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阳光看清爱——从《阳光普照》说说爱的艺术

看完这部被教育界大咖们强烈推荐的影片,伴随电影最后镜头中母亲琴姐脸上划过的闪灼不定的斑驳光影,我心里冒出了艾瑞克·弗洛姆的那本书——《爱的艺术》,也想到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关于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的阐述。

在弗洛姆看来,人们掌握了爱的能力才能治愈社会的病态,缓解社会中的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爱是人类自身寻找新的结合和和谐的出路,是使人格完善和社会健全的一种能力。在影片里,因为没有成熟的爱的能力,如何表达爱成了亲子问题,家庭悲剧,社会问题滋生的焦点。其中最为触目的青少年成长问题,导演一路追根求源,把解剖刀伸向了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

片中的“失足”青少年,主要有四个——弟弟阿和,阿和的哥哥阿豪,阿和的朋友菜头,阿和的女友小玉。他们渴望爱,寻找爱,同时也毁于所爱。


途殊同归的抗争——父爱失衡的阿和、阿豪兄弟

阿文作为一家之主,有两个儿子,但是他从未承认过自己的小儿子,当别人问他有几个孩子时,他总是说一个,还说就要考医学院了。很明显,优秀乖顺的大儿子才是他心目中的好儿子,才是社会肯定的人。确实,我们常说的父爱,是有条件的,但对于家庭而言,父母之爱,最初是否均衡和谐,也是导致孩子能否顺利成长为符合社会标准的健全人的主要因素之一。孩子没能长成自己心中向往或者期许的样子,错都在孩子吗?在阿文看来,阿和不争气,打架闹事,最后拉上朋友把欺负他的人砍伤,一切都是他自己惹的祸,他恨铁不成钢,恨不得他就此被关进监狱,直到死。第一眼看到这里,我以为他是气恨至极才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从女学员问他有几个孩子的闲聊中,从他平静不动声色毫不迟疑的回答中,我确信,他确实对小儿子阿和心冷至极,也一直把这种冰冷深深根植到了阿和的心里。

阿和的妈妈在跟小玉的阿姨聊到阿和时,回忆了阿和小时候的一个细节。阿和会央求妈妈骑自行车带他瞎逛,漫无目的,坐在妈妈身后的阿和,很安静地待上两三个小时,回到家就会很安静地入睡,如果这个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哭闹整夜不睡。这说明了什么呢?

阿文是驾校教练,早出晚归,养家糊口,平时也没多少时间陪孩子,他本身也并不善于表达情感,不高兴的时候,也就甩出一副生无可恋的冷脸,在家里保持着绝对的权威姿态,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儿子们的成长,可以想见,基本都是琴姐一手操劳拉扯。琴姐自己也有工作,在酒店常常忙到深更半夜,帮酒店KTV的接待小姐们做美容造型。工作如何暂且不说,琴姐能给予孩子的关心其实也是有限的。虽然她会满足阿和的要求,但她其实并不明白阿和的诉求,她只是凭着作为母亲的本能去安抚儿子,或者说是和儿子妥协,因为,儿子半夜的哭闹让他们一家鸡犬不宁,琴姐作为主要负责人,不能不考虑后果——来自丈夫的压力,以及周围邻居们休息的需要,还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总之,母亲对阿和的满足,更多成分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阿和的哭闹,其实就是求关注。阿和作为次子,在家里本以为可以得到更多宠爱,也会有依小卖小的撒娇心理,但除了母亲,没有人可以满足他的需求。爸爸忙,哥哥也同样需要爱的滋养,可是,这个家里的两个大人,并没有足够的爱的意识。在阿文眼里,能给孩子的,是一个可以栖身的房子,这就是家;是可以供他们读书学习的学费。他认为,物质的给予就是爱,这就是他要负的责任,这也他是基于生存模式的最本能的认知。阿文,对爱的表达,最高程度就是对大儿子阿豪的主动送学费,送他自己舍不得用的工作笔记本,送一句驾校的校训——把握时间,把握方向。这也是他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也怪不得阿文,对他的要求不能再抬高了。

