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成论-第十九章 关于创造性的理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十九章  关于创造性的理论

1952年12月,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个组织召集了一次关于创造力的研讨套。应邀出席的除了教育界人士外,还有艺术家、作家、舞蹈家、音乐家,另外还有一些对创造过程感兴趣的哲学棼、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这是一次充满活力、富有成果的会议。这挺会议促成我对创造力以及促进创造力的因素的一些粗略的想法。

后来就被扩充成了下面这篇文章。

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对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创造性行为总是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正是这一需求决定了应该提出一种初步的创造性理论,系统地讨论创造性行为的本质、创造性行为产生的条件、建设性地培养创造性行为的方法。这样一种理论可能会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社会需要对我们的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的许多严厉批评,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藐们缺乏创造力。让我们简要地肴看其中的一些批评:

在教育领域,我们倾向于培养亦步亦趋、爨守成规的人,我们培养的大多是一些“完成了”学业的人,而不是具有原初性创造力的思想家。

在我们if业余侏闲领域,被动的消遣和受YBj严格约束的群体行为占去了活动的绝对多数,而刨造性的活动则少得可怜。

在科学界,我们拥有为数众多的技术操作员,但是能够创造性地提出富有成果的假设和理论的人却有如风毛麟角。

在产业界,创造活动只是少数人——经理、设计者、研究部门的领导者——的专利,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生活中根本缺乏任何创新和创造的努力。

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吃的食品、我们阅读的书、我们坚持的观念,都有着强烈的趋同倾向、千篇一律的倾向。表达原创性和标新立异会被看成是“危险的”举动。

为什么我们要对此感到忧虑呢?作为一个民族,如果我们耽于从众,而不去追求创造,难道就是一种不可容忍的选择吗?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罩在我们头上的一个巨大阴影,这也似乎完全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知识——不论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激增,人类已经跃进到不可思议的原子能时代,大概只有创造性的适应的自%力才会让我们可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据说,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被动的、受文亿束缚的民族通常不可能应付迅速增多的难题与考验。面对这些复杂的变化,除非个人、团体和国家能够想象出、创建出和创造性地改进应付复杂变化的新方法,否则人类的希望之光将舍熄灭;除非个人能赶上科学改变环境那样的速度,对其环境做出新的创造性的适应,否则我们的文化就会衰亡。这是因为,缺乏创造力,不仅会导致个人的适应不良和团体关系的紧张,而且,世界的毁灭将成为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所以,在我看来,针对创造过程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及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展开研究,似乎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提出一个概念框架,希望能够对这类研究产生某种促进作用。

创造的过程对创造力的界定有不同的方法。为了使下面要谈的意义更明白,我想先介绍一些要素,然后再试着下一个定义。我把这些要素看作是创造过程的一部分。

首先,作为一个科学家,对我来说,它必须包含有某种看得见的东西或某种创造成果。尽管我的想象极其新颖,但这还不足以把它们界定为有创造性,除非它们最终变成某种可以看得见的成果——除非它们被用语言符号表示出来,或者写成一首诗,或者转化成一部艺术作品,或者表现为一种发明。

这些成果必须有新颖的结构。这种新颖性之所以能够产生,其原因在于个人与他的经验材料发生了独特的相互作用。创造力总是会在其成果上打上个人的印记,但成果既不是个人,也不是他所用的材料,而是体现了这两者之间的某种关联。

据我个人判断,创造力并不局限于某些特殊的内容。我认为,创造过程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刨造性可以表现在绘画、作交响曲、设计杀人的武器、提出科学理论、发现人际关系的新程序或者在心理治疗中创建出人格建构的新形式等许多方面。(其实正是我在最后这个领域而不是艺7R领域中的经验,使我对创造力及如何促进创造力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一个人能凭借创造力和有效的技能在治疗关系中重新塑造自己,对这一点如果有直接了解的话,会使我们相信所有的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于是,我把创造过程界定为:创造过程体现为具有某种关联性的r颖成果的生产活动,宅一方面源于个人的独创性,另一方面源于个人生插中有关的材料、事件、他人或者环境。

