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粹九讲

MOOC 武汉大学 赵士发教授

第1讲 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1.1 哲学的对象和历史演变

【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智慧之学”

philosophy 爱智慧,爱与智慧

(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时代精神就是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特别是对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用以认识、评价与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对象】

(1)古代,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汇,其研究对象是不明确的。

(2)近代,哲学是一种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特殊学科“科学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不明确的。

(3)现代,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人类的活动建构起来,人类的活动可归纳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演进】

哲学的演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创立时间:19世纪40年代

创立基础: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创立。立足于人类实践去考察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1.2 哲学的性质、特点与功能

【哲学的性质】

(1)思想性质

哲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思想体系,是理论思维的意识形式,是人类理性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特别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独立、自由的思考及其结果,既立足于人类已有的确切的知识又不受限于这些确切的知识。

(2)知识性质

哲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哲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是通过哲学所特有的范畴体系表现出来。

(3)意识形态性质

哲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属于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哲学理论反映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特定社会集团的意志和要求。

【哲学的特点】

(1)反思性

哲学是一种事后思维,是对时代及其本质特征的反思;是一种本质性思维,要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和根据;是一种反身思维,要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求得人的生存自觉和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2)批判性

马克思:辩证法性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括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性,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

(3)民族性

一个民族共同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使民族成员形成共同的文化传统,而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必然反过来影响该民族及其成员的自我实践和认识活动,影响其对宇宙和人生、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从而必然会使其哲学思考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4)时代性和历史性

黑格尔说:“哲学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时代性决定了哲学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实现着历史性的发展。

【哲学的功能】

总体功能: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人们能够更加自觉地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描述功能

通过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描述性解答,为人们提供一幅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图景。

(2)解释功能

通过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为什么”问题的解答,为人们提供一整套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信念。

(3)规范功能

通过对于人与世界及其关系“应如何”问题的解答,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活动向导。

对现实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审视和批判

对理想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构想和探求


1.3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也可称为精神与物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关系问题。

(2)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一切活动所要处理的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前提。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的本体论问题,即谁是本质或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的认识论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依据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区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恩格斯:“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个学派。”

(2)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是主张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物质、自然界是由思维、精神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理论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和基础,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过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派生物或显现。(典型代表:陆王心学的“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近代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典型代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客观唯物主义是比较精致的宗教,而宗教是粗俗化的客观唯心主义。

(4)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并把某种或集中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外物统一的基础。(典型代表: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带有明确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典型代表: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结合。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哲学的非基本派别】

(1)一元论与二元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

一元论: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或者是物质,或者是精神。

二元论: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它们各自独立、平行发展。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

可知论: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主张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承认世界能够为人们所认识。

不可知论: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世界能够为人们所认识或否认世界能够被彻底认识。(典型代表: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2讲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需要反复追寻的问题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社会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最终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类自由解放为目的,同时又是对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阐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社会观统一起来,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开辟了广阔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1)创立的社会基础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与社会内在矛盾与危机、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

(2)创立的科学前提

自然科学: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为揭示整个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演变规律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对社会各阶级所作的经济上的分析、法国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理论对阶级斗争历史发展所作的叙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露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合理设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3)创立的理论来源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1)实践:用“实践”原则取代了意识第一性原则

(2)人:指明了人的问题的理解方向

(3)历史: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现实动因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意义】

(1)为物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

(2)对资本文明的缺陷进行了深刻批判

(3)开辟了新的哲学路向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

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永恒思想主题。

(1)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

(2)阐明人类解放高于政治解放

(3)探索人类解放的实现力量

(4)追寻人的全面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对于人类历史的辩证唯物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序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先系统地形成和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然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去改造全部旧哲学,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

(1)马克思主义批判性是坚持实践原则的必然要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内容的真理性: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

表达的严密性:以实践为主线,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体系的开放性:作为实际运用方法论的科学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彻底革命性

明确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武器。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实质】

(1)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原则为中心#

(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3)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1)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相结合。

(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当前现实相结合。



第3讲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

3.1 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时间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实践的本质】

(1)旧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

没有对实践概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和论证。

培根:“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狄德罗:“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要获得新的认识,应该用精确的认识,应该用精准的实验“查问自然”,“有意用一些最奇怪的试验来挑逗自然”。

