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点评训练营23/90

【今日新文】及【作业要求】

李克富‖投稿与退稿

作业:思考退稿,对什么人是苦?对什人是乐?进而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什么人才有资格说这句话!

今天的作业旨在抛砖引玉让大家从过去的失败中挖掘资源!点评的同时要反思自己从失败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激发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

李克富‖成功=欲望-害怕

作业:欲望,给大家留下巨大发挥空间!


【作答】

①思考退稿,对什么人是苦?对什人是乐?

        我没有经历过“投稿”,自然也无所谓“退稿”的苦与乐。老师提出的这个思考题:“退稿,对什么人是苦?对什人是乐?”,让我思考半天也不能体会其中的苦与乐。

        只能将自己带入“投稿”与“退稿”的情景,才可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其中的苦与乐。

          假如我是有目的的为了“投稿”而“投稿”,那动机不纯,而且可能期望值过高,假如翘首期盼的结果,真的是被“退稿”了,那想必一定会很沮丧,甚至是懊恼,自信心会收到严重的冲击,从此不再“投稿”,敬而远之,那么,也许“退稿”就成了我无法言说的“苦”。

            假如我是有将自己生活中有感而发的《随笔》,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投稿”,那么“退稿”与否,恐怕都不会太重要了。因为我并不在乎那结果,及时被“退稿”,我以后还是会不断的写,也可能还会不断的“投稿”,想必那个过程中“退稿”给我带来的肯定不是痛苦,而是生活中的“小乐子”吧。

        写到这里想起了老师在《精神分析的假设》一文中结尾处一句话:“精神分析会告诉我们:正是预期的满足与否,决定着一个人的苦和乐。”确实是如此而已!