我还想对这个定义傲些否定的解释。该定义没有对创造力做“好”、“坏”之分。有的人可能会发现一种减轻疼痛的方法,而有的人则可能设计出一种新的更精巧的酷刑来折磨政治犯。在我看来,这两种行为似乎都具有创造性,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虽然我在后面还要对这些社会评价进行论述,但是由于这些评价标准极不恒定,所以我没有把它们纳入我的定义之中。伽利略和哥白尼的创造性发现,在当时被看作是亵渎神灵和大逆不道豹,在今天它们也同样被当作是基础性的和建设性的。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定义因为用词的主观色彩而模糊不清。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同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成果要想被看作创造力的体现,那么这个成果必须在某一时代得到某一组织的认可。然而这一事实也无益于我们的定义,这既有已经提到的评价标准变动不居的原因,也因为有许多创造性成果无疑从未受到社会的注意,而它们往往在未曾得到评定的情况下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这种关于组织认可的观念在我们的定义中也被省略了。

另外,我们的定义没有对创造性的程度高低作区分,因为这也是一个本性变纯不定的价值评判的问题。小孩子发明一种新颖的团伙游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家庭主妇发明一种烤肉的新调料;年轻的作家写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所有这一切梧动,根据我们的定义,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们不想依据创造性的大小来为它们排出某种顺序。

创造的动机创造的主要动机,似乎就是我们在心理治疗中深刻发现并被看作是治疗力量的那个倾向——人的自我实现倾向,实现其潜在可能性的倾向。就这一倾向来说,我指的是那种在所有机体和人的生活中都显而易见的定向趋势——那种要求扩展、延伸、发展、成熟的强烈欲望——那种展示和发{军有机体或自我能力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被深深地理于心理防御的层层包裹之中;玎能隐藏于否认其存在的精致的面具之后;然而根据我的经验,我相信它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辫等待着在适当的条件下予以释放和表现出来。当机体努力成为它自己,并与环境梅建新的关系时,这一倾向才是创造的最主要的动力。

现在让我们来直接探讨一下那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创造性行为的社会价值问题。大概我们很少有人会对培养危害社会的创造力感兴趣。

我们不希望自己故意致力于培养这样一些人——他们把自己的创造天才用于设计新的更高级的抢劫、剥削、拷打、杀人的方法,或者建立那种能把人类引向从肉体和精神上进行自我毁灭的政治组织制度或艺术形式。然而,怎样才能做出这种必要的区分,从而使我们能够鼓励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创造呢?

我们不能通过检查产品或者成果来进行这种区分。创造的根本要素是其新颖性,而对此我们却缺乏判断的标准。其实历史早已表明了这样一个严酷事实:一种成果越具有创新性,其影响越广泛,就越有可能被同时代的人们判定为邪恶的东西。真正具有重要影响的创造,不论是一种观点,一部艺术作品,还是一个科学的发现,最初往往都容易被人看作是错误的、有害的或者愚蠢的,然后有可能被公认为显而易见、无需证明的东西,不知多少年以后才最终被评价为创造性的贡献。显然,同时代的任何人都不能在某一创造性成果形成的当时就对该成果做出令人满意的评价,而且创造的产品越是新颖奇特,这种情形就越普遍。

对于参与创造过程的个人的目的进行考察也不会有什么帮助。许多——也许是大多数——已被证明具有伟大的社会价值的创造和发现,更多的是受到了个人兴趣的指引,而不是因为社会价值的激励;而从另一方面看,有很多创造(各种社会改良的乌托邦、禁酒令等等),虽然声称以造福社会为目的,但其结果留下的历史记录却让人只能感到遗憾。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个人之所以进行创造,主要是因为创造让他感到满足,是因为这种行为被体验为一种自我实现;对创造的目的做出“好…‘坏”之分.对我们来说不会有任何帮助。

难道我们必须放弃对创造做出“潜在建设性的”和“潜在破坏性的”的区分吗?我认为这个悲观的结论并不正确。最近从心理治疗中获褥的发现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据发现,当一个人对他的所有体验保持“开放”(后面我们将会对这个术语做出更充分的界定)时,那么,他的行为就会是创造性的,而且可以相信他的创造从本质上说是有益的。

我们不妨做如下简单的区别。一个人如果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大部分体验(或称为压抑,如果你喜欢这个术语),那么,他的创造过程就可能是病态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或者既病态又有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各方面的体验都保持开放,并使其机体内部的各种情感和认知被即时地意识到,那么,他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新颖成果,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将是建设性的。譬如一个具有妄想倾向的人可能会针对他与其环境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一种非常新奇的理论,他能够从各种细微的线索中为他的理论找到证据。他的理论很少具有社会价值,原因可能在于大量的体验在他的意识中没有办法找到容身之地。苏格拉底与此相反,尽管他也被他同时代的人看作是“疯子”,但他所提出的新颖思想却被证明是对社会有益的,这很可能是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自我防御,他对自己的体验保持开放性。