所以,当阿和不能按照社会常规的标准模式成长,阿文就无法接受,当被砍断手的孩子家人来找阿和讨要赔偿,阿和一开始表现得非常冷漠无情,这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法律,砍人的不是阿和,是阿和的朋友菜头,但是菜头家没有任何偿还能力,菜头也是帮阿和去砍人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驾校校长说的也在理,阿和是有责任的,阿文要赔偿给人家。这也是直到受伤的孩子家长被逼无奈开着喷粪车闹到驾校,阿文才勉为其难地做出的妥协——为了息事宁人!最后阿文只能给人家20万,还说这是道义补偿。由此可见,阿文,他就是一个只知道从自身利害做出常规选择的普通人,他的一切行为和选择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他在自己两个儿子的抚育上其实是缺失的,他给予孩子的父性之爱有限。阿和作为小儿子,被彻底遗落在阴影里自我挣扎,遇到问题自己解决,惹出祸端除了母亲给他一些关爱,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工作之外,能给他的只有更强烈的憎恶和冷漠。

但是作为大儿子的阿豪,又得到了多少父爱呢!看似在阳光之下成长的阿豪,其实更缺少爱的关注。阿和感知到爱的缺失,还会哭闹,因为本身的个性,他所有的不安顺其实都是对家庭的抗争,也可以说是对父亲冷漠的抗争。只是他用了比较极端的方式。但是,作为长子的阿豪,因为从小见识了父母的不易,心里更多是隐忍和压抑。也正是因为他的乖顺,其实他反而得不到更多关注。母亲忙于工作,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父亲整天工作。当阿豪长大,他用努力和优秀赢得了父母更多的关注,这种看似爱的关注,其实也给了他另一层束缚,他只能一路拼搏,除了更加优秀,除了顺着父母的意愿长成大家喜欢的样子,他别无选择,他把阳光都留给了别人,却唯一亏欠了自己。当爸爸给他送补习费,给他送笔记本,父子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当阿豪在课堂上发自内心地质疑司马光的故事,得到的是男老师的怒斥,这是没有任何尊重可言的——当着补习班那么多人的面,阿豪一直都是一个可人的孩子啊,可以想见他内心所遭受的打击。他第一次默默走出了课堂,没有说一句忤逆的话。他还是选择了忍耐顺从。

在整理阿豪的遗物时,爸爸送给阿豪的笔记本全都是空白,这说明阿豪从心底从来没有接受父亲的爱的表达,父子之间的交流是苍白的,阿豪根本没有感受到父亲的爱。或者说,他需要的父爱,阿文一点也给不了。补习班的男老师,看着满腹经纶,但同样是不理解自己的学生,只知道讲一些僵死的道义,丝毫不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对阿豪的关注,全都是因为阿豪学业成绩的优秀,渴盼着阿豪可以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再添一个值得称道的故事。阿文呢,也是渴望着阿豪可以给他带来一丝满足,让社会觉得他教子有方。这不正是当下我们身边最真实的故事吗?有人会说,难道我这样培养孩子,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还错了?当然没错,但是,这一切的关爱背后,我们注意到了孩子本身的需求了吗?

阿豪,其实就是父母老师手上的赌注。第一志愿报考医学院,没考上,就要复读重考,父母支持,老师也无比期待。可是谁想过万一再考不上呢?考医学院是阿豪的自主选择还是因为它是当前社会的热门高贵职业?家庭本已经被弟弟闹得千疮百孔,他也只能默默忍受,没有办法帮忙,阿豪内心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弟弟的女朋友要去产检,看着妈妈不得已道出不能分身的苦衷,阿豪当即就接过了这个担子。他想到的是弟弟的女朋友渴望看望阿和的心愿,他偷偷带着小玉去看弟弟,却遭到弟弟的不理解。后来他又默默独自去看弟弟,也就是想看看弟弟,却没有什么好说的。他和弟弟其实心理上对爱的渴求是一致的,但又因为他的优秀,导致弟弟的被忽略的客观事实,兄弟俩的裂缝也是显而易见的。弟弟用自己的顽劣带来的这一切,他理解,但是他做不到,也帮不了。

