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游记

Version:1.0StartHTML:000000380EndHTML:000446965StartFragment:000338949EndFragment:000446897StartSelection:000338952EndSelection:000446897Source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IxNDE5Mw==&mid=2651048621&idx=1&sn=13d4cbf763296f822e1cb3bff8586ded&chksm=f1482fb3c63fa6a57299bf1a0529ecb4b63366c5a3a5c16924d08d498337997d829589bf8fc7&token=1710079001&lang=zh_CN

历史上的“北海”或“瀚海”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部,在我国古籍中被称为“北海”或“瀚海”,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眸”。

这个面积与我国台湾省相当的淡水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南部伊尔库茨克州及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距蒙古国边界111公里,是东亚地区许多民族的发源地,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贝加尔湖南北长636公里,东西平均宽48公里,最宽79.4公里,面积达到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 湖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一条河流---安加拉河。安加拉河从贝加尔湖流出后,形成一个大的湖湾,号称伊尔库茨克海,风景宜人。

去贝加尔湖是我学生时代就有的理想,却不曾想过今年八月真的实现了。在中学历史课上,我知道了先贤苏武和霍去病的故事,为苏武的不屈气节和执着精神所倾倒,为霍去病挥师千里击杀匈奴于漠北的气概所振奋,梦想着有一天要到冰冷的“北海”去追忆苏武牧羊十九年的凄风苦雨,体验霍大将军“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英勇豪迈。

飞入西伯利亚上空

我们乘坐的飞机是下午六点半从天津滨海机场起飞的。下了一天的雨,天津的空气湿湿的,云层也暗灰厚沉,我的心情不免跟着沉闷起来,不知道这次追寻汉梦的旅途究竟会有什么体验。可当飞机跃上云层,看到了似乎久违的蓝天和金色夕阳喷射在云层上的光芒时,心情又瞬间转换了,对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的风景立刻期待起来。

    我们飞行的目的地是伊尔库茨克,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几乎处于与华北垂直的经度上,与北京时间没有时差。可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别明显,使得日落时间有了3个小时的差异。在天津起飞时红日西垂,飞行了差不多3各小时,在伊尔库茨克降落时却是当地的日暮时分。我们一路上在云层上看到的,都是夕阳斜下的金色光芒和宛若昆仑青玉般的云团。在飞机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在轩窗外看到了大大的镜面反射和隐隐若现的山和森林,以及稀稀落落时隐时现的灯光,我们才意识到已经进入了俄罗斯地界,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的森林、伊尔库茨克,就在下面了。登临瀚海,我来了。


建在森林中的城市

    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首府,也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更是工业、商贸、交通枢纽、文化和科技中心,大名鼎鼎的苏-27、苏-30就是在这儿制造的。

   这个城市其实不大,人口只有80万,占地面积和海淀区差不多。这个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历史不算悠久,保存下来的古迹也就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个城市的植被绝对让我羡慕嫉妒得很,城市周边高耸的白桦树和松树连绵不绝,绿色的森林无边无际,公路两侧没有行道树--因为道路就在森林中间----这是一座建在森林中的城市,安加拉河两岸无边的绿色屏障,护卫着伊尔库茨克的纯净和清新。

    忍不住上网查询一下,伊尔库茨克州森林覆盖率80%,平均海拔600米,全州300人口,人均森林占有3.75平方公里。无怪乎看到的河流都是清澈的,看到的天都是蓝色的,呼吸到的空气都是沁人心脾的呢。

塔尔茨民族木屋博物馆

    贝加尔湖周边居住的都是那些人呢?资料显示,占第一位的肯定是俄罗斯族,占87%,其次为蒙古(布里亚特)人、白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甚至还有荷兰人。除了土著于此的蒙古族人和鞑靼人之外,俄罗斯族是早期开发西伯利亚迁移过来的,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则是被沙皇、苏联政府早年流放过来的罪犯(当然还有十月革命后逃到西伯利亚的白匪)的后裔。至于当年扣押苏武的匈奴人,除了中国史书之外,在此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作为苏武当年代表的汉人来到此地,看着满眼的东正教建筑和一个都不认识的文字,以及商场里诸多的中国商品和酒店房间里中国制造的电器,那种感觉,只有唏嘘了。

要了解伊尔库茨克人的生活和个性,就必须去看看著名的塔利茨民俗博物馆。伊尔库茨克市拥有大约1300处历史建筑文明遗产,其中501处为国家级或州级文物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各个城市中,伊尔库茨克拥有的古建筑物数量是最多的,并且还有着独特的石质装饰。在伊尔库茨克木质房屋街区也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距伊尔库茨克市47公里处的安加尔河高岸上有一个独特的地方,这就是塔尔茨露天博物馆。这座塔尔茨木质民族建筑博物馆中集中了40多座建筑古迹,讲述着17-20世纪贝加尔湖沿岸人民的日常和文化生活特点。