费尔巴哈:“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2)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念

把实践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

——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念

王守仁:“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费尔特:实践是“自我”产生和设定“自我”的能动活动。

——客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念

黑格尔: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达到真理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由主观的观念达到客观真理。

——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念的现代版本

实用主义:实践与思维一样都是人受到环境刺激后所作出的反应,是人用来调整和控制环境的工具。

南斯拉夫的实践派哲学:“实践是人的一种理想活动,是人实现其生命的最理想的潜在可能性的一种活动,所以实践本身便成为了一种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念

——实践的矛盾本性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它既具有主观目的性,又具有客观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矛盾本性的分析

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强调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

马克思:“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概念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列宁: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毛泽东: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揭示

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实践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对象性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马克思:“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和手段都是由社会提供的,甚至实践活动所改造的和探索的对象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和人类的实践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

(1)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人是通过实践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实践既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感性世界”或“人化自然”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2)实践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为了进行生产,人门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实践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基础

人通过实践,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

一方面,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确证了自己特殊的本质。马克思:“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也不断地展示、强化和扩大着自己的本质力量。

3.2 实践的形式、结构和过程

【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

物质资料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物质生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2)处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维护、调整或变革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因此,维护、调整或变革生产关系的活动也就是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3)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精神文化的创造不仅需要可供人的大脑加工的各种物质材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而且其活动的结果也必须表现为能够供社会享用的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是在前述两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有自己的独立领域,包括科学、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从一般实验发展而来的高级实验活动,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排除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借助于一定的设施人为地创造一种理想的环境,对对象某方面的特性进行专门性的研究,从而得出准确可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

【实践的系统结构】

(1)实践主体

是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并实际地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人。其实践能力包括:

①人本身的自然力(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②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③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2)实践客体

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进入主体的实践活动领域从而为主体所探索和改造的客观事物。

一方面,实践客体是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特点。

另一方面,实践客体又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

(3)实践中介系统

是在实践活动中把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实践主体用以探索和改造实践客体并把主体的实践能力现实地传到到实践客体的媒介,它是各种实践手段的总和。

实践工具是实践的技术中介系统的物质标志和核心,依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体能性工具、智能性工具。

【实践的动态过程】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是人在实际地改造客体之前先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改造,并由此建构作为实践结果的理想客体的过程;而确立实践方案的过程,则是为实现一定的实践目的而进行的现实地实践活动的观念预演过程。二者是对于实践客体按照人的需要“应如何”和人在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等问题的解答。

实践目的:是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超前反映。

实践方案:是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程序。

(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即把实践方案在观念中预演的实践活动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实践手段(实践中介系统)对实际客体进行实际操作来实现的。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3.3 实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概念的意义

意义1:明确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同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

意义2:明确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把物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结构和具体特点区别开来。(同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划清了界限。)

意义3:明确提出物质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指出这种客观实在能够为人所认识和反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可知论,同一切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物质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物质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具有基础型地位: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4)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整个物质世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道德经》中蕴含的“变化”思想,永远不变的是变化。#

(5)物质与运动

物质不能离开运动,运动也不能离开物质。

(6)运动的绝对性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运动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永恒性和无条件性。

(7)静止的相对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着某种暂时的、相对的稳定形势和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也就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和暂时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情况1:相对于某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是说该事物没有进行这一特殊形式的运动,但却仍在进行其他形式的运动。

情况2:相对于某一特殊的变化形式,是说事物还保持着自身的性质而没有发生质变,但却处于不显著的量变过程中。

(8)相对静止的意义

意义1:相对静止是测量事物运动的尺度。

意义2: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意义3: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

(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即实践永远向前流失、不可逆转。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体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务物质形态都具有长、宽

高的广延,或具有向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延伸的特点。

(10)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实践和空间也总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意识的本质与能动作用】

(1)意识的本质

恩格斯:“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另一方面,意识是人类劳动实践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意识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地性和计划性,意识通过指导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前提的。物质世界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它是由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领域的物质共同构成的。

(2)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是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领域的物质统一体。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理论前提,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们一切世纪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南。 #《赖声川的创意学》“智慧就是理解复杂性,接受关系。”#


