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之旅—第四天

19号(周一)一早,我们在如家酒店吃完早餐,直奔华严寺。华严寺就在大同市里,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们依次游览了普光明殿、大雄宝殿、华严宝塔、薄伽教藏殿等建筑。

普光明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普光明殿大门两边的楹联:

世事熙熙从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

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如斯当放便放

普光明殿殿内塑有“华严三圣”,中为吡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环殿壁画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文殊、普贤和观自在菩萨的造像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讲述了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教诲下,参访五十三位老师,求得善知终成真觉的故事。

绕过普光明殿,即可看到上华严寺山门。此山门始建于清代。上华严寺又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过天王殿南北两侧院墙各有一门,外方内圆。南侧门为“拈花笑”,楹联:花开见佛留心印,米香传衣续祖灯。北侧门为“击竹间”,楹联:翠竹黄花圆色相,清池皓月净禅心。

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德号。意思是说:佛有大力,能够降伏四魔,故名“大雄”。“大雄宝殿”匾额下还有一匾,上书“调御丈夫”为佛陀十号之一,佛能教化引导一切可度者。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的心性,驰往涅槃正道,正如驯马师善于调御马性,故名“调御丈夫”。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台上有一清式三间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 大雄宝殿内采用减柱法构造,减少内柱12根,扩大了前部的空间面积,便于礼佛等各项活动。殿内中央佛坛上塑有五方佛,中间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后安放在此。佛像面相扁平,发髻上有宝珠镶嵌,其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稍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光绪年间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画面高6.4米,长136.8米,总面积876平方米,描绘各种人物5000余个。其内容有佛本生故事图、“七地九会”佛说法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达摩传法记图、准提佛母图、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图、华严三圣图、水月观音图、罗汉图等,采用山石、流水、云雾、树木、楼阁、亭台等景物相隔联之传统手法,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附以沥粉贴金,色彩艳丽,画工精细,保存完好。殿顶的天花板彩绘龙凤、花草、梵文等,构图繁复。 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碑。

出大雄宝殿往南走,进入下华严寺,下华严寺的西边是华严宝塔。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远远望去,宝塔每层的名家题写的匾额熠熠生辉,有米芾的“灵虑巍凝”,有苏东坡的“形应万物”,有黄庭坚的“慈被十方”,还有王羲之的“契合乾坤”,颜真卿的“信心开敷”,米芾的“凌虚思远”,黄庭坚的“蔚如昆峯”,苏东坡的“仰酬洪泽”、“玄期有害”等。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入塔参观要穿鞋套。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木塔很令人震撼的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的地宫,地宫中藻井、塔柱、壁画、地板、扶梯等,采用了雕凿、锻打、贴烙、线刻等多种铜工艺技法,建成时为中国最大而且纯粹的铜造地宫。地宫四壁上供奉着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养佛,加上墙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余尊。特别是地宫门口的一尊主佛非常安详,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在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四周的浮雕上用图案记录了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如“树下诞生”“天人献衣”“得遇沙门”“妙转法轮”等。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我们拾级而上,台阶都是用铜包裹,登到塔顶,华严寺的全貌尽收眼底,远远的古城墙,高耸的基督教堂,还有周围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我们仿佛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穿越。