阿豪结识了补习班的一位女同学,他从最初被女生追着认识到最后主动送补习班女同学回家,他其实是渴望寻求沟通的。他向女同学讲了司马光的故事,这个叙述的过程其实非常阴冷。当司马光被后人所称颂,谁都没有关注过司马光当时的心理。阿豪觉得,司马光最初的脆弱被忽略了,人们只看到他的勇敢坚强,实际上他并不是坚强到完美无缺的。阿豪看到了故事背后的自己,他的内心其实一直很孤独,很恐惧,但是别人看不到。他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女同学,但是女同学也走不进他的内心。

阿豪渴望来自心灵的关爱,那种不同于父母老师身上的可以给他带来身心愉悦的爱,这也许只能从同龄人身上获得。但有弟弟的前车之鉴,他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再加上高考的压力,要他毫无顾忌地谈一场恋爱来挤走内心的孤独,他注定是做不到的。所以,面对女生的主动示好,他没有拒绝,也没有再主动拉近关系,他渴望突破,但是又有各种放不下,最终的压抑和无望让他选择自决于人世。就算是最后的诀别,他还是不肯过多打扰别人,连衣服都折叠得整整齐齐。

一直为别人着想,一直把爱给大家,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的阿豪,最后,却把自己的心灵之“缸”塞满了死水,把自己永远囚禁在了黑暗之中。

阿豪的死,也给阿和深深的一击。兄弟俩其实是可以沟通交流的,他们的不同行为,其实都是一种自我抗争。阿豪用满足大家来赢得关注;阿和用逆行来探测父母爱的底线。只不过,阿豪得到的反而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也许父母的这份期待太沉重,让他有些无所适从。阿和呢,只要不闹腾,可能就会让大家稍微心安,但是他也因此更加得不到以父亲为代表的的主流社会的认同,他只能一路滑下去,所幸还有母亲不计前嫌地帮他兜底,这也是阿和内心仅存的一点光。

在影片最后,阿和公开撬锁,挪用别人的自行车,带着母亲去逛。母亲也在犹豫中没有拒绝,这一次她心里明白,儿子回来了,但是这份回归,同样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又是她内心的另一道伤口——是她的丈夫阿文主动走进了黑暗,给阿和换来了一片阳光。当真相坦露在阳光下,阿文也无处可逃的时候,阿和的内心又会如何?这份迟来的父爱是如此血腥沉重,阿和还能找回最初的渴望吗?阿文的爱,要么无知,要么炽烈,但都不是正常的表达,都会让人觉得窒息。对阿豪如此,对阿和也如此。这样的期待和付出,让人感觉不到爱的愉悦快乐,只有束缚和捆绑。

弗洛姆说爱是热烈地肯定他人本质、积极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是指在双方保持独立和完整性基础上的相互结合。爱是给予,人只有通过“给”,才能体验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和自己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得自己充满欢乐。“给予”绝不仅仅指物质上的意义,也并不意味着要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人能在“给予”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活力。

有些父母以为自己很爱孩子,但并没有如实尊重孩子,只不过想让孩子活成一个自己渴望的样子。只有尊重,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心。阿文理解不到这个层面,也做不到这样。最终,他以为的爱只能给儿子们带来这样的结果。这是阿文一家的悲剧,也是社会上更多类似家庭的悲剧。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也有一章专门讨论父亲角色:“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把父亲视为他们的偶像或最大的对手。”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行,诸如坚毅、果敢,对自己所热爱或责任所在的事竭尽全力地追求、探索,这些往往来自于父亲的启迪和鞭策。

阿文也许是一个合格的驾校教练,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正是他的职业,开车上路前是要考驾照的,作为对生命的最基本的尊重和保护,有证才能行使,这是法律。但是作为父母,阿文究竟有没有通过相关的考试呢?同样的讽刺也传递在阿和身上,他在少年辅育院里还是一个被拯救的人,却当上了父亲!又是一个“无证驾驶”,冒险上路的父亲。人生何其相似,如此循环,希望在哪?所幸,阿和还有一个一直不离不弃的母亲,他也在这份爱的引领下一点一点走到阳光下。他努力去破除横亘在他和父亲之间的坚冰,父亲护儿心切,最后用如此惨烈的方式为儿子换来阳光普照。这份阳光普照,其实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丝毫的轻松。这样的父爱,正像阿豪所说,让人无处可逃。

任性无望的挣扎——菜头和小玉

阿德勒说,母性之爱主要表现在德行礼仪、品格气质上,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主要体现在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上。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爱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母爱是接纳和慈爱,父爱是平衡和责任,充分的母爱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好地成长,适当的父爱有助于让孩子完成其社会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个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如果这个趋势失衡,会带来各种家庭亲子问题,阿和与阿豪已经为这个理论做了清晰地注解。但是对于菜头和小玉呢,这两个同时失去父母之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将驶向何方?