安德烈·伯纳德编的《退稿信》
海明威、杰克·伦敦、毛姆、帕斯、爱伦·坡、萧伯纳、惠特曼……这些世界文学史上的牛人们,竟然也被退过稿,而且不止一次,而且在遭受羞辱和打击的时候,也只会在心里偷偷地哭。
由安德烈·伯纳德编的《退稿信》一书,堪称一本文学牛人“退稿信大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前途坎坷的文青会认为这是一部孤愤之书,也会读出一种难得的快意。当然,《退稿信》也是很有趣的。想想吧,经过这么多年,当初被退掉的书稿差不多都得到了出版,一些还成为经典名著,一版再版,洛阳纸贵。那么,当初斩钉截铁的退稿信岂不成了天大的玩笑?讲别人笑话的人最终成了被世人所笑的人,这无疑是件趣事。国内翻译出版的《退稿信》所附带的书腰上印着:“感谢那些昏了头的编辑和出版商,是他们成就了这本书。”显然,这些编辑和出版商也被后来的编辑和出版商消遣了。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曾遭22家出版社退稿,后来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之一。伟大的《尤利西斯》同样被退过稿,不过对方的语气还算客气,“我们读过乔伊斯先生的《尤利西斯》后感到很有兴趣,我们真希望自己有能力出版这本小说。但是就目前而言,小说的篇幅太长是个不可克服的问题”,所以,“我已经吩咐仆人把稿子寄回去给你了”。实际上,退稿人的顾虑不止这一个。由于性描写成分太重,《尤利西斯》曾被英美两国政府列为禁书,他们都以焚书来“退稿”,激起“壮观”的“退稿大活动”。该书于1922年辗转到法国的莎士比亚书店进行出版,美国一直到1933年才解除禁令。
梅尔维尔的《白鲸》在被退稿时,对方的语气就狠多了:“我们必须遗憾地说出我们一致的意见:彻底反对这本小说的出版——因为我们不认为这本小说会适合(英国的)青少年读者来阅读。这是一本很冗长、风格陈旧的小说,看起来似乎颇具可读性,但我们认为它并没有那个价值。”
我们不知道退稿人这种盖棺定论的勇气到底来自哪里?1979年出版的小说《苏菲的选择》,其男主角是个审稿人,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一种毫无生趣的苦差事,每天要泡在《苦草深深》或者《水电工的荡妇》这种稿子里,沉重地检阅它们那些畸形的文句结构,同时还得忍受那种令人厌恶的平庸性。”审稿人的工作真是这样吗?我们应该像同情和理解作者那样对待他们,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群同样会出现几个容易被激怒的“受害者”。然而我们不会原谅那些失去判断力和责任心的生杀予夺者,他们的行为也太自负和草率了。据迈克尔·约瑟夫出版社札记讲,出版社的人往往会告诉你“我们确实已经读过每一份寄来的手稿”,但是你不该相信这些话,“在20份手稿里面,至少有15份是可以马上就退回的,通常不会出错。即使里面可能出现大师级的经典之作,那也不过就是千分之一的机会而已”。
也许更多作者在投寄手稿时也做好了被退稿的准备,但他们肯定不愿意遭遇毒舌般的编辑和出版商:除攻击和扼杀他们的作品外,还要怀疑和否定他们的写作才华。
一位退稿人这样嘲讽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这作者居然还想找人出版这本小说?我建议不如把这本小说用石头埋起来,一千年后再找人出版。”另一位退稿人则这样挖苦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在斯万家那边》:“乖乖,我从颈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经死掉了,所以我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一个男子汉怎会需要用三十页的篇幅来描写他入睡之前如何在床上辗转反侧。”你看,应该反对平庸的审稿人最终也滑向了平庸,却自以为是、振振有词,甚至沦为毒舌,极尽打击伤害之能事。在《人类的发展历程》的退稿信中,审稿人干脆利落地告诉作者威尔斯:“这只是个没什么前途的小作家。”没想到威尔斯最终成为当之无愧的科幻小说巨人,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许多原创理念均源自威尔斯。更有甚者,后来当上内华达大学拉斯韦加斯分校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的诗人史蒂文斯曾经寄了份手稿给一位文学杂志编辑,随后收到一张轻飘飘的信封,拆开一看,里面居然装着一小撮灰烬!退稿人的聪明和幽默实在做过头了。
在《退稿信》一书中,即使日后再牛的作者似乎也是缄默的一分子,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辩解和抗议。退稿人言之凿凿地告诉科莱特,《克洛迪娜入学记》这种故事连十本都卖不出去;另一个审稿人在《鹿苑》的退稿信中警告诺曼·梅勒,出版你这本小说,会让出版界的水准倒退二十五年。谁能知道,这种“确凿”的数字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当退稿人们称阿诺德·本涅特的《老妇人的故事》集愚蠢之大成,写出《超速性追缉》的詹姆斯·巴拉德没救了——看心理医生也没用,《都却斯特郡故事集》的作者约翰·巴思“这家伙让人觉得唠叨饶舌,他那些故事就好像是他用廉价的笛子吹出来的——还有,他的口臭真让人受不了”……这几乎要搞人身攻击了,但是我们仍旧听不到作者们有什么声明。我们甚至会担忧,那种脆弱的作者会不会被这种毒舌退稿信吓死?
正因为受了伤却无处疗伤,在过去,一些作家在巴黎成立了退稿受害者俱乐部。他们每个月都会在某一个走霉运的日子聚会,排解释放和惺惺相惜,成员包括小仲马、左拉和奥芬巴赫等牛人。实际上,一些牛人之所以为牛人,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有一颗坚强的心。有超过三百本杂志曾经刊载过李·彭宁顿的作品,但是他被退稿的次数高达数千次。他曾把六个月里收到的所有退稿信用作“壁纸”贴满整个墙面,还把它们当做桌面的垫子,甚至在退稿信的背面撰写邀请函,召开所谓的“退稿庆祝会”。彭宁顿建议的退稿信用途还有:制成灯罩,拿来包覆咖啡桌,做成废纸篓,或者把它们贴到冰箱上,让你看到就不想吃东西等。像彭宁顿这样的牛人不但坚强,而且具有真正完美的聪明和幽默,值得我们点赞。豁达宽容如狄金森的牛人则会跟退稿人成为好友,这位退稿人叫希金森,曾经称狄金森为“神智不清的女诗人”,劝她不必发表自己的诗作。这位美国超验主义头号女诗人虽然创作总量高达1775首,生前却真的只发表过7首作品,还是用匿名的方式。二人成为好友后,他们之间的通信也维持了好多年。狄金森去世后,正是由希金森编辑出版了最早版本的狄金森诗集。由此可见,编辑和出版商跟作家们永远不会是敌对相克的关系,而应该成为互生共赢的伙伴乃至好友。
“写作之所以是一个寂寞的行业,并不光是因为你必须独自待在房里,每天都不眠不休地跟打字机奋战,如此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同时也是因为,在你付出了血汗泪水与吃奶的力气以后,你还得找到一个尊重你的人,知道你写得已经够好了,所以他就不再过问,而只管把东西印出来。”约瑟夫·汉森的这番话自然说到了每位作者的心坎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总是很骨感。
有个叫查克·罗斯的作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找来多年前获过奖的一部小说《手段》,将前面的21页变成一份打字稿,署上另外一个名字寄给四家出版社;两年后,他又把整本书重新打印一番,寄给更多的出版社,甚至寄往原来出版《手段》的出版社——蓝登书屋。没想到这些出版社谁也没有看穿罗斯的把戏,还都给他回了退稿信,对稿子的评论也都是一些言不及义的话,蓝登书屋用的则是制式化的退稿信。罗斯的试验证实了一个道理:小说的作者如果默默无闻的话,小说根本就没有获得出版的机会。这就是残酷的现实,然而我们也不必因此绝望,因为时间总是很有耐心地等待属于自己的胜利者,正如“凡人不知道缪斯会走哪条路。如果她再次造访你,请代我向她致意”,我们借此开阔自己的视野,激励你我的人生。
《巴登夏日》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俄语小说”,作者茨普金却只是一名医生,生前跟莫斯科文学界并没有交集,他的读者基本上也就是妻子和儿子。桑塔格称赞茨普金说:“写作而没有发表的希望,这意味着怎样的一种文学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史上那些残酷恶毒的退稿信最终变成了一个大笑话,也会成为一剂令人振奋的强心剂:
“看到这么多大文豪在成名前受到如此无情的贬毁,谁还会在意眼前的失意?”
(刊于《读者原创版》孙君飞)

