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奇女之老妇人

老妇人(四)

中日之间宣战的时候,二狗子的年纪正好是三十三岁。他应征入伍,留下老妈单独在家里。

虽然一个人,但是独居老人在这里是一种常态,她靠着儿子留给她的地,日子本该过得不会太差。

不过她也是出了名的倔脾气,跟她儿子一样,不是特别受村子里待见,住在那个远离大道靠近村子边缘的院子里,也许正好可以对应这种紧张的关系。

不过东北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整个院子完全被大雪包住,而雪堆在那像韭菜一样永远扫不完。

每周她都会去赶集,买点水果。但是因为听说附近会有游荡的野狗,她出门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烧火棍,不知道多少年了,木质的短柄已经被磨的光溜溜了。

这个个子不高的老大妈看起来有点古怪,她有点驼背,在雪地里缓慢地迈着大步,头上戴着一个黑色的皮帽子,紧紧地勒着一头白发,扛着的烧火棍却伸的比帽子还高。

她的眉头从来都不曾舒展过,好像严肃是她表情的底色,这样给人一个难以接近的感觉。

有一天,日本人的队伍开进了村里,把士兵分给当地的人家养着,大家知道她家里有地方,不过却给她分了四个日本伤兵,不过这几个上了年纪的日本伤兵却不太爱说话,不知道是不是言语的原因,他们只是用手势和当地人比划交流。

那是四个朴素的伤兵,尽管战争使他们的脸上挂满惊慌和疲惫,来到这个被占领的地方,脾气也不刁。

住在老太太家里,他们体现了充分的尊重,一点都不想给这位年纪比他们还大的人添麻烦,有人看见他们中的两个伤的不是很重的人主动去卷柴火儿,烧火,喂喂鸡和猪,而老太太则也不闲着,每日准备饭菜。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猪圈,修屋顶,清灶灰,削土豆,剥苞米,俨然是一个其乐融融一家子的状态。

但是她却一直挂念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每天她都会向驻扎在村子里的兵问,你们知道中国第三十七野战师开到哪里去了?我儿在在那。他们则是用日本兵手册里不太正宗的话回答我的,不知道撒。

后来,这几个伤兵也渐渐明白她挂念和担忧自己的儿子的感情,这种感觉使他们就更加辛勤的帮助这个独居的老妇人了。

而她也很照顾这几个人,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渐渐康复。

因为农民的信息比较闭塞,不太容易受到各种煽动,所以只要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也没什么仇恨可言。而那种民族仇恨永远都属于那些上层人士。

至于我们这种下等人,本来就为衣食而发愁,能在动荡的年代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了。

生来贫穷,却被一层一层盘剥;

人数较多,却被强制征兵送上战场;

最是弱小,又没有抵抗力,却在各种强权和势力面前只能受到最残酷的迫害,甚至没有人发声。

所以战争的狂热很难感染他们,所以他们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尊严荣誉和煽动性言论而变得热血沸腾。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农田里,有一个人正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不久,她认出那个人了,那就是送信的邮差。

他拿出一张信纸交给她,她取出了那副为了缝纫而用的老花镜,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她。

她儿子死了,是被迫击炮弹炸成了两截,信是同班的战士在三周前写的。

她没有哭出声来,在这样巨大的噩耗面前,连感觉都麻木了,她像个木桩一样呆呆的立在那里,身体僵硬的好像和这片白雪覆盖的大地融为一体,只是喃喃念叨,二狗死了。

随后眼泪才渐渐涌到眼眶里,悲伤也浸到心里,各种片段开始一幕一幕回到脑袋里。

她再也没法见到儿子了,再也没法见到了。

现在她仿佛看见那一情景,那个教人战栗的情景:儿子的脑袋是下垂的,眼睛是张开的,嘴唇……

这时那几个日本人刚从树林里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服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地擦干了眼睛,用和平日一般的神气接待了他们。

他们四个人竟然都挺高兴的,因为他们带了一只肥兔子回来,这无疑是猎得的,后来他们对着这个老太太做了个手势,表示大家就可以吃点儿好东西。

她开始准备午饭,但是到了要杀兔子的时候,她却有些迟钝。然而她肯定不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杀兔子。

