简一直想早点回家,而本内特太太却坚决不让人去接,认为这是让女儿和宾利先生感情升温的最好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此,二人朝夕相处,感情火热。为了照顾生病的姐姐,伊丽莎白也赶过去作伴,同样受到了宾利先生的热情招待。但是有一点让伊丽莎白怎么也不理解,宾利先生为什么要把一身傲气的达西先生当成好友,总是对他言听计从呢?很快,伊丽莎白发现宾利先生的妹妹-宾利小姐在追求达西先生,甚至看管着不让他和伊丽莎白单独在一起。

  不久,本内特太太逢人便夸,她的大女儿简已经攀上了一门好亲事。不久,事情就发生了转折。有一天,宾利先生回了伦敦,之后一直没有返回来。接着,他的妹妹和朋友达西先生也离开了朗博恩村。他们还会回到内瑟菲德庄园吗?一连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消息。

      难道到手的鸭子飞了?本内特太太说什么也不甘心。“我相信,我们的简迟早会把他吸引回来的!”说这话时,她心里又没有底气。

    (二)亨斯福德教区的来信

  本内特先生的表外甥名叫威廉·柯林斯,25岁,他就是将来要继承本内特先生家的全部财产的小伙子。他由一位有权势的夫人提拔,刚刚担任了亨斯福德教区的牧师。如今,工作顺心,生活稳定,事业又蒸蒸日上,单缺一位贤妻。于是,他向舅舅本内特先生寄来一封求婚信。

   “亲爱的长者:以前您与先父之间曾有些芥蒂,这一直使我感到不安。自从先父不幸弃世以来,我常常想到应该弥补这个裂痕;但我一时犹豫,没有这样做,怕的是先父生前既然对阁下唯恐仇视不及,而我今天却要来与阁下修好,这未免有辱先人。不过,目前我对此事已经拿定主张,因为我已在复活节那天受了圣职。……以一个教士的身份来说,我觉得我有责任尽我之所及,使家家户户得以敦穆亲谊,促进友好。因此,我自信这番好意定会受到您的重视,而有关我继承朗博恩产权一事,你也可不必介意。请接受我献上的这一枚橄榄枝。我这样侵犯了诸位令媛的利益,真是深感不安,万分抱歉。但请您放心,我极愿给她们一切可能的补偿,此事容待以后详谈。如果您不反对我踵门拜候,我将于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四点钟前去拜谒,甚或在府上叨扰至下星期六为止。”

  很快,柯林斯来了。在5个表妹里,他一眼就相中了伊丽莎白。本内特太太自是喜不胜收,觉得无论哪个女儿嫁了这位表哥,家里的财产都可保住,女儿们也能找到可心的归宿,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情。然而,伊丽莎白竟然拒绝了表哥的求婚。

  一份好意受到了伤害,柯林斯先生马上把爱情的橄榄枝转向了邻居卢卡斯小姐。一周后,二人便火速结婚。对此,本内特太太好不自在,觉得送上门的幸福不要,反而拱手让给了别人,真是可惜。

      伊丽莎白并没有觉得失去什么,只是对好友卢卡斯小姐这么快嫁人感到十分惊奇。本内特先生觉得,“别的女儿都糊涂,只有伊丽莎白最聪明!”

   (三)梅里顿的军官们

  在为人做事上,简和伊丽莎白比较谨慎自持。本内特家的三女儿玛丽也算守份,她每天钻在书里,不问世事,也不大出门。最小的两个女儿就不怎么安份了,她们经常往1英里外的梅里顿跑。与其说这是为了去姨妈家串门,不如说因为那里来了一批驻扎的军官。

  本内特太太的妹妹一家住在梅里顿,她的丈夫(菲利普斯先生)是位律师。夫妇俩一直希望5个外甥女能嫁户好人家,因而乐意把那些年轻的军官请到家里来,为外甥女们创造条件。

   本内特家的四女儿凯瑟琳和五女儿莉迪亚,和三个姐姐一样,同样长得水灵标致,更充满了少女的热情。很快,她们身边就有了许多军官朋友,比如福斯特上校夫妇、卡斯特上尉、丹尼先生、魏肯先生。唱歌、跳舞、欢闹,成了她们生活的全部。 对此,伊丽莎白有点不放心,告诫父亲说:“应该管管两个小妹妹,不要再出去丢人现眼。”本内特先生却不以为然,觉得让女儿常往梅里顿跑,有利于婚姻和前程!