更深层面的推理可能会在本文的随后部分变得更加清晰。然而我的主要论点是基于心理治疗中的发现,当一个人能越来越开放地面对自己的各种体验,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它们时,他就越有可能以我们所说的社会化的方式来行动。如果他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充满敌意的冲动,也能意识到自己对友谊和接纳的渴望;不仅能意识到社会文化的期待,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目的;不仅能意识到自己自私自利的欲望,也能意识刭自己对他人的热心、敏感、关怀,那么,他的行为将会是和谐、统一和建设性的。他越是对自己的经验保持开放,他的行为就越会表明,人的本质就是倾向于过一种建设性的社会生活。

建设性创造力的内在条件人自身的哪些条件与潜在建设性的创造行为有特别密切的联系呢?

我觉得可能有这样一些条件。

丸对经验保持开放,即不设边界(extensionality,或译作“扩展性”,见下文“外延护展的取向”——译者)。这一点与心理防御正好相反。在心理防御中,为了保护自我的结构,某些体验不是以被歪曲的形式进入意识就是被直接挡在意识之外。而在一个对经验保持开放的人身上,每一个刺激都能通过神经系统而自由传递,不会遭到任何防御过程的扭曲。不管这个刺激是源予环境,源于形状、颜色、声音对感觉神经的影响,还是源于内脏,或者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记忆痕迹,它都是能够被意识到的。这意味着,一个人不是在预先设定好的范畴中(“树是绿的”,“大学教育是好的”,“现代艺术是愚蠢的”)进行认知,而是能意识到本真的当下存在,因而他就能够意识到许多超出通常范畴的经验(这棵树是淡紫色的;这种大学教育是有害的;这件雕塑品对我产生了强烈影响)。

最后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描述对经验的开放性。它意味着概念、信念、认知和假设都不是僵化的,其界限是可以逾越的;它意味着,当真正存在模糊不清的意义时,个人能够容忍其存在;它意味着个人有能力接受非常矛盾的信息,而不是强迫自己对这种情形拒之于门外;它意味着普通语义学家所谓的“外延扩展的取向”。

我坚信,保持意识对于当下存在的经验的完全开放,是进行建设性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所有的创造活动中,无疑都会出现这样的程度强烈但其范围可能有局限的开放意识。一个心理严重失调的画家,虽然找不出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心理痛苦的根源,僵他仍然能对自己所体验到的,臣状和颜色具有清晰敏锐的意识。一个暴君(不管他权力管辖的范围有多大),虽然不能正视自身的弱点,但对于他要对付的那些人,他却完全能够发现和处理他们心灵盔甲的微小缝隙。由于他对经验的某个方面能够保持开放,因此创造也是有可能的;由于这种开放仅仅是针对经验的某一个侧厦,因此这一创造性成果的社会价值可能具有潜在的破坏性。一个人越是允许自己所有方面的体验都被敏感地意识到,我们就越能够相信,他的创造力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B.内源性评侨(internal locus。f evaluation)。评判的根源或场所居于自身内部,这或许就是进行创造的最基本条件。对予创造者本人来说,其成果的价值不是由别人的表扬或批评来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决定的。我创造出了令我自己满意的东鼯了吗?它表达了我的某个方面——我的情感或我的思想,我的痛苦或我的狂喜吗?这仅仅是一些真正与创造者有关的问题,或与任何一个正在进行创造的个人有关的问题。

但这不意味着他不注意或不愿意关注他人的评判。这仅仅意睬着,评判的依据就存在于个人自我内部,就存在于他自己对自己创造成果的机体反应和机体评价。对个人来说,如果在他自我内部有一种“我自己在行动”的“感受”,有一种潜能实现的“感受”,而这些感受魅前从未出现过,丽现在却真实地出现了,那么,这就会f吏他感到满意,感到自己富有创造性,任何外在的评价都不能改变这个基本事实。

C.把玩基本要素和概念的能力。尽管这一点可能没有A或B重要,但它似乎也是从事创造的一个条件。与A中所描述的开放和非僵化性有联系的是自然地把玩各种观点、颜色、形状、关系的能力——例如,把基本要素做成似乎不可能的排列形式,设想出近乎疯狂的假设,使已经确定的东西成为问题,表达荒唐可笑的内容,把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把一个事物转化成另一个似乎不可能的等值物,等等。正是从这种自然的把玩和探索中产生了直觉,促使当事人用一种新鲜的有意义的方式去创造性地看待生活。在浪费了无数次可能无用的尝试之后,似乎总会出现一两个进化的、具有持久价值的成果。