有个手脚麻利的伤兵赶紧接手,麻利的用刀给兔子割了喉,随后又客气地把尸体交还给老太太。

她慢慢从皮里面剥出了鲜红的肉体,但她看着粘在自己手上的血,那种渐渐冷却又渐渐凝住温乎的血,竟然从头到脚打了一个冷颤。

她仿佛看见自己儿子的尸体,那个被炸成两截的尸体就在自己面前,冒着热气挥之不去。

吃饭了,她吃不下,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几个伤兵狼吞虎咽一声不吭地吃着兔肉。她则从旁边淡淡的看着他们。

忽然她眼里闪过一丝光芒,她问:“你们住这着噶瘩有一个月了,你们叫什么我还不知道。”不过他们好像立刻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写下来各自的姓名。

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他们家庭的住址,末了,她又掏出了眼镜,仔细的看了一会,然后把纸折好揣进衣服里,盖着那封报丧信。

吃完饭,她对那些人说:“天冷,加点草暖和。”于是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地方。他们看见不免诧异起来,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当然出于信任,于是他们就帮着她一起搬了,毕竟这样大家和老妇人都不冷 。

他们把那些成束的干草堆到房子的茅顶那样高,结果他们做成了一间四面都围着草墙的卧室,又暖又香,他们可以很舒服地在那里睡。

吃晚饭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一个瞧见老夫人还是一点东西也不吃,竟因此担忧,眼睛有些湿润,劝她注意身体。

她托词说自己胃疼。随后她燃起一灶好火给自己烘着,那四个日本人都去睡了。

随后她悄悄地打开了那张通到外面的房门,接着又搬进了好些束麦秸和柴火在厨房里。

她光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看不出异常。

她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以后,就点着了一束秸秆,扔到那满屋的柴火儿里。

她后退几步站在院子中间往屋里看。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透过窗子照亮了那房子的内部,紧接着一大团吓人的火苗吞噬了整个房间。

就像一个烧旺的灶口,屋里的火从那个窗户里窜出来,门前的积雪映出一片红光。

这时一阵狂叫音从屋里传出,简直是一阵由杂乱的人声集成的喧嚷。痛苦的让人分不清是人声,还是犬吠。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了老妇人的意料,喧嚷中出现了中文,好像用人在用力喊救命,救命,标准的根本不像是日本人的声音。老妇人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四下张望,并没有看到什么人。

木质棚顶向下一塌,一阵旋风般的火焰冲了上来,烧穿屋顶,如同一个巨大火把的火焰,升到了天空。

最后,整座房子都冒出了火苗。房子里面,除了柴火燃烧的劈啪声,墙壁的剥脱声和横梁的坠落声以外,在寂静的雪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屋顶塌陷,这个烧得通红的空架子,就在一阵黑烟里面向夜空中喷出最后一口火星。

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血色的银布闪闪发光。

二狗妈在她那所毁了的房子跟前站着不动,手里握着她的烧火棍,她儿子也用过的那一杆,等到她看见了一切都已结束,她就把棍子往里一扔,咚的一声,好像枪响了一下。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民,有些是日本人。

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十分平静的坐在一个树桩儿上,一个日本军官问她:“人,哪里儿去了?”她伸起那条瘦的胳膊向着那堆正在熄灭的火堆,“那里!”

人们立刻围住了她。

日本人接着问:“火,怎么烧的?”

她回答:“我放的。”

那个淡然的表情,没人敢相信她,大家觉得是她受了刺激,所以有些疯了。

到最后,在场的人都听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从那封带血的信,到她听见的最后一声叫唤,她做过的,都讲了。

等到说完,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这是他们报丧用的。她指了指火堆,“这一张,是他们的地址,你们可以寄信去他们家。

她把纸塞到军官手里,而他这时正抓住她肩,而她却接着说:跟他们家人说这是我干的,一个失去儿子的娘干的。

军官沉默了一下,低声在她耳边说“他们,台湾人的干活。他们,顶替孩子服兵役,被我发现,藏起来的干活”。

他缩回了头,又用日本语说了一些话,大概是审判的意思吧。随后拔出佩剑,发出口令。

两个日本兵抓住了她,把她推到了那堵还是火热的墙边。随后,十二个日本侨民迅速地在她对面排好了队,相距约莫二十米。她一动不动。一道口令喊过,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响完之后,又来了一声迟放的单响。