  有一天,伊丽莎白也去了姨妈家,见到了风度翩翩的魏肯军官,第一次见面就聊的很投机,大有一见如故之感。伊丽莎白听说魏肯家在伦敦,就想试着替姐姐简打听一下宾利先生在伦敦的情况。魏肯先生说,他不认识宾利先生,倒是对从小一起长大的达西先生很熟,但对他有些成见。为什么?因为魏肯的父亲曾经帮过达西的父亲。后者去逝时,为了感恩,给魏肯先生留下1000英镑,还答应让他将来在教区任职,但达西先生高傲无情,并没有兑现他父亲的遗言。为此,魏肯才入了伍,他说他不愿意再和达西先生来往,达西先生也怕见到他。

  对魏肯先生的不幸遭遇,伊丽莎白很同情,同时也验证了她对达西先生的印象是对的,对他的偏见和憎恶由此进一步加深了。

  就此,魏肯先生给伊丽莎白留下了奇妙感。那真是一场记忆犹新的谈话!“他越说话,越显得英俊,穿着打扮也格外用心。”回家之后,伊丽莎白满脑子都是魏肯先生的形象,梦里都在盼着跟他再见面,如果能一起跳舞多好。一句话,魏肯先生似乎成了伊丽莎白心仪的偶像,没钱没背景怕什么,关键在于他很真诚朴实,一点也不像达西先生那样做作傲慢。她有点动心,不是吗?

    (四)罗斯辛庄园的秘密

  自从宾利先生离开朗博恩村以后,简的心情一直都不怎么好。本内特太太的弟弟(加德纳先生)住在伦敦,简决定去舅舅家散散心,心里又开始打起鼓来,“我会在伦敦见到宾利先生吗?难道他因为不爱我了,才回到了伦敦?”

  梅里顿的军官们真有吸引力,本内特家的2个小女儿凯瑟琳和莉迪亚继续整天往那里跑。她们的父母认为,要是两个女儿能巧遇一个年轻、帅气、家庭条件不错的军官,这才是她们的福气。

  伊丽莎白也要出远门,她要去亨斯福德教区的表哥家,去看望出嫁后的夏洛蒂·卢卡斯小姐,主要是陪着夏洛蒂的妹妹和父亲卢卡斯爵士一起去。

  婚后,两位小夫妻的日子过得十分满意。看到客人们前来探望,柯林斯先生的热情劲儿倍增,一边忙着接待客人,一边介绍说:“伊丽莎白表妹,虽然我们的房子不大,但客厅、厨房、书房、花园、围栏,应有尽有。我爱夏洛蒂,她也爱我,看看我们的小日子过得多么舒适惬意!听说你们要来,我们预备了最好的饭菜。一会儿,我还要领你参观一下房子周围的景致。当然,要是跟罗斯辛庄园比起来,我们的只能算个窝!凯瑟琳·德伯格夫人的庄园才叫豪宅呢!表妹,德伯格夫人是我的恩主,我如今能在教区任职,全赖着人家的好心施恩。吃过饭,我们就去见识见识夫人。不过,听说我这边来了客人,她肯定会主动邀请我们去的,我相信会这样……”

  柯林斯先生喋喋不休,似乎在故意暗示说:“伊丽莎白表妹,当初你没有嫁给我,该是多么大的损失!”然而,伊丽莎白感到,夏洛蒂的婚姻并非真正幸福,因为她除了操持家务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修整花园和蓄养家禽上,这比丈夫给她带来的幸福感和魅力还要大。

  大家正说话的当儿,德伯格小姐(凯瑟琳·德伯格夫人的女儿)来了,她邀请客人们晚上到罗斯辛庄园就餐。这位金贵的小姐又瘦又小,连院门都没进,在大门口通报邀请后就坐马车离开了。因为人家地位高,不愿意屈尊下车、进屋,她们家的人一向如此,所以柯林斯先生并不觉得失礼。紧接着,他的得意劲儿又上来了。“感谢伟大的主,我刚才怎么说的,夫人肯定会主动邀请我们。这不,马上就应验了。我们快准备准备,马上出发吧!人家是从来不喜欢等客的。说实话,我们和夫人一家处的非常好,得了许多好处,我的前程全赖着人家呢,她有一颗高贵而仁慈的心……”

  罗斯辛庄园,豪华气派自不必多说,丰盛的晚餐也不必多说。但女主人的霸道劲儿、强横又不讲理的风格,与伊丽莎白没来之前的猜想毫无分别。听听伊丽莎白的表哥是如何赞美这位女施主的,“只要哪一个佃户不驯服、不知足或穷得活不下去,她就亲自出马,到村子里去调解纠纷,压制怨言,直至把他们骂得恢复太平与富足!”