这里真正的农民宅院都带有粗大的木房、宽敞的庭院和仓房。木房中保留了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古老纺车、高板床、吊式炉灶和花边布艺品,展区里则再现了东正教堂、法庭、村公所和街市。当然,都是木屋,因为就在森林里。

贝加尔湖博物馆

要深入了解贝加尔湖,博物馆是必须去的,最好是看过博物馆再去观湖。贝加尔湖博物馆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其全称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贝加尔湖博物馆(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Siberian Divison Irkutsk Scientific Centre Baikal Museum)”。博物馆全景展示了贝加尔湖的地理衍化过程、流域地貌、动物植物、矿藏物产以及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等。给我印象最深的展品,当属贝加尔湖水族馆了,里面的若干大水族箱,展示了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独有的鲑鱼、专司清洁水质的深水虾等精灵。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宝石,其中的紫龙晶是伊尔库茨克地区独有的,后来在旅途中看到了很多用紫龙晶制作的手镯、项链、戒指等,的确好看,价格还不低。馆中树立的科学家塑像,体现了俄罗斯人对科学及科学家的尊重,让我等有些汗颜。当然,作为战斗民族,装备展示是必不可少的。

利斯特维扬卡镇

    贝加尔湖形状像一个大大的豆荚,在地图上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当然,这个豆角实在太大了,面积与两个北京市(行政区)或一个台湾省相当。要体察贝加尔湖的风物,一般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登上湖中的岛屿,最大的是奥利洪岛,在湖中部,从伊尔库茨克出发,往返三天以上;其二是去安加拉河与贝加尔湖交汇处的旅游小镇--利斯特维扬卡。

利斯特维扬卡距离伊尔库茨克市区大约67公里,可以说是专为旅游而生的风情小镇。去之前看过很多记述这个小镇的游记,都说美到不行了。真正到了这个小镇一看,岂止是美到不行了,简直是美到“不要不要的”了。蓝色的天空中白白的云朵、蓝色的湖水一望无边、海鸥和其他不知名的鸟儿在游艇后追逐、岸上是森林掩映的多彩木屋、山坳里露出教堂的宣礼塔、湖边沙滩上的比基尼女郎和欢跑的孩子,当然,还有阵阵飘来的松枝烤鲑鱼的香味儿----。我们一行在利斯特维扬卡呆了小半天,吃了俄餐、吃了烤鲑鱼、在沙滩上捡了鹅卵石、在镇上的小市场买了紫龙晶饰品、看见一对俄罗斯新人在湖边拍婚纱照、专门去拜访了著名的圣安东尼教堂,自然是一路拍照一路歌。据说,在湖边的彩色木屋中住一晚,标准间价格在1500卢布左右,太值了。可惜事先安排失策,没在镇上投宿。下次再来,一定夜宿湖边,或许还能遇到海豹“夜扣门”呢。

环湖小火车

    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始建于十九世纪初,从莫斯科直达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九千多公里。在贝加尔湖沿西岸,从斯柳江卡到利斯特维扬卡的贝加尔港有一段湖岸铁路,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条通向贝加尔湖北部的一条支线,因为当年没能力(或没钱)修建跨越安加拉河口的大桥而被放弃了。直到近几年,随着伊尔库茨克州对旅游者的开放和贝加尔湖旅游的兴起,一家公司看中了商机,投资整修了这段铁路并购入列车,开发了贝加尔湖环湖火车旅游线路。

其实,贝加尔湖四周,几乎都是高山和森林,想找一个观湖景的平坦区域并不容易。何况这里地处西伯利亚森林深处,棕熊、西伯利亚老虎(我们称东北虎)、狼等危险动物时常出没,真的徒步湖岸肯定险象环生。坐沿湖火车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段铁路沿湖岸修筑,一面是高山,另一面就是蓝色的贝加尔湖。

这条铁路长81公里,当年由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工程师联手打造,在沿线的一个小车站的山壁上还刻有这些工程师的名字。铁路几乎是在湖岸山坡岩石上凿出来的,中间穿过38条隧道,经过47座桥梁和高架桥,还在280处修建的挡土墙。这些看似简单的“构成”,展示了俄罗斯建筑工程的奇迹。如今,这些 19世纪建造的建筑物、铁路至今仍在使用,几乎完整地保留了超过80%的道路基础设施(火车站、隧道、会让站),包括车站、沿线的水利设施、水塔、公寓等。