3.4 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及其克服途径

【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

实践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的矛盾#理想与现实#

实践就是以主观世界作用于客观世界,变主观世界为客观世界的过程。从此角度看,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的活动。最重要的两种矛盾表现形式为:

矛盾形式1: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的矛盾。(人们必须将自己的主观目的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人们的实践活动必须既合主观目的又合客观规律的展开。)

矛盾形式2: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矛盾。(人们用以指导实践的认识或理论可能是不正确或不完善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人们用以指导实践的认识或理论必定是对于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而作为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却总是具体的。)

(2)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根本的矛盾

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构成了人类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毛泽东:“‘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地结论。”

(2)实事求是的含义

含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

含义2:理论联系实际

含义3: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实事求是的反面

主观主义的错误在于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两种表现形式:

教条主义:其根本特点是从原则出发,从本本出发,用理论剪裁实际,把理论看作是包医百病、侵死不变的教条。

经验主义:其根本特点是无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迷信直接经验。



第4讲 马克思主义辩证观:从普遍规律到生活智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世界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世界是怎么样

4.1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特征

特征1:唯物辩证法以客观世界的联系与发展为基础

特征2: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性的

特征3:唯物辩证法在实质与核心是对立面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基础】

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构成唯物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与此相应,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本质】

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本质表现在:

(1)批判的理解

是指对现存事物进行肯定理解的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批判的理解构成革命改造的前提)

(2)革命的改造

即“共产主义”,即对现存世界的超越。(革命的改造是批判理解的现实化)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对立面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4.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特点

对立统一规律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以及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规律又被称为“矛盾律”,其核心范畴是“矛盾”。所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指事物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内在于事物自身的。

马克思:“无产和有产的对立,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一种没有从它的能动关系上、它的内在关系上来理解的对立,还没有作为矛盾来理解的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毛泽东:“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反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 #所谓的“物极必反”#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where)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②(when)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性质的特殊性,即不同事物具有不同性质的矛盾;②地位的特殊性,即复杂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常常不是单一的,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地位;③解决形式的特殊性,即不同的矛盾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一方克服或战胜另一方、双方共同被新的矛盾双方所取代、双方通过相互融合使矛盾获得最终解决)。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矛盾的特殊性体现着矛盾的普遍性,并始终受到矛盾的普遍性的规定和制约;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指一个事物成其为自身并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成都、范围、速度以及事物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属性。事物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身的质的量的界限,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

(2)质变与量变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稳定、平衡状态的表现。

质变: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的中断。①爆发式飞跃(如革命、战争);②非爆发式飞跃(如生物的进化、工具的革新)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道路或途径,即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在其内部矛盾的推动下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我之前一直隐隐觉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段论”即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

(1)肯定与否定

——事物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其中,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某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肯定和否定是同一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两种相反的因素,二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克服与保留、批判与继承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实现的事物自己否定自己,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事物才得以不断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作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否定是“扬弃”(作为事物的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克服与保留。克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根本性质的否定;保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吸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2)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包含着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展现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有规律的过程。这个周期不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性的;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重点,也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循环往复。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的。(因为否定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必然将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4.3 辩证思维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客观世界的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思维的辩证法,即辩证思维)的有机统一。

(1)归纳与演绎

——归纳

归纳是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式。

完全归纳:是在观察了某类事物的一切对象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概括,它属于一种确实性推理,其结论是从前提中必然地推到出来的。

不完全归纳:是在观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概括,它属于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可能真也可能假。

——演绎

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它通常是依据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或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演绎推理的构成为:

前提:是已知的判断,是推理的依据和理由。

逻辑规则:是推理过程所应遵循的程序。

结论:是由前提按一定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判断,是整个推理的结果。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两种运动方向正好相反的思维方法,它们的有效性的客观基础,就在于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的个别与一般或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2)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

分析: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种部分、方面、要素,然后逐个地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建构成为一个整体,达到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分析与综合也是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但同时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

(3)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的实质

抽象:是通过分析对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属性、因素分别地加以研究,然后舍弃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因素,抽取出其中必然地本质的属性、因素,并用概念把它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法。

具体:不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的认识,而是对事物整体的把握,是通过综合而打造的许多规定的统一。具体的两种形态:①感性的具体,即“完整的表象”(它是通过感觉、直觉所把握到的各种感性规定性的综合,是客观事物现象层面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具体。)②理性的具体,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抽象基础上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的整体性的反映。)