  隔天,伊丽莎白见到了一个从来也没有想到的人。他就是达西先生。原来,凯瑟琳·德伯格夫人是他的姨妈。她希望达西先生和自己的女儿喜结连理,实现家族财富强者恒强的联姻。

  很快,达西先生就来到了柯林斯先生家,他是来看望客人们,还是只为了见到伊丽莎白?没人知道。

      第二天,伊丽莎白正在林间散步,再次遇见了达西先生;晚饭后,他又过来了。他来干什么呢?只是静静地呆着,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这让伊丽莎白十分纳闷。

  终于,有一天晚上,只有他们二人在一起的时候,达西先生突然开了口:“伊丽莎白,嫁给我吧。其实,我一直是爱你的!自从在朗博恩村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深深地爱上了你,只是没敢说出口。这次就是为了你而来的,我的心里话不向你说出来,已经不行了。伊丽莎白,你同意吗?快告诉我答案?”说这些时,他情绪激动而热烈,如久压的火山急欲喷发。

  伊丽莎白惊诧不已,被吓坏了。“哦!不,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先生,我感激你的挣扎,但我非常遗憾,给你的只有痛苦。我相信,你心中阶级的门槛会帮助你克服痛苦。”

  伊丽莎白想到达西先生第一次出现就让人不舒服,想到他千万百计拆散姐姐的幸福,想到魏肯先生告诉的那些事,她就气不打一处来。“达西先生,老实说,我从没有想过去爱你,也从没有想到你会爱上我!如今你的要求太无礼了。别忘了,是你和宾利小姐想办法拆散了我姐姐的幸福。如今她也在伦敦,但你们不想让宾利先生知道,不想让他们见面,是不是这回事?我知道,我们家没那么富有,家里人又那么俗气,缺乏教养,因此就没有资格高攀这门亲!还有,别忘了是你断了魏肯先生的前程,你没有兑现你父亲的遗言,你无情;别忘了,你还十分傲慢,打第一次见到你,大家就不喜欢你,我更是看不惯你的傲慢与无礼。先生,我没有嘲笑你,如果说我是在拒绝,这就是我的回复……”

  那是一个阴沉的雨天的黄昏。她浑身颤抖,恨不能把心里全部的不甘道尽。达西先生双拳紧握,满脸羞亏,他没有想到以自己财富和身份获得这位少女的倾慕,本来以为稳操胜券,却会遭到如此的结果。

   “亲爱的伊丽莎白,有偏见可以,但你不知道事实的真相。你错怪了我,你没有理解我的心!说实话,你才是一个不通情理的姑娘!”说完,他气愤地逃开了。

    (五)彭贝利庄园的惊喜

  第二天,伊丽莎白离开表哥家,准备回家时,收到了达西先生的一封信。

   “伊丽莎白:不管你对我怎样,有几件事情我必须向你解释清楚。一、关于魏肯先生的家事。他的父亲是我们的管家,给了我们多年的帮助和照管。为感谢这份情意,我的父亲一直把魏肯先生当干儿子看待。家父去逝时,提出两个安排:首先是留给魏肯先生1000英镑的遗产。其次,答应有机会时让他在教区当一名牧师。后来,他承认自己不愿意当牧师,于是作为交换与补偿,我另外付给他3000英镑。我完全兑现了家父当初的诺言,不信,你可以去打听一下这些事。二、关于魏肯先生的人品。有一点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表面装的像个绅士,本质让人心痛。他曾经诱骗过我的妹妹乔治安娜,二人想私奔,幸好我及时挽回了局面。我本不应该告诉你这桩家族的丑事,也不该侮辱魏肯先生的名声。毫无疑问,他的目标是冲着我妹妹那3万英镑的财产来的,可她那时才只有15岁呀!这就是魏肯先生的人品。三、关于拆散你姐姐和宾利先生的幸福。我承认是我和宾利小姐的主意,我要为我的朋友负责。当然,我也为我昨天的气愤向你道歉。伊丽莎白,我不应该对那么生气,但上面的这些事实我一定要让你知道。”