菜头高大强壮,敢想敢做。他和奶奶一起生活,作为阿和的朋友,他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结果呢,法庭上的阿和,有家人陪伴,他孤身一人;法庭上的阿和唯唯诺诺,出于自保,把责任尽可能推卸;他不胜愤怒,呵斥阿和,只能自己抗争!从头到尾,没有人陪他庭审,没有人给他温暖,他的内心是崩溃绝望的。也正是从法庭上,菜头看到了阿和一家自顾自保的冷漠,菜头受伤了!

判决结果下来,奶奶年迈无人照顾,更无法帮他赔偿那一百六十万补偿款,他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家也被抵充,奶奶被迫进了社会养老院,菜头也彻底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阿和先他出狱,但是阿和一家从没有去探望过他,虽然他是为阿和赴汤蹈火,最后阿和还抱怨他,说带他去吓吓人家,并没有有让他拿着大砍刀去砍人。菜头的一腔热血被视为毒药,比之阿和,他更加孤独绝望。

菜头的童年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失去双亲和奶奶一起生活,境遇能好到哪里去呢?他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只能学着耍狠,拉一帮兄弟,找到存在的价值。他渴望在朋友身上寻找心灵的安慰,所以他看重与阿和的交情,这也是他最后悲剧的主要导火线。菜头对阿和的仗义也是一种期待回报的爱的付出。他觉得他为了阿和落到这等地步,阿和一家却没有丝毫怜悯,正是阿和害得他无家可归。

他最初的付出有多坚决,现在的怨恨就有多激烈。他出狱后对阿和的纠缠,其实还是一种依恋和不舍。他渴望得到阿和的道歉,得到阿和的接纳和安慰,但是这一切都成了泡影。阿和的父亲这个时候主动送二十万给菜头,不过是为了让菜头远离阿和,不给阿和找麻烦,这是赤裸裸划清界限的冷漠,丝毫没有悲悯和愧疚,菜头对他的调侃也是情有可原的。

菜头看到阿和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孩子,其实内心也不是一定要致阿和于死地,他只是走不出来由爱生恨的循环,他逃不出这张网,因为他是彻底的边缘人,是被社会彻底遗忘的人,他只能在黑夜里行走,被人驱使着冒险,随时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他也许恨过这个社会的不公平,恨自己的命运,但是他无力走出来。

有人说,菜头也可以自己选择啊。事实如何呢?对菜头而言,最亲密的,他为之出生入死的朋友都不能接纳他,对他都唯恐避之不及,他的内心早已绝望了。其实,菜头一直都是在意阿和的。电影里还有一个细节,第一次菜头去找阿和,把烟灰弹在了阿和洗车店的豪华车里,阿和强烈抗议。后来,菜头再来找阿和,他是在街道边抽烟的,只不过他放不下内心的那个恶意报复的执念,一定要给阿和带来一点麻烦,他又端着咖啡坐进了车里。

菜头,从头至尾,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去和阿和相处,希望得到阿和的接纳,但是,事已至此,阿和与他都回不到当初了。阿和与家人都没有想过去看看因他而入狱的菜头,正如阿和所言,他们认为是菜头过分,给他们带来了这场灾难!看着阿和出于本能的疏离自己,菜头又何尝不觉得委屈呢!

经由菜头的提醒,阿和想到了那个被菜头砍掉一只手的男孩,在菜头来找他,让他觉得困扰心烦的时候,他去看了那个受伤的男孩。当他看到那个男孩残缺的手臂,他意识到自己带给别人的痛苦,他发出了真诚地道歉,两人一笑泯恩仇。可是,对于菜头呢,菜头就算去道歉,这个男孩会接纳吗?可能他们同时都觉得这是菜头带来的痛苦吧!因为那个男孩笑着说,是菜头砍得准!阿和,虽不是砍人的那一个!但是阿和确实是整个事件的源头啊!