——抽象与具体的思维方向

具体到抽象: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抽象到具体: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形成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必须注意的问题:①作为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必须反映事物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本质规定。②作为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重点的具体,应该是事物的诸多本质规定性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4)逻辑与历史

——逻辑与历史关系的实质

历史:包括①客观现实本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②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史、哲学史、语言发展史等) #真实的历史与人们认知的历史,《中国哲学史》中的历史与写的历史#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人的思维的逻辑进程或理论体系的逻辑形成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第5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生态文明的哲理性思考

5.1 自然哲学的演变及其变革

【自然哲学的演变】

(1)古希腊自然哲学

通过研究自然界来探索存在本身奥秘:“万物有灵论”。

(2)中世纪神学的自然观

《圣经·创世纪》:自然万物和人类都是上帝的作品,但只有人类能够受上帝的委托来管理并享用自然万物。

(3)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以新兴自然科学特别是牛顿力学为基础:自然就是自然界万物的总和,它是一个有规则和有秩序的物质体系,任何自然物都受到因果律的制约,其存在的原因总能从此前的某个事物中找到。

(4)德国有机论的自然观

引入辩证法和目的论思想

(5)进化论的自然观

拉马克:物种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内发生了变化。

达尔文:生物在适应环境挑战和生存竞争的过程中会出现变异,那些具有优势的变异能够使生物得到更多的机会生存和繁殖,而那些有害的变异会导致生物在武清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通过自然选择,整个自然界一直处于缓慢的进化中,整个过程没有中断和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的变革】

创造了“人化自然观”,这一变革表现为:

(1)从根本上克服了旧自然观众的唯心主义因素

强调自然的物质性与客观实在性,强调自然是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的前提、对象和结果。

(2)从根本上克服了旧自然观中的形而上学因素

依据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认为自然本身也处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与人的历史发展相统一的自然。


5.2 人化自然观

【人化自然观的根本理论前提: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是指自然界对于人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地位,它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先在性和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前提性。

(1)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先在性

承认人类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

(2)强调人类的能动性

强调人是劳动的产物,强调人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强调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物质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与此相应,自然界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性具体表现在它与这三者的关系上:

①物质生产活动的对象“劳动对象”是由自然界提供的;

②物质生产活动赖以进行的“劳动资料”的创造、特别是劳动工具的制造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

③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同样也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

【人化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1)自然的人化

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物质实践活动去实际地利用和占有自然物质的过程,是自然界按照人类的目的发生变化的过程。自然的人化体现了人类的能动性。

(2)人的自然化

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界本身的尺度来进行,亦即必须遵循自然界所固有的规律,以便不至于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惯常行程,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人的自然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


5.3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

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只能在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运动中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人类只有真正地认识和把握“必然王国”即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人类可以从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物的形式,占有和享受自然对象。

另一方面,人类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征服和支配自然界,人类的活动不能尾部客观的自然规律,其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限度。



第6讲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类生存发展的?

社会:是指某一历史时期里人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是由特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生活在较长时段的演变与发展,强调的是社会形态的更迭和社会结构的变迁。

6.1 社会历史的产生及其本质

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人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不断地与外部自然界打交道、进而丰富和完善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因此,实践是人与动物分野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根据和本质内容,是人类历史得以可能的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历史表现为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和历史赖以产生的不可否认的物质前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试一次巨大的飞跃。

人类社会历史的自然前提:生物进化

人类社会历史形成的决定性力量: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劳动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以生产劳动为其基本形式的实践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的根本力量,而且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根据和本质内容。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根本内容。

②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③实践把人类社会生活与纯粹的自然存在区别开来。

④实践决定了人类社会生活是一种基于时间性的历史性存在。


6.2 社会结构与历史发展主体

【社会结构】

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①人类社会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②人类社会有机体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基本层次及其相互联系构成。

③人类社会有机体具有极其复杂的内部结构。

(1)经济结构

是指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各种生产关系的组合。不论在哪一个社会,经济结构都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运筹性要素、渗透性要素。

——生产关系

只有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将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动态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

静态看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2)政治结构

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由正当、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政治结构的特征:

——强制性

它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具有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明确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统治阶级的意志所允许的秩序范围内。