这个老婆子并没有倒下。她弯着身子,好像没了双腿。

那军官走到她面前。

她几乎被子弹切成两半,而在她那只痉挛蜷缩的手里,依然握着那张满是血的报丧信。黑暗之下看不出她是什么表情。

末了,我拾着了一片石子,那场大火留下的烟痕仍然没有褪去。







老妇人(三)

中日之间宣战的时候,二狗子的年纪正好是二十三岁。他应征入伍,留下老妈单独在家里。

虽然一个人,但是独居老人在这里是一种常态,她靠着儿子留给她的地,日子过得不会太差。不过她也是出了名的倔脾气,跟她儿子一样,不是特别受村子里待见,住在那个远离大道靠近村子边缘的院子里,也许正好可以对应这种紧张的状态。

不过东北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整个院子完全被大雪包住,而雪堆在那像韭菜一样永远扫不完。

每周她都会去赶集,买点水果。但是因为听说附近会有游荡的野狗,她出门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烧火棍,不知道多少年了,木质的短柄已经被磨的光溜溜了。

这个个子不高的老大妈看起来有点古怪,她有点驼背,在雪地里缓慢地迈着大步,头上戴着一个黑色的皮帽子,紧紧地勒着一头白发,扛着的烧火棍却伸的比帽子还高。

她的眉头从来都不曾舒展过,好像严肃是她表情的底色,这样给人一个难以接近的感觉。

有一天,日本人的队伍开进了村里,把士兵分给当地的人家养着,大家知道她家里有地方,不过却给她分了四个日老人,只是日本侨民,有些上了年纪的比她都要大。

那是四个和蔼朴素的老人,尽管战争使他们的脸上挂满惊慌和疲惫,来到这个被占领的地方,脾气也不刁。

住在老太太家里,他们体现了充分的尊重,一点都不想给这位年纪相仿的人添麻烦,何况他们可能都有一个在战场上需要挂念的儿子。有人看见他们主动去卷柴火儿,烧火,喂喂鸡和猪,而老太太则也不闲着,每日准备饭菜。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猪圈,修屋顶,清灶灰,削土豆,剥苞米,俨然是几个老人在亲戚家。

但是她却一直挂念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每天她都会向驻扎在村子里的兵问,你们知道中国第三十七野战师开到哪里去了?我儿在在那。他们则是用日本兵手册里不太正宗的话回答不知道。

后来,这几个日本老人也渐渐明白她挂念和担忧自己的儿子的感情,他们想到自己也有孩子在战场上,同病相怜感受使他们就更加辛勤的帮助这个独居的老妇人了。

而她也很照顾这几个人,因为农民的信息比较闭塞,不太容易受到各种煽动,所以只要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也没什么仇恨可言。而那种民族仇恨永远都属于那些上层人士。

至于我们这种下等人,本来就为衣食而发愁,能在动荡的年代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了,因为本来贫穷,又被一层一层盘剥,因为人数较多,又被强制征兵送上战场,因为最是弱小,又没有抵抗力,所以在各种强权和势力面前只能受到最残酷的迫害,甚至没有人发声。

所以战争的狂热很难感染他们,他们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尊严荣誉和煽动性言论而变得热血沸腾。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农田里,有一个人正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不久,她认出那个人了,那就是送信的邮差。

他拿出一张信纸交给她,她取出了那副为了缝纫而用的老花镜,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她。

她儿子死了,是被迫击炮弹炸成了两截,信是同班的战士在三周前写的。

她没有哭出声来,在这样巨大的噩耗面前,连感觉都麻木了,她像个木桩一样呆呆的立在那里,身体好像和这片白雪覆盖的大地融为一体,只是喃喃念叨,二狗死了。

随后眼泪才渐渐涌到眼眶里,悲伤也浸到心里,各种事情开始一幕一幕回到脑袋里。

她再也没法见到儿子了,再也没法见到了。

现在她仿佛看见那一情景,那个教人战栗的情景:儿子的脑袋是下垂的,眼睛是张开的,嘴唇……

这时那几个日本老人刚从树林里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服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地擦干了眼睛,用和平日一般的神气接待了他们。