与创造行为相伴随的状况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建设性的创造行为就会产生。但我们不要期望对这种创造性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不可描述的。我们必须视之为不可知的未知的事物,直到它出现为止,这就是在不可能之中蕴涵着可能。我们只能概括地说,创造行为就是机体的自然行为;并且当一个机体能对萁内在和外在的体验都保持开放,能自由而灵活地尝试各种各样的联系时,这种行为就容易产生。在这样众多的成败难h的尝试中,机体鑫像一台大型计算机一样做出选择,去选择能有效地满足内在需要的尝试,选择鼹与环境形成更有效关系的尝试,或者选择另外一个能够发现感受生活的更简洁更令人满意的定律。

不过,创造性行为有一个特点是可以描述的。在几乎所有的创造性成果中我们都会看到一种精心选择,一种重点的强调,一种训练有索的修养( discipline),即创造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艺术家会以简化的形式勾戚出事物的外观或结构,而忽略其现实的细节。科学家在阐述一种关系的基本原理时,会忽略所有可能会掩盖其本性之美( nakedbeauty)的具体事件或情形。作家选择那些能够使他的表达保持完整性的词汇或语句。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受到了一个特定的人——“我”

的影响。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纷繁复杂的事实,但是“我一能够为我自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赋予一种结构;对于现实的认知,我有“我自己的”

独特方式,正是这种有意识地自我规范的个人选择性或抽象性,把自己的审美特点赋予创造的成果。

虽然我们对创造性行为只能描述到这种程度,但是在个人身上确实还有一些与创造性行为相伴随的情况可以提示一下。

首先是我们称之为“我发现了”的感受——“就足它!…我发现它了!…‘这正是我要表达的东西!”

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孤独的焦虑。我相信,在很多重要的创造性成果的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包含这样一种感受。“我很孤独。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我是在无人区独自冒险。我是愚蠢的、错乱的、迷失了方向的、病态的。”

另外一种通常会与创造相伴随的体验是与人交流的欲望。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想同别人分享自己的创造产品,创造过程是否可能出现?减轻当事人孤独的焦虑并使自己感到安心的惟一方法,就是成为群体中的~员。他可以把自己的理论吐露到个人日记中,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变成某种不为人知的密码,可以把自己的诗作锁在抽屉里,还可以把自己的画作束之高阁。然而他仍然渴望与一个能够理解他的群体进行交流,哪怕这是一个纯粹是他想象出来的群体。他不是为了交流而创造,但一旦创造出了产品,他叉渴望与别人分享,分享自己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新成果。

培养建设性创造力的条件到现在为止,我已尝试描述了创造的本质,说明了能够使创造力成为建设性创造力的当事人体验的特点,提出了创造it行为所依赖的必要条件,还谈到了与创造性行为相伴随的一些情况。但是,如果想使开始提到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必须了解能否培养建设性的创造力;如果能,应该怎样培养。

从创造力的内在条件的本质来看,很显然,它们不应是被强迫的,但它们又必须被允许显现出来。农民不能强迫胚芽从种子中发芽;他惟一能做的,就是为种子提供发展自身潜能所需的营养条件。创造力也是这样。那么,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外部条件来培养和增强上面提到的内在条件呢?我的心理治疗经验使我相信,通过建立能带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性创造力产生的可能性。我想详细地谈谈这些条件,并把它们称作X和Y。

K心理安全感。这个条件可通过三个相关联的过程建立起来。

(1)把人作为具有无条件的价值(unconditional  worth)的人予以接纳。不论在什么时候,如果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教师、父母、治疗师或者其他什么人,能从某个个体自己的权利和表现出发,基本上感到该个体是个有价值的人,丽不管他现在的状况或行为是什么样子,那么,他就是在培养创造力。只有教烯、父母等人意识到该个体的潜能,并且能够无条件地相信他,而不管他现在的情况,这种态度才可能是真诚的。

当个体在理解这种态度的时候,对他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他体验到了一种安全的气氛。他逐渐地认识到,既然不管傲什么,他似乎都能被看作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因而,不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都可以成为真实的自我,而不需要伪装或某个虚假的井表。这样一来,他的僵化表现就会减少,他就能够发觋成为真实自我有什么意义,就能够试着以一种新鲜自然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换言之,他开始步人了创造之路。