——阶段性

它总是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相对独立性

它是适应一定经济结构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一经形成,就获得了超经济存在的外观,并这样那样地反作用于经济结构。

(3)文化结构

是指人类精神文化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所形成的产物,其基本内容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对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总概括,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方面: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历史发展主体】

历史是人类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人类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从而与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划清了接线。此外,马克思主义还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1)英雄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伟大人物的意志创造的,他们的思想、愿望、意志、情感甚至一念之动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认为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由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如“绝对精神”、“上帝”、“神”、“天”、“天命”等决定的,而少数英雄人物、伟大人物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是因为他们乃是某种客观精神的代言人或执行者。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必然把人类历史视为某种客观的精神力量早已预定和安排好的,因而必然导致历史宿命论。

(2)群众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贯彻到底而必然得出的结论。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标准、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成员的总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是相对于个人或历史人物而言的。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摧毁腐朽制度的斗争,历史上一切真正的社会变革才最终取得成功。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受到的制约

马克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按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大小不同,分为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是“时势造英雄”。


6.3 社会基本矛盾与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1)两对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三个方面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3)两个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方面,生产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它决定着特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也决定着生产关系产生后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发展变化的方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无论是表现为促进还是除服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哟求从根本上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经济基础发展变化的需要决定着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它总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而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才是可能和有效的,因而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及其变革的需要决定的。

(4)小结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的。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物质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其各种需要。由于人们的需要时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阶级斗争的规律】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马克思:“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列宁:“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第7讲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世界历史、文化传统与创新

7.1 文化哲学的演变机器变革

【何谓文化哲学】

从文化概念的分析入手确定文化哲学的基本论题和理论视野:文化哲学是与经济哲学、政治哲学并列的一个哲学分支

从对哲学传统的考察入手说明文化哲学的主题和视域:文化哲学是属于实践哲学传统的新哲学


7.2 人类对世界的文化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它有其特定的模式和独特的社会功能。

【文化的本质和特点】

(1)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中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

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指对土地的耕种和对动植物的培育,后来引申为对人本身、特别是对人的精神的培养。

(2)文化概念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于人的,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根本标志。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即人类在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创造互动及其结果,包括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结果,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如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以及社会的风俗习惯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论述了“人对世界的把握方式”问题。文化本质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它是人的能动创造性和自由本质的生动体现。

文化的特点:属人性、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

【文化的模式】

文化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代为特定民族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由一定的文化观念、文化活动及其结果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存在方式。文化模式通常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活动,赋予人们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

——文化产品

文化模式的表层要素,文化活动的结果。包括物质性文化产品和精神性文化产品

——文化活动

文化模式的中间层次的要素。文化模式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主要石头通过塑造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

——文化观念

文化模式的深层要素。指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人们对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其核心内容则是一定的价值观念。

【文化的功能】

(1)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记录和人们思想、观念、知识、信仰的储存器,具有记忆和储存的功能

(2)文化具有教化和培育功能

(3)文化是把一定民族的成员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对于民族成员具有凝聚功能

(4)文化是人们进行相互交往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具有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的功能




第8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它主要研究认识是否可能、如何可能以及为何可能等问题。

价值观:研究价值的本质、特点与形态,以及价值的标准等问题。

8.1 认识及其辩证过程

【认识的本质】

(1)唯心主义先验论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人们对世界或“存在”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感觉和观念的认识,因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不过是“感觉的复合”或“观念的集合”。(陆九渊、王守仁、康德、休谟)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现实世界的创造主,世界上的各种具体事物包括人类本身都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形式或不真实、不完善的“摹本”,因而人对世界的认识不过是客观精神自己认识自己。(柏拉图的“回忆说”、程朱哲学、黑格尔)

(2)唯物主义反映论

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基本观点1:认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之点)

基本观点2: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于不可知论的根本之点)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去理解人的认识,把人对对象的反映看作是如同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一样,只是一种消极地接受对象的刺激并被动地作出反应的过程;人的认识反映活动与照镜子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

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表现在:

①运用实践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能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与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

②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考察人的认识,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辩证性(人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无限发展过程。)

反映具有模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作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并由此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观念重建或再造。

反映具有创造性,是指反映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包含着人对对象的选择和观念建构。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认识的实践基础】