    从华严宝塔往西走,是薄伽教藏殿。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 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分3组:北部一组以过去佛燃灯佛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中部一组以佛释迦牟尼为本尊,胁侍二弟子、四菩萨;南部一组以未来佛弥勒为本尊,无弟子,有胁侍六菩萨。三尊佛像前端坐四大菩萨,由北而南依次为大悲观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愿地藏。此外,过去、未来二佛像前各有两尊供养童子像,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殿内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整个色调以墨绿、红、金为主。在佛坛上的诸菩萨像中,以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堪称“神品”。塑像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体态丰盈、上身薄袒、衣饰贴体、肘悬飘带、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朱唇小开、两手合十、举至胸前、露齿微笑,被赋予“东方维纳斯”之雅号。 合掌露齿菩萨是大同华严寺薄伽教殿内的著名彩塑。相传,辽代皇家崇信佛教,征调能工巧匠修建华严寺。城外有个雕造技术出众的巧匠,不愿为皇家卖命,而且也不忍心留下年轻的独生女儿一人在家。这惹恼了官府,总管以违抗皇命的罪名把他痛打一顿。由于众工匠的请求,才免于更大灾祸。他女儿惦念老父亲,便女扮男装,假充工匠的儿子,托人说通总管,前来照顾老父亲,并为皇室干活。修建工程浩大,监管人员经常责打工匠。那姑娘主动替大伙煮饭烧菜,端茶送水。她见父亲和工匠们塑造神像时苦苦思索,便常在一旁或立或坐,做出双手合十、闭目诵经的姿态,为他们祈祷。雕工们受到启示,便依着她的身段、体形、动态塑造修饰。这对工程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姑娘的举动,引起一个年轻工匠的注意。他觉察她并不是老工匠的儿子,而是老工匠的女儿,并且担心被监工发现,那姑娘就会碰上厄运。事情果然发生了。一天,总监工发现老工匠的包工活没干完,就命人痛打他。就在这时,姑娘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总监工似乎发现了这儿的秘密,就勒令剥光上身殴打。眼看情况就要暴露,她深情地望了望大家,随即莞尔一笑,纵身投入铸钟造塔的滚沸的铁水中。沸腾的铁水溅了老高,老工匠的女儿化为 一朵白云,飘向了天空。那总监工被溅起的铁水烧死了。年轻工匠记住了老工匠女儿临去之前的露齿一笑,就照她生前的身态、形体、眼神雕成了一尊菩萨像,放在显要位置,特别把那露齿莞尔一笑的神情塑在雕像上。

    华严寺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不仅仅因为那些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佛像、壁画,还有环境的幽静,这里没有香火汽和嘈杂声,就连园子里的草地、树木都格外整洁、有序。妻喜欢上了园子里的山楂树,不由勾起了“偷果子”的童趣,最后终于在春英的掩护下“得逞”。

恋恋不舍地离开华严寺,我们驱车到向往已久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及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岗石窟由北魏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集中全国技艺、人力和物力所雕凿,于公元524年建成,前后耗时60多年。昙曜广场为纪念云冈石窟的开创者昙曜大师而兴建。昙曜大师铜像居中而立,超然脱俗,清逸高古,引领着云冈石窟的北魏皇家气象和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佳苑。礼佛大道由13对26根塔柱护持,佛家神兽六牙白象沉稳庄重,背驮满布佛像的四棱石塔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气势庄严,表达了“慈航普渡,佛法无边”的意义。礼佛大道尽头是两座围成圆形的帝后礼佛图壁刻,围护着圆形中心的佛门圣树——菩提树。走过帝后礼佛图,即可见到两尊菩萨手托博山炉矗立在雕栏玉砌的七孔桥前。灵岩寺主庙就建立在一个形似龟背的湖心岛上。

灵岩寺整体格局是按照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描绘的盛况推想而复建的。灵岩寺坐西向东,由东西依次由山门、石雕佛塔、中大殿(千佛殿)、后大殿(大雄宝殿)、南北角楼、配楼、两端大法堂、周边回廊等组成,模拟北魏佛寺的建筑风貌,古朴庄重,大气磅礴。灵岩寺山门,门前香火缥缈,两座石狮分立两旁。山门内的主佛为3尊,中间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护法。灵岩寺门前楹联“山川随云秀,佛灯共天长”。走过山门看到中央石雕方形造像塔,塔高达五层,每层有主佛像四面12尊。连同塔柱、佛龛周围的小佛像数以百计,堪称同类石雕塔中的极品。千佛殿,内有千佛阁列于千佛殿两壁,供奉小型铜制佛像800余尊。殿内供奉主佛七尊,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为燃灯佛、多宝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等。

殿前楹联:

人世间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大雄宝殿,殿前楹联:

十里河畔洗尽古今风云人物好梦都成百年恨惟大佛泰然万念俱空

武州山下看破天地沧桑世事痴情皆为终身累独香火依样千秋犹存。

大雄宝殿里供奉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最大的佛像高达11米。好像僧人在做法事。

殿内楹柱

迷则不觉觉则不迷好从大圆镜中照出本来面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自真如界里证明无上菩提

灵岩寺三座大殿的主佛像都是采用香樟木作材料,系福建省莆田的木雕世家传人黄文寿大师担纲雕刻。不论是佛像的站坐卧姿势还是面部表情,也不论是衣着装饰还是周围的飞天力士,所有细节都刻画的十分准确到位。

走出灵岩寺,回望这“山堂水殿”景观,清脆的风铃声与高大雄伟的建筑融为一体,朝迎日辉,暮浴烟霞,充分表现了北魏时期盛景。这灵岩寺是近代仿古作品,也是参观云岗石窟的必经之路,有观赏的价值,却也有几分无奈,毕竟我们是冲着云冈石窟来的,没想到花了许多时间在灵岩寺里穿行!

穿过灵岩寺后的观赏桥,就来到云岗石窟的入口,这是一座北魏式的山门,门头悬挂匾额“入佛知见”,两侧楹联:“于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由此正式进入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昙曜五窟。是当时著名高僧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所开凿的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成的第3窟。这个时期(公元471-494年)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前的孝文帝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大窟大像。

晚期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公元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岗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刻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主要分布在20窟以西。

第一窟:石鼓洞(公元471-494年)据窟外的景物介绍牌上描述,第一、二窟为一组塔庙双窟,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

第一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主像是弥勒,东壁下层浮雕保存较完整,为佛本生故事。

第二窟为寒泉洞(公元471-494年)窟内中央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四壁分层分段布局,分别为天宫伎乐列龛、锯齿纹垂幔带、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和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该窟地下有泉水涌出,故名“寒泉洞”。

走出第一、二窟,往前走可以看到几个不知名的洞窟,佛像已被风化剥蚀。

在第3窟向东45米处,在岩石地面上遗存有一条交通参道,称之为“古道车辙”,现存车渠中心矩1.3米,车渠(石头壕)深0.16米,此车道在金代以前正是铁轱辘车的轨迹,是古驿道参合径的遗迹。云岗古称武州塞,自赵武灵王以来即是贯通西北的边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西域,中西文化交流再掀高潮,武州山大石窟寺成为平城(今大同)丝绸之路的前站。唐辽金元以来,这里仍是胡汉之间的重要通道。

第三窟:灵岩寺洞(公元471-494年),是云冈最大的洞窟,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终及北魏一代未能完成。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说明当年的佛阁为面阔十一开间巨制。窟内北壁雕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即“西方三圣”。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其雕凿年代,目前有北魏、隋、唐及辽四说,多依据造像艺术风格而推论。窟内留下的分割、揭取岩石的遗迹,是了解古代石窟开凿方法的珍贵实物资料。两侧菩萨头戴宝冠,精美庄严。

第四窟为塔庙窟(公元494-525年)。据门口的景物介绍牌描述:该窟一门两窗,当初未按计划完工。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窟内四壁风化严重,南壁有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为亡夫侍中造像记”题铭,是云岗石窟目前所知时间最晚的北魏造像铭记,现已风化得看不清了。

第五窟大佛洞(公元471-494年)与第六窟释迦佛洞为一组双窟。两窟窟前有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窟前右边有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刻有“重修大佛寺碑记”的石碑,约1300余字。进入门内的后右边有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的“重修云岗寺记”的石碑,据介绍约600余字。

第五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岗石窟最大的佛像。大佛左手侧为东方药师佛,大佛右侧为西方阿弥陀佛。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还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一定有这壁画所描述的故事,只可惜没有人去讲解这些故事。