最初,我也是觉得菜头很可恶,老去找阿和的麻烦,还要拖着他下水。当听到菜头被人打死的消息,我也为阿和松了一口气。但是细思极恐,我觉得我也成了那个不知不觉的作恶者!我怎么可能对菜头的遭遇无动于衷呢!菜头,他本不该有这样的人生结局呀!有人可能会说,谁让他不走正路呢,为啥不能像阿和这样去找一个正经的工作呢!养活自己也不难啊!我觉得,这样想,也许我们都太不了解菜头了。

当初阿和从监狱里出来,去找工作,因为有 一段灰暗的经历,也是到处碰壁,最后只能在洗车店和便利店打工。对于菜头来说,他能找到什么工作呢?他连个栖身之地都没有!而且当时菜头能拿着砍刀横冲直撞,说明菜头也不是那种随便就会委屈自己的人。他是不甘被人瞧不上的,越是不被呵护与尊重,就越渴望得到,他也就更加敏感和要强!菜头的身世本就让人唏嘘,他比阿和更渴望阳光,但是他的渴望只能是奢望。

阿和有家人护着,当菜头逼着阿和去送货,阿和的父亲阿文跟踪他们,怀着舐犊之情,身为驾校教练的他,竟然开车直接撞死了菜头,他用他笨拙愚蠢的父爱给阿和换来一片晴空。但是菜头呢,只能在无爱的大雨中被另一个父亲活活撞死!甚至死了都没有人会记起。菜头的一生,比之阿和,更加悲惨。都说没有伞的孩子,要更加坚强努力奔跑,但是这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

菜头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关照,没有品尝过爱的美好,他的心里除了阴暗,还剩下什么呢?也许阿和就是他当时能找到存在价值的唯一依附,他用本能的方式活着,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之光,但是最后这道光也灭了。因为无所依靠,谋食求生,快速满足对物质的占有渴望,也许是菜头出人头地的唯一方式,但是他也只能用他的方式攫取——在阴暗的角落苟且偷生!

菜头,从头至尾,连个正常的名字都没有,就是一个菜头,最后被阿文以爱子之名割掉了!

再说小玉。这同样是一个自幼失去父母的孩子。比之菜头,她的幸运在于有个阿姨来照顾她。童年岁月,这个没有时间恋爱结婚的阿姨,能否满足她对爱的渴求,能否填补她内心的缺失?从后来小玉的人生选择中,我们看到了,这是一个悲剧。

小玉小时候很可爱,这是阿姨的说法。小时候的小玉,依附着阿姨生存,长大了,她的自我觉醒了。她渴望爱,渴望得到更多的呵护与理解。她瞒着阿姨私交男朋友,还偷尝禁果,有了孩子,小小年纪就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哪怕阿和那时还在监狱里,她也坚决等着。她不肯与阿姨在一起生活,宁愿跟着阿和的妈妈来到对她而言完全陌生的家庭,也许阿和的家庭在她看来,才更像一个完整的家吧。小玉在成长的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电影并没有给出相关细节,但是从阿和妈妈和小玉阿姨的一场对话中我们可以想见。

阿和妈妈问小玉阿姨有没有成家,小玉阿姨说忙着照顾小玉,唯恐对不住在那场车祸意外中逝去的姐姐和姐夫。正是为了这个所谓的爱的嘱托,小玉的阿姨一心扑在小玉身上,所谓的为了爱你,我连男朋友都没时间谈,连家都不要了,小姨对你的爱够真了吧。这个小姨,没有做母亲的经历,她真的懂孩子吗?她所谓的爱,是小玉渴望的吗?为什么小玉会去找男朋友,私下怀孕,直到遮掩不住,小姨才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吗?