②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什么人才有资格说?

“成功”与“失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我个人理解:经历过失败的痛苦经历以后,才能更好的体会成功的来之不易。也只有经历过“失败”之后而“成功”的人,才有资格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假如,人提前倒在了失败的泥潭里无法自拔,那么又何谈成功呢?

        善待失败,把挫折当成磨炼意志、收获成功的磨刀石,就能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常言说:“自古英雄多磨难。”有人专门翻阅过国外293个名人传记,发现127人在生活中曾遭遇过重大失败,而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的公式:失败--奋起--成功。他们就是在失败之中愈挫愈勇,凭借在失败和教训中培养出来的敢于挑战一切困难、挑战一切命运的坚强意志品质而走向成功的。用辩证观点来看待,成功与失败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常常建立在失败基础之上。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自我调控非常重要。如果遇到失败就认为自己不行,那就永远会不行。保持乐观态度,就能提高对失败的接纳力。既然人的一生总会与困难或失败相伴,我们何不以豁达的态度勇敢面对呢?正所谓“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只有这样,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人生的价值。

        遇到失败后,人们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不安、忧虑、愤怒等等,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转移注意力,与亲朋好友聊聊,让别人为你把把脉。事实说明,一个人的失败感的强与弱,并非是由挫折或失败的大小所决定,而是由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决定的。加强心理锻炼,才能最终战胜失败;要善于借鉴别人的失败和教训,防止犯同样的错误,跌进同一个泥坑。

实际上,不光是成功的经验能够引导人、启迪人,过失和教训同样也能提醒人,有时教训甚至比经验更能教育人,因为教训往往把现实危害凸现出来,令人不得不思考自己如何避免“前车之覆”。

      成功往往在失败后,正在努力的你一定要记住,失败是一条坎坷的路,而成功便是路后那座幸福的云城。


⑵“成功=欲望-害怕”