列宁:“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认识就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其一,实践为人类认识、特别是科学认识提供了大量的经验材料。

其二,实践又为人类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开始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间接经验只是人类认识的“流”而不是“源”,对我们来说是间接经验的东西在前人和他人哪里则是直接经验。

其一,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诸多隐匿的方面呈现出来,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

其二,人们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感觉经验。

【认识的辩证过程】

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1)由实践到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以及作为感觉器官延伸物的各种观测仪器对外部世界的直接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现象以及现象间的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人们在实践中接触客观事物时最先产生的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它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知觉:是人们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的反映。与感觉相比,知觉对事物的反映带有整体的特性。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是人们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表象摆脱感觉和知觉的直接性,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从而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作出准备。

——理性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外部世界的间接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理性认识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人的理性思维的细胞,它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从逻辑形式上看,判断是从概念发展而来,并表现为概念之间特定形式的联系和结合。判断从个别判断经由特殊判断而过渡到普遍判断,是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进程。

推理:是由一个或一些判断过渡到新的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从逻辑形式上看,判断表现为由概念构成的判断之间的一定的联系或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

其一,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其感知活动的方向。

其二,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或水平。

其三,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觉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

②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

其一,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

其二,理性认识是必然要运用一定的感性物质手段。理性思维活动是通过运用语言、符号来进行的,它表现为语言、符号的操作过程。理性思维活动的结果,也需要使用语言、符号来表达。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

①必须在时间中获取丰富和合乎实际地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②必须运用理论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即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能动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

(2)由认识到实践

——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只有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它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毛泽东:“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②只有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般。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儒家的“学而时习之”,这“学”是模仿,“习”是练习,讲的就是“行动学习”,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解决的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

①必须正确地处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只有把理性认识具体化、形成了符合作为实践对象的个别事物的认识的时候,人们才可能正确地处理这一个别事物,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正确地处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建立一定的实践观念。

实践观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它是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总称。实际观念实际上是人们对未来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构想和观念预演,现在的实践活动就是这种实践观念的对象化、实在化。实践观念不仅包容了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普遍性知识,而且结合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需要和实践对象的具体特点,并将二者内在地统一起来。

②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理论本身必须是正确地而深刻的,还要采取正确地方法。马克思:“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3)实践与认识的螺旋发展

毛泽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①这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

②这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由特殊走向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

③这是人们的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8.2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的本质】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既包括正确地理性认识,也包括正确的感性认识。一个认识是不是真理,唯一取决于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不论是事物的现象还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客观真理:也称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真理一元论,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内容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状况又总是唯一的。

【真理的辩证特性】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

其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地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相对真理

其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阶段的正确反映,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总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其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正确反映,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总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2)真理与谬误

——谬误及其产生的原因

谬误,也就是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相背离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谬误的产生是人在认识中犯错误的表现,它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在于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认识条件的局限性。

主观原因:主要在于特定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和认识立场的偏狭性。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①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对基本矛盾

其一,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二,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恩格斯: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如果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做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那我们就会完全遭到失败;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真理向谬误转化

情况1,真理脱离了其所反映的对象或超出了其所适用的范围。

情况2,从前被认为是真理的认识后来被证明是谬误。

——谬误向真理转化

其一,同谬误作斗争,可以帮助人们找出谬误产生的原因,提高探索真理的能力。

其二,同谬误作斗争,可以从中吸取某些合理的因素,用以丰富和发展真理,使真理更加完善。

马克思:“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毛泽东:“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毛泽东:“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真理的本性。真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就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有作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的社会实践。


8.3 价值与评价

【价值的本质和特点】

(1)价值的本质

价值既不是内在于人的主观经验,也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所谓价值,也就是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及其发展之间的某种一致或符合,简言之,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

①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所满足的关系。马克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客体属性——价值的基础和载体

主体需要——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主体需要决定着客体对主体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关系的形成和实现),也决定着客体对主体具有何种价值(价值关系的性质和类型)。

②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总是在人类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实现的。

(2)价值的特点

客观性:价值是在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主体之外实际存在的,它不以价值认识主体或评价主体的意志为转移

主体性:价值的有无、大小、变化等都要受到各种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为价值的自主性(价值主体在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价值的为我性(价值关系总是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并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价值的创造性(价值是人们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关系)