第六窟为中心柱窟,其雕饰富丽,被誉为云岗第一“伟观”,是世界雕刻艺术史上的奇迹。据说这是拓跋宏为其祖母文明太后冯氏祈福而造,又称“佛母洞”。石窟门外可见面目有些凶恶的天王和刻画细腻的各路大神壁画。窟内是一个“回”字形的通道,两边雕满了精致的佛教塑像,“回”字里面那个小“口”,就是一方形塔柱。塔柱分上下层,高15米。上层四面各雕一立佛二菩萨,四角镌刻大象乘驮楼阁式方塔。下层四面开龛坐佛。窟顶格状,格间可见骑乘各种动物的多臂多首天神。塔柱下层四面大龛。此为南面主佛像,两侧可见胁侍菩萨。东面雕有交脚弥勒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窟内四壁上层环列立佛十一尊,华盖乘悬,气宇轩昂。窟内现存反映释迦一生的佛传故事图三十余幅,集中表现了佛主从诞生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纪念意义的场面。这些故事图雕刻,结构合理,手法简朴,为犍陀罗艺术东传的新创造,弥足珍贵。

第七窟和第八窟是云岗最早的双窟之一。第七窟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精美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栱上有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第八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岗石窟极为罕见。

第九、十窟是一组双窟。第九窟是阿閦佛洞,建于公元471-494年。窟内四壁分层布龛,造像题材多出于《法华经》。后室北壁主像雕释迦牟尼佛。第十窟是毗卢佛洞,与第九窟同期建造。东西两壁各雕三间式屋形龛,龛内佛像面相慈和,菩萨神情恬静,中西合璧。阎浮树下,半跏坐思惟菩萨,一手支颐,沉于四谛。后室主像为弥勒菩萨。

走出九、十窟,向前走是十一、十二和十三窟,因在维修没有开放。接下来是十四、十五窟。

第十四窟门口没有介绍,不知何名。可以看到窟口残存两立柱,向里看雕像风化剥蚀严重。

第十五窟是万佛洞,为方形单窟室,以表现千佛题材为主,旧称“千佛洞”,窟内现存造像逾万,故称“万佛洞”。这些佛像排列有序,构图严谨。

第十六窟至二十窟是云岗石窟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称“昙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内造像以三世佛为主,主像雕饰奇伟,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十六窟是立佛洞(公元460-470年),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属于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饰。据说这尊大佛象征着拓跋濬。

第十七窟为弥勒三尊洞,因被脚手架相拦,无法走近看。主像是交脚状的弥勒坐像,已经看不清楚结构了。弥勒佛代表着拓跋濬的父亲拓跋晃。

第十八窟是立三佛洞,(公元460-470年),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身披千佛袈裟。景物介绍牌描述: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我却没有拍到。据说这尊佛像象征着拓跋焘。

第十九窟是宝生佛洞(公元460-470年)主佛像结跏跌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窟外东西各开一耳洞,内一倚坐佛像。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据说这尊宝生佛象征着拓跋嗣。

第二十窟是白佛爷洞 (公元460——470年)窟前立壁与窟顶早年坍塌,辽代建有的木式窟檐毁于战火,成为露天造像。主佛造像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质地厚重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健硕挺拔的身躯,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大佛两侧各一立佛和胁侍菩萨。西像惜毁。白佛爷据说代表了拓跋珪。

20窟以西是21-40窟,是云岗石窟较晚期作品,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公元494年)。此时虽然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已经停止,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岗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刻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这个时期的造像出现一种面相清癯的“秀骨清像”新样式,这也是北魏晚期当时雕刻艺术特点的时代风尚。只是这些造像风化损毁严重,绝大多数都看不清眉眼了,着实可惜!

一路向西,看到这样一座石刻写道: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岗皇家工程宣告结束,西部山崖成为民间造像的乐土。晚期雕饰更加精美,法像清新脱俗,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改梵为夏的历史过程至此完结。故而为“西岩绝唱”!

特别要提到的是第三十九窟,此窟叫塔窑洞(公元494-525年)。可见圆拱形窑门,窟门上方两明窗。中央置五级方塔,高六米,每层四面开龛,各层均出密檐,该塔柱建筑构件雕刻准确,保存完整,是研究中国早期佛塔的重要资料。该窟为云岗石窟晚期规模最大的洞窟。

参观完毕,回望云岗石窟,感慨良多。石窟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岗石窟形象的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岗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但石窟历经1500年沧桑,由于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洞窟及雕像损毁严重,令人痛心!