这个公式让我陷入沉思,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那次“失败”的前因后果,以及当时贯穿其中的动力。

2016年6月份,蓄谋已久要辞职的我,在临淄区教育局的网站上,发现了一条招聘幼儿教师的通知,迅速读完后,我确认了自己有“报名”资格,这让我兴奋不已,我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以前不是因为年龄超限,就是因为毕业年限太久,亦或是其他不着边际的限制条件,使我连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报名资格都没有。

        下载了那份“招聘”通知,我反复的读了很多遍,确认了一切都是真的以后,我立即马上着手准备报名资料和备考。我自认为我比任何一个报名参加那场考试的其他人都想取得成功。所以,我根本无视当时面临的困难:我31岁了,还独自抚养着3岁的女儿,还一边工作着,而且,我不具备任何才艺特长,毕业8年了,也没有从教经历,报名后一个月就进行考试……现在想想,以上这些困难中,任何一条,足以让我对那次考试望而生畏。

        可是,那个时候我想要去那个幼儿园做一名幼师的“欲望”太强烈了,我真的丝毫没有“害怕”,就只是在想如何备考,才能让我脱颖而出。因为招聘简章明确规定:说课和才艺展示,各占三七分成,才艺展示又分四部分:绘画、唱歌、钢琴、舞蹈。当时我每天工作及照顾孩子之余,早起晚睡,练习“说课”,甚至私下找了闺女的幼儿园老师交我一些必备经验,可是老师在说了一些劝慰的话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她说绘画,唱歌,钢琴,舞蹈都非一日之寒,我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可是当时倔强的我,油盐不进。

        后来,我分析了我的弱项,分而治之。

①舞蹈:付费报名参加了一支舞速成班,因为我是新疆艺术学院毕业的为了吸引考官的眼球,我想挑战零舞蹈基础的自己,速学一支新疆民族舞,想必考场上一定会出彩。可是,20天的准备时间里,我上了2次课,舞蹈老师就拒绝了我的要求,她说:我基础太差,短时间内即使速成了,也是“捉襟见肘”,反而会使表演大打折扣。

        后来离开舞蹈培训班后,我反复读招聘简章又有新发现,想到了可以轻松自学的“手语舞蹈”,这对我来说,也需要操练一阵子,为了降低难度确保万无一失,我准备了一支手语舞《感恩的心》,自那以后开始:早晚不停的练习……(现在欧阳菲菲那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②绘画:我找幼儿园的老师付费交我画画,但是被拒绝了,后来我自己从网络上,下载了基础绘画教程,每天在上班时间,我就找来被丢弃的“二次纸”偷偷的画画,现在想想真是投入,即使自己只有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水平,我也无所畏惧,因为我太想取得好成绩了,一定要达成目标才可以……

在二次纸上的涂鸦

③唱歌:虽然我不擅长唱歌,但是也没有“五音不全”那么不堪,为了保底,我选择了一首校园歌曲《兰花草》,每次在家里练唱的时候,闺女就一起跟着学,慢慢的她也学会了。那首歌带给我的意义非凡,歌词唱出了我对“学校”的向往……好多次,唱着唱着就流泪了……被毕业8年后还能重拾当年勇的自己感动不已!

《兰花草》原是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希望》诗,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正式出版的歌曲,词作者仍是胡适一人,推测修改或许得到胡适先生的认可),从而广为传唱并成为著名的校园歌曲。
《希望》一诗是1921年夏天胡适到北京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

原诗《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歌词《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胡适(胡适简介见2018年3月20日的文章)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为大众所熟知的并不多,这首《兰花草》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一个。它清新、质朴、深情,对生命的期待与珍惜跃然纸上,而且琅琅上口。在那优美的旋律中,可以想象当年胡适学成归来,也带着一株“兰花草”——自由的理想,种到中国的土地上,小心地呵护,殷切地期待它开出花来——何止是“一日看三回”!正因为胡适有这种焦急的心情,当他看见这株迟迟不开的兰花,才一下子触景生情,萌发诗兴。给它取命为《希望》,也许是希望自由的理想早日开遍中国吧。

