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抽掉历史的水分

一、张良家世的疑问

张良的先人按照史书的记载来看,无疑是地位显赫的。用《史记》的原话来说,是“五世相韩”。他的祖父担任了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的相国,他的父亲则担任了韩釐王、韩悼惠王的相国,这样的记载容易让人以为,这个张姓家族长期占据着韩国政坛的要位,那无疑,张良是一名高贵的官三代。

不过,张良本人则没能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甚至没在韩国担任一官半职,用《史记》的话来说:是因为当时他太年少了。(注①:《史记·留侯世家》:良少,未宦事韩。)

以上记载有没有疑点呢,答案是有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烧掉了其他各国的史书,这让东方六国的传世记载少之又少,司马迁作《韩世家》,可怜只有区区三千个字,平均到每一任韩国的君王身上,只有几百字能描述他们的历史,但尽管这样,我们仍然能找到申不害相韩昭侯、公仲朋相韩宣惠王的印迹,而张良的两位先人张开地、张平却不见任何踪影。同样在《战国策》的《韩策》里,也没有这两位张先生的一字半句。所以往坏处想,家族的显赫历史,恐怕是张良虚构出来的。当然也有可能,他的祖父和父亲的确短暂地在五任韩王手上都担任过一段时期的相国,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没有留下一星半点痕迹,可见父子二人的实权和能力多少也就那么回事。

而关于张良本人的年龄问题,他父亲死于韩悼惠王二十二年,张良又有弟弟,所以他的出生必在韩悼惠王二十二年之前。等到韩悼惠王死时,张良至少已经十岁开外,等到韩国灭亡时,他至少已经二十开外。无论如何,不能仅仅用“年少”来解释他始终没有担任哪怕一官半职。

所以张良的家世问题,我们只能打一个问号,表示存疑。

二、遇到刘邦之前张良的身份

关于张良另一个需细究的问题,是他居住在下邳时的身份和行迹。

从《史记》来看,张良是在和刺客共同用一百二十斤的铁椎狙击秦始皇失败后(注②:秦时一斤大约等于现在半斤),因为全国搜捕,所以才隐姓埋名,藏匿在下邳。而他在下邳时,继续干着秦朝法律不允许的“任侠”的事情,并且包庇杀人犯项伯(注③:《史记·留侯世家》: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在陈胜起义后,张良又能迅速集结起一百多位少年,组织起一支小规模的反秦力量投奔了刘邦。这些事情,并不像一位隐姓埋名的朝廷逃犯的行迹。除非张良从逃亡避罪开始,就是躲藏在下邳附近的流寇组织首领,而这一百多人,本身就是他的团队,那这样他所谓“任侠”和“窝藏项伯”的行为就都能理解了,也符合他通缉犯的身份。

张良在下邳,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流世传说,即得到了黄石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简要来说,即年轻的张良在桥上遇到老人,老人故意让他为自己捡鞋穿鞋,并约定时间再见。在屡次迟到后,张良充满诚意地半夜就守候,终于得到了老人的青睐,得到重要的兵法馈赠。这个故事既有民间故事的套路化,又充满了玄幻色彩,几乎可以肯定是出于编造,而且没有张良本人的授意、暗示和默认,是不可能凭空诞生的。问题是,张良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段能增加自己神秘感的经历?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后世也不乏有人宣称得到某某奇书某某真传的例子,往往虚构这类经历,都是为了服众,让身边人迷信自己的权威和能力。张良若是在下邳是个安分守己隐姓埋名的逃犯,断然不需要如此招摇的经历。如果他已经是下邳附近流寇组织的首领,那神奇的命运和天意的传授,再加上显赫的家世,则很能够威慑那一百多个少年愣头青。

综上所述,张良在遇到刘邦,加入反秦主力前的相关身世,都很有水分,大概率是为了革命需要而夸大了的人设。

三、私心复韩

虽然有所夸大,但仍然可以相信,即便没有“五世相韩”那么显赫,张良仍应该是韩国的贵族后裔,或者至少和韩国王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从他反秦前期的表现和企图就可以看得出来。

张良带着一百多位少年,并没有就近占领下邳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更让人相信他是生活在城外的流寇,而非隐居在城内的居民。毕竟一百多人的队伍如果本就是城内居民,占领县城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可以对照考量的是,刘邦也是率领了一百多人,从城外攻破了沛县,当然刘邦有内应也是重要因素。