他们四个人竟然都挺高兴的,因为他们带了一只肥兔子回来,这无疑是猎得的,后来他们对着这个老太太做了个手势,表示大家就可以吃点儿好东西。

她开始准备午饭,但是到了要杀兔子的时候,她却有些迟钝。然而她肯定不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杀兔子。

有个热心的的日本老头赶紧接手,麻利的用刀给兔子割了喉,随后又礼貌地把尸体交还给老太太。

她慢慢从皮里面剥出了鲜红的肉体,但她看着粘在自己手上的血,那种渐渐冷却又渐渐凝住温乎的血,竟然从头到脚打了一个冷颤。

她仿佛看见自己儿子的尸体,那个被炸成两截的尸体就在自己面前,冒着热气挥之不去。

吃饭了,她吃不下,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几个老人狼吞虎咽般吃着兔肉。她则从旁边淡淡的看着他们。

忽然她眼里闪过一丝光芒,她问:“你们住这着噶瘩有一个月了,你们叫什么我还不知道。”他们费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说了各人的姓名。

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来,还添上他们家庭的住址,末了,她又掏出了眼镜,仔细的看了一会,然后把纸折好揣进衣服里,盖着那封报丧信。

吃完饭,她对那些人说:“天冷,加点草暖和。”于是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地方。他们看见不免诧异起来,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当然出于信任,于是他们就帮着她一起搬了,这样大家都不冷

他们把那些成束的干草堆到房子的茅顶那样高,结果他们做成了一间四面都围着草墙的卧室,又暖又香,他们可以很舒服地在那里睡。

吃晚饭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一个瞧见老夫人还是一点东西也不吃,竟因此担忧,眼睛有些湿润,劝她注意身体。

她托词说自己胃疼。随后她燃起一灶好火给自己烘着,那四个日本老人都去睡了。

随后她悄悄地打开了那张通到外面的房门,接着又搬进了好些束麦秸和柴火在厨房里。

她光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看不出异常。

她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以后,就点着了一束秸秆,扔到那满屋的柴火儿里。

她后退几步站在院子中间往屋里看。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透过窗子照亮了那房子的内部,紧接着一大团吓人的火苗吞噬了整个房间。

就像一个烧旺的灶口,屋里的火从那个窗户里窜出来,门前的积雪映出一片红光。

这时一阵狂叫音从屋里传出,简直是一阵由杂乱的人声集成的喧嚷。痛苦的让人分不清是人声,还是犬吠。

木质棚顶向下一塌,一阵旋风般的火焰冲了上来,烧穿屋顶,如同一个巨大火把的火焰,升到了天空。

最后,整座房子都冒出了火苗。房子里面,除了柴火燃烧的劈啪声,墙壁的剥脱声和横梁的坠落声以外,在寂静的雪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屋顶塌陷,这个烧得通红的空架子,就在一阵黑烟里面向夜空中喷出最后一口火星。

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血色的银布闪闪发光。

二狗妈在她那所毁了的房子跟前站着不动,手里握着她的烧火棍,她儿子也用过的那一杆,等到她看见了一切都已结束,她就把棍子往里一扔,咚的一声,好像枪响了一下。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民,有些是日本人。

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十分平静的坐在一个树桩儿上,一个日本军官问她:“孩子,哪里儿去了?”她伸起那条瘦的胳膊向着那堆正在熄灭的火堆,“那里!”

人们立刻围住了她。

日本人接着问:“火,怎么烧的?”

她回答:“我放的。”

那个淡然的表情,没人敢相信她,大家觉得是她受了刺激,所以有些疯了。

到最后,在场的人都听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从那封带血的信,到她听见的最后一声叫唤,她做过的,都讲了。

等到说完,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这是他们报丧用的。她指了指火堆,“这一张,是他们的地址,你们可以寄信去他们家。

她把纸塞到军官手里,而他这时正抓住她肩,而她却接着说:跟他们孩子说这是我干的,一个失去儿子的娘干的。

军官用日本话发了命令。

日本人抓住了她,把她推到了那堵还是火热的墙边。随后,十二个日本侨民迅速地在她对面排好了队,相距约莫二十米。她一动不动。一道口令喊过,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响完之后,又来了一声迟放的单响。