④钢琴:这一项对我来说,也是致命的一项。我辗转找到了一个收费低且上课时间段与我工作时间并行不悖的钢琴老师。说明来由后,身为幼儿老师的她被我的“虔诚”打动了,又给我降了学费,而且为我选了一首简单易学的曲子《我是一个粉刷匠》,在那段时光里,那个钢琴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后来考试前,我可以熟练弹出配有和弦伴奏的《我是一个粉刷匠》。

我是一个粉刷匠

          就这样经过20多天的挑灯夜战和勤学苦练,我迎来了考试。那天我起的很早,把孩子提前送到了早先找好的阿姨家后,我就打车去了考点。我是第一个到考点门口的,我暗示自己,我一定可以考出好成绩。当时我信心十足,不慌不忙,就期待临场发挥,背水一战。在考点门口,有一个中年男子从考点校园内朝我喊话说:“怎么来这么早,还有2小时才考试呢!”我接茬说道:我住的远,怕路上耽误时间。

        那天经过一连串的考试环节:说课、绘画、唱歌、舞蹈、钢琴,我进行完了考试,但是考完之后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说课部分,我发挥的很好,可是在钢琴环节,我迎来当头一棒,不是自备曲目,而是指定幼儿园教材中的一首曲子,考场的钢琴上放着的一张划满“五线谱”的打印纸。我弱弱的向评委老师问了一句:我可以弹自己准备的曲子吗,我开诚布公的说自己之前没学过钢琴,现在是个初学者,只会弹《粉刷匠》。评委语气坚决的回答说:请按要求考试。当时傻乎乎的我,就那样一个键一个键的弹完了那首曲子,当时我羞愧难当,脸红的发烫。我在同一考场内:接下去唱《兰花草》和表演《感恩的心》手语舞时,从评委老师的脸上就已经读出了这次考试的成绩。可能他们会想:“怎么这种水平的人,还来考幼师!难道把这考场当成了“马戏团”!

        那次考试后,我心知肚明结果肯定是很差。成绩公布后,我考了倒数第三名,然而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还是缺考。但是执拗的我,还是想争取进那个“幼儿园的门”,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去教育局找领导,表达一下我想做幼师的迫切愿望,退而求其次的去做一名“保育员”也可以,那至少是离“幼师”更近了一步。我从网上查了教育局的地址,抽午休时间的空就去了,打听到了局长的办公室,在门外等了一个半小时,等到上班后,我敲开了门,见到了局长(就是考试那天在考点校园里朝我喊话的那个中年男子)。我说明来意后,他表现的很不友好,他说,这次考试很公平公正,根据成绩等通知就可以。

      我对他说:我决策失误,不知道考幼师需要那么专业,我只是看符合条件就报了,现在我觉得我能胜任这次招聘的“保育员”岗位,我想问:如果这次招聘的“保育员”里有人因个人原因放弃的话,能不能优先考虑一下我呢!我一定会珍惜机会,好好工作,全心全意为孩子。我接着递给了他一张我的“简历”。可是局长大人拒不接收,只是搪塞的问了我的姓名,记在了他办公桌的日历本上。接着借由说一会有个会要开,就打开门,把我请了出去。

被拒收的“简历”

        从那个办公室出来,到坐公交车回单位的路上,我一直是泪流满面,我知道局长虽然记下了名字,但是根本不会给我机会。我彻底绝望了……

        现在想想,那是心里的痛苦,犹如刀绞。无法言说,也更是羞愧难当。辛苦奋战的一个月,最后变成了评委老师眼中一个笑话,换来的也是极其具有讽刺意味的“倒数第一名”!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只想说那时的“欲望”掩盖了所有的“害怕”,虽然我没有成功,但是现在想来,意义深远。希望自己在面对接来的人生挑战时,依然不要害怕,努力去争取就好了。屡败屡战,也是在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吧?

        最后想起高中老师经常给我们打的一句鸡血: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去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奋斗吧,也就像保罗·戈埃罗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写到的那样:“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219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63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933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20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00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4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96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7评论 0 19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27评论 1 24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8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72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4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9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7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8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