  看过信后,伊丽莎白先是感到一阵喜悦,觉得拒绝达西先生是一种胜利。可回家不久,她又反复回味这封信,觉得自己对达西的偏见少了许多。

  她知道,拆散姐姐的姻缘,与宾利小姐有很大的关系。宾利小姐希望自己的哥哥娶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小姐,一来可以让两家增加财产、提高地位,二来亲上加亲,还以此促成自己与达西的婚事,她一直在追求达西先生……这就是宾利小姐的算盘。

  她又仔细回想了当初魏肯的一言一行,觉得达西先生说的不无道理。初次印象太不可靠了,而偏见又比无知更可怕。魏肯的人品确实值得怀疑,全怪自己不了解事实,偏信了魏肯之言。当初,自己之所以会对魏肯先生有好感,完全是虚荣心在作怪呀!对达西先生本人,她又不知道如何完整地去看待。反正,她不想再见到他。

  数月后,加德纳先生(本内特太太的弟弟)邀请伊丽莎白到舅舅家度假。伊丽莎白听说,舅舅还计划去伦敦外的兰顿去参观,兰顿可是达西和魏肯的家乡啊!去吗?万一遇到达西先生,我该怎么办?

  她答应舅舅了,因为在出门前她派仆人先去打听了一下,仆人回来报告说达西先生并不在家。就这样,伊丽莎白跟着舅舅一家来到兰顿,彭贝利庄园正是达西先生家,也是必要参观的地方。

      庄园位于一片幽深的山谷里,一条小河蜿蜒穿过,豪华的庄园就建在小河边。四周环境雅致,宁静悠然,可钓鱼,可赏景,更可漫步其间。庄园内部同样是格调优雅,伊丽莎白从女仆的口中得知,魏肯确实像达西所言,并非是表面装的那样,他辜负了达西一家的好心,不属于可亲可敬之人。倒是达西先生为人耿直,有内涵有责任心,受到仆人们的交口称赞。

  伊丽莎白不禁想起了那天拒绝求爱场面。“自己不是一直想嫁一户好人家吗?假如我同意了,不就成了彭贝利庄园的女主人?……哦!应该和舅舅、舅妈早点离开了,万一达西先生回来了,看到我在这里……”

  在世间,你越不想发生的事情,往往无法阻挡;越不想见的人,偏偏躲不过。就在这时,达西先生驾着马车回来了,伊丽莎白被堵了个正着。她的舅舅和舅妈并不知道,自己的外甥女和这位阔绰的富家之弟竟然相识。

  他们没能马上离开,而是被达西先生邀请,在庄园里就餐,钓鱼,散步,多呆几天。在这几天里,达西先生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过去那种傲慢无礼的神态完全不见了踪影,居高临下变成了彬彬有礼,以自我中心变成了主动热情,还很会照顾人,尤其会照顾伊丽莎白。他对客人这么周到热情得体,究竟是为了什么?达西先生还爱着她吗?伊丽莎白也不知道。不过,这次意外的相遇,让伊丽莎白深受感动。

  就在这个姑娘一边羡慕着对方的财富,一边又心绪不宁、惊㤞于达西先生前后变化判若两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六)朗博恩村的传言

  伊丽莎白的舅舅收到了一来信,他们必须马上回家。因为莉迪亚跟一个男人私奔了。莉迪亚就是伊丽莎白最小的妹妹,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魏肯。

  家里的来信说的很明白,“莉迪亚早就爱上了魏肯先生,除了她的小姐姐凯瑟琳之外,家人谁也不知道。听说,魏肯欠下不少赌债,带着莉迪亚离开了梅里顿,至于去了哪里?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说,他们去了伦敦。福斯特上校已经派人去追寻自己的下属。”

  听到消息后,伊丽莎白的第一反应是,“太丢人啦!这让我们四个姐妹如何面对别人、如何有个体面的归宿?家风不好,今后还有谁敢来和我们家的姐妹结亲?”