这个老婆子并没有倒下。她弯着身子,好像没了双腿。

那军官走到她面前。

她几乎被子弹切成两半,而在她那只痉挛蜷缩的手里,依然握着那张满是血的报丧信。




老妇人(二)

中日之间宣战的时候,二狗子的年纪正好是三十三岁。他应征入伍,留下老妈单独在家里。

虽然一个人,但是独居老人在这里是一种常态,她靠着儿子留给她的地,日子过得不会太差。不过她也是出了名的倔脾气,跟她儿子一样,不是特别受村子里待见,那个远离大道,靠近村子边缘的院子,也许正好可以对应这种状态。

不过东北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整个院子完全被大雪抱住,而雪堆在那像韭菜一样永远扫不完。每周她都会去赶集,买点水果。但是因为听说附近会有游荡的野狗,她出门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烧火棍,不知道多少年了,木质的短柄已经被磨的光溜溜了。

这个个子不高的老大妈看起来有点古怪,她有点驼背,在雪地里缓慢地迈着大步,头上戴着一个黑色的皮帽子,紧紧地勒着一头白发,扛着的烧火棍却伸的比帽子还高。

有一天,日本人的队伍开进了村里,把士兵分给当地的人家养着,大家知道她家里有地方,不过却给她分了四个日本学生,年龄不大,只是随军家属。

那是四个乳臭未干的青年,嘴上还有着毛茸茸的胡须,尽管战争使他们的脸上挂满惊慌和疲惫,来到这个被占领的地方,脾气也不刁。

住在老太太家里,他们体现了充分的尊重,一点都不想给这位可以当他们奶奶的人添麻烦,有人看见他们主动去卷柴火儿,烧火,喂喂鸡和猪,而老太太则也不闲着,每日准备饭菜。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猪圈,修屋顶,清灶灰,削土豆,剥苞米,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

但是她却一直挂念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每天她都会向驻扎在村子里的兵问,你们知道中国第三十七野战师开到哪里去了?我儿在在那。他们则是用日本兵手册里不太正宗的话回答不知道。

后来,这几个日本孩子渐渐明白她挂念和担忧自己的儿子的感情,他们想到自己也有妈妈在家里等着他们,他们就更加辛勤的帮助这个独居的老妇人了。

而她也很照顾这几个人,因为农民的信息比较闭塞,不太容易受到各种煽动,所以只要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也没什么仇恨可言。而那种民族仇恨永远都属于那些上层人士。

至于我们这种下等人,本来就为衣食而发愁,能在动荡的年代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了,因为本来贫穷,又被一层一层盘剥,因为人数较多,又被强制征兵送上战场,因为最是弱小,又没有抵抗力,所以在各种强权和势力面前只能受到最残酷的迫害,甚至没有人发声。

所以战争的狂热很难感染他们,他们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尊严荣誉和煽动性言论而变得热血沸腾。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农田里,有一个人正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不久,她认出那个人了,那就是送信的邮差。

他拿出一张信纸交给她,她取出了那副为了缝纫而用的老花镜,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她。

她儿子死了,是被迫击炮弹炸成了两截,信是同班的战士在三周前写的。

她没有哭出声来,在这样巨大的噩耗面前,连感觉都麻木了,她像个木桩一样呆呆的立在那里,身体好像和这片白雪覆盖的大地融为一体,只是喃喃念叨,二狗死了。

随后眼泪才渐渐涌到眼眶里,悲伤也浸到心里,各种事情开始一幕一幕回到脑袋里。

她再也没法见到儿子了,再也没法见到了。

现在她仿佛看见那一情景,那个教人战栗的情景:儿子的脑袋是下垂的,眼睛是张开的,嘴唇……

这时那几个日本孩子刚从树林里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服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地擦干了眼睛,用和平日一般的神气接待了他们。

他们四个人竟然都挺高兴的,因为他们带了一只肥兔子回来,这无疑是猎得的,后来他们对着这个老太太做了个手势,表示大家就可以吃点儿好东西。

她开始准备午饭,但是到了要杀兔子的时候,她却有些迟钝。然而她肯定不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杀兔子。

