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之二 ——团圆

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年货了。虽然多次提醒她商场超市春节基本不放假,随时用随时买就可以了。她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牛羊猪鱼加鸡鸭地陆陆续续搬回了家。

父亲早早地把老家买了来的家养猪猪蹄子化出来,架起铁架子、手执铁钩子,戴了老花镜在煤气灶上微弱的火苗下清理着猪毛,烧焦了的猪毛猪皮味弥漫着整个厨房。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那个原生家庭里,那时年轻的父亲就着红红的火炉子,把准备熬夜煮的猪头猪蹄烫的皮肉焦黄。

母亲忙忙碌碌地收拾着家,为即将回来的几家人准备好被褥,计划着晚上休息房间的分配。抽空在每晚睡觉前发一大盆面,是那种不用安琪酵母粉,纯面肥的发酵。第二天一大早一笼笼白腾腾、玄乎乎的馒头出锅了,或者是包了提前煮好的豆沙。不忘了在馒头尖上用筷子头点上红点,图的一个过年的喜庆热闹。

母亲说,今年过年人多,提前做点儿肉丸、素丸子吧。于是,某一个休息天,娘儿俩拌了一大盆牛肉馅,一大盆白萝卜、胡萝卜馅,炸了一下午的丸子。

……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个团圆的时刻,迎接儿女们或远或近的回来。

除了因为工作远在杭州的弟弟一家子,正月初二一大家四小家共十一口人如约热热闹闹地齐聚在了父母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母亲脚不着地的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儿孙绕膝、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的天伦之乐是年已古稀的父母最大的心愿了,虽然那几天围着锅台转的他们是最辛苦、最劳累的。荤的素的、凉的热的、煎炸烹煮蒸,有多久没有这样忙碌而热闹了?

这样的一幕多么地熟悉,年少时的往事又浮上心头。

那时我们姊妹都还小,分别在上初高中和小学。一个村的大姑家儿女们差不多都成家了,表姐们或远嫁或留在身边,表哥们也各自成家另立门户。每年过年,她家是最热闹的,他们的热闹似乎带动了整个小山村。

小村很小,不到一百户人家。几乎所有的邻居都是七钩八连的亲戚。那几年一切都慢,日子、时间、赶着赚钱的步伐、好学上进的心……。那几年封闭愚昧的农民有很多至今让人留恋的讲究:出门要讲三六九,走路要算算方向,正月里不能动刀动剪子,不能缝衣服……。所以,整个正月里,农闲的老老小小只有吃吃喝喝、串串门、喝喝酒。

小辈们拎着自己家炸的麻花、麻叶、糖枣,讲究点儿的买一包点心,一家家地轮流拜年,每到一家引得没见过世面的看门狗狂吠不止。主人家拿出花生瓜子糖块热情地招待,极力挽留在家里吃饭。晚辈们会客气地推脱:今天不能了,和某某家约好了。主人家赶紧说:明天,明天中午定在我家。晚辈们客客气气地答应着。

所以,那几年过年的席面几乎是流水席,过年的酒叫“连阴酒”。男人们或带着醉意或酩酊大醉地被热情地从一家请到另一家;女人们的饺子包了一家再去包另一家,从猪肉白菜馅到羊肉胡萝卜馅;孩子们没有压岁钱,一年不见的糖块花生瓜子装了一兜又一兜……

那几年亲戚圈里没有公家上班的市民户,都是春耕秋收的农民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所以不受初三初四初六初七上班的困扰,坐下来慢慢地天南地北地聊、酒一轮轮慢慢地品着喝,醉过去睡一觉醒来继续赴下一场盛情难却的家宴,慢悠悠地享受着一年里最悠闲的时光和欢聚。

那时候的开学是铁定的三月一号、九月一号,小学初中高中一个样,高一高三一个日子。孩子们正月里撒开欢儿敞开了玩儿,有的是时间再做作业,不像现在的父母两眼盯贼一样地盯着孩子的各种作业和兴趣班。

那时候骑车子出门也要讲究三六九,因为喝醉了、下雪了误过好日子的,坐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下一个三六九。

现在的社会讲究效率,效率就是生命。工作要效率,行路要效率,学习要效率……。

年前回家的大军被堵在了高速路上,年后返程的儿女被困在了机场、火车站。几天假期精打细算地计划着,每一次意外地邀请潦草地敷衍着,酒杯端还是不端地迟疑着,上班的信号在脑海里不断提醒着,……一个心急如焚的年,一个疲于奔波的时代。

孩子们的假期逐年变短,据说是为了他们的大好前程,担心他们“乐极忘返”。少壮要努力,老大才能不伤悲吧。

自从父母随着我在城市生活后,老家的根被连根拔起,重新种植在这个城市。每年妹妹弟弟们尽力地赶过来。

上了大学的小姐妹俩今年似乎长大了,主动地承担了饭后的刷锅洗碗、擦桌子拖地。习惯了勤俭持家的母亲,一边含笑看着小姐俩利索地配合着收拾,一边心疼地说:你们这样的洗碗法,多浪费水啊。小姐妹有理有据地反驳姥姥:姥姥,花点儿钱没什么,洗洁精冲不干净吃了会生病的。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消费理念和生活观念的不同,在这一刻不再重要。

父母的平时娱乐,是晚饭后老两口下跳棋和玩扑克牌。只有他俩时把两副扑克随机地抽出一部分,两个人热火朝天地玩儿争上游。这个春节陪着姥姥姥爷玩儿扑克,也成了三个孩子的任务。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全副扑克牌玩儿了,母亲的玩瘾更大了。

妹妹们开玩笑,只有他们三个孩子和姥姥姥爷实力相当,玩起来才有意思。我们几个女儿女婿和他们不在一个档次。那也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叽叽喳喳地一会儿指挥孩子们,一会儿指点父母。

本来预计初七初八返程回家,因为等着弟弟一家子回来和开春的第一场大雪,天人合一地延长了团圆的时间。

相聚欢,离别苦。珍惜每一次欢聚,每一个当下,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和最实实在在的孝道。父母在,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即使我们的孩子已成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444评论 4 36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867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157评论 0 2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312评论 0 2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673评论 3 2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802评论 1 22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10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3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96评论 2 25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87评论 1 26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38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88评论 3 24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2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02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889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741评论 2 274