社会历史性:价值总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价值的社会性具体表现为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以及二者之间所产生的价值关系都具有社会性;价值的评价、创造、选择和实现等活动具有社会性;价值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价值和价值观念的阶级性。价值的历史性具体表现为价值主体的历史性、价值客体的历史性、客体价值的历史性。

相对性和绝对性:价值的相对性表现在


8.4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坚持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1)人的活动的两个尺度

真理与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不同的基本尺度。马克思:”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外在的尺度:即物的尺度,活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即真理尺度。真理尺度衡量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程度。(孔子之谓“命”)

内在的尺度:即人的尺度,人的需要和目的,即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衡量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孔子之谓“义/志”,所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

(2)真理与价值的相互联系、内在统一

其一: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

其二: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

真理与价值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物种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并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并通过这样的价值导向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价值观念的本质、结构和类型】

(1)价值观念的本质

价值观念,就是价值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点和看法。与一般的观念不同,价值观念是对于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何种价值以及具有多大的价值等等的反映。

(2)价值观念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价值观念实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往往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特别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紧密相关,具有特定的社会基础,因此,一定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地起作用,除非出现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

群体性:价值观念通常为具有共同的生活条件如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社会地位的人们所共有,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普遍认同的观念。

指向性:任何价值观念都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为根本目的。

规范性: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价值观念,就会用它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3)价值观念的结构

价值观念包括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价值规范等要素。

价值目标:是人们的价值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价值观念的核心。

评价标准:是人们对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什么是没有价值的、什么是善和什么是恶、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等等的基本看法。

价值规范:是根据价值目标而制定的、用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的价值准则。

(4)价值观念的类型

依据主体:个人价值观念、群体价值观念

依据作用:主导性价值观念、非主导性价值观念

依据地位:核心价值观念、非核心价值观念

【价值理想与人生境界】

(1)价值理想

理想:是人们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而建构起来的关于自身或社会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观念模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

价值理想:是人们对于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理想,是关于主体需要被充分满足的状态的观念构想,体现了人们对于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可以说,价值理想就是关于理想生活的价值观念。

(2)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状况,尤其是指人们在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审美趣味、奋斗目标、生活格调等各个方面所达到的整体高度。



第9讲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斯芬克斯之谜的科学解答

人是什么: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人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归宿。

9.1 人学思想的演变及其变革

【人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1)古代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

古代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是建立在自然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人的主体性,但仍然非常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中国古代:道家“道法自然”的人学形而上论和“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儒家“长幼有别”和“爱有等差”的人伦思想

古希腊:德菲尔神庙门前的石刻铭文“认识你自己”,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的观点“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等。、

(2)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思想

宗教神学极力否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将人世间的一切都归结为神的意志,在此情况下,人学成为神学的奴婢。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

代表人物:但丁、薄伽丘、拉伯雷、达芬奇等。主要内容包括:

①高度重视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强调人的现实生活和世俗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③重视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蒙昧主义;

④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宣扬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

(4)近代唯物主义的人学思想

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卢梭等。

注重从自然和科学的角度去理解人和人性,并特别强调人的感性的利益和需要,但他们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将人看作是一架肉体的及其,用机械运动规律来解释人的活动和行为,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5)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学思想

自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来理解人,提出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人学思想。他们反对将人的本性归结为自然属性,强调人是理性的能动地存在物。但是,他们在强调人的额理性的同事,常常把人归结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费尔巴哈提出了人本主义的人学思想,主张人的本质在于其自然本质,即人的肉体存在和维持肉体存在的自然条件。费尔巴哈试图对人的本质作出唯物主义的理解,但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性,因而他所讲的人仍让是抽象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学理论上的变革】

(1)变革了人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学奠立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学理论,从实践的观点去考察人,去解决人学的各种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首先是实践着的人,实践构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正式在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才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本质和价值,也才不断地是实现着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

(2)变革了人学的理论范式

传统哲学的人学理论从解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入手,将人理解成一种县城的存在,认为人是一个可以用理性和概念把握的县城的对象,人学就是要透过现象把握人的本质,获得关于人的本质的知识,实现对人的本质的一劳永逸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人学的理论范式从理论人学转变为实践人学,不再执迷于追问“人是什么”,而是着力于探讨“人是如何生成的”;它不再把人视为一种既已完成的事实性存在,而是把人理解为一种始终未完成的、在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的生成性存在。(你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成为自己的过程。)