有个年龄稍大一点的日本孩子赶紧接手,麻利的用刀给兔子割了喉,随后又把尸体交还给老太太。

她慢慢从皮里面剥出了鲜红的肉体,但她看着粘在自己手上的血,那种渐渐冷却又渐渐凝住温乎的血,自己竟然从头到脚打了一个冷颤。她仿佛看见自己儿子的尸体,那个被炸成两截的尸体就在自己面前,挥之不去。

吃饭了,她吃不下,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几个青年狼吞虎咽般吃着兔肉。她则从旁边淡淡的看着他们。

忽然她眼里闪过一丝光芒,她问:“你们住这着噶瘩有一个月了,你们叫什么我还不知道。”他们费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说了各人的姓名。

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来,还添上他们家庭的住址,末了,她又掏出了眼镜,仔细的看了一会,然后把纸折好揣进衣服里,盖着那封报丧信。

吃完饭,她对那些人说:“天冷,加点草暖和。”于是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地方。他们看见不免诧异起来,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出于信任于是他们就帮着她搬了。

他们把那些成束的干草堆到房子的茅顶那样高,结果他们做成了一间四面都围着草墙的卧室,又暖又香,他们可以很舒服地在那里睡。

吃晚饭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一个瞧见奶奶还是一点东西也不吃,竟因此担忧了,眼睛有些湿润,劝她注意身体。

她托词说自己胃疼。随后她燃起一灶好火给自己烘着,那四个日本孩子都去睡了。

随后她悄悄地打开了那张通到外面的房门,接着又搬进了好些束麦秸和柴火在厨房里。

她光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看不出异常。

她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以后,就点着了一束秸秆,扔到那满屋的柴火儿里。

她后退几步站在院子中间往屋里看。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透过窗子照亮了那房子的内部,紧接着一大团吓人的火苗吞噬了整个房间。

就像一个烧旺的灶口,屋里的火从那个窗户里窜出来,门前的积雪映出一片红光。

这时一阵狂叫音从屋里传出,简直是一阵由杂乱的人声集成的喧嚷。痛苦的让人分不清是人声,还是犬吠。

木质棚顶向下一塌,一阵旋风般的火焰冲了上来,烧穿屋顶,如同一个巨大火把的火焰,升到了天空。

最后,整座房子都冒出了火苗。房子里面,除了柴火燃烧的劈啪声,墙壁的剥脱声和横梁的坠落声以外,在寂静的雪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屋顶塌陷,这个烧得通红的空架子,就在一阵黑烟里面向夜空中喷出最后一口火星。

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血色的银布闪闪发光。

二狗妈在她那所毁了的房子跟前站着不动,手里握着她的烧火棍,她儿子也用过的那一杆,等到她看见了一切都已结束,她就把棍子往里一扔,咚的一声,好像枪响了一下。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民,有些是日本人。

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十分平静的坐在一个树桩儿上,一个日本军官问她:“孩子,哪里儿去了?”她伸起那条瘦的胳膊向着那堆正在熄灭的火堆,“那里!”

人们立刻围住了她。

日本人接着问:“火,怎么烧的?”

她回答:“我放的。”

那个淡然的表情,没人敢相信她,大家觉得是她受了刺激,所以有些疯了。

到最后,在场的人都听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从那封带血的信,到她听见的最后一声叫唤,她做过的,都讲了。

等到说完,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这是他们报丧用的。她指了指火堆,“这一张,是他们的地址,你们可以寄信去他们家。

她把纸塞到军官手里,而他这时正抓住她肩,而她却接着说:跟他们爹娘说这是我干的,一个失去儿子的娘干的。

军官用日本话发了命令。

日本人抓住了她,把她推到了那堵还是火热的墙边。随后,十二个日本人迅速地在她对面排好了队,相距约莫二十米。她一动不动。一道口令喊过,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响完之后,又来了一声迟放的单响。

这个老婆子并没有倒下。她弯着身子,好像没了双腿。

那军官走到她面前。

她几乎被子弹切成两半,而在她那只痉挛蜷缩的手里,依然握着那张满是血的报丧信。

末了,我拾着了一片石子,那场大火留下的烟痕仍然没有褪去。



老妇人(一)