云冈石窟的宏伟壮丽让我对北魏这个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产生了兴趣。在中学历史课上只学到过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段历史,其他情况了解甚少。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 315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猗卢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都于盛乐,迈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逐渐强大起来。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guī)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东洋河南)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

天兴元年(398),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称帝。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鼓励农业生产,其奴隶主贵族也逐渐汉化转化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 此后数年,北魏注重于巩固内部及既得地域,也时而与北部的柔然和关中的后秦交战。如北魏天兴五年(后秦弘始四年,402年),北魏大军以围城打援、分而歼之的战法,于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大败后秦军,歼灭3万余人。 永兴元年(409),拓跋珪被杀,其子拓跋嗣继位,史称明元帝。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魏明元帝乘宋武帝刘裕病卒之机,凭借强大军力,沿黄河流域全面开战,重点进攻,夺取黄河以南虎牢(今荥阳西北)、洛阳、滑台(今滑县东)等军事重镇。由于南朝宋军善于守城,顽强抵抗,也使魏军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 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此时,北方除大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为北魏所占。拓跋焘雄才大略,通晓兵法,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临阵勇猛,多获胜利。 拓跋焘凭借祖父和父亲留下的基业,加之自己的雄才大略、军事才干,经过近20年的统一战争,最终统一了北方,加强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使北魏政权更为巩固。但在伐宋之时,刘宋的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遭到极大的破坏,“自是道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拓跋焘死后,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继登基,逐步实施了改革,使社会经济由游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孝文帝即位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诸如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汉化政策等,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也为隋唐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490年(太和十四年),冯太后死,魏孝文帝开始亲政。他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493年(太和十七年),孝文帝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他声言继续南下,群臣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理,宣布定都洛阳。 孝文帝改制遭到了一部分保守的拓跋贵族的反对。他们不仅在改制前进行抵制,在改制中和改制后也不断反抗。496年,太子拓跋恂企图逃回平城发动叛乱,被孝文帝处死。同年冬,旧贵族在平城发动兵变。孝文帝派军平服了叛乱,保证了改制的顺利进行。

游览完云冈石窟,已接近下午2点,为了晚上能赶到黄河边的古城府谷,我们在车上吃了点东西一路向西出发。马老师没有去云冈石窟,节省了体力,自告奋勇驾车,没想到马老师的车技如此娴熟,汽车仿佛灵巧了许多。快接近黄河的时候,我们下了高速走国道,换由小苑驾车,由于此地煤矿较多,路上拉煤的大车很多,路况也很复杂,小苑审时度势,时尾随,时超车,按预算时间6点半到达了府谷县城对岸的陕西省保德县,没想到前面堵车,排起了几公里的长队。我们找准机会拐出车队,进入了保德县城,穿越县城,经过了多个路口,终于跨过了黄河,来到了府谷县城,这时已接近晚上8点。找到预定的宾馆,安排好住宿,在附近找了一家家常菜馆,胖胖的老板娘固执得可笑,光砸蒜这个环节就交流了许多遍,方才弄明白。点了炖羊肉、炒豆腐等几个当地菜,我们喝起了在山西买的老白汾,一天游览了华严寺、云冈石窟等珍贵古迹,又飞奔700里地来到黄河岸边,我们兴致很高,酒也喝得很兴奋,不知不觉3斤酒下去了。吃饭时我们又商量了下一步的行程,由于我和大木原来计划23号要到家,我有个重要的婚礼要参加,大木学校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因此按目前行程从河南回去的计划来不及了,最后决定从碛口返回,河南一段行程留待以后成行。尽管由于我的原因此次山河之旅有些未尽的遗憾,但遗憾也是美丽的,就像那断臂维纳斯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835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98评论 1 2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569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59评论 0 21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33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1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23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74评论 0 20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21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22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1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14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75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53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9评论 2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