  此刻,伊丽莎白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她的母亲并不觉得丢人,一个劲儿地唠叨着:“我的小女儿莉迪亚总算找到了一个郎君,怎么能私奔呢?应该早点回家来,妈妈要帮你订结婚的礼服、彩球、种种需要的东西。又要忙一阵子了,我们终于有一个女儿要出嫁喽!”这位可怜的母亲并不知道魏肯是什么样的人,全怪伊丽莎白没有提前告诉过家人。

  本内特先生心急如焚,马上驾车,起程,奔向伦敦。在路上,他想起了二女儿伊丽莎白曾经的告诫,“应该管管两个小妹妹,不要让她们老往梅里顿跑,跟那些军官混在一起。唉!如今,小女儿做出丢人现眼的事,家长的脸如何能挂住!”这就是家里的情况

  伊丽莎白急匆匆离开彭贝利庄园,往家里奔。离开前,把这件事私下告诉了达西先生,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这种丑事告诉一个外人。加德纳夫妇觉得事关重大,直奔伦敦,试图与姐夫本内特先生会合。

  10多天后,本内特先生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病了,女儿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加德纳先生。一个月后,加德纳先生来信说,已经找到那对年轻人。不久,由舅舅作主,莉迪亚和魏肯在伦敦办了结婚手续,不日新郎新娘就要回家探望。

  这桩丑事总算有了好的结果,为本内特家挽回了面子。如果魏肯不愿意结婚,事情就无法收场了,因为魏肯并没想过要和莉迪亚结婚的事,完全是莉迪亚一厢情愿,愿意跟着对方。对这件事,本内特太太并未觉丢脸,反倒是逢人便说:“我们家最小的女儿嫁到了伦敦!”

  不久,达西先生和好友宾利先生又来到了朗博恩村。宾利先生和简重归于好,他整天守在本内特家,直至很晚才回到内瑟菲德庄园。一吃过晚饭,本内特太太的机灵劲儿便上来了。“老头子,该上楼了;凯瑟琳,到厨房来,妈妈有事找你;伊丽莎白,快到我房间等着,我有话和你说……。”很明显,她在为一对热恋的情人创造条件。这次,到手的鸭子可绝对不能再让它飞了!

  她还是瞧不上达西先生,对他的热情劲儿、问寒问暖劲儿、亲热体贴劲儿,分明与对她铁定的大女婿宾利先生差之千里。如今,莉迪亚和简,这两个女儿的婚姻落了地,剩下的3个,还是老话:“嫁谁,也不该嫁给那个傲慢无礼的达西先生!”妈妈的这一点,连伊丽莎白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此刻,本内特先生正在盘算着一件大事,为了小女儿的婚礼,她的舅舅搭了至少数万英镑的费用,自己拿什么去还人家呀?又该如何去报答人家把这种事处理的如此妥当?假如没有挽回局面,该怎么办?多亏了这位舅舅啊!

  其实,这件事全部的处理过程,只有加德纳先生最清楚。在伦敦,他找到了私奔的一对青年,逼着魏肯娶外甥女莉迪亚为妻,替魏肯付清了至少1000英镑以上的赌债,还留下一笔让他买军衔的钱作为安抚。另外,又给了莉迪亚本人1000英镑作为生活费,这一切都不是他这个舅舅所为,而是另有一个人独立承担的。他是谁?他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对方要求加德纳先生严格保密。

  宾利先生和达西先生离开朗博恩村没几天,凯瑟琳·德伯格夫人就听到了信儿。有一天,她突然出现在朗博恩村。她谁也不见,也不进本内特先生的家门,只想找个地方单独见见伊丽莎白。

  在村头,凯瑟琳·德伯格夫人大发雷霆。“伊丽莎白,你太不像话啦!没想到你会这样!我告诉你,不要以为你能把达西先生撬到手,他和我女儿从小就订了婚,这是我们门当户对、家族联姻的约定。达西有义务,也有责任这样做。你不要再来破坏它!听说,你姐姐已经把宾利先生弄到了手,也不瞧瞧你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听说,还有个私奔的女儿……”

  “尊敬的德伯格夫人,请您不要侮辱别人!宾利先生和我姐姐是真爱,请问您的女儿德伯格小姐和达西先生有相爱的迹象吗?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说,没有,除非你硬要……另外,我郑重地通知您,我就是爱着达西先生,你休想把我们拆散。你还不知道吧,他还向我求过婚呢,就在你家那会儿,他爱我,我也爱他,你能怎么样!”伊丽莎白毫不示弱。因为她认为,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本内特太太跑出家门,大老远向这位尊贵的夫人喊着。“亲爱的德伯格夫人,您能光临寒舍,我们不甚荣幸。快请到家来坐坐!难道您为我们的女儿伊丽莎白送来了什么好消息?”