中日之间宣战的时候,二狗子的年纪正好是三十三岁。他应征入伍,留下老妈单独在家里。

虽然一个人,但是独居老人在这里是一种常态,她靠着儿子留给她的地,日子过得不会太差。不过她也是出了名的倔脾气,跟她儿子一样,不是特别受村子里待见,那个远离大道,靠近村子边缘的院子,也许正好可以对应这种状态。

不过东北的冬天可是很冷的,整个院子完全被大雪抱住,而雪堆在那像韭菜一样永远扫不完。每周她都会去赶集,买点水果。但是因为听说附近会有游荡的野狗,她出门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短烧火棍,不知道多少年了,木质的短柄已经被磨的光溜溜了。

这个个子不高的老大妈看起来有点古怪,她有点驼背,在雪地里缓慢地迈着大步,头上戴着一个黑色的皮帽子,紧紧地勒着一头白发,扛着的烧火棍却伸的比帽子还高。

有一天,日本兵的队伍开进了村里,把士兵分给当地的人家养着,大家知道她家里有地方,给她分了四个日本兵。

那是四个乳臭未干的青年,嘴上还有着毛茸茸的胡须,尽管战争使他们的脸上挂满惊慌和疲惫,来到这个被占领的地方,脾气也不刁。

住在老太太家里,他们体现了充分的尊重,一点都不想给这位可以当他们奶奶的人添麻烦,有人看见他们主动去卷柴火儿,烧火,喂喂鸡和猪,而老太太则也不闲着,每日准备饭菜。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猪圈,修屋顶,清灶灰,削土豆,剥苞米,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

但是她却一直挂念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每天她都会向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知道中国第三十七野战师开到哪里去了?我儿在在那。他们则是用日本兵手册里不太正宗的话回答不知道。

后来,这几个日本青年渐渐明白她挂念和担忧自己的儿子的感情,他们想到自己也有妈妈在家里等着他们,他们就更加辛勤的帮助这个独居的老妇人了。

而她也很照顾这几个人,因为农民的信息比较闭塞,不太容易受到各种煽动,所以只要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也没什么仇恨可言。而那种民族仇恨永远都属于那些上层人士。

至于我们这种下等人,本来就为衣食而发愁,能在动荡的年代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了,因为本来贫穷,又被一层一层盘剥,因为人数较多,又被强制征兵送上战场,因为最是弱小,又没有抵抗力,所以在各种强权和势力面前只能受到最残酷的迫害,甚至没有人发声。

所以战争的狂热很难感染他们,他们也不会因为所谓的尊严荣誉和煽动性言论而变得热血沸腾。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农田里,有一个人正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不久,她认出那个人了,那就是送信的邮差。

他拿出一张信纸交给她,她取出了那副为了缝纫而用的老花镜,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她。

她儿子死了,是被迫击炮弹炸成了两截,信是同班的战士在三周前写的。

她没有哭出声来,在这样巨大的噩耗面前,连感觉都麻木了,她像个木桩一样呆呆的立在那里,身体好像和这片白雪覆盖的大地融为一体,只是喃喃念叨,二狗死了。

随后眼泪才渐渐涌到眼眶里,悲伤也浸到心里,各种事情开始一幕一幕回到脑袋里。

她再也没法见到儿子了,再也没法见到了。

现在她仿佛看见那一情景,那个教人战栗的情景:儿子的脑袋是下垂的,眼睛是张开的,嘴唇……

这时那几个日本青年刚从树林里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服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地擦干了眼睛,用和平日一般的神气接待了他们。

他们四个人竟然都挺高兴的,因为他们带了一只肥兔子回来,这无疑是猎得的,后来他们对着这个老太太做了个手势,表示大家就可以吃点儿好东西。

她开始准备午饭,但是到了要杀兔子的时候,她却有些迟钝。然而她肯定不是因为这是第一次杀兔子。

有一个日本青年赶紧接手,麻利的用刀给兔子割了喉,随后又把尸体交还给老太太。

她从它的皮里面剥出了鲜红的肉体,但她看着粘在自己手上的血,那种渐渐冷却又渐渐凝住温乎的血,自己竟然从头到脚打了一个冷颤。她好像看见自己儿子的尸体,那个被炸成两截的尸体,挥之不去。

吃饭了,她吃不下,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狼吞虎咽般吃着兔肉。她则从旁边淡淡的看着他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