    乘坐火车有贝加尔湖,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伊尔库茨克上车,经过斯柳江卡,沿湖开行到贝加尔港下火车,再乘船到利斯特维扬卡,转乘大巴回到伊尔库茨克;另一条线路正好相反,每天开行方向不同。我们一行预定的车票是返行车,即从贝加尔港开往斯柳江卡、再返回伊尔库茨克。上午十点半,我们从位于伊尔库茨克的酒店乘坐大巴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到达利斯特维扬卡码头,等候一刻钟后上轮船,航行大约半小时到达贝加尔港火车站码头。火车12:30准时从贝加尔港开出,经过八个小时的走走停停,下午八点到达斯柳江卡。等火车开到伊尔库茨克火车站,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

沿湖火车的内部设施,大概相当于我国九十年代的列车的样子,有一等、二等和三等座之分。一等座一排四人,中间是走道,小桌,软椅;二等座一排六人,中间走道,小桌,硬椅;三等座一排六人,中间过道,无小桌,板椅。车上有酒吧、餐车和小卖部。车厢两头有集中播放的电视和音响系统,一路上介绍着贝加尔湖的风光和实时前后的视频。窗外就是美丽神秘的贝加尔湖,景色十分漂亮。

在从贝港驶往斯柳江卡途中,火车要在沿线的六个小型车站停留,每次大约30分钟左右,让游客下车观光。这些所谓的“车站”,其实就是铁路两侧稍微宽敞一些的地方而已,大多数没有站台,上下列车必须踩着梯子(类似于我们家里用于登高取放物品的铝合金梯子),漂亮的女列车员在旁边目视着,这种体验倒是也有趣。每次停车期间,我们几乎都下车在湖边拍照、在岸边行走、观赏一侧耸立的高山和另一侧浩瀚的贝加尔湖。一些车站边上有当地的商贩在烤鱼、出售纪念品和土特产等。在一个站上,我被一个俄罗斯大妈烤鱼的香味吸引,不但用100卢布买了一条估计有一斤多重的秋白鲑鱼、还顺带喝了一杯她用松枝泡出来的伏特加,那种感觉真的很俄国啊。

随着列车的前行,湖上的景色也不断变换。从烟波浩渺的水云天无边无垠,到深邃幽蓝的湖面与蓝天交相辉映;从天际的白云与湖水浑然一体,到近岸清透的水中鹅卵石在阳光下泛出的粼粼波光;从天空中海鸥盘旋翻飞的娇娇身影,到湖面上三五成群的野鸭画出的“人”字型波纹....。当然,让我们最兴奋的,还是在其中一站,当我们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崖上观看下面的贝加尔湖时,忽然看到一头海豹竟然在水中对我们探头探脑,黑油油的脑袋在湖面上时隐时现,让我们好不兴奋。车上的俄罗斯人说在我们所处的贝加尔湖南部很少有海豹出现,大部分都在距此300公里的奥利洪岛以北才有,我们能在这里的湖中看到海豹“真是太幸运了”。我心想,这岂止是“幸运”,简直是人品大爆发啦!

火车到达斯柳江卡时已是20:40,估计北京已经天黑多时了,可这里却刚刚红日西垂。远远的我就看到了一座白色的小楼端庄地看着夕阳,原来这就是那座传说中的“白色大理石车站”--斯柳江卡火车站。这座建于1904年的火车站,主体建筑就是一座占地大约1000平米的楼房,全部用一尺见方的白色大理石建成。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建筑,可看起来并不古老,也不破旧,至今还在使用。在楼里,我们看到了候车室、贵宾室、售票处、检票台、站长办公室等,居然还有一台ATM机。

贝加尔湖的活化石--大廓塔村

    贝加尔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万年以前,地壳运动使两大板块逐渐分开,形成了这个巨大的蓝色蓄水池。据说,现在贝加尔湖东西两大板块还在以每年2cm的速度分开,若干年后,这个地球上蓄水量第一大的湖还将扩大。为了研究这个巨大的湖泊,原苏联科学院就在贝加尔湖畔设立了湖泊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科学院湖泊研究院”,成果颇丰。人们很好奇2500万年前的贝加尔湖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天、什么样的植物动物和什么样的地形地貌。俄罗斯科学院的科学家经过多年考察认证,终于在贝加尔湖西岸的一个半岛上发现了很多史前动植物的化石,并据此推定这个地方完整保存延续了湖滨动植物进化链,是探究贝加尔湖原有生态的完美标本。在这些科学家的推动下,这个地方被设立为国家公园,名为“贝加尔湖初始天空国家公园(Pribaikalsky National Park)”,集展示和保护与一体。这个国家公园,在当地人口中有一个本地化的名字--大廓塔村。