当然,小姨一个人带着小玉,一定承受了很多压力,包括婚恋,也不能说不受到小玉的影响。小姨在与阿和妈妈的交流中也是毫无顾忌地说,因为小玉,她没有精力去恋爱成家,这是不是对小玉的另一种爱的压迫呢!当小玉逐渐懂事,看到小姨为自己的付出,当小玉没有达到小姨的期许,她内心的压力到何处去释放?小玉也许正是不堪承受这份沉重的爱而选择出逃的吧。作为一个女孩子,学业无法完成,早早生孩子做母亲,孩子的父亲还在监狱,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值得期盼,但是她愿意跟阿和一起。阿和出来后是没有拒绝小玉,他也没有拒绝的资格啊!就像后来菜头说的,没想到阿和竟然真对这个小丫头上心了,最初菜头与阿和的朋友们都以为他俩就是玩玩而已。所幸,小玉遇见的是阿和而不是菜头。否则,小玉则连一点人间的温暖也得不到了。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整个生孩子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阿和都是缺位的,是哥哥阿豪和妈妈琴姐在帮他履行责任。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前两年,小玉与阿和能有什么交流呢?阿和与孩子能有什么交流呢?他们青春期的这份偷尝禁果之爱,注定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恋爱和婚姻,不成熟的父母,下一代的成长,可以走出上一代的循环吗?但愿阿和与小玉们能从自身的经历中体悟到!从电影中我看到的是作为成长中的孩子——小玉和阿和都是被母亲拉扯着成长的,阿和一家三口其实都是琴姐一手在托着,他们都还没有断奶,也没拿到“驾照”就匆匆忙忙上路成了父母!

弗洛姆说爱是一门艺术,对爱的学习就必须象学习其他的艺术门类,诸如音乐、绘画、雕塑以及医疗等技艺一样,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经由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必定步骤。人们掌握了爱的能力才能治愈社会的病态,缓解社会中的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但是电影里的爱在严格意义上都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琴姐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是回应了阳光这个隐喻,但是她在孩子成长后期的影响力是逐渐减少的,按照阿德勒的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理论,最初的童年安全期之后,母爱要逐步让步父性之爱,当然这里的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未必一定是要父亲给父性之爱母亲给母性之爱,只要父母双方有这个意识,母性之爱也可以是父亲给,父性之爱也可以是母亲给,但是生命最初的哺乳期,母亲的位置是无法替代的。

但在阿文一家,父性之爱注定是缺失的,只有母爱是一道温柔但不够强烈的光。至于菜头,是彻底失去光明的孩子,小玉也遭到过毁灭性的打击。带着这些伤痛,他们一生都在寻找心中的爱之光,只是因为各自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挣扎有的让人看到希望,有的让人感到冰冷和绝望。

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身边的故事,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治愈创伤的爱之光,不单纯是给予,这份给予首先是理性地尊重和付出,而不是捆绑和束缚,不是自我牺牲地成全,这样的爱只能让人窒息,让人渴望逃离。想想那些被“逼上”名校之后发誓不与父母往来的例子。都说父母之爱最无私,对此我一点都不怀疑,但是多少父母能做到理性地付出呢?爱是相互成全,爱己才能及人,当我们自己都不能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个体,我们的爱究竟是助力孩子成长,还是给他套上了永生无法脱卸的枷锁?

孩子是父母的骨肉,人基于生物的血缘关系,对子女有抚育成人的责任,子女也有反哺赡养的义务,但是这都是立足个体的自由选择之上的。只有健康和谐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土壤,才能培育出芬芳灿烂的爱之花。正如纪伯伦所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亲爱的父母们,先学会爱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内心充盈的自己,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同时,也请做了父母的人们,正确看待孩子的朋友。因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悲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理解,像阿和的妈妈琴姐接纳小玉那样。都说,母爱是希望,是慈悲的阳光。希望这样的光可以更明亮开阔一些,照到更多人身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世界上有一种情叫亲情,世界上有一种爱叫父子之爱,但就是有这么一对父子,他们的关系冷若冰霜,明明有爸爸,儿子却说自己...
    蝎子莲阅读 633评论 0 1
  • 有人说,红猪的脸就像我们的心,活成一只猪,然后什么也不在乎了。 只不过,这只猪的生存方式是飞翔,“不能飞的猪,只是...
    找不着北de二小姐阅读 359评论 0 3
  • 周末在琴行,旁边的一组师生在反复练习着吉他,边唱边弹《童话》。老师关注学生的每一处细节,反复的纠正,练习,纠正,练...
    如水年华阅读 1,487评论 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