总之张良放弃了下邳,而是选择去投奔彭城的楚王景驹,在途中,他遇到了刚刚丢失根据地的刘邦,两人一拍即合,张良的小股力量遂融入刘邦的沛县军事集团。

《史记·留侯世家》在此处为刘邦和张良巧妙地安插了一段上天注定的君臣佳缘。说张良讲解《太公兵法》,没人听得懂,只有刘邦听得津津有味且经常采纳,张良不禁赞叹:沛公大概就是天明所归吧,于是决定跟从刘邦,不去见景驹。(注④:《史记·留侯世家》: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而在《汉书·张陈王周传》里,最后一句略有不同,是“遂从不去”,不管怎样,意思都是张良仿佛在此时就已经认定了刘邦是未来天子,并死心塌地跟从他了。

这个故事仍然有明显的马后炮味道,不说此时刘邦刚刚丢了自己在老家的根据地,只是一小股毫不起眼的流寇,就算在事实上,张良也并没有对刘邦“遂从不去”。

两人碰面时,其实目的是一样的,都想去投靠新立的楚王景驹。当时在东方各地,存在着许多分散的武装力量,他们力量单薄,没有名分,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找到已经称王的组织,既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封号,又可以借助更可靠的军事实力。刘邦和张良就是这样的小散武装,此时都还在投靠组织的阶段,称天命显然为时过早。

陈胜死亡的消息很快得到了确认,景驹也迅速被杀死。于是一大群各自独立的流寇会师到了薛县,在那里开了一次紧急而又重要的政治协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军事头目有刘邦、项梁、东海人陈婴(汉武帝陈皇后的曾祖父)、英布、蒲将军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本来并不互相统属,而是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而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便是:这几支力量未来的合作问题,既然陈胜已经死了,群龙无首,该由谁来继续当王领导大家。

结果众所周知,项梁在会后掌握了实权,由他新立的楚王则当了名义上的首脑。各位军事头目也各自得到了由王权认证的封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军。

张良的私心在此时体现了出来,他抓住机会向项梁建议:应当找到各国的后裔,让他们在原来的地盘复国,为秦国四面树敌,让他们无法招架。

张良进一步劝道:我知道当初韩王的后裔韩成在哪里,请允许我去找到他,立他为新的韩王,收复原先的韩国土地。

建议有理有据,项梁刚刚起兵,势单力薄,正恨不得有人能替他分散秦国的注意力,欣然同意。

与之相对比的是,几年后的楚汉相争中,张良给刘邦出了一条完全相反的建议。其时,刘邦和项羽陷入僵持阶段,策士郦食其也劝刘邦要多立六国后人,分散项羽的注意力。张良听说后,大惊失色对刘邦说:如果真这样做,你就完蛋了。

刘邦大吃一惊,忙问为何。

张良为此分析了足足八条理由,其中有一条很值得探讨:再立六国之后,天下游士将纷纷各归旧主,还有谁愿意帮陛下谋天下?(注⑤:《史记·留侯世家》: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也就是说,张良是在明知道六国复立,英雄豪杰都将归事其主的情况下,有意劝项梁去立韩王后人,复兴韩国,可见至少在这个阶段,他的情之所归,并不在楚王、不在项梁、更不在刘邦。

所以这条建议,才是张良为韩国贵族后裔的最有力证据。而直到项羽和刘邦在群雄里脱颖而出,天下统一大势已然分明的时候,他才放弃了复国的私心、一心辅佐汉室。

四、从“将”到“谋”的身份转换

从一心为韩到一心为汉的过程中,张良也完成了从“将帅”到“谋士”身份的转换,这是过去很少有人关注和提及的。

起义初,张良是一百多人的首领,无疑是将领的身份。

遇到刘邦之后,刘邦给张良的任命是“厩将”,仍然是统兵的武职,这说明,张良在并入沛县集团军之后,仍掌握着自己带来的嫡系部队,并没有直接脱离军事,成为刘邦的纯谋士。

在脱离项梁立了韩王之后,张良又与韩王“将千余人”试图夺取韩国故地,这时,张良显然也是亲自带兵作战的。

复兴韩国的过程并不顺利,占得数城之后,又重新被秦军夺走,直到刘邦在楚王命令下西进攻秦时,张良又“引兵从沛公”。

这些证据,都说明了在复兴韩国阶段,张良尚不是后世所认为的纯策士模样,而和刘邦、项羽、曹参等人一样,均是亲自领兵作战的将领。

直到灭秦之后,项羽怪罪韩王和张良的私交因此杀死韩王之后,张良才重新只身归汉,从此完成了身份和志愿的转换。

另一个促使张良转变的因素是多病的身体。(注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但不可否认的是,韩王之死和复国无望也是一条重要的暗线。