据当地人介绍,大廓塔村处于贝加尔湖西岸大山深处的一个半岛上,群山屏障深湖阻隔,没有陆上通路,原来几乎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比较好的保持了湖畔原始状态。这个地方本无人居住,沙皇时期开始把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犯人逐渐迁聚于此,加之在附近深山里发现了金矿,这里才慢慢形成了以流放者和矿工为主的村庄。后来苏联成立,没有后续的流放者,金矿也开采结束,在这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少了,目前在村子里常住的居民只有56个人,以老年人居多。也正因于此,人类生活对湖区的影响微不足道,这里才保持了自然状态的良性循环,被命名为“初始的天空”可谓恰如其分。

去大廓塔村,需要从利斯特维扬卡乘船,航行大约45分钟才能到达。当轮船开到湖上之后,身后的码头和小镇越来越小,眼前的湖渐渐给我一种宽阔大海的感觉。蓝色的湖水清澈深邃,船后的白浪由近及远快速扩散开来,天边的白云与湖际相连迷离成水天一色,红嘴鸥黄嘴鸥白嘴鸥在轮船两侧追逐翻飞,而站在甲板上的女人们则兴奋得拍照造型呼喊。而我,倚靠在轮机舱外,望着浑然一体的水云天,点上一支香烟......哈哈哈,你在说我装了吧?其实不是装,我想起了苏武,以及康熙皇帝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在大廓塔村只停留了一个小时。听当地人讲,这里平时人很少,每到夏季,伊尔库茨克大学等高校的很多学生来此考察实习,才会给岛上增添人气。这几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州政府才修建了轮船码头并设立了国家公园。岛上有几十栋漂亮的木房子,用木制围栏圈起来,在青山之下绿水之上,很是好看。湖边是开阔的沙滩,码头两侧驻泊着十几艘大大小小的游船,阳光下几个孩子在湖边水里游泳(戏水),岸上穿着泳衣的妈妈们看着水里的孩子和远远走过的我们这群外国人。

房子后面是绿绿的高山,可以看见顺山势绵延的松树林和山下茂密的灌木。村子中间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河水很清,流速很快,直接注入了贝加尔湖。村里人在河上架设了木桥,木桥下我看到了很多漂亮的石头。这个半岛上的这个村,就包围在三面的高山和一面的湖中,没有通向外面的道路,况且野生动物众多,即使有山路也不可能安全的走出去。夏天只有特设的轮船与外界相连,总是不方便;而冬天则好得多,因为大小车辆可在冰上畅行无阻了。

    我们仔细看了几栋木房子,特别对人家的流苏窗帘感兴趣;在湖边捡了几块鹅卵石,又坐在沙滩上凝视着湖水拍照。码头边一艘小艇上一个只穿着泳裤的大汉在晒太阳,远处走来的女村民竟然只穿了胸衣,更远处湖边几位比基尼女郎在戏水唱歌......轮船的汽笛声响了,呼喊我们尽快上船。

轮船离开码头几分钟后,我一回头,一大朵白云落在了大廓塔村后的山顶上。

伊尔库茨克市的教堂、广场、木屋和风情街

    伊尔库茨克市区的旅游景点很紧凑,有一条绿线将所有景点串联起来,也就是通常说的绿线旅游。在绿线上的景点,有歌舞剧院、教堂、修道院、二战胜利广场、木制楼房、130风情街、大学、政府大楼和安加拉河两岸及码头等。

由于不懂俄文,我们没去歌舞剧院、大学和政府大楼,只参观了教堂、修道院和二战胜利广场,沿途观看了几栋具有历史意义的木屋建筑,离开的当天下午陪同女人们去

130风情街购物。

我对东正教的了解非常皮毛,对相关的教堂知识几近于零,只知道,宣礼塔上有洋葱头形状的是东正教教堂,而哥特式大尖塔顶的则是天主教堂。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看着这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心里想象着听不懂的教义、圣经故事和虔诚的信徒,感受一下不同于我们粗知的佛教和道教之心路,意义就足够了。主要的教堂相聚都不远,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伊尔库茨克救世主大教堂、主显节大教堂、波兰天主教堂等,沿着绿线步行就可到达。著名的喀山圣母大教堂是苏东剧变后由当地信教群众和企业捐资重建的,最为堂皇,相距稍远,但可以进去参加活动,值得去。当地唯一的一座圣女修道院--兹纳缅斯基修道院,位于安加拉河左岸,历史悠长,至今有修女修行,亲眼目睹她们,很有感触。里面还有一间共游客浏览购物的纪念品商店,一个老修女打理,我在那购买了一本中文的《初识东正教》,买了一枚带着东正教标志的宝石镶银戒指,算是不虚此行了。