  德伯格夫人没有说一句话,转身上了马车。车子飞快离开,马蹄声和车铃声混杂在一起,叮当作响,所过之处尘土飞扬。原来,这位霸道的夫人亲自光临,是为了扼杀伊丽莎白与她的外甥达西攀亲。

  伊丽莎白哭了。她一直认为,婚姻的实质无非是金钱的交易、门第与利益的结合,假如婚姻没有爱情作基础,她宁愿放弃。然而,世间又有多少婚姻由真爱作主,又有多少真爱被葬送在了婚姻的坟墓里?金钱、门第和利益的权衡,它们一同筑起了真爱冲不破的铜墙铁壁……

  这个理性聪颖的姑娘越想越生气,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哭的如此悲伤心痛。她因何而哭,为谁而哭?她和达西先生真的能走到一起吗?也许,只有老天知道!

  上面就是小说《傲慢与偏见》讨论的爱情故事,以及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作家简·奥斯汀的一生。

    (七)花开花落42载

  简·奥斯汀(1775-1817)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她仅活了42岁。

  1796年,21岁的奥斯汀情窦初开,遇到了爱尔兰青年律师勒弗罗伊,二人一见钟情。然而,家人希望女儿嫁给一个拥有经济实力的丈夫,而她偏偏爱上了一个穷小子。当时,勒弗罗伊家是一个拥有6个孩子的家庭,父母也想让儿子与一个富贵之家联姻。无奈之下,这位小伙子返回了爱尔兰。从此,与奥斯汀再未相见。据说,勒弗罗伊后来真的如家人所愿,娶了一位大家闺秀,通过努力拼博,还成了爱尔兰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自己与一位英国女作家有过一段“少年之恋”。从这一点看,奥斯汀少女时代,眼光就绝非短浅平庸。

  初恋失败后,奥斯汀遇到一位即将继承大笔财产的青年求婚,她作了拒绝,理由很明确:她不爱他。奥斯汀生活的年代,婚姻都要由父母作主,而且还要考虑家庭门第、阶级地位,但奥斯汀坚持认为,没有感情的婚姻不是她所要的。最后,奥斯汀选择了终身不嫁,把所有未了之情注入了文学创作。6部小说总计才150万字,文字篇幅均不大,但都经历了长期的修改完善。

  就在失恋那一年,她创作了第一部小说《最初的印象》,投稿后被拒。紧接着,又开始撰写《埃莉诺与玛丽安》《诺桑觉寺》。直至38岁时,《最初的印象》经过17年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修改并更名为《理智与情感》,才双双出版。

  早期,奥斯汀的作品并未被广泛认可。有数据为证,“论销量,她最畅销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才售出1750册,而早在1749年,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就已经卖掉10000册;论稿酬,她的前四部小说共带来约630英镑的收入,而安·拉德克利夫仅凭一部《意大利人》便进账800英镑;论反响,《理智与情感》只有两篇评论,《傲慢与偏见》三篇,《曼斯菲尔庄园》零篇,《爱玛》倒是有十篇,但两篇是德语的,还有一篇是出版商嘱咐著名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撰写的软文。”

  有人说:“经典的确立,往往不在于幸运地得到了多少赞誉,而在于成功地抵御了多少求全责备的诋毁。”奥斯汀的作品从面世以来,不但没有受到过热烈的追捧,反而差评不断。直至作家逝世50年后,对她的小说研究才越来越多。近200年后,奥斯汀才在争议和诋毁中声名鹊起。

  1995年(作家已逝世178年),BBC拍摄了电视连续剧《傲慢与偏见》,一下子在英国造成轰动,形成全球性的“奥斯汀狂热”。之后,她的其它作品也被一部接一部地重拍成电影,受到世人瞩目。

  2000年,BBC又举办了“千年作家评选”活动,结果奥斯汀紧随莎士比亚之后,排名第二,而且她是前十位里唯一的女作家。

  2013年,《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之际,英国专门发行了奥斯汀纪念邮票,她的头像还被印在了新版10英镑的纸币上,以此向这位英年早逝、被误解长达200年的女作家致敬。这就是奥斯汀作品漫长的成名过程。

  她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自幼过着安静祥和、半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她早年只上过初等教育,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养主要来自于父亲和自学。从十一二岁起,奥斯汀就开始了默默地文学创作,直到42岁病逝。