五、运筹帷幄

成为纯策士之后,张良才真正进入人生的高光时刻,才变成众所周知的那个智囊形象。

用刘邦的原话来说,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由于这些事情过于耳熟能详,这里只挑几件重要的来说。

第一件是妥善处理鸿门宴危机,此事我在《帝国的兴起》一书里有过详细讲解,虽然有所夸大,但张良的应对处置无疑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

第二件是在刘邦彭城大败后,劝刘邦以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方土地为诱饵,笼络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对项羽形成多点骚扰之势,成功地使项羽东奔西走,疲于应付,并最终拖垮了楚军。

第三件是坚定地支持刘邦定都关中。这件事可以略为详说。

击败项羽之后,刘邦起初定都洛阳,这显然更符合沛县集团的利益。因为跟随刘邦征战天下的功臣元老,大多数都是东方人,没有人愿意离开家乡去遥远的关中生活,哪怕那里是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帝国的秦的胜地。回想项羽在咸阳所说的“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有这种“沐猴而冠”思想,看来才是时人的常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时函谷关外的东方土地,虽然尊刘邦为帝,却并不为刘邦所实控,而是在韩信、英布、彭越等异姓诸侯手中。假如定都洛阳,就处于这些诸侯包围之中。这些人过去可以围困项羽,难保将来不再次联手围困刘邦。所以张良说洛阳为“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当时天下初定,张良却认为要“用武”,这正是在对形势了然于胸后作出的判断。所以退回到关中,实在是无奈而必须之举。

迁都长安的建议由名不见经传的娄敬提出,刘邦虽然内心首肯,还是在公开场合征求了元老们的意见。果不其然,一致反对。刘邦于是把脸转向了张良,他知道张良绝对不会说出让自己失望的意见。于是张良慷慨陈词,叙述了洛阳的不足和关中的优势。人精元老们这才知道刘邦的真实意图,不敢作声。于是西汉终于定都长安,掀开一段两百多年的王朝史。

元老们通过张良来揣测上意,实际上是对刘邦和张良君臣关系的一种心知肚明。

刘邦和群臣的关系,从疏到亲,大约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英布、彭越、韩信、臧荼这些异姓王。他们与刘邦名义上是君臣,但在楚汉战争期间只不过是合作关系。可以合作,就有可能不合作,从君臣变成对手。刘邦对他们起初是既利用又防备,总之是一百个不放心,所以必须于死前一一解决。

异姓王里,又有几个特殊的,比如长沙王吴芮,因为地处偏远或者鞭长莫及,可以暂时不管。又如赵王张敖,虽是异姓王,却又是刘邦女婿,父亲张耳又曾是刘邦年轻时的带头大哥。有这层关系在,只要找个理由打击一下,乖乖认个错,降个级,把赵国地盘交出来即可。

第二类是在楚汉相争期投靠的群臣,和刘邦纯粹是君臣关系。第三类则是从沛县起义到灭秦前期跟随的元老们,这里面相当多的一部分,除了和刘邦是君臣,还是同乡或者老友。当然这其中还能细分,关系肯定也有差别。但为方便说事,粗略这么归类一下。

这第二和第三两类人是互相不怎么对付的。理由也很简单,元老们看不起后来的,觉得我们和主公关系更铁。后来的则觉得,最鄙视你们这些靠裙带关系的。比如前一类里的陈平,和后一类里的周勃。当陈平逐渐得到刘邦重用时,曾遭到了周勃等沛县元老的集体攻击。