在伊尔库茨克市政府前面的二战胜利广场,又称为基洛夫广场,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二战苏军的胜利而命名的。广场依安加拉河而建,面积很大,主要包括烈士纪念墙、无名烈士纪念火炬、英雄雕像、西伯利亚开拓者纪念碑、沿河人行步道和绿地等。

虽然是21世纪了,可在市区,木屋木楼仍有大量存在。伊尔库茨克州政府为了保存这一历史特色,规定不许随便拆掉老房子,政府出资保持这些房子的历史原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木屋,至今都有居民居住,看起来依然是外表光鲜、功能完好。

布里亚特蒙古餐馆的美食和夜里不卖酒的超市

    这次行程,吃了几次俄餐,总体感觉热量高、分量足、肉多菜少,口味嘛,---啦啦啦。旅游酒店提供的俄式自助餐,尤其是团餐,印象真的不好,同行的女人们宁肯饿一顿也不再吃了。外面的餐馆可能好一些,但去过的朋友说“最好别去吃,不如北京的老莫”。我想起了别人攻略中提起的一家在卡尔·马克思大街上的布里亚特人餐馆,据说非常值得去,带上伊兰和另一个同伴,坐上公交车就去了。顺便说一下,伊尔库茨克市区的公交车很方便,每条街上都有,不管到哪儿,都是15卢布(相当于人民币1.5元),下车时直接交给司机就行了。

这家餐馆处在列宁大街和卡尔·马克思大街十字路口北侧,沿街的大树和两旁的楼房掩映着红黄色的霓虹灯,虽处闹市,却也显得幽静而温馨。这是一家典型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餐厅,店内的装饰自然很蒙古,成吉思汗画像置于最显眼的墙上,四周陈设着蒙古风情的物品和油画,墙壁的装饰线条也粗犷雄浑,展示着草原的广袤和草原民族的豪爽。店内的领班看上去是典型的蒙古族女人,有着地阔方圆的脸和奔放的身材;服务员却是清一色的俄罗斯族美女,都是典型的斯拉夫姑娘,只可惜他们不懂英语和汉语,无法交流。

    我们点了烤羊排、秋鲑鱼排、牛肉丝拌通心面、烤肠(羊肉和猪肉)、铁板牛肉片、羊肉烧麦和三份不同的汤,给女士们点了一瓶苏打水,我要了一瓶半斤装的布里亚特伏特加。餐前开胃菜和餐后甜点也很有特色,只是忘记了名字。

这些菜品的口味真的不错,非常符合我们这些远来的中国人人的胃口。至于每一道菜如何,请看官对着照片自己想象吧。我想提示的是,我们都吃得很饱,没吃完的两根烤肠,打包带回宾馆了。

    顺便说一个女人们关心的话题--购物。我在伊尔库茨克看到了几家大型商场,类似于国内华联一类的;也在主要大街上看到了不少的品牌店,看上去都很上档次。130风情街是伊尔库茨克旧城改造的产物,既保留了典型的西伯利亚木屋街道,又增设了不少旅游设施和特色商店,集旅游休闲和购物于一体。当地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中型超市也不少,里面的商品和陈设与北京的物美差不多。

   我们在当地的几天,多次去超市购买食品饮料,很方便,价格也不贵。只是有一点很不方便如我这样的酒徒,虽然营业时间24时结束,可晚上十点之后,所有的超市都不卖酒了,据说是政府为了打击酗酒而做的规定。在到达伊尔库茨克的当天晚上,我故意不吃飞机上的餐食,为的是赶快品尝一下俄罗斯红肠和伏特加。可惜入住后去超市,已经是接近夜里十一点了,收银员死活不给我的酒结账。由于语言不通,她对我咿哩哇啦指着钟表,任我大声抗议也不为所动。后来,一个买东西的俄罗斯人懂英语,才告诉我超过卖酒的时间里,超市不敢违法卖给我。没办法,饥肠辘辘的我,只好回房间,就着白开水,吃了半根俄罗斯红肠。

总结这次贝加尔湖之行,我要说,值得去,以后还回去。

后记

站在伊尔库茨克市中心、安加拉河边的西伯利亚开拓者雕像纪念碑前,我不由得想起了“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惨案。虽然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可萦绕在心头的纠结,久久不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16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720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84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245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96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47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77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08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48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57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41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93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53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0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90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99评论 2 27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85评论 2 2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