      从花开到花落,她的生命是短促的,作品的芳华却永驻人间;她有过情窦初开的一刻,也有过长久的独身岁月;她曾经为之悲伤过,但以一颗甜淡洒脱、平和宁静的心态,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成果。经过长达200年的时间检验,如今奥斯汀这个名字和她的作品一样,越来越熠熠生辉。

    (八)小说的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叙事漏水不露,用词无可挑剔。读小说时,仿佛在观摩一件精雕细琢的藏品,处处让人感到舒适得体、赏心悦目,这是作品最大的特点。

  据说,法国作家福楼拜为了追求一种理想的文体,在语言垂练上极为苛刻,“不允许自己在小说的同一页上两次使用同一个词”。奥斯汀同样不逊色,她自称自己的文字是“用一支又尖又细的画笔,在小小的一块象牙上轻描曼画。”她在遣词造句上极为精练考究,只有细读才能尽情领略。我想,这与女性作家心思细腻的性格有关,也与作者力求完美的追求密不可分。21岁写完,38岁发表,其中经过17年的修改完善,想想作者该是下了多么大的功夫! 借此机会,也要感谢翻译家张玲、张扬夫妇,正是他们精益求精的译笔彰显了原著的风采与神韵。

  2、在人物刻画上,奥斯汀是一向公认的善于塑造人物的小说家,有批评家认为,她可以与莎士比亚媲美。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小说成功塑造了三个形象突出的人物。没有头脑的本内特太太、迂腐谦卑又妄自尊大的柯林斯先生、高傲自负的凯瑟琳夫人,可以说闭上眼都能想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她塑造人物时,重点不再外表,而是内心,尤其擅长通过谈吐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语言幽默,把他们滑稽可笑的行为体现的活灵活现。伊丽莎白是全书的中心人物,通过对比和反讽,进一步映衬出主角伊丽莎白的聪颖和理性,还有秀外慧中、追求独立人格的魅力。

  3、风格诙谐洒脱,有娓娓道来之美。作品描写的是体面人家的生活和爱情故事,谈婚论嫁的过程看似平凡琐碎,却能雅而不俗,处显着机智与幽默。其实,这正是伊丽莎白聪颖正直,不冲动做事、甜淡自持性格的展露。

   4、意到笔不到,传播着不老的爱情宣言。小说没有一针见血的夸张评论,却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到,作家在弘扬什么,批判什么;哪些是美的正确的,哪些是丑的遭人唾弃的。这种微言大义、不动声色、幽默风趣的写作手法,读来余味绵长,引人深思。就主题思想来说,也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婚恋观:崇尚男女平等、相互尊重,摒弃传统的男尊女卑观点,在爱情的基础搭建婚姻的幸福,而门第、身份、财富、单纯的追求美貌,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幸福。

  这种观点主要是通过四对婚姻的对比来体现的。(1)以柯林斯夫妇为代表,完全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卢卡斯小姐已是27岁的老姑娘,又长得不漂亮。为了能有个归宿,见到条件比自己好的小伙子求婚,马上同意,这就是他们一周内火速结婚的理由。婚事办得很仓促,令人感到特别不舒服,觉得完全是一种纯粹的、赤裸裸的交易。(2)以莉迪亚和魏肯夫妇为代表,是以美貌和情欲吸引为基础的婚姻,因而走向不幸是可以预见的。婚后,魏肯又恢复了无所事事,到处鬼混的旧习,莉迪亚只能躲到姐姐家里寻求慰藉。一想到这些,伊丽莎白就为妹妹的糊涂选择而伤心。(3)简和宾利先生、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为代表,打破门第、以爱情为基础,更注重对方的人品和美德,这才是美满姻缘的源泉。在小说里,奥斯汀以精妙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令人信服地证明:只有第三种婚姻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幸福。

  有评论家说,“历来描写婚姻的小说不知有多少,但像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那样透彻地从经济关系方面抓住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在英国小说里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对真爱与幸福的探索、对婚姻如何冲破枷锁和束缚所作的思考,正是奥斯汀的作品出版200多年来,仍然受到后人反复品鉴、津津乐道的主要原因。

  5、画面生动,细节丰富,尽显风俗小说之韵。什么是风俗小说?是指立足于人间社会,以基本写实的方式来描写家庭生活、婚姻、男女感情,并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因此,又称为“世情小说”。通过阅读作品,我们会了解到19世纪英国乡村的许多习俗、规矩和社会风貌。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本内特夫妇的小女儿与人私奔,如果不能成婚,在当时应该是被打上品德败坏、家风不好、家庭耻辱的烙印,还会影响4位姐姐的出嫁。试想,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在婚姻随意、视结婚和离婚如儿戏的当代社会,难道不值得借鉴吗?