第四类也就是少数几个最亲密、最信任的。有刘邦的亲弟弟楚王刘交,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并一起长大的好跟班卢绾。他们都是能够随意出入刘邦卧内,即私人休息处的。也因此,刘邦在灭了异姓王燕王臧荼后,竟然把燕国重新封给了卢绾这个异姓,可见其信任程度。当然,卢绾最后被吕后逼反了,这是题外话。

张良处在这几类的哪个位置呢?即使不在第四类,也在第三类的顶层。至少亲密度处在萧何和曹参之上。

我们拿萧何作对比。尽管刘邦把萧何、张良同时列入“三杰”。并且多次公开宣称:萧何的功劳是所有人中最高的。但在实际封赏上,萧何第一次只分到了八千户食邑,而曹参是一万户。也就是说,刘邦还是搞了个平衡,荣誉上让萧何占了便宜,而利益上则让真正攻城略地的曹参拿了实际好处。

那张良的食邑是多少呢?

刘邦是这么说的:我给你三万户,齐国最富裕了,要什么地方你随便挑。(注⑦《汉书·张陈王周传》: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而张良是这么回答的:我和陛下最初是在留县相遇的,这大概是上天特意派我来辅佐陛下。我不要三万户,只希望陛下能把留县给我。(注⑧《汉书·张陈王周传》: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这一段对话经常被理解为刘邦厚黑的试探,而张良明哲保身,无欲无求躲过一劫。

这么理解当然很受阴谋论者的喜爱,但属于不太懂古人的身份。其实刘邦完全没有必要防备张良,张良既不如萧何一样,有政府的实权,也不如韩信一样,有自己的军队。从他脱离将领身份那一刻开始,就始终只是刘邦特别亲密和特别信任的一名谋士,或者老友。

所以这一段对话,反而充满温情,是充斥着权谋和算计的帝王将相史里少数充满真情和人性的片段之一。

因为这段对话,至少让我对刘邦和张良多了许多好感。

六、张良的政治站位

定都长安之后,张良想要从政治当中脱离出来。(注⑨《汉书·张陈王周传》: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

他成功了吗?

没有。非但自己没有,后来他的儿子也没有。

他被卷入了刘邦临终前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关于帝国和家族的命运,即太子之争。

此事我在《帝国的兴起》和《帝国的阴阳两面》一书中也有解说,此处再简要一提。

与其说是太子之争,不如说是太后之争。因为两位皇子(嫡长子刘盈,赵王刘如意)年龄均不大,且关系不错。真正的主人公是吕后和戚姬在争谁当未来的太后。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围绕着两位准太后,各有一班准备政治投机的大臣。押中了,未来则富贵可期。所以对于群臣来说,这是个站位的问题。

讲到站位,上面所说的大臣分类就再次体现出集团性了。沛县元老,可想而知大多数是拥护吕后的。拥护戚姬的虽没有证据,但应该绝少早期加入革命的同志。

而张良,尽管内心想要脱离权斗,但和刘邦的亲密关系和信任程度,让他不得不再次成为关键人物。

又因为这层关系,所以实际上,张良在帮谁,说明刘邦的内心其实就偏向哪个人接班了。

中间的细节由于普通读物上都有,就不再详述了。

我们只说最后一个细节,当刘盈的太子之位终于安定下来,刘邦拖着衰老的病躯,又要出征异姓王,为太子稳固江山了。

在临走前,他又做了一件事。

他叫来同样已经衰弱不堪的张良。两个相知多年、几乎没有任何猜嫌的好友和君臣四目相对,老泪纵横。

张良关切地劝刘邦:老臣论情论理,都该随陛下一同出征,只是身体已经不堪车马颠簸。英布所率的楚人,剽悍矫捷,臣伏请陛下不要亲自出阵和他们交锋。

一向运筹帷幄的他此刻什么计策都没有献,只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刘邦的个人安危。

刘邦听得也一时感怀,无语凝噎。

张良道:陛下离开京城之后,请让太子掌控关中的卫兵,以控制后方根本。

刘邦也点头道:子房你虽然老病,看在我的份上,还请尽量为我辅佐好太子。

说罢,大军迤逦东行。

(这篇文章一直在试探抽掉史书记载里夸张过的水分和掩饰过的痕迹,但写到最后,个人仍然对张良充满好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11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328评论 1 2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839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07评论 0 2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8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29评论 1 2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80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9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13评论 1 24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75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66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9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52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8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44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62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75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