(2)提供一种没有外部评价的气氛。当我们不再从我们自己的立场来对其他个体做出判断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培养创造力。对一个人来说,如果发现自e处于一种不会受到评价、不会受到外在标准评估的气氛之中,那将是极大的解脱。评价总是一种威胁,总会引起防御的需要,始终意味着某些体验必定会遭到意识的抑制。如果某个成果按照外在标准被评价为是好的,那么,我一定不会承认我对它感到反感。反过来,如果我现在的所作所为依据外在标准被看作是不好的,那么,我一定不会意识到那似乎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一部分这样一个事实。但是,如果不存在按照外在标准所做的评价,那么,我就会对我的体验更加开放,能更深刻更敏感地认识到我自己的好恶,认清这些材料的本质以及我对它们所傲反应的本质。我会开始认识到评价的着服点就在我自己内部。于是,我开始步入创造之路。

为了减少读者可能产生的怀疑和担心,可能应当指出,对他人不做评价并不是说不做反应。事实上,它反而可以使一个人自由地做出反应。“我不喜欢你的观点(或者画作、发明、作糕)”,这不是一个评价,而是一个反应。它与评判性的说法有着细致而明显的区别,如,“你现在做得不好(好),这是依据外部标准对你得出的结论”。第一个说法允许当事人坚守自己的评价源,它存在着这种可能性,即我不会欣赏你的作品,但是实际上它可能是很好的东露。而第二种说法,不管它是表扬还是责备,它倾向于把当事人置于外力的控制之下。我们在告诉他,不能仅仅问自己,是否这个成果是对自己的一种有效表达;他必须考虑别人是怎么想的。他在被引导着远离创造的过程。

(3)共情理解。如果在前两个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个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最终提供心理的安全感。如果我说我“接纳”你,而我对你却什么也不了解,那么这其实是很肤浅的接纳。你会认识到如果我最终确实了解你,这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能共情地理解你,能从你的立场来看待你以及你的感受和行为,能进入你的私人世界,能按照它显现给你昀那个样子来看待它——而且仍然接纳你——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安全。在这种气氛中,你能允许你真实的自我显露出来,并允许它以变化和新颖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方法。

Y.心理的自由。当教师、父母、治疗师或者别的促进者允许一个人拥有象征性表达的完全自由时,那么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培养。这种允许使人有了充分的自由去思考、感受、成为自身内在的真实;它促进了开放,促进入充满乐趣地自发地把玩知觉对象、概念和意义,而这正是创造力的构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象征性表达的完全自由。大概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人们都有用行动来表达所有的情感、冲动和欲望的自由。在有些情况下,人的行为可能会受到社会的约束,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象征性的表达却不必受到限制。实际地去摧毁自己所憎恨的一个对象(不论是自己的母亲,还是一幢洛可可式古建筑),个人没有这个自由,但他可以去摧毁其象征符号的自由表达方式。而在现实中去攻击这样一个对象可能会导致罪疚感,可能会缩小个人心理体验的自由空间。(我对这一段的论述并没有把握,但这是我现在所能做的最好的论述,它与我的体验似乎是一致的。)这里所描述的这种允许并不是软弱、放纵或者鼓励作恶。它是对自由的允许,同时自出也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可以自由地渴望新的冒险,同样也可以自由地对它感到畏惧;可以自由地享受自己成功的果实,同样也可以自由地忍受自己行为的恶果。正是这种负责任的生成自己的自由促进了自身内部那个可靠的评价源的发展,并进而使建设性创造的内在条件得以形成。

结语我极力想把我对创造过程的思考有条理地介绍出来,其目的在于使其中的一些观点能得到严格而客观的检验。我提出这一理论的理由以及希望这类研究能进行下去的原因,在于今天自然科学的发展向我们——作为个人,作为一种文化——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磐须依靠创造性的行为来适应我们的新世界。

��个拥有自己个人目标和价值观的人,而与此同时他们又能够依靠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真实情感凝聚在一起,不论这种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能够依靠令人满意的相互理解联系在一起,哪怕仅仅是关于对方私人世界的一丁点理解。

我相信,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治疗才使得一个人更充分更彻底地变成了他自己,才使得他从现实的家庭关系中感受到了更大的满足,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同样的结果——促进每个家庭成员不断去发现自己并成为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716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558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43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12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511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92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5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64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12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16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05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24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98评论 3 23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9评论 0 19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48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41评论 2 27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