  宾利先生来到朗博恩村后,本内特先生先行拜访新邻居后,第二天,对方即来回访。另外,只有作为一家之长的男主人去过,他的太太和女儿们才能去拜访,这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习俗。

  在就餐时,西方人一般是长条形的餐桌,主人要坐在餐桌的首位一端,另一端坐重要的家人或者陪客者。凯瑟琳·德伯格夫人宴请伊丽莎白她们时,柯林斯就自动坐在了女主人的对面,表示其重要地位。然后,餐桌的两侧由客人依次而坐。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德伯格夫人如何骄横,柯林斯如何卑躬屈膝,这样的就餐规矩充分体现了英国人崇尚的文明与教养。

  随便说一下文中的英镑问题,大家千万不要以为1000英镑是个小数目,那是200年前的价值。如果按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计算,200年已经增值为37万英镑。当时,宾利先生、达西先生的身价都是几千万的富翁,试想有哪个女儿不想找到这样的郎君?

      还有,文中写到伊丽莎白和简出远门回家,莉迪亚和凯瑟琳自告奋勇去半路接她们。当时,两位妹妹已经享用过一份黄瓜色拉。看到这里,后世读者很难体会到黄瓜色拉在当时意味着什么。“据说,在简·奥斯汀生活的时代,黄瓜价格特别离谱,最贵时达到每根10先令6便士,大概相当于一个塾师七天的收入。如果放在现代,有两位姑娘先在饭店吃了燕窝鱼翅,然后点了皮蛋豆腐、凉拌木耳之类的冷菜来招待两位姐姐,还要姐姐们自己付钱,那么我们肯定能马上明白她们是多么的奢靡、自私和糟糕。”

  风俗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让我们更接近现实,了解历史,唤起思考。《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典型的风俗小说,并非浪漫的爱情小说,其间包含了许多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值得推究。达西先生的傲慢和女主人公的偏见,绝非出于偶然间的误会,而是由各自所处的不同阶级地位造成的。当时的婚姻并不是像本内特太太说的那样“有财产的单身汉,一定要娶位太太”,而是“没有财产的姑娘需要嫁一个有财产的丈夫!”作品既突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各种矛盾的冲突,又展现了各种人际关系下人们的心理愿望和理想追求。奥斯汀凭借理智来领会世界,反映现实,她描写的故事如一面镜子,从中照出了一些人的愚蠢、盲目和自负。这与作者对人性有透彻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英国文艺批评家安·塞·布雷德利指出:“奥斯汀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搀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因而小说读来精致入微,十分贴近生活,仿佛一条涓涓细流轻淌而来,轻快生动;又如一块湿润的美玉,意寓含蓄,十分耐品。要知道,世人足足品了两个世纪,才理解了它的伟大之处。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这位女作家致敬。曾经,她找到过一次理想中的真爱,又放弃过一个主动求爱而自己不爱的人,最后她毅然选择了终生不嫁。这种不委屈求全,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的精神,本质上是在宣扬一种女性的觉醒与独立。在当时父母包办婚姻的环境下,她以行动与现实社会作了反抗。这种反抗是无言的、理性而有力的。

  她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过多少褒誉;死后,她的作品又受到过那么多的诋毁和非议。然而,时光会冲刷掉泥污,露出金子应有的亮光;时光越长,冲刷的越彻底,金光会积淀的越澄明耀眼。与其说,奥斯汀的一生是短暂而孤单的,不如说她的一生是恬静而璀灿的。她的名字和她的作品一样,恬静如水,璀灿如金。

  100多年前,马克·吐温曾毫不留情地说:“一个图书馆只要不收简·奥斯汀的小说,就是非常好的图书馆,哪怕里面一本书也没有。”这个预言失败了。

   “只要还有人看英国小说,简·奥斯汀的作品就一定会有读者。”也许,乔治·亨利·路易斯的预言才最中肯正确!




书籍《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著),张玲、张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玲(1936-):祖籍山东烟台,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翻译家张谷若之女。著有:《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哈代评论》等。译著(与丈夫张扬合译)有:《牧师情史》、《双城记》、《傲慢与偏见》、《孤寂深渊》、《呼啸山庄》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