(3)变革了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变革了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再像传统人学理论那样以抽象的人而是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逻辑起点。

②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来说明有关人的问题。

③提出了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

(4)变革了人学的理论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服务。


9.2 人的生存

实践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人的需要和利益及其满足、人自身的生产则是人的生存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人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①人是通过实践来生存的,离开了实践,人就无法生存。

②人的生存不是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能动地改造世界。马克思:“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恩格斯:“动物仅仅是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③人的生存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特征。

【人的需要和利益】

人的生存总是以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为前提和基础的。需要和利益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因,它们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得以满足和实现,并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人的需要

①人的需要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本体论内涵,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需要时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它反映的是生命体对其生存条件的某种依赖关系。人作为生命有机体,其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正是人的需要。马克思:“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即,需要的不断满足与新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就构成了人的历史活动。

②人的需要,实质上是主客体关系的体现。需要内在地体现着人对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正是为了满足需要,才有了人的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各种活动,才有了全部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是一种能动的活动。人的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进入意识的,其内容是人作为生命存在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已不再是天然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实践加以改变的。

③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

(2)人的利益

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资料和精神食粮,亦即必须具有一定的保障条件。利益就是指满足人的需要的保障条件。所谓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就是占有了或破坏了这些保障条件,从而使别人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人自身的生产】

人自身的生产是指人对后代的生育和培养。

①人自身的生产是以婚姻家庭的形式进行的,家庭是人自身生产的基本社会形式,它是按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组成的人类共同体,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细胞和基本构成单位。

②人自身的生产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受自然条件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双重约束。

③因为人自身的生产时一个社会过程,因而可以对它进行调节。


9.2 人的本质和价值

【人的本质】

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之为人并区别于动物的属性。

人的本质:是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在地规定性,我们不仅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一切现实的人都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就根本无法理解和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

①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属性。

②人的本质是由人生活于其中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规定的。

③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又体现着人的本质。

人的社会性或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本质,同时也规定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1)人的社会价值

作为社会的成员,个人应对社会尽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应以自己的活动及其成果去满足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这里,社会是需要的主体,而个人的活动及其成果则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客体。人的社会价值就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在于个人以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2)人的个人价值

作为个人的集合体,社会应视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对个人的需要予以适当的满足。在这里,个人是需要的主体,而社会及其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则是满足个人需要的客体。


9.4 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既包括人类整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人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终将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

马克思:“人的依赖关系(期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1)“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在此阶段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那种规定性”。这种“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个人对血族群体的依赖关系,它完全是自然发生的。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人的依赖关系”又相继地表现为奴隶对奴隶主、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2)“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等价交换成为最根本的社会关系。不同的个人作为市场主体在法律上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因此,在此阶段,人们拜托了早先的那种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对他人的独立性。但这种人的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即,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一切活动及其需要的满足无不表现出对货币的依赖关系。这种“物的依赖关系”的存在,意味着人的独立性仅仅是一种“外表上”的独立性,它使得人的自由发展仍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3)“自由个性”阶段

在此阶段,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即,人们共同地占有他们的生产能力,其所对应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在此阶段,个人不仅拜托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也最终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从而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的发展历程中由“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迈向“自由个性”阶段即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共产主义的含义:①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③以共产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①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不受限制地即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的各个方面和人的各种才能都得到协调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为前提和基础的

①由于社会生产力空前发达,社会的自由时间足以保障一切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②由于事先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消灭了私有制和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所有的人都获得了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因而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得到了扬弃。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关系。

①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作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同时也是劳动力在扩大规模上的再生产。人运用自由时间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各种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这种在自由时间内获得发展的人再投入直接生产过程时,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②劳动时间也具有了自由的性质。劳动成了自由发挥和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场所。这种自由的劳动将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并得到自觉的科学管理和控制,它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变成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变成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恩格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任,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者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是一直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时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从心欲而不逾矩)

①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着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也就是私有制社会。

②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拜托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任,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任,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015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62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72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86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6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10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71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82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97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51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5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85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5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1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4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50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